東盟內部國家民族宗教恩怨

        最近一段時間南海問題似乎一直熱度不減。我國在南海的主要對手都是東盟國家,而這些與我國有爭議的國家由於自身實力有限,也一直在試圖依託東盟來把南海問題國際化。似乎有些人對此也很擔心,畢竟東盟是人民幣國際化的重要試點對象,如果抱成團再拉美國進來,事情就比較討厭了。其實這種擔心我個人感覺有點杞人憂天,看了如下的東盟內部歷史及矛盾匯總以後就知道,東盟雖然很早就成立區域化組織,但始終是一盤散沙,不可能捏合到一起。寮國和汶萊這倆沒有存在感的貨俺就不8了,下面8一8其他國家:

越南

   總體而言這個國家在東盟內部是個異類。從意識形態而言(別說這個不重要),作為本區域唯一的社會主義國家,而且軍事實力相對強勁,越南是東盟成立時的主要防範對象(沒錯,東盟成立的時候主旨之一是防止共產主義在東南亞擴散)。1961年東盟成立,直到1995年越南才加入。

  越南與菲律賓都對整個南沙提出主權要求,歷史上也曾經發生過武裝衝突。越南與柬埔寨的恩怨大家也都有所了解。雖然現在已經和解,而且親越派在柬國內也不是沒有市場,但是王室方面和普通民眾中對越反感的也不少。

  越南的民族情況和我國差不多,有一個占絕對主體地位的民族京族,占人口總數85%以上。其他還有一些跨界民族比如傣族、高棉族之類,比例都低於2%,因此民族內部矛盾幾乎可以忽略。不過在另外一個方面越南的民族問題和我國類似:越南的少數民族基本都聚居於高山地帶(除了華族或者說漢族),地廣人稀(相對而言),而京族主要聚居於南北兩個衝擊平原,人口稠密。因此和我國類似,西部人口少,民族多;東部人口多,民族少。

寮國

  寮國官方分為49個民族,下面再具體細分為160個部族。主體民族為佬族,佔全國7百萬人口的將近一半,其他少數民族人口相對而言非常少,最多的也不過40萬。佬族從文化、語言和血統上來說更接近泰國的泰族(或者接近我國的傣族),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泰國是對於寮國自主獨立比越南更有威脅的國家,因為泰國還控制著不少寮國通往外界的水陸交通要道,而且歷史上暹羅王國也曾經控制過這裡。這麼看,歷史上的暹羅國可以算一段時期的中南半島霸主?

柬埔寨

  柬埔寨與越南的矛盾除了歷史恩怨之外,外海一些島嶼的主權爭端也仍然存在。

  現在比較熱點的柬埔寨對外爭端主要是柬泰之間的那座古寺。高棉古國(帝國?那麼大點的帝國?)在公元9到10世紀之間建造了那座古寺。後來由於高棉古國衰弱,現柬埔寨地區由來自西邊的暹羅人(就是現在泰國)和東邊的京族人(就是現在的越南)征服。然後就可以跳到殖民時代了。法國人來了以後,控制了印支三國。1904年和1907年,法國人迫使泰國放棄了柬埔寨的宗主權和部分領土,並簽訂了兩個外交條約,約定了兩國邊界。問題在於,1907年的地圖中,那座古寺在柬埔寨境內而1904年的版本在泰國境內。當時泰國人沒有發現,並且由於自己沒有能力繪製精確地圖,以當時法國人的地圖為準。這也是現在柬埔寨主張的重要依據。到二戰期間,由於法蘭西戰役法國速敗,泰國藉機佔領了那倆條約中丟失的領土,包括那座古寺。在日本人的斡旋下,法國殖民當局承認了現狀。二戰期間,泰國與日本簽訂了秘密盟約。日本戰敗以後,為了不被秋後算賬,泰國同意歸還法國殖民當局那些土地。1953年法國人滾蛋,1954年泰國佔領該寺。1962年海牙國際法庭依據1907年的地圖,宣判該寺歸屬於柬埔寨。泰國強烈抗議,因為該地圖中泰柬邊境走向除了古寺那一段,其他都依據兩國邊境山脈的分水嶺。而依據分水嶺,那座古寺應該歸屬泰國。最後泰國歸還了古寺,但是以邊界未定為由拒絕歸還周邊土地。2008年,柬埔寨方面為該寺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從而激化了兩國矛盾,一度兵戎相見,到現在還沒解決。

  柬埔寨又是一個主體民族占絕對優勢的國家,高棉族佔總人口的80%以上,主要宗教信仰為中國傳入的大乘佛教和從印度-斯里蘭卡-緬甸一線傳入的小乘佛教。主要少數民族之一的占族信奉伊斯蘭教。占族就是建立占城國的那個民族,我國在宋代曾經引進的高產水稻「占城稻」就是那裡出產的。

  以上印支三國都曾經是法國殖民地,因此越南獨立後也有野心要把這仨重新捏到一起,建立東南亞最強大的國家,但是在某帝國主義的陰謀下失敗了。

緬甸

  緬甸的問題在於所謂的「人權問題」,或者說軍政府的執政合法性問題。雖然泰國也有軍政府執政時期,但是緬甸貌似在東盟內部是一個比越南更大的異類。2006年本來是緬甸做東盟輪值主席國,但是由於這個問題緬甸在東盟其他國家壓力下放棄了這個權力。不過最近素雞被放了出來,而且當選了議員,應該能好些。除了與本區域的泰國有矛盾,緬甸與孟加拉國(土鱉的另一個小弟)也有邊境爭議,不過貌似問題不大。不過逃往到孟加拉的幾十萬MSL難民就是個棘手的問題了。緬甸肯定不想要,孟加拉也不想養。

  緬甸主體民族為緬族,佔到總人口的70%,少數民族么,最近幾年緬甸局勢不穩,大家也都開始熟悉了,包括撣族(傣族),克倫族和克欽族等。緬甸官方不承認包括果敢人在內的華人為少數民族,相同待遇的還有緬甸境內的印裔,歐裔和廓爾喀人。主要信仰為佛教。緬甸的民族問題在於邊境地區以少數民族居多,而且對緬甸中央政府長期壓制少數民族心懷不滿,離心離德。歷史上緬甸曾經是英屬印度的一個省,印度移民也是在這個時期大量湧入的。

泰國

  泰國除了上述與柬埔寨的古寺爭端以外(順帶說一句,古寺爭端是黃衫軍趕走他信的繼承人沙馬的導火索之一),與緬甸的關係也很緊張。說來奇怪,泰國作為佛教國,與本區域另外兩個佛教國關係都很差。果然是異端比異教徒更該死么?

  泰國與緬甸在歷史上就很不友好。1549,1594和1785年都曾經爆發過大規模戰爭(數十萬人參加的戰爭,這個大規模應該夠得上)。雖然雙方都曾經被對方滅國,但是很快又復興,最後的結果是誰也吃不掉誰,直到緬甸被英國吞併。順便說一句,乾隆皇帝也算泰國的大恩人。十全武功中就有徵緬。當時緬甸貢榜王朝主力遠征(其實也不是很遠啦)暹羅,拔其首都。清政府乘虛入侵,緬甸軍隊被迫回援,擊退清軍入侵。但是暹羅乘機反攻收復失地。二戰時期,跟著日本人混的泰國乘機攻佔了緬甸的撣邦(撣族就是泰族就是傣族)和克耶邦,二戰後歸還。我實驗室有個泰國妹子念叨過這事,覺得不該還。去年緬甸內部不穩,泰緬邊境也受影響,民主克倫佛教軍主要在那裡活動。  參考:http://en.wikipedia.org/wiki/Burma–Thailand_relations

  泰國南部與馬來西亞接壤。歷史上,暹羅王國鼎盛時期,整個馬來半島都是暹羅勢力範圍,大小蘇丹都向暹羅王進貢。英國人來殖民以後,泰國勢力逐漸萎縮,但還是控制著幾個穆斯林或者馬來人口占多數的府。而二戰一直到文革時期,馬共也主要活動在這一區域。目前,泰國南部三個府的穆斯林分裂勢力活動日漸猖獗。要說泰國上層對於南邊的穆斯林鄰國沒有什麼想法,恐怕是不可能的事情。

  泰王國主體民族為泰族,佔75%,華人佔14%。不過泰國算是民族融和得比較好的國家,泰國華人和泰族之間幾乎沒有什麼區別,兩族長期互相通婚,泰國華人的民族自我認同感基本等於0。當然,強制學校不許教授華語和不許以華人名字註冊身份功不可沒。泰國內部唯一的民族問題么,估計就是聚居在南部幾個府的馬來人了,異民族+異教徒啊(同理,土耳其要是入了歐盟,也會很有樂趣)。

馬來西亞

  馬來西亞對南沙部分島礁宣稱主權,並且開發了不少油氣田。但是由於都是在自己的大陸架上,土鱉夠不著啊,所以也不好多說什麼。所以,馬來西亞和越南,菲律賓以及汶萊有領土爭議。

  除此之外,馬來西亞和菲律賓還有陸地爭端。馬來西亞由東馬和西馬組成,而東馬由沙巴和沙撈越組成。沙巴本身是英國從蘇祿蘇丹手裡租下來的,蘇祿蘇丹從未放棄沙巴主權。而蘇祿後來被西班牙征服,成為菲律賓一部分。美西戰爭以後,菲律賓易手。1902年,美國開始對沙巴聲稱主權,而英國政府無視美國政府的抗議,將沙巴歸入殖民地。1962年,蘇祿蘇丹放棄領地,併入菲律賓。次年菲馬為了沙巴主權歸屬斷交。後來的菲律賓統治者馬科斯曾經試圖訓練武裝分子秘密潛入沙巴,但是計劃無疾而終。直到1989年兩國復交。菲律賓雖然已經不公開主張沙巴的主權,但是從未公開放棄過。另外,菲律賓南部的MSL武裝分子活動也很頻繁。相信大家對摩洛解放陣線,阿布沙耶夫,菲共等反政府武裝有所耳聞。

  參考:http://en.wikipedia.org/wiki/Sabah_dispute

  馬來西亞主體民族自然是馬來人,佔超過一半。華人佔23.7%,印裔7.1%。印裔以泰米爾人為主(和新加坡一樣,新加坡官方語言之一就是泰米爾語,那個舌頭突魯的,每次聽地鐵廣播的時候就覺得說泰米爾語的人難道舌頭就不會打結?)。由於華人在經濟上的強勢,馬來西亞長期實行馬來人優先的原則,扶持馬來人,效果也還算可以,不過這也是馬新之間口水戰的主要來源。馬來西亞華人的民族認同感很強,很多馬華的漢語說得比新加坡華人要好,這得益於從小的漢語教育。90%的馬華上的是華人小學,不過中學教育以馬來學校為主,大部分馬華中學學的是馬來語。馬來西亞政府曾試圖要求華人學校使用英語教授數學和科學,但是在華人社群的強烈反對下,該政策於今年取消。馬來人與華人之間界線明顯,基本不通婚。

新加坡

  新加坡地處本區域中心位置,而新加坡的執政精英們似乎也以本區域的核心自居。的確,東盟創立,新加坡要記很大的功勞,不過這個組織本來就是新加坡為了平衡南北兩個比自己大很多的穆斯林國家而主張創建的。新加坡與馬來西亞以及印尼的島嶼糾紛,相比於這三個國家相互之間的敵視心態,基本算是小兒科的問題了。為此,新加坡不惜窮兵黷武,組建了本區域最強大的海空力量。新加坡是華人國家,而華人在印馬兩國都為數不少,而且在經濟生活中佔據重要位置,印馬兩國自然對新加坡有天然戒心。需要指出的是,新加坡雖然是華人國家,但是其執政精英以西方人在東方的管家自居,說白了就是香蕉人,對於北方那個日漸強大的老家似乎戒心很重。

  新加坡是從馬來西亞獨立出來的,至於獨立的理由,各執一詞。我的看法是,當年老李從共產黨那裡學到了不少爭取民心的手段,不滿足於在新加坡一地稱王稱霸,他還想著馬來西亞首相的位置。馬來西亞的華人再加上新加坡的華人,足以對馬來西亞內部馬來人的絕對人口優勢構成挑戰,而老李手腕了得,搞不好會被他成功。而東姑阿都拉曼(當時的馬來西亞馬來人領袖)也不是省油的燈。既然你老李不肯窩在新加坡,那麼就滾蛋。反正你沒水,國防也弱,經濟也差(當時老李的目標是成為第二個斯里蘭卡),等到你受不了來求我的時候自然會同意我的條件。當時這個對於老李來說可是晴天霹靂,宣布獨立的時候泣不成聲(可不是高興哦,別搞錯了)。但是老李畢竟有一套,藉助以色列的力量組建了國防軍,經濟也蒸蒸日上。現在還是李家執政,這個心結自然不那麼容易解開。另外,兩國華人關係密切,親戚朋友不少,那麼在馬來西亞看來干涉內政的事情也不少。

  新加坡的情況大家應該都有所了解,世界上另一個華人為主體的國家。74%的華人,13.4%的馬來人和9.2%的印度人(泰米爾人為主)。不過李家一直在鼓吹新加坡一體化,試圖以新加坡人這個標籤取代各自民族的自我認同。除了本民族的母語,其他課程一律使用英語教學(比如數理化,地理歷史之類)。但是問題在於,這三個民族相互之間的習俗文化乃至外表都天差地遠,「非我族類」的意識不是那麼容易消除的。

  可能還有筒子對於新加坡華人心存幻想,這麼說吧,兩邊隔開這麼多年,就別想了。知道前幾年還有討論是否要用英文教授華語嗎?而且新加坡很多華人都是信基督教的,香蕉很多。順帶說一句,新加坡和日本非常友好。在李家的歷史觀看來,日本人入侵,雖然屠殺了很多新加坡華人,但是使新加坡人明白了歐洲人不可靠。靠!這個還要日本人來教?雖然很多上了年紀的從小接受漢語教學長大的(歷史也學的是中國歷史)對中國還有感情,但是他們逐漸老去,在社會上影響力越來越弱。而年輕一代對於從國內來的觀感不好(參考前段時間「狗」事件)。國內過來的的確有素質不咋地的,但是人才還是占多數。問題在於,新加坡本地人就這麼多,高端的崗位幹不了(人才有限,而且很多都跑國外去了),低端的不肯干。看著國內過來的肯吃苦耐勞的掙的不少,眼紅了。最近國大碩士研究生已經不招中國人了,而且研究所裡面中國的也很難申請到職位,越南的緬甸的都不少。但是很多教授和同事都覺得招的這批素質明顯不如國內過來的。指望新加坡華人還不如指望馬華。

印尼

  印尼是本區域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國家。當初獨立的時候,蘇加諾野心勃勃,一心想成為本區域的領頭羊。可惜人算不如天算,伊斯蘭教派,共產黨和軍隊根本就尿不到一個壺裡去,最後自己也被蘇哈托政變推翻。獨立這麼多年,內部始終矛盾重重,而爪哇人優先的政策也使邊境島嶼離心離德。至於經濟發展,也始終舉步維艱。

  雖然印尼馬來西亞同為穆斯林國家,但是歷史上並不友好。當年馬來西亞聯邦成立的時候,時任印尼總統蘇加諾發起「粉碎馬來西亞」運動(這個名字夠彪悍的),一心要把在加里曼丹島(或者叫婆羅洲)上的東馬(沙巴和沙撈越)分裂出去,併入印尼。為了抗議馬來西亞進入安理會,印尼還曾經從聯合國退出過(不過很快政變發生,印尼又返回了聯合國)。但是由於東馬和印尼的邊境地形複雜,道路條件惡劣,雙方始終無法進行大規模作戰。最終,印尼承認馬來西亞聯邦,算是失敗了。蘇哈托上台以後,雙方復交。不過,雙方對於盛產油氣的安巴拉特群島仍有領土爭議(此爭議與土鱉無關,該群島位於加里曼丹島正東)。

  印尼人口超過兩億,是本區域人口最多的國家,民族應該也是最多的,操著742種語言和方言的超過300個不同的民族生活在這個千島之國。爪窪人最多,佔42%,主要生活在爪窪島。其他馬來人種合起來佔到總人口的絕大多數。印尼的問題和印度有些相似(名字也相似?),雖然歷史上曾經有過強大的Srivijaya王朝,但是絕大多數時候,現在的印尼只不過是一個地理名詞,沒有統一的國家,是荷蘭殖民者把這些島嶼捏到一起的。而伊斯蘭教的傳入(鄭和也有功勞),雖然給這些散居在各個島嶼上的民族共同的信仰,但是傳教過於草率,很多民族的原始崇拜並沒有因此消失。再加上如今爪窪人優先的原則,各個少數民族要說沒有心結那是說謊(亞齊笑而不語)。印尼華人和大陸的恩怨大家都有所了解,親大陸的基本都已經走了或者死光了,新一代由於教育的原因的很多已經連漢語(包括方言)都不會說了。前兩年,南洋理工有個刺傷教授然後跳樓的印尼學生就是華人,但是他的名字就是印尼文。

菲律賓

  菲律賓人口近1億,民族上也以馬來人的各個分支為主(馬來群島么,基本都是馬來人)。由於殖民時間很長,從語言到文化到宗教都已經基本西化了。英語是官方語言,天主教是主體宗教,而其他馬來人基本都信仰伊斯蘭。北方基本沒有民族問題,融合得比較順利(惡人都有西班牙人做了)。南部諸島融入菲律賓比較晚,所以雖然是同族,但是是異教徒,分離傾向也有。最近南部從中央那裡獲得里「准國家」的地位,阿三(阿基諾三世)無能,喪權辱國!

  世界三大宗教在本區域都廣泛傳播。菲律賓和東帝汶是天主教國家,泰國柬埔寨和緬甸是佛教國家,汶萊印尼和馬來西亞是回教國家,越南算是無神論國家。不過從上面可以看出,同教兄弟間的矛盾似乎反而比異教徒更大。

推薦閱讀:

南京大屠殺,我們應該恨誰
盤點最受移民華人喜愛十個國家,錢是滿足移民標準的第一要求
若你的星座是國家 | 智識雲
當兒子划了別人的寶馬—看看美國家長和車主是如何處理的
哪些國家對中國印象最好和最差

TAG:國家 | 民族 | 宗教 | 東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