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節」的初衷是好的,但現在,已經變味了

女生節是一種對女性的歧視么?

徐博聞,微信公眾號:HsuBowen;新書:http://dwz.cn/2yq46h

-

女生節可考證的最早記錄發生在 1986 年 3 月 7 日的山東大學,前些年北大清華的女生節標語紅遍全網,全國高校爭相效仿。當一個流行文化蓬勃發展,又涉及不那麼深入人心的女性主義,產生歧視的意味不足為奇,而且隨著這一陣污力失控,伴隨著「wuli」這一新文化點,勢頭有點愈演愈烈。

簡單說就是兩個字:變味

女生節的初衷是好的,獨立出廣大女性中「女學生」這個群體,也起源於校園,原本可以針對學校做一些多彩的文章。日子也不錯,在國際婦女節前一天,正好能趕上社會熱點時期。但是,有些情況在不知不覺中發生。

  • 關於女生節的初衷

有些聲音帶來的觀點是年輕女生不願意過婦女節,覺得婦女指代的含義就是那種已婚、中年、肥胖形象的女性,之所以過女生節是因為我們年輕女生和婦女大媽們不一樣,對婦女這一稱謂避之不及。

婦女應該是一個中性詞,並不天生具備什麼預設的特徵,幼女長大變成少女,少女成年後就變成婦女,婦女 = Woman。不過,在中國語境中加了一個人婦的婦字就變味了,可見我們的男權社會有多強大,一個字就能讓人產生如此巨大的不適。相比於女王、女神,婦女聽起來就這麼沒有魅力。

1857 年 3 月 8 日,美國紐約的制衣和紡織女工走上街頭,抗議低劣的工作條件和低薪。聯合國從 1975 年國際婦女年開始,每年於 3 月 8 日舉辦活動慶祝國際婦女節。之所以慶祝婦女節,是為了紀念歷史中為同胞爭取權利的婦女,為了紀念 1910 年 3 月 25 日紐約三角工廠火災中死去的 140 多名女工,也是為了紀念婦女們為這個世界政治、經濟、科學等等領域帶來的貢獻。

Google 今年的 Doodle 標語是「One Day I Will」,視頻中各個膚色、各個國家、各個年齡段的婦女們說出自己的夢想,有生活夢想也有社會理想。婦女的世界是多元的,絕不是只有中國刻板印象中的那樣,這一詞早就該去污名化了。

只有辭彙的正確含義被大量使用才能剔除刻板印象,在現實生活中婦女的語意指代,這件事值得較真。如果不能對婦女一詞進行準確的定義,大家一起商定一個新詞也未嘗不可,比如對 Disabilities 一詞的中文翻譯,大陸譯為「殘疾」,香港譯為「殘障」,台灣譯為「身心障礙」。這裡面「疾」和「障」雖然一字之差,值得琢磨。

  • 關於性騷擾和性別歧視

不知道什麼時候 3 月 7 日的起因變成了「婦女與女生只有一日之隔」,像上文所說,將處女與婦女分割化也是一種對婦女的污名化。但是,這一詞就又出現了性騷擾的問題,會讓人感到不適。

其實有些標語還是挺浪漫的,難得有一天男生可以給女生寫點話,無論是示愛或是誇讚,也可能是簡單的問候都可以很得體到位。有些幽默的橫幅引人一笑,但我也在網上看到了一些不太和諧的東西。理論一點說,在各類社會活動中標語怎麼寫是個技術活,在中國大家普遍沒有太多的經驗,只會寫個紅底的橫幅。這一點是值得較真一下的,可以看看外國社會運動、遊行時的標語,信息傳達明確簡潔,傳達訴求之餘不會刺傷其他群體,這個時候的政治正確利大於弊。

性隱喻之外,什麼叫陪她過女生節,帶她過婦女節?似乎女性們在女生節和婦女節中反而變成了客體,要有人帶有人陪才可以。女生節的橫幅為什麼要男生拉,這是女性自己的節日,女生們完全可以自己慶祝自己的女生節。至於有人陪,人家女生過節,你男生就算想陪,也得問問女生帶不帶你玩吧。

一個典型的男性視角,讀書科研帶娃娃就能耐大了?帶娃娃是男女共同的責任,任何有讀書科研工作同時又有孩子的男性女性都符合這個定義,誰也不會因為性別不同就顯得能耐大了一點。

呃,如果班裡的男生不小心有一個是同性戀,那是不是怪女生不美,如果同性戀的同學看到這個標語會不會不舒服?幽默歸幽默,標語還是要盡量避免歧義的產生。

  • 變味的警示

變味的東西太多,需要警醒的是我國現在的女權現狀。大學裡被強姦保研的情況屢屢發生,就業市場中對女性性別的歧視,家庭暴力事件的取證與判決困難,社會觀念中對女性地位的壓抑。在年輕漂亮的女生之外,還有太多平凡的婦女在社會的陰暗面生活,更何況就算你年輕漂亮也無法逃脫社會對女性的歧視,女生節無法掩飾中國婦女地位的落後。

如同開頭所說,女生節的初衷是好的,可以理解為一種女權主義運動(是的,三八婦女節就是一種女權主義運動)的細化過程。但如果隨著文化擴散後的變味,反而加深了社會對婦女污名化的歧視,或是導致女性群體內部的分化,我不願看到這個情景。

3 月 8 號國際婦女節是革命意義的節日,也是聯合國婦女權益和國際和平日,這無所謂年齡、婚姻、生育與否的差別,是女性這一社會群體共有的紀念日。無論女生、妻子、母親都是女性,如果問我理想的女生節是什麼樣的,除了現有的對女學生群體的肯定與尊重外,也希望能看到女生們對妻子、母親等其他被壓迫的女性群體的聲援。

最後用 papi 醬的視頻「秒拍視頻」做結尾吧,性別不是標籤,女生與婦女也不是,願你我都能生活在一個平等的世界。

感謝閱讀。

-

查看知乎原文(456 條討論)
推薦閱讀:

原創短篇小說 | 被愛情「包養」的女孩
一般來說男生喜歡什麼樣的女生?
女生如果覺得男上司喜歡自己怎麼辦?
為什麼我這個二十多歲的女生沒有好奇心了?
經常換男朋友的女生會不會找到合適的人?

TAG:女生 | 女生節 | 現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