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電話中的親和力/正面說辭

電話中的親和力/正面說辭

(2008-10-14 16:30:14)

轉載

標籤:

雜談

分類: 電話營銷

 

  電話中的親和力

一、概念

親和力的概念最早來源於化學研究領域,指的是「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在相互化合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相互作用的力量。」現在普遍對親和力的定義是「人與人相處時所表現的親近行為的動力水平和能力」。以上兩個概念對於理解親和力來說都有一定的難度,過於專業和學術化,對於從事服務行業的人員尤其是從事電話營銷工作的人員來說沒有多大的指導意義。

電話溝通中的親和力,簡單來說就是「在電話溝通過程中,個人所表現出來的強烈吸引對方的能量。」

眾所周知,電話營銷最大的障礙就是「如何贏得對關鍵人物的時間,牢牢抓住對方的注意力」,電話營銷人員在電話溝通過程中,能夠強烈吸引住對方,這不僅僅需要一些技巧,更需要電話營銷人員具有內在的魅力。技巧只能贏得一時注意,而只有內在的魅力才可以長久地征服並贏得整個客戶的心,這種內在的魅力就是一種能量。也可以這樣說,電話營銷的整個過程,其實就是能量的釋放過程,當釋放的能量足夠強的時候,產品銷售就是一個副產品了。

如上所述,電話營銷人員的能量也就是電話營銷人員的親和力,這種親和力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釋放。

1、禮貌

沒有人會否認,當今社會已經進入一個全員營銷的時代。然而,令人詫異的是,不少公司的前台往往非常凶,對每一通打進來的電話都保持高度警惕,就像對待小偷一樣,在經過一番仔細盤問之後,才視情況放行。當然,他們這樣做自有他們的道理,殊不知這是一種非常不禮貌的行為,在嚴密保護自己的同時,也斷絕了自己與外界信息保持暢通的一條通路。從電話營銷的角度來說,應該將對方最關注的信息放在第一句話,例如可以說:「你好,是某某搬家公司嗎?我們現在馬上要搬家,請問你們能不能安排人員過來?」這樣說,或許對方會是另外一副面孔。但對方不聽小王把話說完,中途就非常野蠻將電話掛斷,顯然是一種很不禮貌的行為,這樣做的直接後果是立即讓公司失去了一筆本來可以唾手可得的業務,更嚴重的是他們公司的美好形象也就在那「呯」的一聲中宣告破滅。對我們從事做電話營銷的人來說,接聽電話比呼出電話更加重要,因為每一通打進來的電話都有可能為公司帶來一筆訂單。在這一方面,中國移動和中國電信客服人員做得就非常專業,他們對客服人員在接聽電話時有嚴格的規定,特別是在禮貌用  語的使用上。你現在就可以打一個10086的電話看看,聽到的第一句話一定是:                                      您好,這裡是某某移動,請問有什麼可以幫到您?」

「請問有什麼可以幫到您?」就是一句令人非常愉快的禮貌用語,因為可以讓打電話進來的人感覺到受到了重視,這種讓人感覺受到重視的禮貌用語還有很多,如「很高興為您服務」,「非常感謝您的來電」等等。

 

「受到重視」就是一種內在驅動力,這種內在驅動力就會迫使我們做出一些帶有傾向性的選擇,選擇接近對自己以禮相待的人。

因此懂禮貌的人一般都有很好的人緣,而且在這種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人際關係都比較真誠。

 

曾經有一個營銷高手,做營銷多年,業績一直遙遙領先於公司同事,拜訪客戶時,幾乎每一個客戶對他都是客客氣氣,非常地尊敬他。就算是大家一致認為非常難纏或者非常無禮的客戶,只要他去拜訪,這樣的客戶同樣很歡迎他。大家非常納悶,不知他有啥絕招,後來等到這位高手做到公司的營銷總監時,就向大家公布了這個秘密:因為他每次去拜訪客戶時,無論在客戶公司裡面遇到誰,他都會在第一時間恰到好處地將他的禮貌和對對方的尊重表現出來。

 

這就是所謂的「鏡面效應」,如果我們選擇對著鏡子微笑,鏡子里的人也會對自己微笑;如果我們選擇對照鏡子大喊大叫,鏡子里的人也會對自己大喊大叫。

 

這就給到我們一個啟發,我們希望自己處處受歡迎、處處受重視、處處受禮遇,那麼我們首先要做得恰恰不是要求別人給予自己這些,而是我們首先付出這些。

你希望別人怎樣對待你,你就怎樣去對待別人!

在看電影《周恩來萬隆之行》時,我們會強烈感覺到周總理超強的親和力,周總理展示自己超強親和力時就充分利用了「禮貌」這個武器。我們來看電影中的兩個展示周總理彬彬有禮的鏡頭。

 

第一個鏡頭:

 

當印度總理尼赫魯的大女兒美佳抬頭對周總理說了一句英語「I』m glad to meet you」時,敬愛的周總理連忙面帶微笑,立即彎下腰,回了一句:「Nice to meet you ,What"s your name?」  

 

第二個鏡頭:

 

當各國代表在萬隆會議上因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中的「共處」兩個字爭吵不休時,我們敬愛的周總理非常平和地舉起了右手要求發言,頓時全場一片鴉雀無聲,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周總理身上。

 

以上兩個鏡頭中分別有兩個細節,一個是「彎腰」;一個是「舉手」。就這兩個細節將周總理的偉大展現得淋漓盡致。

 

也許大家已經看出來了,「彎腰」和「舉手」恰恰是兩個展示禮貌的動作。

 

從事電話營銷,無論是主動外呼,還是接聽電話,禮貌都很重要,禮貌就是電話營銷人員展示個人魅力,充分吸引對方的第一張牌。

(一)重要的第一聲

當我們打電話給某單位,若一接通,就能聽到對方親切、優美的招呼聲,心裡一定會很愉快,使雙方對話能順利展開,對該單位有了較好的印象。在電話中只要稍微注意一下自己的行為就會給對方留下完全不同的印象。同樣說: 「 你好,這裡是 XX 公司 」 。但聲音清晰、悅耳、吐字清脆,給對方留下好的印象,對方對其所在單位也會有好印象。因此要記住,接電話時,應有 「 我代表單位形象 」 的意識。

(二)要有喜悅的心情

打電話時我們要保持良好的心情,這樣即使對方看不見你,但是從歡快的語調中也會被你感染,給對方留下極佳的印象,由於面部表情會影響聲音的變化,所以即使在電話中,也要抱著 「 對方看著我 」 的心態去應對。

(三)端正的姿態與清晰明朗的聲音

打電話過程中絕對不能吸煙、喝茶、吃零食,即使是懶散的姿勢對方也能夠 「 聽 」 得出來。如果你打電話的時候,彎著腰躺在椅子上,對方聽你的聲音就是懶散的,無精打採的;若坐姿端正,身體挺直,所發出的聲音也會親切悅耳,充滿活力。因此打電話時,即使看不見對方,也要當作對方就在眼前,儘可能注意自己的姿勢。

聲音要溫雅有禮,以懇切之話語表達。口與話筒間,應保持適當距離,適度控制音量,以免聽不清楚、滋生誤會。或因聲音粗大,讓人誤解為盛氣凌人。

(四)迅速準確的接聽

現代工作人員業務繁忙,桌上往往會有兩三部電話,聽到電話鈴聲,應準確迅速地拿起聽筒,接聽電話,以長途電話為優先,最好在三聲之內接聽。電話鈴聲響一聲大約 3 秒種,若長時間無人接電話,或讓對方久等是很不禮貌的,對方在等待時心裡會十分急躁,你的單位會給他留下不好的印象。即便電話離自己很遠,聽到電話鈴聲後,附近沒有其他人,我們應該用最快的速度拿起聽筒,這樣的態度是每個人都應該擁有的,這樣的習慣是每個辦公室工作人員都應該養成的。如果電話鈴響了五聲才拿起話筒,應該先向對方道歉,若電話響了許久,接起電話只是 「 喂 」 了一聲,對方會十分不滿,會給對方留下惡劣的印象。

(五)認真清楚的記錄

隨時牢記 5WIH 技巧,所謂 5W1H 是指 ① When 何時 ② Who 何人 ③ Where 何地 ④ What 何事 ⑤ Why 為什麼 ⑥ HOW 如何進行。在工作中這些資料都是十分重要的。對打電話,接電話具有相同的重要性。電話記錄既要簡潔又要完備,有賴於 5WIH 技巧。

(六)有效電話溝通

上班時間打來的電話幾乎都與工作有關,公司的每個電話都十分重要,不可敷衍,即使對方要找的人不在,切忌粗率答覆:「他不在」即將電話掛斷。接電話時也要儘可能問清事由,避免誤事。對方查詢本部門其它單位電話號碼時,應迅即查告,不能說不知道。

我們首先應確認對方身份、了解對方來電的目的,如自己無法處理,也應認真記錄下來,委婉地探求對方來電目的,就可不誤事而且贏得對方的好感。

對對方提出的問題應耐心傾聽;表示意見時,應讓他能適度地暢所欲言,除非不得已,否則不要插嘴。期間可以通過提問來探究對方的需求與問題。注重傾聽與理解、抱有同理心、建立親和力是有效電話溝通的關鍵。

接到責難或批評性的電話時,應委婉解說,並向其表示歉意或謝意,不可與發話人爭辯。

電話交談事項,應注意正確性,將事項完整地交待清楚,以增加對方認同,不可敷衍了事。

如遇需要查尋數據或另行聯繫之查催案件,應先估計可能耗用時間之長短,若查閱或查催時間較長,最好不讓對方久候,應改用另行回話之方式,並儘早回話。以電話索取書表時,應即錄案把握時效,儘快

儘快地寄達。

(七)掛電話前的禮貌

要結束電話交談時,一般應當由打電話的一方提出,然後彼此客氣地道別,應有明確的結束語,說一聲「謝謝」 「 再見 」 ,再輕輕掛上電話,不可只管自己講完就掛斷電話。

電話具有相同的重要性。電話記錄既要簡潔又要完備,有賴於 5WIH 技巧。

作為一個專業電話人員,接聽客戶來電時,你的語言表達應該從"生活隨意型」轉到"電話專業型」。你在家中,在朋友面前可以不需經過考慮而隨心所欲地表達出來個人的性格特點。在工作環境中就必須養成適合的用詞斟酌,發音,以及表達的邏輯性。 我們面對的是個性、心境、期望值各不相同的個體。既要有個性化的表達溝通,又必須掌握許多有共性的表達方式與技巧以便隨時應用。

 

 

盡量正面表述, 減少負面用語

在保持一個積極的態度時,溝通用語也應當盡量選擇體現正面意思的詞。比如說,要感謝客戶在電話中的等候,常用的說法是「很抱歉讓你久等」。這「抱歉久等」實際上在潛意識中強化了對方「久等」這個感覺。從置候回到談話的時候, 比較正面的表達可以是「感謝您的耐心等待」。可以根據等候時間的長短,分別說「謝謝等候」, 「感謝您的耐心」, 「非常感謝您的耐心等待」等幾個層次。

又比如,你想給客戶以信心,於是說「這並不比上次那個問題差」,按照我們上面的思路,你應當換一種說法: 「這次比上次的情況好」,即使是客戶這次真的有些麻煩,你也不必說"你的問題確實嚴重」,換一種說法不更好嗎: 這種情況有點不同以往」。

你現在可以體會出其中的差別了?下面是更多的例子:

可能用語:問題是那種房間現在訂完了。

更好表達:由於旺季需求/入住率很高,我們暫時沒房間了。

可能用語:你怎麼對我們公司的產品老是有問題。

更好表達:看上去這些問題很相似。

可能用語:我不能給你他的手機號碼。

更好表達:您是否向他本人詢問他的手機號。

可能用語:我不想給您錯誤的建議。

更好表達:我想給您準確的建議。

可能用語:您沒有必要擔心這次修後又壞。

更好表達:您這次修後儘管放心使用。

可能用語:我們的網路不可能象您說得這麼差吧?

更好表達: 也許有些不巧,但我們網路運很少出現這類問題。 我們來看看怎麼回事。

可能用語:是不是ATM機把您的錢吞掉啦?

更好表達:您是說ATM計算的數和您算的不一致? 

能用「我」則不用「你」

對於大量日常習慣用「你」開頭的表達,專家建議,如有可能盡量用「我」代替「你」,體會一下二者給人的感覺是不一樣的...

可能用語: 請問您的名字/電話號碼? 

更好表達:我可以知道你的名字嗎?或我該怎麼稱呼您?

可能用語: 你必須還要簽字,否則我沒辦法...。

更好表達:我們是為您的權益著想,你的簽字就特別重要..。

可能用語:你錯了, 不是那樣的!

更好表達:對不起我沒說清楚,但我想它運作的方式有些不同。

可能用語:如果你需要我的幫助,你必須...

更好表達:我願意幫助你,但首先我需要...

可能用語:你弄的不正確...

更好表達:我得到了不同的結果。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到底怎麼回事。

可能用語:聽著,那沒有壞,所有系統都是那樣工作的。

更好表達:那表明系統是正常工作的。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到底哪兒存在問題。

可能用語:注意,你必須今天完成/發給我

更好表達:如果您今天發給我,我會非常感激。

可能用語:當然你會收到. 但你必須把名字和地址給我。

更好表達:當然我會儘快給您發過去,我能知道你的全名嗎?

可能用語: 你還是沒弄明白,這次聽好了。

更好表達:也許我說的不夠清楚,請允許我再解釋一遍。 

「你」會給人以教育, 指揮的感覺, 而「我」則是一種謙遜,服務的姿態。客戶聽了哪種感覺好不言自明。

能不用「不」就不說

有些客戶的要求公司沒法滿足,你可以這樣表達:「真對不起,我們暫時還沒有解決方案」。盡量避免不很客氣的手一攤,頭一搖(當然對方看不見):「我不會有辦法」。當你有可能替客戶想一些辦法時,與其說「我試試看吧「,為什麼不更積極些:「我一定儘力而為」

如果有人要求打折、減價,你可以說:「如果您買5台/現在就訂,我就能幫你...」而避免說「我不能,除非...」。

如果客戶找錯了人,不要說「對不起,這事不是我們管」,換一種方式:「我們有專人負責,我替您轉到他們那」。

即使你真的不知道某些答案, 也不輕易說「我不知道」。 可以說:「這個問題很特別(或有趣, 尖銳, 少見等), 讓我替您查(問,了解)一下」。

有作者建議永遠不用「不」打頭(如不可能, 不會, 不對等)或「我不」(我不能, 我不會,我不想, 我不打算等)的表達語句。 與不用負面表達類似, 我們希望給客戶正面的感覺與聯想, 同時將負面答案轉變成一個積極的響應。

涉及企業形象, 避免就事說事

如果有客戶一個電話轉到你這裡,抱怨他在前一個部門所受的待遇,你已經不止一次聽到這類抱怨了。為了表示對客戶的理解,你應當說什麼呢?"你說得不錯,他們經常這樣",可以這樣說嗎?適當的表達方式是「我完全理解您的苦衷」。

客戶的要求是公司政策不允許的。與其直說「這是公司的政策」不如這樣表達: 「根據多數人的情況,我們公司目前是這樣規定的...」。

當然, 如果你的同事去上廁所, 倒水, 吃飯, 你沒有必要對客戶說「對不起, 他去...了」。 你應當說「對不起, 他現在離開座位了。 我能幫您嗎?」

減少口頭禪與地方語

方言中有一些表達方式應用在普通話中時會不妥當。比如"一塌糊塗」、"不會啦」, 「哇塞」等江浙或港粵台味道的表達,不應帶到普通話的規範表達中。大量的口頭禪, 如「你知道...」, 「你明白我的意思...」, 「我是說..」,「老實說...」, 「還有啦,就是...」等, 都應該從我們的談吐中消失。一些新出現的時髦用語, 如「搞定」,「東東」,「酷必」,在還沒有被社會普遍接受, 成為約定俗成前也應避免使用, 除非是在一些特定的呼叫中心, 比如網路遊戲服務等。

銷售時更能打動客戶的一些用語

有些表達在銷售中用的頻率較高, 通常他們被認為更能說服客戶:」如何」, 「事實是」,」價值」等。比如, 「讓我來給您解釋xx產品如何解決您的xx問題」,「事實是, 本產品在去年同類產品質量抽查中再度排名第一」。 「...的價值體現在...」。他們比不用這些關鍵詞的句子更能引起客戶的注意與興趣。

Coen認為如果可能, 在銷售溝通中建議用「感到(fell)」或類似表達來代替「認為(think)」。 前者能引發客戶的感覺而後者引發思維。而感性的激活更能激起客戶的購買意向。

可能用語:我認為您應該更果斷些。

更好表達:我感到您可以更果斷些。

可能用語:我們認為您這次可以滿足。

更好表達:我們想讓您這次感到滿足/滿意。

可能用語:我認為您應當會驚奇。

更好表達:難道您沒有感到驚奇嗎?

同時,形容詞的比較級與最高級的使用相比, 在描述薦供(offer)時我們更推薦後者。

可能用語:我們的產品比較其它產品市場份額更大。

更好表達:我們產品的市場份額在同類產品中是最大的。

當然,即使使用一些最高級詞語表達常常還不夠有力, 如何表達更取決於對於遣詞造句的修養與溝通氣氛的把握-- 

可能用語:您買我們的產品一定最合算。

更好表達:您從購買的那一刻起就會深刻感受到我們產品給您帶來的價值。

語言表達技巧是一門大學問,有些用語可以由公司統一規範的,但更多的是自己對表達技巧的熟練掌握和嫻熟運用。 優秀的語言掌握能力可以使客戶如沐春風。

 

 

 

 

據權威調查資料顯示,人在購買一樣東西時,理性思維所佔的比例相對教少,大多數情況下,是由個人的感性思維所決定的。我們大都傾向與向那些自己了解的、喜歡的和信任的人做生意。所以,企業開展電話營銷所面臨的最大障礙就是「電話營銷人員如何贏得客戶的喜愛和信任。」能夠突破這一關,電話營銷達到100%成交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如何取得客戶的喜愛和信任呢?電話營銷人員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

1、電話營銷人員聲音

聲音就是廣大從事電話營銷人員的第二張臉。從事電話營銷工作靠的是聲音傳達信息。所以大多數企業在招聘電話營銷這個崗位時都會要求電話面試這一關,目的就是考察應試者的聲音狀況。好的聲音就像悅耳的音樂,讓客戶聽起來流連忘返,捨不得掛掉電話;而烏鴉叫一般的聲音,幾乎立即就會遭到對方的拒絕。

好的聲音特質一般有以下幾個特徵:

首先是柔和,聽起來就像觸摸絲綢一樣,又順又滑;

其次就是甜美,聽起來就像吃糖一樣,甜甜的;

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帶著笑的聲音,這一招最厲害,幾乎就像狙擊手手中的步槍(一槍一個準),沒有不被帶笑的聲音擊倒的客戶。

2、電話營銷人員的禮貌

禮貌是一個電話營銷人員綜合素質的外在表現。

從接聽電話到最後掛掉電話,這整個過程中,電話營銷人員有很多機會來展示自己的為人修養,很顯然,一個有修養懂禮貌的電話營銷人員是比較容易獲得客戶的好感的。純粹從語言表達上來說,電話營銷人員必須能夠習慣性地說出下面禮貌用語:

「您好,請問有什麼可以幫到您?」

「非常樂意為您服務。」

「有個問題想請教一下您。」

「謝謝您!」

「非常抱歉,讓您久等了。」

等等。

禮貌用語是一個電話營銷人員的為人修養外在表象,一個電話營銷人員的真正修養是發自內心地尊重和欣賞對方。

一個是外功,一個是內功。外功好練,內功難修呀。

3、電話營銷人員的語言

打個比方,電話營銷人員的知識結構、經驗能力、綜合素質好比土壤,那麼電話營銷人員的語言就好比長在土壤上花草。

土壤肥沃,花草就能生長茂盛;土壤貧瘠,花草就長得枯萎。

一個電話營銷人員語言蒼白、了無生趣的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因為他知識缺乏、經驗能力不濟、綜合素質低下的最直接表現。

作為一個電話營銷人員,如何在語言這一關來贏得客戶的喜愛呢?

有四點值得注意:

第一,邏輯一定要通順。

    邏輯就像大海中指南針,在大海中沒有指南針,航海員就會迷失方向;電話營銷人員的語言表達沒有邏輯,前後矛盾,甚至顛三倒四,聽話的人就如墜霧裡雲,丈二和尚摸不著頭,將會受盡折磨。

第二,情緒一定要飽滿。

情緒就像大廚師做菜時的各種配料,沒有好的配料,再偉大的廚師也做不出美味可口的佳肴;一個冷漠毫無熱情的電話營銷人員無疑就是冬天裡過了夜的一碗冷盤,就算上了桌子,也沒有人會願意犧牲自己的胃口去嘗一下。

第三,吐詞一定要清晰。

吐詞不清猶如大霧天在高速公路駕駛汽車,相當危險。

一個從事電話營銷工作的人員吐詞不清,毋寧說是一個錯誤,倒不說是一個災難。對於電話營銷人員來說,自己雖然有很多好的想法,卻無法表達,也算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對於客戶而言,分分鐘都是金錢,魯迅早就說過浪費客戶的時間就是謀財害命,如果他們花了幾分鐘甚至幾十分鐘都還沒有聽明白你說的話,不就等於在謀殺他的性命嗎?你要他的命,他掛掉你的電話總該可以吧。

第四,每一通電話都要有價值

對於客戶而言,沒有價值的電話就是騷擾電話。現代人都追求效率和效益。所以,電話營銷人員在拿起電話前,一定要事先思考,這一通電話對於客戶有什麼價值,否則的話,還是暫時放下電話,不打為妙。

4、電話營銷人員的創意

創意就是生產力,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創意經濟就已經在歐美等發達國際蓬勃發展了,直到最近兩年,我國企業才覺察到「創意」的重要性,幸虧知道總比無知好。

同樣要想把電話營銷做得有聲有色,沒有創意是不可能的。創意考驗的是一個電話營銷人員全方位的能力。

面對客戶的拒絕:「我沒有時間。」你的回答是不是「沒有關係,你看我什麼時候給你打電話比較方便呢?」這樣的回答就沒有創意。

面對客戶的忽悠:「你先發個傳真過來吧。」你的做法是不是立即發傳真過去,結果是泥牛入海—杳無音訊,你的做法就沒有創意。

過年過節,給客戶發條簡訊祝福,你的簡訊是不是「節日快樂,全家幸福」等等之類,你的簡訊就沒有創意。

創意就是與眾不同,重複別人一樣的行為,就只能得到和別人一樣的結果。要知道電話營銷是一件地地道道的腦力勞動,決定一個電話營銷人員優劣的物質基礎就是大腦細胞。

電影《天下無賊》中,黎叔面對前來打劫的范偉說過一句名言:「最看不起你們這些打劫的,一點技術含量都沒有。」在此,我借用一下:「最看不起那些循規蹈矩的電話營銷人員,一點創意都沒有。」

100%成交是一個理想狀態,但只要我們努力,我們就可以靠近這個目標。


推薦閱讀:

張國榮最後電話【曝光】 陳淑芬講述哥哥生前電話記錄
一連長在抗洪搶險中被大水沖走,下落不明,團首長當即電話測吉凶,起得(無妄)之(否)卦,請斷吉凶。
每個人電話本里都會有那麼一個號碼,你永遠不會打!
如果你接到過這個電話,說明你的個人信息被泄露了

TAG:電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