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單元說明9

單元說明#TRS_AUTOADD_1226638038874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TRS_AUTOADD_1226638038874 P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TRS_AUTOADD_1226638038874 TD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TRS_AUTOADD_1226638038874 DIV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TRS_AUTOADD_1226638038874 LI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JSON--{"":{"margin-top":"0","margin-bottom":"0"},"p":{"margin-top":"0","margin-bottom":"0"},"td":{"margin-top":"0","margin-bottom":"0"},"div":{"margin-top":"0","margin-bottom":"0"},"li":{"margin-top":"0","margin-bottom":"0"}}--**/DIV.MyFav_1226636836911 P.MsoNormal{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0.5pt; MARGIN: 0cm 0cm 0pt; FONT-FAMILY: Calibri; TEXT-ALIGN: justify}DIV.MyFav_1226636836911 LI.MsoNormal{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0.5pt; MARGIN: 0cm 0cm 0pt; FONT-FAMILY: Calibri; TEXT-ALIGN: justify}DIV.MyFav_1226636836911 DIV.MsoNormal{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0.5pt; MARGIN: 0cm 0cm 0pt; FONT-FAMILY: Calibri; TEXT-ALIGN: justify}DIV.MyFav_1226636836911 DIV.Section1{page: Section1}

教學目標

 

一、學習《〈日知錄〉三則》,了解顧炎武「文須有益於天下」、著述貴獨創、立身貴務實等思想,體會其「經世致用」學術精神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

 

二、學習《浙東學術》,了解章學誠反對「空言學問」、提倡「切於人事」的學術思想,體會浙東學術的務實精神。

 

三、讓學生聯繫社會現實或自己的學習經驗,吸收本單元課文闡述的治學方法和表現出的論辯藝術,作一些社會調查或問題探究,切實提高議論文的寫作能力。

 

 

 

單元介紹

 

經世致用思想源於儒家積極入世的精神。孔子曾深有感慨地說:「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於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論語·子路》)在孔子看來,學以致用是最重要的。如果誦讀《詩經》,卻不會處理政務,不會開展外交活動,那麼,讀得再多也是沒用的。他還說:「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論語·學而》)也就是把對倫理道德的實踐看得比知識學習更為重要。

 

北宋以後逐漸形成的實學思想,始於二程(程顥、程頤)。他們發揮了孔子上面的論述,主張「窮經,將以致用也」(《二程遺書》卷四)。南宋時期浙東學派的呂祖謙極力主張治經史以致用,反對理學的空談之風。以葉適為代表的永嘉學派和以陳亮為代表的永康學派更是猛烈抨擊義理之學,提倡以適用為主的經世思想。

 

明末清初,經世致用之學因為有顧炎武、黃宗羲、王夫之、李顒、傅山、顏元等人的提倡,蔚為大觀,形成了一股有著廣泛而深刻影響的社會思潮,發出了「高論百王,不如憲章當代」(徐孚遠《明經世文編序》)的呼喊。這些學者有感於明朝滅亡的歷史教訓,深切意識到徒講義理的書生不研究社會現實問題給國家民族造成的巨大災難,因而大力提倡經世致用之學,主張鑽研經書要與研究當代社會問題結合起來,在闡釋古典經義的同時,升華出自己的社會見解,提出解決社會問題的方案,進而改造社會。他們在政治上反思或批判封建專制制度,在經濟上反對土地兼并,在教育上抨擊科舉考試和八股文,在哲學上提出了各自的觀點,成為中國啟蒙思想的先驅。朱舜水(明末清初)把經世致用思想概括為「經邦弘化,康濟艱難」八個字。這種社會思潮,經魏源、龔自珍延及近代的張之洞、梁啟超,具有濃厚的憂患意識和救國救民精神。

 

本單元選讀兩部清代重要學術著作,即顧炎武的《日知錄》和章學誠的《文史通義》。兩位作者雖然相距百有餘年──一位是清代學術開山之祖,一位是浙東史學的殿軍,但他們都有著經世致用的學術思想,都本著孔子「下學而上達」(《論語·憲問》)的精神思考問題、著述文章,不為空言,務於有用,以形而下之器,致形而上之道。

 

《日知錄》是一部經年累月、積金琢玉撰成的大型學術札記,全書一千餘條,文字最長的五千多字,最短的只有九個字,可見其不拘一格的寫作風格。《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把它分為經義、政事、世風、禮制、科舉、藝文、史法、天象、地理等15類,顧炎武自己則把這部書分為三類:「上篇經術,中篇治道,下篇博聞」。經術,是對儒家經典所作的詮釋考訂;治道,談經世濟民之術;博聞,廣泛論列文史知識及社會風俗。顧炎武自題《日知錄》曰:「愚自少讀書,有所得輒記之。其有不合,時復改定。或古人先我而有者,則遂削之。積三十餘年,乃成一編,取子夏之言,名曰《日知錄》,以正後之君子。」所謂子夏之言,即《論語·子張》中子夏的一句話:「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已矣。」《日知錄》以考證歷史著稱,大如四海九州之名,小到草木家畜之稱,作者都能一一細辨,令人豁然。然而,《日知錄》的重頭戲毫無疑問是「治道」的內容。從古代黃金的流失,到鑄錢之銅的匱乏,從郡縣區劃的緣起,到一亭一社的興衰,乃至地畝大小、斗斛多少、丈尺短長,無不考察在案。面對封建社會的衰敗,他更提出了恢復井田、地方自治等復古色彩頗為濃厚的政治主張。

 

《文史通義》是章學誠積一生學力著成的史學論著,凝聚了作者大半生的心血。作者晚年目盲,筆耕不輟,其情可感。章學誠身處乾嘉考據之風盛行的時代,卻能獨樹一幟,力倡史學,重申「六經皆史」的觀點,強調史學要經世致用,補弊救偏,認為文人不能修史,主張正史於「儒林」「文苑」之外,應別為史家立「史官傳」。他認為,歷史著作有史事、史文、史義之分。史事,就是事實;史文,就是文筆;史義,就是歷史理論和觀點。他認為這三者之中,「史義」是最重要的,是史書的靈魂。

 

學習本單元,要引導學生熟讀課文,悉心體會作者的觀點和思想方法;教師要適當介紹相關的文化背景和學術背景,把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向「經世致用」社會思潮的歷史氛圍中,並鼓勵學生聯繫當前的社會現實思考問題,做到古為今用。


推薦閱讀:

出現這九種變化,說明福報將至!
出現5大癥狀說明卵巢要早衰了,女人千萬別不當回事
手相中出現這3條線,說明你已經成功了!
老婆使用說明書
財格財運助身流年發跡說明了什麼?

TAG:說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