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空法師:歷代帝王中對宗教下功夫的只有中國的雍正皇帝

  來源:凈土釋疑網 錄入時間:2014-08-15 15:18:36

關鍵字:雍正皇帝,雍正,韓館長,無明,證得,佛菩薩安排,災難的原因

【 點擊數:102 】 【字體: 大 中 小 】 【 收藏 】【 列印文章 】

 

 

 

 

摘自凈空法師《2014凈土大經科注》第90集  2014年8月13 日 講於 香港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

請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寶:

  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煩惱從迷失自性而來的;「無明」就是不明白

 

  請看《大經科注》第三百一十四頁倒數第二行,依舊還是接著前面這一段,經文「洗濯垢污,顯明清白」,我們從最上面第一句看起:

  【解】綜上諸解,故知「清白」者,智斷之果也,無漏之明也,本有凈體也。

  「清白」兩個字是什麼意思?上面念老給我們舉出《合贊》、《嘉祥疏》、《甄解》,這三位都是古大德。嘉祥大師這是中國解釋的,《合贊》、《甄解》日本的凈宗祖師,特別稱讚《甄解》的解釋。把它合起來看「清白」意思就明顯了。

  「清白」指的是什麼?「智斷之果」。「智」是智慧。智慧斷什麼?斷愚痴、斷無明。無明破了之後,「清白」就現前了。「清白」就是自性,中國人稱為「本善」,自性本善。《三字經》上一開頭,「人之初,性本善」,「清白」就是本善。惠能大師開悟第一句話說,「何其自性,本自清凈」,「清凈」就是「清白」,把自性的樣子給我們宣說出來了。所以它是「智斷之果」,是「無漏之名」。「漏」是煩惱的代名詞,無明煩惱、塵沙煩惱、見思煩惱都用這個「漏」來形容它。「漏」是漏失了。我們這個茶杯如果下面有破損,茶倒下去都漏掉了,這叫漏,取這個意思。我們有煩惱,有無明煩惱、有塵沙煩惱、有見思煩惱,把自性裡頭本有的功德漏掉了,智慧漏掉了,德能漏掉了,相好漏掉了。自性本有的,是不是真的漏掉了?不是,不起作用等於漏掉了

  佛法的教學目的、手段,我們會看的很清楚、很明白,無非是幫助我們斷煩惱而已。煩惱是染污,煩惱是障礙。煩惱造成十法界,嚴重的煩惱造成了六道輪迴。

  煩惱從哪裡來的?從迷失自性而來的。大乘教上佛常說,「一念不覺,而有無明」,這就是根本煩惱。「無明」是什麼?不明白。有漏就不明,無漏就明白了,無煩惱。「明」是代表智慧,自性本有的智慧就透露出來了。

  所以佛法的教學跟中國傳統相應,中國傳統的教學是求智慧;佛講得最清楚,智慧是本有的。「本有」怎麼樣?不必求,只要把障礙除掉。這個比我們傳統講得好。什麼煩惱?煩惱無量無邊。

  佛為了教學方便起見,把無量無邊的煩惱歸納為三大類,好說話了。這三大類,第一個「無始無明煩惱」,這第一類。這是什麼原因?一念不覺。從自性裡頭變現出來的,也叫做妄心,不是真心,妄心是從真心變現出來的,是這麼回事情。無明去了,煩惱沒有了,自性智慧光明就透出來了。

  所以學佛、學中國傳統文化決定要相信本性本善。相信「親民,止於至善」,《大學》上開頭就這一句話,「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說盡了!中國傳統文化古聖先賢一生的經歷、時間都用在這個上面。成聖、成賢,再往下這「君子」,最低的要求,所謂「聖、賢、君子」。在佛法裡面叫「佛、菩薩、阿羅漢」,這些都是代表學位不相同

  末後這一句說得更好了,「本有凈體」,清凈心,清凈心能生萬法。所以它是萬法本有的凈體,體凈哪有一樣不凈的!一切不凈是妄心作祟,不是真心。真心所現的一真法界,《華嚴經》上所說的華藏世界,《無量壽經》所說的極樂世界,都是一真法界,都是實報莊嚴土。《華嚴》的華藏世界是本師釋迦牟尼佛的報土,跟著釋迦牟尼佛學,八萬四千法門任何一個法門修成功了,都生到華藏世界。到華藏世界才真正明了,一家人,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有分別、有執著回不去。

  放下執著,六道輪迴不見了。六道輪迴是一場夢,夢醒了痕迹都找不到。醒過來是什麼境界?四聖法界。六道醒過來,六道沒有了。你看到聲聞、緣覺、菩薩、佛,看到這四法界。這要一級一級向上提升,阿羅漢見思煩惱斷了,還有見思無明煩惱沒斷,他在阿羅漢這個位次當中。把見思煩惱習氣斷乾淨了,他升級了,證辟支佛果。這說明它升級,所以辟支佛見思煩惱、見思習氣統統斷乾淨,他還有什麼?有,他還有塵沙煩惱。在辟支佛的果地把塵沙煩惱斷掉,塵沙是形容多,從分別生,這個時候,他要斷的是塵沙煩惱。塵沙煩惱斷掉了,他提升了,菩薩了。在菩薩果位上,斷塵沙煩惱習氣。塵沙煩惱習氣斷掉了,他在十法界成佛了

 

「戒、定、慧」三學是自性本有的,要把它恢復就是證得

 

  所以十法界的佛是見思煩惱、塵沙煩惱連習氣也斷乾淨了;他現在要做的,斷無明煩惱。無明煩惱斷了,無明是不起心、不動念,六根在六塵境界上,眼見色,沒起心動念;耳聞聲,也沒有起心動念,清清楚楚、了了分明,沒有起心動念。所以說「般若無知」,你要去問他,他什麼都知道,他不通過思考,他就能夠解答你,說的一點都不錯。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教,就是這麼出來的,從自性自然流露出來的。沒有通過思考,沒有通過想像,完全是感應。眾生有感,菩薩有應,感應道交,絲毫不爽。自性真正是萬德萬能,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無量無邊際。

  佛陀的教學終極的目標是幫助我們回歸自性,證得究竟圓滿的智慧德相。像世尊在《華嚴經》上所說的,「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跟佛一樣平等的,這是佛教教學的究竟圓滿。

  「佛」、「菩薩」、「阿羅漢」是佛教教學學位的名稱。最高的學位現在大學裡頭是「博士」,在佛教里稱「佛陀」;第二個學位「菩薩」;第三個學位「阿羅漢」。你要修到佛的地位(最高地位),你一定通過阿羅漢、菩薩、佛陀;再向上提升你得到了,這就叫「明心見性,見性成佛」。

  見性就證得「清白之凈體」,這個體能生萬法、能現萬法,它是個生滅體。所以它跟我們的自性真心混合在一起,自性能生、能現;它能變。把自性所生、所現的萬物,全把它扭變,把一真法界變成十法界,十法界本來沒有的,變成六道輪迴,六道輪迴自性沒有的。

  自性能生、能現是實報土;凡聖同居土、方便有餘土都是識變的。轉八識成四智,這些幻相全都沒有了,所以它不是真的。阿賴耶存在,十法界、六道輪迴存在;阿賴耶不存在,十法界跟六道輪迴不見了。

  所以佛在《金剛經》上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說得好。六道輪迴跟十法界都是夢幻泡影,不是真的;現前就不是真的,我們把它當作真的。為什麼不是真的?現前所有的現象,物質現象、阿賴耶的境界相、精神現象,思想,能想東西南北,能想過去未來,神通廣大,它是第六識跟第七識。第七識的執著,第六識的分別,這都是煩惱的根,讓我們清白、清凈的自性現不出來。

  所以學佛學個什麼?你能得到什麼?學佛學到最後,你得到的是自性,明心見性,心性裡面什麼都沒有雖然什麼都沒有,它遇到緣它起作用,起作用就是什麼都有,一樣都不缺。整個宇宙,有局限的、局部我們知道,我們住在這個地球,地球上的狀況我們大概知道;地球以外的星球,我們就不知道了,我們知道的太少了,太有限了,這是凡夫。

  我們必須再向上提升,為什麼?證得究竟圓滿。說「證得」,不如說是「恢復」,為什麼?它本來有的。成佛一樣也沒得到,所得到的智慧、德相是自性本有的,你什麼都沒得到。今天本有的智慧、本有的德能、本有的相好,全不起作用,這不起作用的障礙就是這三大類的煩惱,務必要把它化解。用什麼方法?用「戒、定、慧」三學,這三學也是自性本有的。這三學也是自性本有的。戒,是本有的相好;定,是本有的德能;慧,是本有的智慧。統統恢復。30:30

  成佛,那我們要相信釋迦牟尼佛沒有妄語,告訴我們一句真話,「一切眾生本來是佛」。那麼由此可知,成佛不是一個奢望的話,本分。你本來是佛,現在想回歸佛的地位,不難。只要自己把障礙拿掉,你就成了。放下見思煩惱,證阿羅漢;放下塵沙煩惱,證菩薩果位;放下無始無明就明心見性,見性成佛,就圓滿了。這是真的,不是假的。

 

佛教有方法教我們很快證得

 

  我在年輕初學佛的時候,第一次見出家人,我那一年26歲,跟方東美教授學哲學,認識了佛教。佛教是高等哲學,佛教是教育,我從這個門進去。第一次跟出家人見面,章嘉大師,是藏傳佛教四大活佛之一。這個四大活佛,西藏兩個,達賴、班禪;蒙古兩個,章嘉、哲布尊丹巴,在中國北方都知道,南方很少知道。

  我親近這些老人,那年我是26歲,章嘉大師65歲。我向他請教,我從方東美教授那裡認識佛教,佛教有大學問,真實智慧,我問的是:佛教有沒有方法教我們很快能夠證得?我第一個問題問的這個問題。老師看著我,我也看著他,可能過去沒有人問過這個問題,我們看了半個小時。那個小會客廳裡頭,陪我去的兩個蒙古的親王,他的小客廳就這四個人,半個小時一句話都沒有,完全好像入了禪定了。他老人家說了一句話:有!我們等了半天了,聽到一個「有」,精神馬上振起來了,得好好聽,他又不說了。停了有五、六分鐘,告訴我六個字,「看得破,放得下」。

  這種教學法,我們一生沒有遇到過,非常有攝受力,磁場氛圍非常好,老人。這十幾年之後我們才明了,聖教決不允許心浮氣躁。我們年輕,心浮氣躁,讓你坐在那裡,半個鐘點什麼都不想,把浮躁的心全放下了,他才跟你說話,說了一個有,你的心又動了,浮躁的現象現前了,不說,等你再定下來,才跟你講。

  這種教學法,兩個小時,最多也不過說個十幾句話,可是很管用,叫你一生都不會忘記,真的把根紮下去了。我們沒有那麼深的定功,聽老師說了之後似懂非懂,好像是懂,其實是不懂。

  聽了之後,就向他老人家請教從哪裡下手?他告訴我從「布施」。教我三種布施,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這三種布施要放在心上。雖然沒有能力做到,要心嚮往之,心裡頭真有布施的心。沒有能力,沒有財物,也沒有威德,但是要養成布施的心,遇到有緣,隨分隨力去做。

  告訴我,凡夫之人,都想發財,而財是命中注定的,由不得自己。命裡頭沒有財,要懂得安分守已,為什麼呢?不是老天不公平,老天非常公平。那個人命里有財,前世修的,不是這世。

  命里沒有財,生到一個富貴人家,他生下來就享福,沒錯。他命里沒有修財的話,他有這個福報,是跟父母有這個緣分他來了。到父母不在了,他當家作主了,幾年就敗光了,這敗家子,為什麼?命里沒有。

  能夠繼承祖宗事業的,還能夠向上提升的,命里有。這個道理不能不知道。他命里那個財怎麼修的?過去生中修財布施,歡喜財布施,是這麼來的。而且愈施愈多,愈多愈施,這是大富長者他所修的因。

  聰明智慧是法布施來的。自己知道的東西沒有隱瞞、沒有吝嗇,肯教人,特別是希望別人修得比我更好,能在我之上,那這個人是大智慧

  健康長壽是無畏布施。人遇到艱難困苦的時候,他能夠幫助他化解,幫助他平安度過,這了不起,這個果報是健康長壽。

  你看看這三樣東西,財富、智慧、健康長壽,都是每個人希求的。所以大乘教里常說,「佛氏門中,有求必應」。世間人求的不外乎這些。佛把「因果報應」、「善有善果,惡有惡報」、把三種布施業因果報,講清楚、講明白了,你如法照做,你三種都得到了,不是假的。

  我親近大師,大師那麼大的年歲,六十五歲。他一生看了多少人,經驗豐富,我們一見面都被他看穿了。過去生中,大概只修了一點法布施,沒修財布施,也沒修無畏布施。換句話說有一點小聰明,沒有福報,而且短命。這是前面因。他教我,教我也沒有明說。教我認真修三種布施,是彌補過去生中缺陷的。所以那個時候,我跟他親近的時候多了,他約我每個星期見一次面,他沒有客人的時候給我兩個小時時間,他要有客人的時候給我一個小時時間,所以我們就很熟了。

  我有一次就想到,我這個前途,我孤家寡人一個人在台灣,從事哪個行業比較恰當?他老人家叫我出家。我出家,是他的意思,我沒想到。而且要我學釋迦牟尼佛,教我去看《釋迦譜》、《釋迦方誌》。這兩種書在台灣找不到,書店裡頭沒有賣的,佛教大藏經裡頭有。所以我就在台北市,找到一個比較大的,規模好的善導寺,善導寺裡頭有一個太虛大師圖書館,我有空就到那個地方去讀書,那個地方藏經可以,在那邊看,不外借的。所以我就用了一段時間抄經,章嘉大師叫我讀的那兩部經,我就抄下來,好在不太長。讀了之後才曉得,好像佛教不像是宗教。宗教裡面最重要的,要有個創造宇宙、主宰眾生吉凶禍福的神或是上帝;佛教沒有。佛教說宇宙怎麼來的?是我們自己念頭變現出來的。這個所有宗教裡頭沒有這個說法。佛家講心現識變,《華嚴經》上講的「唯心所現,唯識所變」。心,真心,自性。識,是妄心,梵文稱「阿賴耶」。

 

真正有智慧的人一定要深入經藏,在一生當中回歸自性

 

  真心,能現、能生。妄心,能變,就是阿賴耶能變,把真心所生出來的現象,把它變成六道輪迴、變成十法界,這是阿賴耶的事情。如果能把阿賴耶放下了,把它轉變了,那一真法界就現前,六道、十法界就不見了。就像做夢一樣,醒過來了,夢中境界了無痕迹,你找不到。六道跟十法界是夢境,永嘉大師說的好,「夢裡明明有六趣」,就是六道輪迴;「覺後空空無大千」,你要是覺悟,醒過來之後,這個境界再找不到了,所以它是假的。這個境界裡頭恩愛是假的,怨仇也是假的,沒有一樣是真的。大乘經教上講得很清楚、講得很透徹,我們能相信嗎?能接受嗎?能信能接受都是有善根的人。真正有智慧的人,他們聽了能信、能接受,那一定要深入經藏,要把它徹底搞明白、搞清楚,你就有能力超越,在一生當中回歸自性

  業障重,習氣深,對於事實真相,看得很清楚、很明白,接受放不下。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沒有例外,都需要斷煩惱才能向上提升。不斷煩惱是升不上去的,一個台階也上不了。

  這就要認識阿彌陀佛慈悲,他提供我們一個特殊的法門,那就是他以他的無量劫修行的功德,又用五大劫的時間做全面的考察,考察一切諸佛剎土性、相、因、果,取人之長,舍人之短,建立極樂世界,用這種方式來接引眾生。先把你接引到極樂世界,極樂世界是個非常理想修學的道場,那個地方沒有障礙,一生當中決定證得究竟圓滿,這是不可思議的法門。

  那麼極樂世界,介紹極樂世界,無論是理,無論是事,無論是往生的方法、果德,統統講清楚、講明白,無過於這一部《無量壽經》。

  《無量壽經》很深,憑我們自己還沒辦法看懂,黃念祖老居士提供這個註解,這個註解裡頭就包含八十三種經論,我們在這看到的。一百一十種祖師大德的註疏,用這麼大分量的參考資料來註解這部經,所以看他這個註解,等於看了全部的大小乘佛法,可以說大乘、小乘、禪宗、密宗,乃至於世界上所有這些宗教,全都包括在這部書裡頭。這一部書深入,我們這一生就會從六道裡面超越了,永遠不再搞六道了。六道太辛苦了,要超越。超越之後,是以佛菩薩的身份回過頭來幫助大家,這個好,值得去做!

  所以我接受老師的勸告,老師圓寂之後二、三年,我就辭掉工作專攻經教,對經教產生很大的興趣。

  那個時候我到台中,依李炳南老居士為老師,我跟他十年。

  能有今天這一點小成就,我這三個老師缺一個都不行。方東美先生介紹我認識佛教,章嘉大師三年給我紮下根了,李炳南老居士那裡十年才養成

  可真正修學,障緣很深。在這個時代,寺院庵堂不重視經教,學經教的人不受歡迎,寺廟裡不要你,你要做經懺佛事,歡喜,哪個寺廟都歡迎。我遇到這樣的環境,沒有一個寺廟容納我

  發個心成就我學習經教,這個壓力打擊非常大。那個時候只有兩條路:一個就是跟大家一樣,放棄經教的研究,去做經懺佛事;另外一條路就是還俗,放棄這條路了。正在考慮這個問題,遇到了一個護法——韓館長。他們夫妻兩個很厚道、有義氣,是我的聽眾,聽得很歡喜。我走到這個岔路,他們了解之後,夫妻兩個商量要幫助我。我沒地方住,她家裡還有個房間,讓我住他家裡;講經,我們租借道場,能夠借到就借用,借不到就租用。聽眾幾十個人、三四十個人、五六十個人,幫助我三十年,這根扎穩了。她往生了,我們海外的緣成熟了,所以講經可以天天不中斷。

 

可以說這一生全是佛菩薩安排的

 

  可以說這一生全是佛菩薩安排,這個是章嘉大師告訴我的,一心一意為佛教服務,繼承釋迦牟尼佛的事業,釋迦牟尼佛就是講經教學的事業,你的一生佛菩薩替你安排,你什麼都不要操心。我是非常相信老師的話,遇到什麼樣的困難,我也不放在心上,上天安排、佛菩薩安排,從來沒有想到自己,能恆順眾生,隨喜功德

  心最重要,就在經題上。頭一個,清凈心,不受染污;第二個,平等心,不受環境波動;這都是定,都是真心。

  清凈心,阿羅漢證得的;平等心,菩薩證得的;後面的覺就是成佛。智慧開了,因戒得定,因定開慧。在古代,無論是印度還是中國,還是佛教流行各個地區,全都是用這個方法,成就弘法利生的人才。

  那麼現在學了西洋的方法,佛學院不少,我也辦過,也參與過,但是都是用的西方教育的理念跟方法,學得很多,都學一些知識,不能起作用。也就是清凈心得不到,清凈得不到,平等,覺,就不必談了。

  所以我們經歷這麼多年的經驗,我們深深體會到,也深深的不疑惑,一定要回過頭來,服從老祖宗,要肯定老祖宗的智慧、德行高過我,我比不上他,這是真的。放下傲慢,放下好勝,一定要學謙卑,從頭學起。培養老實、聽話、真干這樣的善根、福德、因緣,培養真誠、恭敬、守法,求清凈心、修平等心,這就對了。

  【解】若融通禪門,則「洗濯垢污」,即「迥脫根塵」。「顯明清白」是「靈光獨耀」。

  我在《印光大師文鈔》裡面看到老人有一段開示,修行人要放下六塵,不但要放下六塵,還要放下六根、六識。「脫」就是放下,「迥」是遠,遠遠的離開它,就這個意思,在哪裡修?在六根上修,眼見色,放下執著,放下成見,放下對立,這是起步的功夫,這真修行!為什麼知道什麼?知道外面「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修行就是修這個心,不被外面環境染污。「垢污」就是染污,如果放在心上就被染污了。

  眼見色,放下執著、放下成見、放下對立,這是起步的功夫,這真修行,為什麼?知道外面「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修行就是修這個心,不被外面環境染污,「垢污」就是染污;如果放在心上就被染污了。放在心上,我們眼看色,喜歡這個、討厭那個,放在心上了,就造輪迴業。你喜歡那個,那是三善道;你討厭的那些是三惡道。兩個比重,如果討厭的比喜歡的還要過分,那就是三惡道在前、三善道在後。

  ……

  我們學佛的,誰能做到不分別、不執著、不起心、不動念,誰能做到?能做到就成佛了,是真佛,不是相似即佛。有!我們看到海賢老和尚他真做到了。他跟任何人相處,我們常說的平等對待、和睦相處。他不但做到,他做到了究竟圓滿了。人人都像他那樣,天下太平,人與人之間沒事,非常和睦,相親相愛,像兄弟姐妹一家人一樣的。

  兄弟姐妹什麼時候看那個相親相愛?沒有成年,應該是什麼?大概十四五歲之前相親相愛;長大之後,他有他的想法,每個人想法、看法不一樣了,十四五歲差不多。兄弟姐妹多,你看他,我看到一家人,兄弟姐妹七個,相親相愛。這個要父母教得好,為什麼?父母教好了,他慢慢明理,他能保持(中國傳統教育是保持一生都要相親相愛不生變化),這對父母叫盡孝;兄弟不和,父母最痛心,大不孝!現在人不懂。

  從這個地方看,我們知道念佛法門裡頭有禪、念佛法門裡頭有密,沒有不包含的。

  【解】「凈念相繼」,「自得心開」,是「顯明清白」。

   「顯明清白」是見性,明心見性;「洗濯垢污」是斷煩惱,這個是修行。「顯明清白」是證果;「自得心開」是開悟了。

  【解】蓋「一聲佛號一聲心」,念佛即是始覺合本也

  這個話是真的,不是假的。我們今天念佛始覺合不了本,是什麼原因?我們的心是染污的、是不平的,是妄心,不是真心,所以我們念了幾十年,還是妄想、雜念很多。這換一句話,叫功夫不得力。念佛人要以這個為標準。妄想少了、雜念少了,確實是少了,但是它還有,還要繼續努力,要不斷放下。

  我的妄想、雜念比人少,這個很明顯,什麼原因?五十年不看電視、不看報紙、不看雜誌,與這外面境界統統斷絕,古人講「知事少時煩惱少」。我們沒有手機、沒有電話,你找不到我;跟大家見面,就是在電視、網路畫面上,這個道理要懂!我不能住大廟,什麼原因?我沒有那麼大功夫、沒有那個定功、沒有那個智慧。廟越大,人越多,從早到晚應酬,這個我沒辦法。

  ……

 

今天社會動亂、地球災難這麼多的根本原因

  

  【科】癸二、悲智療苦 分三 子一、調宜

  看到這個品題,知道這段文字重要,我們很想學到手,分三小科。

  【經】調眾生。宣妙理。

  這經文,經文就六個字。

  【解】「調眾生,宣妙理。」調者,和也。眾生者,一切有情也。

  這一句重要!我們今天社會動亂,地球災難這麼多,根本原因從哪裡來的?居住在地球上這些眾生不和!人跟人不和,畜生跟畜生不和,鬼神跟鬼神不和。在人,講到人身,咱們身內,不講身外,我們自身,自己跟自己不和,從哪裡看到?心裡煩躁,浮躁就是不和,六根不能和睦。家庭,現在的家庭,夫妻衝突、父子衝突、兄弟衝突,所以引起整個地球上的生物都失去了調和,這個事情嚴重!

  念老註解裡頭所說的「眾生」,指一切有情眾生。無情眾生是樹木花草、山河大地,現在已經被有情眾生感染了,失去了調和,這是大麻煩

  【解】宣者,示也。

  必須把這個事實真相、來龍去脈、業因果報講清楚、講明白了,這個問題才能解決。要「宣妙理」,「妙理」是什麼?

  【解】妙理者,實相之理體,

  不能騙人!把宇宙人生的真相、宇宙萬法的真相講清楚、講明白,讓大家覺悟。放在心上要放真的,不能把虛假的放在心上。把虛假的放在心上,心就被染污了、就被動搖了,那就造業了,產生變態的幻相,這個幻相就是六道輪迴、就是十法界。那麼這樁事情確確實實也只有佛法講得透徹。世間有沒有講的?有!儒在講,道在講,各個不同的宗教都在講。

  宗教裡頭不和,再往深處看,同一個宗教,它要分支、分派,這些支派也互相不和;甚至於一個寺廟住眾幾十人也不和。

  古聖先賢對這個問題看得很重,告訴我們,關係著佛法的興衰:和,佛法就興;不和,就衰了;衰到極處就滅了,所以不能不和。從哪裡做起?從我自己做起,他不跟我和,我要跟他和,這才能把和睦相處落實,也就是此地這兩句話——「調眾生,宣妙理」。「調眾生」,就是求全世界一切有情眾生都能夠和睦相處、能夠互相尊重、互相敬愛,互相關懷、互助合作。能不能做到?能!用什麼方法?講經教學——「宣妙理」。真正能做到,諸位要是細心去觀察,你看到。

  我這個人沒什麼長處、也沒智慧,好處就是還有幾分老實,我這跟大家講得很坦白。老實,一百分,我只有三十分,我沒有做到五六十分;我要做到五六十分,我今天的成就就不止今天這個樣子了。我跟這三個老師,三個老師對我都非常了解,比起現在一般學生,那就好多了。老實、聽話、真干,現在一般學生大概只有三、五分,我還有三十分,所以老師沒有捨棄我,還肯教我。如果完全不聽話的、有傲慢心的,老師不教,他教你沒用,浪費時間、浪費精神。真正肯學,不教是罪過;不肯學的人可以不教,不浪費時間、不浪費精神。

  ……

 

歷代帝王中對宗教下功夫的只有中國的雍正皇帝

 

  惠能大師生在唐朝盛世,是中國佛教的黃金時代,生在那個時候大徹大悟了,五祖都要叫他去躲起來,時節因緣沒成熟,在獵人隊躲了十五年,大家對這樁事情概念淡薄了,他才出來。

  那你就曉得,海賢老和尚身份,雖然開悟了、成佛了,他出國很難,他的緣在中國不在國際上,他出不來,一生就守著南陽這個小地方,活動就是幾個縣。影響大,到什麼時候?往生之後影響就大了,大家知道了,老人不在了。所以這個要知道,這個地方「宣妙理」,就是說真正調節眾生,只有這個方法,所以宗教教育應該重視。

  非常可惜!現在全世界一般國家領導人沒有在宗教真正下功夫。歷代帝王當中,對宗教上真正下功夫的——中國的雍正皇帝,他對儒、釋、道都通,這三家的大德、高人跟雍正比可能都比不上,他真干,他真了解

  所以宗教教育比什麼都重要,佛教本身就是教育,傳到中國仍然沒有變質,寺院庵堂是學校,用「寺」,這個意思是「永久設立的,不可以廢除的」,所以佛教的道場用「寺」。伊斯蘭的道場也稱「寺」,只有基督教傳到中國來成為「教堂」,國家領導人認識,制定政策由國家來推行。中國過去教化眾生是儒、釋、道三家,起很大很大的作用,每一個朝代都有相當長的一段時期是太平盛世、長治久安、社會和諧、人民幸福,所以我們看到這句非常感動。

  【解】宣者,示也。妙理者,實相之理體,亦即《法華》「佛之知見」也。

  大乘《華嚴經》上說,「一切眾生本來是佛」。佛陀的教育不是別的,恢復佛之知見,如是而已。

  「佛之知見」是本有的,就是佛的智慧,佛所知的深度廣度沒有邊際,佛的見解完全正確,沒有絲毫的偏邪,這都是我們眾生各個具有的,圓滿具足,只是迷了自性,把正知正見變成邪知邪見。

  那現在的方法,必須用佛的教理讓我們覺悟,讓我們回頭,讓我們把自性找到,方法就是「讀書千遍,其義自現」,在佛門叫誦經。誦經的目的是什麼?誦經的目的是「其義自見」,就是開悟,所以不能求解。求解,悟門就堵死了,求解所得到的佛學常識。要不求解,一直念下去會開悟,那就是我們每天讀經是屬於持戒,念久了自然得定,清凈心現前,煩惱少了,妄念少了,這就很有進步。心越來越清凈,越來越平等,智慧就開了,所以佛知佛見。

  【解】開佛知見,示佛知見乃「宣妙理」也。

  「開」是佛幫助我們,把我們的心打開,這裡頭「佛知佛見」。雖有佛知見,自己不知道,迷得太久了,所以必須要有人告訴你,指出來這是什麼,這叫知識。「開示」,然後你才能夠證得、悟入,經過開示覺悟了,最後入佛境界,指導的老師就是要開、要示。悟入是自己的事情,就是下面所說的,這裡頭有,悟佛知見,入佛知見,這「宣妙理」。

  【解】令一切有情,悟佛知見,入佛知見,乃「調眾生」也。

  眾生都成佛了,成佛都平等了,成佛都和睦了,「唯佛與佛,方能究竟」。後面幾句話意思很深。

  【解】調和琴弦,以發正音,調和眾生,令契中道。

  這是一個道理,我們彈琴先要調弦。中國的琴是弦樂器,必須自己先把它調準,音調正確,它才能發出正確的音聲。「調和眾生」,要幫助他契入「中道」,「中道」就是明心見性、契入自性。自性裡頭沒有偏邪、沒有虛偽、沒有妄想。

  【解】凈土法門,是佛知見。

  凈土所說的全是佛知佛見,而且是佛的究竟之見,不可思議!

  圓滿的佛知佛見,確實一切經教都不能為比,這個法門太殊勝了太方便了,人人遇到都能成就,造作極重罪業的人遇到也能成就,彌陀第十八願講的好,經上講「十念必生」,「唯除五逆十惡」。善導大師告訴我們,佛說「唯除五逆十惡」,意思是勸人不要造這個重業,這個罪太重,意思在這裡,不是真的不能成就。如果真的造五逆十惡,那以前沒有接觸佛法,不懂,現在才知道,懺悔還是可以,真正懺悔,回頭是岸,一心稱名求生凈土,佛還是來接引你,這才是凈宗的究竟圓滿。如果五逆十惡念佛不能往生,凈土宗還有遺憾,還沒有達到究竟圓滿。凈宗確確實實是達到究竟圓滿

  所以我們曉得,跟中國古聖先賢立法,立法要嚴,非常嚴格,為什麼?希望你不犯法。真正犯了法,判刑的時候要盡量判他最輕的,而不是真正的制服人,真正是勸導大家斷惡修善,凈宗智慧圓滿,慈悲圓滿,念佛成佛究竟圓滿,一定要懂這個道理。

  【解】持名念佛,即從容中道。

  海賢給我們表的這個法,無比的殊勝,他用了九十二年,最後給我們表現的是最重要的,就是和睦,「若要佛法興,唯有僧贊僧」。彼此互相讚歎,放棄批評,放棄爭論,這是興旺的氣象。如果誰都不服誰,互相毀謗,互相批評,這是衰相,讓社會大眾無所適從,你們每個都自贊毀他,他就不學了,他認為這個都是邪教。所以一定不要忘記「禮敬諸佛,稱讚如來,廣修供養,懺除業障」,這才真正能夠「隨喜功德」。「隨喜功德」就是和睦相處,平等對待

  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推薦閱讀:

【凈界法師】【楞嚴精華047-070】---透過光明的照射,才看到虛空中很多的灰塵 - 『凈界法師...
果緣法師傳受的渡怨新倩主的好方法.
正法:【善知識】 云何名為法師
凈空法師講《金剛經》五
修行與生活座談會文字版  定弘法師主講  (第一八六集)

TAG:中國 | 宗教 | 功夫 | 皇帝 | 凈空法師 | 法師 | 雍正 | 凈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