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春季補腎,事半功倍

《 生命時報 》( 2011年03月08日   第 14 版)

 時下春意盎然、萬物生髮,重視養生的人們為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開始諮詢春季養生法則,或自行前往藥店購買進補產品,一方面為提高免疫力,防止冬春交替多發的慢性疾病;另一方面希望改善神疲乏力的癥狀。自然界具有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規律。人類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也具有四季更替的規律。從養生角度來看,人類進補必須順應天時,才能取得效果。中醫學認為:「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當春歸大地時,冰雪消融,自然界陽氣開始升發,萬物復甦,柳絲吐綠,萬事萬物都出現欣欣向榮的景象,「人與大地相應」,此時人體之陽氣也順應自然,向上向外疏發。五行中的木有升發的特點,而五臟中的肝主木,由此可見,春季養生應當注重養肝。肝的主要功能是藏血和榮筋。五臟腎主水,如果冬天沒有很好的養腎藏精,腎水不足就直接導致肝氣不足,肝起不到升發的作用,就會出現疲勞的癥狀。春季是人體陰陽交替的季節,很多傳染性疾病、流感、慢性疾病,往往在這期間發生,所以這一時期,增強體質至關重要,而腎為人體陰陽之根,因此補腎是初春強身健體必備之法。另外,中醫學認為「腎為肝之母」,根據五行理論,「滋水涵木」,補腎同時也能起到養肝的作用。如果只養肝而不補腎,您調出來的肝氣,有可能是肝陽上亢之氣,您進補的結果是口乾、舌燥、眼睛乾澀模糊會出現脾氣暴躁,頭疼,也就是俗稱的「上火」。中醫認為「腎主水,肝主木」,試想一下一株缺水的木是不是干木,干木是不是容易起火?答案出來了,要想讓我們春季之氣——肝氣得到很好的濡養,我們的身體就要補足冬季缺少的腎氣,只有腎氣補足了,才能滋養肝木生髮肝氣,達到春季養生,一年健康的目的。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老年病中心李躍華教授說,春季養生必須掌握春令之氣升發舒暢的特點,注意保衛體內的陽氣,使之不斷充沛,逐漸旺盛起來,凡有耗傷陽氣及阻礙陽氣的情況皆應避免,這個養生原則應具體貫穿到飲食、運動、起居、防病、精神等各個方面去。養生首要調節飲食,總的原則是:綜合營養,合理搭配,防止偏食。平衡食物中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維生素、礦物質等要保持相應的比例,攝入優質蛋白。優質蛋白主要指禽、蛋、魚、肉類等動物類蛋白及豆類蛋白。蛋白質含有人體活動所需要的多種氨基酸,它們參與包括性器官、生殖細胞在內的人體組織細胞的構成,如精氨酸是精子生成的重要原料,且有提高性功能和消除疲勞的作用;同時保持五味不偏;盡量少吃辛辣食品,多吃新鮮蔬菜、水果;不暴飲暴食或饑飽不勻。初春寒冷乾燥易缺水,多喝水可補充體液,增強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多喝水還有利於消化吸收和排出廢物,減少代謝產物和毒素對機體的損害。保持心情舒暢,生氣發怒易導致肝臟氣血淤滯不暢而成疾。學會制怒,儘力做到心平氣和、樂觀開朗,使肝火熄滅,肝氣正常生髮、順調。在食療方面應多吃「黑色」食物,如黑芝麻、黑豆,黑色食物通常富含鋅、鐵、鈣等礦物質,不僅補腎養血,還有助於提高機體免疫力,為防病打下基礎。其次,開展適合時令的戶外活動,自我按摩也能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中醫學認為,湧泉穴直通腎經,腳心的腳泉穴法是濁氣下降的地方。經常按摩湧泉穴,可益精補腎,強身健康,防止早衰,並能舒肝明目,促進睡眠,對腎虧引起的眩暈、失眠、耳鳴、咳血、鼻塞、頭痛等有一定的療效。腳心按摩的方法是:每日臨睡前用溫水泡腳,再用手互相擦熱後,用左手心按摩右腳心,右手心按摩左腳心,以搓熱雙腳為宜。另外,按摩腰部也是不錯的選擇,腰為腎之府,腰部按摩有兩種做法:兩手掌對搓至手心熱後,分別放至腰部,手掌向皮膚,上下按摩腰部,至有熱感為止。可早晚各一遍,可補腎納氣;兩手握拳,手臂往後用兩拇指的掌關節突出部位,自然按摩腰眼,向內做環形旋轉按摩,逐漸用力,以至酸脹感為宜,持續按摩10分鐘左右。常做腰部按摩,可防治中老年人因腎虧所致的慢性腰肌勞損、腰酸背痛等。李教授建議,春季進補,具體落實到個人,就有其十分獨特之處。因為不同的人在一年中的消耗量不同,而且人的遺傳特點不同,體質亦表現出寒熱、陰陽、虛實的多樣性,癥狀表現也會有所差異。這種情況下補腎一定要選擇純植物藥性、陰陽雙補的補腎產品。太極補腎益壽膠囊具有滋腎陰、補腎陽,調節免疫的功能,不但能全面調補腎虛,治療失眠、耳鳴、腰酸腿痛、夜尿頻多等多種腎虛癥狀;還能綜合調治五臟,是春季抗疲勞,抗衰老的佳品。服用太極補腎益壽膠囊時,最好用杭白菊花水送服,這樣可以達到更好的補益、調理效果。另外,科學地養生,聽聽專業醫生的意見也很有必要。▲(趙芳芳)
推薦閱讀:

男人補氣血吃什麼好?補氣血美食推薦
腎虛怎麼辦?多吃6種食物,讓你的腎一天天強大起來!
你身體好,不知道東革阿里不怪你!如果腎不好還痛風,一定要看!
夏季來臨,試試這2種開胃滋補湯
秋季「男人病」高發 補腎一定要吃3種食物

TAG:春季 | 補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