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黃念祖居士 無量壽經講座三

 無量壽經講座13(概要)

自主的本心啊自心啊。自心就是自然中自然相,自然有根本。自心他就郁單成七寶,橫攬成萬物。郁單成七寶,就是無意的話。郁單是本單四大部洲中郁單,是本單洲。郁單之自然,自然成七寶。自然就成了七寶了,心之迴轉,自然就成了七寶了。橫攬一切成萬物。萬物都顯現了,這一切都是心之所顯現,所以這一段話,開達明朗。郁單成七寶,橫攬成萬物。這都是由心迴轉而善成嘛。由自己的一心而出現妙土,由自心的迴轉而成世界。正因如此,皆是心之妙現,所以事事無礙。一切事皆是自心,自心跟自心,有什麼礙啊!水和水礙的什麼啊。誰礙誰啊。所以圓明具德,事事無礙。

經就說了,《無量壽經》中說是"開化顯示真實之際"。一切都是開顯真實之際。際就是本際,真實的本際,就是實際,就是真如實相。所以不管是橫說豎說,橫顯堅顯,都無非是現,無非都是佛之知見,都是真實之際,真如之際。所以真如實際者,真如實相之本際也。所以這個實際所顯現的,一切相,當相即道即事而真。不是要剝除了相才是道,當相就是道,即事即真而,不是離開事項去求真,事就是真。一一無非真如,實相,亦即一一無非自心啊。我們所見所聞一切一切,沒有一樣不是真如實相啊!沒有一樣不是自心啊!所以超情離見,圓具十玄啊!那麼《華嚴》之獨勝,他最超越一切的,就是它有十玄。別的經都沒有這樣有十玄門,所以大家也公認除了天台宗,它是在華嚴之上,別的宗覺得華嚴是最高。這有十玄啊。現在《無量壽經》也有十玄嘛,就可以證明我們這個經,跟《華嚴》無有兩樣。《華嚴》了後用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最後都勸大家念念彼佛無量光啊!願生安樂剎。本經完全說的是這個把凡和聖都同歸極樂,讓大家都得到真實之利。

所以我們這有三個真實,住真實之慧,開化顯示真實之際,惠以眾生真實之利,這三個真實。就是因為,住真實之慧,開化顯示真實之際,所以能給眾生真實之利。你如果信受就能得到真實之利,這個果是殊勝的,是真實智慧,開化真實之際,所顯現的。所以夏老師說《無量壽經》是中本的華嚴,《阿彌陀經》是小本的《華嚴》。澫益大師說小本的《阿彌陀經》是《華嚴》的奧藏,《法華》的秘髓,一切諸佛之心要,萬行的指南,都不出於《阿彌陀經》。《法華》《華嚴》一切密要都在《阿彌陀經》裡頭,《阿彌陀經》是我們小本;所以說極樂不離華藏,彌陀就是毗盧遮那。所以說這個在密宗里修法,五方佛可以互換位置的嘛。毗盧遮那可以在中央,阿彌陀佛也可以坐到中央,毗盧遮那可以到阿彌陀佛的位置。這還是修法的觀想,實際阿彌陀佛即是毗盧遮那,所以判本經是圓教。很多人他說凈土很淺,我們這樣研究之後,那凈土宗是圓教。日本大德說,圓中之圓,頓中之頓,觀中之觀,一切境圓都不能跟這個比。所以這個地方我們要知道,這是見,見是很重要的。他認為凈土中淺了,那麼他所得的利益呢?也就是如其所見啊!也就如其所見。

底下再說一句:凈土是這樣殊勝,圓教是這麼高,在澫益大師的話:"圓教的精華,全在這裡頭啦。"外國人稱讚圓中之圓,頓中之頓,即頓即圓。我們再說一句,這是在平等中有差別嘛!事法平等,無有高下,但是平等中也有差別。我們說的判教,判教有高有低,是平等中的差別相,所以到了圓人,法法皆圓。沒有一個法不是圓法啦!所以他又平等啦。所以是法平等,無有高下,差別中的平等相。我們總是這樣,差別中,也不離平等;在平等中也不離差別。這就把判教這個內容,說明《無量壽經》是圓教,跟《華嚴》一樣有實權,這部分就完了。

七、部類差別

部類差別,同部的同類的,都是什麼經,這一部分都寫在這裡頭了,不預備在課堂上講了。咱們大家自己看一看,同部的《阿彌陀經》有三種,這三種將來有機緣再個大家介紹,也很重要。

第八譯會校釋

第八,譯會校釋。譯是翻譯,會是校會,校正,會集,釋注釋。本經這個譯本,現在同存於世間的有五種。來的最早,翻譯最多,漢朝就來了,安士高翻譯的,這是高僧傳有名的大人物。安士高可惜不傳了,漢朝就翻譯兩次。最初是漢朝翻,後來是宋朝翻,宋朝的現在還存在,這就是這五種,這五種差別非常大,不象一般的經。這《阿彌陀經》吧,也是翻譯過兩次。《金剛經》也有幾種翻譯,我們看不同的翻譯出入不很大,但是《無量壽經》這五種翻譯出入就非常大,就是發願吧。大家都知道,願是很重要的吧,阿彌陀佛發願,大願,四十八願,大家都知道四十八願,不知道二十四願、三十六願。這個漢吳兩譯,就是孫權。那都是二十四願。這四十八願是曹操這邊翻譯的,是曹魏翻譯的,這四十八,唐朝翻譯的四十八,四十八兩個,二十四兩個,宋朝翻譯的是三十六願,還有一個是晉經也是二十四,是二十四章,在古集中提出二十四的佔半數,四十八的還不到半數,三十六的就特別這個願文,他不是這個開合的不一樣,你看我這一個分成兩個,兩個合成一個。魏譯的四十八最廣了,他都沒有把最主要的願包括進去,往生極樂世界有兩個最主要的願。一個是國無婦女,一個是蓮華化生。這個在古譯里吳譯里有,二十四譯里有,你說是開合不同,四十八願里倒沒有,願少倒有,願多倒沒有,出入太大,還有十念必生的大願,漢吳兩譯不夠明顯。種種不同原因,清朝的沈善登,在《報恩論》里有個分析:不同的原因,略考諸經,約有三端。這不是很肯定,只限於三樣。(1)是譯筆巧拙不同,翻譯的筆墨,有巧有拙,如剛剛來,剛來的人不懂華文,也念的不那麼好,不比安士高,安士高有神通,他的本子沒見著,我們有很多人也不懂得印度文,這樣翻譯出來文筆很拙,古譯以前的弟子佛弟子,出席佛弟子法會上的名字,是"舍頭痛",你看這個名字,翻譯的很拙吧。他這個巧拙不同,這是第一個原因,譯筆的關係。(2)梵本傳寫不同,傳寫之中,傳寫的很多了,越傳越多,就會抄,抄抄抄,抄錯了,抄脫落。因為它是貝葉經,樹葉,不像現在裝定的這麼好,那肯定缺葉,脫了葉,葉破了,殘了。只有這個原因。(3)本師前後多次宣說。每次觀機授教,重點不一樣說的內容不完全相同,不是完了再重複說一遍。這個說法,多次說最根本原因。他譯筆巧壞拙抄本有脫落,致成有殘缺,都是事實,都是自然的,日本人也說,頭一個"甄解"就說梵本廣博,日溪也說或者是他不肯定,他不像沈氏那麼肯定。就像般若諸經吧,也如此呢!處處都不同的說,這麼多本呢。表示釋迦牟尼佛的大悲。

以上諸德說本經是世尊與度生宣說之法。現在說多本說是有根據的。唐譯本子出譯哪呢?出譯《大寶積經》。因此佛說《大寶積經》時候就說了《無量壽》。唐譯的《無量壽》里的《盂蘭會》是《大寶積經》的一會。所以說佛是反覆的說這部經。所以這樣造成傳流下來本子就不一樣了。這一點很重要。

下面討論第三章。會校,就是因為本子不同出入很大,方才說過十念必生的,漢譯吳譯云云不明顯。這個最重要了。日本人說一切經典都是假,無疑唯有《華嚴》為真,彼《無量壽經》也是假,只有《無量壽經》是真。《無量壽經》里只有四十八願是真,其餘都是假。四十八願里第十八願是真,其餘的願相比也都是假。是不是這個意,可是十念必生這個願,證果法師講,凈土我就講十念必生,講個出世三福,這十念必生是根本嘛。善導大師也是如此,大家就是引個十念必生,但是漢吳兩譯不夠明顯,所以說有出入。有出入帶點關鍵性,所以要會集就有這個道理。

那麼五惡、五痛、五燒,指明人間的人在念佛,但是一切毛病都不改,這個不行啊!帶業往生,用現在的話說你帶歷史的罪可以,你現行的罪不能帶。你帶歷史的是你悔改了,那是帶業。你現行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你還舉著屠刀那不行啊。所以五惡、五痛、五燒,眾生行惡,現世受五痛,來世受五燒,這種告誡,對一尤其是到了未法時期非常重要,佛的慈悲再三,懇切告誡,這個毛病在什麼地方。這樣苦口婆心啊。唐宋兩譯就沒有,你看魏譯的比較全,後來大家都念魏譯,這是曹魏翻譯的國無女人、蓮華化生兩願,他也缺。舉個大例子,因此宋朝進士,王龍舒又名王日休,他寫龍舒凈土文,龍舒凈土文寫的很利害。他是刻板,板上出舍利,這個人是站著化的,王龍舒。王日休宋朝的一個進士,他就把四種會集了。他沒有出釋五譯,他是四譯,四種會集,出了《大阿彌陀經》。這是頭一個,有人反對會集。他不知道早就有人會了,宋朝就會了。而且廟裡都念,所以蓮池大師就說,我引證的話還多取王文,王文就是王龍舒的文。因為他的文通順,大家都熟悉。但是他對王龍舒的會集不滿意,有《疏鈔》啊!《疏鈔》蓮池大師就批評,不順意法超前著後,有的就超了,他自己就寫。而且他序也不合適,三輩往生里魏譯里都說三輩都發菩提心,到了王龍舒那,他就改了。他說中輩發菩提心,下輩沒有發,上輩就沒提這事。這個會集就很不妥當了,可以說高下失次。彭二林也是批評他的話,他的批評是這樣,雖然是流通,很通行,但是序分中,游步十方以下,廣明菩薩的行願,為令行者發起大心,集德本究竟成佛。是此經開章要領,而王刪之。刪去疑惑佛智,及至勝智。念佛你對佛的智慧懷疑,就是你的信心不足你不能相信,對自己的智慧也不能相信,你只能上邊地。這王龍舒又刪掉了,這個很重要,這兩個都很重要,他都沒有,所以這個彭二林,彭二林就是彭紹生,是個大居士,清初,他就王本刪節之失,把魏譯刪節校為現在的第七本。王龍舒是六本,他這是第七本,名字叫《無量壽經》。但是他批評了王龍舒並不解決王龍舒的問題。到了清朝的咸豐年中,一個魏承貫,這個是個古文家,文章很好,他參考了五譯也看了王氏的本子,因此他就另外會集了。大家都讚歎他比以前都強了,他的所著是第八本,他叫魏墨深,他想補救王龍舒之缺失,惜未全免,因為這個開個很不好的例,後人用自個的話當做佛的話,這個很不好。這個例不可開,他力求句句有來歷,期成善本,所願極勝所成亦偉,其所會集遠超王本,王福蔭居士贊之為本經八種之冠。第八本是最好的,連古譯,五種古譯和以前三本,他的第八本,擱在一起。他的本子最好,但也有不足之處。他的不足是什麼呢?(1)是第二願,國中天人純是化生無有胎生,無有胎生是他編出來的,經中魏譯本裡邊有:"佛告彌勒彼國人民有胎生者。"魏譯本就說有胎生者,他這出來一個沒有胎生,這是一個錯誤。(2)五惡、五痛、五燒,剛才說的很重要,他把他刪節了。生時痛,老時痛,病時痛,死時痛,患難,窮苦痛,還火燒什麼,火燒什麼,火燒什麼就有這個大文章好幾面的概括進去了。這些話呢,原經里沒有的,這是個毛病。(3)是宮殿呀或在虛空,或在平地,或依寶樹而住,那些宮殿都在樹里呆著,這些五譯中都沒有的,他這是順手寫進去的。再有我補充一個最近加上。末法時候在經里加上,最後剩下不剩無。經文只有留下《無量壽經》,他加上從別的經里抄了一段話,最後留四個字是"阿彌陀佛",度眾生,最後法全滅了,但是這個不是在《無量壽經》里,你也不要這麼加進來。所以他有四個毛病。

因此我先師,夏蓮居老居士他就發奮,在天津閉關,把五種譯本統統會編,把各種譯本,苦苦鑽研,把他們的參研,前人的,王龍舒,魏墨深等等的本子也都拿來很好的參研。自己在佛前閉關,持咒念佛,將來大家得到很殊勝的感應。他在當時,實際上可以這麼說,不僅僅達到事一心,而且達到理一心!這是近代很稀有的修持人,能達到的境界,書成了之後,首先是他的老師,慧明老法師(看照片)每人拿一本經,當時《無量壽經》。慧明老法師講,我來給你作證明。慧明老法師南北都尊重他,他是教通宗也通啊。在五台這是開悟的法師作證明。一個拿著一本書,居士當時南梅北夏。南是梅擷芸,是我舅父,北方是夏蓮居。他們是極好的朋友。我先師在天津閉關時,任何人都不見,只有我舅父去能見,他修持所得的殊勝情況從來不對人說只是告訴我舅父。為什麼告訴,告訴我舅父呢?因為我老師信佛是得了我舅父的幫助。這是飲水思源啊!他別人都可以不見啊,他都不說,但是我舅父去了他就說了。我有一次殊勝的因緣,他很誠懇把這個事情告訴我,不是我老師告訴我的,從我舅父那知道的。他自己不講怎麼樣怎麼樣,我舅父當時就中央廣播電台講這個經。慈舟法師在山東講,在山東只講這部講,沒講別的經,他自己作個科判。其中老法師對《無量壽經》作個科判,他有一個極大的功勞,出了個一心三輩。三輩九品他特別說,一心就有三輩,這是只有老法師的貢獻,很殊勝。所以說凈土和禪宗不是兩個一心三輩。先舅父,稱讚啊:"於凈宗要旨,窮深極微。"深度達到最深度,微妙達到最微妙。"發前人未發之蘊"。這個會集有前人未發的深奧的道理。又說這個會集"精當明確",很精鍊,很恰當,很明確,很明白,很正確。"鑿然有據"都有根據。每一句話都在五譯里,我找過,我做過這個笨功夫,每一句話都找他的來源。在我註解之前我要找來源,對我這個註解有很大的好處。這一句話把他的來源找到了,你去解釋他就很穩當了。"無一義不在原譯之中",沒有一個義意不是願譯里就有的。"無一句溢出本經之外",沒有一句話是本經中編出來的。"有美皆備",原譯中所有的美妙他具備。"無諦不收",沒有一個真實的意義不收在這個會集本里。"雖欲不謂之善本不可得也",你想不承認這個善本,你也辦不到,這是先舅父的話。現在大家公認是善本,在海外大量的印,流入的大,而且現在,在國外美國紛紛成立凈宗協會,大家都在研究,念這個經,研究這個經。上次我說增加,現在又增加不了。現在華盛頓正在研究。他們有問題能解決就解決,不能解決,他們暑假會來,集中來問。所以這個經大宏筆,這是海外。國內差,差的相當多,慢慢來吧。這是會校。

第九總釋名題

第九總釋名題,釋經之題在天台里天台宗五重玄意。

第一重玄義講名字。我們從華嚴中十門分列,分成十個部門,把經題擺到第九。總之這個很重要不管什麼人講經不先講前邊的概要都先講題目。從講概要到講正文是過度啦。

今天我們總釋名題:題目是《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凈平等覺經》。是個很長的名字,簡略為《佛說大乘無量壽經》。這個經題是從現在所住存世間的五種譯本的題目會集而成,會集就是這個意思。有多種的解釋,梵本也不可得,通梵文的人也沒有水平,也不大夠,重新翻譯。翻譯過十二次也不見得超過古人,所以力之所及,就可以從各種已經翻譯本子裡頭把他會集一下,這叫會集本。《金剛經》有人這麼做,《阿彌陀經》啊,鳩摩羅什,玄奘啊翻譯了一次。先師也把他會集在這裡頭。因為有繁有簡,鳩摩羅什其人尚簡,他喜歡簡化,玄奘講信,忠實於原譯。他講,他這裡比較繁。《阿彌陀經》啊,玄奘譯本十方佛贊,鳩摩羅什是六方佛贊,他尚簡啊。就簡化了,所以有會集的必要,把各種譯本之長會集起來。而無量壽量是特殊的,各種譯本差別很大,各有優點各有缺點,所以就會集。會集的五種經呢,這五個題目呢,印的很詳細了。只把題目念一念,漢譯《無量清凈平等覺經》,這無量清凈平等覺就是阿彌陀十號的一種翻譯,是阿彌陀名號中的一種含意,可以翻譯無量壽、無量光、無量清凈平等覺。吳譯本是孫權當政翻譯的,前頭有個很長的名字,他把那個字啊,把那個音翻譯過來了,這就不好懂了。很長,翻譯的意思還是譯成《無量壽經》也叫《阿彌陀經》,這是吳譯本。魏譯本呢?大家都是很知道了,大家常念的《無量壽經》,唐譯本就是無量壽,如來會。宋譯本,就是宋朝翻譯的本子,最後翻譯的本子就是《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那麼這個經的名字很重要,所以古人說,智者見經題,便知全部意。一看經題,就知道全部的意義啊。忙人見經題,很忙的人他有很多事情,忙忙祿祿的人不能專心修持,他一看見經題能得利益,也能從經題中得到利益,所以日本人都在念《妙法蓮華經》《南無妙法蓮華經》,就念這個經題,拜這個經題,題目,擬題十分重要。全經的要旨,都顯示出來,讓我們學者、行人,因名字而了達經的本體。一看經題,就能看全經的大意,就能從這裡能夠了解。這個題很重要,五種的經題會集在四種,有幾種本子了嘛:王龍舒一本,他所會集的本子,稱為《大阿彌陀經》。阿彌陀佛,無意中有阿彌陀這個意思了,他是可以的了。"大"字,沒有大阿彌陀,大無量壽,都沒有嗎,這個大字,是王龍舒加上的,這就是我們會集所據,要都是經中的原來的語言。會集的人不能隨便增加自己的文句,你把自己的文句加在經里,或題目里了,那不就是把自己的意思變成佛的意旨了嗎?這是大大的不可。為什麼王龍舒作了這後,魏墨深又作了,之後先師夏老居士又作。他們在這個方面開了個很不好的例。給後人開了個很不好的例,你都可以把自己的文句加進去,那就很不妥當,很不妥當了。所以這就是毛病啊。彭二林他的一個刪節本,就是魏書。後為魏墨深會集的本子,最初叫《無量壽經》,那麼這就沒有分別了。會集本和還來的譯本,同一個名字。一看名字知道是哪一種呢?後來王福蔭就把魏墨深的本子加上兩個字,加上《摩訶阿彌陀經》。"摩訶"當然也是大的意思,"摩訶"兩個字同樣的沒有來歷。所以五種的名字前頭都列了,會集的經過,他們不妥當,再考。《無量壽經》曾經翻譯了十二次,名字都在,名字中用無量壽作名字的,有十本,以清凈平等覺為名字的有兩種,以正覺為名字的有一種,這樣的話,作綜合各異的內容。現在夏先師的會集就把宋譯本的經題直接用上,宋譯本是《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正好是會集本名字的前半段。一點也不要增減,完全是原題目。最末的一個擺在前頭了,最初的一名擱在底下啦!最初叫《無量清凈平等覺》,"無量"兩個字就不要了,前頭有"無量莊嚴"啦,那麼就剩下"清凈平等覺"。把清凈平等覺,漢譯這個名稱加到宋譯名稱之下就成為一在這個名字啦!"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字不要擱在底下去了,這是宋譯,漢譯呢?《清凈平等覺經》,這兩種一來天衣無縫,不假斧斤,用不著任何造作,兩個譯的原名攝在一個題目里啦。十二部經題都無量壽清凈覺,這個正覺都擺進來了,全經的大旨,我們要發揮。這個無量壽,全經兩萬多字,這個大旨在經題之是昭然若解呀。而且凈土中的重要含義,都具備在這個題目里了。

一個題目之中,往往要包括人、法、喻。人是說法的人,或其他的人。法,什麼法有什麼囑咐,完整的經題之中要具備人法喻。教理行,體相用。教理是本體,如何來行持,題目中也表現,體相用,體大,相大,用大,在一名之內都顯現了。如藏書講過了十玄,這個題目就好像帝網的一珠,一顆珠子就把其餘的九百九十九顆珠子的一切光明莊嚴都攝在一個珠子裡面了。把這一切的妙意,都攝在一個晶體之中,會集的用心。從經題的會集,可見整個經的會集都是如此不假斧斤,圓攝重妙,這是總的讚歎一下,讚歎之詞,他的意思在下面的討論中可清楚看到,那就一個字一個字的解釋了。

"佛說",佛是佛陀的印度梵語,古印度語,梵語佛陀的簡稱。他的含義就是覺者,覺悟者。咱們眾生迷是迷者,迷了自己的本覺。佛就是他已經沒有迷了,沒有迷,剩下就是覺了。《圓覺經》的話很好知幻覺離,迷幻離覺,這都是極頓的話。沒有許多見次,圓頓法啊。咱們凈土宗都是圓頓法呀!迷就是眾生,覺悟就是佛,沒有什麼階梯。這是從頓法,在圓教裡頭沒有階梯,裡頭不防還可以有階梯。有階梯之中不防還是平等。那麼這個覺,是三覺都圓滿,三覺是什麼呢?是自覺,所以我們要弘法,你首先是要自覺啊!你自己不覺悟,自己還在迷,自己滿眼睛都是翳,自個還是白內障,都快瞎了,要給別人領路,所以一盲領眾盲啊!自己在名為說法,實際是放毒,所以不自覺。阿羅漢不知到他覺,才是阿羅漢呢。佛就批評他是蕉芽敗種,你不自覺還想覺他。你自己都救不了,自己能救人?先要自己覺悟才能覺他。首先要自覺,你才能夠救人,這是佛的話。自覺圓滿,覺他,我們修行人最大的目標就是覺他,所以不同於阿羅漢,生極樂世界的人純粹是大乘,這《往生論》說二乘種不生,以二聖的種性只知自覺的人,不知覺他的人不能往生極樂世界。這個道理很多,念佛的人不明白,說的很明白,二乘種不生,這是天親菩薩的論,這是三經一論。《往生論》,覺他才是覺自,不是讓我自己怕苦啊,我才出苦呀,這是個人打算。個人打算心量就太小了,你不但要覺,而且覺滿了。這個覺沒有欠缺、三個覺都圓滿這才即名為佛,名為佛陀了。所以我們這樣就曉得佛就是三覺圓滿的眾生,眾生就是完全在於沒有圓滿的佛,我們從這個概念上說佛教是無神論,不是有個造物者,有個神至高無上,他永遠是覺悟的,我都都要靠神的加持才能夠升天堂。所以借《心經》說我們跟佛是平等,不增不減,在佛不增,在我們不減,真是平等,所以說是平等覺嘛!這個題目里有嘛,莊嚴清凈平等覺經嘛。平等覺就是阿彌陀佛的名號,含意中間含了這個意思在裡頭,可以翻這樣的文字。

再有呢,就是十號之一啦。十號呢,底下一個一個的都有啦,大家都熟悉了,十號是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第十是佛,通號在這個十號之外,這十號俱足,世間所尊重,稱為世尊,這樣的解法,世尊。這樣的解法,世尊是在十號之外,可是《成實論》就不一樣了。世尊也可在十號之內,有很多東西,都有出入的,我們不由得很執著,這個沒有什麼,這是開合的不同,不要總覺得好像是陌生,疑事,哪個對哪個不對,人者妄生分別,這個成實論呢?就把無上士,調御丈夫合為一號,這兩個合起來了,做為一號,做為一號不就是九個了嗎?世尊加上就是十個了呀,所以世尊可以是在十號之內;所以說世尊可以在十號之內,也可以在十號之外。今天就提一提,就不再說啦。

今天要說什麼呢?佛是十號之一,是個通稱,就好像我們在坐居士是個通稱,咱們在坐除了諸位大比丘之外都是居士,居士是通稱,你必須在張居、王居士,兩個姓,再把名字擱上去,那這是別稱。佛是通稱,本經來說呢?這個通稱是指本師大慈大悲導師釋迦牟尼佛,佛說就是釋迦牟尼佛所說,釋迦牟尼是印度的音,翻成我們的話就是能仁、寂默。能是能夠的能,仁是仁義的仁,寂默。所以這個名號就含了。他是能仁、能度一切眾生,仁人,愛仁。覺他,他覺他可是寂默,無所度,無所度而在度眾生。所以常寂光,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寂和照不二,寂是體,照是用,體用何妨分不分啊!體和用啊,所以佛法的殊勝意思。咱們導師的名字里說的明白了,寂默大慈,能仁就大悲。悲慈不二,悲慈並運,登峰造極。能仁,所以就是我們本師釋迦牟尼佛,究竟的極果,乘大願船,咱們的本師無量無量久遠,久遠劫以前久已成佛啊。但是以大願度眾生還示現到尼泊爾出生,這種完成是示現成佛的,是度我們的,為度我們才演說這部經。這本經以後一切經都滅了,只有這部經住世,這部經今天能正式開始放光,可以說從現在起,到最後最後的百年,都是《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凈平等覺》當機。都要一切眾生皆依此法而得度脫。釋迦牟尼佛說的,在這經里說的,所以這是說,這個佛就是指的,一切眾生大恩大德的慈父,無法不知,無法不見之導師,大覺圓滿之世尊。

說的含意是悅,喜悅的悅,悅所懷,心中很高興,說和高興連在一起,那不就是暢所欲言嗎?這個就是啊!釋迦牟尼是金口所宣,是佛說,佛這是度生為願嘛。現在是眾生根機熟了,可以來聽妙法子。通過這個法能得到解脫,一切眾生皆依此法而得度脫。今天這個時機成熟,來跟大家說心裡很舒暢,把自己的本願大暢本懷,所以是悅所懷啊。不能老如此,最後一百年一過就沒了,還有世界還有眾生,法就滅了。這個機會是難得的吧,所以有生命是很容易啊!不出輪迴,那就沒有勁啊。可是聞法的機緣就不多呀。從現在起就是一點點有限的時間呀。最後再撓上一百年,再以後就沒有佛法可聞了嗎。那麼這是賢劫,賢劫有千佛出世,在現在來說,難聞不難聞,若大的北京城,能問現在我們一塊聽經聞法有幾位,佛當年在王舍城三分之一見佛,三分之一只知名字沒見過佛,三分之一連名字都不知道。所以佛法,難遇難聞,我們現在很要珍惜這種機緣,也要發起大的願,使得其他的眾生同粘甘露雨。

這兩字解釋了佛說,大乘也可說成大乘,可當名詞來講,就讀大乘,說是譬喻就讀大乘是一種交通工具,是車子,古書上說出車千乘就是派出一百輛車,如下像棋車馬炮,很少念車馬炮。古來的音念車,所以出車千乘,在這念乘。千乘之國是個大國。我們再用大乘是什麼意思呢?我們一切不外乎能和所,一是能乘者大,一個是所乘者大,兩個方面都是大人物所乘,大事所乘。這個法是個大的法,是個大的車,可以運載一切眾生達到究竟。所以他就分別於聲聞緣覺,只求自覺的小乘,他那車很小,你就是能乘的也小。所乘的也小,能乘的小,裡邊的法,只是自覺。能乘的小,也沒有究竟,利他之心。《十二門論》解釋摩訶衍,摩訶衍就是大乘。梵文名詞的譯音,比喻二乘為上,與聲聞乘,緣覺乘他是上首,所以叫大乘,對小乘而言是大。,佛大人,乘是大乘,這是同樣的兩個字。音分別,前邊的一個音是動詞,後邊的一個音是名詞,佛是大人了,"八大人覺經"。佛這個大人乘座,這個工具叫作大。因能乘的大,佛所乘。又能滅除眾生大苦,能讓眾生得到好處,滅苦功德很大。又觀世音,和大勢,文殊菩薩,彌勒菩薩等諸大士之所乘,佛所乘,能乘的又是大,故名大。無量壽經講座14(總釋題名)無量壽經講座14(總釋題名)

又以此乘能盡一切諸法底故,這個乘能夠窮盡到一切法的源底、根源,所以乘為大,這是大乘的含義。"十二類因緣"又說了,般若經中佛自說摩訶衍是無量無邊,這個法是無量無邊呀。以是因緣也叫作大。這是《十二門論》解釋摩訶衍的話。還有《寶積經》說"諸佛如來,正等正覺,所行之道,彼乘名為大乘。"這說到法了。"所乘",所乘是什麼呢?以示如來真正的正覺,這個覺悟是真正的正覺。你看這是兩個正,形容正覺、所乘之道,所以這個乘名為大乘。以上這個經來論這個大乘,我們可以歸納就是如來跟大菩薩所乘。能乘者大嘛,就叫作大了。那麼所乘之道呢?用這個所乘之道呢,所行之道了,是諸佛如來之所乘啊。是菩薩之所乘,所乘的也大,所以也叫大乘。又這個大從體上得名,指的是本體。意思是以常和遍為義。常就是三際一如呀,去、未來、現在呀。沒有生、沒有滅,是常遍,就是遍一切處。沒有一個地方不遍體,體沒有邊沿、沒有邊際、沒有窮際,也沒有一切對待。這個大不是相對的那個大。我們說這個錄音機比那個大,這是對待。錄音機比這個桌子它又小了嗎?桌子比房子又小了嗎?房子大,是對待的大。我們用這個大字,這個大字,我這個註解沒有顯,沒有隱呀。這個大字沒有什麼對待。這個大字是其大無外,同時其小無內。大到什麼程度了,它就沒有外邊了,沒有一個在它之外了,同時其小無內。所以我們佛教是極微妙。我們常說大安樂法門,這個是一切不能相比的。我們總是在執著裡頭。其大無外,其小無內,這才是這個道理,絕諸對待。有大有小,都是對待嘛。橫遍十方,從空間說,遍滿十方呀。豎,從時間上說,窮三世,過去、未來、現在,過去無始,未來無終。"無有一法先之",這個大什麼大?沒有一個法從時間上說,沒有一個法在這個之前,叫作大。"唯此先於諸法",所以說付大士的偈說"有物先天地,無形本寂寥。"你說天地、世界宇宙就出來了,有些眾生是在宇宙之前呀。他無形呀,他本來就很寂寥的。這就形容這個大字。所以強名為大,勉強名之為大。因為這個大字其大無外,其小無內。這個勉強明知了。

底下說"常"。《涅槃經》說"所言大者,名之為常"。所以這個大指空間。愛因斯坦他進步很厲害了,說我們的空間、時間、物質,這些概念都是人類的錯覺。有大、有小、有東、有西、有南、有北,空間的概念。時間的概念,過去、未來、現在、多少劫、多少剎,一剎那是多麼短,一劫是多麼長,都是錯覺。物質、時間、空間,所以說這都是錯覺。這個大《涅槃經》說"所言大者,其性廣博,猶如虛空。"這是形容這個大。這個大字我們講的比較多。佛法要發揮起來,是無窮盡的。智者大師當年講,《妙法蓮華經》講了一個妙字,講了90天,所以九玄談妙。這麼說,說一個字是窮皆無盡。你要講話,維摩詰就默然,所以我們在經題中這個"大"字,稍微多說了幾句。而且我們聯合凈土法門,你說這個大乘很廣泛,多了。這個"摩訶衍"是通論呀,結合我們凈土法門,何以見得說能乘也大,所乘也大呢?這個我們用《觀經》兩句話,最簡單、最明了。凈土三經呀、觀經呀"是心作佛,是心是佛。"這個是凈土宗的第一義諦。而且推廣一切法門也都不外乎這兩句呀。這個"是心作佛",作佛你就要念佛呀。是心作佛,是心就是佛嗎?你能念的這個心嘛,他本來就是佛。你能念的這個心,他就能乘呀,能乘的大呀。他是佛呀,還不大?所乘呢?所修呀,你所乘是心作佛,你做的是什麼?作佛的法呀。你不是作的別的,是作佛呢。要成就的是什麼?要成就的是佛呀。這個你所乘之道也大呀。所以你本來能念的心就是佛。你所做的,你所乘的也是佛。這還不都大嗎?所以能修者,即是佛的心,所修者是心作佛的心。所以能修、所修都是心嘛。能修、能乘是心,是佛的心。所修的呢?也是是心作佛,作的這個佛,佛就是這個心嘛。能修所修都是心嘛。即是心,即是佛,心佛不二。可以說,能修者是心是佛,剛才說過了,所修的即是是心作佛的佛,自佛他佛,只是一個佛。所以自他不二,自他不二,能所自他宛然呀。自他不二,自他宛然有時候很難懂。這裡舉一個很淺近的物理學的例子。這個磁場,兩塊磁相吸,這個初中學過物理的人都知道。兩個磁相吸就發生磁力線了。是不是發生很多磁力線很多條條。好多條條從這條磁石的北極出來,都連起來吧,一頭連到北極,一頭連到那個南極,構成一個磁力線的圖,稱這個為磁場。對於這個例子來看,為什麼說自他不二呀?主要是一塊磁鐵,打個比方,佛是一塊磁鐵,我們眾生有佛性,就跟鐵有磁性一樣,肯定是不可得的呀。不可得佛性也是如此呀,更微妙啦,比磁鐵更微妙了。但是眾生是什麼情況呢?這個磁是亂的,這個電車軌道走的都是亂的。這個這麼走,那個那麼走,把自己的作用都取消了,所以他就沒有作用了。但是你把那個磁石的旁邊呢,順著那個磁場的引導,電子就都一致了,靠咱們修行轉。剛才正是用磁來作譬喻,來解釋一下自他不二、自他宛然。那麼這本來是鐵,它還沒有磁化,由於磁的作用,使它走電子的軌道,都規律了,於是乎現出磁性來了。本來都有磁性,是同樣的東西,是平等的。一個已經是磁,一個還是鐵,這個差別就是宛然了,那麼經過誘導,這個電子的軌道都順了,又成了磁石了。就一樣了,就平等了。所以宛然又平等了,自和他,生跟佛是宛然,生和佛是平等,本來是一樣。可是一個迷,一個覺。迷一個妄念,是亂動的東西,不妄動,恢複本來次序,跟佛一樣了。平等,自他不二,自他宛然。而且你在這個磁場中,看見兩塊磁石也有自有他,磁場這是一個,你說這是誰的磁場。自他宛然,自他不二了嗎?這兩個人都是磁石,但磁石還有兩塊這出現,所以通過這個譬喻還能幫助我們理解。我們自他不二,就是生佛不二,生佛不二,可是又生佛宛然。雖然能所不二,我們能修於所修也沒有二,所以沒有離開能所,所以很多修行,都是沒有離開能所。像現在這個修練,練這個功,練那個功,完全都在能所之內呀!自個是能修呀,功是所修。能所是對立的,一有所就沒有道了。所以從觀音的返聞,入流忘所,頭一個字先把所忘掉。所以這個所,我們這個大乘剛才這個解釋是心是佛,是心作佛,就是能跟所不二,都是佛,都是心。而修證不無。那你本來是佛,修證才證明他不無。你修德有功,性德方顯呀。所以,南嶽懷讓見六祖問他什麼物,怎麼來?回答不出,後悟了,才能回答。說似一物即不中呀。後來六祖說還可修證呀。修證即不染污,染污即不得,那去修證那不是沒有。但是你要染污就沒有了。所以六祖印證,"如是,如是"就是這樣的,就是這樣的。所以修證不污,能所不二。修證不污,修證才不無,所以超情離見,強名為大。這一切情見,都超過之後,這個大才是這個大,這個大也無名。不可以有一個名字來概括它,勉強叫做大,這樣這個經中勉強名為大乘。以這個為譬喻,說明全經的大旨,全經這一部法,這一部法門,就是如此。能乘者大,所乘者大。能乘者,皆是心,皆是佛,所乘者皆是心皆是佛,皆大,絕對待的大勉強叫做大乘。

再底下佛說"大乘無量壽"。"無量壽"在古印度語是阿彌陀,阿彌陀這個音稍微走了點,是阿彌達。這個阿彌陀是咱們極樂世界的教主。我們釋迦牟尼是此土的教主。阿彌陀是彼土的教主。他的聖號,這三個字,就是密語就是咒,所以先師說凈土宗是密宗的顯說,密宗是最殊勝。日本人判教把密宗判為第十,禪宗判為第八,華嚴判為第九。密宗判第十,他們的判法。但是凈土是密教的顯說,這個裡頭,阿彌達裡頭就含了無邊的密意。現在有許多人需要去翻咒,覺得很時髦。這個咒語是什麼意思?把它用意思翻出來。其實這個畫蛇添足呀,這密語它有密意,它有無量的含義,那是翻一漏萬。其實不是翻一漏萬,那是你翻一漏了無量。它只有這一個意思,別的就沒有了,不行呀,這個翻譯是很不妥當。所以有人把《心經》也翻了。寫信問我。我說難道玄奘這麼好的梵文,他這幾個咒他不會翻呀?他不翻他是有極深的含義嘛。這是從有言說,到離言說,從顯到密。現在講很多,很多道理,後頭就是"揭諦,揭諦"按正音念就是"艾諦,艾諦,跋阿諦,沙阿諦,波諦,瑟娃諦。"什麼意思?前頭那麼多意思在這全用不著了。所以妙就妙在這了。密意,密意,翻成無邊,翻成無量壽,翻成無量光;或者十二光佛,無邊光佛,無等光佛,無礙光佛,都是阿彌陀的號。漢譯他是無量清凈佛,無量覺,這都是無量清凈佛,無量覺,無量清凈平等覺。這都是阿彌陀的可以翻譯的名號。這個裡頭,都是翻的無量壽,無量覺,無量光,無量清凈,無量都是無量,總之佛的功德、智慧、神通、道力、依正莊嚴、說法化度都是無量。所以佛中的名號中妙德是無量,名號中所含的德號也是無量。功德無量所以號也是無量,我後邊引了一點密宗的,把阿彌陀翻譯的意思,三個字我挑了一點,那後邊還是很多,這是無量。而且,每一個名字,這麼多名字,每一個名字所含的德也是無量。佛可以無量的德號中,無量的德號,每一個德號中所含的功德也是無量。這個就是上頭華嚴的十玄的道理。一中就是多,往往有的人,就是不能安心於他的法門。一聽說那個法門好,他就羨慕那個,自個修著修著,沒有影子,就想換,換來換去。過兩天又添又換,一生換了兩換,換了三換之後,就開始要八寶山了,火葬場。所以我們要知道,一切法門皆含無量功德,貴在堅持。那麼佛有無量的名號,怎麼我們這隻單得無量壽呢?無量壽就代表法身常住嘛,三際一如呀。所以法身常住呀。過去、未來、現在無異呀。所以無量壽是如如智的本體。如來最殊勝的智慧是如如之智,如如不動,如如之智。這無量壽是如如智的本體,無量光是如如智的妙相。本體就不生不滅呀,無量壽呀。這無邊無礙的光,這一切一切,這智的妙相、用。經題就把壽標出來,稱為無量壽。那麼無量光這個德,就包括裡頭了。因為什麼?因為相不離開體,體中就有相。既然出了體,你相就在裡面。

日本人解釋日本人的古德,不是現在的日本人。他們遵善導大師的教誨,對《無量壽經》的確有突出的見解。他說極樂凈土有三種莊嚴。三種莊嚴指佛莊嚴、菩薩莊嚴、國土莊嚴。佛有無量的功德,有無量的莊嚴。菩薩有菩薩的功德,菩薩的莊嚴。國土有種種的微妙,也是種種的莊嚴。若細說《往生論》中有二十九種莊嚴,概括說就是三種莊嚴。三種莊嚴這一切一切歸於壽命,這一切都是由本體所顯現的。這一切莊嚴它必須依靠常住、不壞作為本體才有意義嘛。極樂世界將來象其他星星一樣的大爆炸,要爆炸,是不是它也要大爆炸?現在確確實實是。星雲大爆炸毀滅了,化為微塵,微塵又會匯聚,又成為新的星星。科學證明是這麼回事,跟佛說得一樣。那是一般的世界,極樂世界它就不是這樣,這個很要緊,不然你跑到極樂世界,還要碰上大爆炸,就不殊勝。一切歸於壽命,而且一切歸於體呀。歸於法身這含義很多,我上面頭一個說的很淺,壽代表本體,一切歸於體,體就是法身之德。歸於法身,歸於實相,所以一切功德莊嚴都是由於實相之所流現。這一點就是安樂佛土,安樂就是極樂,安樂國土依正三種莊嚴,"入一法句",這是天親菩薩的話。這一切莊嚴入一法句裡頭。這個地方很像禪宗的話,再往底下說就是禪宗的話。這一切莊嚴都入了一句里了,他底下點破了,這一句是無量壽故,這和前頭的話是一致的。三種莊嚴入一法句,一法句者清凈句,清凈句者真實智慧,無為法身,也是落在無為法上了,法身上了。要說破就是教了,所以經題中採用"無量壽"這個德號,這個是體,於是法藏,阿彌陀佛最初修行名為法藏比丘。法藏在因地中所修行願,所有的修持與他成了佛果。果地的佛的功德,極樂世界的依正主伴,依報國土種種莊嚴,正報一切菩薩的莊嚴,以及全部的經旨,經的含義,都攝在無量壽里啦。所以我們常說要生極樂世界,一個是不退,我們世界退緣多,誰都是退呀。進一退九呀!他說的再什麼,他一遇退緣,他一退,退九步。極樂世界沒有退緣,極樂世界又壽命無量。現在我這個時候要用用功,比我剛開始的時候要方便多了。那麼我不能再活八十歲,壽命太有量,再活八年都都不容易,因為咱們這苦呀。所以這個壽命無量就不退,那還有不成功的嗎?所以一切歸為壽命呀。這一點呀,往生不是為了貪圖享樂,而是為了真實去實現自己徹底度生的本願,不如此不能真實度眾生。

"莊嚴"。根據《華嚴探玄記》"莊嚴"有兩個含義。一個是具德義,二交飾義。莊嚴什麼呢?萬德來莊嚴,所以這一切功德莊嚴呀。莊嚴就是具德的意思。再有是一種裝飾的意思,美化、美起來。這莊嚴呀,含兩個意思。小本就是《阿彌陀經》說"其佛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他的佛土,說總結一句,成就這樣的功德莊嚴,極贊極樂世界。《往生論》我們已經說過了,不再說了。本經中說,法藏比丘發了願之後,他就住真實慧,一向專志莊嚴凈土。所以我們要知道,專志莊嚴凈土,是真實慧中的行動。真實慧中那就不是有為法了。無為而莊嚴凈土,莊嚴凈土而無為,這才是真正的無為。把他體會作什麼都不幹,一念都不動,叫做離念,叫做無為。那是沉潭死水,死水不藏龍,也叫陰山背後。莊嚴眾行,經里的話一切行都得到莊嚴。後來又說法藏"我已成就莊嚴佛土,清凈之行"。佛已經成就了莊嚴佛土這樣的清凈的行,所以現在人談清凈,就指一點事沒有,我這不吵。那他莊嚴佛土,作為他清凈之行。極樂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不可思議,不可比擬的功德莊嚴呀!就說極樂世界無量功德,具足莊嚴,沒有欠少,這都是咱們這部經里的話。摘些這樣的話,就顯示出經題"莊嚴"兩個字了。這個含義,由於法藏一向專志,莊嚴凈土,莊嚴眾行,這是他的行願。從這個行動就得到他所應得的果。所以我已成就莊嚴佛土,清凈之行。感得國土,這極樂世界就無量具足莊嚴。所以因和果都是功德莊嚴。這個是感得,其間包括很多具德的意思啦,遍已具德啦。所以作為交飾,美飾啊,經中也有榮色光耀。這些花果樹木,榮色光耀呀,不可勝視。你看不過來呀。無量光焰,就是光焰照耀無極。這一切都放光,種種妙色之焰。焰表示生動、蓬勃。不像我們這光死的一片。他蓬蓬勃勃、活活潑潑的,這是無極的,不可窮盡的。無量的佛,無量的運動,無量的轉換。沒有邊際,如白珠摩尼。摩尼是如意寶,以為交絡,作出種種的瓔珞,明妙無比,光明同如明妙。

香瓜、佛手、香圓,這是果子、果實,它都是香的。極樂世界華果恒生,老是香的,光明照耀,又有香,又有光,香光莊嚴,隨風散馥。隨著風吹,都有香味,延水流芳。這些文字都是十分的美,隨風散馥,延水流芳。無量光明百千妙色,悉皆具足。光和色都具足,奇妙珍異,這是非常之奇特,非常之微妙,非常之珍貴,非常之突出、不凡。周遍校飾,遍於全國,互相來莊嚴,光色顯耀。生動呀!盡極嚴麗,莊嚴和美麗到了登峰造極啦。這些文句就說國土,這種莊嚴遍滿其國,這都說美飾這個國土呀!這方面的含義。

再說具德呢?再說具德這個地方有很重要的文句,如實安住,具足莊嚴。這兩句話好啊!我從前認為極樂世界,黃金為地沒什麼意思。現在我就很感興趣了,他這一切如實安住呀。實是什麼?實是真實之際,就是三個真實。凈空法師講過,咱們這書中有三個真實呀。包括真實之慧,開化顯示真實之際,真實的本際,就是真如。真實之利,可以給眾生真實之利呀。這是本經的三個真實,三個真實是一致的,相聯繫的。所以極樂世界這麼樣的莊嚴,他是如實安住,如這個實相來安住。所以才能顯現如此不可意思,不可窮盡的莊嚴。這些莊嚴都由於這個德,什麼德,如實安住於本體。所以第十五品一切莊嚴隨應而現,那很自然,隨應而感,應當所應的,自然就顯現。就好像水,你願意深它就深,你願意洗淋浴,就從頭上衝下來,你願意暖一點,就暖一點,你願意冷一點,就冷一點。一個池裡頭,大家各個滿自己的意。而且聞法,這個不同,聞法的人聽聞都是所願意聽的嗎?都在一塊,隨應而現。這個是顯明什麼呢?是顯明事事無礙,圓明具德。這個十玄門啊!一切一切這個事是沒有礙呀!這個水應了你就不能應我了,就是有礙呀!一切無礙,一切自在,一切這麼微妙,一切圓明具德,事事無礙。所以這個上次講了十玄,大家懂的還是不大好相信呀。這本來也是前幾年留蘇的一個留學生,回來在科學研究所里工作。一天他來看我,說我正在研究新的數學,他也舉了實例,他說我不懂,講不通。這新的數學裡,極數,當數目在無窮多的時候,他就不再是全體包括局部,而且是局部包括全體。這是新的科學理論,理論中得出這個結論,局部包括全體,就是咱們說的一中多一。十個手指,包含每個手指,每個手指頭包含十個手指頭。一里包括多,想不通呀,就是這個意思。局部包括全體,就是我手包括十個手指頭,全部都包括在這手中。但是到一個手指頭包括全體手,這個就想不通。視力呢?有兩個視力,有的說是一個,就是全息照相。當然,照相是平面的,全息照相是立體的。這個照片擱在那跟真人一樣,立體的人坐在那,坐著就是坐著,站著就是站著。他如果是個動作,就是動作。這個圖顯出是立體,但它有個板,通過這個板中顯出這個相,把這個板給碎了,如果拿出一個小渣,再通過這個設備,怎麼樣?放出來還是整個人。小渣是底片呀,一個局部,它為什麼還能顯出這個整個人呢?他包括全部作用,局部包括全體,只是顯得這個人像比原來小一些,不然太奇了,因為世間的東西還是有極限的。過去我們有好多好多很機械的唯物論的東西,那完全是錯誤,是歪的,全部是錯覺,咱們佛教說全是你妄想。錯覺和妄想正是相似的,錯和妄很相似,覺和想很相似。所以這個圓明了,一剎那也已經包括三大阿僧祗劫。因此有爭論一定是三大阿僧祗成佛,一定說一剎那可以成佛,這是戲論,這是愚痴,哪有這些分別,你錯覺。什麼叫一剎那,什麼叫三大阿僧祗劫?現在的科學這麼發達,對於弘揚佛法,有很大的幫助,所以這個說是我們前邊說到的事事無礙。我們再把前邊補充一下。後來我跟他說這有什麼難懂呀?這佛教釋迦牟尼佛早就這麼講了,我又給他舉了些例子,他也想通了。水和波等等,等等。今天我給大家補充這個例子呢就很實際了。這個局部包括全體,一個破的一個渣,都和原來的東西一個樣,那是全息照相,信息就全部了。就這個條件,他的體的東西無限大,全部不能再比他多了,全部都有了因此在這種情況之下,局部包括全體。那麼把宋譯的經題字都解釋了,此正顯事事無礙法界之圓明具德也。底下就是清凈平等覺了。

"清凈"者是身口意這三業。不管是善業、惡業都是身口意造的。這三種是我們所造的,不管是善是惡,離開一切惡行,一切煩惱,一切垢污。這惡業當然必然要離啦。這善業也是要知道離開煩惱呀。比方有人戀愛,不惜犧牲性命,保護他的愛人,這是善念。但是他還是有垢污啊!他還是貪戀,不是清凈。以這個一切都離開啦,離開了煩惱,離開了垢染,這叫清凈。《探玄記》說"三業無過",沒有過失叫清凈。所以不容易呀。還有過失,有過失就不清凈。這個又國土,清凈土;指的是凈土;清凈身指的佛身,清凈人指的是如來。所以清凈這個形容詞是這麼用的。《往生論》曰:"三種莊嚴入一法句"。一法句者,清凈句。清凈句是真實智慧。,為法身,這個地方跟咱們的經題"莊嚴清凈"恰恰十分相合。兩個題目湊在一起,跟《往生論》一模一樣。三種莊嚴入一清凈句。莊嚴清凈,把這個妙法宣說的多麼清楚啊!妙合天然呀!三種莊嚴就是無量莊嚴,三種莊嚴都入在一清凈句裡頭了。又經裡頭說心清凈則佛土凈,你這介爾心一清凈,國土就清凈。那麼一即是一切,國土就是一切,你的心就是一心,一包括一切,所以華嚴的玄旨在這裡看出來了。"漢譯"也稱阿彌陀佛為無量清凈佛,從阿彌陀佛這個佛號中可體會這個含義。而且"漢譯"的經文中他的第十八願,這一段是漢譯的原文。"我作佛時,諸佛國人民有作菩薩道者,常念我清凈心。"這裡我要解釋一下。法藏在我作佛的時候,別的國的人民作菩薩道,就是修菩薩道,行菩薩道的人。念什麼呢?念我的清凈心。這是漢譯的原文。念阿彌陀佛清凈的心,這就是禪宗呀。"壽終之後,我與不可計比丘",不可計算的比丘"飛往迎之",來接引他,"共在前立,即還生我國,作阿惟越致。"等他臨終時候,阿彌陀佛就帶著無量的聖眾來去迎接,站在他面前,來接引他。他就可以跟阿彌陀佛回去,生到阿彌陀佛國土,作阿惟越致。這裡是很低很低的水平的,很多惑還沒有斷,所以還是凡夫,他就可以生到極樂世界,生到凡聖同居土。凡夫和聖人在那同居。雖然還是凡夫,可是他是阿惟越致,這就是阿彌陀佛大願所感。在我們這個國土要不退,那要很高很高,至少要到禪宗這個小乘初果以上,這個就是去了就是阿惟越致。所以澫益大師讚歎:"說他是阿鞞跋致,他是凡夫。說他是凡夫,他又是阿鞞跋致。"十方世界都沒有這個特殊的例子,所以稱為不可思議呀。這裡是凈潔心,念我凈潔心。原文是凈潔心,就指的清凈心,佛叫無量清凈佛,佛心是無量清凈心,把這一切功德莊嚴總起來是一個法句,叫做清凈句。清凈句是什麼?是真實智慧,無為法身,這也就是什麼,就是一句佛號,一法句。所以發大乘心的人,持名念佛,臨命終時得到佛的接引往生。所以莊嚴清凈,這就符合本經宗旨。本經是以發菩薩心,一向專念為宗。這清凈句表現無為法身,代表的是實際理體。從這個實際理體,從這個清凈句就出生三種莊嚴,三種莊嚴同入到一個清凈句。所以這個展呀,展開就是無量莊嚴,退藏就是一個清凈句呀,就是清凈心呀,這就是咱們經題中莊嚴清凈的含義。

"平等",平等覺,平等者是離開差別。《華嚴》說"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心、佛和眾生,這三樣沒有差別。說我們是大平等,佛一點也不比誰高呀。所以我們要體會佛這個平等主義。所以我常常說很多信佛的人,我說你們都是把佛看成上帝了。有一個人寫了很多很多東西,他說我寫了,我就還是上帝,他跳不出這個圈。怎麼有智慧,怎麼高,怎麼清凈,怎麼怎麼突出,怎麼怎麼,說了半天,都是上帝那個範疇。這個三無差別就是平等之義。《入佛境界經》說"菩提者名為平等",菩薩是覺,覺是什麼?覺是平等。"平等者名為真如"。真如這個字非常好。雖然說是如,就不是一個,只有說倆如同一樣,三個如同一樣。哪有一個如同一樣的?不成話。那要說如就不是一個,既然如就沒有一。同了嘛,又不一樣,這個如字就不一不異啊。佛的智慧,一切都是極微妙,這個如字很微妙呀。這個如就是不一不異、真如。所以就是說"菩提者,名為平等。平等者,名為真如。乃至平等者,是入不二法門。"所以我們講不二法門是入平等了。既然平等了,還有什麼呀?離開一切差別,這個地方也不可以說差別都不對,只有平等對。你說是不是差別呀。所以平等中解差別義,差別中解平等義,都是圓融無礙。那麼經中的平等覺,可以包括四個含義。平等覺,覺是覺悟,覺也就是佛。平等覺擱在一起,一共有四個:平等普覺一切眾生。普令一切眾生平等成佛,沒有什麼不同。怨親平等,也沒有高低之分,也沒有地獄眾生就低了,天上眾生就高了,沒有這些差別對待,平等普覺,平等成佛。

所以我們經中發菩提心,一向專念。迷惑多的人也行呀,上至文殊普賢也行呀。他是平等的,將來一切含靈,皆依此法而得度脫。一切的含靈,將來都從無量壽如來會上那個時候起一直到現在,一切的含靈,一切有靈性的一切有情都是靠這個法而得度脫。這個法是什麼法呀?《無量壽經》中說的法呀,正顯平等普覺之意。第二個,拿這個平等法去覺悟眾生,以平等之法覺悟眾生,就名為平等覺。什麼是平等法?禪宗的道理又來了。《凈影疏》說"無作無所有等,名為平等法。""無作無所有等,名為平等法。"無念、無作、無所有,原文是無作無所有。我們這個持名之法,是心是佛,是心作佛。念來念去,暗合妙道,所以你不要先悟後修。什麼法門都是先悟後修。悟是茫茫人海中有幾位是悟了的?不可得,稀有又稀有。這是暗合妙道。禪宗開悟是明合妙道。這是暗合妙道。哪怕一個老太婆呢。你心裡誠懇綿密,念到你一切都放下了,什麼都不想了,就無所住。就是一句佛號,"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綿綿不斷,而生其心呀。這無住其心,在地上的菩薩才做的到。地前的三賢只能分開兩段進行。有的時候無住,有的時候生心。生心的時候不能無住,無住的時候不能生心。但是我們這個凡夫現在就是不知不覺中暗合妙道,所以阿彌陀佛大慈大悲呀。所以無住生心是這樣。這樣的話嘛,念來念去,能也忘了,所也忘了,誰在念也不知道,念的誰也不知道。可是這一句不斷呀,不斷念呀,凈念相繼。禪宗的保任最後不就保任嗎?禪宗的保任,大家知道一個任字,前邊還有一個保字。你開悟之後保任,信心不異謂之保,前心和後心沒有兩樣,這叫保。要坐便坐,要起便起。要坐便坐這叫任。沒有一點造作,兩個名在合在一塊,都是如此道理。能所都忘了,他就暗合妙道了。你以這個法來教導眾生,讓他成佛,這不就是平等法嗎?這不就是無作嗎?這有什麼作呀?他能所都忘了,這無所有呀,什麼都沒有呀!所以這是以平等法教導眾生,這是第二個含義。第三個含義就表示如來所成就的正覺。都是諸佛,佛佛道同,沒有哪個佛大,哪個佛小,哪個佛高,哪個佛低,故名平等覺,這是第三個含義。

第四個是本經,說平等覺就指阿彌陀佛之聖號。這四個含義,在我們經題裡頭都有。

經緯呀,經就是線。梵語修多羅,義譯為契經。契經嘛,就是契機、契理,現在簡化了,就稱為經了。為線經嘛,包括四種,貫、攝、常、法這四個含義。既是線的含義,也是經文的含義,很合適的。貫是貫穿所說的道理,貫穿本體。攝是攝持一切眾生,所化的眾生。經就是化生,就是度生呀!常是古今不異。今佛所說也是古佛所說,所有又好些人現在要創新,好像他要比釋迦牟尼佛還要高明一些,故此比古佛也高明一些。他一高明就不等了,那就不是佛法了。古今不異,法則近遠同尊啊!法、法則,咱們公布一部憲法,你說是雲南就不聽了,不行呀,近遠同尊啊!所以貫、攝、常、法是經字含義。這樣就把這個經題每個字包含的意思,全經的大旨在這地方也就透露出來了。

再有諸經有人、法、喻。可以分為七類,單一者三,具二者三,具足者一。《大般若經》,般若是法,沒有人、喻。《阿彌陀經》有人,沒有法,沒有喻。《大般若經》,般若是法,沒有人,沒有喻。《梵網經》,梵網是個譬喻,沒有人,沒有法。這是單一的。復呢?復有兩個。《文殊問般若經》,文殊是人,般若是法,沒有喻。《妙法蓮華經》,妙法是法,蓮華是以譬喻,沒有人。《菩薩瓔珞經》,菩薩是人,瓔珞是譬喻,沒有法。《大方廣佛華嚴經》,佛是人,大方廣是法,華嚴是譬喻,人、法、喻都有。我們這個經呢,也是人、法、喻都有。佛、人、無量壽。佛是咱們土的教師,無量壽是彼土的教師,兩個土的果人都在內。庄、嚴、清、凈、平等覺,是法呀,莊嚴、清凈、平等覺這完全是法。大乘就是譬喻。那作為工具呀,可以運載呀。運載一切,所能乘的也大,所乘的也大,所以相當於法華的大白牛車呀。這是人、法、喻。

再有諸經皆具教、行、理。佛經嘛,都是從本體上建立法門,所以從理體立的教,從你的修行才能明顯顯示出你的本體,從行顯理。現在我們要是說經題理的教、行、理是什麼?經題中的教、行、理。"佛說大乘"是教嗎?佛來講大乘這是教呀,"莊嚴清凈平等覺"就是行呀。你應當莊嚴自己呀,莊嚴眾生呀。你應清凈呀,要平等覺呀。"無量壽"是本體。所以這是說教、行、理。無量壽表示三際一如的常住,眾生本具的佛性,是心是佛,是心的本心,就是理,是本體。"佛說大乘"是教,他是根據無量壽的本體。指大乘為譬喻,來宣說眾生得度之法,成了這個經。所以"佛說大乘"就是教了。從教起行呀,起行是莊嚴清凈平等覺呀,就是教化,佛所教化我們的妙行,我們拿一句阿彌陀佛來莊嚴我們自心,清凈我們自己的清凈的自心,就是依教來修行嘛。等到大勢至圓通章,不假方便便自得心開。《大集經》說"若聞但念阿彌陀,是即無上深妙禪。"念佛不但是禪,而且是深妙禪,而且是無上深妙禪,大勢至菩薩就用這個法門,而五世法王子同時宣說成就的經過。就是一句阿彌陀,不假方便,自得心開。不需要其他的方便,就是一句阿彌陀。阿彌陀佛,念自己就心開了。開呀,開明本心呀,這就是顯出本具的平等覺。這是從行顯理,行里你念阿彌陀,你心開了,顯出理啦。從行顯理呀。再有你往生之後,你悟了無生法,從體起用,你來廣度眾生,拿這個平等法來教化眾生。這又是從行來顯理,教化來顯這個理。經題配三大體、相、用。無量壽是體大,法身的本體,莊嚴清凈是相大,平等覺是用大。可以平等普覺一切,不分你的根基普渡。以前我說過,連動物都得渡,連地獄中的眾生,連地獄中的眾生,如果都念佛,一旦業滿出來之後,馬上證得清蓮華菩薩。用大,所以我們凈土法門主要殊勝在用上,法上都平等。是法平等,無有高下。為什麼這方面偏贊一點,就是在利他方面,普渡適合大家的根基,所以是和別的法門不一樣。

底下再把經題說一說,"無量清凈平等覺"就是阿彌陀佛,所以我們可以把經題配合三覺。無量壽佛是我本覺,我們念佛就是念我本覺的佛嘛。阿彌陀佛就是我本覺的佛,是我本心。我們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這是什麼呢?這是來莊嚴自心。這是什麼呢?開始覺悟呀,始覺呀。所以凈修捷要:阿彌陀佛是我本覺,起心念佛,方名始覺。始覺合乎本覺,才能達到究竟覺也。無量壽經講座15(法會聖眾第一)無量壽經講座15(法會聖眾第一)

阿彌陀無量壽,就是我們的本覺。從本覺起,我們念佛莊嚴自心、清凈自心,開始覺悟,最後達到究竟覺,就是清凈平等覺了,這是配三覺。那要是倒過來,把這平等覺作為我的本覺,我們起心念佛來莊嚴自己,這是始覺。最後證到果覺,那是無量壽,從兩頭說都可以。總之,這個經題的妙意是輾轉無窮,都在一題之內。《圓中鈔》說"聞首題名字,獲無量功德。"你聽到經首題目的名字,得無量功德。幽溪大師說如"金光明",許多大乘的經典都是這麼說,經題是很重要的。把前面經題就結束了。下一次從"如是我聞"開始,講經文了。

因為車堵,遲到15分鐘,我們順延。

經文一般分三個部分,一上來序分,中間正宗分,之後流通分。這種觀點,古德們的觀點也不是不一樣,有的重要內容全都放在正宗分裡頭。澫益大師的觀點,他說都有重要性。他作了一個譬喻,序分是象人的頭,耳、眼、鼻、舌這五官都在頭上,很重要。二正宗如身體呀,五臟六腑、腸子、腎臟都在身體里,主要的機能,呼吸系統、消化系統,這一切都在這個身體裡頭。那麼流通分如手足呀,有腦袋,有身體,你沒有手,沒有腳,怎麼行動呀?因此這三部分各有其重要性。內容和任務,學習澫益大師,把經文分成三部分。根據這個原則分的,這個原則和中國古德"魏譯"本的分法是一致的。我們把第一品到的第三品作為序分,第四品到的第四十二品為正宗分,這以後到四十八品是流通分。在序分裡頭又分兩部分,一部分通序,一部分是別序。通序是每個經都有的,所謂六成就,六成就底下還要講。別序就是每個經和每個經是不一樣的,通序各經都是同一規律,都有的,別序就不一樣了。

這《阿彌陀經》是佛不問自說,沒有人提問,佛就對大家說了,大慈悲。因為當時聽眾問不到這個地方,不會問,所以佛就悲憫呀,不問自說。這是《阿彌陀經》的因緣。《觀經》呢?韋提希夫人兒子不孝,殺父、殺母,所以大悲請佛救助,這個因緣而說經。所以《無量壽經》佛放光現瑞,阿難嘆以為從未得有啊。今天現這樣的瑞相是什麼緣故呀?所以大家知道這個經很特殊呀,阿難跟佛這麼久,他都見未所見,因此提問呀。現這個瑞相必有因緣,佛就跟他說出法藏比丘。阿彌陀佛因地如何修行,如何發願。這一段稱為咱們別序。這是本經所獨有的,這是序分。現在我們先看通序。

通序

法會聖眾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萬二千人俱,一切大聖,神通已達。其名曰:尊者憍陳如、尊者舍利弗、尊者大目犍連、尊者迦葉、尊者阿難等,而為上首。又有普賢菩薩、文殊師利菩薩、彌勒菩薩、及賢劫中一切菩薩,皆來集會。

通序就是本經一上來的最前頭兩品。先看頭一品"法會聖眾品第一"。從"如是我聞"到"賢劫中一切菩薩皆來集會"。這一段是第一品。下面我們說是通序。各經都是如此,通序是怎麼來的呢?由於佛在涅槃的時候,阿難很悲傷。阿泥樓陀教給他,說你光悲傷有什麼用?你現在趁這個時候應該問佛,你要問四件重要的事情。教給阿難,一、一切經首當置何字?在佛走後,佛這一切教化彙集成經典,經的最一開頭要擺哪些字?阿難問,佛就說當置"如是我聞",佛在某方等六事。這"如是我聞"是佛告訴阿難的。一開頭就這四個字,底下還有呢,佛在什麼時候,什麼地方,當時還有多少人來參加。跟現在一樣,時間、地點、條件,要說這件事情時候,把這些要談清楚。正信確有其事。在什麼時候?在什麼地方發生的?多少人參加,能證明這個事?這叫通序,也叫六成就。六成就包括:一是信成就,信非常重要,沒有信,一切都沒有辦法。沒有信心看經典,你最多只得一點佛學。信如寶藏,信如手,沒有信,你拿不到東西。進了寶藏,你也是空手而回。聞就是從佛那裡聽到的嘛,這首先要信成就,聞成就,然後時成就,主成就,說話之主是誰?這是主中之主了。處是在什麼地方?眾是當時聽法的,是什麼人?這六件事情。六種都具備了,是正信,佛就告訴他,應當這樣。如是我聞,這個我是誰呢?是阿難。很簡單的來說這我聞,如是我聞,應該是我聞如是。最初的話,我從釋迦牟尼佛那所聽到的就是這樣的。底下還說正信。我說釋迦牟尼佛就是這樣,說得很清楚,就是這樣,意思也很深。

底下我們一點點來講。那麼為什麼要這樣說呢?要說是阿難陀從佛那聽到的呀。因為阿難重新說經,他升大座,他重說,大家就有懷疑了。一種懷疑佛又重生。佛已涅槃,佛又活了。疑心佛又復活啦。第二又懷疑,想到這是阿難成佛了。不然他何以登座說法呢?第三是他方佛來示現說法。當時大眾對阿難重說有這些想法。阿難一開始講"如是我聞",我從釋迦牟尼佛那聽來的,是阿難聽來的,是釋迦牟尼佛說的,這三種疑就破了。這是一個問題。第二個問題,有人會想到佛成道二十年以後,阿難才開始出家。佛的堂弟又經過了十年才作為侍者。作為侍者,才能聽到佛所說的一切法。有的會參加,有的不會參加。三十年後才當侍者,那麼當侍者三十年前佛所說的經呢?阿難何能說為都是我聞呢?這個懷疑很有理由。你三十年後當侍者,你所聽到的是三十年以後佛所說的,怎麼一切經都說是你聞呢?這個有三個解釋。第一個,輾轉聞。《報恩經》阿難所不聞經,沒有聽過的經,從諸比丘聞,或諸天人說,從其他師兄弟那聽到的。天人他們都來聽經,他們可以說,這是《報恩經》說的。第二佛重說,佛對阿難重說一次,也在《報恩經》。當阿難得了佛的命令,當了侍者的時候,向佛求了三個願,其中第三個就是"所未聞經,請佛重說"。我沒有聽到過的經,請佛為我重說一遍。佛答應了他,所以第二個是佛對他重說。第三阿難自通。我們不要小看阿難。《金剛華經》阿難得法性覺自在三昧。得了這個三昧,所未聞經自能憶持。阿難能夠持十方諸佛所說的十二部大經,不光是釋迦牟尼佛說的經。所以第三說是阿難自通,這個依據出於《金剛華經》。這三說不妨同時存在,所以就沒問題了。底下就把這個為什麼要這樣說,以及阿難如何能夠說是我聞,這些可疑之處解釋清楚了。

"如是"在六成就裡是"信成就",這樣一說,大家要信,歸信。在六成就中居為首位。這個"信"字,在龍樹菩薩《大智度論》說"佛法大海,信為能入。"佛法如大海,只要有信心才能入呀。這個是顛撲不破的真理。你真的信的時候,你心裡不懂,你一遍一遍看下去,你看一遍和一遍不同呀!跟別的學問不一樣,你沒有師可以自通。你就這麼看,信為能入。又《華嚴經》說"信為手",入寶庫,"慧為目"智慧如眼睛,沒有眼睛就沒有目。智慧就是眼睛,你沒有眼睛看不著。你光是看了,你不拿。怎麼拿?要靠手,信是手。這非常重要"如人有手,至珍寶處,隨意採取。"信即是入法的初門。以此為門,最初之門,除了這兒你進不來。同時只有信才能入,入法要靠信。又是攝法的上首,最重要的。攝這個法,消歸自己,不是鸚鵡學舌。所謂有的人成就的不過是鸚鵡學舌。就單說說,那是沒用的。要消歸自己,成為自己的,就攝法了。要靠信呀。上首"才入信門,便登祖位"。這是大信,徹信。剛剛進了信的門,你就登的祖師之位。實際上我們在學佛主要的在增進咱們的信心。這也是無止境。大家都做了將相所不能為的大丈夫,都已經出家了,難道說還不信嗎?但是此中還有無量的可進展之處。信有六信呀,有淺信,有深信,才有信門,真正的入了信門,便登祖位。這個表示信成就。

再細一點說,"如是"是什麼意思呢?指所聞的內容,它的本體,他的法體。他的本體就是實相的本體。因為實相的微妙的道理,從古至今沒有變異,沒有什麼叫做發展了。有所發展,只是一些見法門頭的方便,沒有什麼叫創新。要創新就是魔說。如佛道同。古佛所說,今佛還是這樣說。現在大家懂得求新就是創新,你創去吧,那就不是佛法。古今不變,所以叫作"如",相如嘛。古也如,今也如,未來還是如。你剛有種種不同說法,那魔總是有的,那不同的說法,那就很肯定呀,那不是佛法吧。不是說魔,說魔很難聽,不好聽了。為什麼叫"如是"?是如這個實相之理而說,那麼就是如了。如這個實相之理嘛,你既然如了實相之理而說,所以是"是"。是就不是非。是非之分,什麼是"是"。因為你這個"是"是實相本體,怎麼不是?古今徹古徹今都這麼說,如這個實相妙理,所以叫作"如",所說的就是妙理,就是"是"。"如是"二字含義就很深了。

再說實相妙理是什麼?就是當前你本人一念心的,一念本心的自性。這個自性本來沒有生滅,本來沒有染污,本來沒有增減,沒有去來,湛然常住。當你煩惱時,這個心還是湛然啊!是常住,沒有變異。所以叫作"如"。依了這個心,這個自性來念佛,來求生凈土。你能念的是實相的心,所念的實相的佛。佛當然是實相顯現,所生的土,到極樂凈土是實相的土。所以常寂光,常寂光那不就是實相嗎?常住、寂靜而有無量的照用,生的土就是實相土。能念的是實相的心,所念的實相的佛,將來所生的是實相的土,都是實相。正印之所印,就是實相這個正的法王的法印所印出來的,所以澫益大師說了,什麼叫"如是"呀?決定無非,決定沒有不對,這叫做"是"。所以經的含義象我這樣說,或從佛那裡聽的話,就是這樣的。不是說這句話就過去了。所以這麼細細一說呢,就很有可值得參究的內容。常常一般人說凈土宗淺,其實凈土宗是圓教,而稱為圓中之圓。凡是說凈土宗淺的,只能說明他自己對凈土宗領會的非常淺。所以這是信成就,決定無非。你信嗎?"如是"古佛也這麼說,今佛也這麼說,未來佛還是這麼說。

底下是聞成就。"我聞"是聞成就。阿難在升座頭一句話"如是法門,我從佛聞。"這是如是我聞。"如是法門"我是從佛那聞到的。我是自我,是阿難自稱,聞是阿難所親自聽到的。拿這個來告訴大家,讓大家正信。我今天對大家所說的是,我親自從釋迦牟尼佛所聽到的就是這些。就是這樣讓大家來信呀。不是阿難自說,不是阿難臆造。那麼這也有個很好的問題,就是聖人說無我《金剛經》說無我相、無人相,可阿難頭一句就說了我聞,還有個我。怎麼回事?這叫不壞假名,世間都是假有,假名不能廢除,廢了假名就無可說了,沒法表達了。因為你所說的都是實相,實相就沒有相了,所以就不同於凡夫的有我。阿難說如是我聞,這都是說實相,實相就沒有凡夫的我。實相無不相,實相無相。你單是這句話,就跑到一邊去了,轉入陰山背後,枯木崖前歧路多。很多人用功,用到一念不生,就用枯。枯寂入這個空無境,這很多歧路。無不相,所以不同於二乘的無我。二乘阿羅漢灰身滅智,那無我。他這人,我就無我了。阿羅漢真正無我了,證出了輪迴了,出了生死了。分段生死沒有了,阿羅漢成為聖人了。他不明白這是第一義諦呀!他無我了。實相無不相,所以也就不同於二乘的無我。阿難隨順世間用假名稱為我,就合乎第一義諦嘛。他不同於凡夫之有我,不同於二乘之無我。說我只是個假名而已,假名稱為,那就合乎中道了。而是沒有我是空諦,世間認為有我是假諦。即空即假,即假即空,就是中諦。中道第一義諦,這是《楞嚴》說的。《觀經疏》說"無我則無聞",沒有我那誰聽呀?沒有聞就沒有化道。沒有聞,沒有說,就不能再往下傳呀。化道就絕啦。所以為了傳化不絕"假名說我"。為了這個法,能夠流通,對我們很多人來說都是有這些方便呀。真是說佛說法四十九年,還未曾說出一字呢,所以我們今天這樣傳說只是為了傳化不絕。在這裡大家要從言說,於解無言說的意思,才是解了如來的真實義。我聞,"聞"是耳根的事。現在你不說耳聞,說我聞是什麼意思呢?從我字來看,統一切諸根。總的我是總相,耳是別相,不用耳說,而是用總相的我,來代替別相的耳,就是"我聞"。以上"如是"就表信順,信呀就是這樣的。這是信呀,這是決定無非,順服這個正理。這是信順,我們要信,要順。順者,信了之後就要順服這個佛教,就是說我相。信這麼回事,但是我不願意順著這個道理去思維,去做。我信他說的對,這個事常有,那還不夠,你信了還要順。"我聞"就表師承,所以這個師承很重要。《圓覺經》說凡夫怎麼能夠學習圓覺無上之道?你關鍵你能不能找到一個善知識。善知識怎麼找?《圓覺經》講的非常好,大家應當看《圓覺經》。所以這個師承很重要。這個我聞就代表師承。那釋迦牟尼佛就是傳承,對阿難說就是師承。我現在所聞所說都是釋迦牟尼佛世尊金口所宣說,這個傳承是有來歷的,有根據的。所以不是另外之說,也不是我自己造出來的。

"一時"不是談某年、某月,是一時。這個是妙極了。跟現在的科學觀點,就十分的相合。古代的解釋,因為古代的科學沒有現在這麼發展,但是原則比現在科技還透,是符合這個實法。愛因斯坦他現在得出相對論,咱們佛法早就有。時間沒有實法,長短隨你的心呀。現在牛頓就不懂這個道理,愛因斯坦他懂得,初步懂得一點,科學界慢慢的就會多懂一點。我將來說歐美的人學佛法,他要靠科學。咱們中國人學佛法,接觸的最好。因為咱們中國有孔老。有孔子的學說,老子的學說都很高深。孔子偏於世間,老子出世。將來歐美的接受他依靠科學。隨你的心,延促同是長。一萬年是長,促是一秒鐘是促,是同樣的時間。三大阿僧祗劫那是無數的劫,那是一念,沒有兩樣。《疏鈔》說的很好,為什麼?經里只說一時,或者說者得了陀羅尼,陀羅尼比三昧還高。三昧你必須入這個三昧,你才能顯出三昧的中的境界。智慧、光明、功德、威儀,你不入三昧就不行。陀羅尼無所謂,得了陀羅尼之後,不管幹什麼說著得了陀羅尼一剎那之間,一個字之中,說一切法門。這時間一剎那起一萬年的用處。一萬年做的事情,他一下子就可以完成了。一般的同學對釋迦牟尼佛出家說法不一。他問我能不能找到一本最可靠的佛的專集。我說各人考證不一樣。世間考證都是科學式的,把這個聯繫起來,現在都是這麼做的,根據這個判斷是真是假。這是荒謬絕倫,哪能根據初淺的見解去判斷,見解查遍了都不一樣。智者大師說,釋迦牟尼佛不是還在說法嗎?靈山法會仍然沒有散,你還考證什麼?只能說那個涅槃、佛舍利,那是顯現而已,那是一種幻相,真實的佛在說法,沒有散。你看那個說法會還在,還在那正說呢。或者聽者得凈耳根、五根。這耳根凈,一剎那聽到一個字的時候,他能了解一切法呀。或者說者用很少的時間,聽者用的很多,或說者用很多時間,聽者一剎那就領受了。一會也不一樣,佛身也不一樣,見的都不一樣呀。各有所見,各各不同,有的看到佛無量相好莊嚴,有的看見就是一個黃臉比丘,有還一個人看見佛是個黑炭,業力很重。你也可去考證,佛到底是黑炭,還是黃面比丘,誰說的對?所以說現在聰明人凈做傻事。或者能夠有神力延促隨意,聽的人根器利頓不一。三乘凡聖所見的佛的報身,化身年齡的長短,成佛的久和近,各各不同。現在還用很粗糙的科學方法去考證,這是根本缺乏信心。所以我們怎麼辦呢?只能說佛的弟子、師資機感相遇,相會、相投,說盡圓滿了叫"一時"。這個是蓮池大師的說法,在《疏鈔》裡面。《佛地論》講:"說聽究竟,總言一時。"說和聽都究竟了,總之就叫一時。經中不言某年某月,都是師父和弟子機應和合,感應相和合,說和聽的事情圓滿了,叫作一時。又經中不舉年月日,各地的曆法也不一樣。我們中國的曆法也不一樣。如《周易》說的六月實際是八月。有的建子,有的建寅。現在咱們這建寅,以寅月為正月,有的以子月為正月,那就不一樣了。那是咱們11月當正月,所以以《易經》上說的差兩個月。曆法不一樣,而且世界的時間也不一樣。四天王一天就是人間五十年。四天王是最矮的天,最近的天,最接近人類的天。這個意思我說它低,最接近人類,比人高不了多少,他這一天等於人間五十年。現在科學證明太陽也圍繞著中心,銀河中也有個中心,也是有公轉。它圍著中心轉一年是太陽上的一年,相當於咱們地球上的二萬萬年,那天體要超過太陽不知有多少了。再說這時間並不是常數。相對論速度很高,接近於光的時候,時間是變的。這是科學上說的,時間會變異的,隨著速度而變化,不是個常數。我們說物理速度等於什麼?距離被時間除。如跑百米,跑了10秒,速度是每秒10米,平均速度。這裡有個固定含義,這個秒是固定的,不然秒可長可短,那就毫無意義。科學就把時間作為一個定數,這個只有在速度很低時可以成立。但接近光速時,時間是變的。極樂世界到我們這裡,天人往返那早超過光速了。愛因斯坦有一句話說時間、空間、物質都是屬於人類的錯覺。所以我們要破這個概念,所以稱為"一時","如是我聞"。

底下就是佛了。佛是主成就。這個六成就中最主要的。不是佛說,別的說的就不去研究了。如耶穌說,穆罕默德說我們不研究了。如三皈依後學習穆罕默德說就不是佛教了,那就什麼也不是了,不符合三皈依了。那麼是佛說。佛的意思呢是佛陀。譯成華文是覺者。自覺、覺他、覺行都圓滿。自覺就不同於凡夫了,凡夫是不覺。所以自覺就異於凡夫。覺他異於二乘。阿羅漢自了,就是自己覺悟,沒有覺他。所以自覺超越凡夫,覺他就超越二乘。圓滿就超越菩薩。菩薩是自覺、覺他,但是沒有圓滿。超過一切,超過一切凡夫,超過二乘,超過菩薩,俱圓眾生之尊成為佛,成為智者。智者就是覺悟的意思。智者無不知,得一切種智,廣大種種智慧,種種殊勝的智慧,都是覺滿之意。本經中的佛就指釋迦牟尼佛。佛本來是通號,這裡就不言而喻。一時佛在就是指本師釋迦牟尼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這是處成就。地方,在這個地方。王舍城有兩說,一個是舊城,一個是新城。在《智度論》里古人有不同說法,現在我們看是舊城。《智度論》說佛涅槃後,阿闍世王以後人就少了,另外築了一個新城。舍了大城,在旁邊建了個小城。新城是佛涅槃以後的事,因此,佛在世時不可能在新城說法。這個證據很夠,底下經中還引其他的證據,現在時間寶貴就不說了。這一句話就夠了。新城是佛涅槃之後才出現的,只有在舊城說法。《法華經》說"如王舍城勝餘一切城舍故"。在印度的時候,當時王舍城超過其他的任何城市。所以在這個城說法,也表示這個法門最勝。這是《法華經》的觀點,我們這跟法華是一致的。法華的奧秘、華嚴的密髓都在這個經中。在當時印度分五天竺,五天竺分十六大城,而王舍城最大。釋迦牟尼佛在這個城裡說這個《無量壽經》,這個法門最殊勝。後來佛涅槃之後,國王嫌城太大,又建了一個小城。底下《大寶積經》的論我們就不引了。"耆闍崛山中"是王舍城外五山之一。據《凈影疏》說耆闍山翻為靈鷲山,因為這個山有靈仙所住,就叫靈,因為有鷲鳥在這住,所以稱為鷲。這個山頂長得像鷲的頭的樣子,所以稱為鷲頭山。《大智論》他又說,這個山在五山中,這個山最好,最勝。因為這個山上精舍離近城很近,它又很難上。進城到城裡乞食,乞食於城中。釋迦牟尼佛,我們常說釋迦牟尼佛不要一文錢,要拉你一張選票。他的教化就是為了度脫我們。他自己是不著財,而施財給我們。天天到吃飯是日中一食,到城裡去乞食,給大家種福。近城,就乞食很近。難上,俗人就不太好來了。專誠的人,精誠的人才來,很難上,就雜人不多了。第二這個山是一個有福德吉祥之處。這個地方也很重要。我們感覺到這個地方很愉快,如到這個地方很不舒服,所以環境也是影響人的。人傑地靈,地靈人傑。地靈使人傑,地方也很要緊。很多聖人都喜歡在這呆著。第三,三世諸佛的住處。三世諸佛都在這個地方。第四是清凈,又有福德,又嫻靜,是一切諸佛的所行之處。十方諸佛都讚歎恭敬。一切護法神,大力的眾神都護持,保護這個地方,恭敬供養。所以很多大乘經都在這個山上說。第五,這裡有無量的智慧福德力大的菩薩,到這來見釋迦牟尼佛,禮拜恭敬聽法。這是《智度論》的說法。《法華論》就說"耆闍崛山勝余諸山",勝過其餘的山,佛在這說法華,表示這個法最勝。佛也在這說《無量壽經》。這個是處成就,最為殊勝了。

底下是眾成就。"與大比丘眾,萬兩千人俱"只是說了一個比丘,底下又補充了,又有"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在第二品後邊補了。還有比丘尼五百人,清信士七千人,清信女五百人,加在一塊是兩萬人。兩萬人的大會,超過余經。還有欲界天、色界天、諸天梵眾,天人來了,還有在經中末了有諸菩薩聲聞、天龍八部,一切大眾,聞佛所說,皆大歡喜。這一切都在會裡頭了,都是眾。所以"眾成就"不但這一品,萬兩千人,比丘、比丘尼、清信士、清信女、欲界、色界、一切聲聞、天龍八部,這些都是眾。"眾成就"這一部經,說這一部經的時候大家同見極樂世界,這個是非常重要,要說你看見了嗎?當時二萬人,咱們地面上的人,那些天人、天龍八部、那些諸大菩薩、他方世界來的沒有佛在內,就咱們地球上的人就是兩萬。這可以證信呀,這是眾"成就"。

底下解釋"大比丘"。"與大比丘",與者,共同之意,佛與大眾,同這個大比丘同在一會之中。比丘是梵語,它含三個意思。意思多了不翻,翻了哪個,翻了一個丟了兩個。現在有的人翻咒,非常的不通。他很時髦,頭一個念咒要知道什麼意思。這是多事,翻咒不符合原則。意義多不翻,咒的字有無量的意思,這個就很難辦了。現在有很多事情都很忙,有很多事不應當做的事情,不必做的事,畫蛇添足。畫蛇添足,你添它幹什麼!咒也要翻,意思多了卻不翻。比丘是梵語,名含三意,一是乞士,乞是求也,士是食缽。出家以後,一個是乞食,他不經營商業,也不種田,也不進行工藝,不搞這些。沒有經營,沒有貯積,沒有存儲。現在在東南亞國家,還有托缽者。他們要飯,他們批評中國,說你們中國自個制產品,自個弄飯吃,不符合佛制。去乞食在中國行不通,在中國去乞食可以餓死,是不是?誰也不給你。萬緣放下,一意清修,乞食養身,要食養身這是乞食的意思。還有乞法,參師訪道,露宿風餐,露天里睡覺,風裡頭吃飯、求法。乞法、求法、養心,這是第一個含義。比丘的含義二,破惡,破除惡的東西,邪惡的東西,用正慧來觀察一切,用正慧來看待一切,就破這煩惱之惡。我們生氣是煩惱,憂愁是煩惱。很多人不知道歡喜也是煩惱,這一切都是惡。要破這些惡,要破見思惑,把見思惑破盡,超出三界,所以這叫破惡。把這個惡破除。第三,怖魔,讓魔恐怖。《涅槃經》說"魔性垢惡"。垢的意思是惡,他是妒忌障礙,最不喜歡別人超過自己。看見有人超過自己就害怕了,這是第一個怕。有人出家他也怕。他怕你要教化,你要教化就跟著你走了,跟著你走,他魔的群眾就少了,他也害怕他的隊伍就衰弱了。比丘是怖魔,使魔恐怖。所以當受戒的時候,地行夜叉、空行夜叉、天行夜叉在空中唱贊,一直聲傳到欲界六天。這個大家都知道,誰誰他出家了,魔聽到了就恐怖。這個就是比丘的含義。

那麼怎麼稱為大比丘呢?"大"字的含義有三個,大、多、勝。大者是曠備高德。曠是空曠,廣曠之意。曠備很有意思,有多德很廣。這個曠字用的很好,曠備高德。超過近學,比學的很淺的人都超過了,超過一切近學所以叫做大。多是什麼意思呢?是內典外籍,無不博通。內典是咱們佛教的,外籍象咱們中國孔子,很多的學說他都能通。不是知道的很窄,這是多。勝者超過余學,超過九十六種外道之上。這是大、多、勝。這是大、多、勝,大的意思有三個。《佛地論》另有三個意思。大者,第一,最極利根,根性最利,是波羅蜜多種性,這是要到彼岸的,現在很多修法不能到彼岸。涅槃是彼岸,生死是此岸,煩惱是中流。升了天,耶穌教、道教、回教最高是升天,這些還是在此岸,在生死岸中,在輪迴之中。非想、非非想天,最高的天是壽八萬劫,八萬劫過後如他心動了,慢慢醒來,還要回來,到六道輪迴中來。應當是波羅蜜多種性,這個種性是可以到彼岸的,是這樣的根器稱為大。當然,他還沒有到,他就有這樣的根器,他是這樣的材料。第二,他已經得了無學果位,得到無學,得到果位,阿羅漢是無學果位。得了小果之後,就回小向大,趨向大菩提。這樣三個含義稱之為大菩提。嘉祥大師說"大"又有三個含義,是生大解、破大惡、證大果,合起來是大比丘,是德高望重,回小向大的比丘。德高望重,回小向大,趨向大乘,這樣的比丘乃比丘眾中之尊宿。這樣的萬兩千人,日本的《會疏》解釋這萬兩千人,他說別的經都是千兩百五十人。《金剛經》都是千兩百五十人嗎?只有今天《無量壽經》和《法華經》是萬兩千人。這是為什麼呢?是佛出世的本心、本懷,出現一代的盛會,所以十方的大德都來了,所以人就多了。所以會眾這麼盛,也正表世尊說法的殊勝。這是很稀有的。一萬兩千人光是比丘還有比丘尼,還有四眾加上兩萬人。

一切大聖,神通已達,一切都是大聖,不但是聖,是大聖,神通都已經達,達就是正,會正為聖。這兩句是讚歎大比丘的德。一切普遍了,包羅一切,都在內了,讚歎為大聖。《嘉祥疏》說"游心空理",心之所在,在空理上,"隱顯難測"。所以聖人之心,凡夫沒有達到的,什麼是祖師西來意。所以常常說是凡夫沒法不能測,所以稱為聖人。《會疏》是日本的著作,說"初果以上都叫作聖者",因為究竟的大阿羅漢才叫大聖。一說大阿羅漢就是究竟果位的阿羅漢。再有就好像把外面所顯現的聲聞,而實際是佛的示現、菩薩的示現。很多大阿羅漢的果位都是證了佛位的人了,替釋迦牟尼佛來弘化他。外面所顯現的是一個阿羅漢,而實際是大菩薩,甚至是佛。像須菩提,都是佛,是佛的顯現。《凈影疏》說大有兩含義,一個是位高,一個是德勝。在眾中,位也高,德也勝,把這綜合起來,就是從德而言。他是契合了空理了。大阿羅漢他都證到了我空,會合正道,得到初步的涅槃。無量壽經講座16(法會聖眾第一)無量壽經講座16(法會聖眾第一)

這《凈影疏》,慧遠大師是隋朝的。他說神通已達,嘆其德勝。所謂很神異。神異稱為神。他神異,凡情所不能達的。什麼叫通?沒有壅礙叫做通,壅,堵塞了,堵住了,就不通了。通有身通,天眼、天耳、他心、宿命及漏盡等等成為通。因為神是不測之義,不是思維所能測的。通是沒有礙,沒有障礙。我們眼睛本來是通達的,耳朵本來也是通達的,可是我們自己給障礙住了,所以看也不遠。太長、太遠也就看不見了。種種都是如此,都是障礙了。"達"者,嘉祥大師說,他說就是證,證六通、三明等等。神通已達,就是證了神通。阿難當時沒有得漏盡,只是初果,要到四果才能漏盡。但是他是當機,因為這個法會,阿難是當機,因為他問出來的。這部書前半部是阿難當機,後半部是阿難和彌勒共同當機。《凈影疏》解釋,阿難怎麼跟一切阿羅漢一樣,都稱為神通已達呢?他說阿難是增上利根,根機特別利,而且是增上利。雖然還是在學地,還要有所學,還需要學有所學,到了阿羅漢就無學地了。可是他有成就無上的勝妙功德,阿難特殊的善根初果,成就無上勝妙功德,所以他也稱為大聖。這個勝妙功德,就是這個經,他問了一百個問題,佛就稱讚他"一切含靈,皆因汝問而得度脫。"從現在以後,一切的含靈,一切的眾生,都因為你問的問題而能夠得到度脫。蓋過一切啦,成就殊勝無上的功德。眾生所以能得度,就因為阿難有這一問。阿難這一句,佛就說這個經。這個經,這個會集本。將來什麼經都滅了,這部經還存在,還在住世。於神通中他雖然沒有證,他天眼通,沒有漏盡。但是他於神通中,了解畢竟,徹底了解,亦名做已達。所以對於阿難稱之為"一切大聖,神通已達"這些解釋。密法來說阿難,在《胎藏陀羅尼》第三裡頭說,阿難的密號是"集法金剛"。金剛同於菩薩。一個是現凈善相,一個是現威武相。阿難的密號是"集法金剛",就是《凈影》所說的成就無上勝妙功德。雖然顯現是初果,但是他已經成就這樣的功德。在密法上成為"集法金剛"。因此都是一切大聖,神通已達。阿難完全當之無愧。

底下就列名啦。一是尊者憍陳如。尊者可以翻譯為聖者、智者。尊者的意思,所尊敬的是聖者、是智者,是智德具尊的,是阿羅漢的尊稱。尊者可以翻譯為聖者,也可翻譯為尊者,就是智德皆尊的人,有德可尊,故曰尊者。這是《凈影疏》的話。《會疏》說"尊謂尊貴,有德可貴,故曰尊者。"這是尊者,如尊者憍陳如,尊者是個稱號,是一個尊稱。憍陳如就是阿若憍陳如,阿若是名字,憍陳如是姓,翻譯成我們的話是"了本際"或"已知"或"無知"。無知不是他沒有知,是他知道"無"這個含義。《凈影》解說"阿"字就是"無","若"這個字就是"智。從無證了智,入了智慧,所以叫無智。無智不是沒有智慧,是從"無"證入,成就了智慧,所以叫無智。"無"就是一切法的本體。本來無一物,實際理體,不受一塵,一塵都沒有,無啊。"了本際",對於這個本際知見明了,所以叫做了本際。這都是《凈影疏》裡邊的話。解釋阿若是名,這個意思對於他的本際,知見明了,叫做了本際。憍陳如是姓,是佛最初度的五比丘之一,他首先悟道。《法華文句》說是"釋迦牟尼法中第一弟子",第一個悟道的。《阿含經》中佛稱之為我聲聞中第一弟子。也是第一。現在我們這個經,能夠信受這個經法的人,都是釋迦牟尼佛的第一弟子,也包括在座的諸位。在本經"非是小乘品"說"得聞阿彌陀佛名號,能生一念喜愛之心,皈依瞻禮,如說修行當知此人,非是小乘,於我法中得名第一弟子。"所以,能信受這個法門的,都是在釋迦牟尼佛法中的第一弟子。因此,在這些聖眾之中,第一個是阿若憍陳如,是第一弟子。

尊者"舍利弗"。舍利是一種鳥,名鶖鷺。他的母親長得很端正,眼睛象鶖鷺一樣。弗是子的意思,鶖鷺形容他母親,她的兒子所以稱為舍利弗。鶖鷺子,也叫珠子,用珠形容他的母親,母親的眼睛象珠子一樣。又叫身子,因為他母親身子很端正,他是母親的兒子所以叫這個名字。舍利弗在佛的聲聞弟子中是智慧第一。他在母親胎里,母親就能妙辯,所以孩子辯論超人,勝過他舅舅具絺羅,他也是佛弟子,後來證阿羅漢。具絺羅學了很多,他母親懷著孩子跟他辯論,就超過這個兄弟。舍利弗八歲就登座,十六歲出國,到各國去遊說辯論、說法,議論無雙。學佛之後,七日之內遍達佛法,智慧之法。本經說此一切世間難信之法,這是《阿彌陀經》說的,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唯有大智慧的人能對這個深信不疑。所以在憍陳如之後就是舍利弗。

尊者大目犍連,也是摩訶目犍連,是大弟子。目犍連是他的姓,可譯為讚頌、采菽,來菽跟等。他們族出家人很多,對於他們的分別加一個大字,稱為大目犍連。采菽是他們的姓,其名叫作拘律陀。父親是宰相,他從拘律陀樹神求子,得了這個兒子,就叫這個名字。在佛弟子中神通第一。舍利弗是佛右面弟子,目犍連是佛左面弟子。他的神通很大。他能夠將一城釋迦牟尼佛的本家,他都能托上梵天。他能降服種種的神龍。神通第一。在佛弟子中都是拔尖的人物。

迦葉,也是姓,迦葉翻為龜,或飲光,名碧波羅(華波羅),也是樹的名字,也是父母在樹神那祈禱而生。就把樹的名字叫他的名字。他是大富長者子,很有錢,但是他能所舍。他不但舍,還修苦行,同時他能為菩薩所稱讚。所以稱他為大迦葉。迦葉翻譯意思為龜。現代學道有龜能現瑞相。所以這一族叫龜,龜氏,也叫飲光。因為在毗婆尸佛時,他是個煉金師傅,有個貧女,此是差一點的貧女,布施一點,貧女很窮。少拿一點金,共同莊嚴佛像。從這以來九十一劫,這兩個人身如黃金,光色顯耀,把別的顏色都不能不顯,就好像月明星稀。月亮很亮,別的星星就不顯了。他身體發光,別的就不顯了。所以稱他為飲光。他頭陀行。在佛之中頭陀行第一,頭陀行在註解里引了十二個內容。現在舉兩種。過了中午不但不吃飯,也不喝漿,水都不喝了,不睡覺,但坐不卧。老了之後,釋迦牟尼佛說,你已經老了,別這麼苦修了。但他還堅持,佛很稱讚他,讚歎他沒有想求安逸的心。所以佛讚歎,有頭陀行,我法久存。頭陀的意思翻為抖擻,精神抖擻。抖擻去掉的意思,抖擻去掉塵勞煩惱。但是更為應當注意的是,大迦葉是傳佛心印的人物,他是佛教心印的初祖。所以久遠以來,有的教攻擊禪宗,說是拈花這個公案沒有根據,是禪宗人編出來的。根據《大梵天王向佛決疑經》里,梵王到了靈山,拿出金色缽羅花獻佛,捨身為座,用自己身體為床座,請佛坐在他身體上說法。你看這是一個梵天的天子,對於法的恭敬。咱們的二祖,雪都沒過了小腿,站在那都不動。達摩認為他不誠懇,他又把胳膊砍斷。所以求法,梵天捨身為座,請佛坐在他身上,請佛為眾生說法,佛就登座。拈起梵王所獻的花,給大家看。大家不明白,看花什麼意思,只有迦葉他噗哧笑一聲。佛就說:"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囑咐摩訶迦葉。""正法眼藏"正法眼的藏,涅槃的妙心。涅槃的三德,就是證到最高的涅槃了。涅槃的妙心,實相無相的微妙法門。付給誰呢?付給了大迦葉。假如你們要問將來經典的解釋權,都在迦葉那,只有得佛心印的人才有解釋權。這個文字可以這麼講,也可以那麼講,可體會深,可體會淺。傳佛心印,這裡打個比分。你在銀行存了一百萬,有印鑒,取錢寫個條取錢,填個單子。他給不給你呀?支票也可,但他要看你印鑒,印鑒對了,應當付錢給你。印的作用就是心印,就是這個譬喻。你這是不是釋迦牟尼佛的法,你能不能得利益,得符合心印。這就是禪宗第一條公案"拈花微笑"公案,傳授給迦葉成為初祖,阿難成為二祖。初祖、二祖都在這個會上,阿難是當機。六祖到中國傳道,禪宗在中國大盛。在國際上傳說禪宗是中國的,其實都是印度的。佛在中國確實是大放光明。梵婆羅門,梵佛教是印度的。在魏譯本里有三十多位上首,現在精鍊了,只挑出幾位。這幾位把禪宗的初祖擺在這,就表示禪凈不二。

阿難,也稱阿難陀,簡稱阿難,譯為慶喜、歡喜,又可翻譯無染。是白飯王的兒子。佛是凈飯王的兒子。佛之堂弟,在佛成道日,他出生。凈飯王聽見自個兒子成佛,宮中又添子非常高興。今天大吉,是歡喜的日子,這個小孩就叫歡喜吧。就是阿難,是慶喜。這麼一個因緣,在佛的成道日他出生。他很小,佛說了三十年,他才當侍者,而且他隨佛到天宮、到龍宮,婦女都極美,他心中沒有染,所以稱為無染。他平常是這麼好,還蒙受摩登伽之難。他不是一個登徒子好色,他平常是這樣的水平。將來大家讀讀《首楞嚴》,知道二根本,什麼是生死根本,什麼是涅槃的根本。就是修行偏執,墮落為聲聞緣覺,甚至魔王魔民魔子魔孫,阿難就犯這個毛病。雖然他這麼無染,因為他不明白這兩種根本,他還是免不了受摩登伽之難。阿難就是佛所說的他都記得住,不忘一字。《涅槃經》稱阿難多聞士,大迦葉說:"佛法大海水,流入阿難心。"所以阿難多聞第一。憍陳如是聲聞第一,舍利弗是智慧第一,大目犍連是神通第一,迦葉是頭陀第一,又是傳佛心印,阿難是多聞第一,又是二祖。

"等"就是還有多少人。魏譯中列三十一位,今天會本僅列舉上首五個人的名字,就用一個"等"字來概括其餘的人。上首就是首座大眾,一座之上位稱為上首。各經中上首的人數不一樣。唐玄奘翻譯的《彌陀經》、《稱讚凈土佛攝受經》只列舉了四個人為上首。舍利弗、目犍連、大迦葉、阿泥律陀。這本經咱們列了五個人,是一切大聖神通已達的大尊者之中的上首。這"一切大聖神通已達"本來是贊菩薩的話,在《密跡金剛力士經》里講"與大比丘眾四萬二千人俱。菩薩八萬四千,一切大聖神通已達。"贊菩薩的話,用來讚歎聲聞,正表示等常隨聖眾。本來是法身大士,隱本垂跡,顯現聲聞的相。還有他方的聖眾來幫助佛弘化。一切大聖指本地、究竟菩提之意。"神通已達"表示同體起運,他遊戲神通,到咱們地球上來幫助佛弘化。所以我們知道,這些聲聞眾是大權示現的法身大士。幫助釋迦牟尼佛來開顯凈土法門。

以上五人,了本際,了知了久遠的本際,故為首位。了了本際,《楞嚴經》那兩個問題就解決了。這裡擱在第一位。舍利弗是智慧第一,表彌陀之佛智、不思議智、不可稱智,大乘廣智,無等無倫最上勝智,深廣無邊際。所以舍利弗第一,表達佛的智慧無邊。目犍連神通第一,遊戲神通之顯現,往來各個國土,極樂國土,遍游一切國土,這都是遊戲神通。大飲光表示彌陀之殊勝光明,無不照見。光中極尊,佛中之王。慶喜表示聞名歡喜,至心信樂,乃至十念都可以生,十念必生。可看經文第十八願"至心信樂,乃至十念,必生極樂國土。"沒有說絕食能往生,這樣不好,不合適。就是要念到最後,這樣都能度脫、歡喜。再有結合禪宗。迦葉是初祖,阿難為二祖。憍陳如當人的本際,舍利弗表每個人本有的智慧,目犍連即本願之神通,飲光表靈光獨耀,迥脫根塵。你開悟之後,你靈光獨耀,超脫六根六塵。慶喜一開悟表慶快生平,我這痛快,我一生才得歡喜無量,心心相繼。所以一部大經,也就是付法傳心。所以《大集經》曰:"若人但念阿彌陀,是即無上深微妙禪。"這個道理很多參禪人不大懂,很多參禪人不信凈土。古人說"還包老僧欠悟債",那就表明你這個老僧悟的還不夠,一部大經就是付法傳心,就是傳心。一句名號,直顯本來面目。一聲佛號,一聲心嘛。佛號就是你的心嘛,你一念就顯了,心就顯了,顯你本來面目。這是圓教的道理,不是頓教。只限於頓教還不能理解這個意思。所以這一句佛號,唯佛與佛乃能究竟。只有佛跟佛才能徹底了解。說念佛淺,只能是自己淺了。所以,以此見解在這個地方能透,才能稱得上帶角之虎。但當驀直念去,直念去,就是無上深妙禪。不管你定中念,散中念,都決定功不唐捐。列這些名,體現一下禪凈不二。

再有咱們這經里先是聲聞,後是菩薩。,把聲聞擱在菩薩前邊。《佛地論》說"先說聲聞,後說菩薩。"為什麼呢?因為菩薩、聲聞眾,都是挨著佛的旁邊的,離佛最近。而聲聞最莊嚴,都是現比丘相,而且親受化,常隨佛,形同佛,都是三衣缽具,所以先列聲聞,後列菩薩。

底下講菩薩啦。第一是普賢菩薩。菩薩兩字梵語是"摩訶菩提質帝薩埵"。"摩訶"翻譯為"大","菩提"譯為"道","質帝"譯為"心","薩埵"譯為眾生或有情。全翻過來就是大道心眾生,簡稱菩提薩埵。菩提就是覺悟道,就是"覺有情",同佛證的一樣就是"覺",無明未盡謂之有情。要讓有情覺悟同於佛,就是覺有情。這是菩薩的任務,覺有情就是菩薩的簡稱。它的含義就是覺有情。為什麼菩薩稱為大道心眾生呢?因為他有四種大,《清涼疏》("清涼"是國師,是華嚴宗的祖師,也是凈土宗的,弘揚凈土宗的。)四種大,一是願大,志願很大,求大菩提。二是行大,要廣利眾生。三是時大,可以經過無量劫來度化眾生而不疲厭。四是德大,具足佛一乘的種種功德。不是一般的功德,都是一乘的功德。一乘就是《法華》,不是聲聞乘,圓覺乘,菩薩乘都是佛乘、一佛乘,他有一佛乘的種種功德。因此有這四種大,就稱為大道心。《法華》有六大,是信大法,解大義,發大心,趨大果,修大行,證大道。說明這大道心,大不一樣的。

普賢的含義翻譯為遍吉,清涼國師在華嚴的疏里說普賢有三種:一是位前普賢,只發了普賢行願,發了大的普賢的心。就是我所發了大的菩提心呀,所以修一切法,修佛法,先要發菩提心呀。必須先要明白菩提心是什麼,現在有人問他什麼是菩提心?他都不知道。這個凈土宗往生都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你只是有個念,沒有發菩提心,是一條腿。如自行車只有一個輪子,鳥只有一個翅膀。所以要發菩提心,一點一點來,很不容易。簡單稱為大智慧,大願力,大慈相結合的大慈悲,不是小慈悲,大智慧。二是位中菩薩,指的是等覺菩薩,是等覺的普賢。普賢菩薩可以示現為因地,只發了普賢的願,可以示現位中佛,等覺菩薩只差一位就是佛位了。等覺之上是妙覺,妙覺之上就是佛。跟佛只是一分的生相無明還沒有破。就差這一點點,這一破就是佛。等覺菩薩、三、位後普賢。成了佛之後的普賢,他得了果還不舍他因地之所行,所以稱為位後。位後的意思《清涼疏》說"果無不窮曰普",一切果位沒有不窮盡的,佛位也窮盡了,這叫普。這就是位後普賢,"不舍因地曰賢"。他已經成了佛了,還不舍因地,還要修行,這很賢,憐憫眾生。普賢的含義,這是位後的含義。這是佛的化現。至於《會疏》里說"體遍法界故曰普",他的體遍於法界叫作普,"位臨極聖故曰賢"。他的位置靠近極聖,就是佛,就叫作賢。《會疏》的解釋是位中的普賢。正是等覺菩薩的妙位,位於極聖,他的地位臨近於登峰造極的聖果,是等覺菩薩的地位,所以這是位中的普賢。

底下還引證幾種聖論來解釋普賢的,因時間緊,不再多說了。普賢、文殊是釋迦牟尼佛的左右肋士,就好像極樂世界觀音、勢至一樣,是釋迦牟尼佛會中的上首,在華嚴會中也是上首,毗盧遮那上首。又普賢菩薩是一切佛的長子,在四十華嚴里說:"一切如來有長子,彼名號曰普賢尊。"一切如來有一個最大的兒子,他的名字叫"普賢"。這是什麼意思?古人都是由長子來繼承的,日本還是這樣,世襲家是由長子繼承。不像中國還要分家。他那長子繼承,國王也是如此。長子為太子,其餘的就不行了。繼承一切如來的就是普賢。可見普賢在會上還是如來法身所顯現,化身為等覺大士,來演倡聖教。從密教來看,普賢即是密教初祖"金剛薩埵"。金剛薩埵也就是金剛手菩薩摩訶薩。在密部經典中這部陀羅尼經說"此金剛手是法身大士,是故名普賢。"所以金剛手就是普賢。是法身大士。又金剛智之"五秘薩訣"中說"金剛薩埵者,"即是普賢大菩薩異名也,亦名一切如來長子,亦名大阿闍黎。"現在大家都混叫了,什麼人都叫阿闍黎,都是不如法。在經中把普賢大士列為上首,是顯密凈不二。剛才說禪凈不二,這個地方是顯密凈不二。密凈不二:念佛號就是念咒。大家都輕視念佛號,而想去念咒。《金剛經》說是法平等,無有高下,你只要信的及。所以禪宗說,一莖草可當丈六金身用,丈六金身當一莖草用,許多都是人者妄生分別,是大家生的分別。先師夏老居士說,凈土宗就是密教顯說,密教公開了,就是凈土宗。藏密的最古是紅教,蓮花生大士,就是阿彌陀佛化身。所以紅教尊重阿彌陀佛。勸大家生極樂世界。這個和其他教派就不大一樣,真正密凈不二的暫不詳論。

"文殊師利菩薩"。文殊翻為師利也,亦為曼殊師利,翻妙首,翻妙吉詳,翻妙德,是諸佛之師。《放缽經》說,釋迦牟尼佛自己說"我今得佛",我今天成了佛,"皆是文殊師利之恩也"。釋迦牟尼佛說,我今天得了佛,都是文殊師利的恩惠。過去無量諸佛,過去說不清那麼多的佛,都是文殊師利的弟子。"當來者亦是其威神力所至"。當來的一切佛也都是文殊師利的威力所致。"譬如世間小兒有父母"釋迦牟尼佛說,小兒都有父母。"文殊者,佛道中父母也",極贊文殊。又《心地觀經》說"三世覺母妙吉祥",三世佛覺悟的母親,就是妙吉祥,就是文殊。妙吉祥就是文殊的號,還有一個號叫妙德。妙德什麼意思呢?《法華嘉祥疏》說"文殊此雲妙德"為什麼稱為妙德?"以了了見佛性故。"他了瞭然見了佛性。由了了見了佛性就"德無不圓,果無不盡"。所以禪宗說悟了就是佛,不悟就是眾生,中間沒有這些過程。所以國際上稱禪宗是中國,禪宗是很殊勝。"德無不圓,果無不盡"稱為妙德。《會疏》說"具三德秘藏",涅槃有三德:法身德、般若德、解脫德。三德秘藏"神化不可思議,故名妙德。"在解釋妙德當中《圓中鈔》說"微妙三德,同佛所證。"他這三德同一佛所證,所以叫作妙吉祥。文殊在菩薩中智慧第一,現在他在他方世界,在咱們世界是文殊,在五台山。他不只是在五台。但常常示現在五台,遍一切處,不單是五台,但跟五台很有緣。他在他方世界。現在北方常喜國成佛。叫做寶積如來。過去龍種尊王如來。如拜懺,南無龍種尊王佛。就是文殊在北方的常喜國。將來成佛叫普見如來。所以文殊乃是過去、未來、現在三世都是成佛的人。現在示現在大會之中,大智獨尊。表這個法門,是菩薩中的大智了。唯有大智才能信入。所以一切世間難信之法,首先要知道一切世間包括什麼?不僅僅包括六道,包括聲聞、圓覺,包括菩薩,包括一切世間這九種。妙德就是了了見佛性,他就在普賢鄰近,列為首位。正表禪凈不二。了了見佛性,

後邊經中他方許多菩薩,到極樂世界聽阿彌陀佛說法,聽阿彌陀佛說法都是這樣,都是首位,都是這個精神,都是了達實相,了達諸法皆空。底下就是彌勒菩薩,"彌勒菩薩及賢劫中一切菩薩皆來集會"。彌勒翻為慈氏,也翻為阿逸多的意思。阿逸多就翻無能勝。具足了來說就是慈無能勝。《彌陀疏鈔》里講,因為彌勒菩薩在母親胎中就有慈心,所以他們過去這一族都叫慈氏。這是慈氏這一名字的來歷。又過去生中遇大慈如來,他也發願,願意叫這個名號。他即得慈心三昧。再有他在當婆羅門時,號稱一切智,於八千歲修習慈行,修慈。又在弗沙佛時跟釋迦牟尼佛一塊發菩提心,修習慈定。《思益經》說慈氏"眾生見者,即得慈心三昧。"《悲華經》說,"發願於刀兵劫中頭,擁護眾生"。現在慈氏在兜率天,彌勒內院成為補處。在兜率天四千年後到人間成佛。兜率天的四千年是地球上的五十七億六百萬年以後,才是彌勒菩薩三會龍華。有人說咱們現在不成功不要緊,等彌勒菩薩。等彌勒菩薩不知道要等多少時候。等他來世,他是現在成過佛的人,你將來等彌勒來龍華會上,都把大家度脫了。但是你要等五十七億年六百萬年,這一段時間你要輪迴六道。天堂、地獄去轉,那就不知道要經過多少生死了,遙遠的很。他的福德最勝,那時人的壽命很長,福德很好,不像釋迦牟尼佛這樣。他三會龍華,度生的事業就圓滿了。

本經中三個大士作為菩薩上首,因為這三位跟我們凈土的緣特別深。《普賢菩薩行願品》說,發了大願的人"是人命終時,最後剎那,一切諸根悉皆散壞,一切威勢悉皆退失,輔相大臣,宮殿內外,象馬車乘,珍寶富藏,無復相隨,唯此願王,不相舍離,於一切時,引導其前,一剎那中,即得往生極樂世界。到已即見阿彌陀佛。"所以一部華嚴最後就是這個行願品,專門講的就是這個。凈空法師他就講華嚴,講楞嚴,最後讀到行願品。最後他改了,專弘凈土。專弘、專修凈土。他讓《普賢行願品》感動的。下面"願我臨命終時"這個"我"就是普賢菩薩。"盡除一切諸障礙,面見彼佛阿彌陀,即得往生彼國已,現前成就此大願。"這是他發願往生。文殊、大智慧的文殊,多少佛之師發了同樣的願,普賢菩薩是七言,他的文字是五言。《文殊發願經》說"願我命終時,滅除諸障礙,面見阿彌陀,往生安樂剎。生彼佛國已,成就諸大願,阿彌陀如來,現前授我記。"這和《普賢行願品》文字里註解,寫的比較全一點。我這簡略一點。這兩個大士,都發了大願,都求生極樂,所以,這兩位菩薩作為上首,讓大家仰信文殊這樣的大智,普賢這樣的大行。我們都要信這大智,入這個大行。我們導引眾生同歸極樂,所以在這個經中這兩位大士列在其前。再列彌勒時,因為彌勒關心凈土,他曾經就問過凈土法門。在釋迦牟尼佛在世時,在《大寶積經》里彌勒問佛:"若有眾生,發十種心,隨一一心,專念阿彌陀佛,是人命終,當得往生佛世界。世尊,何等名為發十種心,由是心故,當得往生彼佛世界?"所以,彌勒同樣是請佛講念佛往生法,而且這個經後半部囑咐給彌勒菩薩。所以佛這個時候就說,這個經是諸佛所讚歎,"囑咐汝等做大守護"。汝等就是彌勒等。"當令是法,久住不滅"。所以彌勒承了佛的囑咐。他就要弘揚這個經,持這個經。彌勒不但將來在龍華會上要說這個經,因為他受了囑咐,他答應了,他必然在龍華會上還說這部經。所以大家都得度呀!他盡未來際還是說這個法。位後普賢成佛還在度眾生,還在度眾生,還是常說不絕。

這個賢劫就是現在之時劫。賢劫中一切菩薩,咱們這個世間為什麼稱為賢劫呢?因為這個世界有一千個佛出世。根據佛祖統計,第一佛拘留孫佛,第二佛,拘那含牟尼佛,第三佛為迦葉佛,第四是釋迦牟尼佛。以後還有九百九十六個佛。但是這個佛與下一個佛之間有五十七億六百萬年,時間還是很長。所以有佛的時間很少,沒有佛的時間長。所以我們不要錯過當前最寶貴的機會。上一品就是六成就。經中一萬二千比丘,超越別的經典,這個同於法華。普賢最為上首,同於華嚴,也表本經跟圓教的最高的兩部經,法華、華嚴是等同的。

第二品德尊普賢

第二品稱為"德尊普賢"。這一品是第一品的繼續。因為現在是通序,通序前邊都是六成就,這是各經共同的,所以稱為通序。六成就中的第六個成就是眾成就,來參加法會的聖眾都是什麼人呀?這個正信是很重要的。多少人參加?什麼人參加?在第一品中提到了一些,現在要補充。不但補充有什麼人,而且補充參加的人是什麼人。是這個意思,用什麼樣的功德。在人的補充裡頭,首先提出賢護等十六正士。列了十六個正士的名字,這個也是其中的上首。末了第二品裡頭還有諸天人眾,還有比丘尼,還有其餘的等等人,所以他就是上一品的補充。這一品不但補充數量,而更重要的是參加人的高尚無比的勝德,都是德尊普賢。一切大眾,無邊的聖眾,完全都是尊重修持普賢大士的德行。普賢之德,說不能盡,他是華嚴的長子。在華嚴會上,佛是法王,聽法的人之中,以普賢為長子。長子就是要繼承法王之位。普賢無量無邊的功德,在功德之中,他的中心,心中的經,要中之要,是什麼呢?就是普賢菩薩的十大願望。殊勝的十大願望,導歸極樂。這個就是華嚴一部大經最後的總結。所以華嚴是經中之王,經中之海,那是中心。華嚴最後一品就是讓大家常讀的,這就是華嚴的最後一段,把它補充八十華嚴的後面。不然不會孤零零的出了八十一卷。這一卷是這麼來的。因為四十華嚴來的最晚,晉朝翻譯的是六十華嚴,唐初翻譯的是八十華嚴,後來翻譯是四十華嚴。四十華嚴沒有單行本,大家很少有人知道。四十華嚴最末部分補充到華嚴後頭,表現極深、極密,所以現在沒有來。那個時候印度國家對於經典出行有限制。《楞嚴經》都禁止出行,是拉開肉,縫在肉裡面帶出來的。查出來就是沒收的,所以華嚴就是這樣。華嚴最後十大願望導歸極樂,這個是中心,來會的大眾都是遵修普賢之德,都是遵修十大願王,導歸極樂,這個綱宗來修持的,這是總的精神。廣贊與會的大眾功德,讓大家知道凈土宗的重要,來參加的是什麼人呢?都是圓中之圓,頓中之頓,都是這樣一些人。無量壽經講座17(德遵普賢第二)無量壽經講座17(德遵普賢第二)

又賢護等十六正士,所謂善思惟菩薩、慧辯才菩薩、觀無住菩薩、神通華菩薩、光英菩薩、寶幢菩薩、智上菩薩、寂根菩薩、信慧菩薩、願慧菩薩、香象菩薩、寶英菩薩、中住菩薩、制行菩薩、解脫菩薩,而為上首。

"正士"的含義《度世經》曰:開士、大士、聖士、力士、正士等,皆菩薩之異稱。又日本"甄解"云:正是正道,士是士夫,士大夫嘛。我們常說士是士夫,是在家的稱號。此等菩薩外現凡形,外現凡形跟凡夫一樣,內深達正道。居家名為正士,因為什麼呢?外現凡俗,我們在家人都稱為俗人嘛。我們跟出家人比,我們稱為俗人嘛。我們很俗,這個是在家菩薩。這十六正士是在家菩薩的簡稱。"會疏"說十六正士。《文殊師利嚴凈經》說:菩薩八萬四千及十六正士。這個經也是十六正士,則明知正士之名,雲居家菩薩。他比"甄解"講的更清楚。正士是什麼,是在家菩薩。這一點沒有疑問了。為什麼十六呢?密宗把十六表示圓滿無盡。《出生義》里說,有恆河塵海的數量,把其中標舉出十六位,那麼塵沙的數,也不出這十六位,這是表法。這十六正士,也表示無量無邊的正士。

"賢護等十六正士"經論中常見。《勝思惟梵天經》及《思益經》列十六個名字。《智度論》也標了十六,但僅列了六個。《思益經》說賢護有的翻成善守,是一個意思。翻成中國文字,賢和善一個意思,護和守一個意思。所以有人翻成賢護,有人翻成善守,為什麼稱為賢護、善守呢?因為眾生只要聽到這個名字,就功德很大,今天我們大家聽到這個名字,必定得三菩提。三菩提是自覺、覺他、覺行圓滿。名號有如此的功德。佛也叫做善守,聞名就得功德嘛。他就善於守護大眾呀,成為善守,成為賢護,這個就說這位菩薩的功德。在《大方等大集賢護經》里賢護為名,說:王舍大城有優婆塞,名曰賢護,為眾上首。所以有的人,當然居士還是俗人,有的人就輕視居士,這也是自身分別。當時佛在世時,維摩詰居士,那時諸大菩薩都不敢不聽他的話,只有文殊說我勉強試一試。相示金粟如來的化身,這賢護居士就是出生在人間,而是這麼殊勝的大菩薩。又《大寶積經》:賢護長者會。這個法會做賢護長者,佛說賢護長者種種快樂的事:其受快樂果報,雖復忉利帝釋天王,猶不能及,況復人間。說他雖然現在人間,他所享受的福報,他的財富,他用來做功德,不但人間不能相比,就是忉利天王,帝釋都比不了。名義集》里說:"發陀婆羅",翻為賢護,不但自己護持自己的賢德,並且也護眾生,所以名為賢護。又稱賢首,因為他位居等覺,是一位等覺菩薩,是賢中之首。賢護正士雖示現為王舍城中父母所生的人,只是一個普通的人身,但他的實證,是一位等覺菩薩,已超十地,再進一步就是妙覺了,就與佛相等了。賢護正士示現為生在王舍城的一個普通人,但已是證到了等覺的在家菩薩。這是維摩詰之外又一個極殊勝的在家人。聽到他的名字,就必定可得自覺、覺他、覺行圓滿三種菩提。這一史實十分重要。還有《般舟三昧經》說,賢護菩薩是念佛三昧的發起人,這就和凈宗更有因緣了。他親見了阿彌陀佛,所以他為眾上首,參加法會,幫助釋迦牟尼佛來宣揚念佛三昧無上法門。念佛三昧是一切三昧中之王,一切三昧中之寶,所以稱為寶王三昧。很多菩薩是他方世界的大菩薩,顯現化現到這個世界來弘化的。這裡都有經典根據。有一部分名字的人,在經典中提到了,從此我們可以推,沒有提到的,我們可以這麼說,當然賢護肯定了,已成為等覺菩薩啦。其他也都是他方大成就的菩薩化現。化現,現在家的身,來助佛弘化。這個在註解里寫的很詳細,這個為證據的。再有把十六正士的名號作一下解釋,每一位的名字等都很深奧,這裡寫的很清楚,我講也只是念一遍,大家自己看一看。

下邊我們要說一點,為什麼在這裡特別標出十六正士作為上首,這個在註解裡面沒有發揮。這個就表示,凈土法門特別適合於在家人。因為這個法門契會於當前的社會環境,以及將來的社會情況。因為科學越發達,分工越細,事情越多,有好多事情都要有人去做。你還像上古之士,很多人入山修行,一切事不問。現在出家人還要問問事,所以不能都出家,而是在家身,並且還要繼續修,這種修持從凈土宗最合適啦。清末沈善登居士,作了一個《報恩論》,他贊《無量壽經》觀點是很不錯的。他讚歎凈土法門,他說:不離佛法而行世法,不廢世法而證佛法。所以當前就很需要,如這個社會都提倡出家,都出家了,國家不行,怎麼辦呢?一定有很多在家人,把各種事情辦好。這個凈土法門,不需要離開佛法就行了世法。所以《無量壽經》國外都是把它製作成錄音帶,我在美國他們開著車聽的都是佛法,現在凈空法師正在新加坡講《無量壽經》,法會很盛,印度法師都來聽,外道都來聽,外道聽了之後都很歡喜。知道什麼是正法,他們聽到錄音帶,他們馬上發願,複製一千份,當時已登記出去七百份。他們聽了錄音帶他歡喜,他們就去經,他們歡喜,聽了很標準的發音,廣播電台主任朗誦的。他們說是我們學習中文的好機會,所以種種在弘揚。因此你在廚房做事,在開車都可以聽經,都可以念佛嘛。念這一句佛什麼時候都可以念。黃打鐵,他打鐵的時候都在念,他就成功了。拉風箱,一拉一句南無阿彌陀佛,打鐵也是一下一句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一鎚子一下,所以離不開佛法,就行了世法。這簡單啊。你在念咒就不行啦。那要用很長的時間在那念,中間不能打岔。佛號就六個字,任何時間都可以念,在時間裡抓住一個空,念了一句,念了兩句。你就不離開佛法,就行了世法。無礙而且是不廢除世法,可以證到佛法。這是凈土法門特別殊勝之處。特別適合在家居士,把以把十六正士列為上首。把他特別表現出來,在上首里根據"甄解"的講法,比凈影強一點,我們採取他們的註解。

普賢、文殊是會中的上首,是全體的上首,所以一上首就列出普賢、文殊。彌勒菩薩是當來賢劫成佛的,就是他們都來的,將來九百九十六位菩薩都來了,這些未來的佛都要弘揚凈土法門。他們都參加法會,這一切賢劫的菩薩以彌勒為上首,這一切在家菩薩就以賢護十六正士為上首。根據日本人解釋就很清楚了,他說上首是在家菩薩之上首,彌勒菩薩是賢劫成佛諸菩薩之上首,文殊、普賢是釋迦會上的上首。一切在家出家咸共遵修普賢大士之德,這是共同的都在遵修普賢大士之德,從這開始一直到最後第二品的末了"不可思議"這句話,都是讚歎上首普賢菩薩,會中的一切菩薩,他們的聖德,這個讚歎都是如實的。佛法就是真語者、實語者,講經也是如此。經典很深,你把他講的不足不夠。本來德很大,你把講的很小,這叫減損德,這是一種謗,減損謗。如過度的把他稱揚的過了份,也是謗,叫爭議謗。佛教是不說過份的話,都是如實的,這一切德都是如實而說的。

咸共遵修普賢大士之德,具足無量行願,安住一切功德法中,游步十方,行權方便,入佛法藏,究竟彼岸。"咸共遵修普賢大士之德","這個大士就是菩薩。普賢之德,上品已經說了,就是十大願王導歸極樂。大願王是"禮敬諸佛、稱讚如來、廣修供養、懺悔業障、隨喜功德、請轉法輪、請佛住世、常隨佛學、恆順眾生、普皆迴向"。這是十大願王。這個願王在人最後的時候,一切諸根敗壞,什麼都不行了,什麼也不能跟著自己,在這個時刻,唯有願王不相舍。,於一切時引導其前,一剎那中即得往生極樂世界。所以一部《華嚴》歸結到這兒。凈空法師本來講《華嚴》、講《楞嚴》,講了很多,最後講《華嚴》最後一品時,不動了。他現在專修、專弘揚凈土法門。這個等於總結嘛。普賢,這個人自然在蓮華中生,蒙阿彌陀佛授記,在不可說,不可說世界,從無量的智慧,隨順著眾生的心為利益,並且能夠在煩惱大苦海中救濟眾生,令其出離。怎麼出離?無所出離,皆得往生極樂世界。這個就是大家都遵修普賢大士的德。這個十大願王,第十願"普皆迴向",這個"普"字,表示普賢菩薩名號中的普字。從禮敬諸佛到普皆迴向,都顯出普賢的賢,如此的勤勞,無有疲厭;一直禮拜、懺悔,一直恆順眾生。所以十大願王,顯出普賢之普和普賢之賢。《清涼疏》說:果無不窮曰普。果位沒有欠少的,窮盡了果位,一切聖德,沒有不聖的,沒有不窮的地方。所以"果無不窮叫做普",普皆成就。"不舍因門曰賢",雖然他有無上成就,他要從因地果度眾生,到了佛就沒有什麼叫眾生。所以真如,一切都如啦,沒有一切分別了。他因地方發了願要度眾生,不舍因門之所願,還示現菩薩身,來救度眾生,這叫做賢。這就看出經中普而為上首,普賢是位後的普賢,上次說普賢有三種:位前、位中、位後。位中正是在等覺菩薩,位後的普賢他已成佛了,又示現菩薩身來救度眾生。也是善導大師,善導大師在咱們國內,不像日本這麼尊敬,日本人對善導大師尊敬到極點了,非常親切。他們就這麼說凈土宗第一代是阿彌陀佛,第二代是善導大師,第三代是他們日本人。諸多大師中他們最尊敬善導,稱為今家,非常親切了。日本人說善導在日本他的光輝普照,所以日本出了不少大德。我們中國,大德都是禪宗開悟的。日本尊善導,善導的觀點跟密宗一致。指方立向,即事而真,很多觀點跟密教觀點一致的。普賢大士在偈中云:"我即往生彼國已,現前成就此大願普願沉溺諸眾生,速往無量光佛剎。"願一切眾生,都到無量光佛殺。這是普賢之大願。這普皆迴向是大願的結晶。阿彌陀四十八願,攝一切眾生,也正是普皆迴向,普皆深入一切眾生,往生極樂世界。所以普賢大願跟彌陀大願是一個願。普賢的十大願王我們也可以說跟阿彌陀佛大願第三十五願很一致。三十五願中說:"生我國者,究竟必至一生補處。"成為補處菩薩。當前彌勒菩薩就是補處菩薩,他一定要補佛位了。是決定的了,不可能有其他的變化。所以五十多億年之後他就來了嘛。普賢菩薩,當彌勒菩薩成佛的時候,下邊另一個菩薩又在兜率天內院,他在那補。賢劫中一千位佛就是這樣的補。只要往生極樂的一切眾生,他一定達到一生補處,補佛之位,必定成佛。在極樂世界達到一生補處,補佛了。但是也有不在極樂世界,只安住極樂世界。他本願要為眾生啊。他要被著宏誓的鎧甲,教化一切有情皆發信心,都修菩提行,行普賢道。彌陀三十五願提出了,都要行普賢道,在會中參加的都是和佛的三十五願相合的,都曾生極樂世界。但是,他要被宏誓鎧教度眾生,到各方游化行普賢之道。因此法會中的聖眾,咸共遵修普賢大士之德。這個願以後我們在講四十八願中再詳細講。

"具足無量行願,安住一切功德法中",這兩句一開頭贊這些大士的實德。有權有實,實是本體方面,權是屬於用的方面。權和實,在說《法華》之前佛說有三乘教,這是權說,權巧方便,到了說《法華》時開權顯實,沒有什麼三叫乘道,只有一乘之法,全是大白牛車,沒有羊車、鹿車,都是大白牛車,都是成佛一個法。這是開權顯實,從權把實引出來了。一上來說實大家不能理解,不能信從,從不能信受,必須權說。權說也十分必要,萬分必要,沒有權大家無從得到實。但是權必定是權,最後佛還是要把實話告訴大家,所以顯實了,所以權和實就這些分別。上來這兩句讚歎這些大士參加大會的聖無量無邊,沒有數。人是兩萬人,比丘就一萬二千,還有居士。男居士、比丘、女居士、比丘尼,一共是兩萬。但是諸天,以及天龍八部,諸大菩薩這裡沒有數量。一切菩薩聖眾是他們的實德。這兩句"具足無量行願",無量者,《攝大乘論釋》里說:不可以譬類得知為無量。這個數沒法說,也不可能用譬喻說的清楚。恰恰把他說清楚沒有辦法,就叫做無量。"行"謂六度四攝等大行。願是希求出世間叫願。有願必滿,希求出世間成為願。一切眾生生極樂世界這是願,如若願意發財這不成為願,這不是出世間的。願以導行,行願里的願能導行,有願才有行動,行以滿願。行是有行動,有好多音都簡化了,要有行才滿足你願。行動像腿像腳,願像眼睛,願來導引你的行動,行動滿足你的所願,這兩個是相輔相成。"具足"是具足無量的行願,這一切都圓滿無疑了。這些大士,來會的大菩薩怎麼樣滿足無量行願呀?《普賢行願品》里說:到極樂世界已,即見阿彌陀佛於一念中所有行願,皆得成就。所以往生之殊勝,難思呀。所以圓中之圓,頓中之頓,只有用《華嚴》的道理才能解釋。一即一切,一圓一切圓,一真一切真,一念相應之下,所有的行願都成就了,這是最頓的情況。例如拿一把絲,用最快的劍一劍下去,一根絲斷了,所有的都斷了。又如染缸,染一缺布,染成了,一缸都成了。不是一根一根去斷,也不是一塊一塊的、一寸一寸的染,而是一成一切成。這樣的道理,一和多是一致的,一就是多,多就是一,在圓頓教中才能理解。不然像漸教,漸教是什麼?像登山,也不是不好,很好,很實際。登山者,上一步,高一步,看得廣一步。再上一步,又高一步、廣一步。最後登到山頂,看到的境界跟在半山腰是不可能知道的。漸和頓是不一樣的。這在凈土法門是圓中之圓,頓中之頓。從這點可以看得出來。往生極樂世界之後,面見阿彌陀佛,聽佛在說法,一念之中和佛相應,所有的行願都成就了。所有來會的大士具足無量的行願。行也具足就是圓滿了。行和願都具足了,這一切大士是從果向因的。這個"註疏"說已經到了果位了,而示現因地的,以彌陀的善巧方便加持迴向,都能成就無量,超出十地諸聖的行願。這些大士都是如此。

"安住一切功德法中"。如果說這一句功德之法,是我在裡邊安住。如這樣體會,就把這一句體會淺了。如前幾天碰到一位在台灣講經的,講《楞嚴》、講《維摩詰經》,講六祖《壇經》。他一說,我說你講錯了,有時不是講錯,就講淺了。講淺了也是謗法,叫減損謗。一切功德法,指佛果位的無盡的功德。再說具體一點,無盡的功德本體。功德兩字的解釋,根據《仁王經疏》曰:施物名功,歸己曰德。做功德,功德是什麼意思?物就是指的眾生,我們布施從給的,不管是人,放焰口是施鬼,放生就是布施給眾生。放焰口是救濟地獄,把利益能給自己以外的就成為物。不是把東西給了就是功,不是這個意思。我們能把利益能夠傳給其他的一切含靈,這叫作功。歸己曰德,消歸自己的叫作德。所有的讀經都要消歸自己,不只是念經文的話,把這個聖意,消化、融化到自己,消歸自己,消歸到自己的本心,這是德。在本經的功德法中,《凈影疏》解釋的很好,"功德就是功能"。你有這種能,才能有功,功就是功能。一切修行的行動,都可以有讓大家得到利益的這種功能,所以叫做功。這個功是善行嘉德。我們的行動是我們的善行,他出了功效,他行善必然有功效,讓對方得到利益,得到好處,得到真實之利。這個功效是行善自然的本有的結果,稱為嘉德。作善就是如此,就得這個結果。譬喻水,水沒有不清涼的,清涼就是水的嘉德。行善必然讓對方得到利益的嘉德,就叫做功。"德體名法",這個德的本體就叫法,這個法字本來的含義是從。梵雲達摩,達摩通於一切,無論大、小、有形、無形、真實的、虛妄的、是事物的、道理的,一切一切都稱為法,只要是有為的都如夢幻泡影。法字的含意本來是這樣,這裡把德和體叫做法,這是《凈影》特別重引的特別含意。這法可以表示一切東西,也是這個本體。就是代表本體。這一講,安住諸佛無上智慧的果德之法。因此一念中圓成無量的行願。這兩句文字意義就深刻了。這兩句是在全段一切文字之上總綱。安住於本體,就是《金剛經》中的如如不動,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具足無量行願,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也是寂而常照,照而恆寂,種種的意思都在這兩句之中。所以佛法很深,全靠自己,自己深,所見的就深。你自己淺,你領略的就很淺。全在當人,當人很有關係。所以六祖說邪人行正法,正法也邪。正人行邪法,邪法也正呀,所以當人很重要。這兩句懂得了,安住於一切如來所得無盡功德的本體,具足無量這些等覺菩薩的行願。這兩句,就概括底下一切話。法的意思就叫軌持。軌的意思就是軌範,能生悟解。例如"無常"可以使人生無常之理解,叫能生悟解。持是住持的意思,是不舍自相。"安住一切",剛才已經說了,如如不動。安住者,《會疏》說就是不動的意思,安住什麼呢?因為你德達到了不退,退就變化了,不退就安住了。無德不具足,所以是一切呀,安住一切是這個意思。這兩句貫注全篇。

"游步十方,行權方便。"這是贊大士的權德,權德就是用,安住如來果德本體之中,就是如如不動之義。可馬上游步十方,就是於極樂世界,不起於坐而分身塵剎。游步就是遊行、游化的意思。十方就是一切地,一切空間。游步十方,他在十方游步,遊戲於十方呀,也可以說往返於十方。他要旅遊,在極樂世界旅遊比我們這裡廣的多。他們一頓飯的時間,就到我們這,到兜率內院見彌勒,打來回,那比光速快的多。咱們世間的速度,以光速為極限。極樂世界十方佛土,這麼遠打來回,就咱們這一頓飯時間。遊戲神通,自在遊行。極樂世界往返很多,極樂世界到各方佛國讚歎供養、說法,其他聖眾也到極樂世界去聞法。所以《無量壽經》中就有阿彌陀佛說的法,大家到極樂世界聽了阿彌陀佛說法,彌陀說的是什麼?這當然是釋迦牟尼佛轉述,他轉述我們也知道阿彌陀佛說的是什麼。彼此都是游步十方的,不但極樂世界,還有其他世界跟極樂世界往來很頻繁的。"行權方便",權字對實而說,權宜,權變之意。我們俗語說這人通權達變,不死守規章制度,古人說男女授受不親,這是古時禮節,你死守禮節,嫂溺援之於手。嫂嫂掉河裡啦,你用手把她拉上來可以不可以?你若男女授受不親我不管,這就不行權方便啦。我們的戒律也是如此,都通權達理,所以很多人說這個戒律不行了,實行不了啦,要廢除,這個話都不成立。這都是極合情理的,怎麼說不行呢?你不研究,這個地方你嫂掉河裡你授之於手是合法的,是合理的,不是不合理。這就叫通變達變。"行權方便",方便的意思,方者法也,便是用也。我們先粗淺說方是方法,便是便利。方便是行的通的都能讓眾生解決問題的,這樣一些辦法是方便。《大集經》說:能調眾生,悉令趣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名方便。"方,如按佛教說,含意還要嚴格一點。能讓眾生都能趨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樣行一切的方便,即為方便之法。又如《法華玄贊》說:"施為可則曰方。"你所做的,可以做為法,則叫方。"善逗機宜曰便。"逗機是說法的人,善逗發或者針對,逗發比針對還要高一點,針對就是你已達到這個程度,我在你這個情況之下,予以提高。逗呢,只這個程度不夠,我還用權巧,使你達到這樣的一個基礎。這個基礎是我逗出來的,再給你提高。觀機逗教,觀機是一看你就知道你是什麼根機。而且我還能把你還沒有發動的,沒有達到的的情況,我給你逗到這種情況。在這種水平之上,再給你接一下。所以善知識難遇。真正能做到善知識的能善逗機宜。不是每個人尤其是禪宗,讓他開悟,所以很多要逗他的機來。如:德山龍潭。德山剛一出房門,外面黑,就回來了,龍潭點了一個紙煤子遞給他,德山剛一接,噗一吹紙煤子滅了。這就是逗他的機。德山當下恍然大悟。因為他正想接這個紙煤子,出去好走,天是黑的。誰知道給他紙煤子又吹滅了,要是完全不可理解,不理解他的思想沒有用。這叫逗教,逗出來。講《無量壽經》的單行本,只有唯一的《凈影疏》,《嘉祥疏》沒有單行本,流行的只有這一本,國外也流行這一本。《凈影疏》說:化行善巧,隨物所宜,種種異現,名權方便。"游步十方,行權方便"是什麼意思呢?《凈影疏》解釋的很好,一種是善行,一種是化行。你所教化,你所這種行,非常善巧。隨物所宜,隨著物去度眾生,隨眾生所相宜的種種異現,不是說怪異,你種種不同的顯現。如孔子他弟子來問孝、問仁,什麼叫仁什麼叫孝,各人所問,回答不同,這個叫做宜。恰恰對你的病,你有病,大夫藥鋪就不一樣呀。藥鋪只說有什麼藥丸,叫你吃什麼藥丸。大夫根據你的脈,給你開藥,開方子,各各方子是不同的,這個是異。你不能理解為奇異怪異的意思。根據隨物所宜,種種不同的異現,不同的藥方,這個叫權方便。如前所說都讓他趨向三藐三菩提,這個叫方便。這個還不是一樣嗎?這個隨物所宜,種種異現,幹嘛呢?還是讓他趨向三藐三菩提。所以把許多故事會到一塊,就很清楚"游步十方,行權方便"。這是這樣。熟知一切善巧穩便之法,妙契眾生根機。導向,這個導字就有點逗的意思啦。把他引導,要他向他究竟的果覺,這個叫行權,或叫行方便。就是行權,行方便。

下邊是"入佛法藏,究竟彼岸"。這裡諸會中諸大士都是"入佛法藏,究竟彼岸"。入者《嘉祥疏》解釋為"解契宗源"。解,解行證契,契,契會,大開圓解,到宗的源流,到了本源叫作入。《凈影疏》說:"證會為入"。證,信解行證的證,會契的會。"入",契會證入之意,也正是《法華》中的入佛知見的同一個義。"藏"字怎麼講呢?《嘉祥疏》說:"名理為藏"。理就是實際之本體,這個叫做藏。"佛法藏"是什麼呢?是法性的理體,理的本體,法性中含藏無量之性德,因此稱為"佛法藏"。這是嘉祥大師的解釋。又法性中含攝一切佛法,叫做佛法藏。我們根據《嘉祥疏》"名理為藏"。佛法藏就是法性的理體,包含無量的性德叫佛法藏。入佛法藏就是,《法華》中有這樣兩句:"善入佛慧,通達大智"。入了佛的慧,和入了佛的知見一樣,通達大智,這個意思是一樣的。《甄解》解釋說:"如來一切功德寶藏,佛果的功德。此之功德大寶海,說言佛法藏,即是佛所得一乘也。"佛這一切功德的寶藏,這是佛果的功德,這一切功德的大寶海,叫做佛法藏。佛法藏是什麼呢?就是佛所得的一乘果。一切眾生究竟皆得大白牛車。一乘都得無上正等正覺。《甄解》的解釋會中的一切菩薩,都入了佛的法藏了,入了佛的功德之海啦。因此大權示現,從果向因,從果位向因位,都已入如來一乘果海,但還不舍因地修行。所以到法會來,贊助釋尊也,來宣揚凈土法門。無量壽經講座18(德遵普賢第二)無量壽經講座18(德遵普賢第二)

"究竟彼岸",彼岸就是波羅蜜。證到如來到達彼岸。《凈影》就是慧遠大師他解釋究竟涅槃,涅槃正是彼岸,生死是此岸,涅槃是彼岸。這都是《智度論》的話。《凈影疏》解釋究竟涅槃就是解釋究竟彼岸。"彰果畢竟",彰明,表明,所得的果是徹底的,必定的。涅槃岸,你到了就是究竟。涅槃可翻成圓寂的意思。如和尚不在了,稱和尚圓寂了。這本來是一句極端恭敬的話,現大家以為普通的話了。"圓寂"兩字含意很深,德無不備叫圓,障無不消叫寂。圓是圓攝了一切功德,寂者是一切都寂滅了。一切煩惱都無礙了,這叫涅槃,叫圓寂。所以得的果畢竟,怎麼是畢竟的果,涅槃的岸你到了,你就是究竟,所以就是說入佛法藏,究竟彼岸。《甄解》意是證入佛的一乘大功德寶海。這是入佛法藏,契證了佛所得的涅槃,這是究竟彼岸的含意。這一切前後諸說,諸師之說彼此都可以互通。可以互相幫助,沒有什麼兩樣。

下邊"彭際清居士"把這三句做了特別的解釋。"行權方便,入佛法藏,究竟彼岸"三句意中,都攝了凈土法門。攝了菩薩一切所行,因為菩薩所行都不離開方便。他要救度眾生,沒有方便怎麼救度眾生啊。一切一切都是眾生根基,觀機逗教。讓他們得到利益,都要行權方便,都要方便嘛。方便怎麼樣,什麼是方便,是方便就是取凈土法門,只有凈土法門,眾生才能普度。禪宗,過去是盛極了,過去是唐代,宋代,天天有人開悟,開悟的很多,很多。連老太婆小孩子都開悟,現在茫茫十億人中,找幾個開悟的很難找呀,請大家舉一舉手,恐怕誰也舉不出。哪位法師,哪位居士,哪位活佛真正開悟了。很難呀。再有密宗,現在正亂著,亂的沒辦法,到處是陷阱。不但不能超脫,不能升,還要降,反而降了,所以只有凈土一門。你要說研究教,研究什麼,你必須研究,研究之後怎麼起行啊。講唯識觀,也可以這麼觀。但真正問題來了,就觀不成啦,就被他轉啦。你還是跟著他跑了,所以這不容易。方便取於凈土,取於凈土有什麼好處。不管你還是凡夫,見惑、思惑還在,凡夫一往生,可以常見佛呀。可又好像,弱鳥,不能飛的離枝子太遠,不能離開佛呀。老在佛的左右,一往生,容易去,去了之後常見佛,常見佛。這個羽毛弱小,羽毛未豐的小鳥,不能離開樹枝飛得很遠,要常見佛,而極樂世界佛老在那。現在說法,現在見釋迦牟尼,智者大師見了,現在還有誰見啊。偶爾見一見還有,要常見就很難啦。所以就是常常見佛啊,以見佛故,聞法修行,入佛法藏。圓滿覺德,究竟彼岸。老見佛,佛的智慧,極樂世界的特點就是這樣,你想聽什麼,就聽什麼,咱們在一個屋子裡,想聽什麼,各聽各的,不要加什麼設備。你想聽什麼別人聽不見,什麼時候不想聽他就沒有了。而且一聽就理解,這是殊勝呀。聞法就如說修行,如說修行就入佛法藏。圓滿覺行。三覺圓滿,覺滿,究竟彼岸。必定得到一生補處。必定成佛。如果沒有方便,如果沒有了方便,做種種善行,你終不成就。這一點彭居士說的很深刻。他引《大般若經》,《大般若經》六百卷是最大的一部經啦。"是菩薩由與般若波羅蜜多相應故,從此處沒,生余佛土。從一佛國,到一佛國,在在生處,常得值遇諸佛世尊,供養恭敬,尊重讚歎,乃至無上正等菩薩。終不離佛。"這《大般若經》是大智慧,所講的也是如此,所以我們般若為導,凈土為歸。般若是我們的引導,凈土是我們歸宿。菩薩要與般若波羅蜜相應,就從一處沒,生到別的國土。從一個國土到另一個國土,在生生處處所在的地方,常見一切佛世尊,供養恭敬、尊敬、讚歎,乃至最後得到無上正等菩提。中間這個過程之中始終不離開佛,所以就說明不離開佛的重要。《大般若經》也是這麼說,那麼到極樂世界就不離開呀。彭二林的話"要不離佛,需以念佛為因。"這就是歸到念佛啦。如同《華嚴》十地菩薩,地地都說不離開念佛,上面這一段是彭二林把這三句經有所發揮,這三句全說是凈土法門,你要尋方便,最殊勝的方便就是念佛法門。而且是凈土法門中四種念佛中方便中的方便,就是經常念佛,這個話很好。度生要有方便,最勝方便就是念佛。行菩薩道,度化眾生,要有方便。密宗,大悲為根,菩提為因,方便為究竟。密宗的出發點,就是他的根本,也是他的究竟。跟《華嚴》一樣,悲心是根本,我們跟修羅不一樣,他沒有悲心。我們有悲心,修羅神通很大,跟天人打仗,天人打不過。他也很善於辯論,種種,但他就是缺乏悲心。大悲為根,菩提為因,你發菩提心為因,種什麼因,得什麼果。最後有了根,有了因,究竟是什麼就是方便。我們修持為什麼,為了度他,度他需要有方便,方便是究竟。密宗有一句話,無識知自心。跟禪宗沒有兩樣,無那個識,知自己的本性,密宗不但現在過去也同樣,得了一些神通,有一些小法,有一些東西以為炫耀。其實都是忘了密宗的根本。根本就是這幾句話,大悲為根,菩提為因,方便為究竟,無識知自性。這個很難,最勝的方便就是念佛,這彭師的話很對。

願於無量世界成等正覺。舍兜率,降王宮,棄位出家,苦行學道,作斯示現,順世間故。以定慧力,降伏魔怨。得微妙法,成最正覺。天人歸仰,請轉法輪。常以法音,覺諸世間。破煩惱城,壞諸欲塹。洗濯垢污,顯明清白。調眾生,宣妙理,貯功德,示福田。以諸法葯救療三苦。升灌頂階,授菩提記。為教菩薩,作阿闍黎,常習相應無邊諸行。成熟菩薩無邊善根。無量諸佛咸共護念。

上段末是"入佛法藏,究竟彼岸",這是讚歎大士之實德,現在所講游步十方行權方便,以及就要講的這一大段,都是讚歎大士於十方世界示現,八相成道,殊勝的權德。示現八相成道,下邊要講八相成道,總的就是這一大段內容。首先是"原於無量世界成等正覺"。願是誓願。《法窟》說:"於出世道悕求為願"。在出世之道,有所悕求叫做願,因此有願必滿,世界,是無量世界。界代表空間世代表時間。世是有過去、未來、現在,界就是十方。等正覺,這三個字是唐譯,魏譯就是等覺,現在無量世界成等正覺,取唐譯無量世界成等正覺是新的翻譯。舊的翻譯是等覺,新的是等正覺。等覺有二個意,一種是菩薩的極位,我們說過再上一品就是妙覺,在十地之上,超過十地啦,這是菩薩的最高位置。這將要得到妙覺佛果啦。其他的功德就跟佛妙覺相等相似了,也就是十四的月亮啦,比十五還差一分,很接近了,所以叫等覺。曇鸞大師說:望於妙覺相比還差這麼一點點,就是等。比底下的比十地的覺悟都高了。因此稱為等覺。這是曇鸞大師的解釋。再一個解釋也是曇鸞大師的,《往生論》就是曇鸞大師注的。"以諸法等,故諸如來等,是故諸佛如來,名為等覺。"等覺就有兩種解釋,一個人就作兩種解釋。諸法相等,一切佛也相等,所以諸佛如來就叫等覺。不但曇鸞大師有這種說法,龍樹菩薩也這麼說,《大智度論》也說:"諸佛等,故名為等覺。"所以等覺有兩種含意,可以是等覺菩薩,也可以具龍樹大師、曇鸞大師說就是佛。日本《會疏》說等覺有兩種意思,一如來名等覺,二是一生補處位。咱們的注經也有兩種說法,住等覺位菩薩於無量世界示現八相成道,什麼地位呢?是等覺菩薩,可以在十方來示現成佛。一個已經是如來了,他是從果向因,示現八相,是成佛後的利用。這兩個是有一點出入,但是我們不必一定去選擇一個,排除一個,大覺的妙用本來不可思議。而且會中菩薩這麼眾多,人們也就有可能只是等覺位的,也有是成佛位的,這兩說都對,不妨並存。這裡我們要知道等覺的含意就有兩個解釋,不過我們常用的還是比妙覺低一級的,第十一地。這些說法似乎都有些出入,不要執著。等覺也就是佛了。等覺是十一地,妙覺是十二地,還有十三地的佛,還有的說妙覺就是佛。比妙覺再高是佛,佛就變成十三地。在這一些不要強行分別。

"舍兜率,降王宮",這是八相成道,釋迦牟尼就示現八相成道,有八個相。從兜率天下來入胎了,後來出家了,修行了,修行之後,成道了。降魔了,轉法輪了,至涅槃啊。這八相成道,八相成道是什麼樣的修行人能達到的,不一樣,有五個位次。我們常常以為一個示現八相成道,就是示現的佛了。八相成道,其位不一,有五個不同的位次,第一個是十住滿位示現八相成道,像《華嚴賢首》《起信論》,不但是這樣就是咱們《楞嚴經》"觀音,圓通"許多注經家說觀音這個時候,也只是達到初住,圓教的初住。十信滿心。可是觀音他不說,應以佛身得度者,即現佛身而為說法,所以十信滿心,就可以示現佛。這個相當於《占察經》,《占察經》有四種說法,作佛有四種不同的地位。信滿作佛,信心圓滿示現作佛。第二《大集經》說,灌頂住菩薩,是十住滿位,能於無佛世界示現八相。《占察經》第二解滿作佛。《仁王經》曰初地,可示現八相。相當於《占察經》證滿作佛。四,《入如來智德不思議經》,到一生補處示現八相。我們往往體會的是這個位次。一生補處到咱們世界來,示現八相成佛。這個示現八相的呢?就是過去釋迦牟尼,將來彌勒。這個相當於《占察經》的一切功德圓滿成佛。行滿成佛。還有第五《華嚴不思議品》諸佛念念出生智,這是佛後得智,出生八相示現。前四種是因中的示現,還沒到究竟,第五是佛後功用,已經成佛之後的功用,再來示現。八相示現,我就喜歡,咱們釋迦牟尼佛,咱們是哪一種,釋迦牟尼佛證實了最後這一種。我們不要以為,佛是在樹下成佛,其實佛早就成佛啦,這是為中下之根示現八相成道。釋迦牟尼佛在無量劫前就成佛了。所以釋迦牟尼,正是這第五種。這是根據《甄解》注。從《甄解》我們可以看到示現八相成道的人,有五種階位。《甄解》偏重於佛後,釋迦牟尼佛是佛後。咱們經中所說的大士,我們都說從果向因嘛,也有的示現八相,是佛後,但是種種的不妨並存,五位不妨都有。咱們會中這些眾,因為十方來會的菩薩無量無邊。種種情況不一,雖然一切平等,平等中不妨相差別。不妨有的是位後,有的是位中,有的是位前,但是五個階位都能示現八相成道。這八相成道,是本師釋迦牟尼佛和一切的佛示現成道的通途。我們所說釋迦牟尼佛到彌勒之間,不再有人成佛,這是指沒有一個這樣八相成道的來成佛的。不是說在這個期間沒有眾生再成佛。八相,說法不一樣,有的說七相,有的說九相,十相。說八相是多數,多數說八相。說八相之中,內容還有不同,《大乘起信論》說的八相跟《四教儀》說的不一樣。《大乘起信論》說八相為從兜率天下,入胎,住胎,出胎,出家,成道,轉法輪,入涅槃。沒有降魔。《四教儀》則為從兜率天下,托胎,出生,出家,降魔,成道,轉法輪,入涅槃。這裡沒有多少出入,就是開合的不一樣。《四教儀》是把《起信論》里的成道,他只有成道,沒有降魔。《四教儀》把這個成道,開為兩個,成道里有降魔,這是兩個,分開了,降魔,成道,多了一個降魔。起信論的入胎,住胎,合為托胎。所以這裡沒有本質上的不同。

底下根據《嘉祥疏》,《嘉祥疏》是魏譯的,跟我們會集本很相合,和他是一致的。經中舍兜率,兜率是第一相,根據《四教儀》降王宮是第二第三兩相。第二第三,是降王宮,是托胎,出生,棄位出家,苦行學道,是第四相,第四相是出家,降伏魔怨是第五相。成最正覺是第六相,請轉法輪,常以法音,覺諸世間以及下邊一大段是第七相,轉法輪。於此中下,而現滅度這是現滅度,是第八相。這就是說這一切來會的菩薩都要在無量的世界,去示現八相成道的佛。"舍兜率"第一相是從兜率天下來啦。這個音可翻成"睹史多""兜術",他的意思是妙足,知足喜足等等,是欲界的第四天。本來是欲界天,但是特殊的是兜率內院,"兜率天"是欲界天,兜率內院才是道場。彌勒大士是在兜率內院說法,因此有生兜率內院的人,沒有進內院,就被欲界天的這種天人的生活所迷,他就不進內院了。所以求生兜率內院也是非常殊勝的,但是他進不了內院就危險。古時候有三個結伴修行,就說誰要到兜率內院一定回來給沒去的人送個信,證明一下增加信心。其中一個死了,一直沒有信,第二個死了過了一年給他送信了。說"我真生到兜率內院啦",他說,你怎麼才來?他說我去了馬上就來了。兜率天的時間跟咱們不一樣,他馬上就來,咱們這等了一年。那位呢?那位到了兜率天他又玩去了。他沒進內院。所以他沒有資格回來送信。所以說有的不見得能進內院。道場的情況《普曜經》解釋,兜率天有大天宮,名為高幢,廣長舌有二千五百六十里,在說法。《佛地論》說"兜率天"後身菩薩,於中教化。這是後身菩薩,是補處菩薩,在兜率院內教化眾生說法,後身菩薩,就是一生補處菩薩。將來的一切菩薩,還都是在兜率內院,補佛位,從那下來,降生於五宮,出家,修道,成佛。第一句,是舍兜率,兜率天的情況。第二句降王宮,降生於王宮。《因果經》摩耶夫人看見菩薩乘著六牙白象從空中來,從右脅進入身體,可是還看的見菩薩在裡面。出生的情況《涅槃經》說,從母摩耶夫人而生,生下來,周行七步,自行七步,還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說:"天上天下,唯我獨尊。"這個我不是我相的我。《凈影疏》說:"於十方各行七步,表示大丈夫奮迅之力。大雄寶殿,有人說出家消極,為什麼呢?怎麼說消極呢?寶殿大雄,大雄寶殿,大丈夫是歷迅之力,自行七步,所以是大丈夫相。又魏說,從右脅生。《釋迦譜》也說:"菩薩漸漸從右脅生。"

棄位出家,苦行學道。"此表"出家"之第四相。"棄位出家,苦行學道。"舍兜率,降王宮嘛,是棄位出家。苦行學首應當是第四相。詳細情況《魏譯》說的甚詳,釋迦牟尼佛看見老人、病人、死人、就決定出家,棄了一切眷屬什麼,騎著白馬出去,然後穿法服,端坐樹下,苦行六年。如我們看到的相,看到一人人坐在那裡瘦的骨頭都露出來,那就是太子那裡苦行學道的相。

"作斯示現,順世間故。"這一切都是示現,釋迦牟尼佛早在無量劫前成佛了,這一切示現是隨順世間。這從唐譯中可看出,和於《法華》中所說。《法華壽量品》說,無量的天人,阿修羅都說釋迦牟尼佛出了王宮,到城外坐道場,成了佛。然而善男子,釋迦牟尼佛說,我實在是成佛以來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那由他劫,早已成佛啦。為什麼這樣呢?因為看見眾生樂於小法,對這個大法不能信受。現在很多人樂於小法,根據人類的一點點記載來考評,什麼是真什麼是假。從龍宮中取出《華嚴》,都不能相信。樂於小法,樂於小法的人德薄垢重,德很薄,垢障很重。為了這種人,我就示現,我很小出家了。後來成佛啦,實在是久遠以來,無量無邊那由他劫,我都是方便教化眾生,令入佛道。作如是說,為了教化,我只好這樣說,現在示現剛成佛。這裡就和《法華》相合。

"以定慧力,降服魔怨。"是第五相。第五相降魔,以定慧的力量降服魔怨。魔者,梵語為"魔羅之略稱",以翻障礙,能為修道作障礙,又翻作殺者。他破壞人行善,他又使人放逸,斷人的慧命,斷人慧命即是殺者。又翻惡者,他很惡,很多愛欲,這就是魔之意思。障礙、殺害、惡。《凈影疏》說魔有四種,一是煩惱魔,貪嗔等煩惱都是魔。第二是陰魔,色、受、想、行、識都是魔。第三是死魔,因為一死,善知識一死,就不度世了。還有修行,修行一死,不能繼續了,死魔。第四天魔,他破壞你妨礙你,壞別人行善,不讓大家成,妒忌,你比我強。你成功了,教化很多人,反而魔的徒眾就少了,他要保持他的勢力,他不希望別人成功,這很厲害,所以有人批評現在是群魔亂舞,大家要提起正念。不怕嘛,降魔才成道。這八相成道是降魔。經中說的魔是天魔。《婆沙論》說,當時太子在樹下時,魔現了很多魔女來誘惑,但是這些魔女走到釋迦牟尼佛前變的非常醜陋,她們是幻化那種淫色相、美容都不存在。後來就是武器,放弓放箭,放武器種種的,但是這些武器在靠近佛身體之前,都在空中尖端變成蓮花,哪還能傷人呀。所以入這樣的大定,魔害怕,魔就敗退了。這是以定慧力來降伏魔怨。佛並沒有跟魔有裝鬥法的心。提婆達多那時害佛,用五百醉象,象喝醉時最厲害了,五百醉象,放出來把佛和佛的弟子都踩死之意。提婆達多,是佛的弟弟,他修道得了五神通。他的神通不管事,還起這樣的心,他教阿奢世王的兒子,殺父殺母,都是提婆達多乾的事。大家很羨慕神通,還有奇異功能,這不是根本,提婆達多是多好的例子。得了神通比現在的奇異功能強一萬倍,但是於事無補。他放了五百醉象,佛一伸手,變成五百獅子,這五百個獅子,一個醉象前邊有一個獅子,醉象雖然醉,但它看到這樣的大獅子也不敢動了。佛就沒有被害,安然入城。他問佛,佛說我並沒有起個思想要現五百獅子,這是自然的,所以佛降伏了魔軍之後。魔就問佛,你有什麼功德,有這麼大本領。地神乃知,地神說:我們這個地球上,沒有一塊土地,不是釋迦牟尼佛為眾生流血捨生命的地方。耶穌也相當偉大,他為眾生釘在十字架上,他流血呀。但是釋迦牟尼佛成佛以來地球上沒有一寸土,不是釋迦牟尼佛捨生命之處。地神他知道,做了證明,魔就沒話說了。降魔是以定慧之力,這是第五相,降伏魔怨。第五,魔就這樣解釋了,翻成障礙,翻成殺害,翻成惡。怨就是怨家,有冤有怨,降伏這些魔怨。

"得微妙法,成最正覺。"這是第六相,成道了。"微妙"。《維摩經》說:"微妙是菩提,諸法難知故"。解釋微妙,微妙就是菩提,菩提者,佛的知見就是菩提,也就是實際的本體、理體,當人自性。這"不是語言分別之所能知"。所以就是微妙,就是難知。微妙就是菩提,本體,微妙難知,諸法難知。《凈影》解釋,理是妙法,理體是妙法,得到本體,所以成正覺。得微妙法者,就是得了本體,成了等正覺啦。這就是得微妙法,得了本體,所以成最正覺。《長阿含經》說:"如來大智,微妙獨尊。"這微妙之意就顯出來了。小乘的經典也是如此,如來的最大智慧是微妙,獨尊,最高。得微妙法就是得了如來獨尊的殊勝之法。所以說得微妙法者,就是契入如來的佛智,佛的智慧,入了實相的妙理,證了真正的菩提。所以成正覺,這就是成道。正覺就是如來的真實智慧,智慧就是覺悟。所以說成佛就是成正覺。最正覺,成最正覺。最正覺者,就是尊崇佛的覺悟是無上圓滿最究竟的,稱之為最。《釋迦譜》說:"得無上正真之道,為最正覺。"不是說正覺之中出了個最拔尖的,成最正覺不是這樣說。就是得了無上正真之道,成為最正覺,沒有能超過這個的。《會疏》說:"覺之中為最極",已登峰造極了。"成最正覺",成最正覺就是究竟成佛。這是第六相的成道。

"天人歸仰,請轉法輪。"是第七相。(帶病講課)。第七相轉法輪,佛出興於世,大事因緣,這個因緣最主要是什麼呢?是要度眾生,不然佛成佛與眾生無關係啊!眾生可以因此而得度,如何來度眾生呢?就需要靠如來來弘法。宣說種種妙法,把眾生震醒,覺悟呀。所以在八相成道之中,轉法輪可以是一個核心,使這些大菩薩為什麼到十方世界示現八相成道。主要是到十方世界去示現轉妙法輪,因此在文中這一段也最長,比其餘各項較長,經文說"天人歸仰,請轉法輪"。一直最後第八相"至而現滅度"為止,這中間很長一段都是第七相,都是第七相的內容。天人,是指天道的人,欲界、色界、無色界諸天,天中所生的人,就成為天人。天道中的人都歸敬,都歸到佛門來,都投到佛門來恭敬。仰是欽仰,仰慕,天人都恭敬歸依。《大智度論》說釋迦牟尼佛成佛後,三七日寂不說法。釋尊示現成佛後,在頭三個七天里大說法,《華嚴經》,"八十"《華嚴》,就是佛成佛後三七日說的。但是這些聲聞、緣覺的第子,阿羅漢都如聾如盲,沒有領會。佛自言:"我法甚深,難解難知。"這些大阿羅漢都不能知,眾生就更無法知啦。一切眾生縛著世法,為世法所縛、所著。縛是自捆,著是執著,沒有能夠理解的,那麼還不如入涅槃樂。這是釋迦牟尼佛當時示現,這時諸菩薩跟天人,都恭敬在佛前合掌請求釋迦牟尼佛為眾生轉法輪。佛默然受請,就說了《阿含法》,這是小乘。《法華》最後說,《華嚴》初說,如太陽一樣,太陽剛出來時直照高山頂上,太陽要落下去時,也是照高山項上。一頭一尾說的是最高的法,這是不得已說《阿含》,又幾次說法,說方等,說《般若》,最後說了《法華》《涅槃》,這時大家已經提高了。

"天人歸仰,請轉法輪"。《法華經》記載這件事,當時佛默然不說,天王菩薩眷屬百千萬恭敬合掌頂禮"請我轉法輪"。這個我是釋迦牟尼佛說的,請釋迦牟尼佛轉法輪。法輪是什麼意思呢?是佛的教法,演說的大法,演說佛的教法,稱為轉法輪。輪的意思是轉輪聖王他的一種輪寶,是寶中之一,這個寶可迴轉四天下,是一個很大的天體啦。能夠摧毀一切魔敵。這是天體的一個寶一個輪,用它來做譬喻,用轉輪聖王的輪寶做譬喻佛的教化,佛的教化可以流轉一切眾生界,破除諸煩惱。《法華文句》說:"諸佛菩薩,轉心中之法,轉佛心中化他之法,度入他心,名轉法輪。"諸佛心中有一個化他之法,化眾生之法,使他的法傳到眾生心裡去,這就叫轉法輪。不是有一個實際的輪子在那轉,這是轉法輪的含意。把佛心中法傳送到眾生心中。也就是開佛知見,示佛知見,眾生悟佛知見,入佛知見。轉的含意嘉祥大師說:"自我至彼,故稱為轉。"從我到對方就是轉。這是轉動,不要體會有個機械的輪子在那轉。這是個譬喻。《探玄記》解法輪,法有四個意思:教、理、行、果。這個法不是一切法的那個法,是指佛法的法。包括教化、修行、和本來的理體,包括修行所得的果。這叫做法。輪也有四個含意:一個是圓滿,如自行車的輪子很重要,少幾根就不好騎了。二是真正的一個輪子都具足了,圓滿了,具德,沒有欠缺。三是有功用,這是德。他有摧毀惑障,有迷惑有障礙,法來摧毀他。四是有轉動之意,輪子轉動。為什麼從此向彼,從佛向著別人啦。這個法從我流到別人心中,大家知道,法師要說法,講的玄理,聽的人得到了,這就是從此向彼,這就是轉,轉動之意。這個轉動抱括從佛至眾生,說法的說給眾生聽,這是從佛至眾生,同時也使眾生轉向佛。為什麼呢?因為眾生聞了法之後要成佛,所以眾生又迴向到佛。這包括兩個含意,這是輪轉。輪的意思,"天人歸仰,請轉法輪"。這是第七相。這是佛在說法了。

底下是轉法輪的內容。"常以法音,覺諸世間"這一句一直到"於其中下,而現滅度"。這很長的一大段是第七相,轉法輪之相。"法音"兩字不僅僅只現於佛在說法,是廣指如來教法。佛的言語,有音聲的說法。因世尊說法,有塵說、剎說、熾然說、無間說、說時說、默時亦說;不但有情說,無情也說。這個法音不只現於當年,世尊在那現出身相。語言等這個是法音。所以"百草頭上祖師意"。百草頭上,就是百草頭上說法,這就是法音之廣意。"世間"翻做欲界、色界、無色界。世尊接受了天人和菩薩的請求,來廣演一代時教。這個時教有大乘有小乘,有權法有實法,有偏有圓,種種的法,都是在轉法輪之內的。因為眾生根基不一樣,眾生根基成熟程度也不一樣,所以佛在說《阿含》時先說小乘,回小向大、方等諸說小乘。呵斥小乘,說小乘是焦芽敗種,不可造就,讚歎大乘,說般若,說大乘法,先說權法後說實法。說權法說如何證阿羅漢,如何證緣覺,如何去行菩薩道。這都是權法,一時之法。到了《法華》《華嚴》全是圓教了。凈土宗也是圓教,圓頓之教。用這一切法,來覺醒三界一切眾生。法法都是要的,因為眾生病不一樣,如果只是圓法就夠了的話嘛,就說《華嚴》就不必再說了。但是大家不懂,佛要涅槃了嘛。大家請求佛才轉法輪,所以叫轉法,既然是這樣,佛出世以後,不管佛在說或不在說,種種的教都是覺諸世間,所以佛之成佛是為眾生。"諸世間"就是三界,不光是人,畜生等等都是,欲界,欲界天之上有色界天,色界天之上有無色界天。覺醒一切世間。"常以法音,覺諸世間。"這是轉法輪之總相,受請之後,就是如此。底一就是一步一步地講這個內容。

"破煩惱城,壞諸欲塹。"煩惱是貪、嗔、痴、慢、疑、身見、邊見、邪見、見取、戒取十種。身見,修氣功就是在身見之中,修這個身。邊見,落邊,只承認有不承認無。邪見,見取、戒取這十種,稱為煩惱。天台宗講的更深一點,以見、塵沙、無明這三種惑稱為三煩惱。這些煩惱都要破除。《智度論》說煩惱是什麼呢?"能令心煩,能作惱故"。能叫你心煩,能叫你惱亂,這叫煩惱。這個解釋很直接,你心一煩,一動氣,煩惱就來啦。不但生氣是煩惱,你高興欲狂也是煩惱。"城"是城堡,堡壘。佛演說妙音,演說法音,來摧破眾生心裡煩惱的堡壘。我們大家都不知道我們這個堡壘,就是我們的煩惱,佛演說妙法來把它摧毀。故曰"破煩惱城"。

"壞諸欲塹"《凈影疏》說,愛欲之心,深而難越,故說為塹。"無量壽經講座19(德遵普賢第二)無量壽經講座19(德遵普賢第二)

還有另外一件事,愛欲同等的難辦,那一切眾生都不能承當。幸虧只有一個事情,這個事情最難辦,愛欲。一切眾生都因為愛欲而證性命,性命就是這麼來的,生死之本啊。再有一件事情這麼嚴重不能破,眾生就沒有出頭之日了。因此就這一件事情。深而難越,故說為塹。塹就是護城河,城外修一條河,保護這個城池的,這是保護城池修的,不是你一邁就過得來的。保護之意,不太能夠越過。成為欲塹。《甄解》的意思是舍掉欲心,食慾、色慾舍掉這些欲。特別是愛欲,愛欲是諸苦之本,愛為苦本。外國的學問把這個愛說的很神聖、莊嚴,其實是諸苦之本呀!欲流,人慾洪流,欲像洪流一樣,極深極廣,眾生漂溺之而難度,眾生在里漂呀,頭出頭沒,不容易度過。就把他說成塹,這是解釋"破煩惱城,壞諸欲欲塹"。

為什麼轉法輪先說這四句呢?"破煩惱城,壞諸欲塹,洗濯垢污,顯明清白"。轉法輪之前,首先要說這四句話,很值得我們深思。有很多人也都有弘法之心,很想寫文章,很想說法。也就是助佛弘化,而對這四句沒有理解,那恐怕就是你所做的事,你的心愿相違反,事與願違。你想做好事,但是做出來就是壞事。下邊解釋,有幾種解釋,有淺有深。《合贊》說,見和愛,眾生有成見什麼的,有所愛,有所煩惱,這些都是垢污髒的東西。這些垢污怎麼能除去呀,需要空慧,照見五蘊皆空。這樣的智慧就度一切苦厄了,就好像洗一洗一樣。下邊把"洗濯垢污,顯明清白",說超諸毀謗,故曰清白。因為你沒有這些壞東西,人家不會毀謗你。所以說是清白,他講也講對了,講的也淺了。因為你沒有過錯,沒有垢污就清白了,你沒有毀謗啦。嘉祥大師說:"遣除迷垢,故云洗濯"。把自己所迷解釋遣除,這個迷就是眾生,悟了就是佛。什麼是臟,就是你一念之迷。把這個解釋除了就是洗了濯。除去了,沒了迷了,沒有迷就是覺。解釋清白者,智斷之果,無漏之明,本有凈體,故云清白。你得到了無相的理解、信解、行證或者開了圓解,無相的解,這個解是無漏之明,這個明是明白,是無漏的是清凈的,故曰清白,因無漏才清白。怎麼能夠遣出迷垢,因為現在明白啦,不迷了。這是無漏,所以這是清白啦。《甄解》說:"洗濯垢污,顯明清白,是澍雨德。"是佛的德像下雨一樣。下雨的這個德呢,是下完雨之後,是樹葉乾淨了,什麼都乾淨了。房子也乾淨了,能顯清白體之德。把本來乾淨之體顯出來啦。下雨就這個功效。打個譬喻,如來的法輪,洗濯是洗掉了塵勞垢污,我們塵俗、塵間的垢污、染污,開顯本有的凈體。開出來,顯出來,本來有的清凈之體,開出來,顯示出來一切本有的本來清凈之體。這裡就更深一層了。顯明清白,去了污就乾淨了,這是無漏的清明,顯明眾生本有的凈體。這裡指顯明本來的本體。那麼眾生怎麼叫顯明清白?如果是東西,把它洗一洗,把它本來東西露出來。眾生怎麼洗呀?那只有禪宗的開悟,明自本心,見自本性,才能認識本體,這才顯露清白。佛經很深,很多人用自己所理解的道理去聞句,解釋經典,而不參考古德的注釋。這統統出很大的錯誤。這麼看,清白是什麼意思?是"智斷之果",把他們的話綜合起來,是智慧果斷的果實,是無漏的明。這個明是無漏的明顯清白,是本有的凈體。這個清白,顯明清白如何融會禪宗呢?洗濯垢污是什麼呢?就是百丈禪師說的"迥脫根塵"。開悟時,迥然脫了六根六塵。是"靈光獨耀",迥脫根塵。顯明清白,就是靈光獨耀。這個光,不是世間凡俗的光,是靈明的光,神靈不可思議,不可測的光。獨耀,獨就是不二,不與萬法做對,沒有對立面。一有相對就矛盾了,陷入矛盾之中就是二了。所以大地山河、人、我、男男女女、子子孫孫、無窮無盡了。"靈光獨耀,迥脫根塵"用文字宣說是不可說的開悟境界,這也是登峰造極了。獨耀,不與萬法為侶,有位龐居士問石頭,不與萬法為侶是什麼人?他捂著他的嘴,不叫他說。他們見馬祖,馬祖說等你一口吸盡西江水,就跟你說,不可說。"靈光獨耀,迥脫根塵"這兩句話,洗耀垢污是迥脫根塵,顯明清白還有什麼垢污。顯明清白就是一個本體,靈光獨耀。就是凈土宗都攝六根,六根都攝住了還有什麼垢污。"凈念相繼,自得心開",就是顯明清白,心開嘛。一聲佛號,一聲心。為什麼這四句放在轉法輪頭上,因為這是個根本。與會的大菩薩都是位後的普賢,都是成了佛而示現菩薩的。他們要轉法輪,要為眾生都宣揚這些。什麼呢?破煩惱除欲塹,洗垢污,顯清白。不如此,就如聾如盲。而菩薩教人的話,都是他證到的話。這些菩薩都是從這開始的,所以他能圓滿他的願,圓滿他的果,於法音覺諸世間。現在的人呢?往往就是自己,煩惱是照舊的,知見也是照舊的,垢污是一點也不少的,就是想,我要是噹噹老師給人講講,教教人。這是捨本逐末,這是不可能的事情。你自己還帶著這一切煩惱垢污,自己並不能明心見性,所以說法,你要宗通說通。只是研究語言文字,研究學問。登峰造極,你能說通,把這個道理說清楚。這說如同鸚鵡學舌,鸚鵡也可以說話呀。對這個含意沒有什麼理解,我看見一個八哥說話,問它什麼時候,它說三點半,不論什麼時候都說三點半。他對三點半沒有理解,如這樣說法能度眾生嗎?這個就是讓我們知道這個本,這叫轉法輪,這四句,每一位要有轉法輪之願,這四句要常常當做座右銘。而不是想要成名成家,佛學大師,座下有多少弟子,種種受人恭敬。這些都是錯誤的,要離開這些,而願利他的心,這才能真能利他。這一點很讓我們深思。很多人犯了這個毛病,成了佛學家,成了佛學家也不錯。他往往生出邪見,謗經、謗法,這樣的話,還不如不信佛的人。謗經、謗法的罪大了。在四句之後,才有調眾生,宣妙理。

"調眾生,宣妙理"。調者是調和。眾生是一切有情。宣是宣揚、開示,妙理,是實相的理體,不然不能成為妙理。也就是《法華》說的"佛之知見",是開佛知見,示佛知見,就是宣妙理。讓一切有情悟佛知見、入佛知見,調眾生。現在你要度眾生,你自己都不知道什麼是佛知見,所以這個弘法就很難了。宣妙理是什麼呢?開佛知見,示佛知見,怎麼調眾生呢。悟佛知見入佛知見。"貯功德,示福田",他要貯積功德,這些大菩薩有種種功德,因為沒有種種功德,你就可以給眾生當福田啦。福田者,田是世間說的田,我們種稻子的地叫稻田;種麥子的地叫麥田;種福的地、種福積的地,稱為福田。《凈影疏》說:"貯積多德,名貯功德"。積累了,修行種種的德,叫貯功德,貯的功德示現受眾生的供養叫示。可以出生世間的福跟善,修世間的福跟善,如田生物,像田地里生長的東西一樣,所以稱為福田。《甄解》說福田者,供養如來,所施雖少。供養如來哪怕是一支花,但是獲福宏大。如良田,所種雖少,收穫甚多。《菩薩本生經》說佛為福田,貯無上功德故。所以貯功德,示福田,就是這個意思。這些大菩薩都是修習種種功德,顯示給眾生作為眾生福田,真正的福田。佛是福田,因為佛功德最圓滿。《俱舍論》說有四種福田,是廣義的了。不光是佛了。一是趣田,六趣的田,指畜生。如外國人很愛護動物,有種種慧,他們不信佛教,但是他們也是合乎這個道理。六趣,你愛護這些動物,如里根夫人穿著一件貂皮大衣參加愛護動物會,群眾寫信抗議。你穿貂皮大衣,如別人都穿,那貂就死的多了。他雖然不信佛,其實都對,這是個趣田,你愛護眾生啊!眾生歡喜,諸佛歡喜。佛是最平等的,畜生很苦,放生呀,種種的,應愛護動物呀。這是一個福田,不光佛是福田,所以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最平等。第二是苦田,一切貧窮困苦的人,我們去救濟,這些人都給我們當福田。第三是恩田,父母對我們有恩,我們在父母前行孝,這是種恩田。第四是德田,功德的田,三乘的賢聖,小乘、大乘一切賢聖都是福田。賢聖是地前三賢,十位、十行、十迴向是三賢。到地上菩薩就是聖,十地、等覺、妙覺,都是聖。三乘之聖賢都是福田,這是廣義的福田。前邊四句就是"調眾生,宣妙理,貯功德,示福田"。

"以諸法葯,救療三苦"。眾生有種種病,所謂眾生有八萬四千種病,所以佛就有八萬四千種法,也就是八萬四千種葯。因病與葯,法也無定法。病要好了,葯也不要了。因病與葯,葯喻如來妙法,病喻眾生疾苦。《涅槃經》說:"度眾生故,為說無上微妙法樂"。因為眾生有苦,要除這一切苦就要法樂。苦有三苦,一是苦苦,二是壞苦,三是行苦。事情本來是苦的,這是苦苦。壞苦是留戀,他不存在了,破壞了,你難過了。如世間的眷屬,夫妻恩愛,當時你覺得很幸福,一旦死掉一個,另一個活著很苦惱。孩子也是如此,一個很好的電視機,天天要看,一天你給砸掉了,他很難過,這是壞苦。還有行苦,念念遷流,由一切之遷流無常,而生苦惱。嘉祥大師說,三有之苦,即是三界生死,就是欲界、色界、無色界的眾生有生死之苦。這個苦指三界眾生之生死之苦。這兩種說法不同。《甄解》解釋說:"祥釋為穩"。說嘉祥大師解釋穩當一些。都對,哪裡有錯的。因為要除眾生生死之苦,很合凈土宗的宗旨嘛。凈土宗的特色就讓眾生即身出離生死苦海,別的法門出三界必得斷見思惑,是阿羅漢的水平。見惑,身見、邪見、見取、戒取、還有貪嗔痴慢疑十樣。思惑更細了,貪嗔痴慢。不但人間的貪嗔痴慢去掉,連天界的貪嗔痴慢去掉了,無色界的貪嗔痴慢都去掉。所以天人都是神靈,很高呀,不像世間人這麼凡俗。但他們也有慢,我慢,也有貪。都去掉,才能證阿羅漢,這才能出三界。現在試問誰能夠貪嗔痴慢一點也沒有了,我看不是不但一點也沒有,我看我自己這個貪嗔痴慢是具足的。所以說你要出去,沒有希望。只有凈土法門,是帶業往生,帶惑往生,不是叫你斷惑,這是最突出之處。這一說就是《甄解》和嘉祥大師,這一說,法樂救療三苦,就是要說殊勝的凈土法門,讓一切眾生出離三界生死之苦。祥釋"救療三苦"更符合凈土宗經典含義,所以稱為比較穩。

"升灌頂階,授菩提記。"密法現在到處都是,不要輕易學密法,但是有一點,決不可以隨便誹謗密法。過去,北京有一位,他認為密法就是魔法,他很籠統的這樣批評。當然我們知道有的密宗傳法的人就是魔,那是不錯的。但是不能夠因為這些人,就把這個法說成魔,這個是不行呀。所以我們不能隨便誹謗,這一點很重要。來會的這些大菩薩,他們都升灌頂階。這句話很重要,授菩提記。他們自己得到灌頂,而且他給一切眾生灌頂,這叫升灌頂階。所以我們有時不懂,只管不懂,就怕不懂裝懂,可以說把這個問題剪掉,我沒有深入,我不理解,不要這個。就怕隨便根據自己的見解瞎議論。灌頂是印度古代的一個制度,國王要即位時,取四大海水,在王的頭上灌,表示他就要登位了。密教同樣有灌頂法,灌頂有多種,簡單地說,有兩種:一,結緣灌頂,跟修持人結個緣。你來求法,跟佛結個緣,把你引到灌頂的壇里,教給你本尊的手印,教給你本尊的咒語。這個你就有資格去修行你所傳的法,去修行。這叫結緣灌頂。很多密宗書上寫了,書皮上寫了"未經灌頂,不準翻閱"。有的人不管他,就隨便看了,其實也是為慎重。書上寫了"未給灌頂不準翻閱"。這個法沒有灌頂,這個經不可以看。這也沒有什麼不可告人的密意,就是慎重。要經過灌頂才可以修,才可以看,表示慎重。第二個是受職灌頂。是什麼呢?如法修行人,給他傳授密法,給他做了灌頂,給了他職位,他可以做師傅了。現在可以說95%的人都不是很如法的。不是師傅真正地他允許他去傳徒弟,這就是不如法。這個要經過授職灌頂,你授了之後,你才堪受師位。在密法中叫作阿闍黎。受了職務了,這是灌頂的兩種含義。如詳細說,密法還有四種灌頂。但這四種灌頂需要受戒,有人不受戒什麼法都修,沒有戒,你修什麼都不相應呀。為什麼你們現在成為師呀,你們比丘是250多條大戒,不受戒行嗎?密法也如此,現在有的師傅傳法,不傳戒。他自己都不受戒,所以現在很亂。有人要學密宗,可以這麼說,凈土宗是密宗的顯說。凡是密宗殊勝處,凈土宗都有。你安心修凈土宗就行了。阿彌陀佛就是咒,往生咒第一句"南無阿彌多婆夜",這個很可以證明。劉備的兒子叫阿斗,你只能念阿,能叫阿(e)斗嗎?你喊都喊不清。比如阿三、阿四、你能叫阿(e)三,阿(e)四嗎?"南無阿彌多婆夜"這是梵音的,所以佛號就是咒語,讓大家好好念佛就是念咒嘛。現在有很多密法,不如法,那是他們個人的事。我們不能因此對於密法來否定。灌頂有初位和後位之分,前邊說的是初位,如幾個孩子在那灌頂,從此以後受人敬仰,是聖眾中的法王之位,這是初位的灌頂。後位就不同了,如在《秘藏記》里說:"菩薩初地乃至等覺,究竟遷佛果時。"初地菩薩乃至等覺菩薩,到遷佛的果,成佛時候,在這個時候,"諸佛以大悲水灌頂,即自行圓滿"。他自己就圓滿了,證了佛果了。所以灌頂有這個殊勝的含義。一切大菩薩成佛時,十方的佛為他灌頂,所以我們看來會的這些菩薩,都是位後的普賢,都是從果向因,都是佛的示現。他們所說的灌頂是後位的灌頂,成佛的灌頂。"升灌頂階"就是這個意思。就是經過最後灌頂證佛果了。對於教導眾生就是初位的。一個是結緣灌頂,一個是授位灌頂。"升灌頂階",一個是灌頂的含意,一個是代表密宗的重要。與會的諸大菩薩都是這樣。

"授菩提記",授記是付與之義。"記"記識之義,也是懸記的記。佛對發大菩提心的眾生,授與當來必定作佛之記。這個懸記,稱為授記。高麗人憬興說:"聖說當果,令識因利。"佛說當來的果,讓他認識因,他現在在因地,你知道你將來所得到的利益,很殊勝的一種利行,就是一種極利的利根,極有智慧的一種行動。所以叫授記。告訴你要成佛,成佛是什麼。只是一個預言,讓你認識你現在之所行,非常殊勝。是有真實意義的,鞏固他的信心,鞏固他的修持。只要你現在種的菩提因,當來一定得菩提之果,這叫授記。《法華經》說多少,多少授記,都授記成佛,連提婆達多都授記了。《法華經》說授記最多的,授菩提記是什麼呢?表示大士都是得到過佛授記的,定當作佛的,並且也表示這些在會的菩薩給眾生授記成佛。因為他能在十方世界示現成佛嘛。所以他也可以給眾生授記。

"為教菩薩作阿闍黎",這也是密宗。阿闍黎翻成教授,又譯為軌範師。這些法會大眾教這些菩薩做阿闍黎,所以"常習相應,無邊諸行"。密宗稱為金剛阿闍黎。"升灌頂階,授菩提記,為教菩薩作阿闍黎"。連起來看,這個阿闍黎是金剛阿闍黎,為什麼是金剛阿闍黎呢?因為密教的阿闍黎代表的是金剛薩埵。金剛薩埵是普賢大士的示現,為密教的初祖。這些大士都是德尊普賢,普賢化身金剛薩埵,這些位尊普賢的人也教導眾生,讓你們作阿闍黎。"相應"是相契合的意思。無邊相應諸行。相契合之意,如三密相應,成為相應。如境智相應,你所觀的境和你的智慧相應。照見五蘊皆空,你能照的有智慧,般若波羅蜜,但是你真的把這個境看成空了。境跟智就一致了,相應了。你說照見五蘊皆空,可有人一開工資,獎金少了一點,馬上就不高興了,境就不空呀,境智得一如呀。密宗以三密相應,密宗也稱為相應宗,他之所以能即身成佛,就是讓眾生的三業頓同如來的三密。如來有身密、語密、意密。眾生的三業是身業、口業、意業。身是殺竊淫,口業是妄語等壞事,意業是貪嗔痴。身三,口三,意四是十惡。讓眾生的造惡三業頓然契如來的三密。身業皆應,口是持誦真言,心中所緣的是般若,能這樣齊修的人很不容易的。你從一個密下手也可以,這也是凈土宗的道理。你念一句佛號,就是個密語,你一下手也相應,也能即身成佛。當你成佛的時候,其他兩密也相應,這是說"為菩薩作阿闍黎",也是教導一切菩薩做金剛阿闍黎,這些與會的菩薩,經常修習密法相應的無邊種種修行。從這裡也能看出密凈不二。

"成熟菩薩無邊善根,無量諸佛咸共護念。"善根是身口意三業之善,這一切善,堅固而不可拔叫做根。再一個含義是它能生出妙果,因為修了善,出生其他的善,還能結出很好的妙果。例如戒能生定,定能生慧,有福能生般若。因為善事能生出善事,能生出余善,能結妙果叫做根。根還能長。諸佛的護念,護念是什麼意思呢?就是保護和意念,諸佛保護這種人。阿闍黎修普賢之德,對於菩薩無邊的善根,叫他成熟。這樣的話,無量諸佛對於這些大菩薩,都是共同護念的,保護和意念。《會疏》說:"護謂覆護,念謂記念。"《凈影疏》說:"護使離惡,離開惡念,念念增上,增長。"這意思很深,諸佛護念我們,善增長,惡遠離。經上說,證了三果之後,若刨地的話,那些蚯蚓自然離地三尺。,你不會一下子誤傷他,這就是護念的結果。這樣作惡的機會就少了。所以善能生善,得到諸佛的護念加被。自力還有他力。這是結合讚歎。會中的大士,總起來無邊善根得到十方諸佛的護念,讓他們遵修普賢之德,善根增長,成熟得到護持。

諸佛剎中,皆能示現。譬善幻師,現眾異相,於彼相中,實無可得。此諸菩薩,亦復如是,通諸法性,達眾生相,供養諸佛,開導群生。化現其身,猶如電光,裂魔見網,解諸纏縛,遠超聲聞辟支佛地,入空無相無願法門。善立方便,顯示三乘。

咱們這個經不是賢遵普賢大士嗎?經中上首是普賢、文殊。所以遵普賢之德,要特別標顯文殊智德。彭紹升居士在《無量壽經起信論》講,一大段說的很好:"不度文殊智海,難入普賢行門"。不能夠度文殊大智之海,難入普賢修行的門。"因為你不能了知自心一念頓圓,平等正性。"狂心不歇,歇即菩提。歇就是菩提,平等正性,無上正等正覺。心佛眾生,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平等啊!凡聖共有,雖然平等,凡也有聖也有,一際無差,是沒有差別。不入文殊智海,不了解這個,以不了故,不了解所有的願行,悉不具足。何以故?心外起修,即成有漏。離開心,從心以外,去修一切法,去執著一切法,都是有漏。有位通願法師到我家裡來感嘆,我說明明是無為的法,讓大家變成有為了。他回答明明是無漏的法,變成有漏的法了。心外去求法,是有漏的。無邊的功德,都不在自性之外,心外求法,視同魔業。我又問你念佛是什麼?念佛正是念的自心,無量光、無量壽,是自己的本覺。這一點要知道的。隨順真如,修一切法,才能具足無邊的功德。能隨順真如,修什麼法,一切的法,都具足無邊功德。《金剛經》說無人、無我、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彭紹升的話和《金剛經》是一致的。因此需要文殊的智慧,沒有文殊的智慧,說法不行,都是有漏法。明明是無漏的,到你這兒都是有漏的。修行也如此,明明無漏,到你這兒就有漏。"不度文殊智海,難入普賢行門。"這一段從"諸佛剎中,皆能示現,譬善幻師,現眾異相,於彼相中,實無可得。"等等都是表現,從文殊妙志起修,圓滿普賢殊勝的行願。把這一段總的經文含義先提前做了一個介紹,真要入普賢行門,先要度文殊智海。"諸佛剎中,皆能示現"。這一切大菩薩在一切的國土都能示現種種應身與化身,如同善巧的幻師現種種不同的相,印度有很多幻師,最近還有。我碰見一個英國老太太,告訴我一件事,和中國聊齋說的一樣,把一根繩子一扔,扔到天上了,繩子掛在天上了,一個人在那兒爬繩子,看上天了。這是幻術,拿照相機一拍,那個人坐那沒動,照相機不怕催眠,它照出來的底片是真實的,看的人有意識就催眠了,這是幻術。《大智論》講西方有幻術這類人,一切皆能化現,宮殿、廊宇,結巾為兔、緊帶為蛇,種種變化等幻師。如夢幻泡影,不是真實的。過去北京有人在茶館喝茶,大家都全神貫注,在他認為沒有精彩這處,等一會表演完了,很多人上樓喝茶都稱讚,說真奇怪,硬把牛拉到罈子里去了。樓上的人說,沒這事,是把蛤蟆放到罈子里了。因為樓上的人沒有被催眠,他們看到了實際是個蛤蟆,但是被催眠的人看到是個牛被拽到罈子里去了,精彩的不得了。這是個幻術。現在白蓮教等,他們都有幻術,邪法呀。借幻術之幻化譬喻大士之普門示現,諸佛剎中都能示現,就好像幻術師一樣,能夠現種種瑞像。"以彼相中,實無可得。"《寶積經》說:"如幻師作幻,自於幻不迷。"他自己變的他知道,他不迷。幻本身是虛無的。佛看世間也是如此。也就是《圓覺經》的話"知幻即離,離幻即覺。"一切都如夢如幻,離幻就是覺悟。生活中的很多菩薩,亦復如是,十方的示現有著幻師不可得的。

"通諸法性,達眾生相。"是照真,達眾生相是達俗。我們說修行的人,要照真達俗,要照到本體,又要通達實際,要度眾生,眾生是實際。"通諸法性",法性就是實相、真如、法界、涅槃、實際等等。法性和佛性略有不同,也不是根本的不同,是用詞習慣上有些不同,本質上沒有什麼不同。佛性我們通常把說在有情這方面。有情含靈、眾生都有佛性,我們不說,磚頭,瓦片、桌子、板凳有佛性,因為他是無情的,這是習慣用詞。至於法性,通於有情無情兩方面。法性和佛性也無分別,只是在使用習慣上有所區別而已。《起信論義記》說:"法性者,明此真體普遍義。"此真體是普遍的。"通與一切法為性",就是說一切法的本性叫做法性。通達法性很重要,嘉祥大師說:法性即是實相,三乘得道莫不由之。不管聲聞、圓覺、菩薩,一切任何一乘,你得道沒有不由於了達實相的,證入實相,才能得道。又《止觀》曰:"法性名為實相,尚非二乘境界,何況凡夫。"二乘對於實相不能很透徹的,只是含含糊糊。不是二乘境界,何況凡夫,凡夫怎麼能通達實相,眾生的心,說法實相,最容易莫過於持念。二乘都不是這樣的境界了,何況凡夫。以我們眾生的心通達實相,最容易的方法是什麼,莫過於持念。華嚴宗說真如有不變和隨緣二層意思。隨緣的意思能變一切法,稱作為真如為法性;又從不變故,雖說隨緣能變出種種的內容。因為不變,雖隨緣但六畜的眾生它們的真如不失、不變。如真如隨緣就入了油鍋上了刀山了。真如不失不變。例如水變為波,而不失水之性。水的性是濕,波也一樣是濕。法性如是,純善無雜。但因緣會合,也就有染有凈,有了凈土,有了穢土,有了剎土之分別了。這是隨緣的意思。"通諸法性,達眾生相",就是通眾生相,通達眾生差別。《會疏》說:菩薩有二種智。就是菩薩有兩種智慧,能為一切修行本,是一切修行的根本。什麼是兩種呢?一者如理智,能照諸法本性,不一不異,不生不滅,是名通諸法性;二謂如量智,能照眾生殊相,迷悟凡聖者各異,是名達眾生相。無量壽經講座20(德遵普賢第二)無量壽經講座20(德遵普賢第二)

就有了數量,無量的智,能夠照見種種不同之相。剛才說眾生有種種根,所以我們給種種葯。如你不通達眾生,那你怎麼給葯呀。眾生種種差別呀!種種病呀!這差別相,這叫什麼智慧呀,這叫無量智!能照眾生種種的殊相,是不同之相。迷呀、悟呀、凡呀、聖呀,都不同啊。這些你都能知道,你能因病給葯,你才叫達眾生相,所以這個經文有很深的含義。"通諸法性,達眾生相。"所以首先是自己通諸法性,然後才能夠達眾生相。所以這個都是我們要發大願的人,要從這個地方下手。下面是供養諸佛,開導群生。上面是"照真達俗",底下功夫呢,就是上供下度。我們修行就是上供諸佛,下度眾生。這兩句話就是上供下度。供養,財供養,香花、飲食,藥物供養常住等等的。第二是法供養,如說修行利益眾生是法供養,一切供養法供養最。拿身體、頭、腦、髓供養,不如以法來供養。一切供養以法供養最為殊勝。什麼是法供養,如說去修行,去利益眾生去。說佛沒有一點點心說你們要恭敬我,你們要為我怎麼怎麼樣。所以眾生歡喜,諸佛歡喜。所以我們要明白佛的心呀!你說我如佛的心,你作的事不合佛的心,你作的事就沒有什麼功德了。這個可以分三種。這是兩種,分三種。一是利供養,利供養有香花、飲食;二是敬供養,恭敬讚歎頂禮;三是行供養,受持修行妙法。《甄解》說:"能游無量佛土,興供養之雲。"說普賢雲海供,一切的供養廣大無邊,如雲一樣,這供養雲吶,來供養諸佛。"開導群生",怎麼樣化眾生,我們剛才說供養之中最殊勝的供養是法供養。法供養是利益眾生啊!上下是連著的,上供下知,上供下化,上供下度啊!都是一樣的,所以《維摩經》說:"雖知諸佛國及眾生空,而常修凈土,教化眾生。"就度眾生啊。這是給眾生真實之利呀!除諸幻事,借諸幻相,雖然無所得,雖然知道無所得,我還是在十方國土去在眾生前,教他凈土法門,勸他向極樂世界。這就是供養諸佛化導群生的含義。

"化現其身,猶如電光。"他化現的身體極快,如天上打閃電一樣,這個"神力難思,故稱化現"。這是唯識論的話啊!說這個神力,妙用你想不到呀,故稱為化現。不是要生出來,要像人那就很麻煩了,要養多少月,才生出來。一點點小孩,到很久能識字,能說話,都十幾歲了,那就很慢。他這一化現就化現出來,他化作種種的形像。所以觀世音三十二應,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甚至變成阿修羅等等。這個行動之速,就跟打閃一樣。菩薩能於一念之間,普至十方世界國土,這又是《華嚴》的境界了。這個菩薩能夠在一念之間裡頭,普照了十方的國土,上供下度,平等普照。在這一切供養之中,他這裡頭沒有優劣親疏之分,那大平等供養。這《會疏》的解釋,這個日本的《會疏》解釋說,電光為什麼說是電光呢,有四個含意。一疾速義,快,打閃快極了;第二個是破暗呀!黑夜陰天了,一閃來亮一下,東西都看見了,過去就沒有了。三是不住義,這個閃電它不住;四是無分別,這個閃照什麼東西一樣的,說我只照樹,不照花,只照草不照水,沒有,普照,菩薩一念一時普至十方世界,上供養諸佛,下利益眾生,沒有出入前後相,如電速疾。這個菩薩度眾生,到一切十方國土去,他沒有什麼彼此的分別,也沒有,有前有後有出有入,一念之間就普現。所以如電的快,第一個是快的意思。這個菩薩能照諸佛會,在這佛會中等等破眾生的黑暗。眾生愚痴不明白就是黑暗,這麼一閃,大家一亮。常常有修行好常有這種感覺吧。在清凈的時候,看佛法的時候,聞法的時候,心容易清凈,星光一閃,如閃電破眾生暗。菩薩又能化生無量的化身,到無量的國土去,他也沒有住處,閃電散在哪,在哪呆著,馬上就沒有了,如再碰到一個電,無所從來,也無所從去。菩薩平等,也沒有前後、彼此的心,來無住,也無分別,如電光照物。用電來譬喻佛的化現,菩薩的化現。從這個裡頭我們也說,說個一念之間能到十方國土,這個速度遠遠超過咱們世間的極限,世間極限是不能超過光速啊!沒有比光的速度更快的。但這個不知道是光速多少億倍呀!

"裂魔見網,解諸纏縛。"這兩句也是相聯繫的。這個你要是出了魔見的網啊,你才能不受纏縛。裂就是開裂,裂破啊!魔的含義呢?《智度論》說:"奪慧命,壞道法功德善本。"這魔是幹嗎?是奪到你的慧命,不是奪我們的壽命。我們現在發了一個正的心,我們相信,我們護持自己的修行,這是護持我們的慧命,魔給破壞了,奪走了我的慧命。慧命比生命重要不知道多少萬倍。魔就是奪你的慧命,壞你的道法功德善本,把你的道法功德善的根本給你破壞了,所以叫做魔。魔見網,見呢?就是思慮推求等等的就叫做見。你見解怎麼樣,這個凡夫沒有達到聖道,我心中所起的都是見,所謂情見吶,所起的不是情,就是見那。從若廣義的說,這一切思想方面都叫見。狹義一點說呢,《止觀》裡頭說:"決定解,名之為見。"說你這個見就是見解的意思了。對於這個事,就這個看法,決定的這個叫作見。所以我們常常說的這個見呢?是後者這個意思。你就是有一個固定的觀點,固定的看法,你看什麼都是這樣。我戴一個顏色眼鏡,戴了一個紅眼鏡,看什麼都是紅的,窗戶也是紅的,什麼都是紅的,這就是譬喻這個見。所以我們常常有時斷見,常見,這兩種見。人死如燈滅,什麼都斷了,沒有了這叫斷見,這是錯誤的。"常見"唉呀,我壽盡生了天了,永遠不死了,無漏升天,生了天吶有肉身成了金身,永遠就不會壞了,耶穌啊!將來審判世界,所有的人只有兩種出路,一種壞人入地獄,老在地獄。好人生天堂,老在天堂,這都是常見。常,老是這樣,都是錯誤的,這都屬於見。這魔見網,這種邪見它複雜的很,就像蜘蛛網一樣,你碰到就出不來了,就稱魔見網啊。這個《華嚴經》說:"我慢溉灌,見網增長"。說你雖然修行,我慢它就像水在那灌溉一樣,讓這個見的網在那長。《智度論》說:"是入邪見網,煩惱破正智"啊。你入了邪見之網煩惱就要來破壞你的正的智慧,所以魔見是什麼,就是邪見之網。見網稠林,見像網子,像林子一樣很難得出來。這個《智度論》"有念墮魔網,無念則得出"。你起心動念,你就墮到網裡頭了。沒有念,才能出得來。所以裂魔見網很重要,不然的話起心動念,都是要墮入魔網的,所謂起心即錯,動念即乖。又說起心動念無不是罪,唯有凈念相繼無念而念,這才能出離。

"解諸纏縛",我們現在用這個憬興師的意思,他解釋為什麼呢?八纏三縛不用別的解釋了,用他一家就行了。這八纏呢?是無慚、無愧。這個人不懂慚愧的,這個人不可救藥,無慚、無愧、妒嫉、慳吝、惡作、睡眠、掉舉、昏沉,這八樣。三縛是貪嗔痴啊!這個《凈影疏》曰:"亦可諸煩惱結,通名纏縛。菩薩教人斷離,名解。"憬興呢?就指出具體的,這個八纏三縛。這個《凈影》是說一切的煩惱都是纏縛,都要離開啊!所以因為會中諸大士"通諸法性,達眾生相"。所以他就又有根本智又有差別智。所以這眾生出這個魔網,解除這些纏縛。所以這個就是跟前頭相聯繫的。,

"遠超聲聞、辟支佛地,入空無相、無願法門。"我們開始,中間停頓了一下,現在又能相續,都應該看成是佛力加被。我們今天之外,今後還有兩次,所以今年這個學期除今天之外一共有三次。我們可以很從容的把第一卷的內容討論完。這部註解呢,也是這部經呢,是以前頭的內容比較費解。前頭概要,就是十門分列啊!討論全經的體性,宗趣等等,那比較深入,所以是比較費解的。我們把一個劈竹子桿啊!頭一節是難劈的,但是經過這一年,那我們以後的兩次啊,可以把這個第一節劈開了,那麼底下呢?就迎刃而解,就比較順了。那麼今天就接著上次的內容繼續,大家一塊參學。

那麼這一章呢這一品呢?是"德遵普賢品",這是第二品,這"德遵普賢"就是說,所有參加法會的,這一切出家菩薩,在家菩薩,在家菩薩以賢護十六正士為代表。出家菩薩以文殊、普賢、彌勒為首,這個無量無邊的菩薩,就不可說有多少,這數目說是無量無邊,而且德呢?都同遵普賢大士之德。所以這一品稱為德遵普賢,而這一品裡頭,詳細介紹了這參加法會的出家在家菩薩的殊勝的妙德啊!這是《唯識論》知道這一些大菩薩都果位上已經成就,而仍然示現在因地的,這樣的大士。所以都是證明這一點,來說這普賢大士之德的具體的內容。這個上次講到"遠超聲聞、辟支佛地,入空、無相、無願法門"。入了這個法門叫空、無相、無願的法門。上一次講已經提到,這個三乘啊。雖然得到了三空門那,但是偏於空啊,這個三空門呢,就是指這個空,無相、無願,三個皆空。二乘雖然也能夠見到這個三空門,但是他偏於空了。這是菩薩的入空、無相、無願法門。所以首先呢,把這空、無相、無願的內容先作一個介紹。那麼這個解釋呢,我們所依據的這個《凈影疏》,這書上寫了,我就不再講了。

我們底下講龍樹菩薩的著作。那龍樹菩薩在現世我們知道是八宗的祖師。我們中國把佛教分為十宗,而八宗都奉龍樹為祖師啊!沒有第二位呀。那個經典里說龍樹是過去妙如相如來。所以我們對龍樹大士的著作,他也是普被三根,深入淺出。著作是浩如煙海呀!他其中很重要的一個著作是《大智度論》。那麼根據《大智度論》的解釋,解釋這個空、無相、無願。他說"觀諸法空,是名空"。那麼一切法皆空啊!所以心經啊,就講啊,色、聲、香、味、觸、法,一直到無無名,亦無無名盡,無智無得。都是無啊!空啊!所以諸法是以空,都是空,本空了,這就叫作空。什麼叫作空,就是這個意思。在空中,既然是空了,你還有什麼相可取呀,一取不就是成了有了嗎?不可取相,那麼在這個含義上,這個空字的意思轉為什麼?是時空轉的意思,也就是說空的含義就轉化為無相。空中本來無相可得,因為你看到無相可得的時候,不可取相,這個時候這個空的含義,就轉為無相。所以好些我們從這個地方可以看出來,很多事明顯在那變化,而本體並沒有變化。既然無想不應有所作為呀,作是作為呀!這是講的無作,我們經裡頭說的是無願,是空、無相、無願。而無願就是無作,這個解釋也是根據《大智度論》,所以我們這個大經解一百三十三面倒數第三行,就說了。《大智度論》說:"無願故不造生死之業,亦名無作。"這兩個名詞是一件事情,也沒有什麼,有一個要追求的,有一個什麼,什麼發了一個什麼什麼志願。既然這個都沒有了,你就不也造這個生死業,也就不會造了。你不求這個嗎?不求世間的功名、富貴種種的,那麼就不造生死之業了。所以叫作無作,所以無願就是無作。

底下我們這《大智度化》講無作呢,無作就是講的無願,一個事實兩個名詞,既然空的含義轉為無相,無相之中,還應該有什麼作嗎?相都不可得了,你還作為什麼啊!一有作就是三界的生因了,你無作就不做三界的生因呀。欲界、色界、無色界。這個時候這個含義就從無相轉為無作。這個就把這個名詞解釋了,空、無相、無願他們的內容。那麼怎麼說這個菩薩入空無相無願法門,在修持上說是三件事,到底是三是一,到底如何呀?到底從何下手啊?《大智度論》底下講的很清楚。打個譬喻,譬如一個城,城呢,有三個門,三個門呢,雖然城有三個門。咱們要進北京城,假定有三個門,那你一個人,你不可能一下子要從三個門一塊進來,對不對,是不是,你要進安定門,就進安定門,要進西直門,就進西直門,你不可能還有東直門。你一個人一塊從安定門、東直門、西直門一塊進來。這是個譬喻,進就從一個門就進來了。進的門,城是什麼呢?城就是譬喻是涅槃,所以一切修行,我們要知道,我們是個選佛場啊,我們都要成佛呀,要證涅槃吶。不是說當個方丈做大法師啊!成個了不起的佛學家。我們為讓你信,要入這個城是涅槃,涅槃是三德都齊彰啊。法身德、般若德、解脫德,得到解脫,證了般若,恢復了法身了。要進入這個城啊。那麼這個城呢,有三個門,所謂空、無相、無願。底下這個《大智度論》這個說法,我們也邊看邊解釋呀!

一個人進了空門,他真知道一切皆空了,從這個空門進來,進來心中也不得是空。不得是空是什麼意思呢?《大經解》加了一句話,我們就好理解了,他也沒有停持在空相上,有一個空,就是一個空相,就在這個空相上待住了。這個時候,這個門就堵住了。這一點很細,這一點很細,修行人我們要知道,往往不是沒有能夠入門,就是剛一進門就堵住了。這個非常可惜,在這堵住了。它就抓住一切皆空,本來無一物,就是這空空蕩蕩,這就是墮在空相之中了。墮在空相之中,這個門就堵,通途變塞,這個門就不稱為門了,就成了關了,就把你關在這裡了。那這個人就沒有從空門進來,如果他從空門進來底下就沒事了,那就解決問題了。你就是一切皆不可得,通達無礙,通達就很活潑潑的,不是一個死的空呀!進來了,你抓住這空相,就堵住了,如果你這個時候去掉空相啊!去掉空相這是什麼?這就是無相門了。不但是一切可見之相都除了,連這個空相你都除了,那就一切相,你都真除了。真除了嘛,你就無相了。那你就從無相門進來了,從這個門可以進來。可是呢,著於無相的這個樣,底下這句話,"若於無相相,心著生戲論"。若於無相,無相本來是無相,你這一執著,它就成為一個相,這個相就名為無相之相。所以一切都不可執著,一執著很好的一句話,就成了一句合頭成了五劫系驢。一句合頭,你聽了的話,你就死一句,你把它執著住了。那麼這個裡頭,就執為定法,那麼這一句話你說,就成了一個系驢的橛。驢是要亂跑的,拴一個橛在那把驢捆在那,而這個橛是一萬劫都在那存在的。所以這事你可作到進來之後,你不能你再執著一個無相之相又堵住了。你心執著就生齣戲論來了,唯戲論者就成錯誤的見解,就成為戲論了。那麼這個時候你把無相之相,也除掉了,那就入了無作門了。所以不是一個人,一身從三門入。有三個門,你可隨一而入啊,這就是說無空、無相、無願法門,從哪一個門都可以入,這就超過二乘了。所以剛才頭一句是"遠超聲聞、辟支佛地"。對於聲聞、辟支佛是遠超。遠超表現在什麼地方了?二乘對於三空門是成於空,他沒有真進來啊。但是菩薩就入了這個法門,這是遠超之處啊。

底下又有兩句"善立方便,顯示三乘。"我們首先解釋方便兩字的含義。方,淺說是方法,便是便用便利。很通俗的說法,我們要有便利的方法,你要度眾生,你告訴他一句話啊,他都是做不到的,你怎麼度啊!你給他一個便利的方法,是有方法,而且很便利。他能作的到,你才能度眾生呀!這方便很重要呀。善立方便,有一些我們不多講了,挑著講啦,這裡引證很多,大家自己看,底下我們看《法華義疏》:"方便是善巧之名,善巧者,智之用也。"這和前邊說的又引深一步了。方便就是善巧的名字,所以我們常連在一塊說方便善巧,連在一塊說這人很善巧啊,很善於說法啊!很巧妙的救度眾生呀,就稱為善巧,就是善巧。"善巧"是什麼呢?就是智慧之用,從智慧之體,它要顯出作用,所以因此就成為善巧嘛。這裡就把方便補充了一遍了。《大集經》說:"能調眾生,悉令趣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名方便。"能夠調化眾生,讓眾生全都趨向於無上正等正覺,這才是方便呀!所以就是說,所以知道空無相是大智,而隨宜施設名方便,我們能夠隨宜的辦法,建立我的這個法門,來救度,這才叫方便。方便也有兩種,這個是根據《會疏》說的話。《會疏》他是這樣講,《會疏》一方面根據《涅槃經》"智度菩薩母,方便以為父。"所以我們稱慧母、智母,就是這個意思。因為智度就是般若。智慧是菩薩之母,菩薩都從智慧出生,方便就是父親呀!所以都說是譬喻,所以智慧方便很重要。知道一切空無相,這是大的智慧,我們隨宜來施設,建立法門來隨宜說法,救度。這就方便了,這方便很重要,是眾生的父。方便有兩種,這是《會疏》的話。一個深解空而不取相受證。自己本身,深入了解,解答了,開解了空。對於空這不是淺的解是很深的解,不取於相,不取這個空相,也不是受證,這是進一步的境界了。是不是,這個證字,所以取證不取證,有很多漸法在途中他就取證,那麼他就慢了。他在這就耽擱下來了。對於一切都不取證,直接到了三藐三菩提,而且是很快速的。打個譬喻,從電梯,一下子中間各各地方都不下來一直到屋頂,他要到摩天樓,那就是直驅,直上正等正覺。因為你第三下電梯轉一圈,第五下電梯又轉一圈,這就等於取證,只是打個譬喻,大家都懂得了。你中途你要取證,這麼一看吧,第三層樓是怎麼回事,就明白了,是不是,這個方,一個是解真空而不取相受證,而直驅最高的屋頂呀,這是一個方面。二他自己以實相之理深微、深妙呀,這眾生的水平,沒有人能夠相信,能夠接受呀,確實是如此呀,所以佛說《華嚴》之後,就想般涅槃。大家不能信受,連羅漢都如聾如盲,所以就接受大家從小乘說起,說法四十九年,大夥最後得了《法華》,這些人跟了佛四十九年學了很多法,這個已經提高再提高了,等說到《法華》時候,還有五千人離席呀。不是五個十個,是五千了。一個道場,五千人嘩啦一下走了,這是什麼場面。我們要知道,我們今天聞到圓教的法,我們不驚不怖,沒有驚怖,也不抵觸,還能相信接受,你應知《金剛經》"當知是人甚為希有,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這是很殊勝的事情。所以今天咱們就在這研究是圓教的經典,是殊勝的事情,那麼"莫能信受"怎麼辦呢?要需要方便來誘引、誘導。這個誘字,最善巧的莫過於觀世音間菩薩,觀世音菩薩的誘導是有求必應呀。求財得財,求子得子,求金得金,求長壽得長壽。都是些個人打算,觀世音菩薩為什麼要這麼做呢?那兩句話就說明白了,皆與欲鉤牽,後令入正道。鉤令悟正道。眾生需要這些,滿足他們這些,這是欲,以此為鉤為牽引,為方便,而且其中之目的希望大家入正道,這是誘引的最好例子,這一些方便,就是用種種的方法,方便,再有魚籃觀音,大家都看見嘛。畫觀音畫一個極美的少女拿個籃子,籃子里有一條活魚,稱為漁籃觀音,那麼觀音不拿楊柳,不拿水瓶。甘露瓶、楊柳枝,這是常見的,而籃子里有條活魚,這顯然就是去拿去做菜呀,或者出賣,是打上來的,是釣上來的,這漁籃觀音,觀音化現的,打漁的地方這些人不懂得信念佛教,就知道捕魚賣魚、吃魚,就這樣的過生活。忽然一天來了一個極美的女人,跟他們一起生活,籃子里有魚而不止一條,畫就畫一條,這是變成女人,但是有人向求婚,這人功夫很薄,不知道什麼什麼,沒有很深的文化。她說你們這裡這麼多人我嫁給你們誰呀,這有上千人,我拿這個你們去念,這個明天你們誰能背下來,這《心經》。噢,這些人沒有黑天白天,專門背,還有好多人背不下來。到底念了,還沒背下來,能背的就行了,還是人太多。給你們普門品,晚上就念,三天誰能背下來,三天後七個人能背。七個人能背,七個人還不行,給你們《法華經》吧,你們背去。三天幾天之後誰能背下來,我就。那只有一個人能背,那人姓馬,所以這觀音成為馬郎婦,夫妻的婦,夫婦的婦,馬郎婦就這個典故。姓馬,這個人姓馬,他能背下來,結婚,洞房花燭,正在剛剛喜宴之中,新娘突然就死了,很惱喪當時就埋了。埋了過了幾天來了個和尚,大家還在議論這個事,和尚說你們怎麼這麼愚痴啊,現在還不明白,那是觀音菩薩來救度你們,你們這一方應當有難,觀世音菩薩教你們來讀經呀。所以觀世音菩薩,以菩薩的威力,怎麼能消災呀,還是靠大家多念經呀。這裡我們現在很需要,現在咱們鬧荒,我們這個不是災嗎?大家都又回來了,要消災呀多念佛。從這個故事裡知道這個道理。這裡叫你們念,你們這些人,他動機都是胡念,為了跟一個美貌的女人結婚,這完全是世間的情意之計,從這一心來念就能消一方之災呀。我們要發大乘無上的正等正覺菩提之心,以這個心來念頌,來迴向,力量是非常大呀,所以我們消災,救劫,普益饒益有情,要依靠念,這就是方便誘引。大家就說你這個和尚這麼說你有什麼根據。他說你們開棺材看,打開棺材是空棺。所以流傳漁籃觀音馬郎婦。所以解到方便用語,就想到這些個具體的事,當前我們還需要,不但自己念而且還勸導其他四眾弟子,都要多多發心念誦。為什麼這麼念?先是誘引,最後都要入正道呀,都要發無上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都要入涅槃之城呀,但是他逐步的開悟了,一上來人們不懂這個,一般人呀,所以其德廣大,這個德,這個方便之德,是非常廣大,使他本來不能夠信受的人,他能信受了。本來得不到救度的人,可以得到救度啦,這是悲心到大智慧到極點的流露。可以這麼說他沒有大悲,他不肯這樣用心,他沒有大智,他想不出這個辦法,這方便是大智大悲之所流露,不二乘所能為,不二乘所能為。這個"不"字是日本人的古漢語,所以有的時候有點彆扭,但是還是不錯,比中國人還是強呀,一般人呀,"不"是"非",這不字是非字,不是二乘所能辦得到的,故言善立。這個善立解善立方便,這是《會疏》的解。方便有兩種解,一個是不取證,一個是莫能入正道,不能解,但是眾生,莫能信受而能以種種的誘引讓他漸漸悟,而得度。這樣成為善立方便,善巧建立了,方便的辦法。這個顯示三乘的辦法我們都很熟了,就是羅漢、辟支佛、菩薩運載唯一嘛。《法化》嘛,以羊車、鹿車、牛車,這三種車做譬喻小乘、中乘、大乘。又說方便了。,法華譬喻品》說,如來有無量的智慧,沒有畏懼,有諸法的保障,能夠給一切眾生一佛乘的法。將來都成佛的法,但是不盡能受。不是所有的眾生都能接受。說到《法華》最後,說法四十九年。培養教育,還要有五千人退席呀,不能盡受。舍利佛,叫舍利佛:"以是因緣,當知諸佛方便力故,於一佛乘,分別說三"呀。因為這樣不能信受,所以諸佛用方便之力,以一佛乘說成是三,有羅漢呀、辟支佛呀、菩薩。慢慢漸修最後成佛呀。所以這個就是善立方便,顯示三乘,釋迦牟尼佛也是這樣,也是顯示三乘,一切諸佛都是如此,一些大菩薩也是如此,方便誘引救度眾生。以前這都是八相成道中的第七相,轉法輪,都轉法輪。怎麼轉呢?就是這麼轉。自己要自覺,自覺之中要覺他,覺他自己就善立方便啦,而顯示三乘來救度其他,漸漸地都入佛乘。三個車都出來之後,佛就把這個方便誘引嘛。好比他兒子在火宅之中貪玩不肯出來,佛就告訴他,快出來呀,我這羊車、鹿車、牛車好玩極了,你們出來吧。這樣孩子們都統統跑出來了,跑出來離開火宅父親很高興,不至於在火宅中燒死。給他們是什麼呢?給他們是大白牛車,出他們所想像的,人人大白牛車都成佛。這也顯出善立方便的,顯示三乘的含義,所以這些諸大在家菩薩、出家菩薩都有這樣德得來參加這個會,聽釋迦牟尼佛說《無量壽經》。我們對於這個經也就知道珍重呀!

"於此中下,而現滅度。"緊接著呀,顯示三乘法,有上,有中,有下呀,對中根下根的人,示現滅度,示現滅度,第八般涅般相。這兩句話就把第八相,八相道。第八相就點出來了,現滅度,滅度是涅槃兩字的舊譯。原來我們就翻譯了滅度,後來唐朝再譯呢,譯為圓寂,所以大家常常說某某和尚圓寂了。實際這個名字非常高。圓寂者就是涅槃啦。現在把這兩個名詞,滅度和圓寂作個解釋,滅度者,滅字就是滅生死的因果,度呢,是度生死的瀑流。所以滅度兩字,生死的因果都沒有,也沒有因也沒有果,那就出來了。這樣的話度過生死的激流,這種的生死中,生死中流,死是生死,中流是個瀑流,是個煩惱。那邊是涅槃,這渡過煩惱的瀑流。登上彼岸,這是滅度的含意。《涅槃經》說:"滅諸煩惱,名為涅槃,離諸有者,乃為涅槃。"渡中流就是煩惱,你滅了煩惱,你到了涅槃嘛。離開了一切有,三界之有都離開了。一切有都離開了,你就涅槃嘛。圓寂怎麼講呀?《賢首心經略疏》上說了,涅槃,(咱們翻譯,這是新譯,古譯就是滅度),德無不備稱圓。德沒有一樣不具備的,叫作圓呀。圓寂兩字都很高就在這兒了,沒有一樣德他不具備。障無不盡,一切障礙沒有一樣不除盡了的,叫作寂。這是一種解釋。《甄解》呢,是日本人著作,"義充法界,德備恆沙為圓"。義充滿了法界,德有恆沙的具備叫圓。"體窮真性,妙絕相累為寂。""妙絕相累",本體窮盡了真性,沒有一個地方還有障礙的地方,這稱做真性。"妙絕相累"很妙,絕了一切相的連累。累贅,一切相不能成為我的累贅了,它不能給我添麻煩了,沒有一切相所累叫作寂。所以就是說"於此中下,而現滅度"。為什麼說中下而現滅度呢?這個在《法華壽量品》中應當說了"若佛久住於世,薄德之人不種善根,貧窮下賤貪著五欲"。若佛久住於世,薄德的人他就不去種善根,他總是還來的及,不忙不忙。貧窮下賤他貪著五欲,奔吃奔穿,有一點錢他就買彩電,買電冰箱,就是忙這些事。他入於臆想見網中,他整個在那想這些事,在妄想,在這個網之中不得出來。就像魚進了網中一樣,愁死了,出不來,這種人看見如來常住不滅,他就更起驕姿,原來的壞習慣就任性多了,對於佛法就厭怠。我知道在忙什麼,我哪有那時間啊!老在不忙不忙,就厭倦就怠啊!不能生難遭之想。他不能想難遭難遇,恭敬之心,在這短短的時期,明真老法師,已不在了,所以他這是實際的難遭啊!要老住世的話,那大家就不起難遭難遇之想。現在再找這兩個人就找不著了。那是難遭難遇,因為不起恭敬心呀。是吧,因為出這個毛病,是故如來,雖然不是佛實際的滅度,而說滅度啊!於此中下而現滅度。現滅度,是示現滅度,對於上根他沒有示現滅度,對於中下是一種方便,讓你知道佛不在了,你知道難遇難遭,你這個抓緊時間呀。人命在呼吸間啊!真是在呼吸間呀,不知道今天出門,晚上回家不回家,這是不知道的事情。所以我們要深信無常之心呀,難遭之想啊。所以佛作這個示現是為了過度中下根機的。若是上根吧,佛本來無所從來也無所去,本不離開生滅,佛是自性本無生滅。這是六祖的話。那什麼叫涅槃啊。再有智者大師,讀《法華》看見靈山一會,儼然未散,佛在靈山說法,那樣一個大的法會,還在那照常進行。儼然,清清楚楚在那,沒有散會,此刻何有滅度。曾經有一般的人問我,能不能找出一個最準確的佛教史,講釋迦牟尼佛出世的因緣。我說不行,怎麼叫準確?當時的人各各看釋迦牟尼佛是不一樣的,時間也是不一樣的。那有的看釋迦牟尼佛是無量莊嚴,無量相好,報身境界,那是菩薩的境界。那阿羅漢聲聞看見佛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化身佛的境界。看見佛都是丈六之身,金色光明,顯異不同,這就是等流身。還有人就只能看見就是一位普通的和尚,黃面比丘。還有人看見就只一塊黑碳。還有看見是條象的腿,哪還有信呀,所以我們太易用常情,太限於常識。所以不同的根基不同的所見的不同。這個法會到底多長,那智者大師靈山一會儼然未散啊。你說這個考記怎麼寫呀!智者大師看還沒散會呢。所以我們這個不可以引用日本那此學者的大話,又是考記,這些常識,世間這些書的記載作為證據來考證。因此根本也不能信啊。這個就太執著了。

得無生無滅,諸三摩地,及得一切陀羅尼門;隨時悟入華嚴三昧,具足總持百千三昧,住深禪定,悉睹無量諸佛;於一念頃,遍游一切佛土。

現在的奇異功能,大家就驚奇的不得了。這個一念之間遍游一切佛土,這個就是與會的一切菩薩之眾都是這樣的神通妙用。底下我們講這一段,"三摩地"我們過去已經講過了,主要是翻為正定、正受。《智度論》說:"善心一處住不動,是名三昧"。不是別的心,現在外道有許多修習,他們是一種邪禪,有時入的是邪定。他們這個,我們不管,他們也叫三昧。而這個善心,善心專住在一處,而不動叫作三昧。《智度論》說:"一切禪定亦名定,亦名三昧"。這就是入了禪定,所以呀叫作三昧。很想淺地說三昧,就是純熟。又說諸行和合皆名三昧,一切的行都能和合都能相應;和合就是相應,你所修之法,你所證之定,得到相應,都叫作三昧。一切禪定要說了,能攝心呀,你心攝於你所入之禪,而不動這都叫三摩地,都叫三昧。底下我們不多說了。

這上邊是三昧,陀羅尼呢,就是總持。以前我們講過一點,底下我們再補充一點。《智度論》說龍樹菩薩的話,陀羅尼是什麼呢?秦言,就是中國管中國叫做秦。我們把他叫做能持能遮,所以陀羅尼的含義。陀羅尼不只指咒,咒也在陀羅尼裡頭,陀羅尼意思比較廣。《大悲心陀羅尼》就是《大悲咒》,陀羅尼有一個譯音是咒,但是不能說咒就是陀羅尼。其餘還有是陀羅尼的色相,就是能持能遮,能持就是它能持住。持住就是拿住抓住,保持住種種的善法,能讓他不散不失。善法要保持住、維護住。如整個碗你端著茶,這杯茶要保持住,它要裂了口,那茶就漏出去。所以陀羅尼一個意思就是能持。無量壽經講座21(德遵普賢第二)無量壽經講座21(德遵普賢第二)

能遮者,不好的東西,這個人要想動惡念,想去做壞事。陀羅尼總持的力量能夠使得你不去做,得到陀羅尼的好就在這裡。你的這個功德,這個善能讓你相繼續保持不失,你要想作壞事,他防止你不去做。這就把陀羅尼的含義解釋啦。就是能持,能遮之義。三昧,說是三昧,三摩地。三昧是定,定的力量發生了智慧,就叫陀羅尼,所以這個比定多了智慧。《智度論》講,三昧修行入了定,他修行這樣久了以後,就能成陀羅尼。陀羅尼是得三昧以後的事,這些的三昧跟諸法實相的智慧,是諸三昧,共諸法實相智慧,這個"共"字在這裡是個動詞啦。三昧與諸法實相的智慧相共,就能夠生陀羅尼,所以三昧加上諸法實相,智慧殊勝陀羅尼。這是龍樹菩薩的話。還有這陀羅尼殊勝之處,這三昧是心相應法,陀羅尼是心不相應也不可以。什麼叫相應法呢?就是你必須是心的專法,你三昧才出現。比如說你這個人要入定,你這個攝心入了你這個定,某一個禪定,定中這些清凈甚至種種神通才能出現。釋迦牟尼佛那個時候有個師傅,能自得,得了五種神通。他能飛行,他就受供。國王不在,讓國王女兒公主給他上供。公主給他接引。公主給他頂禮時候摸他的腳,給他頂禮,他的凡心一動,一動他的飛行神通就沒有啦。他這就是不相應,就不行了啦,三昧一動凡心,飛不起來了。就跟公主說,今天我不飛了,我去找個地方轉個彎,他撤謊。這個陀羅尼就不是這樣啦。陀羅尼就是你的心這時候生氣,罵人,那也不丟。他心裡不清凈,心在煩惱,可是陀羅尼中所有功德,你不丟,所以你一證到陀羅尼,這事就好辦啦。還有三昧,他說你今生得到,來生就沒有啦。所以你不往生,不得了。雲門是禪宗武功的祖師,三次當了國王,第四次就沒有神通啦。不能老保持,往生法門是殊勝,這慢慢來得體會。陀羅尼就不是這樣,你今生一得,不管多少生,你永得也。所以陀羅尼,得了陀羅尼兩個特點。今生你雖然不清凈,你動了凡心你或者在煩惱中,你這個陀羅尼的功德不失。三昧就顯現不出來啦。今生你有來生就失掉三昧,但是陀羅尼多少生也不失。

所以來會的這些人都得了無生無滅的種種三摩地,又得了一切陀羅尼,很了不起。這十六個在家居士為代表的在家人,優婆塞眾,優婆夷,比丘比丘尼,現這種身,一些大菩薩都是這樣的。"及得一切陀羅尼門,隨時悟入華嚴三昧。"他就不需要,我怎麼樣悟了禪定之後才入三昧。不用這樣,隨時都能悟入華嚴三昧。看《首楞嚴經》,這個大定沒有出入,隨時都在大定之中,這是入了華嚴三昧。我們就來說華嚴三昧。華嚴三昧全稱應該是"佛華嚴三昧",三昧是一真法界。一真法,。一切法界稱之為一真法界。這一切進入一之中,真實無妄稱為真,一真法界,無盡的緣起,這法門都是從因緣生。緣起之法,無窮無盡的緣。一真法界就是一切本空,無盡的緣起,就是無盡的國土,無盡的眾生,無盡的事相,以這個為理為趣,理是本體,趣是去向。開達這個理趣,攝解而起萬行。我們為什麼要學教,就是為了我們要攝解起行,不然你是盲修瞎練。有一個氣功師很有名,叫嚴新。有一個病人,病的要死。兩次病的要死,昏迷過去,都是他給看好了。這位氣功師很有名,最近他來看我,我就告訴他別練了,念念經。他是想學密,後來看了《金剛經》,非常歡喜。他說要是不看《金剛經》,我就在裡頭糊裡糊塗學密了。你要攝解起行,不要盲修瞎練。盲修瞎練的結果不是自覺,覺他,是自誤,誤他。耽誤的誤。所以一盲引眾盲,相將入火坑。一個瞎子還領著一群瞎子:跟我走吧!走到那去,都掉火坑裡,有的人他很熱心,其實他就是他最後的目的,就是要達到一盲引眾盲,相將入火坑,只能如此。我們說要攝解起行。我們要從這些個殊勝之解,從這個解上起行。底下還有一句話,行起解覺,這更不是一個學者所理解的啦。因為他不解,他不起行,一起了行之後,還是這些解,他都背著。行起解覺,這才是善於修學的人,真正起了行之後,這些解沒有,可是從解上起行,這就對啦。所以華嚴三昧,以一真法界無盡緣起,達到理趣,攝解起萬行,以這個萬行,這個是因。以這個萬行來莊嚴佛果,這個叫華嚴。所以華嚴兩字含意,什麼叫華嚴三昧。現在解說華嚴兩字含義,華就是咱們這開花的花,嚴就是莊嚴的嚴。我們用萬行如花來莊嚴佛果叫華嚴。一心修持,一心一意的,不是散亂的昏沉,一心一意的精修叫做三昧。華嚴三昧的含意就解釋啦。《凈影疏》曰:"如《華嚴》說"彼一三昧,統攝法界一切佛法,悉入其中。"八十《華嚴》也說:"普賢菩薩入廣大三昧名佛華嚴。"六十《華嚴》翻譯得最早,還有四十《華嚴》。六十《華嚴》曰:"普賢菩薩,正受三昧,其三昧名佛華嚴。"佛華嚴三昧,正是普賢菩薩所入的,也就是這一切菩薩,德遵普賢的菩薩都隨時悟入華嚴三昧。《法界記》的解釋,說華嚴三昧華者,就是開的花,就是菩薩的萬行。開的花種種的莊嚴,花眾人都喜歡,作為譬喻,最恰當,一些善行。華有生實之用,行有感果之能。如開桃花,結桃子,這是果實,就是萬行。咱們的行要有果,這不就相同了嗎。花要結果,咱們行也要有果,雖然花跟咱們的行一個是內,一個是外,咱們的行是內,花是外,但是所生的感應是相似。都要得果,所以都以法託事。就是開的花,來表達這個法,叫華嚴。嚴者,行成果滿,契合相應,垢障永消,證理圓滿,行都成就啦,果實都圓滿啦。契合相應,垢障永遠消除啦,不再生啦。證已圓滿。我們現在就是常常時進時退。所以說常常扭秧歌,前進幾步,後退一步。有的後退幾步,才前進一步,總是有退,這個垢障永消就不退了。到了華嚴三昧,這一切都功德圓滿,垢障永消。我們以這個來讚歎,所以稱之為嚴。三昧者,理智無二,本體和智慧是一個。就跟珠子發光,珠子發光,光所顯的就是本體。所照的就是本體,光就是珠子,珠子的本體所生,光生出後先照的是本體,把珠子顯出來啦。所以珠子本體跟珠子光不是兩件事。你說是兩件事實際也不是兩件事,理和智也如此,也沒有二。珠子和珠子光一樣,交徹融融,彼此俱亡,能所斯絕。這個就很深了。到這個時候,這一切都不二啦。所以說一真法界。一真法界還有什麼叫二呀。所以就沒有彼此了。沒有能所啦。我們要到了離能所,這是個非常關鍵的問題,現在外邊一些人修的非常熱鬧,他們都是在這個"所"裡頭,都有一個所修,一個所觀,所照,所覺,所得,所顯,因為你有一個凡有所,就有能,但是你怎麼知道,問題還是在初步還遠遠的不行呢!都在所字裡頭,所以一部《楞嚴》,所一立,照境就沒有照啦。觀世音菩薩修行首先是入流亡所,他所亡啦。下邊為什麼本來是佛而成為眾生,就是因為一有所就沒有照啦。《心經》是"照見五蘊皆空"。你有所,所得所體會所什麼,所得的神通,還有所得的境界,甚至又怎麼樣,怎麼變化,又什麼周天啦,什麼嬰兒啦,小孩啦。小孩不是所生出來的嗎?明顯的所,要彼此俱絕,一亡能所斯絕,能跟所都絕啦。所以這個三昧,是殊勝的三昧,不是一般的三昧,稱為華嚴三昧。下邊這個《華嚴經》本身也在讚歎華嚴三昧,"一切自在難思議,華嚴三昧勢力故"。入華嚴三昧一切都自在啦。《合贊》說"法界唯心,名佛華嚴",這是特殊的。這是他獨特的見解,佛華嚴就是法界唯心。一真法界,什麼是一真法界,一真是什麼,就是每個人當人的自心,所以一真法界就是自心,於此了達,即華嚴三昧。所以用此三昧來莊嚴法身,法身就是本妙明真心,就是自心。所以一切法,無不是從此法界流出,而又回歸此法界。一切法沒有不是從自心所流出,反又回歸於自己。這是《合贊》前後可合參。種種一真法界,無盡的理趣,根本上這一真法界就是真心。這個就解釋了"隨時悟入華嚴三昧"。

"具足總持百千三昧。"總持就是陀羅尼,上次我說陀羅尼不要以為它就是咒,下邊說啦,有四種都稱為陀羅尼。一叫法陀羅尼,又叫聞陀羅尼,於佛的教法都能記住不忘,叫聞陀羅尼。二,義陀羅尼,於諸法之意,真實之意都能夠總持而不忘。三,咒陀羅尼,對於咒能夠不忘。咒是什麼?咒是佛菩薩,從禪定所發出來的秘密言句,唯有佛與佛才能知,才能究竟。日本大德《判教》說秘密莊嚴心。所以這些咒都是從佛菩薩禪秘密莊嚴心所流出來的。所以三乘四秘密宗之教,這些咒有不可測的神驗,是你凡情所測不到的。現在最新儀器都沒法去計量去推測。這種神驗就叫咒陀羅尼。從咒的含義翻譯有四個意思。第一為明,明是光明之明,這個智慧能夠破暗,這個智慧能破除人的愚痴就是咒。第二個含意就是咒,這個咒本來中國的話就是咒,外道也有咒,念咒語,太上老君念道教的咒,急急如律令。這個就是佛教的咒。如我們看電視裡頭巫婆那個天靈靈地靈靈,那是老的巫術的咒語,咒在中國古代就有。第三,是密語。這佛菩薩的密語。《秘藏記》說:凡夫二乘不能知。這個密什麼意思,是凡夫二乘阿羅漢都不知道。現在有人翻咒這是多此一事,畫蛇添足,凡夫二乘不能知。你把它註解成一個什麼很簡單的藏文,或者梵文,把它意思這麼翻譯過來,那不變成凡夫也能知了嗎?它有無量的含義在裡頭,就這麼念就對了。四,是真言,什麼叫真言。因為如來的話,真實無虛,所以稱為真言。所以陀羅尼有四種,第三種是咒語,咒有四個含義。第四是重要陀羅尼,第四含義是忍陀羅尼。忍陀羅尼是什麼陀羅尼呢?是安住於法的實相。諸法實相他能夠安住叫忍。得了這個陀羅尼,安住於佛的實相而不動搖,而不亡失。持忍稱為忍陀羅尼,這個忍陀羅尼就是真正相當於禪宗的破重關的境界。現在大家把禪宗的三關解釋得很降低,降低的快不成個東西了。這事不是那麼容易的,破初關見法身,破重關安住於法身,就是忍陀羅尼,安住諸法實相,在諸法實相上不動搖。很多人自己覺得破重關了,其實他連夢都沒夢著呢!就把定義降低了,安住法身不解決。還有什麼第三關,還有法身向上的事,這個禪宗很特殊,法身還要向上事。所以中國許多東西都甚深,甚微妙。現在大家太對不起祖宗,對不起古人,對不起先德。

"具足總持百千三昧"。你為什麼要百千三昧?《會疏》解釋因為眾生根器種種不同,你要像做個大夫要治病,病情太多了,要預備種種的葯,這個意思。又如眾生太窮了,需要的太多了,你要滿足眾生願望,你要有種種財寶,種種的東西來滿足大家的索取,所以就叫百千三昧。這個百千三昧,一個三昧中《大智度論》說,都可以從中得到這個陀羅尼,得到總持,具足總持百千三昧。因為要度眾生,所以就要百千三昧。三昧之後,出生種種陀羅尼,因此出生無量的總持,具足總持百千三昧。

"住深禪定,悉睹無量諸佛"。住深的禪定,悉睹無量諸佛,這跟一般淺的,再淺的說,我入了禪定,就不應當再所見所成,太淺了就不一樣了。我這兒來了,這兒凍了,這兒熱了,這通那跳等等,這些境界這是有所識,都不是,沒有深入,深入之後就真正寂然不動。寂然不動那一切都空啦,所以他就無所住呀,有所住不生心呀,生心就無所住,無住時能生心,生心時就無住。這種情況要在地上菩薩能達的到。地前三賢都做不到。這個我們看出住深禪定就無所住。可是悉睹無量諸佛心生啊,他不是槁木死灰,這都是顯示,很重要的一些境界和哲理。《會疏》曰:"深定者,所住三昧,微深幽玄,微是微妙,深奧幽玄,非二乘及初心菩薩所能為。"這不是阿羅漢,辟支佛,初心的沒有達到乘位的菩薩所能辦得到的,這裡對深禪定做了一個解釋,不是一般的禪定。《甄解》他參考唐譯,說:"一切種甚深禪定。"一切種就是一切種智的簡稱。一切種智就是佛的智慧。有三智,三種智慧。阿羅漢所得的智慧稱為一切智,菩薩所得的智慧稱為道種智。佛的智慧稱為一切種智。佛的一切種智,甚深禪定,就是一切種智的簡稱。這個是佛的智慧的甚深禪定,是全理之事,是全部的理體的事情,是全部的理體所成的事,所成的事相,所成的禪定,故云"甚深、甚深"。《會疏》說這是非二乘及初心菩薩所能為。《甄解》再進一步說是佛的智慧的禪定。我們說這個甚深是理定,不是事定。所以我們念佛有理念,有事念。所證可以證事一心,理一心。證到理一心就破無明啦。現生就是法身大士。禪定也有理定,事定。所以這都是甚深禪定是理定。《凈影疏》說:"住深禪定起行所依,無心往來"。這也是對深禪定的一種解釋,是深禪定,是一切行,依於這個禪定,無心於往來。心中沒有一切往來之相。沒有去,沒有來,完全是從三昧法門的力量自然而起。不需要造作,因此這樣體現三昧是從定中出現,所以住定。在定中自然的三昧力就出現行。悉睹諸佛就是行。因為這樣的禪定所產生的殊妙之行,就在這個禪定之中不起於座,就看見,悉睹,全部看見無量的佛。所以有理有事,彌陀的第四十五願"定中供佛"。十方的佛聽到阿彌陀佛的名字都可以得到清凈、解脫、普等三昧,諸深總持,住三摩地至於成佛,他都在定中能夠供無量無邊的一切諸佛,不失定意。他方世界的這些菩薩一聽到阿彌陀佛的名號之後,就能得到三昧和總持。所以這個名的功德非常之大。所以聞名的功德,大家都要知道。我們現在也聞名也是得到極殊勝的功德,不過我們表現沒有像佛、菩薩表現的明顯。我們還有很多障礙需要先消。他們就不一樣了,他們馬上就得到種種的三昧,種種的總持,定中供無量無邊一切諸佛而不失定意。而我們供佛一忙,一亂心裡就不定啦。就說在事上不失定意跟這是一樣的。所以我們看見會中諸大菩薩和往生之後是一樣的,因為聽到彌陀名號都得到種種甚深的定和無量總持百千三昧。所以就跟定中供佛的這個同等的情況。可以在這個深禪定之中一睹無量諸佛。定中既然供佛,既然供佛就一定見佛嘛,跟這是一致的。《般舟經》云:"是四眾不持天眼,就可以徹見十方,不持天耳可以徹聽,不持神通就可以到他方佛剎,不於此間終生彼間,不於這個地方壽命終而生那個世界去,便於此坐見之。不起於坐,不是非死之後才去生到那個國土。我就在這個座上實現這些事。佛言:釋迦牟尼佛對大會說,四眾於此間國土念阿彌陀佛,專念故得見之。我們四眾,就在我們這個娑婆世界,就在咱們北京城這個地方,你念阿彌陀佛,你專念,要專念,心中專一來念。專一的去念,不是三天打魚兩天晒網,也不是今天念念之,又念念那,要專念就見,見什麼,見十方一切諸佛。下邊阿彌陀佛道言:"欲來生者,當念我名"。想來生我這個國土的,你們要念我這個名字。說到名字的功德。道綽法師,也是禪師,他講兩個譬喻非常好,他說持名又有什麼用啊。他舉了一個例子:他說一個人要是被狗咬啦,治的方法那就是舒虎骨,虎骨也可以作葯,舒虎骨去按摩被狗咬的地方。但是還配點別的什麼葯就可以好。但是虎骨不常得,過去交通不方便,那有那麼多虎呀!得不到虎骨怎麼辦呢?就用手按並嘴裡念老虎來了,老虎來了啦。老虎來,一樣可以治狗咬。還有一個例子是他自己親身試驗過的,他腳扭了,用木瓜,木瓜屬於葯,很香的,烤一烤,揉,可是買不著木瓜怎麼辦呢?就用雙手搓熱了揉那個不舒服的地方,嘴裡念木瓜來了,木瓜來了,他就這麼著好啦。他說名字的作用,這個事相都含了極深的理,這個理一時不容易全接受,但這個事今天我們至少可以相信道綽,這個大德,用不著說大話,他說親身經歷,必然是真實的,他說這個騙人有什麼好處?這樣的大德,我們過去推崇他為凈土中的四祖。他是善導的師父,日本人對善導看得和阿彌陀佛一模一樣呀,尊敬極啦,善導的師父。所以欲來生者,當念我名,是故念佛三昧稱為寶王三昧嘛。所以這樣認識,"住深禪定,悉睹無量諸佛",也歸到念佛三昧,知道持名的功德不可思議。

"於一念頃,遍游一切佛土。""一念"指時間的長短。說法不一,有三個說法,也可以說四個說法。《仁王般若經》上解釋九十剎那為一念。一念中之一剎那經九百生滅,這是一個說法。又《往生論注》上說:"百一生滅為一剎那,六十剎那名為一念。"兩者說法都以一念中具多剎那。《大智度論》說:"一彈指頃有六十念"。《華嚴探玄記十八》說:"一彈指頃有六十剎那"。六十剎那就是六十念,那麼一念就是一剎那,那麼這就三個說法。一念是一剎那,一念是六十剎那,一念是九十剎那。說簡單的好記,咱們就取後兩個相同的,一念就一個剎那,一個彈指就六十個剎那,六十念。這個就是我們所需要,所領會的,這一個剎那裡頭《仁王經》說有九百個生滅,一個裡頭有六十個剎那,一個剎那,是六十分之一,這六十分之一《仁王經》說有九百個生滅。《往生論》說一剎那有一百個生滅。往往有人說我已經離念了,我悟了,禪定什麼都不想。你只是什麼都不想,不可以說我心中不動念。你能見得著這一彈指之間的一個剎那嗎?你更能知道,這一個剎那中有一百多個生滅嗎?完全不可知,不可見,不可感覺,你怎麼知道他沒有?這個就像電鋸一開之後,那鋸條飛轉。你看不見東西動,看那輪子飛,何以故,動的太快了,雖動你不覺其動。又比方,急流水,急流水我們不太容易體會。你不覺得動,這個大家很容易體會,那個電鋸大家很容易體會,那飛動你不知道。你看不出動也在動,當然你理解它是在動。你用肉眼就看這種東西它是在動。現在我們講一念頃,以一念頃即是一剎那,總之是很短的時間,一念頃是一彈指,一彈指里有六十分之一是一念頃。至於剎那一念之間,即能遍游諸佛國土者。這個就打破了時間的概念。如善財童子,毗目仙人拉著善財的手。善才就經過了無量無量的國土,經過了無量無量的時間,無量無量劫,等到毗目仙人把手一放,他一看,咦,他就在這沒動窩,還是剛才那個時候。拉著他的手時,他已經過了無量的劫,無量的國土做了好多好多的事。就跟人做夢似的,我剛十三歲的時候,上初中,聽人家講,說他做了一個夢,在極短的時間,他自己的經歷,夢見他和鄰居吵起來啦,兩個就打架,他把鄰居的那個孩子打倒了,那個孩子生氣跑到屋裡拿出一把刀,一刀把他的腦袋砍下來了。他一嚇,醒了。他害怕極了,他說我作個夢,他媽說,你作什麼夢,你剛才還在玩。他說我剛一閉眼,只是刀把我怎麼怎麼打傷。他媽說我這涼衣服竹竿掉到你脖子上啦。你剛還在床上鬧了,就這麼一會,已經醒啦,沒有多少時間。沒有多少時間,可他已經作了一個很長的夢,時間是人類的錯覺。又如,一個人的好朋友死了,是商道上的,這個人來了之後就說:你死了,還是先走一步,跟著我就來啦!其實沒有什麼先後,時間是錯覺,這一點科學證實了。說以後弘揚佛法,我們要注意這一些,最新的這一些進展,對於弘揚佛法十分有利,非常難懂,非常不能接受的,那是世間常識阻礙你,那些錯覺在阻礙你。他們稱為錯覺,時間、空間、物質,愛因斯坦的話說都是由於人類的錯覺。佛教說由於妄想,一念妄動,他有無明,他才有出入世界,世是時間,界是空間,這一切。色本來就是空,空本來就是色,這一切都是對立起來,都是由於一念妄動,妄念嘛,妄和錯不是相對的嗎?相類似的,覺跟想不是相對嗎?相類的,他說錯覺我們說妄想,當然他很難理會到我們這個境界。但是科學在進步,在向大法趨進,這一點是很殊勝的。這就是說一念頃遍游一切佛土。阿彌陀佛第十五願,於一念頃不能超過億那由他百千佛剎。於一念頃不能超過多少呢?於一念頃是多少個億那由他,那由他是很大的數。百千佛剎就是無量無邊的佛剎。周遍巡歷,周遍是都到之意,巡遊不是說乘電梯,一個門進,一個門出,而是一念頃周遍巡歷供養諸佛。一念頃的時間是多長呢?只是一彈指六十分之一,一切佛國都去,周遍巡歷供養諸佛。這是於一念遍游諸佛國土是完全一致的,這是阿彌陀佛第十五願。往生之後就有這種境界。這個三昧剛才講過都住華嚴三昧。這個三昧也叫海印三昧。我們稱為印什麼意思?因為世間我們都靠印,一個官,官要官印,蓋上他的印,丟了印把子,問題就大了。說蓋上圖章就生效。過去存款留印錙,印錙對了,付你錢,不對就不行啦。印很重要,還有印上的文字,不像咱們寫字是一筆一筆寫出來的。一按上去一時全部都出來啦。這是個含意,沒有先後,同時出現,打破時間,而且是舉體的出現,沒有什麼一個地方遺漏,沒有一個地方一會顯一會隱,像大海一切什麼東西都可以圖中出現。雖然出現種種,但大海還是那個水,萬相繁興,萬相繁興種種差別,可是水之體,水為體,還是一個體,到處都是鹹的,沒有一個地是甜的,湛然一味,沒有差別相。沒有差別相,還現萬相,宛然萬相,宛然無相,宛然是沒有差別之相,也沒有前後。就像圖章一見一切都現了。所以延促同時,就是短時間和長時間是一樣的。三世古今,古今過去,未來當前一念,不相離別。不相分別,所以三世不離一念,一齊就現在印之中,一切都自在,十方世界不離於當處,這樣我們心胸就廣大了。三世古今不離於當念,十方不離於當處。你心中一念之善,就三世都善,十方都善。一念之惡,三世都惡,十方都惡。所以我們需要這一念清凈。一念凈心成正覺呀,所以一念非常重要。《甄解》說:"一念之頃,周遍無量佛土者。"因為他們所到的是阿彌陀佛國土呀。"所到一乘清凈無量壽世界故,歸結念佛三昧也。"歸到極樂世界,歸來無量壽世界,歸到念佛三昧。這個就是說你念佛生到極樂,生到極樂就可以乘著阿彌陀佛的願力,而可以出現一剎那之間遍到一切國土。周遍巡歷,不失定意。就是說來會的大眾於一念頃遍游一切國土。

得佛辯才,住普賢行。善能分別眾生語言。開化顯示真實之際。超過世間諸所有法。心常諦住度世之道。於一切萬物,隨意自在。為諸庶類作不請之友。受持如來甚深法藏。護佛種性常使不絕。興大悲,愍有情。演慈辯,授法眼。杜惡趣,開善門。於諸眾生,視若自己。拯濟負荷,皆度彼岸。悉獲諸佛無量功德。智慧聖明,不可思議。如是等諸大菩薩,無量無邊,一時來集。

"辯才"者,善巧宣說法義之才能。《凈影疏》說:"言能辯了,語能才巧。"這是辯才。說的話大家能夠很清楚,能夠理解,能夠辯了,使人明白。說的話很巧,很有才華,說的很巧,大家願意聽,很容易讓人接受,有說服力,叫辯才。《嘉祥法華疏》說:"速疾應機名辯。"很快的能夠應機叫辯,什麼叫辯才,說很快的就能夠知道你,用什麼話來對答更合適,叫應機。應機是很快知道。大夫也是望聞問切,要看看你,問問你才知道你有什麼病,才給你葯。大家回答也是跟大夫一樣,你來問這個問題,我來回答你,他很快就知道你需要吃什麼葯,他就是這樣子的。叫辯才。言含文采,言論裡頭含著文采,叫才。《會疏》說:"言音開惑為辯,隨機巧妙為才,無不皆出於聖智。"我說的話能讓他離開疑惑為辯,是隨機巧妙,我們隨著他的機,他是什麼機,我們相隨,有的人喜歡禪宗,我就偏於禪,有人喜歡凈土,就偏於凈土,有的人特別注重戒律,我們就偏於戒,有的人不能夠偏,但是他最需要什麼,我就把他最需要的告訴他。這是兩頭說,就是應他的機,而我很巧妙,說了之後他能夠信服。有的人,你越勸,他越動火,吵起來了。這就不是應機,常常抬扛,最後變成了鬥爭,這不是才,這不是應,那個是抬扛。"無不皆出於聖智",這也是從聖智里流露出來的。這樣的才稱為佛辯才。《會疏》的解釋超出前兩個,補充《凈影疏》,說得了如來四種無礙的智慧,這無礙的智慧興出了四種無礙的辯才,稱為四無礙辯。辯才叫四個無礙:一、義無礙辯,一切法他通達,所有說的沒有不服的,沒有矛盾,抵觸之處,通達無礙,義無礙辯。謂了知一切諸法義理,通達無滯故。二、法無礙辯,謂達一切諸法名字,分別無滯故。都分別無疑,很正確,都能表達,善於分別。三、辭無礙辯。於諸法名字義理,隨順一切眾生殊方異語,為其演說,能令各各得解故。一些名詞義理,諸法名詞義理,能夠隨順一切眾生殊方異語。這個只有菩薩能辦,都能給他說不需要翻譯。就是從前說,從前古德到了中國之後,就把經典翻譯成文字,那都不是常人,常人的智慧做不到。一切諸殊方異語各種語言,都能通達。四、樂說無礙辯。謂隨順一切眾生根性所樂聞分得法而為說之,這是說隨順一切眾生的根性他樂聞的法而為他說。他喜歡什麼,你知道你給他說正是他喜歡聽的。因為這是諸佛所喜歡的。咱們指的都是佛法。他跟這個喜歡,他就是多生和這個有緣。多生和這個緣今生再繼續努力,那不是好嗎?這個很正確呀!但是大家不能做到,他能做的到,他是這種四無礙辯。法會上諸大士都契合於聖智,得四種無礙辯才,善應根機,廣宣妙辯,故曰:"得佛辯才"。以上就把種種的解釋綜合起來,理解得佛辯才。《甄解》還有進一步之說:"若依根本教,但說一字,亦為得佛辯才;傳如來如實言故。不但此菩薩爾,凡夫說亦同諸佛辯才;讚揚佛慧功德;開化十方有緣而已。"他是把咱們這個凈土宗作為根本教,以十八大願為根本教中的根本。他說依了根本教,只說一個字也叫作佛辯才,為什麼?以傳如來,如實言。說這個只說一個字,但是這是如來的真實語言,你也得佛辯才。不但此菩薩,而不但是到了法會上的釋迦牟尼佛講法的時候,德遵普賢諸大菩薩來聽講是這樣。今天咱們凡夫能說一個字合乎根本教的,也同於諸佛辯才。這個說的很好,我希望大家,諸位都是要當法師的,都是要廣為諸方說法的。這根本教中能說一個字也同於諸佛辯才,這個法門很深呀。

"住普賢行"。當然啦,這些菩薩都是德尊普賢菩薩,"咸共遵修普賢大士之德"。所以住普賢行,普賢之德最重要的是十大願王,導歸極樂。這就是普賢行願品一部《華嚴》經之王,經中之海,最後才到諸國。這個普賢行願品是四十華嚴最後一品,清涼大師等參加翻譯八十《華嚴》,這部分也不全,又把四十《華嚴》的最後補進去,擱在八十《華嚴》之後,所以《華嚴》裡頭有八十一卷。這個很不容易到中國,普賢行願品這裡就是禪,十大願王導歸極樂,一部《華嚴》的總結。凈空法師給大家講很多,什麼都講,講了好多,後來讀普賢行願品,就看到這裡,忽然有所悟。現在他專弘凈土,說專修專弘,以前不是這樣,他就是由於普賢行願品裡頭,十大願王導歸極樂。講這麼多,但是最重要的,普賢行願品,普賢之願,普賢之行是什麼?就是十大願王,導歸極樂界呀。無量壽經講座22(德遵普賢第二)無量壽經講座22(德遵普賢第二)

"善能分別眾生語言"。菩薩在說法的時候,讓大家都能聽到他們所能理解的語言,這就是善能分別眾生的語言,那麼這更是善能分別了。《稱讚大聖功德經》說:"傍生是畜生,鬼亦聞著如來以隨類音而為說法。"而佛菩薩渡生,畜生它能夠聽到,它所能懂的語言,在對它說法。鬼也是如此。隨它的類的語音。眾生是無邊,眾生語言也無邊,但是法身大士都能夠解了。這是第一步,善能分別眾生意,而且還能隨其本類的語言廣為說法。這些功德啊,所以就是說你越成就了,你這個功德就越好做了,就是說火車頭你沒有上軌道就不好辦了。走一步都很難啊,火車上了軌道那就疾行如風啊。到了這些情形之下,到了三果的阿羅漢,三果的阿羅漢之後,他在耕地的時候,那些蚯蚓自然離開他的犁頭三尺遠,所以就沒有殺生的罪了。所以越修就越好修,到這個,你這個一分身無量世界,你這個說法可以遍及各類眾生,異類眾生就可以隨類得解。你這個功德有多大啊。所以難還就難在我們種情況下,所以我們現在急於啊。

底下我們只講這個"開化顯示真實之際",這個今天講完了,我們就結束了,我們先講這個真實之際,這段里說如(真如的如)、法性、實際,這三個名詞都是諸法實相的異名,不同的名稱。"如"也就是諸法實相,法性,實際,實際就是真如,諸法實相也就是真如實相。我們這個際字,《甄解》有個解釋,實相這個妙的地方,盡理至極,把這個理體窮盡了,理體窮盡了,理體到了極,至極無以不加了,叫做際。這個本體,從窮體徹其本體到了無語不加的境界叫作際。所以這麼來看,真實之際,真實也就是實相,真實之際就是實相的妙理究竟到了極處,登峰造極了,這個稱為真實之際。那麼這個真實之際就是佛的知見,佛的所知,佛的所見。所以《法華》說開示悟入佛之知見。佛要出興於世,就是為了這樣一個因緣。說大事因緣故,什麼因緣,就是開示悟入佛的知見啊。佛要把佛的知見開顯出來,示現出來,顯示出來。眾生聞了之後,就可以悟入這個佛的知見,入佛的知見,所以就是這樣一件大事啊。真實之際是什麼?就是佛的知見,佛的出興於世就是開化悟入佛的知見。《會疏》解釋這句經,他說是開顯真實為顯示,說開化顯示,顯示怎麼講呢,你把這真實的顯出來就叫作顯示了,就是指的把十界都歸到一乘。十法界,眾生是六界,加上聲聞、緣覺、菩薩,九界加上佛成為十界,四聖六凡,上頭四個界是聖,下頭六個是凡。四聖六凡就稱為十界。匯十界歸依一乘,把十界都歸在一佛乘。克成菩提,決定成菩提,這個就是所顯示的。真實之際是什麼呢?就以一佛乘為法,延續故,就是這個法的邊際是什麼,全體所達到的就是一佛乘,都是要成佛啊,一切本來都成佛,要恢復自己的本來啊。那麼這個就是《會疏》解釋的"開化顯示真實之際"。就是使大家都歸到一佛乘,克成菩提,這是開化顯示真實之際。《甄解》他講,他這麼講他說如果以小乘偏真為實際,小乘教破了我,無我,人我的我,沒有了,所以過了咱們這個生死啊。他也見到了空啊,但是他這空啊,偏於真啊,真空啊。他就沒有莊嚴國土,利樂有情,廣渡一切有情,無有厭倦,窮未來際,這樣廣大心他沒有了,他偏於空,他以這個偏真當作實際。漸教來說,雖然大乘一步一步修的,一步一步進入的,有次第的,有階梯的,以離二邊為真實際,離開空有二邊,眾生跟佛兩邊,離了兩邊,離開一切兩邊,這個是真實之際。一步一步深入,若依聖道實教,咱們這個聖道真實之教呢,諸法實相是真實際,所以這個經中所有四依啊。要依什麼教呢?要依了義教,不依不了義教,什麼是了義教呢?說諸法實相是了義教。現在有很多人搞佛學,他是依那個不了義教來批判了義教。說這個事,這麼乾的人還不少。這個和佛的四依你怎麼把他結合起來,所以諸法實相是真實際。若依凈土呢,以光闡道教作為行權方便啊。我們宣傳這個教方面,誓願一佛乘為真實際啊。所以如來,阿彌陀佛我們稱為一乘願海,六字洪名啊,所以極樂就是如此,他一乘的願海,一切眾生終究入他一乘願海之中,二乘種不生。你只是自己想自覺,想自利的人,你不能生到極樂世界啊。說去的都是發大乘心的人,你這沒有發大乘,你最後臨終時發大乘心,你才能往生啊,才能利他,而所以這個教化全是大乘的教化。當然你生前所積業的多生修習的容易先成就的,你先成就的小乘這些個法,那個時候你見思惑都斷了,那麼你就是證得阿羅漢了。我覺得這個阿羅漢只是個過程,就是他所達到斷惑情況相當於阿羅漢,而不是說他只是自了,完全是個阿羅漢那不行,他這個二乘種不生,所以一佛乘是真實之際,這一佛乘是大願之海;所以這彌陀願海是以一實真如海,是一實法界,真如之海,這個願海是聖道守理,完全守住了這個理體,沒有背離這個理體,不是唯理。所以我這個先師就常有這話說,現在這些學者都太唯了,所以唯心唯物太唯了,唯物也不對,辯證才行啊。我們說聖道守理而非唯理,不是唯理,凈土以事,事相來往生,這樣來渡眾生,也不是僅僅都是事。於眾生所入,眾生入門來說,就有從事、從理這講來的,從空從有這樣進來的,有不同。可是從諸佛讚歎來說,因為十方諸佛在《無量壽經》,在《阿彌陀經》十方諸佛都贊吧,這是鳩么羅什翻譯的時候,簡化成六方佛贊,你們要看唐譯玄裝大師翻譯的十方。這些書都來了,凈空法師送來的書都有,你們可以翻凈土五經讀本里《阿彌陀經》有三種,大乘玄裝翻譯的十方佛贊,現為六方佛贊,所以這十方佛。《無量壽經》也是十方佛,十方佛都有名字。《阿彌陀經》裡頭,鳩么羅什大師也譯,有六方也就夠了,六方可以包括十方,四方上下也都有了。六合嘛,六方包括十方,十方佛都讚歎。凈宗啊,就都站在誓願一佛乘,一實真如海,為真實之際。所以我們要知道,雖然有種種之不同,而諸佛見之讚歎這個真如一乘之海,所以我們以這個一實真如海,均以此凈宗來看這個是真實際,這些說法並存。當然這裡有小有漸,小乘和漸教的人,他都有他的契合,他們就可以從這進入,整個的乘教就是以諸法實相,我們凈土也是以諸法實相,但諸法實相從凈土宗彌陀大願表現如這些事變成這些事理不二,事跟事,事中就是理,理中就是事,這事都是從理這產生的,波都是從水出來的,所以波就是水,水也就生波,水跟波也不二。事跟理也就不二了,所以事理不二,而且到了咱們圓教事事無礙,殊勝的法門。《會疏》這個地方說明以咱們開化顯示真實之際,就是要開化顯示這個彌陀一乘願海,一切眾生只是,哪怕一念的凈信?,皆可以生在一乘願海之中而得渡脫,所以這個方便大家要知道,這是大悲大智的結晶,密教所以就說大悲為根,菩提為因,方便為究竟,以這個方便作為究竟的聖道的究竟之處。因為你大悲大智,如果,你空有大悲大智,你起什麼作用,你不去重要落實,在怎麼去救渡這些眾生,怎麼去救世主渡這些愚婦愚夫。我喜歡什麼我就專搞這個,我不喜歡這個我就不搞,別人那愚婦愚夫他不能喜歡你所喜歡的,你喜歡的直管喜歡,但是要能夠愚婦愚夫所能接受的,愚婦愚夫所能得渡的,所以一乘願海,這是大智大悲的,最殊勝的結晶。上面我們談了凈土宗,底下我們談點禪,就是這個上有禪師,他這個跟別的凈土宗略有不同的,我們從來不壓禪啊,而是讚歎禪啊,提倡不提倡你現在還得參話頭,但是時常是讚歎禪啊,所以大家能夠融會,有禪有凈土,有如帶角虎,現世為人師,將來作佛祖。這種根機不多,無禪不要緊,無禪有凈土,萬修萬人去,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有禪無凈土,十人九蹉跎。參禪開悟的人,陰境現前,你還不能不受後有,來生你還不知道是什麼,當然還可以有智慧,但這麼轉下去,如果不能進修,一生不如一生。慢慢這一點慧的光輝就顯現不出來了。我們要是從這底下圓會宗下而談教談宗,布代和尚之話"祗這心心心是佛"。他的四句我就選一句,祗這心心心這個心字,十方世界最靈物,最靈的東西了。縱橫妙用可憐生,妙用縱橫你覺得可了不得了,那是可憐的很啊。"一切無如心真實",一切都沒有心是真實的,說這是宗下的。這個我摘兩句,祗這心,心心是佛,一切無如心真實,所以真實之際也就是說的自心,開化顯示真實之際,就是開化自心啊。明自本心,見自本性,就是開化顯示真實之際。所以這個,但是念佛法門跟這個不是兩個事,我們這個《觀經》的話"是心是佛,是心作佛"。所以能念的就是佛,所念的還是佛,能念的佛就是本心,就是真實之際,就是佛,所以說一聲佛號一聲心。《大積經》上說:"若人但念阿彌陀,是即無上深妙禪。"所以我們把這個禪和凈把它融會到一處。密宗還說,聲字皆實相,這又進一意了。我們常說實相無相,他忘了實相也無不相,所以密宗很要緊的聲和字都是實相,念咒是聲,觀想字種是字,觀一個字,念一句咒。聲是什麼就是實相,這是密宗最根本的,所以這個密宗大家就是說你不明白這些,以為這是什麼密訣,是個什麼東西。所以你這見解就是太低了,你理解沒有理解到,見解理解不到。你這個持誦,這裡就變成了有為,求什麼得什麼,普普通通的,所以雖然是修去念也不容易相應。那麼在這個真實這兩個字裡頭在咱們這部經有三處,這個地方一上來就提出開化顯示真實之際,所以一品就是如此,我們就是開化顯示真實之際。

在第八品法藏比丘住真實慧,勇猛精進,一向專志莊嚴妙土,這個是真實的慧。第三品裡頭欲拯群萌,惠以真實之利。要給眾生真實之利,所以這一部經三個真實可以概括了。首先我們這是真實之際是真實,第二個是阿彌陀佛住於真實之慧所莊嚴成就的。第三個所給眾生的是真實之利。我們要抓住這三個真實,在以後我們再研究這個經,我們就抓住這個綱領,那麼今天我們就到這。上次講到真實之際,這是一個根本,這是由於這部經啊,它是從真實之際所開化顯示的,一切聖眾他都開化顯示真實之際!真實之際的含義就是真如實相,到了究竟徹底境界。由於開化顯示真實之際,因此這一部經阿彌陀佛就住真實之慧。真實之慧從真實之際所產生的,由於住於真實之慧來莊嚴凈土,有了凈土法門,就惠以眾生真實之利。這三個真實,真實之際,真實之慧,真實之利,是這一部經的畫龍點睛的地方,是精要部分,一切都是圍繞著三個真實。那麼底下我們還要碰到真實之慧,真實之利,到那個時候我們再來聯繫真實之際。

底下我們看到"超過世間諸所有法"。所以有的時候我們必需要參考一些好的註解,給我們一個啟發,不然的話,往往就很容易忽略了。《凈影疏》的看法,他說世間是什麼呢?就是分段生死,一段一段的,活了死了,活了死了,一段一段的,這一輩子是一段,下一輩子又一段,這個生死,這個生死阿羅漢可以了,所以這分段生死。再有變易生死呢。那這個菩薩到了三賢到了聖賢之位,有四十二個位次,這麼說的比較多,那還有稍有些不同,那別管,總有一些位次,從一個低的位次,到一個高的位次,一個變化,所以初地菩薩不知二地菩薩舉足下足之處,所以好多人到這個地方很很含糊。他不知道是個不可測,他只以為是個程度的差別,可他不考試,這個同學考60分,那個同學考90分,那麼他比我多30分,這個差別,那就是咱們世間的差別。所以他得90分你一看他卷子全懂了,他都答的正確一些,你都能了解。這個位次差你無法了解,他初地菩薩就不知二地菩薩在什麼地方舉足下足。禪師說,神秀對六祖只能夠迷?,他不能了解六祖啊,你看,這兩個人當時都是泰斗,但是他不能了解六祖,他對於六祖只是迷信而已,只是仰信。就是因為先師的衣缽在他那,他一定比我強,強在哪神秀無法了解。禪宗厲害就在這了,不是程度上的差別,大家都以為是程度上,就是摸不著門啊。所以這樣給大家講這幹什麼,說明變易生死,從一個低的位置變一個高的位置是一個生死,變易生死沒法講啊,也太籠統啊。這大家多清醒啊,也就是說變易生死是到了聖賢位中了。在這個位次之中舍一個低的位次,到一個高的位次是一個生死,這個生死是一個變易生死,這兩種生死都可以成為超越,這個就是所謂超過世間諸佛有法,就是指的分段生死和變易生死中種種的法,一切的法。這個都超過,不但超過我們世間的這一切,凡夫六道的一切,連變易生死中的阿羅漢,緣覺,菩薩一直到等覺,這都一切法都超過了。這麼一講,這兩句話的含義都出來了。所以我們常常很多人都講解這經,都是把很深的意思說淺了。這個就名為是宏揚,實際有些是謗法,總免於謗法的很難啊,所以依按自己的意思去猜測就是很難逃這個謗法的罪。這個《凈影》是中國人,是隋朝的,就是慧遠大師。《合贊》是日本人的,他的解釋強一點,他說是"超過分段、變易二死"。這兩種死都超過了,不但超過我們凡夫的這個六道中輪迴的這種分段生死,而且超過賢聖位的這些變易生死。安住出世二空之智,二空是人空,法空。阿羅漢只達到人空的境界,他還有法空,他還要修四諦法,修四諦法可以證涅槃,這些法執還在嘛,有所修,有所證,有所斷;那麼要把這個法也空了,這二空法安住於人也空,法也空,二空的智慧,那麼這是什麼呢?就是成就智德和斷德,一切煩惱都斷了,說這生死都出的是斷德,怎麼才能夠斷,你得有智慧才能斷,這智慧也是圓滿了,你成就了,智斷二德,所以這一句話就引出了智斷二德了,都已成就了。《會疏》這是日本人翻譯古說的了,現在學西方搞得有一些走樣,搞學術了,關於凈土宗的古代注書的有百十來家。《會疏》曰:"三界虛妄,皆不常住,總名世間。"那麼他就說欲界、色界、無色界,"眾生國土,臧否萬差,是名諸所有法。菩薩深以大智慧,達性空相,故云超過"。如何理解超過這一切一切的差別,也就是說這句話的含義也就是達到平等的地位了。菩薩由大智慧的原故達到性空無相,就叫超過。就剛才我說的,離開差別了,由大智慧故,認出了本來,直到性空離一切相,這叫超過。所以三個人基本上是一樣的,但是用的文詞不大一樣。這《甄解》呢,比以前稍微有些不同,這世間諸佛所有法者,有為可破壞,為什麼說世間諸所有法啊,因為世間的一切法,我們可以給它下個定義,統統有為,可以破壞的叫作世間。他就不跟你說什麼了,很籠統的說了,而且指出原則了,凡是有為可破壞的,就叫作世間。比如依正,有依報,有正報,有善有惡,有因有果等等,一切有為諸法,叫作所有法。菩薩就能夠知道一切三界就都是虛妄。《金剛經》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都是虛幻。可是他知道都是虛幻而行於世間,並不舍世間。知道世間空幻,還不舍世間,知道眾生等空,而仍然救渡眾生,這叫作超過。所以就是說我要選擇一些好的註解對我們是很有幫助的,所可惜的我們不大容易知道怎麼選,要看到一個壞的註解那還不如不看了。那麼這四個引了四處都是對的,但是最後《甄解》所說正契合本經。《維摩詰經》的話,雖知諸佛國及與眾生空啊,雖然知道一些佛國和眾生還都是空啊,而常涉凈土,教化諸眾生,就跟這個意思完全是一致的。所以我們往往通達就好了,一部經裡頭,你一個經真通了,什麼經都通了。就是這事,實際是一件事情。我們這麼去體會,你就看不出凈土宗和《金剛經》,比如說念阿彌陀佛和《金剛經》是兩回事嗎?這兩個好象是矛盾啊,那是你有矛盾,所見也就矛盾,照這樣一個觀點,那這個經有什麼矛盾啊。知道一切國土眾生都空,阿彌陀佛還成就這極樂世界,來攝受一切眾生啊,這叫作超過一切啊。所以這還有什麼差別呢,一味了,所以我之所以要來,我之所以目的就是希望大家能夠圓融一些,能夠通達能夠達到一味。不要鬧法,鬥爭牢固。現在是末法,鬥爭牢固時期,大家現在還不知道末法的現象,你說我不好,我說你不好,這個法門說那個法門不好,那個道高等等也是如此,這就是佛說的鬥爭牢固。末法現象、衰象。我們如果能夠圓融,不但讚歎自己所修所說的法門,對於別的我們也同樣的讚歎,這還鬥爭嗎?大家這就安定團結了,這講了這兩句,我們一看就明白了,但是這些個見解,把我們引深一步,提高一大步,我們看完自己這麼一看,自己得了一個註解,那麼再把註解看一看,得到很大的提高。

心常諦住渡世之道,是說的來參加法會的這些菩薩之德,這麼些人都來聽法,而且是無量無邊。那麼這是什麼我們要知道,就是啟發我們對這個法的重視,來聽經的人,心常諦住渡世之道。諦就是安啊,就是安住啊。所以《凈影疏》說,心常安住於真實無為度世之道。這句話的解釋就是說這些在家出家的菩薩常常安住在出世無為,真實法,無為法,這些度世之道。心常諦住度世之道。諦住是安住。《甄解》說:"出有為,證無為,而不著無為,故云諦住。"他就是把這諦住更進一步解釋一下。《凈影疏》說安住,怎麼叫安住呢?《甄解》的話很好,出了有為,跳出了有為啊。所以我有一次見了法師,我說好好的無為法,到了大家手裡頭變成有為了,不要以為我這也是成天在作佛事,而以為也是佛事,不知道你這是有為的佛事啊。出有為跳出了有為啊,證無為就是這個你實踐做到了無為,不是嘴裡說無為,嘴說說無為,鼻下寫無為,這不是事啊,叫做說食數寶。我說有今天吃什麼好東西了,這是銀耳啊,什麼什麼的,嘴裡說,說得再好,你還是餓啊。數寶你這數多少鑽石,多少金條你都數出來了。這是人家的東西,你一無所有,你這數一數,所以這個不行嗎,要出了有為,而且是實際中證到了,不是說食數寶。你是真是吃,真的是得到了。證無有為。這底下這句話就有矛盾了。真實得到了,這個得字要一執著就壞了,不著無為。出有為,證無為,這就叫超過。所以什麼都"一著"就把無為法變成有為法了。這個無為法的功德是不可限量的,有為法就是可限量的。我們從數學可以知道任何一個數跟無限大相比等於零。這個除什麼被什麼相除就是個相比啊。任何數讓無限大一除等於零啊。這個數大家應該知道的,其餘的一切有為功德跟這個無為功德一比,你這個有為的功德就忽略了,不算個數啊。所以為什麼龍女八歲成佛,她是無為無限大的功德。畜生女,龍是畜生,畜生的女,只有八歲成佛。所以這一切,靈山會上屠夫,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所以真正達到無為其功德不可思議。我們這一念佛,真的老說念,這就暗合道妙,不管有為無為,只要去念,暗合道妙。就暗合了,你這什麼都忘了,就剩這一句了,這就是即無為還不著無為,所以越是高的法越是簡單。所以道教有句話,下士聞道大笑之,下士這些道啊,可笑可笑,他坐著三輪聽我的話就可笑,你這念佛這麼高,可笑可笑,他不知道這個道理。為什麼我們臨終十念,可以往生,就是阿鞞跋致,都是不可思議的。那麼把這個諦住講得很好。那麼這個菩薩心常住於無住,住涅槃這個必免了語病,要常住涅槃,你這涅槃成了個住處。他這無住,住涅槃。你住一個無住之處,所以這個語病就少一些,但是凡是有言語,總會有些語病的嘛,所以我們善於體會他的意思,這個叫作常住。心常諦住,一個是安住,一個是常住。他就都解釋了,那麼《會疏》的解釋呢,沒有新的意思,我們就不講了。

"於一切萬物隨意自在。"萬物萬法總得說就是一切,一切諸有吧,自在呢。就是通達無礙了,通達了沒有障礙了。《法華經》序品里說:"盡諸有結,心得自在"。有為法就把它成了一個結一個扣,拴住了牢固了。把你束縛住了,那麼就不自在了。被束縛了嘛,有結都消除盡了嘛,就自在了。那麼再有自在的含義,施為無壅,神通自在,壅就是不通啊。這些施為沒有什麼嘛,都是通暢啊。神通自在啊,而且不僅僅是啊,這就到了這個,所謂神通,神通當然不是壞事了,而且是成就的人自然會得到神通,但是我們如果不求覺悟,首先要去求神通,那你這個方向就錯誤了。這個方向的錯誤你就必定是走到一個錯誤的路,你越走的精進你越走的長,將來要退回來的就越費事啊。所以神通,佛菩薩都有無量的神通,所以神通是好事,但是神通是聖末邊事,是聖道中末了的邊上的事,所以比神通有許許多多更重要的事,那才是我們值得留心的地方。所以這裡頭提到了神通,所以把這個提一提,所以黃檗大祖師那個氣魄,他沒有入道的,跟一個人結伴去遊方,走到一個地方,山水來了,就成了河了過不去了,那個人就把那草帽一丟,他就往下一蹦,這水就漂過去了。那他招呼黃檗你來你來,黃檗說早知你如此,我打斷你的狗腿,我後悔不跟你這個稍子做對,就是我沒有想跟你這個稍子也不好翻譯這是土語,我沒想到跟你這個飯桶,一塊搭伴,早知你如此打斷你的狗腿。那現在的人那不跪下來磕頭,以為不了得,你這漂水而過,所以這種胸襟魅力,所以黃檗底下,臨濟三次問法,三次答,臨濟大開悟了。臨濟兒孫遍天下,全中國的禪宗都是臨濟的兒孫,臨濟的師父就是黃檗。他沒有悟道的時候就是這樣胸襟氣魄。根據這上面這些講解,我們的心有所累有所牽掛,你就隨著境界而轉,碰見了好你就高興,不好你就不高興,見色聞聲,你的身聲音你的心就隨著你所見的東西就轉了,就隨物而轉,隨物而轉所以就被煩惱把你捆住了,就是隨他轉,因此有人說你這是大德啊,修行的好,我們都向你學習啊。聽的很高興,有人罵你一句,你就不高興了,你隨他轉,你自己沒有作主,他叫你高興你就高興,他讓你不高人你就不高興,為煩惱所著。凡夫就執著於諸有啊。這些東西世間所有物啊。這個功名富貴啊,妻兒子女啊,這些所有啊。二乘滯空,阿羅漢他們就停止在空裡頭,皆墮落在情執之中。所以我們這個大乘法啊,是以判成阿羅漢是墮落的。這《楞嚴經》就說為什麼很多修行人沒有成就,以滯於阿羅漢,以至於成為魔的魔子魔孫,都成為墮落。這五十二種陰魔,最後一種魔就是成就阿羅漢。大乘法,明明是佛,你這個怎麼執著於自了,不明白自己的佛性,這是墮落。所以凡夫只有二乘滯空,所墮落在情執之中都叫作心隨物轉啊。因為空即是色,你滯空,空就成了色,色就是物嘛。你以為空就是沒有物啊,你空就得有空相嘛,那就是物嘛。這個道理咱們都懂得,我就聽愛斯坦講的,這思想就是物,有很多黨員對愛斯坦的話容易接受。我親自聽他說的思想是物質,因為它是存在的,它有它自己的規律,不能用於主觀意志去改變它。他講得很好嘛,你的思想我怎麼能改變你,你在你腦子存在的,我又不能改變,既是存在又不能會被人家主觀東西所能改變,這就是物質。所以思想就是物質。那麼再引申入到佛法上說阿羅漢滯空,空即是色,還是隨物轉。所以在萬物不得自在,在一切法前他就是非常被動。那麼大士就深達法性,不但達法性而且深達法性,所以他當相離相,不是除相離相。所以很多人首先把一個相除掉,才是離相,當著相就離相。所以宗門就說:"但自無心於萬物,何妨萬物常圍繞。"你對於萬物你知道無心就空了,你哪怕萬物來圍繞你啊。所以老是想躲避,找個什麼地方才能修。這都是被物所轉啊。而就是想找一個清凈的物而避免這些煩囂的物,你無心就完了嘛。當相離相就不隨物轉了嘛。當相見一切而離一切相,你見著一個美女的照片,你無美女之相,那就跟一個花的照片就有什麼分別呢,跟一個樹的照片有什麼分別呢,你都不為它所轉啊。再來一步,物隨心轉,東西可以隨你心來轉,所以隨意自在了。《凈影疏》云:"由於成了勝通。"得到了殊勝的神通,所以對於一切東西可以變化隨意。那麼這樣就可以對於眾生,讓他們得到利,所以成為利物,這個叫做自在。所以一切萬物隨意自在,後頭又加上一句,不但是不為物所轉,而且神通變化可以出現一切物來利樂眾生。所以後頭阿彌陀,法藏比丘出家以後,後來成為阿彌陀佛了。在成佛之前,手中常出無量珍寶,可以為眾生服務,他這就是神通自在了。不但不為物轉,而能轉物了。這一種轉物《凈影疏》的這個解釋也是對的,由於神通而轉物,實際上我們不是只有在得了神通之後才轉物的。我們如果真能當相離相,也就是轉物啊。所以宗下就說了,青青竹葉,皆是法身。鬱郁黃花無非般若。所以看看咱們好些竹子那都是法身啊。竹葉都是法身,那個菊花的黃花開得很好的一朵一朵,那都是般若,那這不就轉物了嗎?你要看見又是世間的竹子,又是世間的黃菊花,這都是世間的色。我都得遠離,這個你就被它所轉了。或者你喜歡,你貪戀愛護倍至,它要是花謝了你就哭,這也是被物所轉。轉物呢,他就是法身,就是般若。的確都是如此嘛。所以這也是不待神通,不必等待神通,眾生也有份,所以於一切萬物隨意自在就是如此。不住於這些相,這一切我都能夠隨意自在。《首楞嚴經》應該稱《首楞嚴》,首楞嚴的含義翻譯成咱們這個音說這個意思不好釋,所以用他原音。他的意思是一切事究竟堅固。所以萬物都是究竟堅固。那就竹葉就是法身,黃花就是般若。你這不就轉物了嗎,你這就可以隨意自在了。

"為諸庶類作不請之友",這些大菩薩就這麼慈悲,庶類就是指眾生,為一切眾生應當作不請之友。《會疏》就說眾生背覺合塵,他糊塗了,他離開了覺,他背覺。所以就沉迷啊,就漂流啊,沉迷在煩惱之中,飄流於生死之海。生盲無目,天生的瞎眼,這個大家就說從生下來就是瞎子,沒有眼睛啊。他就沒有想出離之心,所以菩薩就憐愍他,沒有疲厭,普賢菩薩這個十大行願,他就沒有疲厭,所以憐愍他,他就常為不請之友,不等眾生請求你,他自己來幫忙。因為眾生生下來就沒有眼睛,他怎麼知道會請求呢。所以《阿彌陀經》佛不問自說,也正是不請之友啊。這個《法華》三請而後才說,《阿彌陀經》沒有人請,佛自說,這就是不請之友了。最典型的了。憐愍故,大家不能問到這,怎麼想出問得到凈土法門呢。所以就直截了當。《阿彌陀經》直接佛就告訴你了,不請之友,愛護啊。《涅槃偈》曰:"世救要求然後得,如來不請而為歸"啊。世間的救度者,都是你得要求他,然後你才得到你所要求的東西,但是如來呢,就不是這樣,如來不等你要求,不等你請求就來,讓你得到歸宿,讓你得到依靠,所以這就是真友。所以《維摩經》就說:"眾人不請,友而按之"。不等別人來要求,就去跟他作朋友,相安啊。就作為不請之友,那麼這些菩薩都是如此,為一切眾生作不請之友,所以咱們都還是有緣,咱們有這個因緣你來要求我,因此我怎麼怎麼樣,做一切救渡,做一些幫忙。但是佛慈悲,大菩薩都是如此,不請之友。那麼在五十三參裡頭,善財童子見了觀音之後,正趣如意行菩薩就自己來了,不等善財童子去,這不請之友。我自己到了,來傳法,到這來。

底下是"受持如來甚深法藏"。有兩種解說。一個是《凈影疏》名"明修勝解如來藏性,是如來甚深法藏。"你能夠很明白的清楚的修習,能夠得到殊勝的開解,什麼呢?如來藏性,大家念《大乘起信論》,不是都有如來藏嗎?表達這個如來藏,如來甚深法藏,他所答的就是解釋六個字。如來甚深法藏就是如來藏性。那麼這給你提出之後,你這暗障就可以消除了嘛。暗障就消除了,就可以明見你的心嘛,所以我們沒有什麼法叫你得到什麼,只是叫你去掉什麼。因為你本來具足,你只是多了點東西。你多了一點髒東西,這個臟也是虛妄的,一後破除了。本來現在陰天不見太陽,現在太陽露出來了。所以雲一去,太陽就現啊,是以明見本心為受持。所以要明自己本心,達到本性才叫做沙門。所以這個沙門的定義還是很高的。所以這個就是以明心作為受持如來甚深法藏,這個解釋。《甄解》呢?他的解釋說:"聞持三世一切如來法藏"。三世者,過去,示來,現在。過去、示來、現在如來的一切法藏他都能夠聞,能夠持,說這個很廣。"多聞歸一聞",一和多是相即的,華嚴的道理,一就是多,多就是一,多聞歸於一聞,一聞就是什麼,就是聞名號,所以這個受持如來甚深法藏,這兩解一個說這個指的是明心,一個就說這個就是聞著彌陀的名號,那麼聞佛名號就是受持甚深法藏,就是明心。大集經說:若人但念阿彌陀,是即無上深妙禪。也就是彌合凈宗。一聲佛號一聲心,就是你自心的一聲,在這一聲中顯現。這個道理用言語來說很難了。為什麼說這一聲佛號唯佛與佛方能究竟,只有佛跟佛才能究竟,其涵義才能究竟,所以我們我們不能究竟,理所當然。無量壽經講座23(大教緣起第三)無量壽經講座23(大教緣起第三)

"護佛種性常使不絕"。"護"者是護持、維護。"佛種性"者可以解釋六度。我們引征《會疏》的話,他舉佛種性四個解釋,我們今日舉其三個:(一)眾生所具佛性,人人都有佛性,眾生心中具如來性,也就是大家念的如來藏,本來不變,能生超過恆沙的功德。相信我們心中的佛性,從來沒有變過,你現在雖是眾生,還有比我們更不行的眾生,他都沒變過,也沒有減少;不但沒有減少,還能出生超過恆河沙的功德,但是為無明所蔽。陰天時候的太陽,太陽能生無量功德,太陽一照大地,什麼東西都長出來了,沒有太陽那是不得了呀,樹木、花草、一切一切都不行啦。這恆河沙的功德,但是被無明所蔽,都遮住了,雖有同無,有,但是不起作用了。菩薩為興教化,開發彼本具的如來藏。《大乘起信論》講的如來藏,開發如來藏,這樣叫什麼呢?叫紹隆佛種,叫護佛種性。這就是用本存的如來藏護佛種性。(二)是以菩提心為佛種性,《會疏》引《華嚴經》曰"譬如無牛,則無醍醐",就是沒有牛就沒有牛奶,沒有牛奶怎麼能做成醍醐呢?若沒有菩薩發心,就沒有佛種,沒有發菩提心,還有佛嗎?所以有牛則有醍醐,有菩薩發心,佛種不斷。這是以發菩提心作為佛種性。(三)以稱名為佛種,根據《寶雲經》說譬如種樹,有其種子,只要不腐敗,就能生芽,就能長出大樹,具足生芽因緣。善男子,聞佛名者,得其種子,具足因緣,便得受記。種子種下去,有土壤,有水份,有陽光,加之好的因緣,必能生根發芽,長成大樹。聞佛名號,如得種子,信賴持名,即是具足因緣,必得受記作佛,故云持名為佛種。這是《會疏》的三個解釋。《會疏》把菩提心與稱佛名號叫做佛種性。本經咱們以什麼為宗?是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為宗,是和咱們的宗完全是相合的。什麼是佛種性,是發菩提心;什麼是佛種性,是一向專念。本經的宗旨正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這正是護佛種性,常使不絕。"常使不絕"也有三個解釋。《嘉祥疏》曰"欲使如來法種不斷故也",法種不斷,故曰常使不絕。《凈影疏》說"護使離障",離開障礙,"起善無間"就是善沒有間斷,名常不絕,也是護持自心。《甄解》說"引《大論》雲"於無佛處,讚歎三寶音"",在沒有佛的地方也讚歎三寶音。三寶音者,是受持宣說佛法藏。我們先要受持,受持二字還是很深刻的,能夠接受、信受、實踐、宣說,你不能受持你宣說什麼呀!無可宣說,無可奉告。由於宣說,眾生由之植善發智,種植善根,能夠開發智慧,能夠成德,能夠修持、契理,能夠契合本體,契合實際,契合本心,故三寶種子,串串相連,所以受持宣揚,常使不絕。這是一致,有詳有略可合參。

"興大悲,愍有情,演慈辯,授法眼,杜惡趣,開善門,於諸眾生,視若自己,拯救負荷,皆度彼岸。"這十句,表諸大士同體大悲、無緣大慈之德行。

"興大悲,愍有情",愍者,哀念也,菩薩悲憫眾生,是平等的悲。《會疏》說拔苦叫做悲,這是至悲,真實平等的悲,叫做大悲,對待一切都是平等。佛教講究冤親平等,不是有分別的,不是說這個人跟我好,那個人跟我不好,有選擇的,有區別對待的。冤親平等,把冤放在前邊,這是大悲。《涅槃經》說"三世諸世尊,大悲為根本。"密部《大日經》說"菩提心為因,大悲為根本。"這兩句話是一樣的。故諸大士咸發同體大悲之心,所以是"興大悲,愍有情"。"演慈辯"這是從慈心說起,從慈心為大家說法,慈就是以樂,使大家得到安樂。《凈影疏》說:依慈起說,名演慈辯。從慈心說,讓眾生得樂而為之說。

"授法眼",法眼者,如來五眼之一。五眼者,一肉眼、二天眼、三慧眼、四法眼、五佛眼。法眼者,是菩薩為救度眾生,照見一切法門的智慧,稱為法眼。法眼又是一種智慧,知道什麼法能度眾生,這才是法眼。《會疏》說:"佛道正見,名為法眼"。你對佛道有個正見,是法眼,不是什麼天眼,看見這個,看見那個。通達呀,眾生種種根器,這個正見是法眼。《凈影疏》說:"智能照法,故名曰法眼"。你的智慧能夠照了一切法,故名叫法眼。了達眾生種種的根器,知道他們的根機,善於知道一切救助之法,應他們的根機,施與而救度。這樣的救度,這樣的智慧即名法眼,所以我們教導眾生,對於佛法生了正的知解,如同以法眼授與眾生,尤其是在凈土法門,眾生他能夠知道。覺者,能夠知道眾苦,這個最好,但這個智慧很不容易,真正得到法眼才能知道。什麼叫授法眼,佛把這個法眼給你、告訴你,這個最殊勝,你應當去念,你應當信受,你就跟著去做,你就等於自己有了法眼一樣。這個法眼是佛所授與你的,這是授法眼的意思,你自己一件一件生了智慧,而有了正覺,那就得到法眼了,授法眼是有他力的,是給你的。我們凈土法門,使眾生依著信解信願持名,選擇這樣的方法修持,跟有了法眼是一樣的,這個法眼是佛所授的。

"杜"是止住,塞也。"惡趣"是畜生、鬼、地獄三惡道,惡趣是苦不可言啊。極苦,三途一報,五千劫。阿羅漢給佛修精舍時,阿羅漢看見螞蟻,阿羅漢就掉淚了。在前世某某佛出世的時候,這些就是螞蟻,而現在又到了釋迦牟尼佛成佛了,中間經過多少時候?釋迦牟尼佛到彌勒佛出世要經過多少億年,兩個佛之間經過這麼長的年和歲月。螞蟻始終是螞蟻啊,它的因緣,它的劫數,它的壽命,一劫一劫都在螞蟻裡頭。這一輩子把那一輩子咬死了,下一輩又是那一輩把這一輩咬死,它們的輪迴都是螞蟻的生活,它沖不出去,所以三途一報五千劫,三惡道是極苦。我們看見螞蟻吃槐樹蟲子,那個槐樹蟲子在那兒蹦,蹦下來咬一口,再蹦上去,這是惡趣之苦。,鬼趣之苦,鬼老苦,鬼之餓,還有地獄那就不可說了。杜惡趣,杜塞著不使他通往惡趣之道,所以阿彌陀佛大願曰"來生我剎,不復再生惡趣"。後邊還講願文里比這還清楚,都證明了帶業往生,你的業力本來要到三惡趣的,你一念佛,佛一接引,你再也不入三惡趣了,你本來還是罪業未盡,就帶業往生。現在有很多人反對帶業往生,這都是有意無意的在破壞。

"開善門"就是把善道的門打開,我們這個開善門就不可以看成是善道之門,我們這個是菩提涅槃之門了。《會疏》說"大慈德也,善門則菩提涅槃之門也",本經說"必得超絕去,往生無量清凈阿彌陀佛國"。這是開善門也。這個門是非常容易進去,我們多少業力就不復更墮三惡道了,就必定一生成佛啊!頭一個因素是不退,第二個是壽命無量。只有進步,沒有退步,而且壽命是沒有頭的,焉得不一生成佛。

"於諸眾生,視若自己",把一切眾生看成是自己,表同體之悲,對於一切眾生都看成我自己一樣。《涅槃經》有個偈曰:"一切眾生受異苦,悉是如來一人苦"。一切眾生受種種之苦,就是如來一個人在那兒受苦。中國古聖人有曰:"己飢己溺",國內有一個人挨餓,是我叫他挨餓,還有一個人在洪水裡受淹,是我將他推進水中去的。如來更廣大了,中國聖人只看到了人類,說有一個人在水中,有一個人在挨餓,就是我一個人的罪過。如來說一切眾生,受異苦,悉是如來一人苦。所以拯濟負荷,皆度彼岸,就是要把他們救起來渡到彼岸。拯者,救助也;濟者,渡也、成也、益也,拯濟就是救度之義。負者,擔荷也。《大法陀羅尼經》,佛言"菩薩擔者,誓願荷負一切眾生出離世間",讓一切眾生,都能出離世間。譬如長者家中非常豐饒,有很多珍寶,只有一個兒子,以愛兒子故,把珍寶都給兒子,而且也無有我累了,不管我的家財了。菩薩也是這樣,一切樂具盡皆與之,一切珍寶都給眾生,所以佛視眾生等同一子。等同一子是什麼?是等同獨生子。佛視一切眾生,就跟他的獨生子一樣,什麼東西都要給他,以至於讓他入無餘涅槃,這個叫做荷負重擔。這裡解釋於諸眾生視若自己,拯濟負荷意思。度者,到也;彼岸者,涅槃也。

"悉獲諸佛無量功德,智慧聖明不可思議"。這一句就是說前邊所說的諸大士都是果上證了的人,而示現菩薩,這一句話就得了根據。我們把佛法說少了、說淺了,叫做減損謗。因為佛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都是讓你做宣傳,更不能讓你誹謗。這一句話就能看出前面的說法,不是過頭了。這一切來的人都得到諸佛的無量功德,都是得到諸佛智慧的聖人,都是不可思議的。來會的大菩薩無量無邊,這麼多人,他們都得到一切佛的功德,無量的功德。這樣的智慧,這樣的聖人,不可思議,是這樣的人;所以他們都圓滿,無量的功德,表諸大士具足福智、位齊果位,是從果位而示現因位的大菩薩。智慧聖明不可思議,是說大士都得如來的智慧莊嚴。這樣的解釋是《凈影》、《甄解》、《合贊》都是相同的。聖者,是正。肇公說:"智慧是體,是本體;聖明是用。凡事都是體、相、用,有體就有相,有相就有用。智慧是本體,聖明是智慧所產生的妙用。智慧聖明這四個字裡頭,有體有用。怎麼解釋"聖"呢?無事不照謂之聖,對於一切事沒有不能照了和不能通達的,叫做聖。菩薩權實靈照,菩薩的照有權照、有實照,真實的照、權巧的照。這都是靈冥的,不是世間打比方的照,稱為靈照,不可以用言、用思來擬、來議,來形容,這個聖是不可以用言語來琢磨它到底是什麼樣子,故曰不可思議,一切語言不能表達,故曰不可思議。智慧聖人不可思議。肇公的解釋很清楚了。菩薩權智實智,他所生的照用,眾生的凡情絕不能理解,也不能想得到,這叫不可思,不可議。又不可思議有兩種:一者理空,本體之空,第一義空,非惑情所測,不是眾生帶著情執所猜測的,妄說理解、妄猜測都猜測不到。二是神奇,這一種是太不可思議了。你很淺的識你不可去思量。神秀知道六祖比他強,到底強在什麼地方,不知道。初地菩薩和二地菩薩舉足下足你都不知道在哪裡,非淺識所量。

"如是等諸大菩薩,無量無邊,一時來集。"是這樣的大菩薩,無量無邊呀,一時都來了。是總結以上德尊普賢之諸大菩薩,為聽聞讚揚凈宗妙法,為廣大弘揚普賢行願十大願王,為普度十方三世過去、現在、未來一切有情,讓他們往生凈土,究竟涅槃,所以同德同心,一時來會。有同德,就有同心;有同心,不約而同的都來了。此外還有"比丘尼五百人,清信士七千人,清信女五百人,欲界天、色界天諸梵眾,悉共大會"。清信士是優婆塞,男居士七千人,凈土法門適合在家人,一萬二的比丘,有七千是在家的男居士,比丘尼是五百,女居士也是五百跟比丘尼一樣,加在一塊兒整整二萬人,比丘是一萬二。二萬人的大法會,當時是地球上參加法會的人是兩萬,下邊是天、欲界天、色界天眾,不在這兩萬人裡邊。諸天菩薩、德尊普賢這些大士、無量無邊這些大士也不在這裡頭。這個兩萬人,是針對咱們地球上的人兩萬。這些獨見漢譯才有,宋譯未提出。只在後邊提到"並天龍八步一切大眾,聞佛所說,皆大歡喜"。天龍八部一切大聖也參加了這個大會,不然怎麼在後邊皆大歡喜呢。魏譯很少,只談了比丘和菩薩,漢譯又補充比丘尼、清信士、清信女,加上宋譯天龍八部,這個構成眾成就。六成就裡邊,眾成就,這個就是會集的意思,不然它就欠缺一部分,欠缺是很不應當的,這樣就補齊了。這是通序,各經都有通序,主成就、信成就、時成就、處成就、眾成就,這是各經都有的,稱為通序。本經就把參加大會的功德描述的很多,總之是為了正信,六種成就都是為了正信,讓你知道有時間、有地點和各種人,這是通序。底下是別序,是本經獨有的序,這個經的序和別的經的序不一樣,六成就,各經都有它的六成就。

下一品為別序,亦為發起序。序中如來現瑞放光,阿難喜悅請問,世尊正答所疑,才演出一個廣大、圓滿、直捷、方便、究竟、第一稀有,難逢法寶——《大乘無量壽莊嚴清凈平等覺經》,這一部大經就是這樣出來的。

大教緣起第三

"爾時世尊威光赫奕,如融金聚,又如明鏡,影暢表裡,現大光明,數千百變。尊者阿難即自思惟:今日世尊,色身諸根悅預清凈,光顏巍巍,寶剎莊嚴,從昔以來所未曾見,喜得瞻仰,生稀有心。即從座起,偏袒右肩,長跪合掌而白佛言:世尊今日入大寂定,住奇特法,住諸佛所住導師之行,最勝之道。去來現在,佛佛相念,為念過去未來諸佛耶?為念現在他方諸佛耶?何故威神顯耀,光瑞殊妙乃爾,願為宣說。"

"爾時世尊威光赫奕,如融金聚,又如明鏡,影暢表裡,現大光明,數千百變。"這時阿難生稀有想,我很奇怪,我跟世尊這麼多年,未曾見過佛體放光,這樣放光我從沒見過,所以才來提問。這一段是補充魏譯之不足,魏譯特別簡略,會集本很重要,這一段佛放光,最古的翻譯是漢譯。漢譯原文曰:"於時佛坐,思念正道,面有五色光,數千百變,光甚大明。賢者阿難,即從座起,更正衣服,稽首佛足,前白佛言:"今佛面目光色,何以時時更變,明乃爾乎?今佛面目光精,數百千色,上下明徹,好乃如是。我侍佛以來,未曾見佛身體光耀,巍巍垂明乃爾。我未曾見至真等正覺,光明威神,有如今日。""這是漢譯的話,會集了就把各種經典的譯本的精華會集到一塊兒。不但漢譯如此,吳譯也如此,五種譯本有兩種都是這麼說的。只有魏譯最簡單,只有"光顏巍巍""威神光光"就完了。唐譯有"威光赫奕,如融金聚,又如明鏡,凝照光輝"。宋譯是"面色圓滿,寶剎莊嚴"。五譯合參比任何一譯都殊勝,宋譯中不但放光而且是光中現佛剎,顯光中顯剎之義,這也是漢吳兩譯之所無,宋譯是最後,都把它會在一塊兒就都圓滿了。

爾時世尊,指釋迦牟尼佛,佛是世間極尊,故稱世尊。威者,有威有可畏謂之威,指的是威神。威神在《勝鬘寶窟》里的解釋"外使物畏,目之為威;內難測度,稱為神"。威神有很多相,我們要看,就是胖胖的很慈祥,跟印度的像不很一致,古代的印度像很有威神。"外使物畏",讓大家生了畏敬之心叫做畏;"內難測度",表現於內的沒有法子測度,是內心世界難於測度,稱之為神;這是威神的意思。光者,自熒謂之光,是自己就亮謂之光,能夠照東西叫做明,實際是能放光和照耀這兩個涵義。光有兩個用,一是破暗,二是表法,因為佛的光明是顯示智慧之相。因為千年的黑暗光一照就消除了,佛的智慧也是如此,佛的智慧之法如流入我們的心中,多劫以來的黑暗給消除。光表法,開發我們眾生本有的德相。光也是智慧之相,體相用,清凈光明,光沒有渣滓,光沒有垢沒有染,能消除一切,表這些法。"威光赫奕",威是威神,光是光明,佛所放的光。赫者是明、很明,奕者是盛、很盛,很明盛,無有昏暗,萬里朗然是赫奕,表佛所放的光,雄猛有威,明耀光大,如融金聚,像融化了的金子聚會到一塊兒。金子本來很亮,熔化了就更亮了,又是熔化的金子聚在一塊兒"如融金聚",就像鍊鋼廠,烏鐵經熔化就很亮,從遠處一望就能看到。佛的光呢,如融金聚,多少金子都熔化了,放光。

"又如明鏡,影暢表裡",又像一面很光明的鏡子,鏡子影暢表裡。唐朝海東、高麗人憬興說"鏡光外照,名為影表",鏡子光照到外面去了,叫做影表,光影現於體外,現於鏡外是影表。這個譬喻鏡子是佛的身體,放了光,這個光是向外放,外照之光還有影子照到鏡子裡面,鏡子裡邊也亮。這就同佛放光,放的光又把佛的容顏照亮。好像珠子放光,先是照到珠子本體,這叫影里。實際佛身不是像我們的血肉之軀,他就像鏡子一樣,不但外面是亮的,裡面也是光明之體。我們修密法,觀本尊相,就是這樣觀。本尊相非有非空,純粹是光明之身,外面是光,裡面也是亮的。《凈影疏》說"鏡光外照,名為影表;外照之光,明顯鏡內"和這是一致的。佛身也是如此,光明外照是顯耀佛身,這是影表之義,所放光明還照鏡內這是影里。

"現大光明,數千百變",大光明,光甚大明,非常殊勝的大字,不是大小之大,如《大方廣佛華嚴經》,這個大字又如中國古言大哉大哉!這個大字,不是個子很大,是很偉大,用言語來說是這樣的。大光明是數千百變,瞬息萬變,光色參回,轉變最勝。光相參回,互相映照,而且是變化不拘,這是活的不是呆板不是死的,而是自然現出最殊勝的光和色。如《法華經序品》說眉間白毫,大光普照,佛的三十二相中有白毫相,就是在眉心之中白毫。阿彌陀佛的白毫是八棱中空,光是八棱、八角形,中間空的,不是一個實心、死疙瘩的東西,很玲瓏的,旋轉五匝,眉間的白毫。有一個人往生前說:"佛眉間的白毫之殊勝啊!白毫放光,大光普照"我們這裡說大放光明,相當於《法華序》里講大光普照、大光之義。"數千百變"同於本經《壽樂無數品》中說:"自然光色參回,轉變最勝",表佛光自然交參迴轉,轉變,越轉越殊勝,無有窮極。

"尊者阿難即自思惟",他就想,他當機呀!阿難實際是佛的弟弟、侍者,只證初果,若論本跡,實亦從果向因之法身的大士。在《法華經》里,佛告訴菩薩:"我與阿難等於空王佛所,同時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是說我和阿難在空王佛那個時候都同時發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同的是阿難喜歡常樂多聞,喜歡多聽、多看,喜歡聞法;而我喜歡常勤精進、修持。我們要行解相資,咱們上課是增加我們的解,但是不要只樂多聞,那就是阿難,那就慢了,要常精進,行和解要並進,行而不解是增長無明,解而不行是增長邪見。這一點大家要注意,只是是理解而一點實踐都沒有,你所增長的是邪見。你為什麼解的不行啊,正是因為你解的都是邪見,你真的解了必定會行,解而不行是增長邪見;行而不解就是老修行,一輩子修行,並不理解,增長的是什麼,不是破無明是增長的無明。有的人想要閉關,我就問你憑什麼閉關啊,你沒有理解,你沒有一點兒基礎,閉不了關,你增長的是無明,不然你欲升反降,你的願望是上升,實際效果反而下來了。這就是我們要行解相資,要依止聖言量,這是很重要的。所以我已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啦!而阿難護持我的法,亦護持將來諸佛法藏,教化成就菩薩眾,分別就在這裡,阿難還沒成佛。實際阿難顯現的這一生是很重要的,他是集結經藏的人。"如是我聞"都是阿難說的,他重說經,阿難這個人是不可輕視的。"如是我聞"這個"我"就是阿難,這一切都是我當年從釋迦牟尼佛那兒聽到的。這個我就是阿難,他自稱,他集結經藏就是這麼結的。傳佛心印,是二祖。傳授密乘,乘傳大教的關鍵人物。《蓮花生大士應化因緣經》說密教初祖蓮花生大士,是從阿難受世尊預囑傳之密法。早就告訴你將來傳給蓮花生大士。在教下是集結經藏。禪宗是二祖,密宗是受世尊之預囑傳付之密法,因為蓮花生大士是釋迦牟尼佛涅槃八年後才降生,他沒有見過釋迦牟尼佛,而阿難早在釋迦牟尼佛早教下來的法,教給蓮花生大士,所以阿難很重要。在《胎藏界曼陀羅鈔三》中說:"阿難密號是集法金剛",這個金剛就是現威猛相的佛,不能把四大天王叫四大金剛,這是一個很大的誤解,四大天王就是四大天王,不能成為四大金剛。《金剛經》前面有請金剛,有的人主張不印這個部分,大家都很多誤解。如居士林印的就沒有請金剛,真的金剛是現威猛相的佛。故知阿難護持佛法是其本願,示現為佛的侍者。而且他傳下了禪宗,傳下了密宗,他續佛慧命,繼往開來,在本經的當機,阿難善自思惟,思惟什麼呢?"今日世尊,色身諸根悅豫清凈"。色和身是諸根,是指眼、耳、鼻、舌、身等五根;"悅豫"者是喜樂,是高興、快樂的形象,非常清凈。《寶積經》說:"如來身者,自性清沏",是他本來清沏的,徹底的清沏。為什麼呢?因為如來久已遠離一切煩惱諸垢穢故,久遠以來早已遠離了一切的煩惱和污穢,所以他清凈啊。因為如來身者,出過世間,何以故,為什麼呢?因為佛不為世法之所污染故。天人之身是妙,色界就比欲界就更妙啦、清凈啦、離開色相啦。但是如來都超過了,他這還是有污染的,還不能徹底,有所執著的;雖然入了非想非非想,入了大的禪定,像凍在水裡的魚一樣,魚在水裡凍了,一點兒也不能動,他的定像凍在水裡的魚,他的定什麼也不起,一天水開凍,魚還是魚,所以入這種八萬劫又五百小劫之定,五百小劫出定,他又活動了,這都是有垢染,不是徹底清凈的定。如來就遠離這一切啦,如來身者如清凈鏡中微妙之像,就跟鏡子里的像一樣,大家回去照照鏡子,裡邊有一個同樣的我,但沒有實際的東西,如凈水中圓滿之月。這是幫助我們理解阿難所見的,色身諸根悅預清凈。下邊又設疑問,佛為什麼這麼喜歡?《凈影疏》說喜有二義:一念彌陀所成的德可慶,這個德都圓滿啦,發這麼大願,可慶,所以喜歡。二念眾生得益的時候到了,所以喜歡。書中這個地方大暢本懷,釋迦牟尼佛和阿彌陀佛都是極大的歡喜,因為什麼呢?因為眾生可以得到真實之利的時機來到了——眾生能聞到這樣的法。"光顏巍巍",光者是光明,顏者是容顏,佛的容顏所現的光,能聞到這樣的光,超於一切,巍巍是高大尊勝之貌,而且寶剎莊嚴,光中現寶剎,映現十方佛土莊嚴寶剎。剎者,在《法華文句記》裡面說:剎是田,也就是佛土、佛田之義。而且是種種寶剎的莊嚴都在佛的光中現出來啦。又曰"從昔以來所未曾見",這是我從來沒有見過的。"喜得瞻仰",今天我高興能夠瞻仰佛這樣的瑞相。"生稀有之心"這時阿難從心中生出稀有之心,少有的心,我們要消歸自己,讀經要如身臨其境。阿難很歡喜佛現這樣的瑞相,於是阿難從座而起,把袈裟披好,"偏袒右肩",這是儀式,"長跪"雙腿著地叫長跪,"合掌而白佛言",向佛稟白,敬發所問。無量佛於十方都演說妙法,度脫眾生;若說是無量,則只有一句名號,所以《往生論》著說是西方極樂世界三種莊嚴,菩薩莊嚴,佛土莊嚴,這主伴都莊嚴,這是一法句,一法句就是清凈句,清凈句就是真實智慧無為法,也就是這一句名號,萬德莊嚴,說一里有無窮無量的法,如是多只是一心所現,所以這個就是奇特中奇特,特中極特,不可稱,不可說,不思議之法,也不可安名字,給它安了名字也不對,勉強稱之為奇特,這裡我們解釋了《甄解》的話。

阿難當時看見這個說:世尊現殊勝的稀有瑞相,所以他就知道佛在住奇特之法,住諸佛所住導師之行,最勝之道。佛所住者,《凈影疏》說:"住佛住者,涅槃常果,諸佛同住,今日世雄(釋尊)住彼所住,住大涅槃,能起化用",這個就是《凈影疏》的原文,就是今天佛住的導師之行,最勝之道,就住了涅槃、大涅槃,這大涅槃能起殊勝的教化作用。《會疏》說:"佛所住,不二乘,菩薩所能及,唯佛與佛之住",又說:佛說三乘隨他教時,佛說阿羅漢道,而又說什麼阿含又什麼唯識呀,這都是三乘隨他教,又圓覺乘、聲聞乘、菩薩乘,這三乘法隨他教,因為眾生的根器,就指這個根器,而你又合乎他們的水平,對他們的水平來給他們進行教化,所以稱之為隨他教,而不是佛,暢開這個胸,暢所欲言,談自己的境界呀,今天在那兒,佛就是住自己的,隨自己所住,所以放稀有之光,這才叫諸佛所住,這一點就是顯出來啦,佛之放光,就平常說法,都說其他法,隨他教,今天才是隨自所住的,諸佛所住導師之行,最勝之道,放稀有之光。《甄解》曰:住佛所住者,住普等三昧,普等三昧及大寂定,並是念佛三昧異名也。三世諸佛皆住此念佛,故名佛所住,三世諸佛都在念佛,在三昧中念佛,都成就啦,當然都得了念佛三昧,說念佛三昧,念佛當然是在三昧中念佛了,這是很自然的事情,那麼諸佛所住,今天釋迦牟尼也是住於諸佛所住的念佛三昧。《甄解》就跟本經更切合,這個三昧念佛稱為寶王三昧,三昧中之王,這個念佛三昧可以流出一切三昧。

導師者,指引他人入於佛道者,《十住斷法經》曰:號導師者,令眾生類示其正道故。導師者,你給眾生指出一條正路。導,引導,如導航,導航很重要啊,如長江中很多礁,水又這麼急,一個不小心觸礁,船上的財寶、生命就全完了,所以導航很重要,那個導航極重要,海里也一樣,很大的油輪一觸礁,全完。所以,導師在修行路上更比船重要,示其正道故,是這個路怎麼走啊,這是一個解釋。第二個解釋,《華首經》曰:能為人說無生死道,故為導師,能教人說法,出生死免於生死,出生死不是像現在這個一般的世間人,說人死如燈滅,什麼都沒有啦,不是那個意思。那出生死,不是跟死沒有關係,當然這一切生死如夢幻泡影,你夢醒了就沒這些事啦,所以夢中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這覺後空空無大千正好是出生死啊。你在夢中不醒,那就是生死相續。導師這才是導師啊。《佛報恩經》曰大導師,加一個大字,大導師者,以正路示涅槃經,使得無為常樂故,你正路示涅槃經,涅槃三德,一乘正路,示出涅槃經的,這是涅槃三德,讓他得到,無為不是有為,我們現在往往若起精進心,希望精進,起不了精進心,這個是妄念不是精進,變成有為啊!所以讓他得到無為,常樂我凈,對"常樂我凈"我凈兩字省了。所以凡夫顛倒了,本沒有我,凡夫執著有我,把極髒的東西,我追求啊,可美啊,可愛啊,所以我們是無常,轉眼就是空,還以為去遛個彎兒商廈啊,乘涼啊,命就沒啦。這一切無償啊,無常中以為常啊,無我中有我,以為這都不是苦事,而是很樂啊,要說實在是苦事,自己覺得很樂,其實都是苦,沒有樂,就是個苦啊。凡夫顛倒無我當作有我,當作清凈,無常當作有常,拿苦當樂。到了阿羅漢,他就都解決啦,他就沒有這些啦,他就自了了,而這菩薩的常樂我凈,他沒有妄,還存有真我。真我實際上也不可得,雖然他不是斷念,這個境界很微妙,是這種樂超過一切世間,常樂不是無常,本來無生死,本來無生就無滅啊,那無滅常樂最清凈。事實上一切學問,都有這麼一個過程,先是山是山水是水,然後山不是山水不是水,然後山又是山水又是水。大導師者,從正路示涅槃,得到了無為的常樂我凈。《甄解》說導師行者,什麼叫導師行者呢?導師之行是什麼?是彌陀世尊平等接引無所遺故,前邊已經講過了,是導引眾生,到了常樂我凈。這個《甄解》的好處就是結合了這個經。那麼世尊平等地、平等地度沒有分別的,不是對聰明人、愚蠢人有不同,對於好人壞人一律平等,大悲普度啊,更不用說這些人跟我有怨那些人跟我親,是平等的,無所遺故,沒有一個剩下的、遺棄的,遺就是遺棄不要,不舍一個眾生,這個是導師之行。大導師是指彌陀,他以本願引攝五乘,把阿修羅這一趣打散,就成五趣,就成五道,說成佛六道,就在這兒把阿修羅立為一道,把阿修羅打碎,有天阿修羅歸天啦,有人阿修羅歸到人啦,有畜阿修羅歸到畜道啦,有鬼阿修羅歸到鬼啦,那麼這個阿修羅就不成為一道了啦,這就是五趣。五趣六趣都通啊,阿修羅也有特別的特性,他就是嫉妒、逞能、好勝,這是他的特性,而且很有能力,有人說奇異功能這都屬於阿修羅類,阿修羅不見得是罵人的話,阿修羅很苦啊,但一般地說他嫉妒,他就要破法,他嫉妒釋迦牟尼佛,他不服,這個是五趣。這個本願都引攝,其實這五趣就是六趣,把阿修羅列到其它里去了。所以釋迦牟尼還要演說無量壽經,正是行彌願之所行,所以說最勝之道,導師之行,下面他就說一定是這樣啦,今天入了大寂定,住奇特法,住諸佛所住,導師之行,最勝之道,不但是導師之行,而是導師之行中最殊勝之道啊,底下是他的想法。

他說去來現在佛佛相念,這三世,過去、未來、現在,這佛跟佛都是相念的,同心啊,他相念啊,同一個志願。我現在是最勝之道,這是他的話,為什麼這話又沒明說,他說最勝之道必定在念佛,他說佛佛相念,今天世尊你是念過去佛呢還是念現在佛?《合贊》的說法,佛佛相念,今天的佛也是在念諸佛,類知得無量佛亦念諸佛,然今超過諸佛,現此奇相是何緣故?經云:"威神顯耀,光瑞殊妙。"表所現色相,光顏巍巍,威神難測,放光現瑞,殊勝絕妙。

經文說,你是念什麼佛呢?何故威神顯耀,光瑞殊妙乃爾?這個意思前面說過啦。不知道佛佛相念是念過去佛呢還是現在佛?不是念佛的話,何以今天光明顯耀,如此殊勝呢?這裡解釋這個問題,就是念什麼佛。無量壽經講座24(大教緣起第三)無量壽經講座24(大教緣起第三)

這一品別序,是無量壽經三度所有的瑞現,阿難看見世尊放光,以前從來沒見過,所以他長跪合掌來問佛,"而白佛言",就是向佛來稟白,說:世尊今日入大寂定。入了這個殊勝的定,住奇特法,安住於最奇特之法,什麼法呢?住在諸佛所住導師之行,最勝之道,因為佛放光,阿難就了解到這個情況。問:"佛佛相念,念什麼佛呢?"首先是入大寂定,大寂定是指什麼定呢?《涅槃經》說:"我於此間婆羅雙樹,入大寂定"。佛在涅槃的時候在雙樹之間,在這兒入了大寂定。大寂定是佛最後圓滿涅槃時所入的定。大寂定者名大涅槃,大涅槃三德,往生德、解脫德、般若德,三德都圓滿,這是大涅槃。大寂定是什麼呢?是大涅槃。《甄解》說:"普等三昧及大涅槃,並是念佛三昧異名也",是念佛三昧另外的一個名字。"今佛為說念佛法門,住念佛三昧"。現在佛要給大家說念佛法門啦,所以就安住於念佛三昧,就是根據《涅槃經》,大寂定就是大涅槃。《甄解》結合我們凈土,這是念佛三昧,佛說要讓大家念佛,住於念佛三昧,這兩說有矛盾嗎?沒有矛盾,念佛三昧就是大涅槃。所以大寂定,通說就是佛的禪定,通指一切可以這麼說,本經指念佛三昧。

奇特法,這奇特兩個字,經中解釋,佛所得法超出餘人啊,不是菩薩和其他人所能得到的,世間所無啊,這叫奇特。《合贊》說:"濟凡秘術",是救濟凡夫,最奇的,不可說的難宣的方法,今天要說啦,就是奇特。這些解釋都對,《甄解》他特別讚歎發揮,說明奇特,日本古德特別欽佩善導大師,他們對善導大師恭敬到了極點,也親近到了極點。而善導大師也是特別弘無量壽經,特別重視第十八願,所以這樣傳下來,日本古德對凈土宗有很深的體會,所以讚歎也很突出,很突出,而在中國要這麼說,很多人要出來辯論。《甄解》又說:"奇特法者,如來正覺果海",是一個果海,叫奇特,這個果覺,果之廣大,這個廣大怎麼來形容他呢?如海之廣來形容如來的果覺,名為奇特,奇特之極,就是無量壽經蓮花光中,出了很多光,光中又出了很多佛,是華光出佛,就是彰矣!是明顯,這個奇特法就顯現出來啦,說一切眾生身中有正覺智,嘆之,奇哉!奇而非特,一切眾生都具有佛的正覺智慧,這個正覺智慧跟佛一樣,由於妄想執著,就不能證得啦。他就說這一句話,一切眾生都具有本覺智,看出奇哉!奇哉!釋迦牟尼佛都奇哉,奇哉,奇就是確實奇,然而奇也不是特,只是奇。佛都說奇哉,奇哉,怎麼不奇啊;又說不是特,人人都有不特別啦,連蒼蠅、螞蟻都有,地獄眾生都有,一切含靈都有這個特。有如《法華提婆品》龍女成佛,八歲作畜生女,特則特矣,特而非奇,這麼一個龍的女兒,畜生之別,僅僅八歲,而且還是女的,確實很特別,然而特而不奇,一切眾生本來都有如來的智慧德相,他已恢復到本來,這個事情不奇,人人都有份。各個現成,所以特是很特啦,一個幾歲的龍女就成佛,當然這個是很奇,而就是特,為此一法是最奇、最特,這個經,世尊要說這個念佛法門,就是最奇,而也最特,解釋就要提出個論點,要有論據說明。經中說:蓮花品,"寶蓮佛光品第二十一"。寶蓮花周滿世界,一一寶華百千億葉,其華光明,一一華中,出三十六百千億光,出三十六百千億佛,每位佛又放無量光給十方說法,極樂世界,蓮花都變佛,每一個蓮花有無量的蓮花瓣,每一個瓣放無量的光,每一個光中就顯無量的佛,普為十方說微妙法。這是經文,引了這段經文,這很好,全部把它介紹一下。經說:"眾寶蓮花,周滿世界",寶蓮遍滿世界,你說這個寶蓮是依極,是正極?如說是依,可是華里出這麼多光,光里出這麼多佛,那是依嗎?蓮花能放光,光中能現佛,說是依極,是佛以外的境界,不然怎麼出光出佛啊,所以是依的話,華以外就沒有佛,沒有正極,就不能放光,故不能說正,若說是正極,這一切華呀、木呀、山呀、水呀、七寶地而非佛身,你不能說是正極,百千蓮花億葉,就是蓮花嘛,那不是佛,怎麼能說是正極啊,那是依極。說是正極也不行,說是依極也不行。說眾生的情況在這裡都用不著,所以叫奇特。若言是因,有因有果啊,說是因的話,那麼這個花是阿彌陀佛果德之成就,阿彌陀佛萬劫的修行,萬德的莊嚴來成就的願,這個願成就啦,這花現出來啦,你說這是因,這是果德的果所現啊,這否定因,欲言是果,然此花是十方世界所生之物,不待彌陀果覺功圓,則不是果。若說是主,則能含十方三世無量慧,含攝一切,所伴甚多;若說是伴,則唯是如來正覺,極樂之依正,主伴一切一切,唯是阿彌陀佛如來自心所現,你說伴不行,都是如來正覺,所以主伴也不可說。這麼看來,這極樂世界的依正,主伴,一切一切等等都是阿彌陀佛如來自性所現,若說是一法,但一花中就有無量光,無量光中無量佛,無量佛於十方都演說妙法,度脫眾生;若說是無量,則只有一句名號,所以《往生論》著說是西方極樂世界三種莊嚴,菩薩莊嚴,佛土莊嚴,這主伴都莊嚴,這是一法句,一法句就是清凈句,清凈句就是真實智慧無為法,也就是這一句名號,萬德莊嚴,說一里有無窮無量的法,如是多只是一心所現,所以這個就是奇特中奇特,特中極特,不可稱,不可說,不思議之法,也不可安名字,給它安了名字也不對,勉強稱之為奇特,這裡我們解釋了《甄解》的話。

阿難當時看見這個說:世尊現殊勝的稀有瑞相,所以他就知道佛在住奇特之法,住諸佛所住導師之行,最勝之道。佛所住者,《凈影疏》說:"住佛住者,涅槃常果,諸佛同住,今日世雄(釋尊)住彼所住,住大涅槃,能起化用",這個就是《凈影疏》的原文,就是今天佛住的導師之行,最勝之道,就住了涅槃、大涅槃,這大涅槃能起殊勝的教化作用。《會疏》說:"佛所住,不二乘,菩薩所能及,唯佛與佛之住",又說:佛說三乘隨他教時,佛說阿羅漢道,而又說什麼阿含又什麼唯識呀,這都是三乘隨他教,又圓覺乘、聲聞乘、菩薩乘,這三乘法隨他教,因為眾生的根器,就指這個根器,而你又合乎他們的水平,對他們的水平來給他們進行教化,所以稱之為隨他教,而不是佛,暢開這個胸,暢所欲言,談自己的境界呀,今天在那兒,佛就是住自己的,隨自己所住,所以放稀有之光,這才叫諸佛所住,這一點就是顯出來啦,佛之放光,就平常說法,都說其他法,隨他教,今天才是隨自所住的,諸佛所住導師之行,最勝之道,放稀有之光。《甄解》曰:住佛所住者,住普等三昧,普等三昧及大寂定,並是念佛三昧異名也。三世諸佛皆住此念佛,故名佛所住,三世諸佛都在念佛,在三昧中念佛,都成就啦,當然都得了念佛三昧,說念佛三昧,念佛當然是在三昧中念佛了,這是很自然的事情,那麼諸佛所住,今天釋迦牟尼也是住於諸佛所住的念佛三昧。《甄解》就跟本經更切合,這個三昧念佛稱為寶王三昧,三昧中之王,稱為寶王。這個念佛三昧可以流出一切三昧。

導師者,指引他人入於佛道者,《十住斷法經》曰:號導師者,令眾生類示其正道故。導師者,你給眾生指出一條正路。導,引導,如導航,導航很重要啊,如長江中很多礁,水又這麼急,一個不小心船觸礁,船上的財寶、生命就全完了,所以導航很重要。那個導航極重要,海里也一樣,很大的油輪一觸礁,全完。所以,導師在修行路上更比船重要,示其正道故。這個路該怎麼走啊,這是一個解釋。第二個解釋,《華首經》曰:能為人說無生死道,故為導師,能教人說法,免於生死,出生死。無生死,不是像現在這個一般的世間人,說人死如燈滅,什麼都沒有啦,不是那個意思。出生死,不是根本沒有生死之說,當然這一切生死如夢幻泡影,你夢醒了就沒這些事啦,所以夢中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這覺後空空無大千正好是出生死啊。你在夢中不醒,那就是生死相續。導師者這才是導師啊。《佛報恩經》曰:大導師。加一個大字,大導師者,以正路示涅槃經,涅槃是佛最後的果。涅槃三德,一條正路示出涅槃,這是涅槃三德,讓他得到無為,不是有為。我們現在往往若起精進心,是妄心精進,結果要精進心,這個是妄念,不是精進,有為啊!主要是引導佛徒棄捨有為,了達無為,才能直趨涅槃,證到常樂我凈。所以我們要正路讓他得到無為,常樂我凈,對"常樂我凈",我凈兩字省了。所以凡夫四倒,阿羅漢四倒。本沒有我,凡夫執著有我,把極髒的東西,認為很清凈,我追求啊,可美啊,可愛啊,所以我們是無常,轉眼就是空,還以為去遛個彎兒商廈啊,乘涼啊,命就沒啦。這一切無常啊。無常中以為常啊,無我中有我,以為這都不是苦事,而是很樂啊,要說實在是苦事,自己覺得很樂,其實都是苦,沒有樂,就是個苦啊。凡夫的四倒,無我當作有我,臟當作凈,無常當作有常,拿苦當作樂。到了阿羅漢,他就都解決啦,他就沒有這些啦,他有四倒。而不知道菩薩的常樂我凈,他沒有妄我,還存有真我。真我實際上也不可得,雖然他不是斷念,這個境界很微妙。這種樂超過一切世間,常樂不是無常,本來無生死,本來無生死就無滅啊,那無滅常樂,最清凈。這是阿羅漢的四倒。事實上一切學問,都有這麼一個過程,先是山是山,水是水;然後山不是山,水不是水;然後山又是山,水又是水。就像寫字,未能險絕,先求平正。你不能寫到險絕,先要平正。既能平正,力追險絕。既能險絕,復歸平正。文章也是如此,先是沒有波瀾,有了波瀾,還要趨於平靜。所以研經很難啊,這個地方是最難的地方。一個就是平正,還是不能險絕的平正;既能險絕又歸平正的平正,形式內容還一樣。這都是如此。所以大導師,用正路示涅槃,得到了無為的常樂我凈。《甄解》說導師行者,什麼叫導師行者呢?導師之行是什麼?是彌陀世尊平等接引無所遺故,前邊已經講過了,是導引眾生,到了常樂我凈。這個《甄解》的好處就是結合了這個經。那麼世尊平等地,平等地度沒有分別的。不是對聰明人、愚蠢人有不同,對於好人壞人一律平等,大悲普度啊。更不用說這些人跟我有怨,那些人跟我親,是平等的,無所遺故,沒有一個剩下的、遺棄的。遺就是遺棄不要,不舍一個眾生,這個是導師之行。大導師就指彌陀,他以本願引攝五乘,把阿修羅這一趣打散,就成五趣,就成五道,說成六道,就在這兒把阿修羅立為一道。把阿修羅打碎,有天阿修羅歸天啦,有人阿修羅歸到人啦,有畜阿修羅歸到畜道啦,有鬼阿修羅歸到鬼啦,那麼這個阿修羅就不成為一道了啦,這就是五趣。五趣六趣都通啊,阿修羅也有特別的特性,他就是嫉妒、逞能、好勝,這是他的特性,而且很有能力,有人說奇異功能這都屬於阿修羅類。阿修羅不見得是罵人的話,阿修羅很苦啊,但一般地說他嫉妒,他就要破法,他嫉妒釋迦牟尼佛,他不服,這個是五趣。這個本願都引攝,其實這五趣就是六趣,把阿修羅分到其它里去了。所以釋迦牟尼正要演說無量壽經,正是行彌願之所行,所以說最勝之道,導師之行。下面他就說一定是這樣啦,今天入了大寂定,住奇特法,住諸佛所住,導師之行,最勝之道,不但是導師之行,而是導師之行中最殊勝之道啊。

底下是他的想法。他說去來現在佛佛相念,這三世,過去、未來、現在,這佛跟佛都是相念的,同心啊,他相念啊,同一個志願。我現在是最勝之道,這是他的話,為什麼這話又沒明說,他說最勝之道必定在念佛,他說佛佛相念,今天世尊你是念過去佛呢?還是念現在佛?《合贊》的說法,佛佛相念,今天的佛也是在念諸佛,然而現此奇相是何緣故?經文說,你是念什麼佛呢?何故威神顯耀,光瑞殊妙乃爾?這個意思前面說過啦。不知道佛佛相念,是念過去佛呢還是現在佛?不是念佛的話,何以今天光明顯耀,如此殊勝呢?這裡解釋這一個問題,就是念什麼佛。

底下就是世尊的回答,"於是世尊告阿難言,善哉善哉,汝為哀憫利樂諸眾生故,能問如是微妙之義,汝今斯問,勝於供養一天下阿羅漢,辟支佛,布施雷劫,諸天人民,蜎飛蠕動之類,功德百千萬倍。何以故?當來諸天人民,一切含靈,皆因汝問而得度脫故。"世尊告訴阿難,善哉善哉,善哉就是好啊,連說了兩個好,稱讚好呀好呀,讚歎阿難提出這個問題,汝為哀憫利樂諸眾生故,能問如是微妙之義。為了哀憫,哀就是悲哀,就是悲憫,其實哀憫就是悲憫,古時的文字和現在文學習慣還略有點不同。悲憫就是拔苦,利樂就是與樂慈心,慈心與樂啊。善哉善哉,你是為了救度眾生,給眾生拔苦啊,讓眾生得到安樂,這一切眾生得到一個正果啊,你是這樣的心啊,所以你才能夠問如是殊勝之義。你才能問這樣殊勝的意思,這就表示阿難問,世尊非常歡喜。《凈影疏》說阿難所問"稱機、當法、合時",是相稱合的,稱這個機,當法就是恰當,這個法當令不當令,就是合不合這個時;當令這個法,合時,時也合的,機法合;機、法、時相合,時節這個法都相合,所以說世尊就歡喜。《甄解》說:"所問稱可佛心故",這個問題正稱佛的心啊,經中說,只有兩個人善報佛恩,一個善問,一個善答,所以提問題很重要,善問提出好的問題,這兩個人善報佛恩,善問答的人,他就善問能答,這個法門就轉啊,佛就讚歎他,你是因為一個好心才能問如是殊勝之義,能問如是微妙之義,微妙兩字,法體幽玄故曰微,絕思議故曰妙,不是微小的微,微小有什麼可稱讚的,這個微現在作為空間,很多高度的空間極微小時他才能通過、穿越,咱們這個空間隨便透過。有一個很好的例子,一個籠子養了兩隻鳥,人不能進去,鳥也出不來,螞蟻隨便出入。微不是微小之微,而是微妙之微,絕思議故曰妙,你沒有法子說啊。智者大師講妙法蓮華經,一個妙字講了九十天,九旬談妙啊,就是說不清楚,說九十天也說不清楚。絕思議稱為妙,這佛法甚深甚深,講部經只一個妙字講九旬,如是微妙之義,非語言分別之所能知。能問這樣的問題,是個很深入的問題,世尊就是稱讚他。汝今斯問,現在你問的這個問題啊,勝於供養一天下阿羅漢,勝於供養一天下阿羅漢、辟支佛是一句。底下是布施累劫,布施又是一句,布施一切連動物都在內,這個功德很大。一天下,我們說四天下就是四大部洲,南瞻部洲、北俱盧洲、東勝神洲、西牛賀洲。古時候有些人把它誤解啦,他把這四大部洲都認為是在地球上,認為須彌山就是昆崙山,他都這樣解釋。這個解釋肯定是錯誤的,他說須彌山日、月都繞須彌,那麼現在咱們說地球繞太陽,他說須彌在地球上,那就是太陽繞地球了嗎?所以這句話是錯誤的。那時還說的很有誤會,說北俱盧洲是共產主義什麼,衣服、菜很豐富,要什麼有什麼,男女之間毫無約束種種的,就是蘇聯。這事很荒誕,這也不對,科學不發達,有錯誤很難免。大家更多的人是隨順,現在確實有外天來的事,現在都在爭議外天來人,前兩天電視還說英國每天發現這個。科學家觀察,電視屏幕中看見遠處飛來的東西放亮。這就是四大部洲,還有別的呢,這只是一個小天下,另外還有無量的銀河,銀河中有無量的日月,這個天是非常之大啊,一天下就等於一個南瞻部洲或者什麼,你這個供養是你供養一天下的阿羅漢、辟支佛,你都供養啦,也勝於你來布施諸天的人民、蜎飛蠕動,蜎是帶翅膀的小蟲,蠕動就是小爬蟲,累劫就是時間很長。這一切人間各種生命以至於小生命小爬蟲小飛蟲都布施啊,勝於累劫的時間這種布施,供養普天下的阿羅漢、辟支佛,這樣的功德大於一百一千萬倍啊。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太殊勝了,所以我們剛才說什麼人能報佛恩,善問有這麼大功德啊,何以故,是為什麼?因為你的問題引出了佛的回答,當來諸天人民一切含靈,皆因汝問而得度脫故。這個問給我們現在極大的啟發,因為你這個當來,從這個問以後,當來就是以後,當來就是未來的,諸天不但地球各天界、欲界天、色界天、無色界天,一切含靈,包括六趣天的最高,把天啊、阿修羅啊、人啊、畜生啊、鬼啊、地獄啊,一切含靈,含有靈性就是眾生,皆因汝問而得度脫故,都因你這一問,他將來得到度脫;因為這樣一問,佛就說這個法,佛要說這個法,這個法就宣流,將來這一切含靈,都是因為你這一問而得度脫。這一問大家要知道,這裡的當來一切含靈包括咱們今天在座的諸位啊,咱們能在這一切之外嗎?所以要把自己把自己擺進去。當然現在我還不生信心,那就是時間還不到,最後還要等彌勒菩薩都得度,彌勒菩薩接受了釋迦牟尼佛的無量壽經,拜託彌勒,彌勒也要弘揚無量壽經,皆因此問而得解脫。結了佛緣的人,到了三度龍華,就開始得度啦。這一句就是讚歎的話,這個經句很重要,所以各種修持都可以得到一定的好處,真正到了很多,你看其他佛國,很多佛國,很大的菩薩,還往生極樂世界啊。這就是不直接,我們是凡夫,就能到了凡聖同居土,你如果到了其他佛國,成了菩薩之後,還有很多無量的無邊的都在往極樂世界裡跑啊。

阿難,如來以無盡大悲矜哀三界,所以出興於三世。什麼是無盡的大悲心,《普賢行願品》曰"諸佛如來以大悲心而為體故",諸佛的本體就是大悲心,悲心是極端的重要,密宗的大悲為根,菩提為因,方便為究竟,都是從悲心出發。諸佛大悲心而為體故,又說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諸佛菩薩智慧花果,這棵樹要開花要結果,你怎麼辦呢?你得拿大悲水去澆這棵樹,就是饒益眾生啊,這樣它們才能開。諸佛才能夠因為你澆了這些樹,你才能夠得到智慧花果啊。無盡者,無有窮盡,這願有無窮無盡的,諸佛菩薩是無盡的大悲。"矜哀三界",矜哀者,憐憫。三界悲憫啊,憐憫三界的一切眾生啊,所以出興於世。佛早已成佛啦,佛就是為了度眾生,開佛知見,才能度眾生,這是一件事,所以出興於世。《法華經》曰:"諸佛世尊唯以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法華經》是開示悟入佛之知見,凈土法門正是佛之知見,佛是這樣出興於世。

光闡道教,欲拯群萌。光是光大,闡是開也,光大開演正教。拯是救,是幫助、救度。群萌,萌是發芽,群萌就是眾生,欲救一切眾生。《會疏》曰:"漸頓各稱所宜,隨緣皆蒙度脫,故曰拯群萌。"他說有漸法,有頓法,佛都讓稱眾生之所機,讓他們都得度脫這是拯群萌。欲拯群萌,欲這個字就是願,是要,欲是願這裡有兩個意思:一個意思是承上。咱們不是說諸如來以大悲為體嗎,所以就是度脫一切有情,沒有讓他度的也度,不安的讓他安,所以要光闡道教,這件事就是欲拯群萌。第二呢,為什麼要欲拯群萌,惠以真實之利,如來願眾生入彌陀海故,所以這個就是《會疏》說的這個欲字,是指釋迦大悲所願。惠以真實之力救度眾生的這個內容,《甄解》說:"諸佛所以出興於世,欲說彌陀願力,惠救萬眾生,將為本懷故",他就是要說諸佛出興於世,就是要說彌陀的願力,拿這個來救度眾生,這是顯示出諸佛的本懷。欲拯群萌,惠以真實之利,聯繫起來這個力量很足,說欲拯群萌,我怎麼拯呢,我就給他真實的利益,不是做一些無關緊要的事。有的人忙了一輩子,也沒有給眾生真實利益。說佛出興於世,阿難這麼一問,這麼要緊,佛的本懷就是這麼一件要緊的事兒,要眾生得到真實的利益,徹底的、究竟的、真實的、長久的、不是虛幻的暫時的。惠就是惠施,恩賜之義,賜給他真實利。按善導大師的意思是指彌陀誓願是真實之利,所以日本承善導大師的教化,我們中國對善導大師中間有一個錯誤的記載,以為他自殺啦,我當年看到他自殺也覺得對他不滿,後來才知道,在居士林那個時候,特別給善導大師另外寫了一個傳,不是自殺,他沒有自殺。自殺那是問話的人,記載有時候,讀書不能太片面,常常有錯的,盡信不如無信。我們說沙裡淘金,沙里有金子,就這麼一點點,其餘的都是沙子。這個在哪兒,誰都不知道,是日本人考證出來的,在道宣著的高僧傳裡頭,略在那個焚身類裡頭,也沒提善導,他就提了這麼個問題,怎麼這個焚身,怎麼那個焚身。就提了這一段,有一個人問善導大師,他說念佛,最後念佛,他就念著念著死。你念著佛死,死的時候還念佛嗎?那麼好吧,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念著就跑到山上跳了下去,所以上頭跳下去的人是問話的人,不是答話的人。後來是記載錯了,說善導大師從上頭跳下去了,這是錯誤的,所以日本人對善導恭敬到了極點。說第一代祖師是阿彌陀佛,第二代祖師是善導,第三代祖師是日本人,他不大看得起中國這些個凈土宗的大德,日本人接彌陀過去了,有時加曇鸞、道綽。善導大師的意思,這個真實之利就是彌陀誓願所能給眾生的利益,善導大師自己的偈子說:"如來所以興出世",十方如來所以出興於世為什麼呢?"唯說本願海",善導大師講的很絕對,唯就是唯心唯物的唯,唯說,唯說什麼呀,唯說彌陀本願海,只是說彌陀本願海啊,所以善導大師這個讚歎。在中國,實際上中國後來很多大德,他們參禪開悟了,都不像日本大德說法這麼暢,大暢本懷。沒有什麼委屈,他也是尊善導,一直他是相傳的,一代一代老有人。《甄解》就讚歎善導的話"此今家獨步妙釋",只有他單獨可以走到,這是獨步,走到最高的,獨步妙釋,沒有人能跟得上的,微妙的解釋。真實之利,善導大師有個解釋,《甄解》就來讚歎"他人所未談也",別人談不到。順此祖釋以彌陀願為真實利,惠以眾生真實之利,就是什麼呢,就是轉達彌陀的本願,教化眾生啊!那麼以真實之利就可以八萬四千法門作為光闡道教,如來光闡道教,那就弘揚八萬四千法門,欲拯群萌,惠以真實之利,那就是教導他們跟彌陀大誓願海啊。只要是這個第十八願,只要持名十念必生,至心的念十句必定往生。下邊《甄解》講了很多,我們從他講的裡頭重點的講一講。真實者,就是佛的智慧為名號,這是善導大師所說的法藏,在因地中法藏,就是阿彌陀佛發這個大願的時候,他當時是國王,出了家,出家之後,法名叫做法藏,這時候他發了四十八願,他是在因地所成的真實,所成的真實你把它開展起來,就是四十八願,真實五願裡頭就包括第十八願,後邊再解釋一點,合起來就是一句名號。我們常說一乘願海,六字洪名。一乘大願之海。一乘:一切眾生成佛的稱為一乘,一乘是願海。六字名號,這個名號南無阿彌陀佛,所以因中所成就的真實之際,真實之際開演了這個真實之利,開之則就是真實五願,合起來就是一句名號,因此貫通於教、行、信、證,這個教,所行,所信,所證,所謂的真實之利是什麼,就是名號之大利,這個大利之所究竟,這個大利徹底是什麼呢?即是無上涅槃妙果。《甄解》又說,真實之利,是對權假方便,一個是真實之利,一個是權假之說。權假之說,說到阿羅漢,後來又到了法華,就告訴他們:"這是化城,你們走累了,在這兒歇一歇",實際上是沒有的,不存在的,你們還都要成佛,這是權假。真實之利跟權假是相對的,不是一樣的,所以既然這樣的話,你把世間的法,看成小乘的法,那小乘法是真實的,世間法就是假的。你得了諾貝爾獎金,一天到了八寶山,都是假嘛,還是假嗎?你還有什麼能帶的去啊?所以世間法都假,小乘是真,證阿羅漢那是真,那是以小乘相望權教的大乘。權教都是世度菩薩,就是入世去度眾生,就好像舍利佛前生到處去修六度,向他化眼睛,他就退心了,這是世度菩薩。以小乘望權大乘,權大乘是真,而小乘是假,佛說這個阿羅漢是焦芽敗種,他沒有利他的心,權大乘利他啊,以權大乘對實大乘來說。對華嚴、法華來說,那就小、始、終、頓、圓,你把始教、終教來對圓頓教來說,你這個始教、終教那就是假的啦。終教當然不錯啦,《大乘啟經論》說人人都可以成佛,人人都有如來藏,但是他規定你必須三大阿僧祗劫,法華剎那間龍女成佛啊,他這個不真實,他那是真跡,誰都聽見啦,這樣的話怎麼佛說法華還有五千人不聽呢?他不聽,聽不下去,不能勉強。以權大乘望實大乘,實大乘是真,權大乘是假了。以華嚴、法華等實大乘和彌陀十九願來比,十九願就是:"發菩提心,修諸功德,至心發願,欲生我國"。這是魏譯本的,這裡至心發願錯了,應當改一改,他說這個就是發菩提心,修諸功德,往生極樂世界。十九願是真,而華嚴、法華是假。
推薦閱讀:

黃念祖居士 無量壽經講座54/69(第三十一品到三十二品)
無量壽經講座(30)
高級命理講座【第二講】
不平則鳴——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陳可抒講座實錄4)
英國威斯敏斯特公學名師講座

TAG:講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