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二入四行觀——達摩大師

達摩大師二入四行觀

達摩祖師著

夫入道多途,要而言之,不出二種:一是理入、二是行入。

理入者:謂藉教悟宗,深信含生同一真性,但為客塵妄想所覆,不能顯了。若也舍妄歸真,凝住壁觀,無自無他,凡聖等一,堅住不移,更不隨文教,此即與理冥符。無有分別,寂然無為,名之理入。

行入謂四行,其餘諸行悉入此中。何等四耶?一報冤行,二隨緣行,三無所求行,四稱法行。

    云何報冤行?

謂修道行人,若受苦時,當自念言:我往昔無數劫中,棄本從末,流浪諸有,多起冤憎,違害無限,今雖無犯,是我宿殃,惡業果熟,非天非人所能見與甘心甘受都無冤訴。經云:逢苦不憂。何以故?識達故。此心生時與理相應,體冤進道,故說言報冤行。

    二隨緣行者:

眾生無我,並緣業所轉,苦樂齊受,皆從緣生。苦得勝報榮譽等事,是我過去宿因所感,今方得之,緣盡還無,何喜之有?得失從緣,心無增減,喜風不動,冥順於道,是故說言隨緣行。

    三無所求行者:

世人長迷,處處貪著,名之為求。智者悟真,理將俗反,安心無為,形隨運轉,萬有斯空,無所願樂。功德黑暗常相隨逐,三界久居,猶如火宅,有身皆苦,誰得而安?了達此處,故舍諸有,止想無求。經曰:有求皆苦,無求即樂。判知無求真為道行,故言無所求行。

    四稱法行者:

性凈之理,目之為法。此理眾相斯空,無染無著,無此無彼。經曰:法無眾生,離眾生垢故;法無有我,離我垢故;智者若能信解此理,應當稱法而行。法體無慳,身命財行檀舍施,心無吝惜,脫解三空,不倚不著,但為去垢,稱化眾生而不取相。此為自行,復能利他,亦能莊嚴菩提之道。檀施既爾,於五亦然。為除妄想,修行六度,而無所行,是為稱法行。

南師懷公上師開示——修行人的本分——達摩四行觀

   真修行,必須於行、住、坐、臥四威儀中處處體會、修證「達摩四行觀」:

   一、報冤行,二、隨緣行,三、無所求行,四、稱法行。

   那麼如何行持才算真修行呢?不只是上座用功,下座做事對人講話,任何起心動念,無不知曉此念屬何心所,或貪或嗔,念念清楚,然後念念托空,隨念佈施,這就是舍,也是內佈施。

   修行若只一味在禪堂打坐修行,不曉得覺察念頭,都隨無明妄想而去,不知舍念,不知三際托空,一天愁眉苦臉,怎麼稱得上是修行人呢?那是魔障道中人,面上一點慈悲喜舍的氣息都沒有,隨時在無明業障中煩惱,懵懵懂懂,哪算是修行?達摩祖師的四行觀,才是真修行,也是上次大慧師所提的《顯密圓通成佛心要集》中,先悟毗盧法界,後修普賢行海的起步工夫,隨時隨處都在行持中,那才是真修行,真三際托空。

   念念覺照,念念空

   若前念不對,馬上懺悔,然後舍念,即得後念清淨。若再起念,還在此境界中,自己有多痛苦!所以修行不是一生一世的事,記得我還小,十二歲時,就懂得如此做功夫,當時學氣功、學打坐,常常楞在那裏,自己想:「前一個念頭是什麼?」一路追下去,心覺奇怪:「人的思想為什麼會如此?」我恨自己小氣,雖恨還是改不了,常在追究自己的念頭,經常醒來問自己:「剛剛最初醒來那一念在想什麼?」有時勉強想起來,仍不能滿足,又更追問:「昨晚睡前最後一個念頭想的是什麼?」從小就沒有人教過我要如此自己找自己的麻煩!自己到現在還常想著:「這個習氣怎麼來的呢?」可見修行不是一生一世的事啊!

   修行不懂觀察念頭,不照三際托空做工夫,定力必然不夠。有些同學做事,隨手忘記,還叫修行,還有定力嗎?回憶雖是妄想,但也是正定,正念,宿命通是由憶念而來的,念念清楚,自然知過去、現在、未來,這才是真托空,雖知自性本空,亦不忽略「三際幻有」,所以達摩四行觀非常重要,現在為大家稍作說明:

   報冤、隨緣、無所求,是為甚難

   一、什麼是「報冤行」?我今天活在這世上,人家罵我、辱我、欺我、怨我,都能冤親平等視之。一切遭遇,無論是父母、兄弟、朋友、仇敵對自己的種種,都能瞭解此乃過去所欠之恩怨,應該還的,所以寒山問拾得:「世人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惡我、騙我如何處治乎?」拾得答:「只要忍他、讓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幾年,你且看他。」

   如此作到一切冤親平等,受了大辱都很坦然,也就同於《金剛經》所說的「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即為消滅。」一切都是報冤行,真修行要隨時存念:「我欠這世上的債還沒了,我是來還債的。」一般人能這麼想到、做到嗎——難!

   二、什麼是「隨緣行」呢?

   有好的衣服就穿好的,沒有就穿差一點的,甚至一無所有,從垃圾堆裏撿來縫縫補補,也可以穿,一切隨緣。寒山又問拾得,:「還有甚訣,可以躲得?」拾得答:「我曾看過彌勒菩薩偈,你且聽我念,偈曰:老拙穿衲襖,淡飯腹中飽。補破好遮寒,萬事隨緣了。有人罵老拙,老拙只說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涕唾在面上,隨他自幹了。我也省力氣,他也無煩惱。」

   有人罵我,我說:「好!好!我該罵」,有人打我,我就躺下來給你打,免得被你打,還花了那麼大的力氣,你也少煩惱,這多好,這又多難做到,此即隨緣行。

   昨天有個出家人問我:「有人邀我到法國閉關好不好?」我說:「真修行汙泥中也可以閉關,我前幾年不就在鬧市中閉了三年關?!」當時我也曾到處找地方,後來有個桃園的同學,要把竹林老家都送給我,我到了那裏,自覺好笑,就回來街上閉關,自己嘲笑自己:「昏了頭!哪裡不是道場,提婆達多不也是以地獄為道場嗎?!」

   三、什麼是「無所求行」?

   你們在此修行做什麼?想成佛是不是?自性本空,一切都還是還債,前生欠的宿債,所有恩怨、感情都是還債,這個因果錯綜複雜,不過也有蛛絲馬跡可尋。欠多了來生做人父親,白手成家,辛辛苦苦經營賺了些錢,等兒女長大,自己就翹辮子了。你們的父母哪個不欠你們的,十月懷胎,辛勤養育,你卻頭髮一剃,自己去修行,這些債主都來還你的債,如果不好好修行,你又還他們什麼呢?一無報養,來生的債就欠大了,甚至也有來生變頭母豬,生一大堆小豬去還債的啊!

   所以,真大徹大悟者,佛也不成,凡夫也不做,大家想像得到嗎?有人問我:「幾時出家?」我說:「我從未入過家。」什麼叫家?一個男的,一個女的,兩個鋪蓋湊在一起,這叫做結婚成家,然後幾年下來生了一堆所謂的「孝子賢孫」長大了各奔東西。修行要清醒啊!什麼叫家?——沒有家!所以不用出世,也不用入世。

   真修行人,一切佈施,無所求,不想收回,不成佛亦不做凡夫,就是禪宗所標榜的「無心道人」。所謂:「無佛處莫留戀」——空也不住,「有佛處急走過」——有也不守。要如此反省念頭,一落二邊就錯了。

   像你們有時做勞務,搬椅子或掃地、擦窗戶什麼的,看看別人好好地在打坐,便想偷懶,別的同學那麼舒服,我又何必這樣的苦幹呢?這就是「抱」怨行,不是「報」怨行,是有所求行,也沒做到隨緣行。大家檢點平常對念頭有如此反省嗎?有此念頭要懺悔、要舍念。哪一位祖師解釋懺悔解得最好?

   「稱法行」需靠智慧

   圓澄師:六祖惠能大師說:「懺者,懺其前衍。悔者,悔其後過。」

   師示:對了!就是不二過,不再犯。

   接下來談談第四點,什麼是「稱法行」?

   起心動念,講話、態度、行為等等,沒有不合佛法的。待人應恭敬、謙虛、慈祥,處處如此而行。但是沒有慈祥,不一定不稱法,怒目金剛也有深妙的道理在。

   因此,如何夠得上稱法行?如何才不犯大乘戒?就要靠智慧抉擇應用了,不是光打坐、三際托空就可以成佛,見個空性有什麼用?自性本空,如果八十八結使的業力轉不過來,那是永遠成不了佛的。

   修行人一顰一笑都要適當,不該笑時你笑,不該皺眉頭時你皺眉頭,都錯。起心動念都要注意,比如宗誠師氣往上升,有沒有觀察何種原因引起?是人事因素?亦或慾念牽動所致?這種時時檢驗自己的做法,也是一種稱法行。有些人自以為心如止水,如果忽然驟起波濤,誰也都莫可奈何!別以為心如止水就到了,所謂:「戶樞不蠹,流水不腐」,止水不動會發臭的。有人在山頂上住洞閉關,一下山來,受到凡塵外境的誘惑,那在山頂上一味清靜一下就垮了,這些都是修行人的苦境。

   理學家的操守

   如果自己的情緒穩定不了,想向人訴苦、向人哭泣,發洩自己心頭的苦悶,這都不是修行人,應念念觀察,這才叫做「守戒」。你們可參考《宋元學案》,那些理學家在行為上是律宗的精神,一言一行不敢苟且,他們講究「懲忿窒慾」,有煩惱脾氣就是「忿」,於此《百法明門論》中有載,大家必須仔細研究。因此,七八十年前的讀書人,還有記「功過格」的做法,做錯就畫黑點,每天檢查自己的過錯,有慾望馬上止住,如此必能征服自己,頂天立地。所以當理學家有人發現有些佛家的人修養不如他時,就起輕蔑之心了。當然他們的見地不高,但行為律儀卻很有可取之處。

   如來大定與辦事定

   所以,菩薩行是一顰一笑都要清清楚楚,念念舍,提得起放得下,若能「懲忿窒慾」慣了,一上座用不著求定即在定中,此乃自性大定,盤不盤腿都無所謂,即是「不是息心除妄想,只緣無事可思量」,「清淨本然,周遍法界」,此即如來大定,知道嗎?用心求定,是小乘法。所以今天從智法師說:「以前我不敢入世,現在我瞭解,那麼忙、那麼煩,但是從中體會到真修行、真定力。」以前他只想住茅蓬,自從他來了,為了他才促成設立「大乘學舍」與「十方叢林」的因緣,一個人修行要學辦事領眾,千萬別小看了「辦事定」的重要啊!你們聽了這麼多也應該知道三際托空,說說看!

   圓澄師:念念空,舍念。

   師示:要不要認得念?

   (眾答:要!)

   師示:要認得它的法相,曉得這念是嗔、是貪、是惱、是蓋覆、是諂曲、是嫉妒、是好勝、是埋怨,都要清楚,都要托空,隨起、隨掃、隨舍、隨空。

   覆蓋的心理最要不得

   師示:什麼是覆蓋?

   修定師:文過飾非。

   師示:自己做錯了,還拿許多理由來辯論、掩飾,這就是覆蓋。自己犯錯不為人知,但此心自知。不過,知了又會對自己起覆蓋的作用,因為自衛的心理習慣,不欲人知,剛開始還覺得臉紅,心也羞慚,但第二念一起,便覺得自己沒有錯,再加第三念,就反覺得是別人對不起我了,錯的是他,不是我,這就是覆蓋自己、安慰自己,自欺欺人。人們都會有這種毛病,這就是修行最大的障礙,一輩子標榜學佛修道,結果搞了半天,到頭來錯用心,不敢面對集貪、嗔、癡於一身赤裸裸的自己,白白浪費時間而已。

   大修行者的貪嗔癡

   所以研究《百法明門論》,真透徹了,可成為有大成就的心理的病理學家。但「唯識」學中的百法還是歸納性的,現代性的心理學是演繹的,所以又發展為行為科學等等許多名稱。如依「百法明門」的歸納,那麼任何一種心理,大多都是貪嗔癡慢中。你們說大修行人、大祖師們,有沒有貪嗔癡?密教修行者有稱為佛慢的,所謂我要成佛,以及「天上人間,唯我獨尊。」即是佛慢。「撥開慧劍,斬斷情絲。」這是佛嗔,變個好聽的名稱叫勇猛精進就,不過要提得起,放得下。「虛空有盡,我願無窮。」要度盡一切眾生,這就是佛癡。大願力者雖轉了凡夫的癡心,但虛空不可盡故,我願故亦無窮,因此名之為菩薩乘的一闡提眾生,永遠不肯成佛,永遠是利他的菩薩。這些等等,大家都要參清楚,才夠得上學顯、學密、參禪。你連自心中的秘密都打不開,還學什麼密宗?學密法就想得加庇,這是貪心,功利主義。有人說:「我念了好幾月的准提咒,結果還感冒不好」,這算是修行人?大家應把三際托空搞清楚啊!三際托空是什麼行?

   佈施、忍辱、六度在其中

   從智法師:稱法行。

   師示:哪一法呢?

   從智法師:佈施。

   師示:它是內佈施,把心中骯髒的心思統統拿掉,所以《金剛經》一開始就告訴你佈施要「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佛被歌利王割截身體,血肉一塊一滴被割掉,但他卻一點都沒怨恨心,也沒忍辱心,那才是真忍辱。你愛割就割,痛是我的事,一部《金剛經》就是講佈施、忍辱而到達圓滿成就,並非講禪定與精進,對不對?

   大慧師:都在其中。

   師示:對,都在其中。六度就在一度上,六度互攝,能念念佈施,即達三承托空,懂嗎?

   (節自《十方》雜誌第四卷二期《達摩四行觀與三際托空》)

[ 本帖最後由 證我無二 於 2010-11-8 10:18 編輯 ]
推薦閱讀:

扎西大師弟子分享 | 全篇乾貨
著名風水大師趙易
達摩大師《血脈論》淺讀之七
印光大師鑒定——《初機凈業指南 》
大師夏仲奇遺例解讀之《八十歲的新郎》

TAG:大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