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突破學習的緩慢起步期——比10000次定律更重要的「心理表徵」

突破學習的緩慢起步期——比10000次定律更重要的「心理表徵」

來自專欄 K12認知力與心智發展

越複雜的學習內容,在「緩慢起步期」所面臨的挑戰越大,大家一起進行刻苦的練習,卻最終走向兩條不同的曲線:

通過大量練習,內化成自己的能力,進入快速成長期,感受到強烈的自我勝任感與成就感,這種深層自信是推動學習的一大動力。

可惜還是有很多人,即使初期都付出了相同的努力,但最終因為沒有辦法突破「緩慢起步期」看不到效果,主動或被動的進入了「放棄」曲線。

這種差異的出現,是因為在練習中,與刻苦勤奮同等重要,甚至是在練習後期區分水平高低,而又往往被人忽略的一個重要核心要素,它就是本文要重點描述的——「心理表徵」。

那心理表徵究竟是什麼?

我們先通過一個科學實驗來形象直觀的了解「心理表徵」。科學家赫伯特和比爾做的一個簡單有效的實驗:擺出2盤棋局,一盤是真實的,另一盤是隨意擺放棋子的。讓國際象棋大師和新手記憶棋局中棋子的位置,結果是什麼呢?大師記住了2/3棋子的位置,新手只記住了大約4個。那是國際象棋大師的記憶力超群嗎?可這種情況僅僅發生在第一盤,即真實下出的棋局中。在另一盤隨意擺放棋子的棋局中,大師和新手能記住的棋子是差不多的,都只能記住兩三個棋子。這說明什麼,大師和新手的記憶力水平差不多,但是在看一盤真實棋局時,他們的差異巨大!這個巨大的差異就是「心理表徵」的差異!簡單說來,同時看一盤棋,新手看到的就是一個個棋子和它所在的位置,而大師們,看到的可不是棋子,而是棋局!只看一眼,大師們就知道棋盤中各個棋子之間的關係,他把所有的棋子看成了一片「樹林」,而不是新手眼中的一棵棵「樹木」。

這是「心理表徵」在專業領域的表現,拿我們日常生活的經驗來看,每個人對同樣事物的心理表徵是差異巨大的。比如,爸爸、媽媽和孩子同時聽到一個詞語「大海」,這時他們腦海中呈現的大海想必各自不同吧,這就是每個人所具有的「心理表徵」——即當我們大腦在思考某個事物、觀點、信息時,相對應的心理結構。

又比如專業化學習,每一個專業名詞術語的學習,都在你的大腦中建立新的「心理表徵」。提到「資產負債率」,會計專業的學生就會在大腦中浮現相關概念,私人企業的老闆就會真實回憶起借債經營的經歷,股民就會在頭腦中浮現資產負債率對股指的影響波動,同一個名詞,但不同的人頭腦中的「心理表徵」完全不一樣。

而且,心理表徵絕不僅僅是一些概念、想法,心理表徵對應的是神經系統、肌肉系統的行為反應!大量練習最終能否有效,就看它是否塑造了你的高質量「心理表徵」。

有一種勤奮刻苦的練習,只是埋頭苦幹,從未有意識的去創建有效「心理表徵」,這樣的練習,只能是事倍功半。要想事半功倍,必須讓練習和心理表徵形成良性互動、螺旋上升趨勢。練習既幫助神經系統和身體形成有效的「心理表徵」,同時又依靠「心理表徵」的指導,在反覆練習和反饋中,不斷改進形成高質量的「心理表徵」。

任何人在練習中都會形成心理表徵,但是有的人終其一生,其心理表徵都是粗糙、散亂而低劣的,對應的個人專業能力也表現平平。而影響練習效果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是否形成了更加複雜、綜合、細緻的高質量「心理表徵」!而形成心理表徵質量差異的關鍵,就在於平時練習的各個細節之中。

最關鍵和關心的問題來了,如何形成高質量的「心理表徵」?

其中最核心的是第一步:模仿。

為什麼是模仿??

舉個例子,你從小生活在沙漠之中,從來沒有見過大海,當從書上見到這樣描寫大海的詩句「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時,是不是毫無感覺。當你真正站到波濤洶湧的大海邊上,看到明月從海邊冉冉升起時,再來讀一遍這句詩,是不是產生了完全不同的心理意像。模仿的價值就在這裡,建立「心理表徵」的第一步。如果你想練就一手好書法、彈出優美的樂曲,你至少先要看看好的表現和標準是什麼,建立初步的心理表徵。

當然,心理表徵可不是那麼好建立的,找到模仿對象僅僅是開頭。下面看看建立優質心理表徵的步驟:

第一步:找到模仿對象

重點——關注模仿對象的細節特點和你的差距。

第二步:設定符合SMART原則的細節目標

重點——慢即是快,每次側重一個特定方面的改進,螺旋進行。

第三步:詳細的練習計劃,可實時評估、反饋過程

重點——反饋的質量,決定「心理表徵」的改進質量。初期由優秀的老師或教練進行

反饋,後期可形成自我反饋。

第四步:不斷重複練習,改變神經迴路,內化建立屬於自己的「心理表徵」

重點——心理表徵建立是以神經迴路重構作為生理基礎的,需要不斷的重複練習,不

斷的刺激神經迴路的形成。

第五步:運用自己高效的「心理表徵」,在學習與工作中,監測自己做的如何,不斷改進。

重點——清晰、精準、正確而不是模糊的自我認知能力,是能否進步的重要因素。

千萬不要被「心理表徵」中的心理二字誤導為是一種心理感受,那絕對是一種誤解。「心理表徵」的建立和完善,最終是生理結構的改變,例如腦神經元連接的重構、髓鞘的形成提升神經反應速度、大量的訓練改變腦皮層厚度、甚至是海馬體或小腦的大小,以及產生身體方面,比如肌肉、肺功能、血管和循環系統的變化。

在任何複雜學習的開始,我們都是一張白紙,然後不斷的學習、練習,身體的生理結構開始發生變化,大腦中逐漸從無到有、從模糊到清晰、從粗糙到精確的不斷建立、修正、完善自己的「心理表徵」,隨著心理表徵的完善,你也從菜鳥、小白一路往專家、高手的路上進階前行。


推薦閱讀:

對於一個內地生,在香港中文大念書有什麼好處或壞處?
我當教師的困惑
孩子,你不必特別,平凡最好!
聖母
該怎麼和青春期的男孩子溝通?

TAG:學習 | 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