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視消極的行為,掌握與他人相處的秘決

透視消極的行為,掌握與他人相處的秘決

我們的生活中總會碰見各種各樣讓我們感覺難以相處的人,比如脾氣火爆的人,我們通常會認為他們只是性子直,心直口快;「杠精」,無論你說什麼他都能反駁批判你;還有處處挑剔刁難的上司等。你為他們找到假設的理由,可是還是處理不好與他們的關係,總想躲他們遠遠的,可是這又不現實,因為他們可能是你的家人,親戚,朋友,同事之一。我們常常為此沮喪甚至感覺到人生的挫敗。

《隱形人格:思維和行為背後的人格奧秘》書中指出:我們總是以為別人看待這個世界的方式和自己一樣,但事實上這往往是挫敗和衝突的根源。

《隱形人格》的作者是來自澳大利亞的心理學家海倫.麥格拉斯 哈澤爾.愛德華茲,海倫.麥格拉斯是私人執業心理諮詢醫生,墨爾本皇家理工學院教授,著有多本探討社交技巧,婚戀關係與幸福人生的暢銷書,並在相應領域發表了許多廣受矚目的論文

哈澤爾.愛德華茲是澳大利亞心理諮詢師,作家,許多作品被改編成舞台劇和電影。有趣的是,在她於2001年完成冰上作家 的探險歷程之後,南極基地引入 《隱形人格》作為參考讀物。

《隱形人格》不是一本純剖析自我或他人的抽象的心理學書籍,書中從人際互動的角度,分析隱藏在人們思維模式和行為模式背後的人格因素。以描述典型行為,解釋行為,給出有效應對方法的清晰結構,向我們展示了9種人格特質及三種人格類型。

生活中你有沒有碰到過讓你抓狂到想撞牆的人?描述他們的關鍵詞有毒舌,挖苦,批評,挑剔,抱怨,貶低奚落別人。他們本身自帶消極能量,不僅自己消極,還要影響周圍的人共同擁有消極,這就是書中介紹的第一種人格,消極型人格。

消極型人格的典型行為


1.他們像大腦中自帶瑕疵雷達,隨時隨地都能幫你找出錯誤,然後鎖定進行射擊;

2.如果讓他們抓到你的一點小錯誤,他們會對這個消極的事實即刻放大,從普通的事實上升到人格錯誤。比如有一天因為特殊原因你上班遲到,他們會說你「經常上班遲到」;他人犯了錯或還沒有犯錯時,消極的人會馬上說:「在說出你都做了些什麼之後,你怎麼還能心安理得地原諒你自己?」「連這點小事都做不好,你人生是多麼失敗。」通過這些言語試圖讓人感到羞愧;

3.背後說人,搬弄是非,常用負面語言輕蔑的語氣評論他人及動機;

4.即使是雞毛蒜皮的小事,也總是牢騷滿腹,不停地抱怨,宣洩他們的鬱悶和苛責;

5.有時候,消極的人感覺自己跟烈士一樣悲壯,他們會描述這樣一種場景:他們的同事特別的懶惰,什麼事不會做還得他自己去扛,這些還需要自己咬牙忍受,卻沒有得到一點點謝意和回報。

如果偶爾批評,挖苦,我們都可以接受,因為每個人可能都有過這種時候。可是,當一個人將這種消極的行為變成一種慣性,進而變為一種行為模式的時候,真的讓人頭疼。

如果你身邊有這類型的人,你會發現自己越來越不喜歡與其共事;你會慢慢變得消極,甚至開始不喜歡自己;會時刻害怕自己犯錯或顯露出弱點。

解釋行為:他們為什麼這麼做?


1.缺乏自尊心: 自尊心是尊重自己,維護自己的人格尊嚴,不容許別人侮辱和歧視的心理狀態。缺乏自尊的人往往對自己了解不夠,導致自我概念總是不穩定,不準確和令人困惑。

美國心理學教授庫恩說:「一個真正自尊水平高的人不需要為了自己感覺好而貶低別人。」消極的人有時明顯覺得自己低人一等。他們會認為其他人沒有看到或承認自己的價值,也沒有得到應有的社會認可。所以他們通過吹毛求疵或犧牲自我的行為來博取關注,用此類痛苦的方式向所有人清楚地表明這一點。

小王是一家公司的行政助理,事務繁雜,整天忙得暈頭轉向。這不,剛交完電話費,財務部小李來領辦公用品,小王不高興地說:「昨天不是來領了一次嗎?怎麼就你事多?今天這個,明天那個的。」,抽屜開得噼里啪啦響。一會銷售問的小劉風風火火的進來,是複印機壞了。小王臉上即刻一副不耐煩的樣子:「知道了,煩死了!和你說不下一百遍了,先填保修單。怎麼就是記不住?」還邊往外走邊嘟囔:「行政部的人都死光了,什麼事情都找我!」。年末評先進工作者,雖然小王功勞很大,但是她落選了。她很委屈:「我累死累活的,卻沒人體諒.....」

吹毛求疵行為本身並不是小王的目的,內心感覺沒有得到公司或同事的重視和認可,想藉助吹毛求疵達到讓別人關注自己並看到自己的價值。這反而成了一種惡性循環。

很多女人完全為了孩子或老公而活,過度犧牲完全沒有自我。這種隱忍的心理就是要讓全世界對不起自己,這其實不是一種心甘情願的付出,而是為了有所得。一旦孩子不聽話或成績不好,老公沒有給予相應的關心等,她們通常會以「我為了你.....,你卻給我考出這種成績,你內心不愧疚?",對老公「我為了你.....,你卻這樣待我,你良心哪去了?」諸如此類

2.抑他可以揚已

心理學認為總挑剔別人毛病是自卑的表現。表面看來咄咄逼人,純粹是為了掩飾自卑,用外表的強勢掩蓋內心的脆弱,認為犀利的言辭可以打敗別人,使別人承認他們的錯誤。通過指責別人的缺點,把別人貶低到和自己差不多,甚至更差,以達到折損別人的名聲讓自己心裡舒服的目的。通過這種抑他揚已的言論,使自己內心產生一種優越感,從而相信別人的成功就會被削弱。

3.這是他們用來獲得社會認可的主要方式。

缺乏自尊的人因為無法從自我身上獲得認同,只能從他人那裡獲取。傳播壞消息或者「擁有」壞消息,他們知道別人不知道的事情,他們是講述者,這會讓他們成為眾人關注的焦點。

4.消極的人可能受到來自成長環境的負面影響或者曾經被消極對待過。

比如以前的上司是個女魔頭,常常忍受其異常的苛責,但因為自己的能力不足而將當時悲憤的情緒壓抑,以往的經歷在大腦中留下不能磨滅的陰影。直到有一天擺脫那種環境,不再被壓抑,這時的情緒就可能噴薄而出,在其周圍的人就遭殃了。

另一可能來自童年的成長經歷,父母的不斷苛責批評,永不滿足孩子的表現導致。

5.謠言,壞消息或抱怨都是因為無聊。

如何有效應對


海倫.麥格拉斯 哈澤爾.愛德華茲在書中指出,在幾乎每一種令人痛苦的情境中,都有四種行為可供我們選擇,它們被歸納為CAST:

1.(Change)改變你所能改變 的:不是改變他人的行為,而是改變影響行為的條件,儘可能改變並改善情境。

最容易實現的目標是改變自己的想法:問題不在自己身上,這是他們的做事方式。不要被對方的情緒傳染;

不強化消極行為,有的人以激怒他人為樂,弱化他們的消極表達的效果,表現出不在乎的狀態,可以挑起眉毛,說:「真的嗎?」然後轉換話題;

如果消極與無聊有關,適當增加或調整工作任務;

在可能的情況下,提供其他途徑,讓他們感到自己很重要和受關注。如果感到自己「真正的價值」得到認可,他們會變得不那麼消極;

對上了年紀的人,可以用新的愛好或關注點轉移他們的注意力;

不要默默承受,讓其他人知道,因為消極,這些人所說的話只能「聽一半信一半」(盡量不要用消極的方法去做這件事)。比如面對吹毛求疵的上司,公司內可能不止一個人受到這位上司的苛責。讓公司內的其他人知道,你對自己受到的待遇不滿。如果有足夠多的人抱怨,上層決策者可能會注意到問題所在。

2.(Accept)接受無法改變的事實,學會忍耐

如果做出的決定不是嘗試改變,而是忍受事情現在的樣子,這意味著你要忍耐吹毛求疵的上司或家人等。

如果你不得不與他們共事,提醒自己不要屈從於他們的消極,找到對工作保持積極態度的方法;

在談話或行動中,用積極對抗消極;

必要時適當堅持自我:表明自己的主張和立場,但不侵犯或攻擊他人的權利。有時一味的順從默認反而會助長他們的氣焰,適當表達自己的感受可能會讓他們有所清醒;

放棄任何他人能改變的想法,接受:人無完人,生活有的時候並不公平 ;盡量減少對他人的期望;減少參與到令你煩擾的事情之中;轉移自己的注意力,多關注積極的方面。

3.(Stay and Suffer)留在情境中受苦

這是糟糕的選擇,但是,很多人覺得自己不得不如此。沒有足夠的力量改變情境中的關鍵因素,也改變不了自己的想法。學不會接受,因為有些事情實在讓人無法接受。而離開(一份工作,一個伴侶,等等)太過傷害自己或他人,比如,會帶來財產損失,負罪感,孤獨,會失去地位,所以只能選擇留下來受苦

4.(Take off)承認失敗,然後離開

要保持自己積極的狀態,最容易做到的就是「遠離」消極——首先,在內心裡,建立一個「防火牆」。盡量不要單獨和他們在一起,其他人在場可以稀釋他們的存在。如果不得不面對,可以禮貌的表達你想離開的願望。如果你已經嘗試了所有其他選擇,但覺得自己實在忍受不下去,繼續下去可能會讓自己的精神崩潰,永久離開也許是最好的解決方法。


清代學者申居鄖說:人生至愚是惡聞已過,人生至惡是善談人過。對自己認識不夠,才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在《隱形人格》書中,不僅發現他人的行為及人格,更多的會發現自己的影子。我們的人生受性格影響,如同受到性別和民族的影響一樣。人無完人,每個人的人格特質有消極的一面,也有積極的一面。不同人格類型的人思考和處事方式是不同的,但同樣都是合理正當的,這樣我們便可以更好的理解他人的行為。即使在面對衝突或矛盾時,也能讓我們以平和的心態,非強硬的手段,達到與自我和他人和諧相處


推薦閱讀:

從什麼時候起,你越來越不相信別人了?
走不出的牛角尖
怎麼說話才能更有效溝通?看《非暴力溝通》
周星馳是個怎樣的人?
心靈「雞湯」 | 不要把錯歸咎於內向性格

TAG:透視 | 心理學 | 人際交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