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中藥筆記再一則:銀翹散

小編又帶著筆記過來了,大家快夾道歡迎!咳咳咳,不是歡迎我,是歡迎今天的嘉賓啦!那麼,今天的嘉賓是誰呢?咱先介紹一下:

它出自《溫病條辨》,是吳塘論治溫病所創的第一方。吳氏倡導用三焦辨證闡述溫病發生、發展、傳變規律和判斷預後,主張立法處方緊扣病機。總之就是自成一派啦!那麼,咱們的嘉賓,銀翹散同志,在《溫病條辨》中的地位猶如桂枝湯之於《傷寒論》,也是特別高大上的呢!

銀翹散主上焦醫,竹葉荊蒡薄荷豉;甘桔蘆根涼解法,風溫初感此方宜。由方歌可得:

【1.】銀翹散的主要作用就是辛涼透表,清熱解毒。

【2.】銀翹散主要針對的就是溫病初起。比如說:發熱無汗,或有汗不暢,微惡風寒,頭痛口渴,咳嗽咽痛,舌尖紅,苔薄白或薄黃,脈浮數。

這樣說似乎還不夠具體,那再說說它常用於溫病範圍內的各種疾病,比如說急性支氣管炎、肺炎、流感,百日咳、腮腺炎等等啦!

【3.】藥物組成嘛,根據咱們吳老先生和後世各代醫家的總結呢,為連翹一兩(9克)銀花一兩(9克) 苦桔梗六錢(6克) 薄荷六錢(6克) 竹葉四錢(4克) 生甘草五錢(5克) 芥穗四錢(5克) 淡豆豉五錢(5克) 牛蒡子六錢(9克),當然,具體情況也要具體分析啦!

【4.】銀翹散這個方子,是怎麼個原理呢?說起來它辛涼解表,清熱解毒,於是方中重用金銀花甘寒芳香,清熱解毒,辟穢祛濁,連翹苦寒,清熱解毒,輕宣透表,互相配合,共為君葯;薄荷辛涼,與牛蒡子配合起來,辛涼解表,清利咽喉,荊芥、淡豆豉雖屬辛溫之品,但溫而不燥,四者文武搭配,共為臣葯;桔梗宣肺祛痰,清肺止咳,竹葉、蘆根甘寒輕清,透熱生津,均為佐葯;甘草並能調和諸葯,以為使葯。這幾味藥材搭配起來,合而用之,可是疏散風熱,清熱解毒的代表方呢!

【5.】有沒有人發現了一個問題,組成里似乎真的沒有寫蘆根呀!這是怎麼個意思呢?

吳先生經驗,銀翹散用法如此,怎敢冒犯!上杵為散,每服六錢,鮮葦根湯煎,香氣大出,即取服,勿過煮。肺葯取輕清,過煮則味厚而人中焦矣。也就是說呀,要加入蘆根適量,用水煎服,用量呢,就按原方比例酌情增減。

一個小小的方歌里竟然有這麼多東西,屏幕前的你可要細心了呢!今天的銀翹散實用價值特別高,如果病情相同,可以試試哦!

推薦閱讀:

銀屑病的病發機制、中藥治療及方法
兒童慎用中成藥——《可致肝癌的感冒藥、藥酒與小兒咳喘顆粒》
《中醫西醫都是治病救人,為什麼不能包容並進?》——小兒外科裴醫生
牛皮癬其實並不可怕,一副中藥輕鬆治癒 [一點資訊]
得了膽結石,不願意挨刀,還有這個方法!

TAG:中藥 | 筆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