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六叔的故事

六叔的故事

(2010-11-13 12:05:07)

轉載

標籤:

雜談

    一、

   六叔是誰?六叔在香港,名叫邵逸夫。

   寧波鎮海人,父親是上海錦泰昌顏料公司的老闆邵行銀,邵家八兄弟姐妹,他排行第六,故人稱「六叔」。

   中國內地遍地都是的名叫逸夫樓的建築大都是由他捐建,自八十年代中期開始,他幾乎年年捐出過億元,到今天,他合共同捐出三十幾個億,他常對人施恩,比如當年幫助顧嘉輝留學美國,不但做了他的擔保人,而且還照顧他香港家人的生活,一個月給五百塊讓他安心讀書,但做公司卻極為小氣,幾乎到了錙銖必究的地步,從邵氏時代到TVB時代,他手下的藝人從來拿的是全世界最低的工資,低到讓人笑話,他也不管,因為他算得精,你們拿著低工資好賴混個臉熟,那不是也有了登台做秀拍廣告的機會啦,「那不是錢么!!!」TVB的主管這麼對人說。  

 

   二、

    旗下明星無數,他縱橫香港娛樂圈三十餘年,電影王國邵氏不用說,後來成立TVB,更成壟斷,這個電視台差不多影響了五分之四香港人四十年的生活,事業如此成功,最大的原因是什麼?也許來源於這個男人無限狂熱的工作熱情。

       有人曾經問六叔生命中什麼最重要?他答工作,第二重要呢?還是工作。

       蔡瀾回憶邵老闆年輕時精力旺盛,每天只睡5小時,下午小睡一個鍾,其餘時間全都用來看電影。「最高紀錄,一日看過九部。」一年要看700多部電影,還說,「我是天生鐘意看電影。」六淑的勤力出了名,事業這麼成功,他還是一樣謙虛:「我很勤力,又有運氣,相士說我發財是因為我是木型,瘦瘦高高像一枝木。」

       當然,六叔最牛的還不是這兩點,而是他七十歲時還有四十歲時的容貌,八十幾歲還能擔任上市公司主席,快一百歲的時候還愛拉著港姐的小手說:「你好白凈」——真正的異人。所以很多人樂於追蹤他的回春術,從前他常吃人蔘,一年要吃四支上好人生,當時的人蔘價格就高達幾萬元一枝。自從77 年他拜師練氣功後,就停止進食人蔘,每天清晨5 時半起床後鍛煉兩小時,他練氣功之後令他「身子變得輕」,而且「吃得睡得好有精神!現在我一練,三分鐘之內一身都熱了。」

       除了早睡早起練氣功,他平時生活非常規律,生活得簡單樸素,不講究名牌,同時,他也保持了對生活的熱情——具體來說就是對美女的熱情,他是年輕的影視大亨,每天面對不少美艷女星,曾經傳出種種風流韻事,後來他也承認自己愛和女明星出街吃飯跳舞,「我可以說,我風流而不下流!我like to風流!But never下流!」

      

       三、

   六叔的愛情史也很有意思,他很早結婚,在新加坡時期他認識了富商之女黃美珍,黃當時是新加坡另一富商余東璇的女友,余東璇聽說此事後居然玉成,1932年,邵黃聯姻,余東璇隨即還送來了50萬元的大禮,邵逸夫與元配黃美珍育兩子兩女,對於這位妻子,邵逸夫讚美有加。說她是生命中對他影響最大的兩個人,「她是一等一的好妻子,樣樣都好,回到家裡我沒有麻煩。」

   和這位結髮妻子一直並存的,還有另一個女人,那就是大名鼎鼎的方逸華,人稱「六嬸」。這位奇女子從一介歌女到今時今時權傾一時的電視女王用了整整72年的時候。

   當方逸華還叫蒙娜的時候,她是一個上海一名李姓歌姬的女兒,女承母業,抗戰勝利後,上海的歌星們紛紛奔赴南洋賺快錢,此時的蒙娜年方十八,「人既出落得標緻動人﹐歌也唱得甜潤嘹亮﹐當年為一個旅行歌舞團所羅致﹐聘伊參加遠赴印尼演唱﹐初試啼聲﹐便已一鳴驚人,是年冬月,她又應邀轉道新加坡的歌壇主唱,因為她底歌聲情感充沛,而又賦性溫柔,深得人緣,歷時三載,依然盛況不衰……」這時當年黑膠唱片上對蒙娜的描述,事實上,就是那幾年,18歲的蒙娜遇上了新加坡夜總會的年輕老闆邵逸夫,一曲《花好月圓》讓兩人相見歡。

   「我的慾念之火,我的生命之光……」這是《洛麗塔》開頭的一句著名獨白,說到底,也許每一個事業成功生活順利的男人總歸會在他的四十多歲時遇上他的洛麗塔,也許每一個情竇初開的洛麗塔都會愛上如父如兄如的亨伯特,於是一出老戲「一樹梨花壓海棠」就上演了。梨花來了,海棠當然難受,何況這樹海棠還根深葉茂,在兩個女人共存了八年之後,1956年,邵逸夫孤身從新加坡來香港地區主政邵氏——他的妻子兒女沒有來,這一行動的本身,也許就意味著一種選擇,邵逸夫子女緣薄,親戚情淡,直到2004年他的侄兒在談到邵逸夫的兒子邵維銘會不會去香港替父親打理生意時,還淡淡地說:「香港的生意早有MonaFong打理啦!不用維銘去香港。」而邵維銘則很坦率:「我不會回香港,為什麼要回去?」

 

                四、

   

     從此,邵逸夫就只有蒙娜。最主要是蒙娜只有邵逸夫。

   蒙娜來香港之初是在各大夜總會獻唱,甚至在電視台擁有自己的歌唱節目,名聲日隆,唱片公司這麼描述此時的她,「蒙娜小姐最喜歡當然是唱歌,蘭閨靜寂,她每喜以聽名曲 (唱片) 自娛,而閨中相伴的,便是與她寸步不離的愛犬,這善伺人意的小動物,常常偎依在她的懷抱中,同聆名曲。」

       事實上,在寂寞香閨的名歌女身後有神秘男人的蔽護,檔案顯示,當時的蒙娜是以邵逸夫「妾室」的身份進入香港,事情到這裡本來毫無新意,無非又一個金絲雀的故事。

       直到了1966年,事件有了質的轉折。在香港,在她跟了他18年之後,她以文員的身份進入邵氏,從採購部做起,最後做到高層,她是他的左膀右臂,她幫他建立電影帝國,她勸他進入電視行業,他勤力,她比他更勤力,他嚴厲,她比他更嚴厲,他不願出面的事,由她出面,他為人順和,從不出惡言,所以需要黑臉的事情,都由方小姐出面,他們倆一起並肩博殺五十多年,一直分開居住,兩個人各有各的居室,只在周日相聚一下,最後,102歲的他將事業託付給了79歲的她——這看起來荒謬,其實很正常,這麼多年,她不僅是妾室,還是妻子,更是助手,夥計,以及拍檔。

   1997年,當六淑的妻子去世十年之後,90歲的他和60歲的她終於在拉斯維加斯註冊結婚,她一再澄清「我和老闆結婚,不是為了他的錢,因為我們將所有的錢都捐去基金會了」,而他則高聲說我要給方小姐幸福——我想這就算是一種愛了吧!

     在這個殘酷的世界上,兩個那麼精明那麼厲害的人終於用時間和空間證明了愛的存在——她知道這個男人最大最終的戀人其實是他的事業,她就愛這事業愛得比他還深還切,像查小欣說的:「她對他傾慕、感激、欽佩,而不是依賴、乞寵。一個真正高尚的男人,最終會給她名分,因為門當戶對了。」

       六叔六嬸的故事,往俗里說是一部「史上最長的二奶上位記」,往雅里說「女強人忍辱負重勱志寶典」,但實際上,可能不過是一個舊式女人愛上一個舊式男人的老套故事,這個故事並沒有別的更多的意義,它只是告訴我們,其實任何一種關係都可以不落俗套——那隻在於,你最終想要成為什麼樣的男人和女人。


推薦閱讀:

有沒有三觀很正的胎教故事或者兒童故事?
對不起,大力沒有奇蹟
瘋迷走
《前度》講的是一個什麼故事?

TAG: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