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現代科學意義

 編者的話:《老子》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頂尖之作,是思想庫、智慧倉。歷代詮釋者絡繹不絕,現當代的《老子》研究更是久盛不衰。但對《老子》的現代科學價值卻罕有論及,《〈老子〉的現代科學意義》一文,從宇宙生成論、物質構成論、有無相生論、粒子穿透力論、光能感應論五個方面,進行探討,別開生面,言之成理。

一部獨具特色玄奧難懂的《老子》,歷世以來,研究者多從哲學社會科學的角度去探秘,殊不知其中有天文學、物理學、生命學等自然科學方面的諸多論述,若與現代科學掛鉤分析,實在非常吻合,令人嘆為觀止!

一、宇宙生成論

老子在第十四和第二十五章中說:

「視之不見名曰微,聽之不見名曰希,捪之不得名曰夷。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一者,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繩繩兮不可名,復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隨之不見其後,迎之不見其首。」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返。」

「惚恍」是什麼樣子呢?就是一種似有非有、似無非無的狀況。難以言說,難以描狀。所以老子說「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

按伽莫夫「宇宙大爆炸」①理論,宇宙大約在150憶年以前,所有物質都集中到一點,這個點叫做「奇點」,有極高的溫度,溫度又極度升高,發生了大爆炸。這「奇點」之說,與老子「混而為一」之說,何其相似?

老子說「一者,其上不皦,其下不昧」,這「一」是「上」(即往前)與「下」(往後)的分界點。往上「不皦」,是不明不清的,老子說「繩繩兮不可名,復歸於無物」。按照「大爆炸」理論一般的表述認為,那時物質以中子、質子、電子、光子和中微子等基本粒子形態存在,是無形的。老子描述為「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這就是老子所說的「復歸於無物」的「無」。

這「無物」的「無」,不是什麼都沒有,而是「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無物」是「無狀之狀,無物之象」,不是什麼都沒有,實則是「有物混成」。按「大爆炸」理論,基本粒子,不是一種,是許多種「混成」在一起。

這真是叫人驚奇感嘆不已!在2500多年前,沒有現代高科技儀器設備的條件下,老子怎麼能知道宇宙生成之前這些情況?儘管是「惚恍」,「吾不知其名」,他還是頗為肯定地說:「有物混成,先天地生」云云。

在宇宙生成之前太空是浩渺無垠的,對於這種「浩渺無垠」的「無狀之狀,無物之象」,老子說「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這個「大」,是「無狀之狀,無物之象」的外在形態;而「道」是其「內質」,就是老子說的「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的「物」。這個「物」,就是混合而成的許多基本粒子。這些「先天地生」的基本粒子,自古及今,其性能不變,無處不在處處在,當然「可以為天下母」。按照現當代科學理論,宇宙間什麼東西不是由基本粒子構成的?兩千五百多年前老子對宇宙的生成、萬物的構成就做出了如此獨到而驚人的描述。

「宇宙大爆炸」理論,是1904年生於俄國敖德薩,後來移居美國的科學家伽莫夫,在1948年提出來的。「大爆炸」理論,「在星系的起源和各向同性分布等方面」,「還存在一些未解決的困難問題」,而且是一種猜想和假說;但,有哈勃望遠鏡作觀測實證,漸漸得到大多數科學家的普遍認可。

老子對宇宙生成之前的「無」和「道」的描述和結論,與「大爆炸」理論是不謀而合的。「無,名天地之始」(第一章),老子毫不含糊地在其書的開篇就這麼肯定地說。這個「無」,可以說是「道」的代名詞。

「有,名萬物之母」,這個「有」指的什麼呢?特指「天地」,這是個大「有」。宇宙形成之後,有了地球,也有了地球人老祖宗所說的「天」。

「天」下之「地」上,有形有質的萬物,都是在天地產生之後逐漸形成的,當然天地這個大「有」就是「萬物之母」了。

老子是怎麼知道這宇宙的生成過程的?老子在第二十一章最後一段說:「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閱眾甫。吾何以知眾甫之然哉?以此。」第十六章說:「萬物並作,吾以觀其復。」他是「觀」到、「閱」到的。

現代天文學家是靠哈勃望遠鏡觀測到的,老子是靠什麼「觀」到、「閱」到的?後文我們再作探討。二、物質構成論

《老子》第二十一章說:「道之為物,唯恍唯惚。恍兮惚兮,其中有物;惚兮恍兮,其中有象;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上世紀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關於老子的哲學思想有過一場大辯論,集中在「道之為物」的「物」。一方認為此「物」基本上是物質性的,一方認為是精神性的。其實,二者是很難截然分開的。

「道之為物」,是說道作為可見的東西是「唯恍唯惚」,並不是一個實體,而是一個影像。似有非有,似無非無。這是總的概括。接著老子就具體描述他見道的過程及道的基本特性。

「恍兮惚兮,其中有物」,這個「其」是老子獨具慧眼所見的畫面、視域,即「道」的影像,有方、有圓,也可能是彩色,也可能是黑白。這個「物」與「道之為物」的「物」一樣,都是指「可見的東西」,並不十分清晰,故仍說「恍兮惚兮」。

「其中有物」是初始觀看的大致感覺。進而仔細觀察,為「其中有象」。這就具體化為獨特畫面的物象。這物象可能是無生命,也可能是有生命;有生命者包括人和動、植物。如果是人,就會有意識性活動,那就不單純是物象,即包含了人的意識形態。這仍然在「惚兮恍兮」中看到。

「窈兮冥兮,其中有精」。窈、冥,昏暗的樣子。關於「精」上世紀50年代末馮友蘭在他題為《關於老子哲學的兩個問題》中認為「精」是「極細微的氣」,這和筆者在《老子》第四章解釋「和其光,同其塵」的「塵」時說的「塵」是「比喻構成物質的肉眼看不見的更細微粒,就是現代已經發現的質子、電子、輕子、光子、中微子、夸克之類」,不謀而合。

老子「窈兮冥兮」中所觀到的「精」,是從「有象」中的「象」觀察出來的。這「精」是構成「象」的極細、極小微粒,是「物」之質,「道」之特性,散則為氣,聚則成形,處在變動狀態。肉眼看是「無」,實際是真真正正、實實在在的「有」。在老子眼中,這個「精」十分重要,是體「道」的關鍵所在,故而他又不厭其煩地重複了一句,「其精甚真」,這裡也不再說「惚兮恍兮」了,而是鐵板上釘釘,確真無疑。

「其中有信」的「信」,河上曰:「道匿功藏名,其信在中也。」王弼曰:「信,信驗也。」據此高亨說:「信,道的運行有規律,應時而驗,就是信。」盧育三說:「信,當訓為神。」一般研究者對「信」無解。其實,老子此段由「物」、「象」、「精」、「真」,最後落腳到「信」,可見其重要。

在先秦、兩漢文獻中,「信」有多種含義和用法:如「信誓」,《詩·衛風·氓》曰:「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守信用」,《左傳·宣公二年》「賊民之主不忠,棄君之命不信」;「真誠不欺」,《論語·學而》:「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符契,憑證」,《墨子·號令》:「大將信人行,守操信符。信不合,及號不相應者,伯長以上輒止之。」……

這些,都是社會人文類的行為和事物,往往要用語言文字來表達,屬於意識形態範疇。老子所說的「信」,當然包含了這許多方面的內容。這樣老子所說的「道」,既是物質的,又是精神的,是物質和精神的統一體。

筆者認為「信」類似於今天所說的「信息」。《莊子·大宗師》曰:「夫道,有情有信,無為無形」。郭慶藩疏曰:「明鑒洞照,有情也;趨機若響,有信也。」朱謙之解《莊子》的「有情有信」說:「『情』亦當為『精』,『有情有信』即此雲『其中有精,其中有信』。」我們綜合以上諸家詮解,「其信在中」也好,「信驗」、「趨機若響」也好,都包含有「信息」傳達的意思。

老子在第二十一章還說:「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閱眾甫。吾何以知眾甫之然哉?以此。」

「其名不去」,是說道、天地、萬物「自古及今」其信息仍存留在宇宙之間,因此老子才能「以閱眾甫」。就是像過電影一樣,一幕一幕地觀覽它(他)們從初始到後續演變的過程及其表現特徵。

「吾何以知眾甫之然哉?」老子說,我怎麼能知道天地萬物起始發展自然而然的變化過程?「以此」,就是說他是從「孔德之容」這個通道(即眉間穴——天目)觀察而來的。

「道」是物質和精神的統一體,也就是說「道」的實質是物質性的,屬於形而下;另一方面,又包含著意識形態,這是形而上。然而,人的意識、精神,皆由人的心腦思維活動所形成。心腦思維活動,實則是心腦細胞、神經組織的粒子運動,這實際也是一種物質性活動。思維活動的結果,形之於語言、文字,顯現於書籍、熒屏等載體,也是一種物質性的轉化與傳遞。這其間,意識、精神始終和物質緊密的聯繫在一起。

因此,佛家《心經》說:「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這裡是說色、空、受、想、行、識,其實質都是一樣的。這和《老子》第二十一章所說的「物」、「象」、「精」、「信」之渾然一體完全相同。

心腦思維的過程,就會產生心腦電波,向外傳送,同時就會與外界物體以及未知的信息源發出的電波有選擇的發生同諧共振作用,相互感應。這就是信息的傳遞與接收。這種信息的傳遞與接收,都要靠電子、光子之類的微細粒子做介質。所以,從根本上說,意識、精神也是由物質構成的,其傳遞與接收過程也是一種物質性活動。這是宗教哲學物質、意識一元論的理論內核、理論根據。

《老子》第三十二章說:「道常無,名朴,雖小,天下不敢臣」。「朴」,《說文》釋為「木素」。有人說「朴」是未分割的圓木,沒有《說文》詮釋得到位。「木素」,用今天的話說就是木之「質」,是構成木的元素。老子說「小」,其實就是微粒、元素,「其小無內」的一種存在。無所不包的「道」是大,但它卻常常是以人的肉眼看不見的微粒——朴——小的狀態存在著。

綜合以上分析,老子所說的物質構成是極小微粒,與現代科學所說的物質構成完全一致。英國科學家道爾頓十九世紀初提出近代原子學說,他認為物質是原子構成的。但是,因為物理學的不斷發展,人類對物質構成的認知逐漸深入,目前認為構成物質的最小最基本的單位是基本粒子。

三、有無相生論

《老子》第二章說:「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盈,音聲相和,先後相隨,常也。」「有無相生」,老子是作為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普遍原理、普遍規律提出來的。按照邏輯推理,「無」是絕對生不出有形質的「有」,但老子卻毫不含糊地說「有無相生」,就是說有能生無,無能生有。

筆者認為老子這裡所說的「無」,包括第一章、十一、四十、四十二、四十三章皆是特指的「無」,全不是什麼都沒有的「無」,而是指人類肉眼看不見的「無」,是一個具有特定內涵的概念。譬如,水沸了冒出的水汽,冬天空氣中的水汽凝結為霧氣,這都是人的肉眼能看得見的。但水汽再蒸發為更小微粒的水汽,進而分解為「氫」(H)、「氧」(O)粒子,那就完全用肉眼看不見了。這是不是什麼都沒有了?絕對不是,只是「有質無形」罷了。對於這種「有質無形」的狀態,老子用「無」來概括。在當時沒有高科技儀器觀測的條件下,只能如此概括;即使在今天,也恐怕沒有更合適的辭彙來取代。然而,今天有了高科技,對老子所說的「無」,就要給以準確地認識和解釋。

物理學上所說的「真空態」,是指物質存在的最低能態。物理意義上的「真空」,並非「一無所有」。再則,宇宙還存在著大量「暗物質」。2014年9月20日,世界著名物理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美籍華人丁肇中教授再次公布最新研究結果說,「證明暗物質存在的6個特徵目前已有5個得到證實」②。我國最近發射上天探測「暗物質」的衛星,正在進行探索,不久也許會有結果,更進一步揭示出宇宙的奧秘。

《老子》第四十章說:「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河上注曰:「萬物皆從天地生,天地有形位,故言生於有。」所以,第一章老子說「有,名萬物之母」。「天地」這個「大有」生了萬物,當然是「萬物之母」。而「有生於無」指的什麼?指的「無,名天地之始」(第一章)。「天地之始」是「無」的狀態。就是第二十五章說的「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這是從宇宙、天地之生成說的。

推及人世間萬事萬物,都有生滅滅生,從無到有,從有到無的過程和現象。這是一個普遍規律,所以,老子說「常也」。

四、粒子傳播力論

《老子》第四十三章說:「天下之至柔,馳騁乎天下之至堅,無有入於無間。」第七十八章有「天下莫柔弱於水」之句,可證此章之「至柔」,以水為喻;但卻不能說「至柔」就是水,等同於水。因為水不能「馳騁乎天下之至堅」,如「至堅」之金石。

這裡關鍵在於對「馳騁」的理解。陳鼓應解之為「駕馭」,《漢語大辭典》解之為「役使」,二解相近。按此章的文義「馳騁」應取本義,「馳騁乎天下之至堅」,就是說在天下最堅硬的東西(如金石之類)中自由馳騁。

為何必須作此解?因為緊接著有「無有入於無間」句。「無有」可以入於天下任何無間隙的堅硬之物,而自由馳騁,所以此章的「至柔」不能指水,而指的是「無有」。

那麼,「無有」指的什麼?一般注家論者都將「至柔」解作「道」,「道無堅不摧」。「無有」即「無形」,「無有」也就指的「道」。但老子為什麼不直接說「道」呢?因為老子並不把「至柔」、「無有」與「道」完全等同起來。

「道」是無處不在處處在,它不只是「至柔」,同時也是「至堅」。

河上曰:「至柔者水,至剛者金石;水能貫堅入剛,無所不通。」王弼曰:「氣無所不入,水無所不出。」兩家都沒有深思細想,不管是水還是氣,都能「貫堅入剛」、「無所不入」、「無所不出」嗎?對於這樣明擺著的自然物相之理,老子觀察得十分精細,也思考得非常明徹。故而他說「無有入於無間」,而不是水、氣入於無間。因此,這裡的「無有」必須深入、仔細研究,到底指的什麼?

難怪歷來的注家對「至柔」、「無有」解釋不能到位,歷史局限使然也。「無有」怎麼能入於沒有間隙的「至堅」之物呢?這從事理和邏輯都是講不通的。但老子就這麼描述。也只有這麼描述才符合他所「觀」、所「閱」到的真實狀況。在老子當時和以後的兩千多年,能「入於無間」的用肉眼看不見的東西,只能用「無有」來描述。

然而,在科學技術高度發展的今天,就大不一樣了。電子、光子你說這是「有」還是「無有」?現在可以肯定地回答:有。但誰能用肉眼看得見?可是經過現代高科技處理以後卻能在電視機、電腦、手機中成像,顯現於熒屏,人們就完全可以用肉眼觀賞了。

這時,我們再看老子的描述是何等的精細準確!電子、光子是不是「天下之至柔」?它們是不是在「至堅」的電腦一類器物中自由縱橫馳騁?它們是不是來去自由地出入於沒有間隙的「至堅」之物?

今天,電子成像,各種粒子的穿透力、傳播速度,在物理學中是一個很複雜的問題,老子當時肯定不知道。但「無有」(就是現在的粒子)「入於無間」,在「至堅」之物中「馳騁」的現象,老子當時早就發現了,今天的科學技術只是驗證老子的發現真實不虛。後世的注家、研究者不懂,只能是作著隔靴搔癢之談。我們今天在研究老子的時候,不光要看到其哲學、政治、社會、文化、生命學的意義,還要發掘其科學的義理、作用和價值。

五、光能感應論

《老子》第五十六章說:「塞其兌,閉其門,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

前四句的「其」,指代的是修鍊之人;而「和其光,同其塵」的兩個「其」,指代的是「道」以及由「道」所生天地日月、星辰的大自然之光、之塵。這是真正的「天人合一」。因此老子說:「是謂玄同」。

高明認為:「所謂『玄同』,王道謂『與物大同又無跡可見』,高亨謂『玄妙齊同』,蔣錫昌謂『無名之同』,猶同道。蔣說是。

這些都講得十分含糊不清。是什麼同「道」呢?如果指的是「人」,又是什麼樣的人能同於「道」呢?你能同嗎?我能同嗎?都不行。只能是修鍊到極高層次的高人。

同「道」又是怎樣同的?修鍊層次再高的人也不能等同於「道」。「道」是宇宙的總根源、總根據,誰能等同得了?只能是「和其光,同其塵」。用現代科學的概念來說,就是修鍊到極高層次的人,性空了,心性所變化,心腦發射出的聲能、光能的波段、頻率與道所生的大自然信息發生共振、共鳴了,這才「同」了,「合一」了。難道這些不是太玄妙了嗎?玄妙之同,不就是「玄同」嗎?這是「道」的「形而上」的一面。

老子這裡所說的「和其光,同其塵」,「塵」是指像塵土一樣的小微粒,實則是今天物理學中所說的粒子。當時沒有粒子這個概念,老子只能用「塵」來表述。

汽車駛過,揚起塵土,我們用肉眼看得見。其實每日每時空氣中都在降塵,只因微粒細小,肉眼看不見。老子這裡所說的「塵」,是以肉眼能看見的「塵」,比喻構成物質的肉眼看不見的更細微粒,就是我們現時代科學已經發現的質子、電子、輕子、光子、中微子、夸克之類。老子當時雖然不知道這些名詞,但「更細微粒」他肯定是發現了。這在古代老子不是僅有,我們再舉數例:如《關尹子》及《管子》中的「其大無外,其小無內」說,天大到沒有邊際,物質小到無法分割。再如人體經絡、穴位,西醫解剖難以發現,而中國古代先賢卻準確無誤的總結出了成套學說。還有佛教說的「芥粒中有三千大千世界」等等不可思議的論斷,當今都在漸漸被科學研究破解或證實。

老子所說的「光」,就是太陽、月亮發出的光。按照現代物理學的說法,「光子運動對應的能量形式是光能,光能是由太陽、蠟燭等發光物體所釋放出的一種能量形式」。隨著光的傳播,「光能」是可以相互感應的。「人」和太陽、宇宙信息之光,修鍊到極高層次的高人就能發生能量感應、信息溝通。

老子在那麼個科學技術十分落後的時代,怎麼能做出這麼些超人之上、符合現代科學理論的論述,實在是太神奇,太高明,太偉大了。「玄之又玄,眾妙之門」,我們什麼時候才能真的讀懂參透呢!

註:

①英 史蒂芬·霍金著 許明賢、吳忠超譯《時間簡史——從大爆炸到黑洞》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2年版

②《諾貝爾獎華人丁肇中2014暗物質最新發現靈魂是暗物質視頻曝光【圖】》,網文,發布時間:2014-09-21 23:45:17

②《諾貝爾獎華人丁肇中2014暗物質最新發現靈魂是暗物質視頻曝光【圖】》,網文,發布時間:2014-09-21 23:45:17,來源:高盛軍事整理

推薦閱讀:

中國現代的男色消費
簡居美學中的邊界感——Malerba
[轉貼]現代人身世之謎:DNA記錄人類遷徙路線
舊房子前衛變身 2套現代簡約風格翻新
現代網球正手肆虐,那麼傳統正手就落伍嗎?

TAG:科學 | 意義 | 現代 | 老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