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李少波教授與真法先修文集A

作者: 海外華僑    時間: 2008-6-8 20:14     標題: 1) 健身長壽法

健身長壽法——李少波教授

    欲求長壽,必須有健康的身體。古人說:「先求駐世延年策,後求長生不老方」,看來健身是一回事,長生則是另有方法的。

     健身之法有很多,如登山、游泳、跑步、體操、武術、導引等。但要根據個人體質,選擇適當的方法,持之以恆,才能收到效果。如選擇不當,也會招損,所以也有健身而不得長壽的。據調查武術界有名的拳師平均壽命不超過五十歲。搞激烈運動的,晚年衰退的較快,因為他們的鍛煉方法,是為了達到某種技術水平,而不是為了健康長壽。

近年來流行一句話:「生命在運動」。這句話聽來好像有道理,仔細推敲,又存在著片面性。一般老人和體弱多病者,根本運動不起來,即使有運動能力的人,一味追求運動,掌握不好量和度,也會造成消耗而致損傷。尤其如要益壽延年,只強調運動就難以勝任了。

不論內功和外功,都是用內動形式達到健身長壽的。內功以靜極生動的自然法則,鼓舞人體生命潛力,延緩衰退,以達健康長壽之目的。外功即藉助肢體的運動,導引行氣,使思想集中,慢慢地由動復靜,動靜相育而合於自然的生機。實踐證明,靜功為長壽的基本方法,動功可作為輔助的方法。有專練動功的人,往往多注意外形,而忽略了內功,所以效果不明顯,甚至沒有什麼效果。

   「靜」的提法很早。練功到了極端精微奧妙的境界,達到一念不起,但覺得有一種深遠而恍惚的力量,在身體內外發揮作用,正如《老子》所說:「道之為物,唯恍唯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竊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這說明竊竊冥冥,這種看不見摸不著的力量,信而有徵,真實不虛。要練出這樣的成績,必須端正身心,清靜無為,勿使身體過度疲勞,保持精力充沛,就可以長生。這說明古人對於延長人體生命的方法,是「靜以養生」的。

   老子本靜以養生的精神,提出「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的功夫,在呼吸吐納的方法上,有深刻的研究,他認為呼吸運動,在人體生理活動中起主要作用;他說:「天地之間,有猶囊龠乎?」「綿綿若存,用之不勤」,形容人的呼吸像箱那樣往來生風,由外呼吸推動的內呼吸旺盛時,外呼吸反而似有似無,深細勻長,感到吸不完呼不盡,這時感到遍體舒適,生機盎然,真是無邊風月自在。

   莊子,對長生之道談得很為明確,他說:「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性,可以養親(新),可以盡年」。指出關鍵在於溝通任督,使真氣緣督脈經常運動,使後天返先天,更提倡動靜結合,「呼吸吹乎,吐故納新,熊經鳥伸,為壽而已」

   以上各家各派,都是以靜坐調息,溝通任督為主要手段,以達到健康長壽的目的。

祖國醫學《內經》對健康長壽之法記載很詳細,《素問。上古天真論》說:「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只要腦子安靜下來,真氣便可以從之而生,精神內守丹田,神不外馳,使「正氣存內,邪不可干」,自然患病的機會就少了。無病即可健康延年。

   什麼是真氣呢?《靈樞。刺節真邪論》說:「真氣者,所受於天,與谷氣並而充身者也」,意即呼吸攝取天陽,飲食攝取地陰,合併而化生能量,為人體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和動力源泉。真氣充足,身體健康,真氣不足,身體衰弱,真氣消失,生命結束。所以要研究人體的健康和長壽,必須抓住培養真氣這個關鍵。

   百歲是生理上應得的壽數,根據動物壽命是成長期的五倍這個公式計算,人的成長期為二十年,即為一百歲。依據細胞分裂計算,人體自有生命時開始,細胞分裂五十次左右,生命不再繼續。細胞分裂期為二點四年,以此計算可得一百二十歲,假如能夠找出延緩分裂期的方法,或恢復細胞再生的力量,不正是延長壽命的方法嗎?

   真氣運動法就是根據《內經》的理論,以及歷代各家的文獻記載,通過數十年的親身實踐,證之以生理,驗之於臨床,總結成的五步功法,即1、呼吸注意心窩部;2、意息相隨丹田趨;3、調息凝神守丹田;4、通督勿忘復勿助;5、元神蓄力蓄生機。

   真氣運動法綜合了各家之長,如研究道家練丹,用武火、文火、止火等各個階段,以安排合理的呼吸方法;根據佛家六妙法門的不同的息法,提出了調息是意隨息(真息)動,排除了以意領氣的弊端;儒家的守中,靜以待氣,若能長守,必有所成。更根據現代生理學,制定了真氣運行的特定呼吸法,使真氣第一步集中在「中丹田」攝取能源(攝能),化生能量,到「下丹田」培養真氣(固命),積氣沖關;至「上丹田」還精補腦,積精全神(修性),通過五步功序,三個階段,完成 「小周天」與「大周天」的過程。起到練精化氣,練氣化神,練神還虛,虛無生氣,生生不息的作用。

   真氣運動法運用於人體素質的提高,也是從有為到無為而無所不為的。所以說「真法無為卻有為,有為是為化無為,有為無為為因果,無為之中無不為」

▲▲▲


作者: 海外華僑    時間: 2008-6-8 20:14     標題: 2) 練功八觸

在鍛煉五步功法的過程中,體內的能動現象是多種多樣的,古人總結歸納了八種,稱之為"八觸"。時而感到身體很"大",時而感到身體很"小",有時感到身體很"輕 ",有時出現身體"重"如巨石的現象,有時感覺身體很"涼",而"熱"的感覺出現的最快也最多,還有"癢"、"麻"的感覺。除了以上的"八觸",實際功中的動態比這些還要多,如自發運動,光感,還有殘、異等現象。

      上述現象都是真氣在體內不同形式活動的表現,都是積極有益的。有些人遇到這個現象,延醫診治,醫者不知,亂投藥石,這是有害的。有人不明白這個道理,成為精神負擔。有人好奇,追求這些現象,越注意越厲害,以致不能控制。凡此種種,都是沒有講清道理的關係。懂得了真氣運行的規律,就可以避免不正確的思想和行為。遇到以上觸動現象,既不必好奇追求,更不要驚慌失措,只要安靜地坐功,意守丹田,過些時候就平復了。

動 靜 關 系

         

      動與靜,是宇宙間事物運動中對立統一的兩個方面。真氣運行法有效地利用了靜與動的關係,促進真氣運行,使機體更好地發揮生命活力,以達到祛病延年的目的。

      有動必然有靜,有靜必然有動。靜極生動,動極復靜。靜是動的基礎,動是靜的力量表現。動是絕對的,靜是相對的。在人體的生理活動中,也不能脫離這個規律。形體屬陰主靜,真氣屬陽主動。氣離形則無所依附,形無氣則成塊然死物。必須陰陽互根,動靜相育,形氣並存,才是活潑潑的一派生機。

      真氣運行五步功法所說的靜,就是使身體安靜下來,全神貫注地調整呼吸,推動真氣運行,沖通任督,貫通經絡。在這個過程中,體內的觸動現象是多種多樣的,身體各部機能處於積極主動、生意盎然的狀態。這哪裡是什麼靜和定,這不過是一種非常旺盛、非常自然、非常有規律的真氣運行罷了,這叫靜極生動。所謂的靜只能說是對外界反應或思維活動暫時的相對的靜。

      生命體的動是絕對的,靜是相對的。練靜功者,雖然沒有姿勢活動,也是由有為而至於無為的。練功過程中,培養真氣貫通經絡,前三田、後三關都有非常激烈的活動。尤其在攻後三關時,真氣活動的力量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而是被一種強大的衝擊力量控制了自己。這種力量則是由靜極生動和動極復靜而形成的。人們對靜極生動是熟知的、是歡迎的,知道必須依靠這個動力去攻關,但對動極復靜的現象則茫然無知,產生疑慮而不知所措。其實事物動到一定的程度,必然要靜下來休整生息,以利再動。這是日常的自然現象。真氣活動一段時間後必須要安定靜止的休整培養出更大的力量。因此,在練功過程中突然發現丹田感覺消失或真氣行行停停等現象,都是正常的,不要有疑慮。只要安心地繼續培養丹田力量,自可使真氣再次活躍起來。

      總之,真氣運行法煉精化氣,鍊氣化神,煉神還虛等層次,都是發揮了靜極生動、動極復靜、動靜相育的自然規律完成的。

▲▲▲


作者: 海外華僑    時間: 2008-6-8 20:15     標題: 3) 真氣運行學與老子的「道」——老子文化國際論壇論文

- 李 少 波

真氣(元氣)是中醫學基本概念之一,它是人體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和動力源泉。中醫理論研究證明,旺盛的真氣運行既是生命活力的體現,又是抗病免疫、健身延年的功能保證。培養真氣,促進真氣運行,能充分調動人體內的本能力量,有效地和疾病衰老做鬥爭,從而達到健康長壽的目的。所以人體和真氣的關係也可簡單的描述為:真氣充足,身體健康;真氣不足,身體衰弱;真氣消失,生命結束。

    真氣運行法源於老子哲學和中醫理論

    真氣既然是人體之本,那末,真氣是怎樣產生的?又是怎樣培養的?老子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又說「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黃帝內經》說:「恬儋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又說「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者,天地之道也。」《素問·上古天真論》說:「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

    可以看出老子和中醫經典都對道、真氣、人的生命、陰與陽、動與靜等有精闢論述。然而,由於時代條件的限制和多方面的原因,使得這些思想染上了神秘和離奇的色彩。有關論述不是純駁不一,便是隱晦多喻,以至探索者不敢問津,學者無從捉摸,本來是人類可以認識的自然規律,反而變得光怪陸離了。使得老子寶貴的哲學思想不能為人民造福,殊感可惜。筆者一生致力於真氣運行學的研究,經60餘年的不懈努力,終於明白了真氣產生的機制和在人體內運行的原理,從而構建了真氣運行學說的基本理論。在90歲高齡時,出版了著作《真氣運行學》。該書從專業角度講是中醫理論,但通篇貫穿著老子的哲學思想。關於真氣運行運行法不是一、兩句話能夠說清楚的。(詳細內容請參見李少波著《真氣運行學》,中國戲劇出版社2002年版)簡單地說,就是根據陰陽互根,動靜相育,體用並存。保持動態平衡生理機制的需要,用特定的方法,集中思想,調整呼吸(關鍵是注意呼氣),培養真氣貫通經絡,促進細胞的新陳代謝,加強大腦皮層的自調能力,恢復先天的生理機制。其中神經系統的主導作用和呼吸系統的推動作用尤為重要。

    筆者是怎樣走上研究老子哲學思想之路的?說起來頗有離奇色彩。我生於1910年2月,自幼體弱多病,後又患矽肺和肺結核等不治之症,說不盡的痛,道不盡的苦。在醫藥失效,生機欲絕的時刻,隨祖父學習吐納導引之術,行氣攝生,動靜行修而自醫。每日勤修苦練,並攻讀中醫經典、老子之道,以印證自己實踐中所獲得的知識。相互比照,無一不符。漸悟醫源於道,道可道,非常道。隨著功夫的精進,自身的疾病日漸轉愈,精力復常。便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邊實踐邊探索,逐步體會到宇宙萬物無不服從老子的道。體驗到人體真氣產生並沿經絡運行的規律。10多年的自練自養,健壯了體魄,開悟了智慧,由病而醫,由醫而悟道。暗暗下定決心,進一步探索道的奧秘,人體生命之真諦。1936年,毅然離開了河北故土,西去川陝秦隴,游訪名山大川,尋訪賢哲名流,以期精益求精。在隴東崆峒道教第一山,得其指點至道之精,至道之極,陰陽之原,合而為一之宇宙精神。後又潛心鑽研醫、道、儒、釋及各家養生學理論。不輟苦練,實踐出真知,進一步認識到醫道同源,人天一體,相互為用。

    一、對《道德經·15章》的詮釋

    我認為老子的大智大慧,源於修鍊,能寫出《道德經》這部修鍊養生的開山之作足見其功夫之高。人腦於大自然相通,是宇宙的縮影,本來就儲存有宇宙的奧秘。老子正是通過練功,達到超常入靜,於是腦海深處的智力資源被開發了出來,從而產生了千古奇書《道德經》。這是「恍恍惚惚」(功態)中得來的,所以記錄下來也讓人覺得「恍恍惚惚」。讀《道德經》的竅門是「悟」,而要「悟」的明白,必須要切身修鍊。《道德經·十五章》所描述的過程與真氣運行法修鍊過程完全吻合。正如老子所說:

    古之善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

    夫唯不可識,強為之容。

    豫焉,若冬之涉川。

    猶兮,若畏四鄰。

    儼兮,其若客。

    敦兮,其若朴。

    曠兮,其若谷。

    渙兮,若冰之將釋。

    混兮。其若濁。

    孰能濁以久?靜之徐清。

    孰能安以久?動之徐生。

    保此道者不欲盈。

    夫唯不盈,故可蔽而新成。

    以上短短98個字,既描寫了修鍊真氣運行法時人們的心理狀態和思想行為,又描述了練功到一定程度,經絡疏通,氣血流暢,全身關節感到流動疏脫,內呼吸旺盛,皮膚毛竅隨呼吸而動的生理活動情況;也指出了練功有成後,由衰返壯,蔽而新成的道理。下面給出詳細的解釋。

    (1)古之善為道者,微秒玄通,深不可識。

    古時有學識的人,善於研究人體生命、自然界變化和人與自然相關的規律,把這個規律叫做道。這一章具體談養生的道理。他們在實踐過程中,獲得的經驗和知識識細緻、深遠而通達的,深刻到一般人所不能認識。

    (2)夫唯不可識,強為之容。

    正因為不是一般人所能認識,為了使這個道理髮揚光大,所以勉強加以描述。為什麼說勉強加以形容呢?《老子》開始就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可見這個自然法則的道,和身體的生理變化,限於當時的條件,是不容易說清楚的。並且還說:「言語道斷、心行路絕」,感到越想說得清楚,越不象本來面目;越是一意追求,越無路可通。張三丰說:「道從虛無生一氣」,靜極生動才是自然變化的規律。

    (3)豫焉,若冬之涉川。

    人們對這個微妙玄通的道理,沒有充分的認識,所以事前要謹慎啊,要象冬天赤腳過河那樣小心謹慎地接觸;雖然非常嚮往,又怕出毛病,躊躇不前,不敢毅然一試。

    (4)猶兮,若畏四鄰。

    要從事實踐,就必須選擇一個清靜適宜的環境,避免他人的干擾。因此擇地要反覆考慮,要象提防領國的圍攻那樣謹慎。

    (5)儼兮,其若客。

    坐功的時候,必須端正身心排除雜念,所以表現得恭謹嚴肅,象面對著賓客那樣認真,注意著調息的方法。

    (6)敦兮,其若撲。

    進一步到了忘我的程度,對全身失去分別的感覺,似無意識活動敦厚地象未經雕刻的素材。

    (7) 曠兮,其若谷。

    坐到無物無我的境界,但覺得有那麼一種空曠而界遠的樣子,象是一個深山幽谷。

    (8)渙兮,若冰之將釋。

    坐功到一定的程度,經絡疏通氣血流暢,全身關節尤其兩肩和兩膝部位感到流動疏脫,象春冰將融那樣松利舒適。

    (9)混兮,其若濁。

    在內呼吸旺盛時,皮膚毛竅都隨呼吸而呼吸,全身里外無處不隨呼吸活動,包容一切,象長江大河的混濁。並且這些活動都是一致的,就象泥沙在江河裡翻滾著,既是清楚的細小個體,但又沒辦法分開。

    (10)孰能濁以止?靜之徐清。

    誰能在這種內呼吸旺盛的情況下,靜止以待,內呼吸越加旺盛,各組織細胞氣機通透良好,那種全身活動的現象慢慢的都感覺不到了,就好象濁流澄清了一樣。

    (11)孰能安以久?動之徐生。

    誰能在極度安靜的情況下,持久地坐下去,丹田裡的真氣就會慢慢地充集增長活動起來,這就是靜極生動。

    (12)保此道者不欲盈。

    保持這個養生之道的人,他不會自滿的。謙受益,滿招損。

    (13)夫唯不盈,故可蔽而新成。

    正因為他不自滿,才能持之以恆,努力鑽研,是丹田力量不斷增長,貫通督脈,後天返先天,由衰返壯,使衰退了的身體恢復健康。「若得不老,還精補腦」正是蔽而新成的生理機制。

    三、國外專家學者對《道德經·15章》的解釋

    國外專家學者對《道德經·15章》的解釋大同小異,他們都是從現代自然科學的角度解讀的,美國紐約市立大學工學院教授鄭鴻的解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現陳述如下,供大家比較研究。

    古時忠誠於道的君主,

    是一敏銳和通達的人,

    但他深藏而不為人知。

    就是因為他不被了解,

    故只可勉強為他寫照:

    謹慎的,像冬天踏冰過河;

    猶豫的,像恐懼他的四鄰;

    保守的,像有禮貌的貴賓;

    和順的,像將溶水的冰塊;

    誠實的,像一塊原生素材;

    開誠的,像一空曠的山谷;

    渾亂的,像很渾濁的河水。

    誰能停止內心中的混濁?

    安靜下來,自會逐漸澄清。

    誰能從長期寧靜後復生?

    經過活動自會逐漸更生。

    終於道的不願到達極端,

    就是因為沒有達到極端,

    故能不蔽舊而得新成功。

    (西北師範大學數信學院楊永保副教授幫助整理該文,特此表示感謝!)

    參考文獻:

    [1]李少波著. 真氣運行學[M].中國戲劇出版社,2002.

    [2][美]鄭鴻著. 老子思想新釋[M],上海文藝出版社,2002.

    [3]楊永保 李天曉.《真氣運行學》符合「生命在於運動」的思想[J]. 現代養生,2006(4).

▲▲▲


作者: 海外華僑    時間: 2008-6-8 20:19     標題: 4) 真氣運行法練習要領

——李少波 指導

     真氣運行法練習要領     甘肅中醫學院真氣運行研究所 李長雋     指導  李少波(摘自《氣功》91年第六期)

    近年來,我們在李少波主任所傳練的真氣運行法三字訣「調、凝、守」的基礎上,對真氣運行五步功的指導方法進行了探討研究,經過三年臨床驗證,80%以上的練功者,20天左右即可通督,40天左右可進入真氣運行中高級「虛明」境界(註:本人認為40天可進入虛明境界一說過於誇大,當然也可能是對虛明境界的理解不同)。其關鍵在於:

    一、道法自然

    《道德經》中的所謂「道法自然」是一切養生之法都要順應的規律。練真氣運行法,首先要順應自身真氣運行的歸律,因勢利導進行修鍊。練功初級階段真氣運行的規律是,在寧靜虛無的氣功態下,真氣就在丹田產生和會聚,沿任督十二經脈運行,自生自化,調節機體。把這種真氣產生運動的形態,按動靜劃分,真氣在丹田會聚為相對靜態,真氣沿任督十二經脈運動為相對動態。真氣的靜態和動態之間的轉化,遵循著靜極生動,動極復靜的自然規律。其次,由於每個人性格、性別、年齡、疾病等個體差異的原因,練功時出現的反應也不盡相同,所以,指導練功者不僅要順應真氣運行的總規律,還必須順應每個練功者的具體情況,因勢利導進行指導。

    二、守機

    守機,就是把握真氣運行動靜轉化之時機練功。古人說「藥物易知,火候難傳」。李少波主任所傳「守機」,揭示了氣功修鍊之奧秘。《周易~艮卦》中說:時止則止,時行則行,動靜不失其時「,意即隨著事物運動之時機,因勢利導使之動或靜。練功者意念的運動(導引)和靜止(意守)不能違背真氣動靜轉化的時機。練五步功的要訣在於順應真氣運行的規律,把握每步功法之間轉化之時機。

   三、掌握要領

   真氣運行法是李少波主任遵循《內經》「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的理論設置的。因此,真氣運行法自始至終練功要旨是克服雜念入靜,大量實踐證明,練功者誰入靜好,誰功力增長就快。所以,不論練那一步功,都要在入靜上下功夫。下面對真氣運行前四步功法具體要領分別作一介紹。

   (一)呼氣注意心窩部     在自然呼吸的前提下隨呼氣注意心窩部。呼吸要自然,不可過分延長呼氣,以免引起胸悶不適。心窩部是劍突以下臍以上的範圍,不必死守一點,也不必管皮膚表面還是深層,只要思想能集中這個範圍,可以靈活對待,這要根據每個人不同的練功體會順其自然進行指導,關鍵在於 「靜」。功前功後,加練咽津功。練功時心窩部有沉重、溫熱、發涼、疼痛等反應,功後消失或減輕。每個人感覺不盡相同,不可追求某一種感覺,要順其自然加深入靜,以順應真氣自身調節的規律。心窩部的種種感覺到一定程度,在練功過程中就有自然向下丹田運動的趨勢,這標誌著第一部功完成,練第二步功時機成熟。因每個人的體質,入靜程度的好壞,完成第一步功的時間不盡相同,應以第一步功完成的標誌為準。

   (二)意息相隨丹田趨    當第一步功練到心窩部的氣感自然向下丹田移動時,隨其自然運動之勢,呼氣時用意念將氣感向下丹田推進。此時需加練《真氣運行法~五禽導引》猿式功(方法詳見《增訂真氣運行法》一書)。因各人具體情況不同,反應也不同。常見反應是腸鳴矢氣、口水增多、經脈觸動等。當下丹田有了明顯氣感時,標誌著第二步功完成,練第三步功時機成熟。以第二步功完成標誌為準。

  (三)調息凝神守丹田     當第二步功練到下丹田有了明顯氣感時,就不再注意呼氣,純任自然呼吸,只將意念守在下丹田部位。此時動功配合與第二步相同。在練第三步功法的過程中,腎間動氣,十二經脈的根本得到強化,除下丹田有明顯的氣感外,全身的氣感也相對地越來越多,這是真氣調通經脈的反應,要順其自然加深入靜程度,不可因氣感復生雜念干擾入靜。當按第三步練到一定程度,練功時出現會陰跳動、尾閭氣動的現象,這標誌真氣已進入督脈,可按第四步修鍊。

   (四)通督勿忘復勿助     當丹田真氣飽滿時,同時意守下丹田和命門,丹田真氣力量不足,重新按第三步修鍊。當真氣沿督脈上升時不要用意念向上導引(勿助),而用意念隨著氣感,氣動於先,意隨於後,氣行則任其行,氣止則任其止(勿忘)。動功配合可先練五禽導引猿式三遍,再加練鹿式七遍。因第四步功是真氣運行初級功最後一步,也是氣感反應達到高峰時期,這時候更要時時提醒練功者不可因變化不定的氣感產生雜念,或追求,或恐懼等,要在入靜上下功夫,才能使氣感慢慢穩定,使功夫進入真氣運行法中高層次。通督時一般來說在督脈循行線上,依次出現會陰跳動,尾閭氣動、兩腎湯煎、項背強急、玉枕氣阻、百會靈動、印堂拘緊、面部奇癢、舌尖發麻等一系列反應,或者出現或熱或涼的氣流沿督脈上升到頭頂、印堂的現象,這說明已經通督,通督後即可按第五步功「元神蓄力育生機」進行修鍊。(另有專篇介紹)至於通督的時間與丹田真氣力量的強弱有關,不可急於求成,要順其自然加深入靜程度。( 全文完)

▲▲▲


作者: 海外華僑    時間: 2008-6-9 15:54     標題: 5) 中醫理論體系研究方向之管見

李 少 波(2001年5月10曰)

我年屆九十有二。在這裡,我謹就中醫理論體系研究方向的有關問題,談一點自己的意見。管見所及,不妥之處,還望諸位不吝賜教。

振興中醫,靠中醫學術;發展中醫,要提高中醫學術。提高中醫學術與發展中醫理論體系關係十分密切。因此,如何發展中醫理論體系,其研究方向是什麼,就成為一個相當重要的課題。這些年來,關於中醫理論體系發展大致有三種類型,即繼承型、發展型和繼承發展型。受到普遍贊同的是繼承發展型。它是保持中醫優勢前提下的發展,是圍繞原有理論體系下的再發展。古代中醫始源於道,軒轅黃帝曾問道於廣成子,得其指點,後編篡《黃帝內經》。通過實踐到春秋戰國時期,諸子烽起,百家爭鳴,對中醫理論體系做了更多的補充。至東漢以張仲景為代表的醫家,完善「理、法、方、葯」,發展了中醫理論體系。之後,歷代各家又在實踐中不斷發展。建國以來,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中醫事業發展很快。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但在中醫事業的發展中,竊以為似乎在學術理論方面沒有較大突破,沿襲的仍是過去的老路子,中醫的真正優勢沒能充分發揮。

本人在多年行醫過程中,通過研讀《黃帝內經》、《道德經》、《易經》等經典,並經躬親實踐,逐步悟出了醫源於道,醫道同參,相互為用的道理,對發展中醫理論體系及中醫理論體系研究方向,也有一些小小的心得,不揣冒昧,提出來供大家討論。

第一,預防為主應是中醫理論研究的主要方向。《內經》是祖國醫學寶庫中的一個絢麗的瑰寶,內容博大精深,其理論遍及天人一際、人與自然的整體觀,攝生保健、抗衰延年的原則法,人類盛衰壽夭的自然律及順應自然、淳德全道能成真等方面。它是中醫學體系形成時期的代表作,是「釋縛脫艱,全真導氣,拯黎元於仁壽,濟羸劣以獲安」的不易墳典。而其中的無病先防,有病早治,則是預防醫學的重要體現。如,《素問?四時調神大論》:「是故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素問?八正神明論》:「上工救其萌芽……下工救其已成,救其已敗」。有人評價這種具體的預防學思想是世界醫學文獻上的最早記載,在今天和將來都具有強大的生命力。

那麼,如何無病先防,防的方法又是什麼?本人通過臨床實踐認為,無論是未病防範於未然,還是已病救其於萌芽,關鍵取決於人體的真氣運行。《素問?評熱病論》:「邪之所湊,其氣必虛」。《靈樞?百病始生篇》:「卒然遇疾風暴雨而不病者,蓋無虛,故邪不能獨傷人」。《素問遺篇?刺法論》:「正氣存內,邪不可干」。以上論述,道出了人體正邪盛衰退而致病或不病的至簡至易之理,《內經》所論再也明白不過了。本人所創編的真氣運行法,其主導思想就是在於培養真氣,扶正祛邪,有病治病,無病防病,抗衰延年,是《內經》預防思想的實踐方法。

其次,經絡活動的實質應作為中醫理論研究的重點課題。經絡學說是中醫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研究人體生理活動、病理變化及其相互關係的學說。關於經絡活動實質的研究,雖經多年的探索,都沒得出定論。其實,《內經》對經絡活動實質早有明確論述,只不過是缺乏實踐驗證的方法。《內經》總結了古代聖人的實踐真知,掌握了人與自然的規律性,制定了不違自然的攝生方法。《素問?上古天真論》:「恬憺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意思很明白,安靜下來,什麼也不去想,真氣便從之而生,旺盛運行;內守自身,神不外馳,正氣存內邪不可干,疾病就無從產生。《靈樞?刺節真邪論》:「真氣者,所受於天,與谷氣並而充身者也」,說的是真氣是天陰、地陰化合的人體生命能量。那麼,真氣是怎樣運行呢?《素問?離合真邪論》:「真氣者,經氣也」,指出真氣即循環無端、周行不殆的經絡之氣,真氣運行才是經絡活動的實質。李時珍有云:「內景隧道,唯返觀者能照察之」。抱神從靜,虛無生氣,積精全神,行氣攝生;恬憺虛無,真氣從之,恬憺無為,乃能行氣。靜定中方知真氣旺盛地循經運行,才是保健攝生的至真手段。據此,本人提出了真氣運行學說,並創編了實踐方法。通過多年臨床驗證,對經絡的活動實質有了明確的認識和感知,也獲得了藥物所不能及的理想效果。該法從凝神調息入手,培養真氣,貫通任督,燮理陰陽,強壯臟腑,促進人體生命活動有序化,對各種久治不愈的慢性疑難病均有顯著療效,對中醫臟腑學說、經絡學說、氣化學說,乃至陰陽五行學說都可得到驗證。

綜上所談,本人以為,中醫理論體系的研究,應該突出重點,抓住核心,做到提綱挈領。當前應從預防醫學的角度和經絡學說方面進行專題研究、專題治療,力爭有一個突破。

二00一年五月十日

▲▲▲


作者: 海外華僑    時間: 2008-6-12 14:45     標題: 6) 談談意守丹田及三步功法

談談意守丹田及三步功法 ----李少波

(註:這篇文章介紹的方法,相比現在的五步功要簡約的多,但要點都指出來了,可謂字字珠璣,沒一句多餘的話。這是我百看不厭的一篇文章,雖沒有後來的五步功那麼具體,但言簡意深,說理淺顯易懂,令人回味無窮。由於發表在 60年代初,從中可看到李老功法的原始面貌和他對氣功的理解認識,應該對大家有所啟發!)

    鍛煉的時候,特彆強調意守丹田。所謂丹田,就是古煉丹家結內丹的地方,因為派別不同,所指的部位也不一致,但以臍下方三寸的說法為最多。

    練功時為什麼要意守丹田呢?人體真氣的運行,內通五臟六腑,外達四肢百體,都是沿著經絡分布而完成的。十二正經(手三陽、手三陰、足三陽、足三陰),奇經八脈(沖、任、督、帶、陰維、陽維、陰蹻、陽蹻)都是互相貫通,一脈相承的。經脈篇說:「經脈者,所以決死生,處百病,調虛實,不可不通。」由此可見,經絡在人體的重要性了。

    沖脈為經脈之海;任脈總管各個陰經;督脈總管各個陽經;帶脈卻繞身體一周,總束陰陽各經。沖、任、督、帶都起于丹田,十二經絡也都直接或間接通過丹田而輸入本經,再轉入本臟。所以說,丹田實在是經絡的總樞,經氣的匯海,故又有氣海之稱。意守丹田就是為了調節陰陽,溝通心腎,使真氣充實,通八脈,恢復先天的生理機能,促進身體的再生力量。

    有功夫的人,當他練功的時候,感到呼氣吸氣都集中在丹田,這股氣稱為真氣。真氣在人體很重要,真氣充足,精神充沛,生機旺盛;真氣不足,體質衰弱,百病叢生。

    氣是怎樣進入丹田的呢?氣在上焦的叫宗氣,在中焦的叫中氣,在下焦的叫元氣,統稱為元真之氣,只因彙集在不同的部位而名字不相同而已。要把氣送到丹田,需要運用呼吸運動,加上意識的誘導。當吸氣的時候,肋骨向外向上方運動,下焦元氣即上升。呼氣時,兩肋向內向下合,上焦的宗氣和中焦的中氣被迫沿著任脈往下行。這時加以意識誘導,氣便慢慢和丹田接近。這樣練得時間長了,便會感到一呼一吸都集中在丹田。

    這個為什麼能治病呢?就我在練功中所體驗的,談談三步工夫及其對治病的效果。

    第一步:練精化氣。精是氧氣和養分的總稱,氧從呼吸來,養分從食料來,兩者都隨著血液營養全身。它們在氧化過程中所產生的熱和能(真氣),就是練精化氣的過程。真氣是人體的動力,真氣存在,人體活潑,真氣消失,人便無法生存。為了使真氣充足,就需要更好地利用氧氣和養分。當氧氣吸進肺部,壓向心窩,心窩即產生一種熱感,然後再送到丹田,這時小腹便會感到發熱,並有氣丘隆起,腳心、腰部也跟著感到發熱。這些熱感的產生,說明人體內熱能增加了。因此,凡是因熱能不足而引起的慢性消化系統疾病,如消化不良、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作嘔吐酸水、腸吸收力減退、經常腹瀉、腸粘膜分泌不足的便秘、下元虛冷、小腹常痛等,都可以隨著功夫的進步,逐漸消除癥狀,恢復生理機能。

    第二步:練氣化神。在第一步功夫的基礎上,真氣守在丹田,使人有一股溫和朗潤的感覺,渾身輕快。隨著功夫的進步會感到有一股力量沿著尾閭脊髓直達大腦。這時,人對外界一切刺激,都無感覺。這一段過程,叫積氣沖闕,可使督脈貫通,腎氣入腦,增強腎上腺和腦垂體的功能。這對於保持年輕,延長壽命有積極的意義。因此,凡由於內分泌腺紊亂所引起的疾病如失眠、記憶力衰退、消化不良、耳鳴目眩、易喜易怒、未老先衰、性機能減退、毛髮脫落、皮膚乾燥、月經不調、疲乏無力等疾病,都可以治療。

    第三步:練神還虛。在第二步的基礎上進行。這時,內分泌和神經相互促進,充分發揮對機體的調節能力,使全身輕鬆愉快,好似全身都在呼吸,這說明三焦暢通,經脈暢達。因此,凡由於三焦不通,循環系統障礙,新陳代謝不好,呼吸系統的病變如高血壓、心臟病、肝腫大、肺結核、矽肺等,都有良好的治療效果。尤其對肺結核,由於呼吸形式改變,次數減少,使肺部得到適當的休息,效果顯著。

    當然,以上所說的三步功,並不是絕對分開的,只是為了便於解說而已。這三步工夫,是長期靜坐、調息、意守丹田不斷鍛煉中逐漸產生的。因此,練功時一定要有耐心、信心,決不能急於求成。

▲▲▲


作者: 海外華僑    時間: 2008-6-12 14:48     標題: 7) 真氣運行法的輔導藝術與指導方法

李少波 講述    沐林 整理

      在杭州第二屆全國真氣運行法培訓班期間,參加學習的來自全國各地的學員近五百人,浙江省真氣運行研究協會組織起二十餘人的輔導員在培訓班上服務。為提高輔導人員的指導水平,「真法」創始人,培訓班得主授者李少波教授和他的協教老師歐陽舜華副教授和宋振林主任,都對輔導員們進行了指導。李教授還專門作了 「真氣運行法的輔導藝術和指導方法」的講話。茲將講話內容整理如下:

      作為真氣運行法練功的輔導員,首先要提高自己的知識和功力,有百斤的能力去進行50斤的行為就很從容。這次培訓班上,我在三個班(普及班、提高班、老乾班)上講課,由歐陽和宋振林兩位老師帶著大家練功,我又在下面給有病的學員作個別指導,學員們練功還是練得很有成效的。

      作為一個輔導員,必然就有一個輔導藝術的問題,儘管自己把功理功法掌握得很好了,也還有個指導方法的問題。這指導藝術和方法,第一就是要盡量減少學員、病號的複雜思想與心理活動。問題說到點子上,一點就行,不是說得越多越好,說多了就會使學員思想複雜了,心理增加了負擔,儘管出於好心,但卻容易產生副作用。

      第二是練到哪一步,指導哪一部功,不能超前過早,使學員有追求、急躁情緒。到什麼時候,該講什麼講什麼,這才是循循善誘。我們講課也是邊練邊講,有的是先講一大套,學功者反而練不成功,思想複雜了嘛!我們的功理功法是從老、庄、《內經》中來的,老子的思想是「無為」,是越清靜越好。我們的指導方法就是要使學員的腦子清靜,能上功,多給意念就容易其副作用。給了意念,三引兩引就容易出毛病。咱們的功法本身是可*的,是符合人體生理活動規律的,只要執行功法、掌握要領就行了。「意隨息動」而不是「氣隨意動」,所謂「毋忘毋助」就是這樣。方法越多,效果不見得怎麼樣。

       第三,我們的功法是能治病的,但不要老是糾纏在病上,顧問多了,反而讓他練不好。練好了功,他的病怎麼樣盡可以讓他自己講。有時像是關心人家的病情,實際上反而不好,這得要講清楚。我們對病人的關心、開導是必要的,要讓病人樹立信心,而減少追求想法。能掌握這一點,就不可能有問題。承擔輔導工作,能使學員、病員不多問了,就說明你指導成功了。問的越多的人,進步越慢,活思想越多,練功就難練好。要是今天這麼辦一辦,明天那麼搗一搗,這樣誘導,那樣導引,就會把人家本身的氣機搗亂。特別是社會上已有這樣的習氣,自己不肯下功夫練功,總希望人家給他放氣,這樣搞亂了,有的時候就容易有麻煩.我們是要徹底幫助人解決問題,導引、外氣那只是暫時的,過後仍然是原樣。有些地方的有好多氣功門診部,亂用外氣、導引,到頭來還是不行了。我們一本初衷,堅持指導自我鍛煉,希望病員永遠保持健康,這也是講醫風醫德。我們走這條路,按《內經》的說法,就叫真氣運行法,而不叫氣功。但我們也不是反對其他的氣功,人家稱我是氣功大師,我就不以為然。我不是氣功師,我是個中醫師,是中醫院校的教師,該什麼職稱就是什麼職稱。

  第四,練功不能混亂。咱們真法強調呼氣,人家氣功大多講吸氣,這樣一來,混雜了就必然會亂,所以練咱們的功法就不能同時練其他功法,這不是排斥其他功法,是有原則區別。為了保證練功效果,就得有生理依據。早年我在老家有個同學同鄉,為練功呼吸的事,約定一個在家鄉訪,一個到外地尋,誰找到了好方法,互相交流拉一把,結果還是被我找到了。那時我就在西南地區多少年,就在一個道觀的藏經樓里尋到一個本子,人家裡面把「煉丹」的各個方面都講到了。還有就是老子講的「呼接天根」,天根就在下丹田、命門的部位。現在聽來很簡單,卻不容易得到。《內經》也說:「呼三吸一」,顯然是重視呼氣,強調呼氣,這個注意呼氣就把人與自然的關係溝通了。咱們這個東西看起來很簡單,卻是從複雜的內容中得到的真東西。所謂返樸歸真,由博返約,大概就是這個意思。

▲▲▲


作者: 海外華僑    時間: 2008-7-6 05:56     標題: 8) 真氣運行法治病機理分析

——呂直醫師

引用本文的目的在於說明氣功的治療機理,至於具體的練習方法,最好是有人指導下練習。

真氣運行法治病機理分析,作者:呂直

摘自——中國氣功.1999(12).-10-15

     著名氣功養生家李少波教授創編的真氣運行法(以下簡稱真法),以醫學理論為指導,結合我國傳統內練養生的實踐,是古代養生術在醫學上的應用。真法通過凝神調息、培養真氣、貫通經絡、協調陰陽、促進人體生命活動有序化,從而達到防病治病、強身健體、益壽延年、益智健腦的治病養生目的,是醫療氣功自我保健、自我調控、自我治療、自我康復的有效功法之一。經過長期的科學實驗和臨床實踐觀察,真法獲得省級醫學臨床驗證科技獎,其醫療保健功效得到權威的《實用中醫氣功學》的肯定。筆者十餘年前,因患慢性胃炎、潰瘍病久治不愈。屢受疼痛和出血的困擾,在李教授的指導下,鍛煉真氣運行法,居然完全治癒。此後數次協助李教授在杭舉辦真法培訓班,並進行實踐觀察。親眼目睹多種慢性病、疑難病症患者。通過真法鍛煉獲得了良好的治病健身效果。茲就筆者對典型病例的觀察,介紹如下,並作治療機理的初步探討。

    病例選介(以下均略去病案)

  1、慢性氣管炎、肺氣腫

  這一類以咳喘為主要病症的呼吸系統疾病,從病機分析,無非氣虛、氣逆、痰壅或熱盛。肺氣虛者,補氣是要務,真法首重培養真氣,滋潤五臟,肺氣自然得到充潤;肺熱壅盛、氣逆咳喘,或由熱邪所致。或是肝火犯肺。真法注重呼氣,心火下泄,肝火不致橫逆,也就不會刑金犯肺;心肺同屬上焦,心火下濟、腎水上朝,水火互濟,陰陽平調,啼熱自熄;至於痰濁壅滯咳喘,中醫理論:「脾為生痰之源,肺為貯痰之器」。病標在肺,病本在脾,真法培補脾胃,益氣健運,水濕無以留滯,痰濁無由為患。真法注重呼氣,也有助於肺泡粘液分泌和支氣管絨毛的活動,促使肺泡、支氣管中滯留的邪濁排泄,均有助於祛痰止咳平喘,有利於肺系疾病豹康復。

 2、腸胃炎

     胃腸道是飲食物攝納、消化、吸收和排泄的主要器官,是人體生命活動能量的主要來源。祖國醫學特別重視脾胃的功能,視之為「後天之本」。胃腸道的功能部位在中下焦脘腹,病症以食少腹脹、大便不調、神疲乏力為主症。其病機大體都屬於脾胃虛弱,肝胃不和或濕熱郁滯。真氣運行法的功理功法特點就在於重視中丹田脾胃的功能作用,首重培養脾胃元氣。真法首先在中丹田心窩部培蓄真氣,加強脾胃的健運功能,而後令真氣沿中腹任脈下沉丹田,培養下丹田真氣。中下丹田充沛的真氣對盤踞於脘腹的大小腑起到溫照調理的作用,加強其消化吸收的功能,腸胃道的邪濁也因此得到清理,故對納少脘痛、消化不良以及濕熱留滯引起的腹痛便瀉等有調治作用。

  3、肝膽病

從現代醫學角度,就已有的實驗研究結果表明,真法治療肝病的療效至少在以下3個方面給予有力的支持:①江西省中醫研究所研究觀察,乙肝病毒攜帶者練周天功 2個月後,中性白細胞吞噬率及吞噬指數,均有顯著提高,從而促進乙型肝炎病毒攜帶者低下的免疫功能提高,使機體抗病能力增強,促進乙肝病患者的康復;②寧夏醫學院實驗證實,真法鍛煉能使疾病個體的體液免疫IgG、IgA、IgM在神經體液系統調節下,趨向於接近正常,還能調節補體活性,使C3、C4含量恢復正常,對乙型肝炎的治療有著積極作用;③江西省中醫研究所和南昌334醫院聯台實驗對56倒真法習練者誘發乾擾素的觀察,無論是健康者還是慢性病患者,練功前後干擾素活性均有非常顯著的差異。近期《大眾醫學》雜誌(1993年第7期)「干擾素給慢性肝炎患者帶來希望」一文中介紹:干擾素治療肝炎是利用它的抗病毒作用阻斷肝炎病毒的繁殖和免疫調節作用有效地消除肝炎病毒,從而發揮很好的治療效果。傳統醫學理論和現代醫學實驗對真法治療肝病的機理都能作出圓滿的解釋。由此可見,真法治療肝病的實效是毋容置疑的。

  4、心臟病

    心臟病包括高血壓性心臟病、冠狀動脈硬化性心臟病、風濕性心臟病及病毒性心臟病等。真法的持久鍛煉都能獲得療效,1991年的培訓班有從淳安和江西南昌來的3位女患者,分別是「風心」和心肌病。經過20天的練功,身體狀況大有改觀,原先是用白行車推著來的,一周以後就可自己行走,過了幾天競自己騎著車來。胸悶、心悸現象明顯減輕,以後未作長期追訪,遠期療效不明。一t3血管疾病多數由於勞逸失度.精神情志因素所致,故現代醫學有稱之為社會身心疾病的。治療方面要注意勞逸有度,愉暢精神情志頗為重要。氣功通過身、心、息的調整,讓機體放鬆,精神寧靜,整體身心得到調濟休息,旺盛氣血的循環暢行,進一步通過調息,特別是真法注重呼氣,促進副交感神經興奮,而使交感神經相對抑制,使神經血管進~步舒松擴張,減少血管對血液流動的阻力,而減輕心臟的負擔,最終使心血管功能得以調整恢復。祖國醫學認為心悸、頭暈、胸悶、胸痛等心血管疾病不,F心氣虛、心血虛、心肝火炎、心血瘀阻幾個方面。虛者補養氣血,是真法靜以養氣之所長,心肝火炎以呼氣泄之降之,正是真法注重呼氣之專功;心血瘀阻更是真法養氣行血,活血通經之專長。

  5、慢性腎病

    慢性腎病病機多為腎氣不足、腎精虧損或下焦虛寒。真法通過長時間的「調息凝神守丹田」,促使「五氣朝元」,五臟精氣不斷流注於。腎,後天補先天,腎精運漸充沛;在無欲無求中進一步煉精化氣,腎中元氣自然充旺,丹田飽滿、溫熱,腎與膀胱的功能恢復。實驗觀察,真法練至丹田真氣旺盛,一陽來複,腎上腺和性腺的功能得到調整和加強,對腎虛引起的一系列病症,如陽萎、小便不利、月經不調等,都有治療作用。

  6、糖尿病

    糖尿病因胰島分泌功能失調導致糖代謝失常所致,臨床以血糖升高為主症。祖國醫學屬消渴,有口乾多飲、或多尿、多食、消瘦乏力等癥狀,治法滋陰降火,從調理脾腎陰陽著手。真法能平衡陰陽、互濟水火,故對消渴症也有治療作用。醫學生理學認為,胰島分泌功能與植物性神經功能活動有密切關係。興奮副交感神經,不僅能使血管舒張、心跳減慢、支氣管平滑肌收縮、粘膜分泌增加,而且能促使胃腸液、胰島液的分泌和膽囊的收縮,使機體處於休整恢復,促進消化吸收、積蓄能量和加強排泄功能的功能狀態。真氣運行法以靜練為主,靜以養氣,另一方面注重呼氣,興奮副交感神經,加強胰島的功能,促進胰島素的分泌,因而對糖尿病有著直接的治療作用。

    7、關節炎

     關節炎病症是由於病邪滯留於經絡關節,氣血不暢所致,所謂「不通則痛」。真氣運行法培養真氣,貫注任督,以打通小周天為基礎,進而旺盛的真氣自然循經流注於奇經八脈、十二經絡之中,真氣衝擊閉阻於關節的風寒濕熱之邪,有病關節產生難以忍受的疼痛,正是氣攻病灶的良性反應,一旦痹阻的關節經氣流暢,病氣沖刷殆盡,則關節病症得以治癒,比藥物消炎、祛風濕、溫經止痛作用有更大的效果。練功者只要認清氣攻病灶的反應,暫時忍受病痛的干擾,堅持練功積氣,徹底疏通經絡,排盡病氣,是治療的關鍵。

  8、腦神經血管損傷後遺症

    腦神經血管病指大腦因外傷或腦血管意外引起的中樞神經血管的病變,如中風、腦震蕩、腦外傷引起的劇烈頭痛、昏迷、腦內出血等,急性期唯以手術清除瘀血、修復神經血管損傷,以及降低顱內壓、醒腦開竅等。其後遺症多有頭暈、頭痛及運動、語言、思維障礙,也正是中醫、針灸、氣功療法的適應症。中醫治療以活血化癬、舒經通絡、益智醒腦為原則,真氣運行法培養丹田元氣,促進水火互濟,協調陰陽,肝腎氣陰和詞,頭暈得以解除;小周天貫通以後,氣行十二經絡,從手三陽運走頭面,又從足三陽白頭面走背足,上中下之焦、頭身四肢、百脈流注,對腦神經損傷所致的四肢運動障礙,起到康復治療的作用。特別是真法還精補腦、練氣化神的效應對腦神經組織的康復更有直接的作用。中醫理論「腎藏精,主骨生髓通於腦」,腎精元氣還補腦髓,其益智健腦之功也得以加強。故而對語言、思維功能的恢復起到很好的作用。

    機理探討

    以上是筆者在近幾年裡對真法培訓班學員觀察到的~些疑難病症的典型治療病例,另外筆者還查閱到見諸雜誌、報刊真法自我治療的病症有頭痛、感冒、哮喘、腸梗阻、脊椎病、腰腿痛、腫瘤、自汗、盜汗、月經病、陽萎、不孕、皮膚病、眼病、耳鳴、耳聾、慢性咽炎等40多種。從醫學上講.一方一葯一法不能包治百病,然而練好真氣運行法,卻對多種疾病有很好的治療效果。茲就真氣運行法治病機理概括分析探討如下:

  1、養氣行氣,無病不治

  祖國醫學認為.人之所以生病,由於陰陽失調,氣血不和、或虛或實、正邪相爭。屬虛者,先天不足,後天失養,或勞倦內傷,或年老體衰,臟腑虧損,氣血虛弱,可歸結為真氣、元氣、正氣的不足。其實者,六淫外感,七情損傷、痰瘀留滯、氣血阻礙、經絡不櫥,均由於「不通則痛(病)」。真氣運行法遵循古代養生家 「虛無生氣」、 「靜極生動」的養生原理,注重虛靜養氣,培補真元。真法一、二、三步靜功,從培補後天脾胃元氣人手,促使人體氣血生化有源,進而五氣朝元,充養氣海丹田,以後天補充先天,溫補命門,圈養命蒂,使生命活動的原動力充足旺盛。古代醫家云:「五臟六腑之陰非此不能滋;五臟六腑之陽非此不能發」,下焦丹田元氣充旺,腎陰腎陽不虧,臟腑功能健旺,對一切虛衰之體、虛弱之症,真法之養氣作用足可起到扶弱培元、匡扶虛衰之功。真氣運行法在養氣基礎上強調行氣,培蓄真氣,貫注任督,促使陰脈之海、陽脈之匯的任督兩脈經氣周行,從而才有資本、有力量流注奇經八脈,按照氣機自然規律運行十二經絡,恢復人體各部分的正常生理功能,使一切邪實之證、虛實之病得到很好的調治。練氣功、練真法都講究怡情養性,解除患者思想上的包袱,使機體、精神都處於松靜自然的狀態,樹立祛病健身的良性心理,這樣,「恬澹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所以李少渡教授概括真氣運行法:「培養真氣,貫通經絡,協調陰陽,促進生命活動的有序化,從而達到治病健身、益壽延年的目的」。

  2、功法特色,治病契機

  真氣運行法是以靜為主,動靜結合的系統功法,靜功有五步功法、混元坐和五龍蟄法,動功有河車搬運、五禽導引和漫步周天。在調身、調心、調息三個方面珏別於其他功法,是真法原型的傳統內煉養生功法的功法特色,而使養氣、行氣之功效發揮地更充分有力,這也是真法有著顯著療效的優越獨到之處。

    (1)凝神調息、培養真氣:真法的基本練法以坐、卧式靜功為主,練功中要求凝神丹田,精神內守。通過守中靜練,使真氣很快在丹田培養蓄積,而不會外散消耗。李老師稱真法是「內蓄型」功法,有別於流行功法以活動肢體和全身的動功或自發動功等「外散型」功法,稍有得氣就誘導促其運動而外耗真氣。真法學練之初,意守中下丹田,注意呼氣,還要求專心致志,一方面以一念代萬念。誘導幫助人靜,另一方面調動心意之火,配合呼吸之風,風火相煽.促使真元陽氣萌生、壯大,故養氣之功迅速快捷。不似傳統內丹功凝神氣穴,似守非守,也不太強調呼吸的作用,因而得氣效應相對緩慢。通過凝神調息,守中蓄氣,把丹田氣海的真元之氣培養積蓄的足足的,貫注任督、運行周天就有源泉、有資本,既增強了體質,也為行氣祛病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導引行氣、通經祛病:真氣運行法在蓄養真氣的前提下,令真氣運行於大小經絡,以祛邪治病。在真氣運行尚不根通暢的情況下,輔以動功肢體導引,促進真氣運行。動功河車搬運、五禽導引、漫步周天能恰到好處地發揮這一作用。河車搬運能促進任督周天運行,五禽導引對琉理五臟經氣、排除病氣有很好的效果。動靜結合練功,靜坐半個小時,而後導引活動20分鐘,能使氣血調和、肢體舒展,倍感輕鬆自如,於祛病健身大有好處。

    (3)注意呼氣、順應生理:真氣運行法的調息法,無論是靜功還是動功,都強調自然呼吸、注意呼氣,這一功法特色符合人體生理。有助於生命活動有序化。人通過呼吸,吐故納新,進行體內外氣體交換。呼氣時排出濁氣,而後大氣壓自然把新鮮空氣壓人胸腔肺泡,呈吸氣狀態。人為地注重呼氣,多多地吐出濁氣,就有可能多多地吸進氧氣,進行新陳代謝。促進能量的化生和蓄積。人體氣機是呼吸運動而升降出人,呼氣時氣機向下往外,吸氣時氣機向上往內。真氣運行法強調以呼吸運動促進氣機運行,有助於真氣循經周行,祛病健身。這又是真法有別於其它醫療功法,更好地發揮強身健體功效的獨到之處。

結  語

綜上所述,真氣運行法的治病功效顯著,養生機理完備,其功理功法根據醫學理論為基礎,注重養氣、行氣,既順應自然生理規律。又能促進生命活動的有序化。臨床實踐、科學實驗和醫學理論結合一致,是一個成熟優秀的醫療保健功法,值得系統總結和深人探索,促使醫療氣功在實踐和理論的結合上登上醫學科學的大雅之堂。

▲▲▲


推薦閱讀:

愛情占星文集 ——簡略版
近現代迴文集(二)
印順法師文集 凈土新論
類似牽絲戲文案的小故事文集哪裡能找到?
飛星紫微斗數飛星紫微斗數網路家族文集--梁 45

TAG:教授 | 文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