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這些詩詞,一眼就美到骨子裡

《望月懷遠》

【唐代】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古典君:《望月懷遠》是一首月夜懷念遠人的詩,是作者在離鄉時,望月而思念遠方親人而寫的。從月出東斗直到月落鳥啼,是一段很長的時間,詩中說是「竟夕」,亦即通宵。這通宵的月色對一般人來說,可以說是漠不相關的,而遠隔天涯的一對情人,因為對月相思而久不能寐,只覺得長夜漫漫,故而落出一個「怨」字。

《鳥鳴澗》

【唐代】王維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古典君:這首詩寫春山之靜。「靜」被詩人強烈地感受到了。為什麼呢?是由於「山靜」,所以人靜。人靜緣於心靜,所以覺察到桂花的墜落。

《山園小梅》

【宋代】林逋

眾芳搖落獨暄妍,佔盡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尊。

古典君:梅在林逋的筆下,不再是渾身冷香了,而是充滿了一種「豐滿的美麗」,很有精神,很有力度,也很溫度,很有未來。正因為如此,該詩才有著強烈的現實感,讓人感到很真實,回到它的起始狀態,作為「梅妻鶴子」的林逋,寫出此種具有理想主義傾向的詩句來,著實讓人們展開了一回心靈的、審美的旅遊。

《臨江仙·夢後樓台高鎖》

【宋代】晏幾道

夢後樓台高鎖,酒醒簾幕低垂。

去年春恨卻來時。

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記得小蘋初見,兩重心字羅衣。

琵琶弦上說相思。

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

古典君:一個人久久地站立庭中,對著飄零的片片落英;又見雙雙燕子,在霏微的春雨里輕快地飛去飛來。「落花」、「微雨」,本是極清美的景色,在本詞中,卻象徵著芳春過盡,傷逝之情油然而生。

《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

【宋代】歐陽修

庭院深深深幾許,

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

玉勒雕鞍遊冶處,樓高不見章台路。

雨橫風狂三月暮,

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

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

古典君:「庭院」深深,「簾幕」重重,更兼「楊柳堆煙」,既濃且密——生活在這種內外隔絕的陰森、幽遂環境中,女主人公身心兩方面都受到壓抑與禁錮。疊用三個「深」字,寫出其遭封鎖,形同囚居之苦,不但暗示了女主人公的孤身獨處,而且有心事深沉、怨恨莫訴之感。

《一剪梅·舟過吳江》

【宋代】蔣捷

一片春愁待酒澆。江上舟搖,樓上簾招。

秋娘渡與泰娘橋,風又飄飄,雨又蕭蕭。

何日歸家洗客袍?銀字笙調,心字香燒。

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古典君:這是一首寫在離亂顛簸的流亡途中的心歌。明艷的春光與凄楚的神魂在強烈地對照著,春深似海,愁深勝似海,在時光的流逝中,「春愁」卻無法排遣。於是從看似瀏亮的聲韻中讀者聽到了夾雜著風聲雨聲的心底的嗚咽聲。

《青玉案·凌波不過橫塘路》

【宋代】賀鑄

凌波不過橫塘路,但目送、芳塵去。

錦瑟華年誰與度?

月台花榭,瑣窗朱戶,只有春知處。

碧雲冉冉蘅皋暮,彩筆新題斷腸句。

試問閑愁都幾許?

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

古典君:這首詞通過對暮春景色的描寫,抒發作者所感到的「閑愁」。上片寫情深不斷,相思難寄;下片寫由情生愁,愁思紛紛。全詞虛寫相思之情,實抒悒悒不得志的「閑愁」。立意新奇,能興起人們無限想像,為當時傳誦的名篇。

《卜運算元·黃州定慧院寓居作》

【宋代】蘇軾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

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

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古典君:上闋寫的正是深夜院中所見的景色。下闋,更是把鴻與人同寫,借物比興。人似飛鴻,飛鴻似人,非鴻非人,亦鴻亦人,人不掩鴻,鴻不掩人,人與鴻凝為一體,托鴻以見人。詞人以象徵手法,匠心獨運地通過鴻的孤獨縹緲,驚起回頭、懷抱幽恨和選求宿處,表達了作者貶謫黃州時期的孤寂處境和高潔自許、不願隨波逐流的心境。

《浣溪沙·漠漠輕寒上小樓》

【宋代】秦觀

漠漠輕寒上小樓。曉陰無賴似窮秋。

淡煙流水畫屏幽。

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

寶簾閑掛小銀鉤。

古典君:每一次春來,就是一次傷春的體驗。詞人之心,很早就發出了「為問新愁,何事年年有」的愁怨。然而他們的命運也往往是一年年地品嘗春愁。此詞抒寫的是淡淡的春愁。它以輕淡的色筆、白描的手法,十分熨貼地寫出了環境氛圍,即把那一腔淡淡的哀怨變為具體可感的藝術形象滲透出來,表情深婉、幽緲。

《相見歡·林花謝了春紅》

【五代】李煜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

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

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

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古典君:南唐後主的這種詞,都是短幅的小令,況且明白如話,不待講析,自然易曉。他所「依靠」的,不是粉飾裝做,扭捏以為態,雕琢以為工,這些在他都無意為之;所憑的只是一片強烈直爽的情性。其筆亦天然流麗,如不用力,只是隨手抒寫。先出「林花」,全不曉畢竟是何林何花,繼而說是「謝了春紅」,乃知是春林之紅花,——而此春林紅花事,已經凋謝。可見這所謂「隨手」「直寫」,正不啻書家之「一波三過折」,全任「天然」,「不加修飾」,意欲成「文」,誠夢囈之言也。

編輯整理|古典君

古典書城(ID:gudianshucheng)


推薦閱讀:

憶雪堂詩詞自選集
【詩海選粹】格律詩詞(154)期
有哪些讓你念念不忘、感動不已的詩句?
最偉大的母愛在古詩詞里,精選描寫讚美母親詩句,建議收藏

TAG:詩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