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孝經故事

 

 

第一個故事:孝感動天

  [虞]舜,姓姚,名重華。瞽瞍之子,性至孝。父頑,母囂,弟象傲。舜耕於歷山,象為之耕,鳥為之耘,其孝感如此。陶於河濱,器不苦窳,漁於雷澤,烈風雷雨弗迷。雖竭力盡瘁,而無怨懟之心。堯聞之,使總百揆,事以九男,妻以二女。相堯二十有八載,帝遂讓以位焉。

  隊隊耕田象,紛紛耘草禽。

  嗣堯登寶位,孝感動天心。

  【評說】

  虞舜,即是舜,姓姚,一說為媯姓,有虞氏,名重華。相傳堯年老選擇繼承人時,「四岳」即四方的部落首領推舉了舜。堯對舜經過三年的嚴格考察,然後命他攝政。舜巡行四方,消滅了鯀、共工、兜與三苗。攝政八年而堯去世,舜繼位,後來又諮詢四岳,挑選賢人,治理民事,並選拔治水有功的大禹作為繼承人。

  傳說,舜的生母早亡,父親是一個瞎子,娶了後妻後厭棄前妻生的舜。「瞽」,瞎眼。「瞍」,眼睛中沒有瞳仁。舜生性至孝,即是行孝臻於至極。他的父親很頑劣,用一個「頑」字來描寫其性格實在妙得很。《說文》:「頑,頭也。」「頑」,就是難劈開的囫圇木頭疙瘩。諸位可以想像到其父的頑固、固執、愚蠢、不開竅的那種樣子。

  他的後母很囂,「囂」也一字傳神,《說文》:「囂,聲也。氣出頭上。」《段注》:「聲出而氣隨之。」諸位也可以想像到,其後母那種撒潑、刁蠻、無理取鬧的喧囂的樣子。

  他的弟弟是後母生的,叫象,性情很傲。《說文》:「傲,倨也。」此一「傲」字也把其弟的傲慢不遜、趾高氣揚的神情表露無遺。

  舜就在這樣一個家庭中過著日子,其父母以及其弟都不善待他,甚至要謀害他。《史記·五帝本紀》:「舜父瞽叟盲,而舜母死,瞽叟更娶妻而生象,象傲。瞽叟愛後妻子,常欲殺舜,舜避逃;及有小過,則受罪,順事父及後母與弟,日以篤謹,匪有解。」「舜父瞽叟頑,母囂,弟象傲,皆欲殺舜。舜順適不失子道,兄弟孝慈,欲殺,不可得;即求,嘗在側。舜年二十以孝聞。」

  《史記》記錄傳說的兩件事就可以看到舜生活的艱難、遭遇的險惡與性情的至孝。當舜被四岳推舉出來後,堯還把兩個女兒嫁給舜,並賜給舜倉庫、牛羊和許多財物。但是,舜之父母及弟還想陷害舜。

  一次,瞽叟又想殺害舜,就讓舜爬上高處去塗抹倉廩。瞽叟就在下面縱火焚燒倉廩,希望就此燒死自己的兒子。但是舜很機警,用兩個斗笠護衛自己,且像鳥一樣張開翅膀輕輕跳下,又逃離了火境,沒有被燒死。

  後來,瞽叟又想殺害舜,讓舜去挖井。舜有防備之心,因此順便挖了一個暗道,可以從旁邊的井口出去。舜挖井越來越深,瞽叟就和象一起倒土來填井,想以此來活埋了舜。但是,舜又機警地從暗道逃出,脫離了險境。

  瞽叟與象很高興,認為舜死定了,因此象說:「最先出這個主意的是我。」於是接下去的分家中,象要求分得舜的那張琴和兩個老婆,即堯的兩個女兒。他就住進了舜居住的地方,還操著那張琴。

  沒有想到,舜突然回來了。象驚愕不已,裝模作樣地說:「我正思念您舜,好不憂愁!」舜卻說:「然,爾其庶矣!」是的,你與我兄弟之間的友悌情誼可以說很深厚了!

  《史記》:「舜復事瞽叟愛弟彌謹。於是堯乃試舜五典百官,皆治。」舜達到了「至孝」的境界,那種胸懷的描寫很感人,當然也感動了堯,這也是選他為接班人的一個重要依據。

  這種「至孝」,又成就了一種天地之間的孝的「感應」,出現了諸多動人的情景。因為舜的「至孝」,竟然獲得大象與鳥類對孝行的感應,於是在歷山耕耘時,大象來幫助他耕地,鳥兒幫助他耘田播種,孝行的感應竟然能達到如此地步。

  歷山在哪裡?眾說紛紜。史稱禹舜建都於蒲坂,也即是在今天永濟市南。歷山是山名,也稱首雷山,就在今山西永濟市東南。但是也有傳說是山東濟南之南,即今天千佛山一帶。還有河南、河北、浙江、安徽、湖南等省份都有歷山,大都附會為舜耕作的遺址。

  舜在黃河邊製作陶器,製造的器物質量都很好。文中的「苦窳」是指粗劣不合格的意思,「不苦窳」就是質量好。他到雷澤打魚,雖遇到烈風雷雨也不會迷失方向。「雷澤」,是古澤名,又名雷水,在今永濟市南,或說即雷夏澤,在今山東菏澤市東北。

  舜對父母至孝,「雖竭力盡瘁,而無怨懟之心」。這就是竭盡心力與勞苦,「瘁」就是勞苦的意思;然而沒有怨恨之心,「懟」,怨恨的意思。帝堯聽聞到舜的至孝,「使總百揆」,使他總管國家大事。「揆」,就是管理的意思。帝堯還讓九個兒子侍奉他,並將女兒嫁給他;傳說中的娥皇、女英,就是堯的兩個女兒。帝堯,陶唐氏,名放勛,史稱唐堯。傳說他曾經設立官員掌管時令,制定曆法,在位九十八年。

  舜為帝以後,依然盡孝,載著天子的旗幟去看望自己的親人瞽叟,盡兒子的孝,並且還封自己的弟弟象為諸侯。此可見地位變了,卻不記前怨,不念舊惡,依然竭盡孝悌之道。舜在帝位三十九年,南巡狩,逝世於蒼梧之野,葬於江南九疑山,就是所說的零陵。這山就在今天湖南寧遠縣南。

  《二十四孝》開始第一篇安排虞舜的故事,很有深意:一從時代上來說,具有久遠性,虞舜是「三皇五帝」時代的人物;「五帝」一說,便是黃帝、顓頊、帝嚳、唐堯、虞舜。二是從人物的地位上說,具有權威性。三是從影響來說,具有廣泛性。四是綜合起來說,最有典範性。

  再從《孝經》這一角度看,回應了《開宗明義章第一》里孔子所說的「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順天下,民用和睦,上下無怨」,「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舜,就是這樣的先王,有「至孝」的「至德要道」,也成了帝王們的一個典範。當然這故事也回應了《感應章第十六》:「孝悌之至,通於神明,光於四海,無所不通。」

  從現代的角度去看,捨去故事中古人原始思維的一些東西,而抽取其合理的內核,則有三點可說:一,在種種不和睦的家庭中怎樣去行孝?那便是學會忍受、剋制、寬容,用自己的真誠去感動家人。二,孝絕不是「愚孝」,舜的種種逃生的機警與智慧,就是「至孝」中的聰明之孝,而不是愚蠢之孝。三,古代選拔人才時,孝行也是一個必要的條件,孝就是舜被選舉為堯的繼承人的一個必要條件。這對今人又有何啟發?四,孝的層次是:孝-能孝-盡孝-非愚孝-至孝,舜讓大家看到了「至孝」的古代典範。

  第二個故事:親嘗湯藥

  [前漢]文帝,名恆。高祖第三子,初封代王。生母薄太后,帝奉養無怠。母病三年,帝為之目不交睫,衣不解帶,湯藥非口親嘗,弗進。仁孝聞於天下。

  仁孝臨天下,巍巍冠百王。

  漢庭事賢母,湯藥必親嘗。

  【評說】

  西漢文帝劉恆(前202年-前157年),在位時間為公元前180年至公元前157年,其實他是漢高祖劉邦的第四個兒子,而不是文中所說的「三子」。他最初被封為代王,代國轄區在今河北、內蒙交界以及山西東北部。周勃、陳平等在諸呂之亂平定之後,經群臣之議,迎立其為帝。即位後重本抑末,興修水利,農業生產有較大發展。又削弱諸侯王勢力,加強中央集權。駐兵北方,移民屯田築城,增加糧食儲備,加強北方防禦力量,為全面反擊匈奴做了準備。

  文帝的生母是薄姬,即後來的薄太后。漢文帝奉養母親毫不懈怠。母親曾經生病三年,文帝晚上不合眼,也就是「目不交睫」,不解衣帶,盡心服侍母親。母親喝的湯藥,不是自己親口嘗過,就不進獻給她。文帝的仁孝傳聞於天下。今天來看,雖然這些歷史的記載不免有誇大阿諛之處,但是他的孝行卻確實被人們一代代認可了。

  如果對照《孝經》來解讀此故事,作為文帝,如《孝經·天子章》所說的,他盡到了「天子之孝」。「文景之治」是歷史上有名的治世,其中從文帝來說,那麼他自己或者可以說是「愛敬盡於事親,而德教加於百姓,刑於四海」。他有對親人的孝、愛、敬,又延伸到對百姓的「愛親者,不敢惡於人」、「敬親者,不敢慢於人」,自己成為一個榜樣,也教育了百官與百姓。

  《史記·孝文本紀》列舉出文帝的一些做法:如廢除「肉刑」,廢去了黥面、劓鼻、刖足等的刑罰。他認為這些是不講求恩德的做法,不符合自己作為民之父母的主旨。又如他登上帝位二十三年,宮室、苑囿、狗馬、衣服、車駕無所增加,有時候還開放法禁來為百姓謀利。再如他曾經想要建築一個露台,但預算下來要花費黃金百斤,於是放棄了。他說:「黃金百斤就相當於十個中等水平家庭的財產了。我留守在先帝的宮室,還常恐怕玷污它們,還要建築露台來幹什麼呢?」他自己常穿粗厚的衣服,連寵幸的慎夫人衣服也不能長到拖地,帷帳不能有繡花圖案,表示敦厚儉樸,做天下的表率。漢文帝治辦霸陵,既不修高大的墳冢,也不許用金銀銅錫來裝飾隨葬器,而都用瓦器,這也是意在節儉,不擾民。

  另外,文帝死時留下的遺詔也很有意思,有幾點可以說:一,明確指出反對當時社會的厚葬風氣。二,不要因為他的逝世,而讓百姓服喪很長時間,避免擾民。要對天下的官吏、平民發命令,只用三日舉行喪禮,免除其餘的服孝規定。此間不要禁止婚嫁、祭祀、飲酒食肉。三,作出許多細節的規定,比如參加喪禮不要求光著腳、服喪的帶子不要超過三寸,不要陳列軍隊和用上兵器儀仗,不要動員百姓到宮殿去哭喪。對宮中如何操辦喪禮也有很多簡化的指示。四,他命令死後將後宮中夫人以下至少全部遣送回家,也顯現出了人性化的某些光彩。五,霸陵一帶的山水保持原來的面貌,不要因為修建陵墓而有所改變。用今天的話來說,這個皇帝死了還關心著生態保護的問題。

  湯諧曾有評論:「孝文為三代以後第一賢君,史公在孝武時作《孝文紀》,故尤極無窮慨慕也。二十餘年,深仁厚澤,紀中排纘不盡,止舉其大要,而余者令人悠然可思,正是史公畫龍點睛妙手。」(《史記半解·孝文本紀》)當然,這裡不去全面評價漢文帝的歷史功過,但是一個封建的帝王能做到上面所說的那些,也已經是很不容易的了。

  漢文帝對後世的影響是深遠的,比如漢光武帝曾使司空告祠高廟時,就說到「薄太后母德慈仁,孝文皇帝賢明臨國,子孫賴福,延祚至今」,還給薄太后上尊號「高皇后」,並遷移到高廟奉祀,而把呂后從高廟中替換出來。漢光武帝去世時,在遺詔里還說:「朕無益百姓,皆如孝文皇帝制度,務從約省。」

  以上兩篇《孝感動天》、《親嘗湯藥》,講述了虞舜、漢文帝之孝,可以看作《二十四孝》中的第一個單元,都是從最高層次的天子角度來說的。不過也有區別與互補,虞舜、漢文帝雖然都是天子、帝皇,但是虞舜畢竟讓人感到傳說的虛無縹緲,而漢文帝則讓人感到歷史的真實性,而且漢文帝行孝之中也沒有那種渲染的「孝感」神奇,是實實在在的。這兩則也讓人們看到孝子傳統在最高層面的遙接、繼承與流播的情況。

  第三個故事:單衣順母

  [周]閔損,字子騫,孔子弟子。早喪母,父娶後母,生二子,衣以棉絮。妒損,衣以蘆花。父令損御車,體寒失。父察知故,欲出後母。損曰:「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單。」母聞改悔。

  閔氏有賢郎,何曾怨晚娘。

  父前留母在,三子免風霜。

  【評說】

  閔損(前536年-前487年),名損,字子騫,春秋時期魯國人,是孔子的著名弟子,其家鄉在今天山東的費縣汪溝鎮閔家寨村。

  閔子騫,早年喪母,其父娶了後母,又生了二子。後母給自己生的兒子穿上棉絮做的冬衣。後母妒恨閔損,給他穿的是蘆花填充的冬衣。父讓閔損駕車,閔損因為身上寒冷不堪而失控,連駕車的皮帶子都掉了。

  其父察知了此中的緣故,便想要休掉閔損的後母。閔損說:「母親若在,只是我一個兒子寒冷;母若離去,三個兒子都寒衣單薄。」其母聽到後,後悔不已,從而改過。

  這一則,民間又稱為《鞭打蘆花》,其中不是由閔子騫自己陳述原因,而是由其父用鞭子抽打閔子騫,從而衣中露出蘆花而知道了實情,這樣的細節似乎更有戲劇性。如今汪溝鎮閔子故里,依舊民風淳樸,《鞭打蘆花》的故事廣為流傳,並且已申報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他們準備打好閔子品牌,加快閔子祠的建設和閔子文化的傳播,提升該鎮的文化品位。

  在今日之濟南,市內還有一條以其名字命名的道路,另外還有以閔子騫墓地擴建而成的「孝文化博物館」。在濟南百花公園西鄰,便是「濟南孝文化博物館」。這裡也稱為「崇孝苑」,一座突起的墳墓,便是「閔子騫墓」,是第一批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閔子騫曾得到魯國季桓子之請,讓他當費邑宰。他淡漠仕途,沒有同意。後來經孔子勸說,他擔任了費邑宰,並把家遷到東蒙之陽。他治理費地很有成績,但與季氏的所作所為格格不入,最後毅然辭官。或說最後他病死於長清縣內。因此,這裡的閔子騫墓也僅是衣冠冢而已。閔子騫葬於何地,現在尚不能確定,在江蘇蕭縣、河南范縣以及安徽宿州都有閔子騫墓或祠。

  據有關材料記載,上世紀60年代前,濟南的閔子騫墓規模還很大,當時墓區南北長約300米,東西寬約200米,墓堆封土直徑有七八米,高約十幾米,周圍還有合抱粗的古樹三十餘棵,歷代碑刻十餘尊。但後來「文革」時,整個墓區遭到嚴重破壞。

  近年來,濟南市對墓園進行了修繕,在2004年初步建成了現在的模樣,並對外開放使沉寂多年的閔子騫墓終於又重見了「光明」。

  第四個故事:為親負米 

  [周]仲由,字子路,孔子弟子。家貧,食藜藿之食,為親負米百里之外。親沒,南遊於楚。從車百乘,積粟萬鍾。累而坐。列鼎而食。乃嘆曰:「雖欲食藜藿之食,為親負米,不可得也。」

  負米供甘旨,寧忘百里遙。

  身榮親已沒,猶念舊劬勞。

  【評說】

  仲由(前542年-前480年),字子路,春秋末期魯國汴人,即今天山東泗水人,為孔子的弟子。他是又一個出名的孝子典型。

  子路對於「孝」是很重視的。他曾經向孔子提了一個問題:如果有一個人,夙興夜寐,手足長滿老繭,面目黧黑,種植五穀來侍奉雙親,但是還是沒有孝子的聲譽,這是為什麼?

  孔子回答說,恐怕有幾個方面沒有做好。一,大概自身不敬重。二,大概臉色不溫順。三,大概出言不遜。四,大概是交的朋友不是仁人。因此君子在家要忠實地孝敬父母,出外結交賢能的朋友,就不會沒有孝子的聲名。(《韓詩外傳》第九卷)

  在《為親負米》中,可以看到子路的孝順。子路家裡很貧窮,只能吃粗劣的飲食。「藜藿之食」,即指粗劣之飲食。「藜」,草名,又名萊,初生可以吃,俗稱為紅心灰。「藿」,豆葉。子路曾從百里之外,背米回來供養雙親。

  親人去世,子路遊學到楚國。後來做了官,隨從的四馬拉的車就有百輛,積累的粟子多達萬鍾。「鍾」,古代六斛四斗為一鍾。此時子路就坐,有一層層的墊褥;飲食供給,則有一隻只排列的大鼎。於是他感嘆地說:「雖然想要再吃粗劣的飲食,能為親人從百里之外背米回來,已經不可能了。」

  這則故事有兩點涵義可警示今人:一,孝子在奉養上要盡心竭力,比如子路為了讓雙親能吃到米飯,從百里之外背米回家。這是孝養親人的一個典型。正如詩句所說:「負米供甘旨,寧忘百里遙。」為了讓父母嘗到米飯的「甘旨」,也就是好味道,寧願不顧百里之遙背米回家。

  二,故事還給人們這樣的啟示,孝子的盡孝要及時,在父母還在的時候要盡心儘力,即如詩句所說:「身榮親已沒,猶念舊劬勞。」自己榮華富貴了,但是親人已經去世,即使念念不忘舊時親人養育的種種「劬勞」,要孝敬父母卻已不可能了。「劬」,辛苦、辛勞的意思。我們經常看到,很多人往往在失去了父母以後,心想再盡孝,但是已經不可再得;特別是自己生活條件好了、地位高了後,想再報答父母之恩情,卻已經成為一生的遺憾了。

  人們都熟知一句話:「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從古至今,不知道有多少人重複著這句名言,表露出深深的、不可重新再來一次的巨大遺憾。這一則故事中子路的感嘆,也便是這樣的心緒。

  此名言出自漢代韓嬰《韓詩外傳》,可以延伸解讀一番。一次孔子出行,聞哭聲甚悲。孔子說:「快趕車,快趕車,前面有個賢者!」一看原來是皋魚,身披粗褐,手執鐮刀,在路邊哭泣。孔子下車,對皋魚說:「你家沒有喪事吧,為什麼哭得如此悲傷?」皋魚回答說,我的過失有三方面:其一,就是少好學,周遊各諸侯國,但回來時候,父母已去世了。其二,志向高尚,想做大事業,不願侍奉庸君,結果年歲已晚仍一事無成。其三,與朋友交往很深厚,但是都中斷了。最後說,「夫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往而不可追者年也,去而不可得見者親也」。後來他就自己尋死了。這時,孔子說:「弟子識之,足以誡矣!」於是門人辭別孔子,歸還家裡去侍養親人的有十三人。

  (摘自《孝經智慧》,該書由山東人民出版社出版)

  作品導讀

  論國學智慧,則孝道不能不講,《孝經》不能不讀。因為此中的智慧不是膚淺而是太深,義理不是迂腐而是太重,層積不是薄陋而是太厚,作用不是輕微而是太大,現代智慧不當置若罔聞而是太亟須轉換。

  孝,是一棵從人的心靈深處生長出來的道德之樹的根,根正大樹才能茁壯,根深大樹才能枝繁葉茂,根蒂牢固大樹才能花果飄香。

  孝行,是順應人心、順因人性、順從人情、順依人本之德行。我們需要從這種道德的根本上去澆灌、去培土、去養育。

  孝道,是從人性中揭示、概括、提升出來的,又返回去指導人們怎樣去做人、辦事、立身、齊家、處世、治國、平天下的大道。

  《孝經》,是孝道的理論總結,又是古代「五經」之總綱、「六藝」之根本。

  《孝經智慧》一書由五個部分組成,然而讀者卻可以從任何一個感興趣的地方去讀:

  從現代人的視角來觀察現代生活與《孝經》的聯繫,直接詮釋現代智慧的轉換,這是希望古為今用、執古御今,讓現代人能用上《孝經》的智慧,為現代人的人生、事業的成功進行針對性的現代解讀。

  由《孝經》而品讀它的「案例讀本」,那就是著名的、影響深遠的《二十四孝》。這也許能讓我們更近距離地看到孝的魅力與作用。因此此書實際上就相當於兩本書的疊加了,一是解讀《孝經》的書,一是解讀《二十四孝》的書。

  《孝經》的智慧典藏在歷史中,此中的智慧就像豐富的礦藏,有待我們去開發、冶煉,鑄成現代的智慧。

  圍繞著《孝經》,數千年的歷史生髮出來的許多謎團,講述在歷史中的風風雨雨中,《孝經》到底蘊含了哪些饒有趣味的事情。

  當然,也有讀者是直接去解讀《孝經》原文,於是作者就引導人們閱讀、瀏覽、欣賞這本經典,讓大家知道《孝經》到底講了些什麼。在這裡,此書又不僅是兩本書的疊加了,而是三本書的疊加,因為在這一部分還把唐玄宗的《孝經注》全部插入到書里了,在《孝經》十八章的每一章里,可以欣賞到間接影印來的宋刊本《孝經唐玄宗注》。

  現代人曾經冷淡、冷凍了孝道與《孝經》,然而孝之道永遠不會消失殆盡、滅跡無蹤。因為孝的根扎在每個人的心的最深處、情感最原始的生髮地。儘管有的人心靈已經荒蕪,甚至不堪回首,但是一旦觸動,便會如一道閃電照亮那個地方。

  但願此書或能像一道閃光,雖微弱但還能燭照到心靈的深處,雖閃爍但還能照亮前面的路標,讓暗昧者辨明,讓明哲者更明。

推薦閱讀:

【白龍物語】第四個故事 張燈彩
回顧《黑貓警長》丨這或許是一部恐怖片
有哪些有妖氣的故事?
從我家到電影院一共2000步

TAG: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