銳意創新,推動古體詩詞的發展

銳意創新,推動古體詩詞的發展

——首屆中國古體詩詞創作學術論壇在北京舉行

 

      中國作家網12011年1月02日報道(黃尚恩)10月30日,由中國作家出版集團、中華詩詞學會、中華詩詞研究院聯合主辦的首屆中國古體詩詞創作學術論壇在北京舉行,研討在新形勢下如何不斷創作出體現時代精神、符合群眾要求的詩詞作品。國務委員、國務院秘書長馬凱及周克玉、喻林祥、陳進玉、翟泰豐、胡振民等出席。論壇由中國作協黨組成員、副主席、書記處書記、中國作家出版集團管委會主任何建明和中華詩詞學會駐會名譽會長鄭伯農主持。

  馬凱指出,在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之際舉辦這次學術論壇,是恰逢其時的。社會主義文化要實現大發展大繁榮,離不開繼承優秀的傳統文化,而要發揚優秀的傳統文化,也少不了要激活博大精深的古體詩詞。當前,詩詞創作隊伍不斷壯大,發表的作品不斷增多,形勢一片大好,但其中的精品力作還不夠多。我們應該按照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的要求,通過採風、筆會、出版詩集、編輯詩詞年鑒等多種形式,創作、發現和推介大批優秀的詩詞作品,為社會主義文藝事業的繁榮與發展作出新的貢獻。

  時代呼喚偉大的詩詞作品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各地民間古體詩詞社團達2000個,詩詞創作者達百萬,公開出版和內部發行的古體詩詞刊物大約1000種,一個古體詩詞創作的群眾性熱潮正在興起。但是大家都意識到,我們缺乏屬於這個時代的偉大詩人、偉大作品。

  雷抒雁認為當前有些詩人寫作太過隨意,不願意下更多工夫,也不對寫作題材加以限制,也就不可能寫出什麼精品力作。我們經常說古體詩是「戴著鐐銬跳舞」,但我們經常看到的是鐐銬,卻沒有什麼舞姿。古體詩的生命不在於古體詩的形式,而是在寫古體詩的詩人。

  王久辛說,人品不高,用墨無法,一首詩寫得好壞,最主要是看這個詩人怎麼樣。無論新舊詩歌,都不是寫出來的,而是做人做出來的,沒有大胸襟、大抱負、大志向,就不可能有大才華、大手筆、大篇章。

  錢志熙認為現在的詩詞已經出現了一些名家,有些詩句可以與經典詩詞相媲美。現當代古體詩詞之所以缺乏名篇,是因為大家沒有進行經典化的工作。要選出優秀的作品,需要很多不同眼光、不同立場的人共同參與選擇。

  周篤文對古體詩詞的未來充滿了信心。他說,古體詩詞不必擔心出不了大詩人,但要慢慢來。唐詩從初唐到李白也走過了百年時間。經過詩歌界同仁的不懈努力,相信一定能夠誕生出我們時代的大詩人。

  古體詩詞要借鑒新詩,貼近青年

  中老年人作為古體詩詞創作的主體,在詩歌的取材角度、思想情感、審美情感、審美趣味上與青年人的思維有較大的距離,這不可避免地影響到當代古體詩詞與廣大青年的接近和結合。要謀求真正的振興,古體詩詞應該面向青年和大眾,在內容和形式上有所創新。

  李文朝、蔡世平等認為,要深刻認識我們所處的這個時代,以飽滿的熱情傳達這個時代人們的心靈之聲,為古體詩詞創作注入鮮明的時代精神。讓詩歌介入現實生活,青年讀者們就能夠從中看到自身所處時代的影子,找到對詩歌的認同感。但要正確理解和強調時代精神,注意不要讓作品成為應時應景的概念化之作。

  葉延濱認為,寫古體詩的作者不妨多讀一些新詩作品,這樣才能在創作中反映出整個時代的精神風貌。同時,在創作中還要學習新詩「敢創新」、「敢冒尖」的特點,從生活中發現、提煉新的詩意。

  讓古體詩詞插上音樂的翅膀

  古體詩詞因其平仄變化和有規律的韻腳,使人讀起來抑揚頓挫、和諧悅耳。然而社會歷史發展到現在,古今聲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清代之前所用的平水韻體系與現在人們所用的普通話已不再完全相符。因此,王玉明等指出,應該採用新舊韻並行的原則,兩種韻都可以使用,但是在一首詩里只能用或新或舊一種韻。

  古體詩詞的音樂性不僅僅體現在嚴格的律詩中,而且也體現在民歌這種相對活潑的詩歌形式中。劉征、王立平、褚水敖等就特彆強調,在詩歌創作中要充分化用民歌的音樂性特徵。很多古體詩詞不受大眾歡迎,其中一個很重要原因就是沒有趣味。而民歌不僅朗朗上口,還往往具有十分濃厚的生活趣味,因此創作古典詩詞要向民歌學習。

  大家還談到,要充分利用古體詩歌的音樂性來推廣普及古體詩詞。屠岸認為,文言文在小說、散文以及學術著作中已不大使用,卻還在古體詩詞中繼續著生命歷程,這跟古體詩詞的吟誦有很大的關係。只有通過吟誦的方式,才能更充分地體會到古體詩詞的獨特魅力。汪國真近年來致力於為中國歷代優秀詩歌譜曲,因此他認為中小學生要學習古體詩詞,讀不如背,背不如寫,寫不如唱,用音樂的方式譜古體詩詞是非常好的方式。

  袁行霈、陳鶴良、閔凡路、岳宣義、賀茂之、高立元、忽培元、趙長青、艾克拜爾·米吉提、葛笑政、韓作榮、陳廷佑、劉潤為、周興俊、孟繁錦、張婷婷、查干、金哲、張同吾、沈華維、林岫、梁東、馮秋子等詩人和專家學者參加了本次論壇。

 

推薦閱讀:

霜葉紅於二月花——日本IKMAP見聞思錄(上)
音 樂 向 · 啰 嗦 一 下 | 關 於 「創 新」
看到當代藝術家對自己的新演繹,畢加索會哭笑不得嗎?
美國人重新設計了筷子,衛生又便利
得到|第365期丨保密和創新

TAG:創新 | 詩詞 | 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