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是描述宇宙天體運行規律的一本奇書

周易是描述宇宙天體運行規律的一本奇書

  無論周易八卦的來源如何,周易八卦的功能之一就是預測。在古代,把預測叫做占卜、占噬。"周易"、"易經"就是指的"八卦",離開八卦卦象來談周易就好比離開了身體去談思想一樣,沒有了八卦的卦象,周易只能是個空殼。所以大家思想上要明白周易與八卦是同一個東西。

  本體宇宙的結構與三位一體有著密切的關係。在數學幾何中的「勾股弦」定律,描述的是最穩定的直角三角形比例,這個定律也對應到宇宙三位一體的結構。宗教中所有思想,也同樣與這個結構有密切關係,例如釋迦牟尼佛講的「戒、定、慧」,道家講的「三清」,基督教講的「聖父、聖子、聖靈」,而在《易經》中講「易」包括了「象、數、理」三個方面。這些都是本體宇宙三位一體結構在天體不同層面的描述與體現。

  所以,「易」包括了「象、數、理」三個方面,它們就是三位一體的關係。萬物有它千變萬化的形象,萬物有它的定數,萬物有它內在運行的理。並且,在不同境界中有它不同的體現。

  因此,長期以來人們習慣於用"周易"、"易經"來稱呼"八卦",好象這樣一來就變得高尚了、深邃了。而如果用"八卦"來稱呼"周易"、"易經",好象一下子就變得粗俗、低下,又與封建迷信混為一談。現代中國人更是只講周易而不言八卦,講周易就是國學,能登大雅之堂,講八卦就是封建迷信,這實際上是一種絕對化的思維在起作用。

  "八卦"的本身,就是如實客觀的反映宇宙中的萬事萬物在陰陽兩種因素影響下的客觀存在與變化規律,或者說"周易"是古代中華民族研究與描述宇宙天體運行規律的一本奇書,它超越了現代西方科學對宇宙天體的認識範疇。

  我們從世界傳統文化的所有因素中都可以看到,我們肉眼所見到的物質世界,只是整體宇宙的一部分,而相當一部分宇宙體系我們還看不到,研究不到,但它卻確實的對這個物質世界起著它應有的作用。科學認識到人的肉眼只能看到光的一億分之一,說明我們看到的、觀察到的東西未必是全部。而"周易八卦"卻具有這種功能,對所有在陰陽兩種因素影響下,事物運動與變化規律作出客觀反映。它的本身無好無壞,無善無惡,無是無非,它的本身是形而上的。是人對八卦有好與壞,是與非的分別,從而形成了形而下的東西。

  宇宙本體就是一種能量的體現,而且在不同層面存在不同的能量,層次越低,能量級別也越低,能力也越低。人的思想對能量的認識是建立在「火」、「火藥」的認識基礎上,離不開人類生存的時空環境對思維的影響,因此對能量的認識帶有負面的恐懼。而高層宇宙能量是一種智慧的體現,是維護整體宇宙和諧的,「佛光普照、禮儀圓明」就是高層能量智慧的一種具體體現形式。宇宙本體從根本上講,就是和諧。

  越符合"道"的東西,就越來越融入宇宙本體之中。而越來越不符合"道"的東西,就越來越偏離宇宙本體,佛家所說的種種業因果報與因果循環也就因此而產生。

  道家對個體與整體宇宙的認識是"天人合一"的對應關係,這種"天人合一"的對應關係體現在人體與宇宙,人與社會,人與自然,小環境與大環境等等一切層面上。朱熹所講的"物物有太極,事事有太極",宇宙從大到小,從內到外,就是"天人合一"的對應關係,宇宙外面是什麼樣,人體裡面就是什麼樣。

  除了這種關係的對應之外,「天人合一」揭示了人與宇宙萬物是一體而不是二。合一就是一體,無大無小、無內無外。這種"合一"就如同一滴水融入了大海,也叫返本歸真。佛家講:宇宙是一不是二,是二就產生分別心。

 「八卦」反映了陰陽的變化規律,而陰陽是「太極」的一體兩面,也就是同一種能量的不同表現形式。陰陽對應到精神與物質、思想與肉體、善與惡、好與壞、美與丑、愛與恨、高與低、是與非等等。西方科學的認識論只能是二分法,只能形成對立與統一,卻達不到合一的層面。

  正因為愛與恨是同一能量的不同表現,所以,當愛到深處時看不到對方不好的因素,如同被太陽照耀時見不到黑暗;而一但恨的時候,美好的東西又不見了,如同黑夜裡沒有陽光。一但人懂得了這些因素後,就會明白平淡是真的道理所在。孔子講中庸時談到「喜、怒、哀、樂而未發喂之中」,守中就能平衡好喜、怒、哀、樂這些能量,守中就不會產生執著。

  陰陽是五行的體、五行是陰陽的用。因此,五行即是陰陽運行的五種狀態,又是五種物質存在。五行貫穿在所有物質與事物運動之中,並直接影響著所有事物與物質。五行的運行規律就直接反映在所有事物的運行規律之中,這種運行規律包含了相生相剋,由此而產生預測。

  每一事物中有太極,有太極就有陰陽,五行的本身也具有太極與陰陽,這就決定了宇宙本體為什麼與宇宙內萬事萬物能夠合一,為什麼"道法自然"使人在任何時間、任何空間和任何事物中都能夠受到"道"的啟發,為什麼"道"無處不在。

  宇宙本體運行最大的規律是和諧,無論是道家講的"修真",還是佛家講的"修善",一切均以和諧為本,

  既然宇宙是以和諧為本,那麼貫穿在宇宙本體以下的一切人、事物、物質、陰陽、五行,都具有宇宙本體的這種特性。當事物符合宇宙本體的這種特性時,人與事物的發展、生存一定是和諧、如意、順利與快樂的,事物的變化一定是朝好的方向發展。這個時候,五行相生也是和諧的相生從而推動事物向更高、更廣、更大的層面發展,五行相剋也是為了促使事物朝有利的、好的方向發展。當事物背離宇宙本體的這種特性時,人與事物的發展、生存一定是不和諧、不如意、不順利、不快樂的,並且事物一定是朝著不好的方向發展。這個時候五行的相生與相剋均推動事物朝不好的方向發展。

二.人人都可以進入《周易》應用之門

大凡現代對《周易》感興趣的人,都會遇到一個頭痛的問題,就是《易經》爻辭中的古文含義實在讓人傷腦筋。因此,很多人被這些令人頭痛的古文折磨而放棄了對《周易》的學習與研究。

   我經常跟學易者說:周易爻辭相當於兒子的面目,八八六十四卦相當於老子的本來面目,兒子是從老子那裡生出來的,你把兒子研究了半天,研究得頭都大了,卻還是不明白老子長什麼樣。你把老子搞明白了,自然能把兒子分辨出來。

   所以,研究與學習《周易》,一定要先學習八八六十四個卦是怎麼形成的,怎麼變化的。一個卦有六個爻,每一爻的陰陽有何不同,又是如何變化的。你再來對照爻辭就明白了《周易》講了些什麼,這個卦大概講了些什麼。

   有兩個最簡單的《周易》預測應用的辦法,第一就是你對"周易八卦"什麼都不知道,有一天突然想要問一件事情的發展情況,拿起《易經》來隨意一翻,只要你做到了是真正有感而發,是隨意而翻書,保證你翻到的那個卦的爻辭就解答了你要問的事情的發展方向。過去古代的人說這是通於神明,感而所得,實際上是你這個行為的本身就具備了起卦的功能,只是把起卦過程隱藏在翻書這一動作之中了。第二個方法就是你對"周易八卦"略有了解,知道怎麼樣起卦,那麼你起出了卦後,對照這個卦的爻辭,也一定能判斷出這個事情發展的方向。這是周易預測與應用中兩個最簡單有效的方法,也是靈性特別閃光的地方。也是開始最能夠將你引入周易應用之門的方法。

  在《易經.繫辭上傳》第二章中孔子說他學習周易的心得體會時講到:"聖人設卦觀象,繫辭焉而明吉凶,剛柔相推而生變化。是故,吉凶者,失得之象也。悔吝者,憂虞之象也。變化者,進退之象也。剛柔者,晝夜之象也。六爻之動,三極之道也。是故,君子所居而安者,易之序也。所樂而玩者,爻之辭也。是故,君子居則觀其象,而玩其辭;動則觀其變,而玩其占。是故自天佑之,吉無不利。"

  此段話我們翻譯一下就是:"我心想要預測一個事情的發展,於是起卦,通過仔細觀察卦的卦象、爻象,看其中的陰陽兩種因素是怎麼作用、怎麼轉化和怎麼變化的。再看看易經的繫辭上是怎麼對此進行解釋與判斷的,這樣就能夠知道事物發展變化的好壞了。所以說,吉與凶不過是失去與得到的表現罷了;悔吝不過是憂愁、懊悔、傷腦筋的表現罷了;卦中陰陽的變化反映了事物的前進與後退;剛與柔、陰與陽如同晝夜的運行一樣不斷發生變化。一卦分六個爻,六爻又分別代表了天、地、人三才以及在其中的萬事萬物。所以,懂得應用周易的人,依據周易八卦的次序而安裝八卦,通過卦象、爻象,再反覆推敲易經爻辭的含義,常常能使預測的人非常快樂於預測的準確性,並因此而愛不釋手。所以,懂周易的人,安裝好八卦後就心平氣和的仔細觀察它的卦象所代表的含義,或者反覆推敲易經爻辭的含義,根據卦中陰陽的變化來分析判斷事物的運行規律,從而達到預測的目的。再加上你學習周易八卦本身所具備的靈性,也一定能夠幫助你達到預測準確的目的。"

  從以上孔子對應該怎麼樣學習周易的報告中,我們可以看到,學習周易沒有一點難和玄的地方,是人的思想人為的把它搞複雜了。而且孔子早在兩千五百年前就告訴我們,要想學習周易,一定要先學習什麼是八卦的卦象(設卦觀象),你才可以去分析爻辭是什麼意思。盡量不要逆行,那樣就會使你被爻辭的之乎者也所難住,同時也會被裡面的什麼神呀、聖人呀、天道呀搞得神神秘秘,以為難懂難學。在翻譯上面孔子的話時,我就把"聖人"、"君子"直接翻譯成了"我"與"預測者",當然孔子的"聖人"含義包含廣大一些。其實只要我們能夠靜下心來,學習周易跟學習任何文化知識一樣方便,他同樣有他的邏輯思想與推理方法。

  周易本身反映了宇宙的三個重要原則,就是"變易、不易、簡易。"宇宙有個特性就是萬事萬物均在運動變化之中,這就是變易。所以孔子在兩千五百年前研究周易時就指出:宇宙萬物有"偕時俱進"的特性;萬事萬物與宇宙本體合一的本質特性不變,所以萬法歸宗,萬眾一心,一體同源;萬事萬物在運動變化中遵循簡單的原則,所以大道至簡至易。我們的祖先把天地萬物用八個卦的運行狀態表現出來,又再歸納為四象、兩儀、太極直至無極。

  因此,我們在學習周易的過程中,不必要再人為的認為它難,從而放棄。首先我們要做到的就是進入它的門。

三.為什麼要學習周易

  周易八卦的功能之一就是預測,這是大多數人最感興趣的。人生活在社會上,存在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每個人的思想與脾氣性格均不一樣,即使在家庭中,父子母女之間、夫妻之間、兄弟姐妹之間都有說不清楚為什麼的事情發生,更何況在社會上、在工作單位上。那麼周易八卦具有反映這些人與人、人與事物運動變化規律的功能。這是西方科學不具備的功能,所以我們應該了解學習。

 中華民族是全世界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我們歷史文化的發展,非常深厚燦爛。形成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內容有道家文化、儒家文化、中醫、養生、氣功等等。而這一切的根源都與周易有密切的關係。秦始皇焚書坑儒,滅了諸子百家,獨不燒周易。唐、宋以下,影響中華民族文化的實質是周易,而非儒家學說,宋明理學的發端,也是從周易而來。而中醫理論就更不用說了,懂得周易八卦以及陰陽、五行的旺衰生克,就能找到病症的根源。因此可以說,周易八卦是中華民族文化之根。從這一點上看,我們也應該好好學習周易。

  從科學的角度來說,太極的形狀與已經被天文學觀測中看到的宇宙星雲形成一模一樣,這說明中國古代先賢創立的太極陰陽圖並非人的思想主觀意斷,而是超越現代科學手段的對物質與非物質世界的準確描述。八卦的陰陽理論啟發了萊布尼茨,使得後者發明創立了二進位。今天我們看到,無論電腦科技如何發達,計算機技術將達到什麼樣的先進性,它的根本就是陰陽轉化成數學的模式演變成的。過去我們認為中國的祖先聖人說的兩儀生四象(陰陽轉化只能產生四種現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六十四卦因而產生萬物的理論如何荒謬可笑,但是我們從生命科學中看到了另一種奇妙的巧合。

  陰陽相互轉化運行只能產生四種狀態,陰陽與四種狀態再發生轉化而產生八個卦象,按照中國古人的意思,天地萬物均由這八個卦的現象所代表,而八個卦之間相互發生關係就產生了六十四個卦象,因此有了萬物。一個八卦有六個爻,每一個爻又分為陰陽,所以,卦數應該是2的6次方,正好等於64。

  我們從生物學中看到,在生物遺傳基因組合方式上,決定遺傳機制的分子有兩種,分別叫做脫氧核糖核酸(dna),核糖核酸(rna)。它們結構相同,都是磷酸基、糖鹼基組成。兩者的磷酸基一致,而糖鹼基不同,一種是核糖,另一種是脫氧核糖,每種可以接四種鹼基,兩種糖可以得到八種。這樣,每三個dna和rna能決定一組遺傳密碼,八種鹼基每次取三個,重複組合,只能是64種組合。這與八卦的結構及生成的六十四卦一模一樣。

   世界不會有那麼多所謂巧合,更何況這個生物遺傳的組成說明生物全部由這六十四種組合演變成,這跟中國古人講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六十四卦,因此產生萬物完全吻合,沒有一絲差別,甚至連形式、公式都是一模一樣。而且中國古代先賢認定這一事實比西方早了至少兩千五百年,而且中國古代先賢還認為,除生物組成是這樣之外,世界一切事物均在這種組合之中,並且可以對事物通過一定的轉化機制進行預測。這已經完全超越了西方科學的認識範圍,並且已經被無數的周易應用統計與事實所證明是對的。

  從以上的情況來看,我們也應該了解周易,了解它為什麼影響了中華文化幾千年,為什麼中華文化的一切根源均來自周易。


推薦閱讀:

閻河冰奇門遁甲教程第1課:零基礎學奇門遁甲!奇門遁甲是什麼?
《周易》中為什麼要提及「涉大川」的概念
《易經》與《周易》
分析和預測:張靚穎被爆離婚事件情況和未來(梅花)丨案例117河西雜談17
隨緣隨性,放棄也是一種快樂

TAG:宇宙 | 周易 | 規律 | 描述 | 奇書 | 運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