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意拳渾元樁練習

崔瑞彬 渾元樁的外形於健身樁是有所區別的。健身樁的鍛煉是以步子平行站立,為「平步樁」範圍,技擊樁的步子很像部隊操練中的「稍息」動作,這種步法是為了隨時應付對抗需要,再技擊時便於運動,出擊靈活身體重心穩固得力,非常利於攻防訓練。介紹渾元樁鍛煉方法:求得渾元力的樁法故名渾元樁。練功時,集中精神、凝神定意、自然直立、全身先挺一下,再把全身筋肉放鬆,要做到似松非松、松而不懈、緊而不僵。眼睛前視、略看高處、遠望天際,目光凝聚內斂,兩手自然下垂,兩足跟並齊,腳尖分開如立正姿勢。而後將左腿(下述以左式為例)順著腳尖所向的方向邁出一步。步子的大小以前腳能自由提起而不靠後腿的幫助為準。足跟要虛,再邁出合適距離的一步以後,左腳再往左橫移大約一個腳的寬度,這時兩腳的位置的形狀既不是丁字步也不是八字步,而是前人所謂「腳不丁不八」。故名「丁八步」。又名「半八步」。步子不能過小或過大,步子過小影響整體的穩定性;步子過大則應拳諺所說「步大不靈」。總之步子以合適為好。兩足前後力量的分配為前三後七,也就是後腿為支撐腿。採取這樣的步位是為了能夠隨時隨地前進或後退,能保證步法的有力靈活。步子定位以後,逐步調整下列部位:左膝略屈,膝骨凸出部位力微向前指,足趾有扒地之意。同時右胯向後略靠,胯關節處力向後,方向相反,力力相引。此所謂意拳之爭力,即一個向前一個向後,方向相反,力量相成的矛盾力量。爭力乃意拳之核心。下肢動作調整好以後,再來調整上肢:兩手徐徐抬起高於肩平,手心向內,左手內的位置與左腳的位置相對,右手心與右乳部相對,上臂和前臂彎曲的角度不可小於九十度。左手位置略高於右手約四、五公分。兩手虎口稍撐,十指分開各個指間如夾有棉絮。在調整了身體的外形以後,開始注意意念假借。我們要設想整體環抱著一顆大樹,不單是兩臂環抱,胸腹、大小腿等處也都向里接觸樹。隨之我們要設想:兩手和雙臂抱著這顆樹做往上拔、往下栽、往前推、往外扒開、往裡擠合的動作。但要做到用意不用力,動作越慢越小越好,意念中雖然不能將樹引力,但似乎有隨我意支配而微微顫動之感覺。有這麼一點意思就夠了。同時要注意凡身體於樹接觸的部分,如胸腹、大小腿等處,皆有應合兩臂微動之意。周身關節都要有似曲非直之意。站渾元樁,還要注意以下各點:頭:頭的位置對人的整體運動非常重要,不同的頭部位置可以引起不同的姿勢反射。頭頂好象有線上提,似頂非頂、頸直而微擰,左足在前時則左擰,右足在前時則右擰。下顎微收、頸下若能容球。肩:背骨自然豎直,兩肩松垂,向左右稍稍擴張,腋下如能容球,心窩微收,胸虛背圓,即前人所謂「肩如擔擔」。手:兩手距離約三拳,十指分開,虎口微撐而指尖微斂。掌心內吸,有持物不使墜落之意。掌心內吸配合手指外張,似有線繩束縛,欲張不得之感,吸吐相互作用不可偏重。左手向右、右手向左伸時都不許超過鼻子。舉忌過高、按忌過低、前伸不過足尖、回撤不可貼身。齒:上下齒要銜接而微錯,不可用力扣合。舌、鼻、耳:和健身樁要法相同、從略。腿:兩腿支撐體重用的力,大約是前腿三分、後腿七分。兩腿外緣似有力微向內滾裹,同時兩膝似有力向外翻張。步:前後腳的距離,以後腿不必用力,前腳就可以提起、前進、回收都能隨意動作為準。步法的訓練,後面章節詳述。下面就渾元樁來談談用意的問題。意拳講求的是一個「意」字。王薌齋先生說要「揣摩意中力」,我們在站技擊樁的時候,就要在這「揣摩意中力」上下一番功夫。意和力是什麼關係呢?薌齋先生說「意為力之帥,力為意之軍」,任何力的表現都是意念支配的結果。王先生還說「意即力也」,進一步說明了意與力的關係。初練站樁時,要求做到用意不用力。到了一定的階段,則要求做到意到力到,最後達到最高的階段,則應該是意力不分,意和力為一體了。若求技擊應用非達到意力不分不能得拳中奧妙。以渾元樁抱樹的意念來談一談「意」的訓練:在開始練渾元樁的時候,只要求單一的設想,把樹推、拉、提、栽、開、合等等。在有了初步的感覺,確實有棵樹推不動、拉不動的意境存在。進一步就要打亂意念的順序,在想把樹剛提起來就往前一推,或者剛把樹栽上去又橫著把它扒開,亦或剛合上又往後一拉等等。因為在實用的時候,用力就沒有固定的順序,所以在平日訓練的時候,就不能按事先編排好了的順序去練習。再提高一步到了高級階段就應該有一種模糊的感覺,又想把樹扒開、又想把樹合上,又想拉、又想推,又想提、又想壓,結果是什麼都想,什麼又都沒想,總之是一種哪兒都有一點意思,又都什麼也沒有的模模糊糊的感覺。其結果培養出來的是:不碰上就什麼也沒有,而在哪碰上哪兒就有的奇妙境界。模糊的感覺實際上是精神的高度集中而不是發獃。按拳術老前輩所述,習拳的最高境界應該是「拳無拳、意無意、無拳無意是真義」,也就是在有意無意之間。善於游泳的人,往往忘記了水的存在,正因為忘了水的存在,游得更幽然自得,就是這個道理。上述對技擊樁練習的介紹應注意以下三個基本條件:1.使精神凝重渾厚,忘我無懼,鬥志昂揚,大有當之即摧之概。2.具有平衡守中的均整、渾然一體的渾元力。也就是要求在剎那間調動身體各部位相應一致地發出最大力量。3.鍛煉神經、反應靈敏。只有這樣,力的發出才能迅速、剛勁。同時訓練技擊樁還有三各基本要求:練習技擊樁也要貫徹健身樁基本要求,全神貫注、周身放鬆、呼吸自然暢通。1.要求精神高度集中。目的是要在應敵時能全神貫注從容應變。2.要求身體放鬆。目的時因為一般人在精神高度集中時,常常不自覺地隨之用力疆滯,所以練習時要相應放鬆,這樣才能使動作敏捷、反應迅速。3.呼吸通暢。目的是只有保持呼吸的通暢,體力才能持久。
推薦閱讀:

【簡單可操作】練習貓步的三個要點
【實用可操作】兩胯旋轉虛實的練習方法
陳式太極拳在練習中怎樣松胸實腹?松胸實腹怎樣把握有度?
掌握住這五大原則練習倒車入庫 逢考必過 萬無一失
練習 | 每日一練

TAG:練習 | 意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