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身價超過200億,活了107歲,東方好萊塢的開創者,中國最偉大的商人!

他活了107歲,其中有一半的時間都在擔任CEO,因此他也是世界上任職最長,最長壽的上市公司CEO。在他的任職期間,他一手捧紅了無數明星大咖,更在全國各地建起了以他名字命名的教學樓,科技館,他更是創立了「東方諾貝爾獎」。他就是邵逸夫,邵氏電影公司的創始人, 「東方好萊塢」的奠基人。

邵氏的電影很精彩,而邵逸夫百年的人生經歷傳奇程度絲毫不亞於邵氏的任何一部電影。

1

邵氏兄弟,電影家族

邵逸夫,本命「邵仁楞」出生在動亂的晚晴時代,是家中的第六子,因此在被香港影視圈尊稱為「六叔」。

邵家本事上海的名門大家,主要經營顏料生意,但是在邵父去世後,逐漸衰落,可兄弟幾人也沒人想要繼承父業做顏料,而是被父親當時投資的電影事業產生了興趣,長大後幾乎都進入了影視圈。大哥在1925年就創辦了天一影片公司,兄弟幾人都在大哥的公司工作。憑著邵氏兄弟幾人的能力,邵氏電影公司在電影界迅速崛起。

1926年,中學畢業的邵逸夫也加入了天一影片公司,不過他是與三哥一起下南洋去開拓新加坡的電影市場。邵逸夫就和三哥一起扛著無聲放映機和公司的影片,在每一個鄉村播映。

在新加坡這邊的推廣在繼續,上海那邊天一影片卻因為勢頭太盛,受到其他電影公司的「圍剿」。於是在1930年,邵氏兄弟在新加坡成立「邵氏電影公司」,正式入駐南洋市場。

2

大難不死,製作首部有聲電影

1923年,第一步有聲電影在美國公映,到了30年代早期,全球都在風靡。邵氏兄弟自然也是不能錯過。1931年,邵逸夫乘船去美國買有聲電影的器材,在途中險些因輪船觸礁命喪大海。好在他靠著一片木舢板,在還上漂浮了一夜,不僅獲救生還,還完成了買器材的任務。

都說大難不死必有後福,邵逸夫便是這樣。他帶著有聲電影器材回到新加波,還擔任製片和導演,製作了中國的第一部有聲電影《白金龍》。《白金龍》帶來的轟動,是中國電影行業前所未有的,僅一萬元的成本,收穫了百萬元的票房。

到1937年前夕,邵氏兄弟先後收購了南洋多個國家的近一百家戲院還有九間遊樂場,不僅在南洋站穩了腳跟,還建立了一個完整的娛樂產業鏈,做得有聲有色。

但抗日戰爭的全面爆發,日軍的侵略讓電影行業無法生存,邵氏的一盤電影大棋算是徹底崩盤了,連在新加坡的邵氏電影公司都不能避免。

經過一段時間的沉寂,抗日戰爭勝利後,邵氏又捲土重來。邵逸夫重建新加波的邵氏兄弟電影,二哥去到香港創建邵氏父子電影。邵氏之前在新加坡就人氣旺盛,重建之後依然有很多人買賬,但香港邵氏卻沒那麼順利。

3

打開香港電影的新篇章

香港電影發展的很早,並且當地的兩家電影公司「電懋」和「長城」已經做大,要想再在電影行業分一杯羹可沒那麼容易。當時邵氏的二哥進退兩難,只能向哥幾個求助。在1957年,邵逸夫接過二哥肩上的擔子,第二年在邵氏父子的基礎上,又成立了一家新的公司,邵氏兄弟。

根據邵逸夫過往做電影的經驗以及去美國考察時的發現,他意識到,要在香港電影圈立足,就要建立自己的電影產業鏈,從電影的製作,發行,放映都要自己做。要實現自己製作,就必須自己開設電影製片廠,邵逸夫堵上全部身家,花了32萬買下了清水灣的地皮,在地皮之上建起了邵氏兄弟電影製片廠。

製作電影最需要的是導演和有名氣的演員帶動票房,他又花大價錢請了導演李翰祥,挖來當時的影星林黛,製作了電影《貂蟬》和《江山美人》,紛紛破票房紀錄。邵氏趁勢又拍攝了《梁山伯與祝英台》,這部電影讓邵氏名聲大噪,引爆港澳台和東南亞一帶。

上世紀六、七十年,邵氏兄弟旗下捧紅的電影明星數不勝數,其中丁紅、杜娟、范麗的影響力更不僅僅只是在香港,整個亞洲都無人不識,而邵氏的電影流傳程度,更是誇張到「有華人處必有邵氏電影」。

4

從電影到電視,從商人到慈善家

那個時候,也是電視機進入中國的時候。邵逸夫便在1967年創建了香港無線電視,也就是TVB,還開設了訓練班培養演員,香港演藝圈的「黃金一代」都出自這個培訓班:周潤發、周星馳、劉德華、梁朝偉...甚至還舉辦了「港姐」的選舉活動,成為香港最具代表性的選美盛典之一,「港姐」出身的許多女星:趙雅芝、張曼玉、邱淑貞...到現在還是不少宅男的女神。

無論是電影,還是電視,邵逸夫對其產業做出的改變和成就都算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他的身價也隨影視圈的火熱,水漲船高。2006年,邵逸夫在TVB的股權市值達到了100億,他的全部身家資產也超過了200億港元。

邵逸夫在電影圈的成功讓他贏得了影視圈人的尊重,在香港無人不知他,而他在慈善界的作為,讓他被全國人民尊重。

1975年,邵逸夫在香港成立了邵氏基金,為世界各地的慈善事業捐贈資金。在1985年,他又把慈善的目光轉向中國內地,為保護敦煌壁畫和浙江大學捐資2000萬元。之後每年,他都會向內地捐款億元港幣,用做教育,科研項目的資金。每次國內遇到嚴重的自然災害,他也會伸出援助之手。

5

出了名的最摳門老闆

TVB的工資在影視圈裡是出了名的低,工作最辛苦,工資最少。而邵逸夫也是出了名的「摳門」,也因為他的摳門,讓他錯失了李小龍、許冠傑、成龍、徐克等人。

但邵逸夫的摳門不是為了中飽私囊,而是要將這些資金投入到電影的製作中去。他對影片的製作錙銖必較,粗製濫造的影片他是不會讓它呈現到觀眾面前,他會選擇直接燒掉。

他曾說過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東西就是工作。他為了製作好電影,每天花大量時間用來研究電影,無論好壞,他都不放過,好要研究出怎麼個好法,壞就要看他壞在哪裡,更有統計說他在經營邵氏兄弟期間,一年能看700多部電影。

他對電影的執著,對工作的努力,才能讓邵氏在影視圈造成這麼大的影響力!放在今天的電影圈,這樣的製作人屈指可數。

6

階梯那麼多,足夠登上天堂

百度地圖「逸夫」

2014年1月7日,邵逸夫在家中與世長辭,享年107歲。列數他百年歲月,所做的事,他創建的邵氏公司,他拍出的好電影,製作的好影視劇,他捐贈的大量錢財以及全國遍布的逸夫樓,每一件都是足以名垂青史,讓人銘記,他的一生堪稱傳奇,也讓人欽佩。

因此,有人說「全國各地逸夫樓的階梯總和,足夠他登上天堂,無論天堂有多高。」也許,邵逸夫這個名字會在長久的時間裡消失在電影圈,但是那麼多座以他命名的教學樓,會讓他永遠活在所有人的心中。

本文作者:鄒公子 


推薦閱讀:

美國編劇教父批中國電影:好萊塢的二流模仿者
《食人島》逼真特效 與好萊塢特效水準相媲美
電影《長城》達到好萊塢大片的水準了嗎?
喬治克魯尼在好萊塢是怎麼樣的一個存在?
好萊塢小妞電影大全

TAG:中國 | 商人 | 偉大 | 好萊塢 | 身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