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居民存款猛降1.32萬億。不用驚慌,年年都這樣!

4月居民存款猛降1.32萬億。不用驚慌,年年都這樣!

近日,中國人民銀行網站發布消息:4月新增存款5352億元,從存款結構看,當月新增存款主要來自企業部門,住戶存款則大降1.32萬億,創下歷史單月最大降幅。

4月居民存款猛降1.32萬億,消息一出,立馬引發輿論熱議。錢去哪兒了呢?

1、買房了?

房地產庫存告急、 「六個錢包」、人才大戰,讓大家不得不將矛頭紛紛對準了房地產。的確,作為儲蓄的主力,中老年群體已經被消耗殆盡,年輕人被房貸車貸壓得喘不過氣,有錢都還貸款了。但是,這依然不足以讓我們將區區一個月的存款波動與房地產直接掛鉤。

2、消費支出多了?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和消費水平的不斷升級,大家在吃穿住用行方面確實在不同程度上實現了消費升級,但是大家的工資水平也在持續增長,消費支出的影響不應該僅僅表現在某一個月的存款數量上。

3、居民理財意識覺醒?

過去,大家的投資渠道單一,有錢只能存銀行,不是活期就是定期。現在伴隨著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投資渠道一下變得豐富起來,居民投資渠道的可選擇性大大增強。尤其以餘額寶為代表的「寶類」產品的出現,大大降低了理財門檻。

加之居民存款利率基本沒變,定期存款利率只有2%,存取靈活的「寶類產品」收益普遍在4%左右,所以大部分「80後」「90後」拋棄定期存款轉而投奔貨幣基金理財等產品也就情有可原了。

這從央行公布的數據中也可以得到驗證。非銀金融存款增加3618億。非銀金融存款,就是理財、基金、股票等等的總和。所以看到4月存款數下降,我們並不用感到恐慌,不過是大家理財觀念發生了變化而已。

4、銀行季末沖業績

銀行存款數據總會在上季度末月和本季度首月間大起大落。不信,我們可以回顧一下近三年來的歷史數據。

2017年4月,人民幣存款增加2631億元。其中,住戶存款減少1.22萬億元;

2016年4月,人民幣存款增加8323億元。其中,住戶存款減少9296億元;

2015年4月,人民幣存款增加8711億元。其中,住戶存款減少1.05萬億元;

從數據中,我們不難發現近三年來,三四月間存款波動幅度都在一萬億左右。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情況呢?

因為商業銀行的理財產品到期日通常設在季度最後幾天,這樣做,一方面能夠將這部分錢以活期存款的形式躺在帳上撐起存款規模,應付監管機構的季度考核;另一方面到下季度的首月,又會繼續購買下一期的理財產品。銀行的這種操作,對於造成季節性的存款波動,可以說是「功不可沒」。

總結一下,4月居民存款猛降1.32萬億,不用驚慌,年年都這樣!


推薦閱讀:

【債券日評】20170301 資金面3月份會平穩嗎?
港股打新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嗎?
賈躍亭12億存款被凍結還剩什麼?
career in 投行面試培訓課程怎麼樣?

TAG:存款 | 金融 | 銀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