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與吳水清老師通訊錄

                司今

 NO.1

尊敬的吳先生:您好

我叫司今,是您的小老鄉,我現在有意加入聯誼會,申請表已填好,放在「附件」中發給您了,望您能批准。我誠心希望和您一道共同探究目前理論物理學中的困惑和相對論、量子力學的難題,並懇望您給予支持!謝謝您,祝您身體健康,生活愉快,心想事成!付詩一首,與您共勉:

 

雨藤漫洗半山風,遠近深淺烙不同;

老馬和飲低頭草,君向東風揚鶴鳴!

 

 司今,廣州毅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作,高中時就研究勾股定律的數組問題,上大學時寫了《知識組裝論》,並迷戀愛因斯坦相對論,期間寫下了《LC振蕩的再認識》、《麥克斯韋電磁波理論的缺陷》、《圓周運動與橢圓運動的分析》、《機械波與量子力學波的本質區別》等。在89年畢業後的歲月里,先後寫下了《物理學的現狀與困惑》、《動能定義的分析、局限與修正》、《陀螺及磁性陀螺運動的研究》、《物質自旋與力形成》、《萬有引力與電磁場力的統一》、《力程的含義與四種力的統一》、《地球橢圓運動與自旋變化產生的原因》、《太陽系與原子系中繞體量子化軌道產生的原因》、《洛倫茲運動及其幾種存在形態》、《波粒二象性的本質》、《相對論與量子力學不能兼容的原因分析》、《統一場問題導論》等多篇論文。

    創新代表作:《物質自旋與力的形成》、《萬有引力與電磁場力的統一》、《力程的含義與四種力的統一》、《地球橢圓運動與自旋變化產生的原因》、《太陽系與原子系中繞體量子化軌道產生的原因》、《洛倫茲運動及其幾種存在形態》、《波粒二象性的本質》等。

   《物質自旋與力的形成》是我所有論文思想的核心,它揭示了力的本質來自於自旋,萬有引力、電磁力、核力等均是物體自旋產生自旋磁場而相互作用的結果,牛頓理論對自旋及自旋磁場的缺失才造就了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的產生,但相對論也缺失自旋磁場,量子力學找回了自旋和公旋磁場,但它引入磁矩概念,這是沒有發現自旋與自旋磁場關係規律的無奈之舉,也只是一個權宜之計!我的論文組正是全面補充這種缺失並發現自旋與力的關係、自旋與磁場的關係、自旋與慣性質量的關係、自旋與電量的關係、自旋與力程的關係等規律,從而找出了四種力的統一即磁場力。

 

NO.2

尊敬的吳老師:您好!

在您的鼓勵下,我的《物質自旋與力的形成》一文終於改好了,這只是初稿,由於我是一個打工者,要養家糊口為上,因此很難再集中時間作進一步修改,只能以這個不成熟、或存在錯誤、或不夠嚴謹的粗陋面貌給您寄去,望您別見笑!

我這裡將《綜述》和全文放在「附件」中一起發給您,希望您能推薦給曹盛林老師、華棣先生、季灝先生、姚遠先生等作相關此類研究的資深、開明人士,希望他們能引導我作更進一步地深入探討,也奢望和希望老師您能夠抽出一點點時間給予仔細地閱讀和指導!

我以本文為基礎,現正在整理《動能定義的分析、局限與修正》、《太陽系的橢圓運動及行星的量子軌道的形成》、《洛倫茲運動及幾種存在形式》、《原子核結構組成與電子軌道量子化分布的形成》、《波粒二象性本質》、《相對論與量子力學不能兼容的原因》等文。通過這些內容思考,我覺得,我們目前物理學的基礎和概念是不夠嚴謹和牢固的,必須對它作以修正才能將牛頓力學、相對論力學、量子力學等真正統一起來,但憑我一個人的力量是不夠的,更何況目前我還在漂泊、還要打工為生!

十五年了,我在潛心和虔誠的思考中生活!在孤獨和悲喜的煎熬中渡過!十五年後的今天,我有幸結識了「聯誼會」,我不再寂寞!十五年後的今天,我有緣結識了德高望重的老師您,我不再孤獨!人生就是「緣」,但願我對科學探索的「緣」不會中斷,但願我與您相識的「緣』永遠延續!

我再次真誠奢望和希望老師您能賜予指點、並給予推薦和幫助,這不僅會給我以更大的鼓勵、鞭策和支持,同時也彰顯了盧鶴紱先生與您、張志傑老師等不辭勞苦創辦「聯誼會」的初衷和精神!

再次謝謝老師您的鼓勵和支持!

真誠祝福您健康、幸福、快樂!

也真誠祝福「聯誼會」能夠取得輝煌成就!

 

賦詩一首,與老師您共勉!

悟道南山上,不見佛花開;菩薩送一語:道自緣中來!

 

                                               學生:    2012.5.25敬上

 

N0.3

尊敬的吳老師:您好!

謝謝您把我的《關於地球橢圓軌道和自旋變化成因的探討》一文刊登出來,更謝謝「志傑海明」網站給我這個交流空間和機會!

我現在正抓緊整改《物質的自旋和力的形成》一文,該文不僅找出了力產生的本質,還將萬有引力、磁力、電力納入了同一表達式,相信它不但能給《關於地球橢圓軌道和自旋變化成因的探討》更明了的解釋,而且也能讓人們更大範圍地去認識、討論「四種力」的本質及存在的統一性基礎。由於文章內容較長,我先採納姚遠先生給我的建議:「先做一個內容綜述發過去,再配發原文附件」。我爭取月底前改好發去,用它作為聯誼會「十年會慶」的交流論文,以此希望在此期間能結交更多的「同志」,豐富、成熟自己的理論思想,為「聯誼會」發展添磚加瓦!

再次謝謝吳老師!再次謝謝「志傑明海」網站!

誠祝吳老師身體健康!幸福快樂!

誠祝「聯誼會」芝麻開花節節高!

誠祝「志傑海明」網站越辦越好!

 

賦詩一首,與吳老師共勉:

漂泊千里書伴行,落馬他鄉亦從容;

人生自古多煩事,能有幾人得志紅!

求真沒有捷徑路,耐得寂寞方為聖;

廣交益友論天地,亦學弘一苦樂中。

 

   學 生:   司  

         2012.5.20敬上

 

 

N0.4

尊敬的吳老師:早上好!

謝謝您的關懷!

北京回來,處理一灘雜事後,我又到醫院打吊針,故沒有靜下心來整理一些感受和文章。

參加雙慶會期間,深受您及張老師、郭老師、尹福、任志田、常京順等感染,讓我深深感受到什麼是義工精神,追憶張志傑老師,更讓我感知了您及他們的偉大!

我在回來的火車上就想寫一篇關於這次會議的人物側記,但就是身體不好和雜事纏身給拖延下來了,我打算近期身體好些就寫好發給您。

您們的義舉,您們的胸懷應該在聯誼會發展史上留下光彩照人的一面,如果聯誼會能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您們功不可沒!

同時,我也希望有時間,抓緊將我的新論文整理好,我的論文是一個系統體系,我近期會選整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文章發給您;我想,憑我們的共同努力,聯誼會一定會取得更高更、更實質性的成就!

最後希望吳老師:多注意保重身體,您是聯誼會的舵手,只有您的健康、幸福,才會有聯誼會的健康、壯大和發展!

再次深深地祝福老師您、祝福我們的聯誼會:明天更美好!

 

                                                                學生: 司  

                                   2012.8.13早  敬上

 

N0.5

 尊敬的吳老師:您好!

北京之別,甚是思念,您現在的身體還好吧?!聯誼會之事不能太忙、太急,要注意保重身體!

您囑託之事我不敢忘懷,只因雜事太多,不能按時完成,望您體諒!

最近,我與郭崇武老師交流中悟道:業餘探索者太難了,一方面來自於養家糊口的壓力,另一方面來自於管科們的冷待;看到郭崇武、季灝、梅曉春、華棣、張英平、郭應煥、劉武清、馮勁松、董靖峰、周吉善、蔣春暄、張登科等老師們忙碌的身影,我似乎也看到了今後路途的艱辛,他們雖已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卻始終得不到管科的認可和支持,還得在生計途中綽綽前行......我佩服他們的執著,更佩服您的堅定!

「沉船側伴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在他們的心中,春潮在涌動!「春江水暖鴨先知」,他們是迎接春天的使者!我堅信:有了您和廣大會員們的努力,聯誼會一定會在21世紀的「迎春大潮」中大放異彩!

求索難兮,對天長歌!其修遠兮,鍥而不捨!春潮湧兮,吾為潛流!春天來兮,化蝶而飛!......

為生存而勞作,為信念而奔波,為真理而求索,不為名利卻鍥而不捨,正是我們這群人無悔的寫照!

最近,我這邊生意不好做,可能要回江西「新家」了;面對油鹽醬醋、妻兒老小,恐怕就沒有這麼多時間去探索了,所以近期一直忙於整改幾篇論文,想快點發給您,就把「雙慶感受」撂在了一邊,甚是內疚!但願以後能夠補上。

我已整改好《量子力學磁矩的含義》一文,現發給您,願您先睹,盼您斧正!如果您們認為該文有點新意和價值,就刊在《卓越論壇》或《格物》上吧,也可以在我們的網上掛出,以方便大家交流和討論。

我本才疏學淺,很難為聯誼會的發展做出什麼實質性貢獻,但作為一名會員,總希望我們的聯誼會能夠「越長越漂亮」!為此建議:我們的網站不能只掛些「哲學物理」,要充實一些符合主流格式、有實質內容的相關論文,以提高咱聯誼會的學術水平和影響力!當然,您一個人夠忙、夠辛苦的了,我的這個建議可能太苛刻了,還望您海涵!

最後,深謝老師您的鼓勵、支持和幫助!

 

祝您身體健康、快樂常在、永遠幸福!

願我們的聯誼會能夠在這次「迎春大潮」中大放異彩!

學生: 司今   2012.8.30敬上

 

 

N0.6 

尊敬的吳老師:您好!

由於近期一直忙於生意,很少與您聯繫,望您見諒!

生意不好、家庭限制,上網時間也比較少,不過我開通了手機網,經常瀏覽我們的網站,看到我有幸獲得張志傑老師的義工獎很欣慰!同時也看到新的務實的領導層的確立和《格物》雜誌編排質量的提高倍感高興!我們網站轉載文章的範圍和質量在擴大和提高,從中受益匪淺!特別是近期看到王令雋教授的《關於相對論批判的一點意見》一文,使我領悟到了「大家」的風範和睿智!在該文中以他深邃的洞察力和超人的分析力指出了相對論的致命缺陷,羅列一下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值得關註:

1、  參考系和坐標系選定的原則問題:以不能改變物理現象及結果為最高原則。

2、  經典相對性原理與愛因斯坦相對論原理區別問題:經典相對性原理認為,一切運動都是

相對的,它包括勻速、加速、變加速、轉動和自旋;愛因斯坦相對論不具有轉動的相對性,這是他相對論的根本缺陷!

3、  數學方程在物理學中的運用問題:物理公式是數學化的結果,但物理公式不同於數學方程,物理公式要求必須能夠反映物體運動規律,數學方程則沒有這種強求。在愛因斯坦的引力方程中,為了排除方程中無窮散發奇點問題 ,克魯斯科提出了一個數學協變,將時空坐標(r、t)變換到了一組沒有物理意義的抽象坐標(u、v);這種變換不僅把散發奇點趕到別的地方(u、v宇宙的邊緣),而且還變出了多重宇宙,變出了白洞和蟲洞。緊靠參考系的選擇就可以排除時空結構的散發奇點,這是對經典相對性原理的最大違背!

4、  時空觀與光速不變問題: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和經典力學在對待時空和光速上有本質的不同。在經典力學裡,時間和空間是一切自然界的運動的公共場所和運動快慢的公共量度。時間和空間是自然界一切運動過程的共有自變數,而不是因變數。任何其他物理量都不會改變時間和空間的剛性和均勻性。這就是牛頓力學中「絕對時間」和「絕對空間」的本質含義。相反,在愛因斯坦的相對論里,時間和空間是相對的,是因變數,會隨物體運動速度而改變,而且時間和空間相互依存,而不是互相獨立的變數。相反,光速倒被賦予了絕對的意義,不會改變,不可逾越。一旦逾越光速,理論就發散,時空就翻轉。在經典力學中,速度只不過是由時間和空間定義的一個物理量,一個變數。光速是我們經驗中至今知道的最快的速度,但不是理論上的速度極限。

通過對這篇文章的閱讀和理解,我看到了愛因斯坦相對論缺陷和錯誤所在;結合自己的研究思路,更加堅定了我的信心!

運動是物質賴以存在的基礎,宇宙間物質運動的最基本形式不是平動,而是平動+自旋,其中,物質自旋可以產生自旋磁場,自旋磁場的存在是一切力現象的根源。我的研究是從陀螺運動開始的,將陀螺運動賦予磁場性,然後將陀螺運動規律運用到天體運動問題上,我發現:地球橢圓軌道的形成和自旋的季節性變化均與太陽、地球的自旋有關;當然,自旋的銀河中心體也參與了地球的這種運動變化過程,地球橢圓軌道的形成是銀河中心體、太陽、地球三體通過各自的自旋磁場相互作用的結果;任何二體運動都不可能形成橢圓軌跡,它們只能產生圓或拋物線軌跡。對此,我在《關於地球橢圓軌道和自旋變化成因的探討》一文中給予了初步論述。

牛頓力學是所有物理學的基礎,牛頓力學對力的定義是物體運動動量隨時間的變化率,即F=mΔv/t,這說明力必須與速度聯繫起來,如果我們拋棄牛頓對力的原始定義,我們的力概念就沒有存在的必要,那麼我們想構建的物理學不是又回到伽利略的運動學上去了嗎?這是物理學的進步還是退步呢?

我們在挑戰傳統物理學時,力的概念必須保留。

既然力概念這麼重要,我們就必須弄明白力的本質含義及其產生的要素。力使物體產生運動變化,那麼物體運動變化會不會產生力呢?也就是說力產生的要素是物體的運動變化,而物體的運動變化有二種形式,即平動(包括轉動)和自旋,也就是說描述力的公式里應包含平動(包括轉動)或自旋速度量。但在目前的物理學中,關於力描述的公式里很少包含速度量,基本上都是把力與靜態的「荷」聯繫起來,如萬有引力F=GMm/r2,電荷力F=kq′q″/r2,磁荷力F=PB等;只有惠更斯在描述圓周運動和洛侖茲在描述電荷在磁場中運動時的力公式包含了速度,即F=mv2/r、F=qvB,但這二種力都不是向心力,而是與向心力相抗衡的離心力,那麼向心力用速度(平動或自旋速度)來描述應是什麼樣的呢?我在《物質自旋與力的形成》一文給出了答案,即F=MΩmω/ r2,且遵守E=mv2+mv′2守恆,其中M、Ω是中心體的質量和角速度,m、ω是繞體的質量和自旋角速度,r是M與m質心連線的距離,v是m 公轉速度,v′=√(E-mv2)=ωr′是m 自旋線速度, r′是m的半徑。這個公式我是從計算G、k值與實驗測定的G、k值相一致的結論中得出的。

當然,在太陽系中太陽的自旋角速度Ω與各行星的自旋角速度ω存在相對性問題,也就是說,用自旋角速度不同的行星去衡量太陽的自旋角速度,其結果是不同的,從而可以引申出時間具有相對性,且時間的本質就是周期概念。愛因斯坦相對論將光速定義為恆量,即有c=r/t,當t增大時r也會增大,t減小時r也會減小,即愛因斯坦的時空存在伸縮性,這是違反物質存在和運動真實規律的。

在直角坐標系中,由數學方程所得的坐標曲線並不都是代表物體運動的物理軌跡,用不同的物理量構建坐標系所得的坐標圖有些是沒有物理意義的,如在直角坐標系中,方程R2=x2+y2的坐標圖是一個圓,它對應的物理公式是F=mv2/r,即說明數學方程R2=x2+y2與物理學公式F=mv2/r是等價的。對R2=x2+y2我們還可以有另一種描述,即y=Rcos(ωt),如果以y–t建立直角坐標系,則所的的餘弦曲線就不在是對物體運動軌跡的真實描述,它也就失去了物理意義。

另外,物理學概念的運用和延伸也必須以能夠反映物體真實運動為前提,我在《量子力學磁矩的含義》一文中就發現,電磁學的磁矩概念與量子力學的磁矩概念有著本質的不同,通過對量子力學磁矩的物理分析得出,量子力學磁矩(μ)就是繞體電子的自旋磁荷量(p)與中心原子核距離(r))之積,即μ=pr。

我現正在整理《陀螺運動與能量守恆》、《洛侖茲運動及其幾種形態》和《光的波粒二象性本質》文,通過全盤分析,我發現愛因斯坦相對論與牛頓力學都缺失了對物體自旋及其自旋所產生的物理效應的研究和描述,愛因斯坦相對論與量子力學不能相容的關鍵點就在這裡,量子力學的精髓是自旋和公轉磁矩,如果從自旋能夠產生磁場的觀點出發,就會發現量子力學不過是引人了自旋和公轉磁場的經典力學與經典電磁學的大雜燴,它沒有超越經典範圍,只不過不恰當的數學運用攪混了它的本來面目。

我的《關於地球橢圓軌道和自旋變化成因的探討》、《物質自旋與力的形成》、《量子力學磁矩的含義》均已刊登在《格物》上,可惜沒有引起大家的關注。現看到王教授《關於相對論批判的一點意見》文,深慰我觀點、論證、物理公式推理的正確性。在此誠望大家方便之時能夠瀏覽我的文章,以期共同討論和探索物理學的真諦,為自己、為咱們的聯誼會爭光!也殷切希望能夠有機會與王教授溝通、交流!

以上就是我讀王教授《關於相對論批判的一點意見》文的感想,也算是我的年終總結吧,現呈給吳老師您,不當之處還望您海涵!

 

另外,我最近在網上還看到了一篇能夠與王教授這篇文章相媲美的文章,那就是吳岳良院士的《從本質日入手研究超光速可能性》一文,吳院士在該文中不僅指出「官科」也在尋求理論上突破、也在尋找「修相」甚至「反相」的途徑,只不過方式不同吧了,他們運用實驗工具在做這件事,這是他們先天優勢;同時吳院士也以他深邃的目光和超越的智慧看到了「修相」或說「變相反相」的途徑和方法,他的這種思路很值得我們這些「民科」們學習和深思!理論物理學發展和創新一定要建立在實驗基礎上,不能象目前一些「探索者」創造一些先如為主的「瞎理論」!「何愁前程無知己天涯誰人不識君」,官科反相也大有人在!在此希望我們的網站能夠轉載此文,讓大家分享和討論。

 

蛇年即將來臨,我沒有成功的幸福卻有思考的喜怒哀樂!在此,

預祝吳老師您:矢志不移,一覽山小,健康長壽,新年快樂!

預祝王令雋教授:悟道美國地,快樂中國年,健康又長壽,幸福永相伴!

預祝聯誼會的朋友們:在山舞銀蛇的氣氛中享受思考的快樂吧,在聯誼會的大家庭里暢想蛇年的收穫吧!

 預祝咱們的聯誼會:象牛耕耘,腳踏實地;由蛇變龍,騰飛中國!  

 

學 生:   司 

                                               2013.2.9 敬呈

 

N0.7

尊敬的吳老師:您好!

收到您的郵件,我很高興和感激!

我這次出來沒有單獨做生意,是在幫別人打工,因此,也就沒有太多的自由時間,只有星期天才可以系統地想一些東西來。同時,與您聯繫很少,望老師體諒!

通過這段「消閑」,我想了很多。

首先,從我的思考思路和思考空間上、去理解和總結我以前所得的結論,我發現:我們物理學的基礎是不夠牢固的!特別是關於「場物理學」部分,不僅存在概念上雜亂,而且在理論上還存在前後不一的衝突,比如我們對場的認識和描述:法拉第用力線思想首先撬開了場物理學的大門,高斯給它裝上了一個數學套子,麥克斯韋則將法拉第力線與物質實體分開,只保留了法拉第力線中「場」思想,結合高斯定理,他創建了無粒子存在的「純波」態電磁場運動,這就從根本上否定了法拉第創造力線的初衷,即力線是與物質存在相聯繫的力線,不是脫離物質存在的虛無力線。從而可以看出,麥克斯韋優美的電磁波理論是有缺陷的,它首先否定了物質決定場的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場決定物質的存在。

近期,我正在整理《高斯定理的物理意義及其在場物理學中應用的得與失》一文,想在基礎物理學反思的路上作更深入地探索,因為這種探索有助於對我構思自旋場物理有幫助!

至於您寄望我「發展會員」一事,由於我打工的環境和精力所限,暫時還沒有物色到好的發展目標,不過,我想,物理學探索也是一種「悟道」,那就一切隨緣吧!

您給我鼓勵、幫助,於情於理我都應該到北京去拜訪您,但鑒於目前處境和財力所限,暫不能去京向您彙報和交流,待時機成熟後,我一定會去看望我所尊敬的老師您!

探索路漫漫,不是我們思考漫長,而是目前環境所給出的路太遙遠!

我們無能為力,只能像宇宙中一顆永不停息運動著的陀螺,只要我們自旋不停、思考不輟,終有一天,我們散發的磁場會與太陽融在一起,實現我們曾經有過的閃光夢想!

北京天很熱,望老師您注意高溫影響,永做好北相引路人!

人生有很多享受晚年快樂的路徑,可您卻選擇了「學海無涯苦作舟」的旅程;知識海洋里,我們渺小,但又偉大,因為我們手裡捧著海洋中的一滴水,我們可以看到科學的彩虹!

 

祝老師您:身體健康,心情愉快,生活幸福,思考快樂!

賦油詩一首,以謝老師:

 

香山紅葉遊客夢,不在收穫在旅程;

天高雲淡長城風,訴說千年始皇行。

戰馬齊喑牆不到,烈女滴淚城千蹦;

天地有道善如水,人間有情不老松!          

 

學  生:  司 

2013.8.7日敬呈

 

N0.8

尊敬的吳老師:您好!

您要求對張樹斌老師的《統一場方程》一文作出評價,我寫了點粗淺的看法,其中,褒少貶多,不過,這是我閱讀本文的真實感受。

我曾沒有認真地給別人的文章作過評論,這是首次,不當處望老師海涵!而且,希望老師不要刊出,只通過郵件發給張老師自己看就可以了;評論中雖褒少貶多,這是對行文負責的態度。只有讚揚,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評論,也不能夠讓一個探索者的探索思想真正趨於臻善;為此,敬望吳老師、張老師對之「一笑百了」,並給晚生以包容和海涵之空間!

順賦油詩一首,以頌老師嘔心瀝血之功德:

 

天涼好個秋,「禾」「火」生光明;

寒來何所懼,春風玉門庭!

 

致禮!

 

   祝吳老師:身體健康,生活幸福,快樂追求,思想長青!

祝張樹斌老師:悟道有成路,更上一層樓!

也祝聯誼會:開海納百川之盛事,創思想輝煌之新篇!

 

                                              學生:   司 

                                                       2013.10.25敬上

 

評論文稿如下:

 

吳老師發來郵件,要求給張樹斌老師的《統一場方程》一文作出評價,我是「大姑娘上轎」——頭一回作這種事情。平時,網上評價可以亂砍,而真要面對吳老師的要求及張老師的論文時,我到有點傻眼了。

我知道,評價要有褒貶,但對於研究思路不同的物理探索文章,還真不知道該從何處說起;既然吳老師有約、張老師也不是聯誼會外人,那我就以個人的研究思路談談一點看法吧,其中,可能帶有強烈的個人主觀主義色彩,應存在很多不當之處,在此,望吳老師、張老師海涵與原諒,因為,我是一個新手!

 

我認真閱讀了兩遍全文,總體感覺:它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物理論文,而更像是一篇哲學物理漫談,不過,其中也有一些好的、值得借鑒與參考的思想火花。具體評述如下:

 

1、 縱觀全文,張老師有些認識很智慧、獨到,可以給物理探索者提供很有價值的參考,如:

1.1、通常說的靜電場實際上就是磁場。

1.2、世界上只有兩種物理現象,相應的就應當有兩種物理學,即一種是實體力學,一種是波動力學;或說一種是空間力學,一種是時間力學;還可以說一種是質量力學,而一種是能量力學,還可以說,一種是電力學,一種是磁力學,都是一樣的。

1.3、動量既可以包括力,也可以包括能量。等等。

從我的角度理解,電荷與磁荷是同一種荷,只是我們通過它們的力公式定義出的荷概念不同罷了;目前,電磁學對電磁場的描述是分裂的,物理教科書論述在某些方面仍表現出分立性,因此,張老師的「一種是電力學,一種是磁力學」的觀點值得肯定;至於動量問題,其實,牛頓的力概念就是動量隨時間的變化率,動能也可以說是動量的另一種描述形式,只不過後人把它的功能過於誇大化了,出現「能量可以代表質量」的本末倒置的混亂邏輯。

 

2、 全文對所謂的統一場方程論述及推導,表現出邏輯混亂性,如:

2.1、質量為零的粒子。既然質量為零,那麼,整個質能方程也就為零了。因為,數學原理告訴我們,零乘以任何數結果皆為零。

2.2、從引力與斥力的關係來看,有靜止質量的物體,才有引力,而沒有質量只有能量的物體不會有引力。

2.3、有質量的力就表現為強作用力,而沒有質量的力就表現為弱作用力。

2.4、能量離心力,有的物理學家還把它叫做斥力。現代微觀實驗證明,原子核中存在巨大的庫侖斥力,這正是原子旋轉的根本原因所在。

2.5、從質量與能量相統一的角度來看,統一場方程應當是動量方程,整個統一場方程就應是如下一個式子

     ρ=± ms/tψ.等等。

 

從以上羅列的作者觀點中可以看出,作者對統一場含義的認知是模糊、混亂的,特別是在給出統一場方程時,表現出了哲學家風格——隨意性很強。

一個方程得來,必須要有一定的實驗依據或物理推理過程,不是拍一下腦袋就可以寫出來的;否則,即便寫出來也將是無人能看懂的方程。再說,一個物理方程必須是建立在對物質運動規律客觀描述之上,並且要能夠反映物質運動的基本物理機制,否則,這個方程就不是物理方程,而是數學在物理領域中的一種遊戲。

張老師的一些論述可能沒有按物理章法來做,如(1).「有靜止質量的物體,才有引力,而沒有質量只有能量的物體不會有引力」;宇宙中怎麼會存在「沒有質量、只有能量的物體」呢?(2).「能量離心力」;物理學中的能量含義很廣,它包括機械能、動能、電磁能、場能等,難道它們都會產生離心力嗎?(3).「現代微觀實驗證明,原子核中存在巨大的庫侖斥力,這正是原子旋轉的根本原因所在」;請問那個物理學實驗或教材給出了這種結論?(4).「從質量與能量相統一的角度來看,統一場方程應當是動量方程,ρ=± ms/tψ」;僅從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E=mc 2及v=s/t就得出「統一場方程應當是動量方程」,這未免有點太牽強與武斷了吧。

 

以上點評,褒少貶多,我認為,這是對行文負責的態度。只有讚揚,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評論,也不能夠讓一個探索者的探索思想真正趨於臻善;為此,敬望吳老師、張老師對不妥處「一笑了之」,並給晚生以包容和海涵之空間!

 

 

N0.9

尊敬的吳老師:您好!

     謝謝您的關心!我二個小孩小,妻子一直在家照顧他們;我一個人出來打工多年,感覺很好,只是有時很想念他們,但沒有辦法,為了他們生活得好一點,我只好壓縮這種愛的空間,犧牲點天倫之樂了!

今天上網,看到幾位老師對張樹斌老師的文章給予了評價,我覺得這種形式很好!它既可以糾正作者的研究誤區,也可以為那些類似研究或思考問題的探索者給予指點與提示,這樣可以減少我們「業餘探索者」在探索途中少走彎路,同時也提醒他們不必要糾纏一些漏洞百出的論述與議題,把人生有限的精力用在更有意義的地方。

我真期望,我的文章也能夠得到我十分尊敬的那些老師們的點評!

 

歲月悠悠,一晃入不惑之年,雙手空空,不知茫然向何處?!

光陰如梭,不覺已為人父母,兩情淡淡,敢問夫妻天地久?!

盡心儘力,無愧天、地、家,一起隨緣吧!

 

致禮!

 

         衷願老師:情深似海,動嫦娥夜撒月光;胸懷坦蕩,博佛陀普度生輝!

         衷祝老師:身體健康,幸福快樂!

                                                              

                                                                                      學生:   司 今               

                                                                                             2013.10.26敬上

 

N0.10

尊敬的吳老師:您好!

 

打工在外,身不由己,又近年尾,故很忙碌,少去問候,望老師見諒!

您來信要求寫一點「研究」體會,我想,我只是個業餘人士,沒有什麼成功經驗可以供大家借鑒,一時還真不知道從何說起?

不過,老師您發出的倡議也是在為我們這些業餘探索者吶喊,用心良苦可見一斑!為此,我只好 「不自量力」地談一點幼稚想法了,不妥處望您和「同志們」別見笑。

既然都是業餘探索者,就沒有什麼成功經驗可循,只好因人而已;不過,科學探索卻有共性可言,因為,科學是對自然規律的探究,自然規律有唯一性。因此,從事科學探索的人,不論是專業的、還是業餘的,他們研究的對象、運用的知識應有「共性」,只是在思考中,「思維運用、組裝知識」的方法、方式不同罷了。

1、首先談談挑戰中對共性的一點認識

1.1 任何一門科學,都有它的描述語言和論述邏輯,要想挑戰這門科學、發現它存在的錯誤,首先,您必須要理解這門科學,不但要理解它的物理原理、數學方法、應用範圍,而且還要能給出您對這門科學的看法,包括一些您認為不合理部分的看法。

1.2 任何一門科學都是人類認識自然、改造自然的智慧結晶,經過千白年發展與完善,已基本定型。我們能看到的所謂「錯誤」,先哲們可能早已思考過了,因此,多了解一些物理學發展史,很有必要,特別是對您要挑戰的物理學領域的發展史。當然,了解目前這一領域的科研新動向也十分重要!

1.3 任何一門學科的發展都有繼承性,在挑戰這門科學時,也必須遵守「揚棄」原則,否則,您就不是在挑戰這門科學,而是在「創造」一門新科學,但任何一門新科學的創造都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允許脫離「嚴謹、自洽、驗證」等理論組成體系原理,否則,那就只能算是一門「新哲學」或翻版「神學」。

1.4 任何一門科學建立都有自己 「最基本」的原理,這個原理不但是這門科學立論的靈魂,也是它發展、運用的綱領,因此,了解違反它 「最基本」原理的例證,十分重要。

比如,牛頓力學,他的立論基礎就是「動量守恆」原理,慣性定律、加速度定律、作用力與反作用定律都可以用動量守恆規律來敘述,只不過我們習慣了牛頓先哲的敘述罷了。

    在宏觀物理運動上,用牛頓三大定律及萬有引力定律基本都可以「得心應手」地給予解決,但在微觀粒子運動上,牛頓力學體系就不顯得不那麼「得心應手」了,為什麼?是不是微觀世界就不遵守「動量守恆」原理了呢?非也!量子力學不但強化了「動量守恆」原理,而且連牛頓的力概念也給予淡化了,為什麼?因為力概念與「動量守恆」原理等價,且牛頓的力概念初始物理含義是指「接觸物體」之間的相互動量守恆傳遞,對於「非接觸」物體的動量傳遞——場力,就顯得「不合時宜」。雖然他在萬有引力定律中也強調二個物體之間力的存在,但這已不是他的「原始」力概念範疇了,而是藉助於惠更斯描述機械圓周運動的力公式才將他的萬有引力概念納入「疑似接觸力」來,這就使人產生了困惑:牛頓力學原理不是一個完整的自然體系,而是由二個部分組成:(1)三大定律部分 (2)萬有引力部分。

當庫倫用「類推法」完成了他的電荷、磁荷力公式後,就沒有辦法再按牛頓的三大定律思路來組織自己的敘述語言和推演論證,於是就產生了「場理論」,這個理論幾乎完全拋棄了牛頓三大定律的思維模式,不過,牛頓萬有引力定律到可以納入「場理論」里來。

量子力學雖誕生在電磁學出現「災難」之際,但它還是脫離了電磁學母體,「自立門戶」;它「自立門戶」的基本原理還是「動量守恆」,不過,比電磁學更進步的是,脫了牛頓力學的束縛,走得更遠些;同時,它還「發揚」了電磁學中庫倫磁荷定律與磁矩概念,將電磁學的「靜態場」推廣到帶場運動粒子的「動態場」中去,這就徹底拋棄了牛頓的「經典粒子」概念,這是物理學「了不起的進步」!

但量子力學也有不完善的地方,此類論述文獻「汗牛充屋」,各種挑戰思想可謂「八仙過海」,但始終都沒有形成一個「嚴謹、自洽、驗證」的成熟理論體系;究其原因,可能是量子力學與它們都存在「某種缺失」,這種「缺失」可以是新的物理規律沒有被發現,也可能是我們的基礎物理學理論出了問題。

據我分析,牛頓力學、電磁學、相對論都缺失了對物體自旋及其物理效應的研究,剛體力學雖對自旋有過研究,但沒有對自旋物理效應做過探討;量子力學雖然對粒子賦予了自旋、自旋磁矩概念,但也是「被逼出來」的「被動」接納,因此,也不能算是對粒子自旋物理效應的系統研究。

從宏觀星系、恆星行星,到微觀原子、質子電子,甚至光子都有自旋,也都有磁場表現,這不能不讓我們去關注「物質自旋可以產生自旋磁場效應嗎?」的問題!——由此,展開了我的「研究」之路,從《物質自旋與力的形成》、《關於地球橢圓軌道和自旋變化成因的探討》、到《量子力學磁矩的含義》、《高斯定理的物理意義及其在場物理學中應用的得與失》、《法拉第力線的歷史功績及其誤導》等,都是圍繞這一主題展開的,雖然還有後續幾篇未整理出來,但總的思路與「最基本」原理是一致的。

 

2、其次談談挑戰中對個性的一點看法

2.1 我在上面提到:科研探索,不論是專業、還是業餘的,他們研究的對象、運用的知識都有「共性」基礎,只是思維運用、知識組裝的方法、方式不同罷了。這裡講的「思維運用,知識組裝」的方法、方式,是最能體現挑戰個性問題的;有的人喜歡用哲學語言來論述物理問題,有的人喜歡用數學語言來總結物理原理等等,但萬變不離其宗——物理規律存在客觀實質性。

在我看來,物理學是一門應用科學,理論固然重要,但對理論的可定量性卻不能避而不談,否則,這就不是物理理論,而是「物理哲學」。因此,雖然我們業餘者,由於精力、財力有限,沒有辦法在定量與驗證上取得優勢,但現代互聯網信息平台可以給我們提供一手的「發現」驗證,我們要充分運用好這些「發現」去自覺檢驗自己的理論是不是正確,這就是我為什麼要在自己博客上大量轉載「科技動態」的原因。

2.2 閉門造車,孤芳自賞是我們業餘者最容易陷入的困境,如何擺脫這種不利於挑戰的局面呢?那就要善於交流,多多交流!特別是與自己研究領域相同或相近的朋友們多作溝通,同時,要善於跟比自己強的「大師們」保持聯繫與互動。

挑戰就像「下棋」、「打仗」一樣,要「棋逢敵手,將遇良才」才能有進步和提高!當然,在交流中要保持謙虛、友善的態度,同時要善於讚賞與自己觀點不同的人,因為,不同觀點可能就是對您研究結果的最好驗證。

2.3 拋棄功利心理,將研究成為一種樂趣,做到生活中「能伸能屈」,研究中「能入能出」,不要影響自己物質生活與家庭擔當。我們畢竟是業餘者,自食其力是我們生活的唯一選擇,生活要過,家人要吃,不能一味地為了自己的一點「娛樂」而「脫塵掛素」,影響一家人的「生活質量」。

2.4 適當、實時地展示出自己的一些觀點與文字論述很有必要。這樣,一方面可以為自己的理論尋找到一個驗證平台,另一方面還可以舒緩自己「懷才不遇」的壓力。我網上經常看到一些業餘者,「哀伯樂,灑盡豪言壯語;嘆知音,感慨對牛彈琴」,但你就不想一想,自己又拿出了什麼可以讓人信服的觀點與文字來說服人家呢?

人說,自古紅顏多薄命,我認為,自古感慨也消瘦啊!

2.4 多看一些不同版本的「同題材」教課書,比較他們對這一領域的不同論述與看法,也很有幫助。比如,趙凱華的《量子力學》與費曼的《量子力學》就有很多不同論述與觀點,從中領悟他們產生不同的原因,最好能依據自己的理解,判斷它們的優劣!他們的「不同」部分有可能就是我們要尋找的挑戰「裂痕」。

2.5 挑戰是有主題、個性、靈魂的。挑戰中,一定要堅持自己的理論,用自己的理論去「同化」過去、別人的理論,這本身就是一種「原始「驗證。

挑戰中,千萬不要「人云亦云,見異思遷「,否則,您不是在挑戰理論,而是在被別人的理論「同化」,這是在為別人做嫁衣裳的行為。如果,您硬要認為這是在充實、完善自己的挑戰理論,我想,您可能永遠要挑戰下去了!因為,新理論、新觀點層出不窮,人的一生精力有限、生命也苦短,您的挑戰理論合時能夠「羽翼豐滿、展翅高飛」呢?

……,……,……,……,……

我還有很多想法,但一想都是些「業餘」啰嗦,那就在此打住吧,省得耽誤大家寶貴的「挑戰」時間。

謝謝朋友們的閱讀,對不當之處,但願您們有寬容之心!對了,您們有什麼挑戰心得,別忘了賜給我一點分享噢!

恭祝大家:悟道有成,挑戰成功!生活幸福,思考快樂!

 

以上是我的一點「閑聊」,算是體會,也算總結吧;行文中多有不妥處,望吳老師、朋友們給予包容和海涵!

順賦油句幾行,以示對老師的敬意:

北京,有風,有沙、有雪,

擋不住您對聯誼會的美好憧憬!

高能所,落葉,曲徑,冰霜,

掩不了您對業餘探索者的熱忱!

孤月映樓,志傑情懷,

洗盡了您身上的塵埃,

留下的只是一朵蓮花,

獻給天下無名的開拓者……

 

天真的冷了,望老師多穿點衣服,多多保重身體!

祝老師您:生活快樂納智慧,身體健康享幸福!

祝聯誼會:雪地迎春展捷報,霜天競飛雁隊齊!

 

學生:   司 今

2013.11.30 敬呈

 

 

N0.11

尊敬的吳老師:您好! 看到您最近忙碌的行蹤,晚輩倍感慚愧!為了聯誼會的發展,您嘔心瀝血,奔波征程,給那些盡玩嘴上功夫之人以有力回應!今天,看到王令雋老師的想法、建議,覺得很好;聯誼會真的需要有一個領軍團隊,否則,游兵散勇終不能夠打出勝仗來。另外,我近期與王老師交流了光的波粒二象性問題,雖然我們的思想暫不能統一,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王老師的物理功底太深厚了,值得晚輩好好學習與討教,只是他太忙,總不好意思太多地打擾他。我們的分歧有一點是在微觀粒子的磁矩認識問題上,而磁矩問題是量子力學最基本概念之一,同時也是我們認識、研究微觀粒子運動時最有效的物理手段之一,因此,對它本質的認識與理解十分必要。最近抽空將我在《格物》上刊出的《量子力學磁矩的含義》作了補充、修訂,想在您的博客上刊出來(文章放在「附件」中),供大家討論,同時也肯望您能夠給出一點中肯的指點與評論!----當然,這可能是一種奢望,因為您太忙! 秋天臨近,我沒有收穫,但看到您的風景,由然升起一腔感動與希望!對一個老人來說,風塵僕僕有點殘酷;但對一個追求理想與信念的人來說,它是一種年輕、一份快樂!路漫漫其修遠兮,您的背影在求索真理的征程上灑下了動人的光輝......您是聯誼會的驕子!您是我們的楷模! 祝您永遠身體健康,幸福快樂!                                                                                                                    學 生: 司  今                                                                                                                           2013.9.9敬上 

N0.12

尊敬的吳老師:您好!

 

再次收到您的郵件,很高興!

您提出的問題很好,但對我這個「純業餘者」來說,還真有點大了,不好回答;但聯誼會的發展需要大家來「捧場」,那我就不能託辭了,就此談點粗淺看法吧,不妥處還望老師您與「同志們」海涵!

對您提出的「你認為民科如何進行科研工作?」問題,我在上一封問候郵件中給予了略述,這裡就不再多論了。

至於您給出的「你研究的歷史,有什麼重要發現?」問題,題目太厚重,我只能作點簡略陳述:

我的研究歷史是從高中「開始」、大學「發展」,工作後「提高」到現在打工路上「總結」,是一個螺旋發展過程,其中的喜怒哀樂就不必多說了,但有一點需要強調:不論是搞哲學研究還是物理探索,一定要有自己的思想脈絡,不要「東一榔頭西一棒子」亂敲,否則只能是一種「自娛自樂」或「趕時髦」的行為!

我的研究歷史很複雜,那就稍微啰嗦一點吧:

從迷戀圓周運動到機械波方程,我感到我們的波動理論存在「迷人心智」的地方。

從LC振蕩到電磁波,我看到電磁波理論存在缺陷,特別是麥克斯韋用庫倫磁荷公式與庫倫電荷公式係數得出c=3×108 m/s,說成是光速,我感覺很不合物理邏輯。

從水漩渦、龍捲風到泰勒渦旋、奇異吸引子,再到太陽系、銀河系等運動,我看到渦旋現象普遍存在,但我們物理理論對其形成、運動的物理機制知之、研究甚少。

從接觸陀螺運動、特別是磁陀螺運動後,我才看到物理理論再「發展「的曙光,因為磁陀螺運動與自旋星體、自旋粒子極其相似;帶著這一「感悟」,我嘗試性地解釋了「洛倫茲運動」,結果較滿意;接著將這一「發現」運用到「波粒二象性」的探討中,我這才明白:現代物理學的全部奧秘都藏在自旋與自旋磁場效應中。

從伽利略自由落體運動運動中我看到,開普勒三定律所描述的行星運動本質,也看到了玻爾能級理論存在的缺陷與失誤所在。

從狹義相對論中我看到,光速不變原理就是能量守恆的延續,慣性系理論就是自旋變化對物體運動影響的差異;至於廣義相對論,其本質就是用黎曼幾何取代高斯的密度場、對萬有引力定律重新描述的結果,是對牛頓萬有引力公式的再「翻譯」。

從量子力學中我看到,量子理論論述的本質就是用電磁學、剛體力學等的一些理論去描述一種磁陀螺運動——自旋粒子,不信,我們可以從歐拉陀螺運動方程組與量子力學中的一些公式存在「一一對應」性中得到「證明」。

……,……,……,……

反觀牛頓力學、剛體力學、流體力學及相對論力學、量子力學等都缺失了對物體自旋及其自旋效應的研究。從物理史縱向比較中,我又發現:我們物理學對陀螺運動、特別是磁陀螺運動、自旋磁場及場物理意義的認知存在缺陷或誤區、甚至混亂!

談到真正意義的「發現」,我到覺得有一個觀點值得提一提,那就是自旋物體可以產生自旋磁場,但由於自己精力、財力所限,無法驗證,實屬遺憾!

同時,讓我感到鬱悶的是:自己苦心寫出的文章得不到高人指點、不知對錯、也無法通過正常渠道發表出來,只能在網上「自娛自樂」。

現在,我唯一的願望就是把剩下支持我觀點的幾篇基礎文章整理出來,發給您;我認為:與其悶在心裡、帶到墳墓,到不如放到網上供大家討論;如果我的觀點對人們認識自然規律有一點點幫助的話,那我也就心滿意足了!至於擔心別人「盜用」問題,我想,「被盜」也是一種認可,也是一種幸福吧。

至於您給出的「得失、經驗與教訓如何?」問題,對一個「純業餘探索者」來說,這真是一個沉重的話題!我這裡只能吟油詩一首算作回答吧:

 

《網蟲之戀》

 

假如我走了,我的網頁還在嗎?

我的心血,我的靈魂,我的寄託......

能否在此搭起一座驛站,

作為我來世回歸的起點!?

假如我走了,我的網頁還在嗎?

我的開始,我的生命,我的輪迴......

能否在此托起一片藍天,

作為我前世懺悔的記錄!?

 

天凍北京,望老師多多保重身體!

聯誼會大旗還要在您手中高高飄揚,

厚重歷史還要在您滄桑的肩上寄託!

在此,

祝福老師您:走老人路,揚年輕心,永遠幸福、快樂!

祝願聯誼會:天生一個仙人洞,無限風光在險峰!努力攀登!

 

學 生:  司 今

2013.12.8敬上

 

 

 

【附】:今天下午上網看到您祭奠張志傑老師的一張照片,感概萬千!現作附件發給您,望您能刊登出來,讓我們會員走進您豐富的內心世界,了解您,了解聯誼會事業!

 

           一個滄桑老人,不去享晚年清福,卻苦苦支撐聯誼會大旗,為了什麼?

 

       司  今(jiewaimuyu@126.com)

 

 

看了吳會長這張祭拜張志傑老師的照片,我明白了:

「世界上有兩件東西能夠深深地震撼人們的心靈,一件是我們心中崇高的道德準則,另一件是我們頭頂上燦爛的星空。」——康德

看圖生情,感慨萬千,隨書短句幾行,以表敬意!

紙杯酒,雪蓮花,

桃李左右滿天下,

一個蘋果寄思念,

一個蘋果托牽掛,

縱有金菊千絲淚,

縱有日記萬行話,

怎奈背影還遠發!

人生無常處,

小人到長壽?!

天理、人理、法理...

咋一個「亂」字寫得下?

 

向吳會長致敬!

望老師,保重!

     願張志傑老師的義工精神永垂不朽!

 

 

N0.13

尊敬的吳老師:您好!

 

我上網看到您採納徐建民老師建議所發出《我理解的相對論》問題討論的號召,這是一個很好的交流形式與討論議題,因為我們很多人整體在挑戰相對論「這」與「那」的問題,卻對相對論歷史背景及其思想內容並不太了解和理解;有些「同志」即使知道了一點,那也可能只是皮毛。挑戰一個理論,如果您不知道、不理解又如何去大談挑戰呢?

至於您提到讓我也寫一點關於這方面看法之事,從內心來講,我本人對討論相對論議題不太感興趣,因為我還沒有能夠深入了解它;雖然大學裡學了一點,那也只能算是「九牛一毛」,因此,我也就不想把有限精力放在這個「陌生問題」上作過多言論,因為,對不太了解的東西言多必失!

我始終認為,對相對論問題不能孤立的去看待和討論,必須將相對論的思想內容放到整個物理學體系中來全盤考慮,否則,那可能又是在演繹「盲人摸象」話劇!

我曾經與姚遠好友達成共識:我們物理學建立的基礎是不牢固的,它存在一些缺失或認識誤區。因此,我想將物理學基礎問題探討清楚了、再去思考相對論問題可能會更好一些,也才可能看清相對論存在缺陷的本質所在。

不過,我在對物理學基礎「反思」過程中,也會穿插一些關於相對論的議題,但這只是對它的一些零散認識與解讀,我認為,「集腋成裘」可能是理解、認知、挑戰相對論的較好路徑之一;不過,這只是我個人感受與看法,「因人而已」才是「普遍真理」。

我以後探討相對論問題可能也是從它建立的物理基礎——慣性系開始著手思考。我對相對論一直有一種粗淺看法:愛因斯坦相對論比牛頓力學更進一步的地方主要表現在對慣性系的認識與推廣上;牛頓力學是建立在完全符合慣性定律基礎之上的慣性系統中的,愛因斯坦突破了這種認識,將牛頓的靜止或勻速慣性系推廣到含有加速度的非慣性系中去。

愛因斯坦所描述的非慣性系統主要是指線加速度系統,其中並不包括旋轉慣性系統(這一點,王令雋老師看得很透徹!),而旋轉慣性系也是一種非慣性系,而且這種慣性系在宏觀太陽系的行星運動和微觀原子系的電子運動中是最普遍存在的慣性系。

那麼,我們是不是有理由提出這樣的問題:愛因斯坦相對論是不是缺失了對旋轉慣性系統中物體運動情況的論述?如果是,那麼我們在討論相對論問題時是不是應該考慮一下:在旋轉慣性系下對物體運動的描述與現在的描述有什麼不同?

我最近還是沿著我的整體思路整理了二篇小文,也是關於我們基礎物理學問題的,我本想再斟酌一段時間發給您,怎奈快過年了,我又要像候鳥一樣得回家了。回家意味著我的思考要中斷一陣子,因為面對妻兒老小,一年沒有回家,要分一點關懷與愛給他們。我雖嚮往自由空間,但人不是生活在真空里,既然有了家庭,就要勇於擔當。我曾經給您信中透露,我最怕過節,因為節日對一個打工者來說,那就意味著孤獨,但過年不同,回家享受喧鬧,那是另一種義務。生活是生命的延續,那裡有天倫之樂;探索是人性的延續,那裡有思考之樂!這二種之樂都是人一生應該享有的權利,因此我們不可能盲目地去下賭注的享受一種之樂而荒廢另一種樂趣,否則,我們的生命里程將會留下另一種遺憾!這就是我在業餘探索路上的真實感悟!

那我這裡就先發《動能定義分析及圓周運動動能修正初議》一篇給您,願您先睹與分享,如果您認為有什麼可取之處就放到網上供大家討論吧;此文畢竟是我一人之思,有一些不正確的認識與論述,還望老師您及「同志們」給予多多指評!

下一篇是《關於陀螺運動及其研究方法的探討——陀螺進動中動量、動能守恆之分析》,因我暫不太滿意,那就再斟酌一下,以後再發給您吧。

此二篇就算我對您提出 「倡議」的回復吧,雖不太合您「倡議」主題,但因這段時間忙於工作轉接和提前回家過年,不可能再靜下心去認真思考相對論問題了,誠望老師您能夠納之,並予理解與諒解!

參加聯誼會一年多了,我的總體感受是:老師義舉是聯誼會之福,也是我們這些流浪的業餘探索者之福!

在此,順擇幾句以前的感言與老師共勉吧:

求索難兮,對天長歌!

其修遠兮,鍥而不捨!

春潮湧兮,吾為潛流!

春天來兮,化蝶而飛!......

————以此獻給老師您及天下無名的探索者們!

 

願老師保重身體!祝老師生活幸福,天天快樂!

祝聯誼會在不久的將來能夠迎得「春天來兮」!

 

學 生: 司 今

2013.12.20敬呈

 

N0.14

尊敬的吳老師:您好!

 

謝謝您與夏荷老師能夠看得起我,我本是聯誼會一個無名之輩,根本沒有寫過像「新年獻詞」如此重要的文章,您們讓我操筆真受寵若驚!

但您們的信任與鼓勵給了我巨大的勇氣,於是,這幾天我就「搜腸刮肚」地亂砍了一篇,不知到合不合「新年獻詞」主題,忐忑之中發給您們過目,其中多有語無倫次和信馬由韁之處,望您們看後別見笑!(文章見「附件」)。

我本想在夏冰老師的原文基礎上改寫一下,但他嚴密的論述思維讓我望而卻步,只好按自己的想法寫一點吧,不過,我是一個散漫的人,文章構思也一定很散漫,新年獻詞是聯誼會承前啟後的宣言,望您們慎重待之,能用則用,不能用也彆強求!

同時,我還是建議能夠以夏冰老師的文章作今年的獻詞會更好些!

 

致禮!

 

預祝吳老師:新年快樂!

衷祝吳老師:身體健康,生活幸福,天天快樂!

預祝聯誼會:新年更有新氣象,發展大有新天地!

 

 

學 生:   司 今

2013.12.26敬上

 

 

N0.11

  


推薦閱讀:

iphone6怎麼導入通訊錄?
香港辦事最全通訊錄,一份在手,萬事不愁
【技術】如何對多文件夾下數據進行高效優雅的處理——合併,拆分,轉碼?

TAG:通訊錄 | 老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