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宗無相懺悔的理論與實踐
05-31
摘 要 : 懺悔是佛教修行的一個重要法門 ,在佛教徒的修行生活中無處不在 ,但有意思的是 ,懺悔一詞卻被義凈批評為對相關梵文概念的訛譯 。 其實 ,佛經傳譯中土前中國尚無懺悔一詞 ,翻譯家們亦非不知梵文懺摩與阿缽底提舍那的含義 ,他們是為了表達方便而以音義合譯的方式新創了懺悔一詞 。 懺悔與戒律有關 ,由於戒律可以分為有相戒與無相戒兩種 ,懺悔也可以分成有相懺悔與無相懺悔兩種。 禪宗傳授的戒是無相戒 ,其修行的懺悔自然是無相懺悔。 無相懺悔的理論依據是萬法自性本空的思想 ,其實踐內容包括知所犯錯 、觀
推薦閱讀:
罪性空 、除滅罪過 、徹底放下 、永不再犯和念念牧牛等環節 。 在佛教中 ,無相懺悔不但切實可行 ,而且是最徹
底、最有效的改過方法 。一、「 懺悔 」 的由來佛學界論及懺悔的含義時 ,皆以唐朝大譯家義凈 (635~713)之說為正 [ 1 ] (P11~28) 。 這固然沒有問題 ,但我們未必注意到 :義凈所立雖然為正義 ,而其所破亦未必訛謬。 為了辨明這一點 ,這裡仍然將義凈那段關於懺悔的著名論斷引述出來 。 義凈在《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 》卷 15 《 污家學處 》的夾注中說 :「 言懺摩者 ,此方正譯當乞容恕 、容忍 ,首謝義也 。 若觸誤前人 ,欲乞歡喜者 ,皆雲懺摩 ,無問大小 ,咸同此說 。 若悔罪者 ,本雲阿缽底提舍那 ,阿缽底是
罪 ,提舍那是說 ,應雲說罪 。 雲懺悔者 ,懺是西音 ,悔是東語 ,不當請恕 ,復非說罪 ,誠無由致 。 」[ 2 ] (第 23卷 , P706a) 義凈所說的懺摩是梵文 k□ama 的音譯 ,乃容忍 、忍受、寬容之義 [ 3 ] (P326) , [ 4 ] ( P393) ;所言阿缽底提舍那是梵文 āpattip ratideana的音譯 , āpatti有災禍、過失 、罪過等義 , p ratide a n a有向 …… 說 、對 ……說之義 [ 4 ] (P611) 。 兩者合起來理解 ,就是慧琳《 一切經音義 》卷 22引慧苑《 新譯大方廣佛華嚴經音義 》卷中懺摩一詞的意思 ,即「 請賢聖或清凈僧忍受悔過 」[ 2 ] (第 54卷 , P443c) 。 義凈的解釋與懺悔法門的實際內容完全相合 ,堪為正義 。
在佛教傳入中國之前 ,中國文字中不見「 懺悔 」這個合成詞 ,載籍所見只有「 懺 」 與「 悔 」 兩個單字 。 其中 ,「 懺 」字出現比較晚 ,最早收錄此字的字書當為《 方言 》,寫作「 懺 」,為秦晉間方言 ,義為好或善 ;此後 ,懺又有怒義 。 此字寫作「 懺 」 時義為悔 ,此義似因佛教傳入而有 。 「 悔 」 字則出現得相當早 ,甲骨文里已有此字 ,有「 悔恨 」 義 ,此後《 易經 》等典籍也主要是在這個意義上使用悔字 。 儘管「 懺 」 和「 悔 」 二字含有悔過的意思 ,但均側重於犯過錯者的自我悔罪 ,而沒有表達義凈所說「 懺摩 」 與「 悔罪 」 兩個概念的核心內涵 — — — 向別人坦白並請求他 (們 )容忍或寬
恕 。 因此 ,義凈批評人們用這個概念來表達懺摩與悔罪的內容「 誠無由致 」,從字源學意義上是頗有道理的 。不過 ,一個明顯的事實是 ,與「 懺摩 」 和「 悔罪 」 兩個概念的合成義相同的「 懺悔 」 這個概念很早就在佛教翻譯中出現了 。 例如 ,早在三國時期 ,康僧會於太元元年至天紀四年間 (251~280)所譯的《 六度集經 》中就載稱 ,佛陀過去世做窮人時 ,曾隨商人乘船出海 ,商人皆因船傾而殞命 ,窮人卻因晝夜「 奉齋懺悔 ,慈向眾生 」[ 2 ] (第 3卷 , P19a)得到海神施救 ,安全回到故土 。 依台家對懺悔的分類 ,窮人此處所行當為觀相懺 ,即通過在定中觀佛相的方法 ,將自己的罪
過向佛陀發露出來 ,請求佛陀寬恕 。 又如 ,東晉佛陀跋陀65羅譯《 雜阿含經 》卷 23記阿育王懺悔自己從前殺人罪過雲 :「 彼阿育王於佛所極生敬信 ,合掌向比丘作禮 :" 我得大罪 ,今向比丘懺悔 。 我之所作 ,甚為不可 ,願為佛子 ,受我懺悔 ,舍心勿復責 ,我愚人今復歸命 。 』 」[ 2 ] (第 2 卷 , P164c~165a)此處阿育王所行當為台家所謂作法懺 ,即依照戒律規定面對僧眾坦白自己的罪過 ,請求僧眾容忍 。 面對這種現象 ,我們不能隨便說佛教翻譯家們用詞不當 ,比較好的解釋是 :翻譯家們基於「 懺 」 與「 悔 」 皆有悔過之義 ,於是就採用
音義 (義凈所謂「 西音 」 與「 中語 」)合譯的方式創造了「 懺悔 」 這個概念 。 換句話說 ,我們本來就不應僅僅在字源學而應在佛教教理的意義上理解「 懺悔 」。 如此看來 ,義凈所謂「 懺悔 」 「 不當請恕 ,復非說罪 」 一說 ,反倒在有見於文字語源的同時失察於文字字義的變遷了 。二、有相懺悔與無相懺悔佛教懺悔的具體內容和方法很多 ,不過 ,如果我們從性與相兩面將戒律分為有相戒與無相戒兩類 ,那麼也可以相應地將懺悔分為有相懺悔與無相懺悔兩類 。所謂有相戒 ,就是有戒的相狀可見的戒 。 有相戒這個
概念在佛典中比較少見 ,阿羅漢優波底沙造 、梁 ·扶南三藏僧伽婆羅譯《 解脫道論 》雖曾使用 ,但所指是別解脫 、定共和道共 3種戒中的別解脫戒 ,與本文取義不同 。 本文所用有相戒的取義本於龍樹 (Nāgārjuna,約 150~250)的相關解釋 。 龍樹《 大智度論 》卷 13有雲 :「 問曰 :" 已知如是種種功德果報 ,云何名為戒相 ?』答曰 :" 惡止不更作 ,若心生 、 若 口 言 、 若 從 他 受 , 息 身 、 口 惡 , 是 為 戒相 。 』 」[ 2 ] (第 25卷 , P154c)《 論 》中從持守戒律的角度稱人能防非止惡為戒相 ,並以殺生戒為例 ,說明發什麼心 、說什麼話 、做什麼事才叫犯殺戒 ,發什麼心、說什麼話 、做什麼事才稱
持殺戒 ,這些都有具體的標準可遵 ,亦即有相狀可見。 據此 ,在家眾的五戒 、八戒 、菩薩十重四十八輕戒 ,以及出家眾的沙彌戒 、沙彌尼戒、式叉摩那尼戒 、比丘戒 、比丘尼戒等等 ,但凡可以訴諸語言和事相的佛教戒律 ,都是有相戒 。所謂無相戒 ,就是沒有戒的相狀可見的戒 。 無相戒這個概念在佛典中很早就有了 ,西秦 ·釋聖堅譯 、屬於華嚴部的《 佛說羅摩伽經 》 ( 《 華嚴經 · 入法界品 》的異譯 )卷上記善財童子到日光泉參訪 ,見到許多法相莊嚴的比丘尼時 ,對她們有這樣的描述 :「 其心善寂 ,調伏諸根 ,如大龍象 ;如如意珠 ,普適眾願 ;心無所著 ,猶如蓮花 ;如師子王 ,
威伏眾獸 ;安住不動 ,得無相戒故 。 」[ 2 ] (第 10 卷 , P855a)經文雖然沒有解釋何謂無相戒 ,但清楚地告訴我們 ,持守無相戒的功德是不動心 。 《 佛說觀佛三昧海經 》則將無相戒與無相布施 、忍辱 、精進 、禪定、智慧相提並論 ,該經卷 4 《 觀相品 》論及「 如來胸德字萬字 」 觀時雲 :「 善男子 ,汝繫念故 ,見諸佛光 。 諸佛光中說無相施 ,說無相戒 ,說無相忍 ,說無相精進 ,說無相定 ,說無相慧。 汝聞此法 ,慎勿驚怖 ,過去諸佛繫念思惟 ,亦聞是法 ,亦解是相 。 解是相已 ,不畏生死 ,處大地獄 ,阿鼻猛火盛不能燒 。 雖處地獄 ,如游天宮 。 是故萬字名實相印 。 」[ 2 ] (第 15 卷 , P665a)這意味著無相戒就是六度波羅蜜之一 ,其內涵就是一切法自性本空 、自性不可得 。 這實際上是以無相的實相為戒 。 從眾生的角度說 ,無相戒就是《 梵綱經 》所說的佛性戒 ,即 以 性 相 皆 空 、 自 性 清 凈 、 不 生 不 滅 的 佛 性 為戒 [ 2 ] (第 24卷 , P1003c) ,所以永明延壽《 宗鏡錄 》卷 21 說 :「 如是性戒即法身也 ,法身者即如來智慧也 ,如來智慧者即正覺也 。 」[ 2 ] (第 48卷 , P530c)眾生以性相皆空的智慧面對一切法是為持戒 ,否則就是犯戒 。 如此 ,雖然無相戒從性上說無相可得 ,但從相上說 ,無相戒不是或者所說的無戒之戒 ,而是無相非戒 、相相皆戒 ,即《 梵綱經 》所謂「 十無盡藏戒品是一切眾生戒本源 」[ 2 ] (第 24卷 , P1003c) 。 究竟說來 ,無相戒不是有相戒之外的另一種戒 ,而是空有相即 、空有不二的一切法 (包括有相戒 ) 。與此相應 ,有相懺悔即有懺悔相可見的懺悔 。 有相懺悔一詞不見於佛典 ,經典中與此內涵相同的概念是事懺或作法懺 。 修行這種懺悔的人比較愚鈍 ,違背戒律後 ,不知罪性本空 、罪福無主 ,只能按照戒律的具體規定 (事 )來懺悔 ,所以叫做事懺 ;由於這種懺悔必須依照一定的標準 、方法和次第 (法 )來進行 ,所以又叫作法懺 。 但無論事或法都是懺悔中的相 ,故實即有相懺悔 。無相懺悔即無懺悔相可見的懺悔 。 無相懺悔一詞最早見於智者大師的《 摩訶止觀 》[ 2 ] (第 46卷 , P14a) ,但其思想在佛教經典中早就得到開展了 ,《 觀普賢菩薩行法經 》開示的就是「 無相懺悔 」,《 維摩詰所說經 》提持的也是無相懺悔 。無相懺悔又叫理懺或無生懺 ,其主要內容是通過深觀妄想本空 、罪福無主、不可執著而舍罪 。 這種懺悔的核心是觀空 ,觀空則無相 ,故稱為無相懺悔 。 同樣 ,我們也不能將無相懺悔看成有相懺悔之外的另一種懺悔 ,它實際上是比有相懺悔更加根本和徹底 、能直接懺除各種罪過的根本根源 — — — 妄心的懺悔 。學界有人 、特別有研究基督教者認為 ,中國文化缺乏罪感 ,因而其自我反省能力很弱 。 這種斷言如果排除了佛教 ,那麼論者對中國文化的把握就是殘缺不全的 ;如果包括了佛教 ,那麼論者的斷言就是沒有任何依據的臆測 ,因為懺悔恰恰是佛教理論與實踐的重要內容 。 《 大集法門經 》說 ,僧團日常修行要共同做好 4方面的事情 ,其中一項就是懺悔 [ 2 ] (第 1卷 , P229b) ;《 大方廣佛華嚴經 ·普賢行願品 》說 ,菩薩行者若要成就如來不可思議功德 ,應當修行 10種菩薩行 ,其中第 4種就是懺悔行 [ 2 ] (第 10 卷 , P844b) ;《 占察善惡業報經 》甚至說 ,「 若未來世 ,諸眾生等雖不為求禪定智慧出要之道 ,但遭種種眾厄、貧窮 、困苦 、憂惱逼迫者 ,亦應恭敬禮拜供養 ,悔所作惡 」[ 2 ] (第 17 卷 , P904b) ,即眾生哪怕只想追66求更加幸福 、富足 、安樂的生活 ,都需要懺悔 。事實上也是如此 ,在佛教中 ,一個人如果要成為佛教信徒 ,必須受三皈五戒 ,而受三皈五戒的第一個程序就是懺悔 ,其內容是誦讀受持四十《 華嚴 》卷 40 《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 》所載如下著名的懺悔偈 :「 我昔所造諸惡業 ,皆由無始貪瞋痴 ;從身語意之所生 ,一切我今皆懺悔 。 」[ 2 ] (第 10 卷 , P847a)出家僧團半月舉行的布薩活動 ,懺悔也是其中的核心內容之一 ;在暮時課誦中 ,僧眾們每天都要唱誦《 禮佛懺悔文 》;有的佛教僧眾修行的主要法門就是懺悔 。 因此 ,完全可以說 ,懺悔在佛教生活中無處不在 。佛教為什麼如此重視懺悔 ? 這基於佛教的終極追求以及它對包括人在內的眾生的認識 。 佛教認為 ,宇宙萬物的本性是空性 ,所謂萬法自性本空 ,而包括人在內的種種眾生由於無始無明遮蔽 ,非但不能見此真相 ,反而執萬法為實有 ,並由此生出種種顛倒見解 ,造出種種惡業 ,遭受種種惡報 ,輪迴於六道苦海 ,難有出期 。 佛教為令眾生遠離苦海而安立了戒定慧三學 ,眾生只要依三學修行 ,就能夠改邪歸正 、遠惡從善 、離苦得樂 。 然而 ,眾生過去無始以來與三學相悖或相異的見解和行為太廣太深 ,這極大地阻礙了他們對三學的信仰與實踐 ;即使他們現世迷途知返 ,也難以圓滿踐行三學 ,經常出現的也是偏離三學的思想言行 。 因此 ,只要眾生想在思想 、言行和生命品質上有所改善 ,就一定要先修行懺悔 。懺悔罪障 ,道德上意味著犯罪者具有自慚形穢的羞恥心 ,思想上意味著犯罪者已經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所在 ,心理上意味著犯罪者已漸漸從罪過帶來的心理重壓中解放出來 ,這些都是眾生進一步棄惡從善 、圓滿修行的基礎 。如《 占察善惡業報經 》所說 :「 未來之世 ,若在家 、若出家諸眾生等欲求受清凈妙戒 ,而先已作增上重罪 ,不得受者 ,亦當如上修懺悔法 ,令其至心得身 、口 、意善相已 ,即應可受 。 」[ 2 ] (第 17 卷 , P904c)「 若未來世諸眾生等欲求度脫生老病死 ,始學發心修習禪定 、無相智慧者 ,應當先觀宿世所作惡業多少及以輕重 。 若惡業多厚者 ,不得即學禪定智慧 ,應當先修懺悔之法 。 所以者何 ? 此人宿習噁心猛利故 ,於今現在必多造惡 、毀犯重禁。 以犯重禁故 ,若不懺悔 ,令其清凈而修禪定智慧者 ,則多有障礙 ,不能克獲 ;或失心錯亂 ;或外邪所 惱 ; 或 納 受 邪 法 , 增 長 惡 見 。 是 故 當 先 修 懺 悔法 。 」[ 2 ] (第 17 卷 , P903c)基於此 ,我們也就不難理解佛教為什麼中存在著名目繁多的懺悔法了 。三、無相懺悔的理論基礎禪宗為信眾授戒時授的是無相戒 ,這在《 壇經 》里有明文記載 :「 善知識 ,總須自體 ,與授無相戒 」[ 5 ] (P24) ;「 今既懺悔已 ,與善知識授無相三皈依戒 。 」[ 5 ] (P29) 與此相應 ,作為無相戒的一部分 ,禪宗的懺悔法門也是無相懺悔 。 在禪門中 ,無相懺悔早在菩提達摩那裡就已經成為修行法門 ,後來二祖至五祖 、乃至北宗神秀 ,踐行的懺悔也都主要是無相懺悔 。 不過 ,最全面闡發無相懺悔思想並將它作為一種儀軌確立起來的人則非六祖慧能莫屬 ,因此本文擬以《 壇經 》中的相關論說為中心 ,就宗門無相懺悔的理論與實踐略表自己的淺見 。我們先考察一下無相懺悔的理論基礎 。 眾所周知 ,禪宗的一切法門都從自性中指授出來 ,無相懺悔亦不例外 ,因此如將自宗的無相戒稱為自性戒 ,六祖也將自宗的無相懺悔稱為自性懺悔 。 這在六祖授戒時要求信眾唱誦 3次的「 懺悔詞 」 中有明確的表達 :「 前念後念及今念 ,念念不被愚迷染 ,從前惡行一時除 ,自性若除即是懺 。 前念後念及今念 ,念念不被愚痴染 ,除卻從前矯誑心 ,永斷名為自性懺 。 前念後念及今念 ,念念不被疽疫染 ,除卻從前嫉妒心 ,自性若除即是懺 。 」[ 5 ] (P28)「 懺悔詞 」 中始終強調在自性中除罪 ,並認為這種懺悔方法是能夠徹根徹底滅罪的自性懺 。 在《 滅罪頌 》中 ,六祖也說 ,「 若解向心除罪緣 」,這樣的懺悔才是「 真懺悔 」[ 5 ] (P39~40) 。為什麼禪宗能夠在自性上從事懺悔的修行實踐 ? 這根本上是由自性的性質決定的 。 在禪門中 ,自性一詞非實體性義 ,而是法性義 ,而法性即諸法本性 ,即所謂空性 。 有情眾生作為諸法的一類 ,其本性當然也是空性。 有情眾生的這種性質雖然真實不虛 ,但只有在佛陀那裡才得到圓滿顯現 ,所以又叫做佛性 ;在未成佛的眾生、特別是凡夫那里 ,這種性質只是一種本然而非自覺的性質 ,可以從與佛無二的體性上稱之為佛性 ,但六祖多稱之為自性 、自心或本性 、本心 。 本來 ,眾生的自性是性相如如 、寂照不二的存在 ,超絕了一切言語思慮 ,但六祖非常善巧 ,他從能悟之教(禪宗 )為它方便安立了無念 、無相和無住 3個特性 ,所謂「 我此法門從上以來 ,頓漸皆立無念為宗 ,無相為體 ,無主為本 」[ 5 ] (P19) 。 如果從所悟之法 (自性 )的角度看 ,我們也可以說此三者實際上就是自性具有的特性 。關於自性的無念 、無相與無住的內涵 、功用等等內容 ,本人已有專文論述 [ 6 ] ,這裡僅從懺悔的角度加以申說 。 六祖指歸自性的「 三無 」,如果借用《 起信論 》真如 (真如為自性的同義語 )體 、相 、用的三義來說 ,則無相為自性之體 ,無念為自性之相 ,無住為自性之用 。 無念指自性沒有任何有意生 起 的 善 惡 念 頭 , 所 謂 「 菩 提 本 清 凈 , 起 心 即 是妄 」[ 5 ] (P47) ,此即「 心地無非 」 的「 自性戒 」;無相指自性沒有於任何內 (識 )外 (境 )的虛妄境相 ,所謂「 外離相曰禪 ,內不亂曰定 」[ 5 ] (P22) ,此即「 心地無亂 」 的「 自性定 」;無住指不滯著於內外任何一個境相 ,所謂「 見一切法不著一切法 ,遍一切處不著一切處 」[ 5 ] (P37) , 此即「 心地無痴 」的「 自性慧 」。 六祖實際上告訴我們 ,自性的本真狀態就具足無念 、無相 、無住這一即三 、三即一的無相戒定慧三學 ,而種種有相心都違背了自性的這種本真狀態 ,從自性心地上說都是67犯戒 。 此即禪宗行無相懺悔的根本理論依據 。四、無相懺悔的幾個環節禪宗在此基礎上開展的無相懺悔的確沒有特定的禮懺形式 (否則就不是無相懺悔了 ) [ 1 ] ( P326) ,但卻不能因此說它只是一種不切於實用的玄學理論 。 事實上 ,無相懺悔不僅切實可行 ,只要善於運用 ,它還是最為殊勝的懺悔方法 ,而其主要內容則在《 壇經 》的《 滅罪頌 》中得到了體現 :「 愚人修福不修道 ,謂言修福便是道 ;布施供養福無邊 ,心中三惡元來造 。 若將修福欲滅罪 ,後世得福罪元在 ;若解向心除罪緣 ,各自世中真懺悔。 若悟大乘真懺悔 ,除邪行正即無罪 ;學道之人能自觀 ,即與悟人同一類 。 大師令傳此頓教 ,願學之人同一體 ;若欲當來覓本身 ,三毒惡緣心裡洗 。努力修道莫悠悠 ,忽然虛度一世休 ;若遇大乘頓教法 ,虔誠合掌志心求 。 」[ 5 ] (P39~40)依據此頌 ,結合其他佛教經典和禪師的開示 ,可將無相懺悔的實踐歸納為知所犯錯 、觀罪性空 、除滅罪過、徹底放下 、永不再犯和念念牧牛幾個環節 ,前後環節之間環環相扣 ,共同構成了無相懺悔的內容 ,以下即分別加以解說 。(一 )知所犯錯 。 要懺悔 ,前提是修行者必須知道什么地方犯了戒 。 一個人是否違犯戒律 、錯在什麼地方 ,這對持有相戒的人來說是比較容易了解的 ,因為這些內容在戒律的開遮持犯中都有準確 、詳細和全面的論述 。 但是 ,對於持無相戒的人來說 ,要發現過錯就沒有這麼容易了 ,因為在無相戒中 ,持戒人只要起心動念就是犯戒 ,臨濟禪師 所 謂 「 擬 心 即 差 , 動 念 即 乖 」、 「 擬 心 是 犯戒 」[ 2 ] (第 47卷 , P510b) 。 何以如此 ? 蓋作意所起之心必為有相心 。 具體說來 ,有相心都有哪些 ? 嚴格地說 ,這個問題問得不恰當 ,因為有相心是與無相心相對而言的 ,指的是心念的有相性質 ,與心念的多少沒有關係 。 雖然如此 ,佛教還是從眾生欲心取捨所向闡明了種種不正確 、不健康的心念 ,這就是貪、瞋 、痴三毒心 。依禪宗的無念思想 ,一念愚痴 ,不知惡空 ,產生惡念 ,為惡所染 ,固然是犯戒 ;一念愚痴 ,不知善空 ,產生善念 ,為善所縛 ,同樣是犯戒 。 例如 ,如果我們不知瞋心本空 ,一念生起殺人之心 ,即為此心所染污 ,即已犯戒 ;同樣 ,如果我們不知愛心本空 ,一念生起愛人之心 ,亦為此心所染 ,亦為犯戒 。 從無相戒的高度說 ,一般人明白起取噁心是犯戒 ,但不明白起求善心也是犯戒 ,關鍵在不知此求善心是有相心 ;許多佛教信眾 、乃至久修之士雖然知道起取噁心或求善心都是犯戒 ,但不知起解脫心、成佛心也是犯戒 ,關鍵也在不知此求解脫 、求成佛之心是有相心 , 不少禪師「 呵佛 」、「 罵祖 」、「 謗法 」,其動機不是毀棄三寶 ,正在打掉學人這種執著三寶的有相心 。 起心動念固然是犯戒 ,不起一念就是持戒嗎 ? 未必 。 如果慧眼不開 、法相不辨 ,如同木石般一片渾沌 ,這不是般若波羅蜜意義上的無念 ,而是植物人意義上的愚痴 。 依六祖的看法 ,這種「 百物不思 」 的人看起來似乎沒有什麼念 ,其實他們的心念執著於此「 不思 」(死寂 ) 之境 , 因此他們只要「 一念斷即死 , 別處受生 」[ 5 ] (P19) ,將在苦海中輪迴 。 這就是為什麼雲門大師說不起一念過如須彌 [ 2 ] (第 47 卷 , P547c) ,這也是為什麼禪宗反對沉空滯寂的枯木禪 。 總之 ,修行者如《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所謂「 無所住而生其心 」[ 2 ] (第 8卷 , P749c) 是為真持戒 ,若「 有所住而生其心 」 即是犯戒 。由於修行者在一念萌動之時就清楚地覺知是否犯了戒實在非常困難 ,因此 ,初入禪門者往往得藉助種種有相戒來對照自己的心行 ,以幫助了解自己是否犯了戒 。 《 筠州洞山悟本禪師語錄 》載洞山良價禪師規誡弟子時就說 :「 不思 戒 律 , 破 卻 威 儀 , 取 一 生 之 容 易 , 為 萬 劫 之 艱辛 。 」[ 2 ] (第 47卷 , P516b)之所以如此 ,原因在於一切有相戒無非是覺悟了自性的佛菩薩為迷執的眾生覺悟自性施設的戒律 ,根本上是自性在眾生身 、口 、意三業上的如實體現 ,眾生依之踐行 ,必然引導自己回歸自性戒的本真狀態 。 從這個意義上說 ,禪師們表現出的種種「 輕毀 」 戒律舉動 ,並不像某些人想像的那樣是慢戒 ,而是破斥學人對於戒相的執著 。 實際上 ,一個真正的禪師恰恰是最完全徹底地持守戒律的人 。禪宗的行者雖然要藉助有相戒來發現自己的罪過 ,但懺悔罪過時卻不像聲聞那樣以事懺為宗 ,更不是像愚痴凡夫那樣妄圖通過累積福德來懺悔 。 如果說聲聞的懺悔只不過是不究竟的有相懺悔 ,那麼妄圖通過修福來滅罪的懺悔則是不知懺悔為何物的愚行 ,這種人的結果必然是「 布施供養福無邊 ,心中三惡元來造 」。 禪宗的無相懺悔是直接在一念發動處除掉貪 、瞋 、痴 3種惡念 ,亦即六祖所謂「 向心除罪緣 」。(二 )觀罪性空 。 如何斷除心中犯戒的因緣 ? 六祖的《 自性見真佛解脫頌 》說 :「 真如自性是真佛 ,邪見三毒是魔王 。 邪迷之時魔在舍 ,正見之時佛在堂 。 性中邪見三毒生 ,即是魔王來住舍 。 」[ 5 ] (P74) 此處「 正見 」 指般若波羅蜜 ,即運用般若智慧觀罪性本空 。 六祖明確說 :「 自心地上覺性如來 ,施大智慧光明 ,照曜六門清凈 ,照破六欲諸天下 ,照三毒若除 ,地獄一時消滅 。 」[ 5 ] (P46)「 自心地上覺性如來 」謂行者自性本具的如來覺性 ;大智慧即摩訶般若波羅蜜 ;六門包括眼 、耳、鼻 、舌 、身 、意六根和六入 ;六欲諸天即欲界六天 、色界十八天和無色界四天 。 眾生輪迴三界 ,皆因六門 、特別是意門不凈 。 但見不凈 ,禪宗都要求行者從自性本具的般若波羅蜜發起觀照 ,剎那間滅除三毒 。可是 ,修行者如果已見性 ,則意味著已斷除三毒根本 ,不存在起般若觀照斷除三毒的問題 ;修行者如果尚未見性 ,自性本具的智慧難有力量 ,又如何能起觀呢 ? 這就要求禪宗的修行者具有足夠的信心 ,即堅信《 觀無量壽佛68經 》所說「 是心作佛 ,是心是佛 」[ 2 ] (第 12卷 , P343a)是一個真實不虛的事實 。 宗寶本《 壇經 》也說 :「 本性是佛 ,離性無別佛 。 」[ 2 ] (第 48 卷 , P350a)只要樹立起這種信心 ,就會產生巨大的智慧力量 ,用這智慧力量發起關照 ,照樣能夠照見罪性本空 ,剎那間斷除三毒 。 因這種力量由信仰先覺悟了自性的佛陀而來 ,本質上與修行者自性本具的智慧力量無二無別 ,因此也可以從體性上說這種力量由自性如來所施發 。這就是為什麼六祖授歸依要授無相的自性三歸依 [ 7 ] ,這也是為什麼禪師每每教誡學人不要忘記自己就是佛 。那麼 ,如果犯了戒 ,具體如何起觀呢 ? 在禪門中 ,幾乎沒有人會回答這樣的問題 。 禪家本來認為心地法門「 一落言詮 ,皆成糞土 」,即語言文字容易被行者執著為實有 ,但這不意味著禪宗沒有觀罪性空的方便 。 依我之見 ,《 觀普賢菩薩行法經 》和《 維摩詰所說經 》的相關論說正是禪宗無相懺悔實踐中觀罪性空所用的方便 。 《 觀普賢菩薩行法經 》說 ,如果一個修行者犯了戒 ,應當修如下的觀想 :「 觀心無心 ,從顛倒想起 。 如此想心 ,從妄想起 ,如空中風 ,無依止處 。 如是法相 ,不生不滅 ,何者是罪 ? 何者是福 ? 我心自空 ,罪福無主 。 一切法如是 ,無住無壞 。 如是懺悔 :觀心無心 ,法不住法中 ,諸法解脫 ,滅諦寂靜 。 如是想者 ,名大懺 悔 , 名 庄 嚴 懺 悔 , 名 無 罪 相 懺 悔 , 名 破 壞 心識 。 」[ 2 ] (第 9 卷 , P392c~393a)據此經文 ,無相懺悔要求犯戒者首先觀如是不生不滅的法相 :其心本空 ,犯戒心 (想心 )是從顛倒邪見所起的虛妄心 ,同樣如鏡花水月虛幻不實 、了不可得 。 依此慧見進一步觀照罪福皆無實性 :觀境境空 ,境非罪福之主 ;觀根根空 ,根非罪福之主 ;觀識識空 ,識亦非罪福 之 主 ; 罪 福 之 性 「 不 在 內、 不 在 外 、 不 在 中間 」[ 2 ] (第 14卷 , P541b) ,則無罪福之性可言 ;既無罪福之性 ,何有罪福可得 ? 了知罪福本空 ,則想心滅盡 ,眾罪雲消 ,達到六祖所謂「 三毒惡緣心裡洗 」 的自性清凈境界 。(三 )除滅罪過 。 懺悔的直接功能就是消除犯戒者的心理壓力 。 我們知道 ,人犯了錯誤會產生慚愧感和自責感 ,一個佛教徒犯了戒 ,其心裡出現的慚愧感和自責感當然更加深重 ,除非他 (她 )不是信仰虔誠的佛教徒 。 這種慚愧感和自責感帶來的直接後果就是壓抑 、焦慮 、煩躁等不健康的心理狀態 ,這是會嚴重影響修行者進修和悟道的 。 據心理學家弗洛姆 (1900~1980)研究 ,處於這些心理狀態下的人即使不致於精神失常 ,他對人和世界的把我都是虛妄的 :「 第一 ,處於人格失調性歪曲 (移情作用 ) 。 不是以我整個的自我 ,而是以分裂的 、幼稚的自我 ,從而我是把他人當作我童年時代對我有意義的人來體驗 ,而不是按他的本來面目來體驗 。 第二 ,處於壓抑狀態的人 ,是以虛妄的意識來體驗這個世界 。 他並沒有看到存在物的真相 ,而是把他的思想投射於事物上面 ,按其思想的投影與想像來看事物 。 正是這種投射與偏曲的幕幛 ,使他產生種種激情與焦慮 。 最後 ,是受到壓抑的人並沒有體驗到人與事物不過是以思維作用去體驗 。 他自以為與世界相通 ,其實他不過是在與語言接觸 。 」[ 8 ] (P487) 儘管弗洛姆肯定自我的立場是佛教不同意的 ,但他對處於壓抑狀態下的人的不健康表現的闡述卻是佛教認可的 :他們在情感上從補償自己心理需要的角度來感受他人和世界 ,在理智上從受到種種歪曲的思維來認知他人和世界 。 這樣 ,他們雖然不致於瘋狂 ,卻無法看到人和世界的本來面目 。對消除心理壓抑 、拆除心理障蔽來說 ,無相懺悔無疑 是最為徹底的懺悔 ,非常殊勝 。 何以見得 ? 對此 ,我們不妨與有相懺悔相比較而加以說明 :有相懺悔雖然具有緩解犯戒者精神壓力的功效 ,但這種懺悔的許多條件並非隨時可以滿足 ,犯戒者往往要在等待懺悔的時間 、地點和其他條件成熟的過程中繼續忍受強大的精神痛苦 ;特別它是依據戒律開遮持犯的規定進行的有相懺悔 ,懺悔者往往容易停留於為有相目的進行懺悔的層次 (如為了持好戒 、修好定 ) ,難以當下了達罪福本空的真相 ,從而也就難以徹底滅除根本的罪緣 — — — 妄心 。 無相懺悔則不然 ,由於它是在心上用功 ,犯戒者無論何時何地犯戒 ,皆可隨時隨地懺悔 ,這就免除了犯戒者等待條件成熟的時間 ,當然也就免除了等待過程中遭受的心理折磨 ;同時 ,由於無相懺悔是懺悔犯戒根源 — — — 妄心的懺悔 ,所以只要一念回光照見妄心本空 ,就能像釜底抽薪一樣徹底達成除滅根本罪緣的目的 。(四 )徹底放下 。 再者 ,聲聞戒律規定 ,戒律有性戒與遮戒兩種 ,四重 (殺 、盜 、淫 、妄 )五逆 (殺父 、殺母 、殺羅漢 、出佛身血 、破和合僧 )等戒是性戒 ,其他屬於遮戒 。 相應的 ,違犯四重五逆戒就是犯了性罪 ,即犯了本性就是罪的罪 。 佛陀作出這樣的規定 ,除了僧團清凈和樂的現實考慮外 ,根本上是對執心深厚、慧根較淺的修行者所作的施設 ,因為他們犯了這樣的罪既不能觀空 ,也不能承受相應的果報 。 但既然這些罪是性罪 ,就不能通過有相懺悔除滅 ,因為有相懺悔是相應有相戒而成立的懺悔方法 ,只能除滅遮罪 。 如此 ,有相懺悔除罪的範圍就受到了限制。 無相懺悔則不然 ,它能夠除滅包括四重五逆在內的一切罪 ,因為無相懺悔得以成立的基礎是無相戒 ,而無相戒不是在性遮二分的前提下施設的戒 ,而是以自性無非 、妄心本空為戒 。(五 )永不再犯。 與此相應 ,由於修無相懺悔者通過無相懺悔徹底地斷除了犯戒之心 ,他就永不再起同樣的妄念 ,犯同樣的罪過 ,即六祖所謂「 永斷不作 」[ 2 ] ( P28) ;同時 ,由於修無相懺悔者在根本的意義上解除了心理負擔、拆除了心理障蔽 ,他也就能夠比修有相懺悔者更迅速地敞開本心 、證見實相 ,起碼能夠比後者更輕鬆愉快地邁出修行路上的下一步 。(六 )念念牧牛 。 正因為無相懺悔具有如此殊勝的功德 ,《 觀普賢菩薩行法經 》才對它大加讚歎說 :「 行此懺悔者 ,身心清凈 ,不住法中 ,猶如流水 ,念念之中得見普賢菩薩及十方佛 。 」[ 2 ] (第 9卷 , P392c~393a)無相懺悔雖然如此殊勝 ,但69大多數修行者卻難以在剎那間將所有罪過滅掉 ,原因在於大多數修行者妄念太多 、業力太大 ,宛如一個大海 ,而其一念觀空滅罪產生的清凈慧力太小 ,恰似滄海一粟 ,難以抵敵其他妄念和業力 。 因此 ,修無相懺悔也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 這個過程 ,禪家形象地稱為「 牧牛 」。 在禪宗中 ,最先將懺悔譬喻為牧牛者是馬祖弟子石鞏 ,據《 馬祖道一禪師廣錄 》稱 ,石鞏「 一日在廚作務次 ,祖問曰 :" 作什麼 ?』曰 :" 牧牛 。 』祖曰 :" 作么生牧 ?』曰 :" 一回入草去 ,便把鼻孔拽來 。 』祖曰 :" 子真牧牛 。 」[ 9 ] (P4)此處的牛乃妄念 ,牧牛即除滅妄念 ,從懺悔的角度說 ,牧牛就是拜無相懺 。 依普明禪師《 牧牛圖 》的展示 ,這個過程從初調開始 ,中經受制 、回首 、馴 伏、 無 礙 、 任 運 、 相 忘 、 獨 照 , 直 到 雙 泯 才 告 圓滿 [ 10 ] (P382~384) 。 只有到此時 ,行者才真正成為念念清凈 、念念圓明、念念無礙 、念念自在的如來 ;只有到此時 ,才能像六 祖 那 樣 說 : 「 心 平 何 勞 持 戒 , 行 直 何 用 修禪 ?」[ 2 ] (第 48 卷 , P352b)五、餘論或許有人會問 :無相懺悔既然觀罪性本空 ,會不會走向任情犯戒而無所畏懼的反面呢 ? 當然會 。 日本的武士道就是典型的例子 。 武士道孤取禪宗無相懺悔的罪性本空觀 ,不顧遭殺戮者我執未除 ,訓練出一顆殺人如麻而毫不動心的鐵石心腸 ,甚至到處宣揚所謂「 彌殺彌慈 」 的謬論 ,但這不是真正的無相懺悔 。 真正的無相懺悔必然是建立在性空緣起一如基礎上的懺悔 ,修行者雖然了知罪性本空 ,而仍然從緣起發用 。 換句話說 ,禪師雖知眾生四大五陰本空 、不可執著 ,但同樣深知眾生對生命有著強烈的執著 ,因此他們不是以殺生的方式來剝奪眾生的生命 ,而是在維護他們生命的前提下通過破除其我執來減少乃至消除他們對生命的執著 。 是則真正的禪必高於教而不違教 ,真正的禪者看似不一定守戒而實際上必是持戒的典範 。或許有人還會問 :佛教經典都說無相懺悔能令諸罪一時消滅 ,這豈不是有違佛教的因果報應這一根本原理嗎 ?佛教經典的確多有此說 ,除前文已引的《 觀普賢菩薩行法經 》、六祖和道宣之說外 ,羅什譯《 金剛經 》也說 :「 善男子 、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 ,若為人輕賤 ,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 ,以今世人輕賤故 ,先世罪業則為消滅 ,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 」[ 2 ] (第 8卷 , P750c)但這種說法有特定含義 ,義謂修行者通過懺悔觀知罪性本空 、了不可得 ,行者由此不會再為妄心染污 ,心遠離了妄念的染污 ,自然永遠不會再犯罪 ,是為眾罪雲消之義 。 至於此前所造罪業 ,仍然是要受到相應果報的 ,百丈會下那個著名的「 野狐 」 公案 ,目的就是為了闡明這個道理 [ 11 ] (卷 1) 。 當然 ,這樣的報應對於開悟的禪者來說已經不成其為問題了 。[參 考 文 獻 ][ 1 ] 釋聖凱. 中國佛教懺法研究 [M ]. 北京 :宗教文化出版社 , 2004.[ 2 ] 大正藏 [M ]. 日本 : 大藏出版株式會社 , 1924 ~1934.[ 3 ] M. Monier - W illiam s, A. Sanskrit English D ictionary[ Z ]. Delhi: Motilal Banarsidass Publishers PrivateL im ited, 1997.[ 4 ] 荻原雲來編纂. 漢譯對照梵和大辭典 [ Z ]. 台北 :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 1988.[ 5 ] 楊曾文校寫. 敦煌新本六祖壇經 [M ]. 北京 :宗教文化出版社 , 2001.[ 6 ] 馮煥珍. 說「 無念 」為宗 [ J ]. 中華佛學研究 , (第 6期 ) [台北 :中華佛學研究所 , 2002年 3月出版 ].[ 7 ] 馮煥珍. 淺論六祖的無相三歸依思想 [ J ]. 普門學報 , (第 33期 ) [台灣 :佛光山文教基金會 , 2006年 5月出版 ].[ 8 ] 弗洛姆著. 馮川 ,王雷泉譯. 精神分析與禪宗 [A ].馮川主編. 弗 洛 姆 文集 [ C ]. 北 京 : 改革 出 版 社 ,1997.[ 9 ] 卍新纂續藏經 (第 69卷 ) [M ]. 日本 :株式會社國書刊行會 , 1980~1989.[ 10 ] 藍吉富主編. 大藏經補編 (第 21冊 ) [M ]. 台北 :華宇出版公司 , 1986.[ 11 ] 蕭萐父 ,呂有祥點校. 古尊宿語錄 [M ]. 北京 :中華書局 , 1994.【 責任編輯 :楊海文 】推薦閱讀:
※六祖慧能語錄節選五——「住心觀境,是病非禪」
※愚者求運氣,智者修氣運
※不以佛法當人情-大慧宗杲禪師的風骨(下)----張正玄老師
※儒道佛三教合一 【六祖革命」最帶根本性的「革命」把傳統佛教抽象本體的「心」變成一種儒學化了的「心性」
※12個字,道盡《金剛經》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