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母三遷(成語)—搜狗百科

故事一

原文

孟母三遷西漢·劉向《列女傳·卷一·母儀》:「孟子生有淑質,幼被慈母三遷之教。」昔孟子少時,父早喪,母仉[zhǎng]氏守節。居住之所近於墓,孟子學為喪葬,躄[bì],踴痛哭之事。母曰:「此非所以處子也。」乃去,遂遷居市旁,孟子又嬉為賈人炫賣之事,母曰:「此又非所以處子也。」舍市,近於屠,學為買賣屠殺之事。母又曰:「是亦非所以處子矣。」繼而遷於學宮之旁。每月朔(shuò,夏曆每月初一日)望,官員入文廟,行禮跪拜,揖[yī,拱手禮]讓進退,孟子見了,一一習記。孟母曰:「此真可以處子也。」遂居於此。

譯文

孟子年少時,家住在墳墓的附近。孟子經常喜歡在墳墓之間嬉遊玩耍。孟母見此情景,就覺得這個地方不適合居住,於是就帶著孟子搬遷到市場附近居住下來。可是,孟子又玩鬧著學商人買賣的事情。孟母又覺得此處也不適合孟子居住,於是又搬遷到書院旁邊住下來。此時,孟子便模仿儒生學作禮儀之事。孟母認為,這正是孟子所適宜居住的地方,於是就定居下來了。

字詞解釋

孟母三遷

孟母三遷【舍】家。

【墓間之事】指埋葬、祭掃死人一類的事。

【處子】安頓兒子

【乃】:於是,就。

【嬉】遊戲,玩耍。

【賈(gǔ)人】商販。

【炫賣】同「炫」,沿街叫賣,誇耀。

【徙】遷移。

【俎豆】古代祭祀用的兩種盛器,此指祭禮儀式。

【徙居】搬家。

【及】等到。

【大儒】聖賢。

【揖讓進退】即打拱作揖、進退朝堂等古代賓主相見的禮儀。

【揖】作揖。

【遂】最後。

【市】集市

【居】家

孟母三遷的故事告訴我們良好的人文環境對人的成長及品格的養成至關重要,孟子後來成為了一個很有學問的人,我想這和他有一個睿智的母親是分不開的!

孟母三遷漫畫故事二

原文

孟子幼時,其舍近墓,常嬉為墓間之事。其母曰:「此非吾所以處吾子也。」遂遷居市旁。孟子又嬉為賈人炫賣之事。其母曰:「此又非吾所以處吾子也。」復徙居學宮旁。孟子乃嬉為俎豆揖讓進退之事,其母曰:「此可以處吾子矣。」遂居焉。

釋文

孟子小時候家離墓地很近,就常常玩辦理喪事的遊戲,他母親說:「這不是我可以用來安頓兒子的地方。」於是搬遷到集市旁邊,孟子又做學商人賣東西的遊戲。他母親說:「這也不是我可以用來安頓兒子的地方。」又搬家到學堂旁邊。於是,孟子就又做些拱讓食物的禮儀的遊戲,他母親說:「這裡可以用來安頓我的兒子。」於是他們在那裡住了下來。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金秀賢代言搜狗搜索?
搜狗指南如何發布?優賞計劃能賺錢嗎?
戛納電影節(電影節)—搜狗百科
陽颱風水學-搜狗網頁

TAG:成語 | 百科 | 搜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