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文忠|你的名字有什麼問題?

   

        名字,對我們每個個體而言,是相伴終身、最顯著、最特殊、最重要的文化代碼。

        即便我們辭別人世,往生極樂,我們的名字,也不會轉瞬即沒,杳然無蹤,而是會長久地存活在親友的記憶中,甚至,對某些人而言,還會留取丹青,彪炳日月,直上凌煙,升格成歷史的星辰。

        姓名,是中華民族區別於其他民族、其他文明體非常重要的文化元素。早在三千多年前,中國人就已經成熟地歸納和整理了一整套嚴密的人群、氏族、歷史、血緣共同體如何命名、如何傳承、如何尊重、如何避諱、如何通過姓名而彰顯文化、敘述歷史、抒發理想、還原夢境、寄託傳承、趨吉避凶的姓名學文化體系。

        至聖先師孔子有一句特別著名的話:「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

        亞聖孟子也對名實關係論述過,可以作為姓名學的一條原則:「聲聞過情,君子恥之。」

        《左傳桓公六年》最早提到中國姓名學的六大忌諱:「名有五,有信,有義,有象,有假,有類。以名生為信,以德名為義,以類命為象,取於物為假,取於父為類。不以國,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隱疾,不以牲畜,不以器幣」;

        《禮記曲禮上》鮮明地闡述了姓名學的要義:「名子者不以國,不以日月,不以隱疾,不以山川。男女異長。男子二十,冠而字。父前,子名;君前,臣名。女子許嫁,笄而字。」

        《白虎通姓名》中提到姓名學的人文精神:「人所以有姓者何?所以崇恩愛、厚親親、遠禽獸、別婚姻也。故世別類,使生相愛,死相哀,同姓不得相娶,皆為重人倫也。」

        《易文言》曰:「修辭立其誠」。辭修則意誠,意誠則勉,勉則中,中則吉,吉必無咎。無咎則父母親族安順、四海雍熙。我們都知道,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天地鬼神,察人之善惡,審人之吉凶,必自名始,這是不言而喻的道理。朋友,取名之道,能不慎乎?

        由地緣而血緣,由氏族而家族,由個體而社會,由單環而鏈條,由符號而文化,由記述邏輯而通類神靈、感通天地,由一地一氏而興觀群怨、漁樵耕讀……中國姓名學,獨自開闢出一條博大精深、條理嚴密的文化體系。

                        

        中國,是一個無數小共同體生息繁衍而凝聚起來的巨大文明共同體。在這個文明共同體里,每一個人的姓名,都是一個文化線索、文化宣示,一段升沉榮辱、興亡盛衰的記憶,一個寄託平安健康、修齊治平理想的自由表達。

        我們的名字,代表的是曾經輝煌燦爛的禮樂文明,代表的是歷代篳路藍縷的祖先生生不息、櫛風沐雨的強韌生命和堅貞節操,代表的是不僅是你還包括後世子孫對自身血緣、自身文化的強烈自信和偉岸抱負。 

        從待人接物來說,你的名字,代表的是你的品格、你的家教、你的門風;

        從安身立命來說,你的名字,展示的是你的價值、你的情懷、你的志向;

        從身心康泰來說,你的名字,包含的是你的福德、你的業力、你的吉凶;

        從修身齊家來說,你的名字,體現的是你的榮耀,你的沉澱,你的方向!

        …………

        而據我們所知,全世界範圍內,沒有哪一個民族,對姓名的重視和研發取得了中國這樣的成就。中華民族綿延不絕五千年,「活到現在,而且居然還活得這麼好」,這樣的奇蹟,其強大的凝聚力、向心力、歸宿感,我們每個人相伴一生的厚重、深刻的姓名,敢說沒有絲毫貢獻?

        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光憑我們有名有姓,「行不更名,坐不改姓」這一點,我們已經從一出生就享受到了世界上最優秀的文明賜予我們的力量和祝福了。

        俄羅斯民族,漫長的歷史,除了托爾斯泰、普希金、庫圖佐夫這類世代簪纓之族,廣大斯拉夫百姓,除了「狗剩」「黑蛋」「瘸子」的叫法外,終身依附於農莊及領主,根本沒有姓名。遲至一戰前夜,沙皇發動農奴參戰時,才正式改變以教名為主體的姓名方式,時間緊,數量大,以致於特別粗率、簡陋;

        日本,百姓無姓,天皇屬神,也無姓,唯有貴族才有完整的姓名(豐臣秀吉、德川家康這類名字就很中國,很有文化,還是咱鑒真東渡教會他們滴),直到明治維新,才正式告別蕃主政治,廣大倭寇,才第一次擁有屬於自己的名字,以致於「田中」、「松下」、「犬養」、「龜田」、「鬼塚」、「肥厚屋」、「那妓男」這類拉屎都不生蛆的名字遍布東瀛。

   

        而中國,堂堂華夏,衣冠博帶,色正芒寒,春江潮水,皓月當空,「柳下惠」「王昭君」「霍去病」「曹孟德」「孫仲謀」「周公瑾」「關雲長」「趙子龍」「陶淵明」「李太白」「武則天」「狄仁傑」「顏真卿」「褚遂良」「蘇東坡」「范仲淹」「岳鵬舉」「文天祥」「王守仁」「楊升庵」「夏完淳」「曾國藩」「左宗棠」「曹雪芹」「納蘭容若」「駱成襄」「譚嗣同」「梁啟超」「詹天佑」「孫中山」「毛潤之」「周恩來」「蔣中正」「劉伯承」「聶榮臻」「許世友」「劉亞樓」「梁興初」「謝無量」「于右任」「李光耀」「錢學森」「李世光」「楊振寧」「胡適之」「錢賓四」「呂思勉」「陳寅恪」「馮友蘭」「浩然」「樹人」「巴金」「馬識途」「流沙河」「冰心」「聶耳」「金庸」「莫言」「瓊瑤」等,不免有臨淵羨魚、望洋興嘆之感,生五體投地、頂禮膜拜之心。

        可以這麼說,審視中國達人的姓名,就是翻閱一部中國的發展史,一部中國的奮鬥史,一部中國的光榮史。

        反觀如今國家之大,新生孺子之多,名字亂象叢生,斯文掃地,讓我們痛心疾首,必然懷念我先賢沉澱鑽研之姓名之學,那一門智者、仁者之學。

        當下,「知道分子」泛濫,傳統斷代割裂嚴重,胸無點墨者眾,信口雌黃者多,匹夫愚婦,或不知以為知,或道聽而塗說,或求裝神弄鬼之半仙,或買大字不識之鐵算,或偷懶,或取巧,或不負責任,或自作聰明,或附庸風雅,或舔痔歐美,渾不明音形義數理之要,不信五行生剋制化之靈,不解命相四柱之秘,不懂三才相需為用之法,更不知天地交泰、山河周流不殆之能量與姓名之暗通,不知美命吉字之神助、俗名惡字之鬼催,遍地「馬加爵」「葯家鑫」「李天一」「郭美美」「王寶強」「張扣扣」之惡、之俗、之妄,正如先賢所言,這就是「紫之奪朱,鄭聲之亂雅樂,利口之覆邦家」的「禮崩樂壞」,文明塌陷!

        不懂姓名學,這是民族的不幸,還是時代的報應?

  

        立足經典,知禮納誠,名實相符,表裡一致,陰陽合順,吉凶正常,才是優秀命名之道!

        本次講座,書院禮請當代易學大家、中國姓名學第一人張一指老師,專程入川為明倫諸學友詳解姓名之學,解讀姓名密碼,推斷姓名吉凶,澄清妄念胡謅,幫助諸君子糾弊補偏,隱惡揚善。望袞袞諸公,珍惜機會,虔敬受教,或許這一助緣能夠幫助你解黏去縛、霽月風光。        

        從善如流,善之善者也;

        見賢思齊,賢者愈賢哉。

        子曰:「必也正名乎。」——誠哉斯言!

立足經典|守望純粹   數百年舊家無非積德

   第一件好事還是讀書
推薦閱讀:

養生警惕:40歲問題男人警惕落入「腺」阱
關於少兒芭蕾學習的7個常見問題
失戀者該問自己的八個問題
關於依法行政的理論和實踐問題
「妖魔」星巴克:星巴克遇到的問題是什麼?

TAG:名字 | 你的名字 | 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