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清初期的戰略困境

滿清初期的戰略困境

  

  淚痕春雨

  

  在天啟初年,以熊廷弼率眾退回山海關,意味著努爾哈赤佔據了整個遼東。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滿清距成功只有一步之遙了。事實上,滿清的成功不過是剛剛開始罷了。

  

  當時的滿清東有朝鮮、西有蒙古、南有明帝國,這三股勢力,從綜合實力而言,都比滿清強大;而且,努爾哈赤在征服遼東的同時,主要是以暴力手段實現,所以許多遼人走向了他的對立面;所以形成了以毛文龍為代表的游擊力量。

  

  所以當時的滿清,真可以稱得上四面受制。因為,東面有朝鮮、西面有蒙古,南面有明帝國;從海上還得面對毛文龍的游擊力量騷擾。

  

  直到努爾哈赤死時,滿清也沒有真正走出這種困境。因為努爾哈赤死時,滿清還沒有成功對蒙古、朝鮮進行滲透;對毛文龍的游擊戰,也沒有找到有效的解決辦法。

  

  我們可以這樣說,如果滿清的事業到此為止,那努爾哈赤肯定不是什麼了不起的歷史人物。因為,努爾哈赤死時,也不過是一個局促於東北地區的土皇帝罷了。歷史上,取得他這種成就的人,那是多的去了;而大多數這種成就的人,你上街問一萬個人,也未必有一個人聽說過他。

  

  問題是,滿清的事業不過是剛剛開始罷了。因為,在此後的18年時間裡,他的兒子皇太極,還一直在進行著他未完的事業。

  

  皇太極用了近20多年的時間,終於衝破了努爾哈赤死時的困境。換而言之,皇太極用了近20多年的時間,把毛文龍、朝鮮、蒙古都先後征服了。直到此時,滿清才變成一個可以與明帝國相提並論的政治實體。

  

  我們許多人看歷史時,常常連看地圖的習慣也沒有。其實,只要我們看一下地圖,就會知道,在努爾哈赤、或皇太極初期,滿清最主要的困境,是它一直四面受敵。

  

  在這種背景下,不論有沒有寧錦防線,滿清也是無力大舉征伐明帝國的。這也就是,努爾哈赤、皇太極都曾攻克過錦州,卻都棄而不守的主要原因。當時的滿清,連錦州那種地方都無力佔據,再遠的地方,就更不用說了。

  

  明帝國想保證東北局勢不惡化,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讓滿清一直無法走出這種困境。如果明帝國無法做到這一點,死守著所謂的寧錦防線,那不過是自欺欺人罷了。

  

  只要滿清向朝鮮滲透成功,海上的游擊力量,就會失去可靠的大後方。以毛文龍為代表的海上游擊力量,對滿清的威脅就會變小。

  

  只要滿清向蒙古滲透成功,所謂的寧錦防線,就成了一個擺設;因為,整個長城幾千里的防線,都會暴露在滿清的進攻範圍之內;在這種背景下,滿清隨時都可以殺入長城。

  

  滿清對朝鮮的重大勝利,是在天啟七年取得的。在寧錦大戰之前,滿清通過為期半年的戰爭,打得朝鮮接受了城下之盟。

  

  在此期間,袁崇煥一直忙著修建寧錦的城池。魏忠賢讓他給朝鮮進行一些適當的援助,比如攻打一下滿清,讓滿清東征大軍不得不回師。但是,袁崇煥哪敢幹這種事呢?

  

  滿清對蒙古的重大勝利,是在崇禎元年取得的。在寧錦之戰後,滿清抓住蒙古內鬨的機會,一舉把蒙古最大實力派林丹汗(察合爾部首領)打得西逃了,並且與鄰近的幾個蒙古部族建立了盟友的關係。

  

  在此期間,因為明帝國最高權力正在交接,所以對此自然不能有效制約了。

  

  其實,袁崇煥誇口五年平遼時,他既不能改變滿清對朝鮮、蒙古成功滲透的事實;又不能對滿清構成一定的軍事壓力(讓滿清顧忌寧錦軍隊的存在,而不敢率軍事主力遠征),本身意味著滿清已漸漸走出了戰略困境。

  

  而在這種背景下,袁崇煥又送了滿清一份大禮。那就是把毛文龍殺了。到目前為止,滿清終於從四面受制的困境中,走了出來。而所謂的寧錦防線,到此時為止,已完全成為一個擺設。

  

  官僚政治的一大特點就是,官僚作事時,通常不管後果如何,要的只是自己的政績。所以,李成梁的絕世武功背後,就是努爾哈赤漸漸統一了女真;而袁崇煥的絕代武功背後,就是滿清漸漸衝破了蒙古、朝鮮、毛文龍、明帝國四方圍困的局面。

  

  因為,毛文龍是乾隆皇帝極力推崇的漢民族英雄袁崇煥所殺,所以毛文龍在當時的影響力、戰鬥力一直被低估。但是,有個事實是無可否認的,那就是滿清一共有四個漢族王爺,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吳三桂,除了吳三桂都是源於毛文龍一系。

  

  當然了,因為毛文龍一系出了三個大漢奸,所以許多人自然會覺得,袁崇煥殺毛文龍沒有錯。問題是,毛文龍手下先後投靠滿清,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毛文龍被殺。事實上,毛文龍在明末的歷史書中,常常都被描寫得與岳飛有幾分相像。所以,他的手下都認為,忠君愛國如毛文龍尚且無辜被殺,這種帝國還值得大家效忠嗎?

  

  毛文龍統率數萬大軍,而且還是自己拉起來的數萬大軍;卻在自己的地盤上被袁崇煥殺了。看相關的歷史,我們就會發現,不論神話袁崇煥的人,還是神話毛文龍的人,都承認這樣一個事實。那就是,袁崇煥殺毛文龍時,毛文龍有許多親信在場,而且當地還有可觀的嫡系軍隊。

  

  神話袁崇煥的人,說毛文龍被殺時,身邊有許多親信、還有可觀的嫡系軍隊,只是為了證明,袁崇煥一身是膽,敢深入虎穴斬殺毛文龍。

  

  神話毛文龍的人,說毛文龍被殺時,身邊有許多親信,還有可觀的嫡系軍隊。只是為了證明,毛文龍就是岳飛再世,因為當時毛文龍要反抗,當時誰也攔不住。但是,毛文龍卻是坦然接受了被殺的事實,因為袁崇煥說這是皇帝的意思。

  

  毛文龍一系出了三個大漢奸,本身就證明,毛文龍一系的影響力、戰鬥力,在當時是絕不可低估的。當漢奸很容易,但是想當一個大漢奸,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你如果拿不出點乾貨,想當大漢奸等下輩子吧。

  

  不管袁崇煥是基於什麼目的殺了毛文龍,客觀上也是替滿清辦了一件好事。

  

  據明末的歷史書所說,袁崇煥殺毛文龍,是因為他一心想與滿清議和的結果。對此,幾乎是眾口一詞的。

  

  《國榷》九十卷載:後金陰通款崇煥,求殺毛文龍,而崇煥中其計不覺也。

  

  《明史紀事本末補遺》卷四載:袁崇煥想通過和議收復遼東。「建州曰:果爾,其以文頭來,崇煥信之。」

  

  《石匱書後集》卷十載:袁崇煥想通過和議收復遼東。「女真許之,乃曰:無以為信,其函毛文龍首來。

  

  《明季北略》卷四載:滿清兵入中國,恐文龍截後,通書崇煥,使殺毛文龍,佯許還遼。此次袁崇煥一上任,思殺毛文龍,則遼可得。

  

  以上內容摘自孫文良、李治亭的《天聰汗、崇德帝》

  

  相關內容,雖然無法得到滿清方面記錄的歷史支持。但是,卻可以從另一個側面證明,毛文龍當時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

  

  話又說回來了。據《宋史》說,秦檜殺岳飛,是他一心想與金國議和的結果。問題是,從《金史》中,顯然也找不到任何支持這種說法的史料。

  

  而且,當時許多書在說到毛文龍時,通常都是拿岳飛類比。當然了,袁崇煥就是扮演著秦檜的角色。

  

  袁崇煥為什麼要殺毛文龍呢?這個說起來比較複雜,我後面試著分析,這裡就不多說了,這裡我只希望大家知道,袁崇煥殺毛文龍,客觀上對滿清是有利的。

  

  如果說,秦檜殺岳飛,還讓宋金在軍事分界線上,保持了許多年的和平;那袁崇煥殺毛文龍,卻是讓滿清在三個月後就殺到了北京城下。從這層意義上,袁崇煥殺毛文龍,比秦檜殺岳飛的結果惡劣多了。

  

  當然了,這樣說毛文龍,也未免太誇大了毛文龍的歷史地位。但是不論怎麼說,毛文龍作為制約滿清的重要一環,被明帝國自己挑破了,也實在是滿清的一大幸事。

  

  毛文龍絕對是軍閥化的人物,因為它的軍隊就是他獨自拉起來的。所以,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說,明帝國也缺乏駕馭他的力量。

  

  毛文龍願意掛著明帝國的大旗,而明帝國願意給承認毛文龍的地位,也願意給他提供部分軍費。主要原因就是他們有著共的敵人,而且基於利害關係,毛文龍也缺乏完全倒向滿清的理由;所以,明帝國承認毛文龍的地位,給毛文龍提供一定的軍費,對明帝國是非常有利的,因為它畢竟是牽制滿清的重要組成部分。

  

  雖然許多人在說袁崇煥殺毛文龍有理時,常常會說毛文龍早已計劃好投降滿清了,並且能從滿文老檔案中,找到所謂的確切證據。但是從情理上,它顯然缺乏足夠的證據。因為,如果毛文龍真的已準備投降滿清了,袁崇煥跑到了他的地盤上,毛文龍憑什麼任由他宰割呢?

  

  袁崇煥在復出後,什麼正經事也沒有干過。一年後,滿清直接打到了北京城下。許多人在為袁崇煥辯解時總是說,在滿清突破薊門防線前三個月,袁崇煥就上書說,薊門一線存在危險。換而言之,滿清從薊門一線殺入長城,與袁崇煥無關。簡單的去看,應該是如此的。

  

  問題是,皇帝給袁崇煥十五萬軍隊、八萬匹戰馬、一年四百八十萬兩白銀,顯然不是為了讓他保證山海關安全的。因為,為了保證山海關的安全,就需要這樣大的軍事資源,那幾千里的長城防線,有一百萬軍隊,一年五千萬兩白銀的軍費,也不夠用啊!

  

  袁崇煥經營傳說中的戰略要地寧錦,卻是坐視滿清東征朝鮮、西控蒙古,更自己把毛文龍殺了。薊門一線沒有危險,那才叫有鬼了。

  

  以前,滿清想從薊門一線進入長城,需要經過並未臣服自己的蒙古地區;而且朝鮮大力支持的毛文龍,還有可能深入他的腹地。薊門一線的安全,自然容易保證。現在,滿清從薊門一線進入長城,既然有臣服自己的蒙古部族當嚮導;又不用擔心有人會威脅自己的腹地了。

  

  從這層意義上,薊門一線面臨危險,是袁崇煥經營寧錦不善的結果。

  

  基於官僚政治的基本特色,有關部門永遠是一個神奇的部門。比如,你說敵人從薊門一線突破長城防線,與薊遼督師袁崇煥有關嗎?從袁崇煥的職務去看,傻子也知道,肯定與他有關了。他作為薊遼督師,統率十五萬大軍,敵人從薊門一線攻入長城,他能沒事嗎?

  

  問題是,用官僚政治的邏輯去推論,滿清突破薊門一線,自然與袁崇煥無關。因為,我是薊遼督師,旁邊還有一個薊遼總督呢!再說了,薊門一線還有許多負有具體責任的軍政長官。敵人從薊門一線攻入長城,關我什麼事呢?

  

  這種邏輯,本來就是狗屁邏輯!敵人總兵力不足十萬,皇帝給你十五萬大軍、八萬匹戰馬,就是為了讓你確保寧錦防線安全?總而言之,只要寧錦防線沒事,敵人把天捅下來,也與你無關?

  

  就好像一個笑話,媽媽出門前,讓孩子把門看住。最後,這個孩子想出門看戲,就把門卸下來背著出去看戲了。結果自然是家裡東西丟光了。母親罵他,他還振振有詞,因為,你讓我看門,現在門還在呀!

  

  皇帝讓袁崇煥督師寧錦,交給他的任務是不言而喻的;那就是阻止滿清在長城以北擴張;保證帝國邊防安全。最後,到了袁崇煥口中,到了神話袁崇煥的人口中,皇帝讓袁崇煥統率十五萬大軍、八萬匹戰馬,就是為了保證寧錦防線的安全。總而言之,只要寧錦地區沒事,就是滿清軍隊打到北京城下,也與袁崇煥無關。

  

  在己巳之變前三個月,袁崇煥既有權力、時間、魄力整頓東江、甚至拿尚方寶劍殺其主帥。

  

  那袁崇煥對敵人軍隊動向做足夠的偵察、預測,想來不是超出其許可權的事吧!事實上,這是份內的事!

  

  但是很不幸,滿清軍隊向西調動了近一個月,袁崇煥竟然不曾做出任何積極的應對,事實上,袁崇煥對此一直是一無所知。直到北京城都開始戒嚴時,袁崇煥才知道滿清軍事主力,已大舉調到西部地區了。

  

  但是,直到此時,袁崇煥恐怕也不知道具體發生了什麼事。所以,整個關寧地區,有十五萬大軍,袁崇煥就派了四千人去攔截滿清大軍;結果是不用細分析的。四千大軍攔截五六萬敵軍,自然是全軍覆滅了。

  

  事實上,直到長城防線被突破七八天後,袁崇煥才開始親自率軍出發。

  

  因為,明末這段歷史,大家把目光都聚集在了寧錦防線上,更被寧遠、寧錦大捷遮住了雙眼。所以,從來不願意看看廣闊的長城以北地區;更不願意看看滿清征服朝鮮、蒙古的一系戰爭。所以,總會覺得,滿清一直受制於寧錦防線;所以無法打開局面。

  

  其實呢?皇太極在位近二十年,滿清的擴張步伐一直都沒有停止過。

  

  在滿清沒有重創蒙古林丹汗前,長城防線的安全容易保證,因為滿清無法接近西部的長城關口。在這種背景下,寧錦防線的存在,的確可以保證明、清之間,戰和都可以在四百里外進行。

  

  問題是,當滿清重創蒙古林丹汗後,就等於向西部地區又開拓了上千里,在這種背景下,整個長城防線,自然成了一個破爛的籬笆。因為,被動的防守長城防線,是一件不可能實現的事。再多的兵力,分散於上千里的防線上,也會出現兵力不足的事實。

  

  要知道,所謂的薊門一線,並不是山海關那種狹小的關口,整個薊門一線,關口那是多的去了。袁崇煥率領十五萬大軍,保證一個關口(山海關)的安全,就被人們認為是一級神將,薊門一線近百個關口,得需要多少軍隊保證安全?

  

  在這種背景下,明帝國本來應該重新思考北部邊防問題,但是,腐朽的官僚政治,已讓明帝國不具備這種思考能力了。相反,他還會變本加厲的神話寧錦防線。因為,如果否定寧錦神話,那明帝國就需要把自己真正在執行的戰略公之於世了。而明帝國真正執行的戰略,其實是臭名昭著的戰略。

  

  明帝國真正執行的戰略,一直都是,敵人搶夠了,自然會撤走;所以看見敵軍來了,大家就率軍都躲在城裡好了。面對滿清的進攻,明帝國一直都在奉行這種戰略。

  

  面對滿清肆意入長城的行為,明帝國採取的實際上是一種麻木不仁的戰略,那就是堅守幾座有限的城池,任由敵人肆意蹂躪帝國領土,反正敵人搶夠了就會撤軍的。

  

  這種麻木不仁的戰略,只因寧錦神話的存在,遂變得非常了不起了;因為這一切絕非輕易而來的,那是敵人無法奪取寧錦防線的結果。否則,滿清哪會搶夠了就走呢?因為,如果敵人奪取了寧錦防線,敵人早就想著征服明帝國了。

  

  面對滿清在長城以北肆意擴張的行為,明帝國採取的是一種漠視的、裝聾作啞的戰略;那就是什麼也不管。

  

  這種戰略,只因為寧錦神話存在,遂也變得非常了不起了。因為這一切也絕非輕易得來的,那是敵人無法奪取寧錦防線的結果。否則?滿清哪會一個勁的在長城以北肆意擴張呢?因為,如果敵人奪取了寧錦防線,敵人早就大舉征服中原地區了。

  

  其實,在當時背景下,有沒有寧錦防線;滿清也會優先征服長城以北的;滿清也不會制訂大舉征服明帝國的計劃。如果寧錦防線真有傳說中那樣重要,憑寧錦防線那種縱深四百里的防線,根本就是不堪一擊的。因為,只要滿清攻打錦州,明帝國救錦州不對,不救錦州也不對。關於這一點,只要看一下後來的松錦大戰就可以了。

  

  待續

  


推薦閱讀:

滿清坐擁赫赫權勢、世襲罔替的「十二大鐵帽子王」
滿清八旗中的上三旗與下五旗
這個漢人輔佐滿清四代開國帝王,親手埋葬了大明朝最後的希望
民國大盜孫殿英為何只盜滿清陵墓,卻不碰明朝皇陵分毫,只因祖上是明朝抗清名將!
為何幾十萬人口的滿清, 能統治幾億人口的漢人近300年?

TAG:戰略 | 滿清 | 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