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佛說種種法是幫助我們打開悟門

「《會疏》曰:開顯真實為顯示。」開顯,古人用比喻來講,譬如這是個倉庫,藏寶的,這個倉庫門是關著的。這個寶是什麼?是自己的自性,我們現在迷失了自性,就好比一道門把它關住了。佛菩薩來幫助我們把這個門打開,打開之後我們不識貨,我們對於自性的體、相、作用一無所知。

 

所以佛再幫助我們一樁一樁指示出來,我們覺悟、明白了。明白之後我們就得受用,我們曉得哪樣東西有什麼作用,我什麼時候需要,需要的時候我能用得上。用這個比喻,這個比喻好懂。但是這個寶庫,這是自性。所以佛講經教學,為我們說種種法,就是幫助我們打開悟門。悟門打開,最重要的是我們要能聽得懂。

 

所以說法有善巧,真讓我聽懂,真讓我聽明白了。這樁事情,我們為什麼聽不懂?為什麼聽不明白?是自己有業障,自己有煩惱,煩惱跟業障障礙了我們的悟門,雖聽經不能開悟。這怎麼辦?古德教導我們,多聽,一遍一遍重複的聽。所以古大德有句話說得好,「讀書千遍,其義自見」,就是書裡頭講的道理,你把這本書好好的去念,念上一千遍,意思你就見到了。真的嗎?真的。為什麼?一千遍,心定了。

 

心定下來,就是我們的煩惱、業障不起作用了,煩惱、業障雖然沒斷,伏住了。什麼東西伏住?這一千遍的定功把它伏住了,豁然開悟,明白了。這個經驗我們自己有,讀書千遍,我們講經也有千遍,天天心裡沒有想別的,都在想這個經,求這經裡頭到底講什麼。我所了解的我全講出來,一絲毫保留都沒有。保留是什麼?保留是吝法,保留是障礙,你不會再有更深的體會。

 

你統統說出來,底下還有深的,明天、後天又發現了。永遠沒有保留,天天都是和盤托出,我就這麼多,全部托出來了,一點保留都沒有,天天不一樣!這就是「讀書千遍,其義自見」的道理,遍遍講,遍遍不一樣。遍遍,我這方法遍遍不用舊的材料。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科註(第九十五集)2011/12/22 檔名:02-037-0095

推薦閱讀:

一年內修成阿羅漢的孫倫禪師(緬甸 上座部)
一千人看完,一萬人開悟!
開示丨夢參長老:如何聽經聞法 更容易開悟?
開悟者眼中的生活

TAG:開悟 | 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