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偏癱患者良肢位擺放

        良肢位擺放 是防止或對抗痙攣姿勢的出現,保護肩關節及早期誘發分離運動而設計的一種臨時性體位。腦卒中偏癱痙攣姿勢表現為上肢肩下沉後縮、肘關節屈曲、前臂旋前、腕關節掌屈;下肢外旋、膝關節伸直、足下垂內翻。偏癱患者早期床上良肢位正確擺放和保持可以預防和減輕癱瘓肢體痙攣姿勢的出現和加重,是保持肢體良好功能的關鍵,對減少併發症、促進康復,提高生存質量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是切實可行的康復護理干預措施,應貫穿於康復治療的全過程。

下面我們分別介紹一下幾種體位擺放:

【健側卧位】

姿勢:患肩前屈,上臂抬高,肘關節伸直呈180度角,掌心向下,手指伸開;患側下肢稍微彎曲放於健腿前,健腿在後呈自然彎曲。

擺放方法:患側上肢下墊枕,放鬆前伸,放置高於心臟位置,大拇指和其餘四指用布卷或紙卷隔開;患側下肢墊枕,放鬆前伸,穿戴托足板,使踝足關節保持90度角。

【患側卧位】

姿勢:患者上肢肩向前,肩關節呈90度角;肘關節伸直呈180度角:掌心向上,手指伸開;健側下肢在前,患側下肢向後稍屈曲狀態。

擺放方法:背部墊枕以保持側卧姿勢,肘關節墊枕,健側下肢墊枕支持,穿戴托足板,使踝足關節保持90度角。

【仰卧位】

姿勢:患側肩關節置於上抬前挺,上肢外旋稍外展,肘、腕關節伸直,掌心向上,手指伸直並分開;骨盆和髖前挺,大腿稍向內加緊並內旋。

擺放方法:患側肩胛下墊枕保持肩關節前屈,髖關節下墊枕,膝關節下墊枕保持屈曲,穿戴托足板,使踝足關節保持90度角,足尖向上。 
推薦閱讀:

廣東省名中醫范德輝採用龍氏正骨法治癒患者頸源性抑鬱症
甲亢患者的飲食注意事項
糖尿病患者小心糖尿病毀了你的視力
乳癌患者術後重建
冠心病患者如何選擇降壓藥

TAG:患者 | 偏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