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文獻與正統佛教研究

敦煌文獻與正統佛教研究

王書慶 楊富學

(原文地址:http://www.fjdh.com/wumin/2009/06/05382985100.html)

 

  所謂正統佛教是一個與世俗佛教相對的概念。正統佛教強調並維護佛教經典的正統性,從僧祐《出三藏記集》、費長房《歷代法寶記》、道宣《大唐內典錄》、明全等《大周刊定眾經目錄》、智昇《開元釋教錄》、圓照《貞元新定釋教目錄》到趙安仁等《大中祥符法寶錄》及呂夷簡等《景祜新修法寶錄》,大凡南宋以前的佛教經錄,一般都主張判教,以甄別正經、疑經和偽經。對正經加以維護,對疑經取不信任態度,對偽經則極力排斥。對偶然混入藏內的疑偽經,必加說明,以示剔除;而對社會上流傳更廣的疑經和偽經採取視而不見的態度,以期達到弘揚並維護正統佛教的目的。

  大凡正統佛教所尊奉的正經,在敦煌都有發現,著名者有《大般若波羅蜜多經》、《金剛經》、《金光明最勝王經》、《妙法蓮華經》、《維摩詰經》、《大般涅架經》、《梵網經》、《大方廣佛華嚴經》、《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大日經》、《大寶積經》、《瑜伽師地論》及《凈土三經》等,多則數千號,少則也有數百、數十號。尤為寶貴的是不少經卷附有題記,如北圖藏生字24號和閏字96號《凈名經關中釋抄》的題記將東漢以來直到唐朝期間六種譯本的翻譯情況交代得清清楚楚。諸如此類者不少,對古代中國佛經翻譯史及佛經流傳過程的研究都極具價值。

  再如S.2278《寶雨經》殘卷,內容為達摩流支於武則天長壽二年所譯該經的第3個譯本,與前兩個譯本相比,多出了一段武則天為自己稱帝而造輿論的所謂「佛授記」,卷末題記中有多處武周新字,由「大白馬寺大德沙門懷義監譯」。說明這一「授記」的出籠與薛懷義有關,體現了唐代佛教與政治間的緊密關係。

  敦煌寫本中保存有300餘件禪宗文獻,分屬於近百部著作,不少系唐代宗密編纂的禪藏的遺留。禪藏編成不久,即遇會昌滅法而在中原失傳,僅存於敦煌。其中法海本《六祖壇經》最受學界推重。該經主要記錄了六祖慧能的事迹和語錄,反映了慧能對習禪者的要求:體認佛性之自身潔凈,以樹立佛教的世界觀,被奉為禪宗南宗的基本理論書籍。敦煌遺書中保存有該經寫本4件,其篇幅比通行的元代宗寶的改編本少得多,不分章節,言語樸素。經幾代學者努力,現已整理出最可靠、最古老的《壇經》讀本。由神會述,劉澄集的《神會語錄》,記錄了開元年間神會與信徒們就禪法、修行等問題進行的問答,並記述了自達摩至慧能禪宗六祖相承的傳略等,對禪宗史的研究有重要意義,故自胡適發現並著成《神會和尚遺集》後,數十年間研究不衰,先後出版有石井光雄《敦煌出土神會錄》、鈴木大拙《敦煌出土荷澤神會語錄》、楊曾文《神會和尚禪話錄》等多種錄校本。此外的禪籍尚有《壇語》、《歷代法寶記》、《楞伽師資記》等,這些文獻的發現改變了中國禪宗史研究的基本面貌。

  敦煌偏處西北,在安史之亂後孤懸關外,躲過了會昌法難,得以保存一批內地失傳的佛典,如《諸佛名經》、《眾經別錄》等;還有一些經典,是敦煌所特有的,如曇倩於安西譯出的《金剛壇廣大清凈陀羅尼經》、《大乘無量壽宗要經》及法成於河西諸地翻譯的多部佛經等。這些經譯出後未能傳人內地,僅流傳於西北一隅,並在敦煌得以保留。這是對中華大藏經的一大貢獻。

  敦煌還保存有不少未為歷代《大藏經》所收的印度高僧的佛教著作,如馬鳴的《大莊嚴經論》、龍樹的《中論》、《大智度論》、世親的《大乘百法明論》、《大乘五蘊論》等,它們的發現,為研究古代印度佛教及其對中國的影響,印度佛學大師的生平、著作及思想影響等都提供了新的資料。

  這裡還應提到敦煌出土的為數眾多的佛教經錄,其中既有流通全國的的各種綜合性目錄,也有敦煌本地寺院編纂的目錄,大都未為歷代大藏經所收。」對研究古代中國佛教經錄彌足珍貴。

  摘自《敦煌佛教與禪宗研究》

推薦閱讀:

去哪找靠譜文獻?推薦5個學術文獻資料網站!
Nature | 自動駕駛調度演算法有望將計程車數量減少一半(內附論文原文)
沒有科學的方法,好文獻也讀不出價值!
論文大燜鍋:ARE 援助的有效性 文獻綜述
《五行精紀》簡體版 - 國學|易學|象數|李守力收藏的文獻博客 - 善財童子 - 和訊博客

TAG:文獻 | 佛教 | 敦煌 | 敦煌文獻 | 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