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酒》賞析及答案

  

陶淵明

一.做個小詩人,請把這首詩默寫在下面。(你一定行!)

二.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題:

1.第一句中虛詞「而」表     關係。

2.本詩中純寫景的句子是              ,敘事、寫景相結合的句子是                。寫出詩人悠閑自得生活的一句詩是__________________,表現這首詩思想內容的一個詞是_______。點明詩人居鬧市而心自靜原因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問君何能爾」一句中的「爾」指代什麼?

答:                   

4.怎樣理解「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答:                                   

5.「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表達了詩人什麼情感?

答:                       

    (以下是2006年天門市中考題)

6.對這首詩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

   A.這首詩歌頌了熱鬧的田園生活,突出地表現了詩人與大自然相契合的心理。

   B.「悠然見南山」一句中「見」字用的極好,表現出詩人不是有意而為之。而是在採菊時,山的形象無意中映入了眼帘。

   C.這首詩在藝術上的特點是情、境、理三者的渾然融合,在幽美淡遠的景和悠然自得的情構成的境界中,蘊涵著萬物各得其所的哲理。

   D.「真意」與「忘言」的關係是說此情此境中讓人體會到生活的真諦,而這種「真意」只能用心靈去感受,因而詩人只好「忘言」了。

 7.全詩通過對眼前景物的敘寫,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原文)的道理,表達作者從自然景物中尋得樂趣的恬適之情和豐富的精神生活。

 8.(03年荊州)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這首詩敘寫寧靜閑適的田園生活樂趣,表現詩人歸隱田園後安貧樂道、悠然自得的心境。

   B.本詩在客觀景物的描寫中融合對人生哲理的領悟,情、景、理自然融合,意境深邃。

   C.「心遠地自偏」形象地道路出這樣一個道理:環境的偏差幽靜方能使人恬淡舒適。

   D.詩人善於捕捉生活中的細節來賦予特殊的意蘊。例如菊花,具有超凡脫俗、高傲純潔的象徵意義;而詩人「採菊」,則表現詩人熱愛自然的情趣。

  (以下為07年棗莊中考題)

 9.下列對詩句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A.「而無車馬喧」意思是沒有那些人來人往的喧囂,沒有世俗的困擾。

B.「心遠地自偏」意思是只要居所偏僻安靜,心就會遠離喧鬧的塵世。

C.「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寫出了心與自然的會意與親近,達到了一種物我合一的境界。

D.「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此句寫出了詩人面對良辰美景神往又迷惘的情形。

 10.下列賞析的誤的一項是(   )

A.《飲酒》主要表達了詩人如何從大自然里悟出人生的真正意義,獲得恬靜的心境這一內容。

B.「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句與杜甫《望月》中「盪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都借歸鳥來寫詩人陶醉自然而不願做官的感受。

C.「此中有真意」與《歸田園居》中「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都表達了詩人返樸歸真的人生理想。

D.陶淵明愛菊,菊花成了遠離塵俗、潔身自好的品格象徵;周敦頤說蓮,蓮花象徵了君子美好的品德。他們都托物言志,寄託了一種高潔的情致。

 11.前人評論這首詩時曾說,「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中的「見」字用得非常精妙,換成「望」字就沒有這種效果,請你說說為什麼。

 12.「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描繪了怎樣的景色?從中可感受到詩人怎樣的人生理想?

 13.詩中表明詩人心境的兩個詞是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一.略

二.

1.轉折

2.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心遠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3.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4.這裡邊有人生的真義,想辨別出來,卻忘了怎樣用語言表達。

5.表達了詩人悠然閑適、以勞動為樂的情感。

6.A    

7。心遠地自偏

8.C

9.B

10.B

11.生動地描繪出了作者在東籬下採菊時的悠然,不是有意去望,而是無意所見,從而很好地表現了詩人悠然恬靜的心境。

12.傍晚,山上的氣象越發美好,在這從容而渾然的暮色里,飛鳥一群群地結伴而還。  

    人生理想:歸返自然(返璞歸真)

13.心遠  悠然


推薦閱讀:

如何變現?如何留人?社群兩大難題的答案在這裡
癌細胞最喜歡糖?不吃糖能不能餓死癌症醫生終於給出了答案!
看了肯定得益:清晨三件事和八答案
答案02

TAG:飲酒 | 賞析 | 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