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俗學會中國民俗博物館聯盟籌組大會在京隆重舉行

中國民俗學會中國民俗博物館聯盟籌組大會在京隆重舉行_文化頻道_中華網  http://culture.china.com/heritage/folklore/11170665/20170428/30470941_all.html#page_2

2017-04-28 17:16:50    中華網文化  參與評論(0)人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早在《漢書·王吉傳》一書中便有關於民俗文化的記載,作為一種社會意識形態,絢爛的民俗文化是中華民族歷史悠久的文化遺產,而民俗博物館則是為保存、傳播和弘揚優秀民俗文化而存在的專業性展館。為推動全國範圍內的民俗文物資源的整合、國有和非國有博物館間合作交流機制的建立,優勢互補,資源共享,4月28日,中國民俗學會中國民俗博物館聯盟籌組大會在北京民俗博物館隆重舉辦。

與會代表合影

來自北京、天津、河北、江蘇、內蒙古、廣西、廣東、重慶、福建、河南等10餘個省市的30餘名民俗類博物館和民營博物館代表,來自中國民俗學會、中國文物學會收藏鑒定委員會、中國民辦博物館聯合會的專家學者以及收藏界的相關人士共聚一堂,就擬成立中國民俗博物館聯盟事宜積極建言,共同出謀劃策。全國政協常委、軍委空軍原副政委王偉中將,全國政協委員、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名譽副會長、中華硯文化發展聯合會名譽會長劉紅軍、全國政協委員國家文物局原副局長張柏、北京市文物局副局長於平、北京市朝陽區文化委員會主任高春利、中國民俗學會會長朝戈金、中國民俗學會副會長、秘書長葉濤、中國文物學會收藏鑒定委員會會長王炳新、全國民辦博物館聯合會執行主席高興華等領導和嘉賓出席會議。

北京民俗博物館館長曹彥生講解館內展覽

 此次倡議由北京民俗博物館發起,旨在聯合一批藏品豐富、特色鮮明、管理規範、有一定社會影響力的民俗類博物館,在中國民俗學會的指導下,以聯盟為平台和陣地,打破館際界限,加強民俗博物館與社會力量的合作,加強國有民俗類博物館與民營博物館之間的合作,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協同發展,實現共贏。

徐州聖旨博物館館長周慶明講解展覽

會議分為上午的開幕式和下午的小型論壇兩個環節。上午九點鐘,開幕式在北京民俗博物館東嶽美術館正式開幕。開幕式由朝陽區文化委主任高春利主持。中國民俗學會會長朝戈金、全國政協委員國家文物局原副局長張柏分别致辭。開幕式上,中國民俗學會向北京民俗博物館進行正式授權。隨後,北京民俗博物館館長曹彥生向全體與會代表宣讀了倡議書。中國民俗學會副會長、秘書長葉濤和南京博物院民族民俗研究所所長陸建芳分別以《民俗學與民俗博物館》和《南京博物院非遺展示和展演的思考和實踐》為題作了大會主旨發言。

北京市朝陽區文化委員會主任高春利主持大會

中國民俗學會會長朝戈金

全國政協委員國家文物局原副局長張柏

北京市朝陽區文化委員會主任高春利

北京民俗博物館館長曹彥生

中國民俗學會副會長秘書長葉濤

下午,代表們就民俗博物館的當代職能、民營博物館的現狀與發展趨勢、如何加強國有博物館與非國有博物館的合作交流等熱點和焦點問題展開討論。大家各抒己見,深入交流,會場氣氛熱烈,特別是南昌民俗博物館館長梅聯華的《中國民俗博物館聯盟如何發揮民俗博物館質量提升積極作用的思考》和徐州聖旨博物館顧問文史專家於盛庭《民俗博物館研究的「器與道」》的精彩發言,贏得代表們的陣陣掌聲。

南昌民俗博物館館長梅聯華

徐州聖旨博物館顧問文史專家於盛庭

當前,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發展已經全面上升為國家層面的戰略與行動。在此背景下,此次會議是對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中提出的文物工作要緊緊圍繞「五位一體」的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要在建設「一帶一路」文化遺產長廊中發揮積極作用等要求的踐行。而成立後的中國民俗博物館聯盟也將通過一系列舉措,大大推動全國範圍內的民俗文物資源的整合、國有和非國有博物館間合作交流機制的建立、優秀公共文化產品的普惠共享。

推薦閱讀:

TAG:中國 | 博物館 | 民俗 | 民俗學 | 國民 | 聯盟 | 博物 | 學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