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相親」襲擊英國 點燃華人婚戀觀大討論

中國式「相親」襲擊英國 點燃華人婚戀觀大討論

(2012-02-13)

fieldset { width: 306px; border: 1px solid #990000; align: center;}legend { font-family: Arial,"宋體"; font-size: 12px; font-weight: bold; color: #990000;}

  (聯合早報網訊)據英國《英中時報》報道,回國過春節,不少人回來感嘆自己遭遇了親朋好友的催婚。只要你到了適婚年齡還未婚,就被視為剩男或剩女,讓全家關係網中所有的親朋都跟著著急。「相親」,這個具有中國特色的辭彙近幾年如火如荼地在國內上演著一幕幕寫實記錄。時隔兩年,中國式相親也襲擊了英倫。優秀和單身不可以同時存在嗎?從場上到場下,從國內到英國,一時間,這個關乎幸福的話題圍繞這場電視相親人物及他們的戀愛觀在英國華人,尤其是年輕人中展開熱烈討論。

  這場相親節目宣稱英國專場,參與的嘉賓都是在英國求學或生活,學歷高家境好,外貌秀麗帥氣的青年男女。在國外來說,求學的留學生或已經工作的有為青年身邊,大多都是這樣的人群。這些人單身也好,結婚也罷,本是稀鬆平常的事情。特別的倒是,即使有了海外環境的熏陶,中國人傳統的婚戀觀在他們身上仍有體現。

  節目播出後,國內媒體對嘉賓們表現出來和國內相親人群不同的戀愛觀進行討論。「英國專場中這些常年在外留學、創業的女孩們,顯得更加堅強和獨立,心理上也更加成熟與理性。在場上,女孩們也相對更加健談與開朗,不少還會主動向男生告白。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是,她們大部分都表示不在乎車子、房子,更在乎精神上的追求。

  輕物質,重人品性格,幾乎成為在場女嘉賓擇偶的共性。一期堪稱完美的花樣美男讓在場觀眾尖叫連連,也獲得了女嘉賓的燈盞。最後堅持選擇心動女生後,卻劇情大逆轉,被當場拒絕。原因很簡單,這位女生並沒有看中所謂的條件,而是直指內心,覺得他沉默內向,而自己個性活潑,可能性格不合適。

  對於國內,他們是開風氣之先的有勇氣有底氣的人群。而對於國外,他們則是在文化差異夾縫中生存的特殊人群。相對於英國本土的婚戀觀念,則又有著較大不同。「Take Me Out(帶我去約會)」,這個頗受英國年輕人喜愛的交友節目幾乎從形式到規則上和國內的相親節目一模一樣。英國人的戀愛觀和華人又有哪些不同?

  與國內不少男嘉賓西裝革履所不同的是,英國男嘉賓出場的著裝則輕鬆隨意,更能體現他們的性格和生活作風。以2月4日的節目為例,為了展示健美的肌肉,一位男嘉賓幾乎全裸上陣,只穿一條平腳褲;而另一位男嘉賓則留著長發,嘻哈風格裝扮,現場花樣籃球秀終獲美人芳心。

  在職業選擇上,一位渾身布滿紋身,在酒吧唱歌的歌手獲得最多女生的鐘愛。在國內可能被視為不穩定,沒有正當職業的人在英國居然成「香餑餑」。沒有更多職業家庭背景等外在因素的介紹,更多的是展示男嘉賓的性格和愛好。

  根據全國婦聯中國婚姻家庭研究會、中國社會工作協會婚介行業委員會聯合發布的一個「中國人婚戀狀況調查報告」,「男公務員」「女教師」備受親賴。超過40%的受訪女性希望理想伴侶的職業是公務員,以下依次是企事業管理人員、警察、軍人、企業主、醫務工作者等。38.3%的受訪男性希望理想伴侶的職業為教師,以下依次是公務員、醫務工作者、金融財會人員等。國內外婚戀對象的選擇截然不同。

  他們為什麼來相親?國內外華人婚戀觀不同的根源是什麼?早些時候,在倫敦政經學院攻讀性別研究專業的博士生沈洋認為:「單身只是一種暫時狀態,和優秀不優秀並沒有直接關係。英國女嘉賓不在乎物質,我認為可以分為兩種。第一種是真心不在乎物質。這可能是因為人在國外,自身物質條件,包括家境比較優越,另外受英國的文化影響,英國並沒有結婚必須『有房有車』的社會氛圍;又或者在英國的嘉賓想著總有一天要回國,在英國並沒有有房有車的剛性需求」。

  「第二種是在乎物質,但表現得不在乎。因為物質很難和精神分清。很多時候物質是個潛台詞,追求生活品質和精神享受也是無法離開物質的。但判斷一個社會現象不光是要看別人在說什麼,也要注意他/她是怎麼做的」。

  在西方情人節來臨之際,這檔相親節目中男女嘉賓們透露出來的「中英和糅」的價值觀及婚戀態度,都代表著這類人群,都值得我們對愛情和幸福重新深思。(劉虹)

  來源:中國新聞網

推薦閱讀:

走過一些地方,想起一些故事,總會有些感想——英倫遊記
英國四季花園(春季)
英國春天去哪裡賞櫻?復活節假期可以約起了~
英國研究顯示:養女兒比養兒子更「費錢」!
英國人也要學九九乘法表?這個留學專業更有前途了!

TAG:中國 | 英國 | 中國式 | 婚戀 | 相親 | 華人 | 婚戀觀 | 討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