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日本武士刀的製作那麼複雜,大概的價格是多少呢? 中國有什麼刀可以與之媲美么?

汗青,製片人/古代史/古兵器/新浪@汗青微博/微…姚千、張西疇、黃生 等人贊同為什麼製作過程那麼複雜,可以參見我專欄一篇文章:日本刀——低溫冶煉、鍛造和淬火技藝的顛峰之作 - 汗青論史 - 知乎專欄

價格,其實是很明確的,現代註冊刀匠的作品,正常情況下70萬日元起,是起步哦。具體要看作者及作品的情況,高的可以到2、300萬日元,尤其是一些品鑒會得獎的作品。

當然也有便宜的,譬如一些還沒有取得註冊刀匠資格的,或者是一些作品的擁有者因為什麼原因急於出手,或保養不善有了瑕疵等等。日本人對收藏品的要求是極其龜毛的,變態到一般人無法理解的地步,所以但凡有點問題,馬上棄之如敝履,會以很便宜的價格出手。總之,價格這個問題,很複雜。

文物古刀,價格也是非常複雜,便宜的20萬日元就買到,但很可能是廢刀,研減得沒法看之類。貴的幾千萬。但能看的,一般也不會少於百萬日元。

我國古代刀劍,到隋唐,品質還是領先於全世界的。到宋開始下降,已經不如日本。到明清就差距更大了,要說可以拿出手的,也有,萬中無一,非常少見。

至於中國現代刀劍,我就不發表意見了。不過,我手上,除了我自己打造的……菜刀之外,一口當代中國刀都沒有。

上個給寧財神打的菜刀照片。

編輯於 2014-09-09 97 條評論 感謝 分享 收藏 · 沒有幫助 · 舉報 · 作者保留權利

王志正則、小明王、老四 等人贊同價格可以大概逛逛這個網站。http://www.e-sword.jp/發佈於 2014-09-09 1 條評論 感謝 分享 收藏 · 沒有幫助 · 舉報 · 作者保留權利

顧超,無念Aaron、唐凌、JOHNNY梁 等人贊同在日本能配刀的都是武士階級,這屬於少數的精英階層,由於佩刀人數量少,加上日本本生鐵礦產量少,所以自然精益求精了,基本沒有量產的。在打仗時低級的足輕還沒資格佩刀呢。日本刀質量最好的時期是安土桃山時期,即戰國時代,那時的日本刀普遍有穿透鎧甲的鋒利(吐槽一下日本華而不實的大鎧。。。)。而江戶時代由於實戰價值不高,加上手藝失傳,刀的質量越來越差。到明治廢刀令之前,其實一把好刀都難尋了,所謂的名刀都是兩三百年前的了。到現在為止好像日本刀的工藝都沒有回到江戶時代的水平。

而中國的兵役制度與日本不同(詳細的記不大清了,也許本來就沒弄清過。。。),所以刀是量產的,自然質量就下降了。加上中國的刀主要是體現實戰意義,不求鋒利,但求一場仗下來不要卷刃折斷,而追求鋒利的代價就是刀刃薄易折斷,所以中國大刀隊在與日本刀的對絕中才能逞一時之強。明代以後中國鍊鋼的手藝也失傳了。

這裡再說一下日本刀的鍛造方法把,首先每塊鋼要經過鍛打數百次,像揉麵糰似的,打扁,再折起來,打扁。。。這樣子鋼的碳含量就降低了,而且材質均勻。製作到時用到四塊不同的鋼,中間的「心」含碳少而柔軟,外面各夾一片堅硬的「皮鐵」,刀頭是最堅硬的「刃金」。經過淬火,控制刀的張力形成自然的弧度。

至於刀的價格,我覺得現在的刀都是裝飾用的,手藝也不是以前的手藝了,挑把價格適中自己喜歡的就行了。借用土方歲三的話,也許刀的時代已經結束了。能與日本刀相提並論的中國刀,大概只有唐刀吧,那又怎樣呢,這都是過去時了。發佈於 2013-07-31 2 條評論 感謝 分享 收藏 · 沒有幫助 · 舉報 · 作者保留權利匿名用戶王浩、工程求知者、兔美眉 等人贊同中日都是貧礦,鐵質不好,日本有滲碳法,但是成本也很高,只能作為武士所用。

中國作戰主要是長兵器,刀多作為禮器,劍更是漢朝開始就沒人用了,太脆。

大馬士革刀主要是精鋼好,原材料好,刀自然好。

《日本刀歌》

宋朝 歐陽修

昆夷道遠不復通,世傳切玉誰能窮。

寶刀近出日本國,越賈得之滄海東。

魚皮裝貼香木鞘,黃白閑雜鍮與銅。

百金傳入好事手,佩服可以禳妖凶。

傳聞其國居大島,土壤沃饒風俗好。

其先徐福詐秦民,採藥淹留丱童老。

百工五種與之居,至今器玩皆精巧。

前朝貢獻屢往來,士人往往工辭藻。

徐福行時書未焚,逸書百篇今尚存。

令嚴不許傳中國,舉世無人識古文。

先王大典藏夷貊,蒼波浩蕩無通津。

令人感激坐流涕,銹澀短刀何足雲。

真要是有意淫的各種神刀神劍,歐陽修至於對蠻夷的刀如此稱頌?連天朝上國的優越感都不要了?

戚繼光抗倭靠的是義烏的兵源好外加鴛鴦陣避免單對單作戰的陣型優勢,即使這樣那刀也和唐刀沒有血緣關係了,早就失傳了,是重新山寨的倭刀。編輯於 2014-09-09 5 條評論 感謝 分享 收藏 · 沒有幫助 · 舉報 · 作者保留權利

朱志遠楊懷斌、雪如鴻、一龍二鳳是搞基 等人贊同其實,日本刀被過譽了。日本刀之所以實戰能力強,是因為沒有明顯缺點,兼具威力和靈活。絕非什麼精工文化。

先說,日本刀的優缺點,優點,十分精美,鑄造技藝十分精湛這點不假。缺點,由於過於鋒利,而導致其非常易損,主要是刀刃。基本上一場戰鬥下來就廢了。而且,仔細觀察你會發現,日本劍道十分注重劈砍削,這類大幅度的動作,尤其是武器對劈,。這也更使得刀容易損壞。即使結合了現代特種鋼鐵,人家冷鋼公司試刀的時候也不很少用刀對刀對砍來測試性能。另外一個缺點就是成本太高,在古代中國也能造出這樣的劍刀。問題是,成本高昂,時間太長,不利於大規模列裝。中國的戰爭都是幾十萬人,用日本人那種方式造,即便是現在,也難以想像。所以中國的鑄劍技術越來越傾向於快速,低成本。

但是如果說中國沒有比得上武士刀的冷兵器就不客觀了。苗刀就是戚繼光專門用來克制武士刀的。所以不必說武士刀至少在苗刀面前占不到便宜。

刀,為百兵之膽。最重要的就是一個勇,威,勢。如果說劍是以巧以快取勝,那麼刀就是以猛,以霸氣取勝。

而看看日本刀說他是刀,他的威勢剛猛之力遠不如中國刀,說他是劍又比一般的劍笨拙。這即可說是優點也可說是缺點。但問題出在日本劍道,日本劍道幾乎就是以使用刀的方法使用武士刀。因為他們的武術十分講究威力,剛猛。尤其是出刀幾招。但是卻不見他們發揮武士刀比一般刀具靈活的優點。他們就是陷入了兩張椅子之間,遇到真正的中國武術高手,就會一敗塗地。很簡單,它雖然達到了一種威力與靈巧的平衡,根據木桶原理,這使得他的短板不明顯,所以初學者甚至是中等技藝的武士,都不是日本劍道的對手。但是在真正高手面前,他們靠什麼取勝?沒有明顯的缺點。說武士刀有威力,可又不如中國刀,說他靈活又不如劍靈活。所以,明朝請來的僧兵。往往是數招就將他們擊殺。這個有史書記載的。僧兵用的鐵棍,既有威力還不失靈活,而且還長。僧人有從小習武,說數招擊殺。我認為是可信的。

日本刀的優點就是沒有明顯缺點。但這也是最大的缺點,只不過,沒有足夠的技藝是無法利用這個缺點打敗對方的。而現在真正的高手又有幾個,反正不會是李連杰這種整天拍戲的人。真正的高手必然是平靜淡薄的,身處紛擾塵世的人內心煩惱,又怎麼可能感覺的到手中的劍與自己的交流,將他化為身體的一部分呢、?發佈於 2014-08-17 46 條評論 感謝 分享 收藏 · 沒有幫助 · 舉報 · 作者保留權利

知乎用戶,逆向動力知乎用戶 贊同日本刀易脆,保養難,基本上是觀賞性的用具。它的製作之所以那麼複雜,主要還是為了刀身花紋(這點做得很好),以及增加硬度(這點好像一直解決不了)。中國隨便一把菜刀的戰鬥力都比他們強,更不用說是藏刀以及鬼頭刀之類的刀了。不過,刀具本身的差距是可以由用刀的人的實力來彌補的,旁人就看美不美吧。編輯於 2015-01-27 添加評論 感謝 分享 收藏 · 沒有幫助 · 舉報 · 作者保留權利

伊鳴,保持自己的心裡年齡月熊、張運、黎偉斌 等人贊同武士刀分為傳統工藝和現代工藝兩中,傳統工藝是全手工,具有收藏和文化價值,價格非常昂貴,在刀剛打出來的時候,武士刀是完全直的,後期靠著不停的淬火和敲打才出的弧形,需要極大的人工,即使現代的日本,傳統工藝的武士刀也是要作為傳家寶的。

現代工藝武士刀很諷刺的是美國人做的好,著名的美國冷鋼88K就是以其出色的性能及較低的價格著稱,換算成人民幣才三千多。當然,頂級的冷鋼88K是日本代工的,但是採用的是現代鑄刀工藝。冷鋼的中端在台灣,低端則在中國大陸,是華諾公司。發佈於 2013-09-17 3 條評論 感謝 分享 收藏 · 沒有幫助 · 舉報 · 作者保留權利

Chinito超強今晚我不思考 贊同日本刀是非常脆弱易折的,沒有任何實戰價值,它的賣點僅在於外表比較有特色,不知道為什麼這麼多人給它貼金。

所謂日本刀的戰績大都是吹出來的,真相如何,轉段日本人自己寫的,看不懂的自己谷歌翻譯。

日本刀の意外な脆さ

まあ、何でも「長所即欠點」で、焼き入れで鋼は硬くなりますが、そのために脆くもなりますからね。その脆さは刀の場合思いがけないほどハッキリと現れることがあるのです。例えば刀身にハンマーを當てて何か修理しようと思う時、不注意に刀の中子などを持って刀身の半ばをコツンコツンとハンマーで叩いたりすると、全くハンマーに觸れていない切先がビィーンと異常な音を発して、欠けて飛ぶことがあるようです。

ですから既に焼きが入った刀身にハンマーを當てる時は、必ず切先にガムテープを張って振動を吸収するようにし、その上、更にそのガムテープを貼った切先に布を巻いて、そこを摑んで刀身をハンマー打ちするようですね。

幕末の名匠として名高い水心子正秀という刀匠が、刀が折れた実例を沢山聞き集めた記錄があるのですが、それを読んだ人は「エッ、刀ってこんなに脆いのか」って、きっと驚くと思います。勿論、なかには丈夫なものもあり、その差は隨分著しいようです。

1634年11月7日の有名な鍵屋の辻の決闘では、剣豪?荒木又衛門が36人を斬ったと伝えられる。だが、史実では、斬れたのは河合甚左衛門と桜井半兵衛の2人だけである。

この時、又衛門は、名刀鍛冶?伊賀守金道の刀を使用していたが、敵の小者(使用人)の木刀を受けただけで、刀がへし折れてしまっている。

武士と言う刀剣操作のプロと、優れた刀匠が多かった時代ですら、このような逸話は少しも珍しくは無かったのである。

這個劍豪號稱連砍36人還拍了電影,實際只砍了兩人,還是夥同他人一起砍的,他的名匠打造的日本刀對上別人的木頭刀竟然也折了,這就是日本刀和日本武士的真相。發佈於 2014-09-14 添加評論 感謝 分享 收藏 · 沒有幫助 · 舉報 · 作者保留權利

董昊天,潛龍勿用史玉峰、悼念者的天堂 贊同正宗的武士刀是用所謂的玉鋼打造而成,由於日本資源匱乏,提鍊鋼材需要從需求雜質多的礦石中一步一步提煉,因而為所謂玉鋼。現在武士刀大多使用三枚夾鋼或者覆土燒刃的工藝,效果確實異曲同工的,即使是刃部堅硬而刀的整體兼具韌性,在刀身打造的工藝上也算複雜。而其他的部位,如刀柄大多會有珍珠魚絲,也是價格不菲的原因。一把採用傳統工藝打造的武士刀工序繁多,全部採用手工的話自然不會有一個很低的價格。而可以與之媲美的其實中國有很多,中國歷史悠久,冷兵器歷史也頗為可探可究,漢八方,唐刀等工藝絲毫不亞於武士刀發佈於 2014-03-27 添加評論 感謝 分享 收藏 · 沒有幫助 · 舉報 · 作者保留權利

小熊牌播種機人民公僕於胖虎 贊同之前關注過日本刀,也去日本的刀店把玩過真刀,說下自己的認識。

放在當代看,日本刀的工藝並不算繁雜。

其特色是鍛打和淬火,這個較費人工,所以價格要高一些。

樓上有答案說最低70萬日元,據我了解60萬日元是起步價,可以買到最新的刀。

日本刀的性能。由於採用了鋼包鐵的結構,和弧形設計,所以刀刃鋒利堅硬,適合劈砍,刀背吸震性好,適合格擋。

但劈砍時如力道和角度不好,也容易磨損和損毀。

日本曾經向明朝出口了20萬把日本刀。從側面反映了我國當時的製作工藝已經落後了。 

其實這也不怪,因為明代主要敵人是北方游牧民族,弓箭是主要殺敵武器。 

在南方,倭寇憑藉利刃和劍法造成了很大的禍害。發佈於 2014-12-05 添加評論 感謝 分享 收藏 · 沒有幫助 · 舉報 · 作者保留權利

知乎用戶,多汁諸葛亮知乎用戶 贊同一般幾萬到100萬人民幣之間。

中國沒什麼刀可以與之媲美。發佈於 2014-06-16 4 條評論 感謝 分享 收藏 · 沒有幫助 · 舉報 · 作者保留權利

知乎用戶,交互出身的產品汪汪汪黑白灰、六晨、地瓜苗 等人贊同冷兵器時代中國認第二,誰敢說第一?怎麼可能沒有NB的刀劍工藝呢?

事實上中國刀劍的製造工藝很NB的,比如什麼十大名刀,十大名劍可不是吹牛的,就說現在保存下來的勾踐寶劍吧,哪個國家有如此NB的工藝?但是經歷了那10年,大躍進,好刀都鍊鋼去了,藝匠們不是死了就改行了,整個斷代。現在流傳下來的只是皮毛,有名的有龍泉劍,戶撒刀,英吉薩刀,保安刀。

可發現都是少數民族,偏遠山區的,因為這些地方沒有受到那段時間的摧殘。其實這些地方的工藝都是學習漢族的,而且只是皮毛。最後的結論是,這些現在有名的中國刀具都是古代中國刀劍工藝皮毛的皮毛……

提到日本武士刀就必須說中華苗刀,是戚繼光為了剋制日本刀發明的……發佈於 2014-04-09 10 條評論 感謝 分享 收藏 · 沒有幫助 · 舉報 · 作者保留權利

沈濃濃藏刀好像有賣,我也覺得奇怪,中國那些鑄劍鑄刀的師傅哪去了發佈於 2014-03-03 3 條評論 感謝 分享 收藏 · 沒有幫助 · 舉報 · 作者保留權利

知乎用戶唐刀,苗刀,還有我們這土質的菜刀和大砍也不錯發佈於 2014-04-09 添加評論 感謝 分享 收藏 · 沒有幫助 · 舉報 · 作者保留權利

張岩現在武士刀就是一個男人的玩具。發佈於 2014-09-07 添加評論 感謝 分享 收藏 · 沒有幫助 · 舉報 · 作者保留權利

ee dd,ss製作精細自然就麻煩了啊,不過日本刀很好的,價位也不等,我買的松田菊男就很不錯。日本刀在製法上集合了相當高的技術,共分如下幾個步驟:鍊鋼

日本刀的材料鋼,被稱作和鋼(わこう,Wakou)或玉鋼(たまはがね,Tamahagane)。玉鋼以日本傳統土法煉成。這是一種低溫鍊鋼法,爐溫不超過1000℃。此法看似原始,但相比近代的高溫鍊鋼法,能煉出品質純良的好鋼。不過高溫煉出的鋼材較軟,易打造成形,而低溫煉出的鋼材較硬,較難打造,可以說製作日本刀是人力密集型的工事,是以血汗換取的品質。根據不同地區,不同的流派,所用鋼材成分多少會有差異。大體上玉鋼所含成分如表所示。

玉鋼成分表(二戰時期:

鐵 98.12% - 95.22%

碳 3.00% - 0.10%

銅 1.54%

錳 0.11%

鎢0.05%

鉬 0.04%

鈦 0.02%

硅 不定

其他 微量

水減

即淬火工藝,淬火即所謂的熱處理,日本稱為水減(みずへし,Mizuheshi)。從現代材質學的角度來看,這個步驟算是刀匠控制鋼材含碳量的手法。

刀工將加熱後的和鋼錘打成扁平的厚度為約5mm的薄片。看似簡單的工序,其實不然,為了控制鋼材的含碳量 ,加熱次數有嚴格限制;而且和鋼的硬度在其續漸冷卻時會有所改變。只有有經驗的刀工才能準確把握施錘力度的變化,在限定的加熱次數下將玉鋼打煉成厚薄均一的薄片。

鋼片成形後,刀工會用水將其急速冷卻。可使鋼多餘的含碳部分剝離。使刀身具有良好彈性,刀口堅硬不易缺口。刀匠要對鋼片的溫度和用水的份量有極準確的把握,才能夠得到含碳量合適的材料。

鍛煉刀工將燒紅的鋼塊捶打鍛造,鋼塊捶打開後再摺疊起來捶打,如此反覆,追打到第10次,就會有1024層的鋼材,通過這一步驟,可將鋼中硫等雜質和多餘的碳素等清除,以增鋼材彈性和韌性。這就好比揉面一般,捶打的層數越多,鋼材中的碳和各種成份就會更加均一,鐵晶體也會更細緻,最終鍛造出來的鋼材品質均一、達數千層,十分強韌。在國內,由於中國的管制制度,很多刀具不是那麼公開的。發佈於 2014-10-27 1 條評論 感謝 分享 收藏 · 沒有幫助 · 舉報 · 作者保留權利匿名用戶科學時代到來之前,鐵礦優劣很重要。優質鐵礦可以打造出優質刀劍。

日本有倭刀,緬甸有緬刀,西亞有大馬士革刀,和那些無名氣的地方刀相比,雖然也有工藝的精細程度區別,但更多的是鐵礦差別。因為古代工藝里很多雜質難以去除,不比現在的鍊鋼廠,只要花錢處理,各地的鐵礦最終都能煉出好鋼。發佈於 2015-01-31 添加評論 感謝 分享 收藏 · 沒有幫助 · 舉報 · 作者保留權利

隋小輝我想練練刀法 練武人沒把好刀發佈於 2015-06-12 添加評論 感謝 分享 收藏 · 沒有幫助 · 舉報 · 作者保留權利

Rock Kain隨著科技的進步,制刀工藝也在與時俱進,從原始落後的低溫冶煉,演化至高溫冶煉 。今日日本刀卻摒棄現今簡易,低成本的高溫冶煉,利用原始落後的低溫制刀技術,蓄意提高門檻,加大難度,並通過文化輸出,營銷手段,向世人灌輸唯有古法製造的才是正宗日本刀。且日本刀具有獨特美觀的造型。所以,所以成為名刀,其文化輸出功不可沒。發佈於 2015-11-12 添加評論 感謝 分享 收藏 · 沒有幫助 · 舉報 · 作者保留權利

蘇健,大進國際貿易有限公司服裝跟單據說製造日本刀的工廠叫做「靈魂研磨所」。
推薦閱讀:

豐臣秀吉的出身究竟是農民還是武士?
日本十大名刀的介紹?
歐美人認為忍者比武士厲害?
《破軍星》:德川家康其實是贗品?!
十字軍騎士 PK 日本武士什麼結果?

TAG:日本 | 中國 | 價格 | 日本武士 | 複雜 | 武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