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成語典故心解之九十六:周不愛鼎,鄭不愛田

楚靈王

  

原文

  靈王曰:「昔我皇祖伯父昆吾舊許是宅,今鄭人貪其田,不我予。今我求之,其予我乎?」對曰:「周不愛鼎,鄭安敢愛田?」

  《史記·楚世家》

 

大意

  楚靈王說:「從前,我的先祖伯父昆吾,居住在舊許,現在鄭國的人佔有了那裡的田地,不歸還給我。假如我現在找他們索取,他們能還給我嗎?」析父回答說:「如果周天子為了討好您,連鼎這樣的重器都捨得,一個小小的鄭國怎麼敢賴著那塊兒田地不給您呢?」

  

心解

  很明顯,楚靈王擔心的有兩件事:一個是「篳路藍縷」裡面講的周天子賞賜寶鼎,齊、晉、魯、衛國都曾經受過封賞,唯獨楚國沒有,能不能受到與那幾個國家一樣的待遇;二是「舊許」這個地方本來就是楚國的,後來被鄭國佔領了,現在想討還,人家肯不肯同意。析父的一段話話,重申了解決問題的關鍵:要想成功地解決這兩件事情,重要的在於著手的順序問題。首先要解決的是向周天子討封賞這件事,如果周天子痛快地滿足了楚國的要求,賞賜了寶鼎,那麼,這件事的本身就已經為解決鄭國歸還佔地提供了巨大的威懾力量,鄭國還地是水到渠成的事。假如順序倒過來,先解決鄭國的問題,再考慮周天子的封賞,那麼鄭國這一關恐怕很難過,周天子那兒也乾脆甭想。

  當有兩個以上的問題糾結時,解決問題的順序是成敗的關鍵,順序對了,解決了一個問題。連帶著第二個問題也迎刃而解,這叫「事半功倍」;反過來順序顛倒了,費了很大的努力,很可能一個問題也解決不了,這是不是「事倍功半」呢?


推薦閱讀:

早安成語|雲錦天章 夏日茶語皆情語
原來這些成語都藏在絕美的詩句里~
看圖猜成語!猜對5個是天才!目前還沒人全部猜對!
孟母三遷(成語)—搜狗百科

TAG:典故 | 成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