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境與前景:俄羅斯與沙特戰略關係述評

一直以來,沙特與美國保持著穩定的友好關係,而與俄羅斯的關係不冷不熱、若即若離。然而,「9·11事件」使美沙關係發生了轉折性的變化,兩國的戰略同盟趨於鬆散,與此同時,俄沙關係開始升溫。在沙特看來,俄可充當其第二把「保護傘」,也是安排世界石油格局的理想合作夥伴;而俄則視沙為其重返中東的希望,且沙特雄厚的石油資本還可助其經濟發展一臂之力。近年來,隨著俄羅斯經濟的恢復,其復興昔日大國地位的戰略意圖愈加凸顯,而中東地區成為俄對外交往的優先方向之一。另一方面,沙烏地阿拉伯作為阿拉伯世界的盟主和遜尼派領袖國家,在中東事務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這就為俄沙兩國戰略關係迎來新轉機提供了可能。2017年10月4日至7日,沙烏地阿拉伯國王薩勒曼訪問莫斯科,這是兩國建交91年來沙特國王第一次訪問俄羅斯。薩勒曼表示,沙特將致力於鞏固與俄的雙邊關係。普京也強調,這是沙特國王首次訪俄,事件本身就非常具有標誌性意義。那麼,俄羅斯和沙烏地阿拉伯的戰略關係究竟如何?未來兩國的戰略關係前景又將如何?

▲普京自2000年上台伊始,大力調整對外政策,在中東開始實行全方位外交

漸近與疏遠

01

普京自2000年上台伊始,大力調整對外政策,在中東開始實行全方位外交。2001年「9·11」事件發生後,國際形勢的變化為俄沙關係的改善提供了條件。2003年9月,沙特王儲阿卜杜拉正式訪問莫斯科,這是俄沙建交以來訪俄的最高級別政界人物。這次訪問極大地推動了兩國關係的改善。在反恐問題上,阿卜杜拉承認車臣問題是俄羅斯的內部事務,支持俄在車臣的反恐行動。在宗教關係上,阿卜杜拉表達了尊重宗教多樣性,各種宗教和平共處的願望。在經貿合作上,兩國簽署了多項合作協議和文件,將在多領域多層面進行對話與合作。雙方都對此次訪問給予了高度評價,沙特媒體稱,王儲訪俄「開闢了兩國關係的新紀元」。2007年2月,普京對沙特的回訪標誌著兩國關係的繼續提升。這是有史以來俄羅斯最高領導人對沙特進行的首次訪問,同樣具有重要意義。普京在訪問中指出,俄羅斯是東正教、穆斯林和其他宗教信仰者共同的家園,俄將與阿拉伯國家加強文明的對話,共同推動公平的國際秩序的建立。在與沙特工商界代表會見時,普京指出,俄羅斯市場具有進行長期投資的良好條件,希望俄沙兩國在能源、基礎設施、太空、核能等領域開展合作,推動兩國經濟關係的發展。沙特國王對普京的來訪表示歡迎,稱「(俄沙)兩國擁有巨大的經濟潛力,豐富的自然資源,投資機會眾多。兩國在國際舞台上都具有重要影響力。這次訪問將推動我們的合作向新的戰略高度發展。」

可以說,21世紀的前十年,俄沙兩國在雙邊層面實現領導人互訪,雙邊關係走出了敵視、冷淡的狀態,逐漸升溫。同時,在伊斯蘭會議組織、阿拉伯國家聯盟、海合會等多邊框架內,俄沙雙方就有關問題相互磋商,協調立場。可以看出,兩國關係處於上升時期。

而2011年爆發的敘利亞危機成為俄沙關係由熱變冷的轉折點。俄羅斯堅定地支持敘利亞巴沙爾政權,而沙特則大力扶持敘利亞反對派以推翻巴沙爾的統治,兩國的立場發生了嚴重分歧,關係逐漸疏遠。

敘利亞危機爆發以來,以沙特為首的中東遜尼派國家積極活動,希望力促敘利亞政權實現更迭。2011年11月,在沙特的推動下,阿盟中止了敘利亞的成員國資格。2012年3月,沙特宣布關閉駐敘使館,中斷與敘的外交關係。而俄羅斯則與沙特等國大唱反調,堅定地站在巴沙爾一邊。俄羅斯先後四次在聯合國安理會投票否決制裁敘利亞決議草案,使沙特製裁敘利亞的意圖無法實現。2013年,在敘利亞出現「化武」風波後,俄羅斯積極斡旋,促使敘利亞接受了「化武換和平」的提議。這使沙特希望的由美國對敘利亞動武,推翻巴沙爾政權的願望完全落空。

2015年9月30日,俄羅斯高調出動空天軍對敘利亞境內的「伊斯蘭國」進行打擊。俄軍的空襲行動使岌岌可危的巴沙爾政權得到穩固,逐漸扭轉被動局面。沙特指責俄以打擊「伊斯蘭國」為名,對敘利亞反對派進行轟炸,挽救巴沙爾政權。2015年10月1日,沙特常駐聯合國代表穆阿利米指責俄的空襲行動造成無辜平民的傷亡,要求俄停止軍事行動。阿拉伯語報紙《中東報》在評論敘利亞局勢時說:「俄羅斯與巴沙爾結盟的行動將會引起宗教戰爭的爆發。」 2016年以來,俄投入更多軍事力量,打擊敘境內的「伊斯蘭國」極端組織。10月4日,俄S-300防空導彈部隊進駐敘利亞。10月15日,俄「庫茲涅佐夫號」航母編隊駛往地中海敘利亞海岸。一年多來,俄總共實施空襲一萬多架次,完全扭轉了敘國內戰局。到2016年底,敘政府軍已全面控制境內的五大城市,巴沙爾的地位愈加牢固。可以說,正是在俄羅斯的干預下,沙特設想的由遜尼派一統中東的戰略意圖面臨破產,沙特對俄的不滿和怨恨與日俱增。

▲2015年9月30日,俄羅斯高調出動空天軍對敘利亞境內的「伊斯蘭國」進行打擊。俄軍的空襲行動使岌岌可危的巴沙爾政權得到穩固,逐漸扭轉被動局面

伊朗問題

2

敘利亞危機之後,俄沙關係不斷降溫,陷入了低谷,這在兩國對待伊朗問題上的態度上體現的較為明顯。而這一問題也將成為未來俄沙戰略關係升溫的一大障礙。

第一,在伊朗核問題上,俄羅斯支持伊朗和平利用核能的權利,幫助伊朗發展民用核設施,而沙特對此表示反對。2011年9月,俄羅斯為伊朗承建的布希爾核電站正式啟動。2014年11月,俄伊兩國簽署新的核能合作協議。俄將幫助伊朗建設8個核反應堆。俄在伊朗核問題的解決上發揮了關鍵性作用,使伊朗擺脫制裁,重返國際社會。而伊朗核計劃則是對沙特的最大威脅。沙特認為,伊朗的民用核設施終究會轉化成核武器,在戰略上取得對沙特的壓倒優勢。沙特希望藉助歐美國家的制裁,迫使伊朗徹底放棄核計劃,不再對沙特構成核威懾。因此,對俄羅斯幫助伊朗建設核電站,在伊核談判中維護伊朗利益的作法,怨言頗多。

第二,俄伊兩國軍事合作水平不斷提升,沙特則認為此舉對其構成安全威脅。2015年1月,俄羅斯國防部長紹伊古訪問伊朗,俄伊簽署了長期軍事合作協議。2015年4月,俄羅斯宣布取消對伊朗出售S-300防空系統的禁令。根據雙方新簽署的合同,伊朗將購買裝備4個營的S-300新型防空導彈系統。2016年8月29日,伊朗宣布開始在德黑蘭附近的核設施部署該導彈系統。伊朗獲得S-300導彈,無疑將給其核設施加上強大的保護傘,使他國從空中進行打擊的可能性變得渺茫。沙特認為伊朗將更加有恃無恐地發展核計劃,成為地區的不安定因素,對沙特的安全構成巨大威脅。

第三,在敘利亞問題上,俄伊兩國攜手支持巴沙爾政權,此舉卻加劇了俄沙矛盾。巴沙爾政權在俄伊的力挺下轉危為安,逐漸取得對反對派的軍事優勢。在俄的堅持下,伊朗加入到敘利亞問題和談小組,成為解決敘利亞問題的參與方。2016年8月16日,俄羅斯戰機從伊朗哈馬丹空軍基地起飛,打擊敘境內的「伊斯蘭國」目標,象徵著俄伊兩國在敘利亞問題上更加緊密的協作。在俄羅斯及伊朗的參與下,敘利亞局勢發生逆轉,使沙特距離其設想的由反對派「全國聯盟」取代巴沙爾的目標越來越遠。伊朗加入到敘利亞和談也突破了沙特堅持的原則。可以說,在這場與伊朗的暗中較量中,伊朗由於得到俄羅斯的鼎力支持,優勢突顯,而沙特完全處於下風。這使沙特與俄的矛盾進一步加深。

▲2015年1月,俄羅斯國防部長紹伊古訪問伊朗,俄伊簽署了長期軍事合作協議

美國「屏障」

3

儘管沙特對美國在敘利亞危機、伊朗核問題上的政策多有不滿,但美沙同盟仍然是沙特外交與安全的基石。兩國關係存在的嫌隙,不會對延續70年的同盟關係造成大的衝擊。可以說,美沙聯盟仍將成為橫亘在沙俄戰略關係之間的一道屏障。

首先,在經貿關係上,美國多年來一直是沙特最主要的貿易夥伴國之一。2013年,兩國雙邊貿易額高達752.76億美元。相比之下,俄沙兩國的貿易額總體數額小,結構單一。2015年,兩國貿易額僅為9.26億美元。如此微弱的經濟聯繫難以對兩國的政治關係產生重大影響。其次,在安全上,沙特國富兵弱,需要美國的保護。多年來,沙特一直是美國軍火的主要買家,沙特武器裝備的85%都購自美國。在安全上沙特如此依賴美國,難以想像它會撇開美國向俄羅斯購買武器裝備。再次,在地區事務中,沙特要與地區強國伊朗抗衡,同樣離不開美國的支持。沙特為首的海灣君主國不足以對抗伊朗的擴張野心,必須仰仗美國在海灣的軍事存在。美國即使在與伊朗達成核協議後,也並未放鬆對伊朗的警惕和壓制,對俄與伊朗的核能和軍事合作也多次加以批評指責。沙美兩國的同盟關係經歷了時間的考驗,難以發生質的改變。

▲2014年全球原油價格大幅下跌,沙特和俄羅斯遭受重創,因此,維持原油價格在合理區域是雙方共同的目標

能源合作

4

眾所周知,沙特和俄羅斯都是世界產油大國。截至目前,沙特石油探明儲量2617億桶,佔世界總儲量的25%;俄羅斯雖然無法與沙特相比,但其石油探明儲量也佔到了世界總儲量的4.6%。且石油在兩國經濟中都佔有重要地位,沙特石油產值佔國內生產總值的35%,石油收入約佔政府收入的75%、出口收入的85%;俄羅斯的石油收入約佔政府收入的一半。毫無疑問,沙特和俄羅斯都想從石油出口中獲得最大利潤,即實現石油利益最大化。但在實現途徑上,兩國的策略和做法卻有所不同。

對沙特來說,油價過低顯然不符合它的利益,但油價過高同樣對沙特不利。這是因為:第一,如果油價過高,會導致需求量減少而石油開採量和供應量增加,越來越多的石油湧向市場,反而將導致油價長期低迷;第二,油價長期過高會損害西方經濟,從而有可能削弱西方尤其是美國保衛沙特的能力;第三,油價長期過高會導致石油進口國加快研製和開發其他能源以取代石油和天然氣作為首要能源的地位,這樣不僅沙特豐富的石油儲量將失去價值,而且美國保衛沙特的動力也將會大大減弱。因此,如何把油價維持在一個合理範圍內是沙特所追求的目標。對俄羅斯來說,經濟困難、財政狀況不穩的現實,使它急需石油收入來支付政府運轉費用,償還債務,促進經濟發展。因此,俄羅斯不僅希望國際石油價格保持最高水平,而且竭力提高石油產量和增加石油出口量。

但2014年全球原油價格大幅下跌,沙特和俄羅斯遭受重創,因此,維持原油價格在合理區域是雙方共同的目標。此次沙特國王薩勒曼訪問莫斯科,雙方則在能源合作方面達成了共識,並一致認為維持原油價格在合理的區域是雙方共同的目標。俄外長拉夫羅夫在2017年10月4日接受《中東日報》採訪時說,俄沙兩國共同加入了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和非歐佩克產油國達成的石油減產協議,俄方認為繼續在這一方面與沙特夥伴保持協作非常重要。據悉,歐佩克、非歐佩克產油國的能源部長將在莫斯科舉行的俄羅斯能源周期間討論減產協議的執行情況。俄能源部長諾瓦克對媒體表示,歐佩克成員國和非成員國首先必須百分之百執行協議。

▲俄沙的戰略合作仍有一定的局限性,存在很多障礙,兩國能否最終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政治和經濟盟友,還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約

前景展望

5

本月沙特國王薩勒曼訪俄,標誌著俄沙戰略關係進一步回暖,雙方建立了新型合作關係,對俄沙的發展前景和世界局勢走向都具有重大影響。

從能源角度看,兩國合作將對國際能源格局和世界油氣價格產生巨大影響。就目前來看,俄沙兩國的政治穩定和經濟發展都嚴重依賴石油出口。因此,雙方在維護世界油價穩定等方面具有共同利益,在油氣開發、協調世界石油產量、確定國際油價等方面的合作,也將對國際能源市場走向具有作用,並能在一定程度上減輕歐佩克成員國與其他國家之間的惡性競爭。

從政治角度看,俄沙合作對雙方的意義都非常重大,如俄沙結盟,可在某種程度上實現對美單極控制中東局面的制約。值得指出的是,俄沙戰略合作如不斷深化,還將可能成為未來國際政治舞台上的一個新的力量中心。

從地區安全形度看,俄沙一致認為保持對話以穩定中東局勢是雙方的共同需要。雙方在此次會談中也表達了對對方在解決相關問題中的作用的肯定,和對相關機制的支持。沙特國王薩勒曼在大範圍會談時表示,對於敘利亞危機,我們呼籲在日內瓦第一次國際會議決定和聯合國安理會決議的基礎上加以解決。而沙特外交大臣朱拜爾在會晤後說,我們支持敘利亞問題阿斯塔納會談,同時支持敘利亞領土完整和保留國家體制。俄外長拉夫羅夫則表示,雙方在討論該地區所有問題時,再次展現了優先反恐的共識。俄方支持沙烏地阿拉伯為團結敘利亞反對派做出的努力。

但是,俄沙的戰略合作仍有一定的局限性,存在很多障礙,兩國能否最終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政治和經濟盟友,還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約。

首先是美國因素。對沙俄兩國接近,美不會袖手旁觀。從長期看,與美的關係無論對沙還是對俄都至關重要,是它們各自外交的首要重點。美當然不願見到俄沙壟斷國際石油市場的局面出現,如局勢朝著不利於美的方向發展,以美目前的實力和霸權地位,美必定會採取相應的措施。眼下,沙特不會與美真正翻臉,俄也未必敢向美強硬叫板。今天的俄羅斯畢竟不是前蘇聯,務實的俄現政府是不會與美髮生正面對抗和衝突的。俄沙雙方都會通過適當方式來獲得美對俄沙合作的諒解和承認,因而,俄沙的戰略合作關係勢必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其次,俄沙在經濟方面的合作,也存在一些障礙。作為最大的兩個石油生產國,都在進行大規模的油氣開發計劃,蘊含著激烈的競爭;兩國在經濟方面的互補性也較差,一旦出現實際的利益衝突,如何繼續維持合作將是對兩國關係的一個考驗。

再次,兩國文化差異所造成的分歧。很多西方媒體把伊斯蘭教和穆斯林視同恐怖主義和極端主義,對包括俄羅斯人在內的許多人造成嚴重誤導。由此看來,俄沙有必要在文化領域進行全方位的溝通,使雙方對彼此的政策背景和文化習俗有較深入的了解,這也是維持雙邊關係持續發展的一個長遠之計。


推薦閱讀:

痣長這些地方,雖然看不到,但遇到困境皆能逢凶化吉,命中富貴
LH VIEWS:互聯網醫院的四大困境
菩薩如果救了人,而那人之後卻行惡傷人,那菩薩會為此負責嗎?
具體有哪些既讓我們心疼卻又自私地期待他們繼續困頓下去的人?譬如求真的學者,潦倒的詩人,以及悲情的歌者。

TAG:俄羅斯 | 戰略 | 關係 | 困境 | 前景 | 羅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