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中醫百病推拿,送給想學和喜歡推拿的你!

髕骨軟骨軟化症的推拿治療

  1.概述

髕骨軟骨軟化症又稱為髕骨軟化症,是指髕骨軟骨面退行性變化而產生的一系列癥狀,好發於運動員及體力勞動者。

  2.病因病機

  A.膝關節的長期勞損或外傷造成對軟骨面的直接磨損,長期可使軟骨面發生退行性改變。

  B.隨年齡增長,局部軟骨面退變,感受風寒濕邪後誘而發病。

  附:病理變化,四期。

  3.臨床表現

  ⑴ 長期勞損史:個別的可在一次較重的外傷後發病,如膝關節半蹲位的扭轉動作,對髕骨磨損最大。

  ⑵ 膝關節疼痛:病人常訴膝關節於半蹲時疼痛明顯,如上、下樓,或騎車時痛,初起時只在勞累或行走過多後出現膝部酸軟無力,休息後消失,之後疼痛逐漸加重。

  ⑶ 膝關節發軟及不穩感,尤其在上下樓梯及關節開始活動時,可突然感到患膝不穩及發軟,患肢有不能負擔體重而傾動感。

  ⑷ 膝關節暫時性閉鎖,又稱假絞鎖,系由於髕骨軟骨面不平,鎖於股骨髁上。輕微活動在髕骨下出現摩擦音或捻發音。

  ⑸ 髕骨研磨試驗:病人仰卧,膝關節伸直,股四頭放鬆,按壓髕骨並轉動時感到疼痛。

  ⑹ 單腿半蹲試驗:患者單足支撐,逐漸下蹲,當屈曲130~150°時出現疼痛或疼痛加重,屈曲130°時髕軟骨面緊貼在股骨滑車部。

  ⑺ 伸膝抗阻試驗:病人仰卧膝關節屈曲,醫者手置於病人小腿,令病人伸直膝關節,醫者同時與患膝對抗用力,產生疼痛為陽性。

  ⑻ 壓痛一般位於髕內緣的軟骨處,患者仰卧,膝關節伸直,股四頭肌放鬆,醫者一手將髕推向側方,另一手拇指於髕骨內側面,可找到痛點。

  4.治療

  有絞鎖者,先解除絞鎖:患者仰卧,一助手固定膝關節上方,醫者雙手握患踝上方,順勢牽引2~3分鐘,同時扭轉小腿,在保持牽引力的情況下,逐漸屈曲膝關節,使足跟近臀,再將患膝慢慢拔直,做膝關節屈伸運動。可完成屈伸運動者,表示絞鎖已解除。

  ⑴ 患者仰卧位,醫者用指揉法在髕周操作10分鐘左右,以痛處為主。

  ⑵ 患者仰卧,膝下墊一小枕,用手掌扣按髕骨,帶動髕骨做上下環繞磨動,磨動時以髕下產生酸脹為宜,手法宜輕柔和緩。

  ⑶ 提髕捻揉法:患者仰卧,膝關節伸直放鬆,醫者一手掌托於膝下,另一手五指分開拿住髕骨,拇指放在疼處,將髕骨提起,同時指端在疼處揉捻。

  ⑷ 局部輕揉、散法,拿股四頭肌,小腿肌肉3~5次。

  其他治療:中藥外敷,局封。

  5.注意:加強股四頭肌鍛煉,開始時不負重。

髕下脂肪墊損傷的推拿療法

髕下脂肪墊損傷多見於運動員及膝關節活動較多者,女性多於男性。

  1.概述

  髕下脂肪墊充填於髕骨,股骨髁下部,脛骨髁前上緣及髕韌帶之間,位於髕韌帶的深面,可以限制膝關節的過度活動,能防止摩擦及刺激,吸收震蕩。

  體表位置:在髕骨與股骨髁之間,有兩縱行凹陷,為內、外側髕旁溝,在內、外側髕旁溝之下,位於髕韌帶的兩側有兩個隆起,特別在股四頭肌收縮時更為顯著,此即為脂肪墊的一部分。

  髕下脂肪墊損傷多見於運動員及膝關節活動較多者,女性多於男性。

  2.病因病機

  膝關節外傷或勞損後,導致脂肪墊的水腫、機化,並逐漸退變肥厚,產生無菌性炎症。

  3.臨床表現

  ⑴ 疼痛、腫脹:膝關節下方疼痛,以內外膝眼、髕韌帶後方明顯,站立或膝關節過伸時疼痛加重,髕韌帶及兩膝眼處可見腫脹、膨隆,有壓痛,膝關節乏力。

  ⑵ 膝關節過伸試驗:患者仰卧,膝關節伸直,醫者一手握傷肢踝部,向上抬,另一手向下按壓膝部,使之過伸,如在髕下脂肪墊處有疼痛則為陽性。

  ⑶ 膝關節側位X線,可見脂肪支架紋理增強,由髕骨下向股脛關節放射排列。

  4.治療

  ⑴ 患者仰卧,膝關節伸直,於痛處施以指揉法10分鐘左右。

  ⑵ 將患肢屈曲至135°,術者點按內外膝眼及伏兔、血海、梁丘、阿是等穴。

  ⑶ 以掌跟於患膝周散法。

  5.注意

  平時可試將鞋跟墊高,以避免膝關節伸直,這樣,脂肪墊不受擠壓,可消除疼痛,且助於消腫。

髖關節骨關節炎的推拿療法

髖關節骨關節炎的推拿療法,以解除痙痛,滑利關節為主。

手法:以解除痙痛,滑利關節為主。

  1.髖周法10~15分鐘,柔和沉透。

  2.痛點及髖周的點按、指揉,視患者病情做髖關節的各方向被動活動,但忌暴力,以患者可忍受為度。

  3.髖周的散法。

中藥:外敷;理療:針灸。

注意:患者生活應有規律,如體重過大應限制飲食,手杖助行以減輕其髖部負擔。

髖關節滑囊炎的推拿療法

髂恥滑囊炎時可參行髖關節扭傷手法。

治療: 1.於疼痛部位四周行法,5~10分鐘。2.於痛處行彈撥法、點按手法應稍重。3.於痛處行掌揉法。4.髂恥滑囊炎時可參行髖關節扭傷手法。其他:可行封閉治療。

髖關節扭傷的推拿療法

髖關節扭傷的推拿療法,於腹股溝處施以指揉法、掌揉法、捋順法以緩解疼痛。

治療:1.患者俯卧位,醫生於患髖後、外側行法、按法、掌揉法使肌肉放鬆,之後患者仰卧位,於腹股溝處施以指揉法、掌揉法、捋順法以緩解疼痛。2.根據患肢長短情況,選用以下手法:

  ⑴ 患肢假性長於健側者,可選用以下法:

   A.屈曲複位法: 患者仰卧位,雙下肢伸直。醫生立於患側,一手(以虎口)按扶髖部前方,另一手握其踝上部,握踝之手順患肢方向向下輕牽,在保持牽引的情況下,將患肢向內環搖數次,隨即將患肢在內旋內收的同時向上屈膝屈髖,扶髖之手改置於膝下,用力向下按壓,使之盡量屈曲,然後把患肢放直,反覆2次,與健肢比較,如兩腿等長即可。

  B.屈髖指頂法:患者仰卧,雙下肢伸直。醫生立於患側,一手(以虎口)按扶髖部前方,另一手握其踝上部,握踝之手順患肢方向向下輕牽,在保持牽引的情況下,將患肢向內環搖數次,再將患肢盡量屈曲,扶髖之手放置膝部,用力下按,使膝緊靠於胸,足跟接近臀部,然後將患肢內旋,囑其側身向健側(患肢在上),同時扶膝之手以拇指頂推坐骨結節,再將患肢緩緩伸直,假性變長之腿,即可恢復正常。

  ⑵ 患肢假性變短的患者用以下手法:

  外旋牽拉法:患者仰卧,雙下肢伸直,醫生立於患側,一手(以虎口)按扶髖部前方,另一手握其踝,握踝之手順患肢方向向下牽拉,在保持牽引的情況下,將患肢環搖數次,然後向遠端牽拉,再迅速屈膝屈髖,按扶髖關節之手改置膝部,用力下壓,然後使髖關節在屈曲位做外展外旋2~3次,在髖關節外展外旋情況下突然用力拔直,變短之腿即恢復正常。

  3.於髖關節周圍做放鬆手法,擦、散即可。

梨狀肌損傷的推拿療法

梨狀肌損傷的推拿療法,可以舒筋通絡、活血散瘀。

  治療:舒筋通絡、活血散瘀。

  ①患者俯卧,於患者臀部行法以緩解痙攣。②沿梨狀肌走行方向行點按法,以阿是、環跳、秩邊、殷門、委中、足三里等穴為主,彈撥法並可同時配合髖關節的內旋、外旋活動。③有下肢痛者,在疼痛部位行、按、彈撥法。④後行捋順、散法。

  注意:急性損傷者,手法宜輕柔。

梨狀肌綜合征的推拿療法

梨狀肌綜合征是指由於各種外力損傷梨狀肌而壓迫坐骨神經所引起的以單側臀部或腿部疼痛為主證,多因下蹲、跨越、扭轉等突然體位變化及負重行走,使梨狀肌過牽而造成損傷。

【概述】

由於損傷,肌細胞腫脹、充血、水腫,從坐骨大孔穿出的坐骨神經一方面受到腫脹的梨狀肌壓迫,另一方面又受到損傷組織細胞釋放出來的致痛致炎物質的刺激,因而產生了各種相應的癥狀。臨床常見患者臀部疼痛,嚴重者可呈刀割樣痛,並向下肢放射,大小便或咳嗽時因腹內壓增加而疼痛加重,由於疼痛,患者跛行,向患側彎曲,夜不能寐。

按摩通過舒筋活血、消炎鎮痛、松解粘連,使坐骨神經受卡壓狀態消失,達到治療本病的目的。

【按摩療法】

(1)取俯卧位,家人立其患側,用拇指指腹端按揉患側腎俞、膀胱俞、環跳、承扶、殷門、委中、梨狀肌上壓痛點各1分鐘;再雙手重疊用掌根按揉梨狀肌2分鐘,以有脹熱感為度。

(2)取俯卧位,家人立其患側,用拇指與其他四指捏拿患側臀部及下肢,上下來回重複5遍。

(3)取俯卧位,家人用肘部用力按壓梨狀肌(圖17-18),並來回撥動20次;再用雙手拇指按壓痛點2分鐘,然後雙手握住其踝關節做上下抖動20下。

(4)取俯卧位,患肢交叉到健肢上,家人立其患側,雙手拇指重疊,按在梨狀肌壓痛點處,由輕而重,再由重而輕,彈撥10下。

足底按摩治頸椎病

頸椎病主要有頸背疼痛、上肢無力、手指發麻,頭暈、噁心甚至視物模糊,吞咽模糊。

頸椎病是一種嚴重危害伏案工作者健康的疾病,它的表現多種多樣。主要有頸背疼痛、上肢無力、手指發麻,頭暈、噁心甚至視物模糊,吞咽模糊。

腳底集合了身體的全部器官司的反射區。通過治療足底反射區即可產生令人驚奇的療效。

頸椎在足部的反射區是:雙足拇趾趾腹根部橫紋處,雙足外側第五趾骨中部(足外側最突出點中部),頸部肌肉反射區是:雙足底肢趾後方的2cm寬區域。

按摩方法是:用拇指指尖或指腹;也可用第二指或第三指的關節,以數毫米幅度移動。力度最初較輕,漸漸增強,以稍有痛感為宜,按摩時間可自選抽空進行。最好是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10-30分鐘,堅持兩周以後對一般頸椎病患者即可出現神奇效果。

肱二頭肌短頭腱損傷的推拿療法

肱二頭肌短頭起於肩胛骨喙突尖。

【應用解剖】

起始為一圓型腱,行經肩肱關節囊之內,隨後穿出,與長頭腱一樣,亦形成一膨大的肌腹,在上臂下1/3彼此融合,並止於橈骨粗隆後部。肱二頭肌短頭腱損傷,有些報告認為占肩部損傷的74%,遠高於其他軟組織損傷,其原因為短頭無腱鞘保護,也無結節間溝保護而易受損傷。在屍解時將肱二頭肌長、短頭從起點處切斷後,肩外展90度,短頭被拉開2cm,後伸40度,被拉開3cm。此時長頭無明顯改變,說明其在某些肩部運動短頭損傷的機會多。

  【病因病理】

   1.外傷:在肘關節處於屈曲位時,上肢過度外展或後伸時而拉傷。

   2.肌腱退行性變:退行性變的肌腱,由於其耐磨力減少,韌性減低而更易損傷。

   3.局部感受風寒之邪。

   其病理為肩關節外展和後伸時(屈肘位),肱二頭肌短頭處於緊張狀態,與大小結節摩擦,滾滑而損傷,可表現為充血或水腫。

  【臨床表現】

   1.外傷史:有時關節屈曲位,肩關節過度外展或後伸的損傷史。

   2.肩前部疼痛:本病疼痛位置較肱二頭肌長頭腱腱鞘炎的疼痛位置靠近肩內側,以喙突外最明顯,其腫脹也表現於此。

   3.功能受限:肩外展,後伸活動受限,肘關節屈曲位時表現更為明顯。

  【診斷】

   1.結合外傷史,損傷時體位,可在肩胛骨喙突處找到明顯壓痛點。同時可發現肩外展,後伸活動受限而疼痛加重。

   2.肱二頭肌抗阻試驗陽性,其陽性反應點在肩胛骨喙突處。

  【治療】治則:舒筋活血。

   本病治療方法同肱二頭肌長頭腱腱鞘炎。只是治療部位重點放在肩胛骨喙突部。

肱二頭肌長腱腱鞘炎的推拿療法

一指禪推法或拇指揉法,以肩前部為主操作約5分鐘。

治則:舒筋活血。

1.用法、一指禪推法或拇指揉法,以肩前部為主操作約5分鐘,若存在向三角肌部放射者,治療範圍可相應擴大。

2.點按肩井、肩內陵(經外奇穴,腋前皺襞頂端與肩髃連線中點)、阿是穴。

3.搖按拔伸法:患者坐位,醫者站在患者後外方,用一手拿住傷肩,拇指在肩後,四指在肩前,中指按住痛處。另一手握住腕關節上方,將上肢拉平(拔伸牽引)做搖法6~7次。拿肩之手墊在傷肢腋下,拇指豎起,貼在痛處,向健側用力撐之。兩手同時用力相對拔伸,在保持牽引力的同時使上肢下垂,並屈肘內收,使手觸及健肩,再向上拔伸,拿傷者手拇指在患處揉按。

4.用上法搖肩後,將傷臂過伸,用手托肘部,另一手拇指在患部環旋按揉。

5.肩部掌揉法操作1分鐘(雙手對稱),搓法結束。

另:局部可做熱敷或行局部封閉治療。

指間關節扭傷的推拿療法

指間關節扭傷是手指傷筋中較為常見的一種損傷。

【概述】

手部的指間關節和拇指掌指關節兩側有側付韌帶加強穩定,但關節囊較鬆弛,皮下組織缺乏,關節較表淺,當手指於伸直位時,如遇外力撞擊,使手指向一方倒彎,則會引起一側副韌帶損傷,而副韌帶與關節囊緊密相連,副韌帶損傷關節囊必然受到撕裂,關節穩定性受到影響,臨床可見指間關節腫脹、疼痛、功能障礙,一側副韌帶斷裂,手指可偏向另一側,如其關節囊撕裂者,偏向更明顯。

按摩能舒筋活血,治療指間關節扭傷,如有脫位或撕脫骨折者,則應於固定後再以按摩手法治療。

【按摩療法】

(1)取坐位,用拇指、示(食)指指腹,捻搓患指1分鐘,再以一手握其腕部,一手示(食)指、中指夾其患指拔伸牽引,然後反覆伸屈關節。

(2)取坐位,用拇指指腹端按揉內關、外關、阿是穴及指間關節兩側,每處1分鐘,手法宜輕柔緩和。

(3)關節囊或韌帶撕裂者,可屈曲患指,固定2~3周後,再用按摩手法治療。

腕關節損傷的推拿療法

腕部結構複雜,關節多,骨塊多,韌帶多,有豐富的血管、肌腱、神經。由於手腕活動度大,常用力,所以損傷的機會也較大。

【概述】

腕部損傷大多由直接或間接暴力引起,亦有因腕關節長期反覆操勞積累或超負荷過度勞累而引起,受直接或間接暴力撞擊的必須排除腕骨骨折或尺、橈骨下端骨折。

臨床上腕關節的急性扭傷可見腕部腫脹疼痛,功能活動障礙,動輒加劇,局部壓痛,慢性勞損者腫脹疼痛不明顯,僅有乏力或不靈活感覺。

按摩能松解粘連,解除痙攣,促進血腫消散,減輕疼痛,治療腕關節的軟組織損傷與勞損。

【按摩療法】

(1)取坐位,用拇指指腹端按揉患側上肢陽溪(腕背橫紋橈側凹陷中,圖17-8)、陽池、合谷、腕骨(手背尺側,豌豆骨前凹陷中,圖17-8)、養老(尺骨小頭橈側緣凹陷中,圖17-8)穴各1分鐘,以有較強的酸脹感為度。

(2)取坐位,一手將患肢手部牽引固定,另一手以掌擦患腕部2分鐘,以透熱為度。

(3)取坐位,放鬆腕部,用雙手拇指按壓患腕關節背側,其餘四指握住腕部進行拔伸牽引(圖17-9),在牽引下將腕部旋轉搖動4次。

(4)取坐位,家人立於患肢側,一手固定患側手臂,另一手置於腕關節周圍,用拇指及四指以旋轉式向前臂揉捏2分鐘。

網球肘的推拿療法

網球肘又稱「肱骨外上髁炎」、「肱橈關節外側滑囊炎」、「肱骨外上髁骨膜炎」,多見於手工操作的工人和網球運動員。

【概述】

肱骨外上髁為肱橈肌及前臂伸肌肌腱的附著部,由於長期勞累,引起前臂伸肌肌腱軟組織牽扯、撕裂、扭傷或無菌性壞死或肱橈關節的滑膜囊炎症等等。患者大多為中年人,且以右側多見。臨床主要表現為肘後外側疼痛、旋轉及握力減弱,提熱水瓶及拖地時加劇,局部可有輕度腫脹,肘關節屈伸範圍不受限。

按摩通過舒筋活血,松解粘連,達到治療本病的目的。

【按摩療法】

(1)取坐位,用拇指指腹端按揉肘部壓痛點及周圍3分鐘,使局部微熱,血行流暢;然後一手托住患肘內側,一手握住患肢腕部(圖17-6),快速伸屈肘數次,同時作旋前或旋後運動10次。

(2)取坐位,一手握住患肢前臂使肘關節伸直,一手拇指指腹上下摩動(圖17-7),做10餘次。

(3)取坐位,前臂置桌上,掌心向上,肘下墊一物,家人用拇指指腹端按揉曲池、天井、手三里、合谷穴各1分鐘,同時向外推前臂伸肌群。

(4)取坐位,用拇指與其他四指自上而下捏拿患肢內外側肌肉,重點在肘關節外側肌肉,每次操作3分鐘。

八面縫手法治療腕部損傷

腕部軟組織損傷在中醫骨傷科中屬於腕縫傷筋,如遇跌打、拍震、抻戳,必傷其縫。腕部損傷常見損傷部位為拇長展肌、拇短伸肌、橈尺側腕屈肌肉、指總伸肌、腕部屈指肌腱等,多表現為傷處腫痛、手腕不能伸屈或扭轉。

  腕部由橈腕關節、腕掌關節、腕骨間關節構成,腕關節周圍有許多韌帶。腕關節作為一個結構複雜、運動靈活、活動範圍較大的關節,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其損傷的機會必然較多。腕部軟組織損傷在中醫骨傷科中屬於腕縫傷筋,如遇跌打、拍震、抻戳,必傷其縫。腕部損傷常見損傷部位為拇長展肌、拇短伸肌、橈尺側腕屈肌肉、指總伸肌、腕部屈指肌腱等,多表現為傷處腫痛、手腕不能伸屈或扭轉。如傷筋日久失治,或治不得法,再受風寒者,腕部酸痛、無力,雖無腫脹,但可以出現筋僵或筋聚,傷處按之疼痛。嚴重者,經年不愈,嚴重地影響生活和工作。現將孫樹椿治療腕部損傷的八面縫手法介紹如下。

  所謂八面縫手法是個套路手法,由8個不同手法組成,臨床上根據損傷部位。聯合應用,分別顧及損傷的不同部位。

  拔戳法患者正坐,傷腕伸出,虎口向上。醫者站在傷腕外側,用一手由掌側握住前臂下端,並用拇指扣住第一掌骨根,另一手拿住第一掌骨及拇指,由外向里環轉搖晃6~7次後拔伸。在保持拔伸力量的同時,再將拇指背屈(向橈側屈),同時拿腕之手的拇指向下戳按。

  屈戳法患者正坐,傷腕伸出,掌心向上。醫者站在患者前方,一手自小指側握住傷腕,並用中指扣住傷處,另一手拿住拇指及第一掌骨,自外向里環轉搖晃6~7次,然後拔伸,維持拔伸力量將腕部屈曲,同時握腕之手中指向下戳按。

  合筋法患者正坐,傷腕伸出,手心向下。醫者站在患者前方,用一手自拇指側握住傷腕,並用中指扣住傷處,另一手自小指側拿住食、中、無名、小指,由內向外,或由外向內環轉搖晃6~7次,然後拔伸。在保持拔伸力量的同時,先使腕部向橈側屈,而後再快速向尺側屈,同時握腕之手的中指,向橈側戳按。

  屈轉法患者正坐,傷腕伸出,掌心向上。醫者站在患者前方,一手自拇指側握住傷腕,並用中指扣住傷處,另一手自小指側拿住食、中、無名、小指,由外向里環轉搖晃6~7次,然後向橈側斜上方拔伸,再向尺側屈,同時拿腕之手的中指,向下戳按。

  順筋法患者正坐,傷腕伸出,虎口向下。醫者站在傷腕外側,一手自背側握住傷腕,並用拇指扣住傷處;另一手自背側拿住手掌,環轉搖晃6~7次,向指側拔伸,然後使傷臂向上高舉(手心向前),拿手掌之手使腕關節掌屈,拿腕之手的拇指向下捋順所傷之筋。

  頓筋法患者正坐,傷腕伸出,掌心向下。醫者站在患者前方,一手自小指側握住傷腕,並用拇指扣在傷處,另一手自拇指側拿住食、中、無名、小指,由內向外環轉搖晃6~7次,然後先將腕關節掌屈拔伸,再迅速背屈,同時拇指向下戳按。

  插指法患者正坐,將傷腕伸出,五指張開,掌心向前。醫者站在患者前方,一手自拇指側握住傷腕,拇指扣在傷處,另一手五指與患者傷手五指相對交叉扣緊,由外向里環轉搖晃6~7次,然後使腕關節掌屈並拔伸,再迅速背屈,同時拿傷處之拇指向下戳按。

  借力順筋法患者正坐,將傷腕伸出,醫者站在患者前方,將患者傷手掌置於醫者胸部,醫者用一手由小指側握住傷手掌,另一手自拇指側拿住傷腕,拇指扣按住傷處。令患者用力推醫者之胸部,醫者拿手掌之手迅速將傷臂高舉,同時將傷腕掌屈,拿腕之手的拇指向下,作順筋法。

  以上八面縫手法中,拔戳法主治大拇指掌根之拇長展肌、拇短伸肌肌腱受傷;屈戳法主治大指掌骨根之橈側腕屈肌肌腱受傷;合筋法、屈轉法、順筋法主治尺側腕屈肌肌腱受傷;頓筋法、插指法主治指總伸肌肌腱受傷;借力順筋法主治腕部屈指肌腱、尺側腕屈肌肌腱受傷。該手法輕靈柔巧,要求醫師操作時一氣呵成,動作連貫。

  八面縫手法用於治療時,按壓痛點之手指放置的位置應準確,反之,療效就差。另外,每一種手法雖是針對一種損傷,但也不是絕對的,臨床上,往往幾個手法聯合使用療效更好。如尺側腕屈肌損傷,用合筋法、屈轉法、順筋法三法聯合應用,效果最好。但對於某些疾病,如腕管綜合征,則不是本手法的適應症。

  八面縫手法對一些新鮮損傷收效較快,對陳舊性損傷往往要多次施術。新鮮損傷手法宜輕;陳舊損傷手法宜重。但筋傷治療時要切記「筋喜柔不喜剛」,手法總應以輕巧柔和為宜。孫樹椿在臨床中施行手法後也非常重視患腕的功能鍛煉,其方法主要有「抓空增力勢」、「仙人搖扇勢」方法,同時配合祛風除濕、活血通絡的中藥洗葯每日熏洗,或可行熱敷,注意局部保暖,忌受風寒及涼水刺激。

股內收肌損傷的推拿療法

股內收肌損傷的推拿療法,沿肌肉走行施以推法、散法、掌揉法等。

治療:

  1.患者仰卧,醫者於傷處行法5~10分鐘,以緩解緊張。

  2.沿損傷肌肉走行施以點按、彈撥法,手法不宜過重,以病人可以忍受為度,操作5分鐘。

  3.沿肌肉走行施以推法、散法、掌揉法等。

外傷性尾骨痛的推拿治療

骶尾部手法治療外傷性骶尾部損傷療效頗佳,可避免因強求複位帶給患者的痛苦,減少反覆複位的概率。

  外傷性尾骨痛在臨床上經常可見,常因臀部跌傷、撞擊傷或被踢傷而致骶尾部骨折、脫位,骶尾韌帶、軟組織損傷及其他腫痛引起。骶尾部手法治療外傷性骶尾部損傷療效頗佳,可避免因強求複位帶給患者的痛苦,減少反覆複位的概率。

  手法操作:患者俯卧位,骨盆下墊一枕頭。醫者站於患者一側,雙手拇指在骶尾部輕揉輕順,以患者能忍受為度,反覆多次。一助手握踝部牽引,醫者一手抱起患者雙下肢,一手以大魚際置於骶尾部,搖晃下肢數次。助手拉直下肢上抬,使腰部過伸,同時醫者以大魚際在骶尾部揉捻戳按。可重複數次。最後,患者仰卧位,助手握雙踝;醫者在一旁一手按膝前,一手按於骶尾部,兩手相對用力按之。而後助手拉下肢伸直,並使患者骶尾部在醫者大魚際上滾過,結束治療。囑其卧床休息,局部避免受壓。

  此手法首先以輕揉輕順的理筋手法,舒緩因外傷所帶來的軟組織的緊張狀態,促進致痛物質的吸收。然後以腰部過伸、揉捻戳按的連貫手法,藉助後伸時肌肉韌帶的牽拉使錯位的尾骨盡量恢復正常位置。最後屈髖、並巧以大魚際肌為軟性支點,在伸直下肢過程中彈壓骶尾骨近端,從而達到理筋正骨,活絡止痛的目的。

下頜關節功能紊亂症的推拿療法

下頜關節功能紊亂症是一種肌筋膜的疾病,多見於中青年婦女。本症主要因咬嚼硬物引起勞損,或因下頜關節半脫位,類風濕性下頜關節炎、下頜關節無菌性炎症等引起。

【概述】

臨床表現為下頜關節疼痛和功能障礙,遇寒、咀嚼、大笑,說話時加重,張口活動受限,常發生喀嚓聲,局部有壓痛。按摩治療下頜關節功能紊亂症,具有舒筋通絡,活血止痛的作用。

【按摩療法】

(1)取仰卧位,頭旋向健側,家人施一指禪推法或揉法,從患側太陽穴,經上關、聽宮、下關至頰車穴,再轉向大迎地倉至承漿穴,重點按揉頰車穴,約5分鐘;再按翳風,拿兩側風池和合谷穴各1分鐘。

(2)取仰卧位,家人用雙手大魚際放在兩側下頜關節處,由上而下反覆推按,至局部有微熱為度。

過敏性鼻炎的推拿療法

過敏性鼻炎是鼻竅黏膜受風寒異氣刺激而引起的過敏性疾病。

【概述】

以突然發生鼻癢、鼻塞、打噴嚏、流清水樣鼻涕為特徵,呈間歇性反覆發作,發作時鼻黏膜蒼白水腫。過敏源往往不易找到,接觸塵埃、花粉或化學物質可能引起發作。常伴有哮喘、皮炎等其他過敏性疾病。

按摩鼻旁穴位能通竅消炎,結合全身按摩能益氣固攝,從而達到標本兼顧,治療本病的目的。

【按摩療法】

(1)取坐位,用拇指指腹端按揉兩側迎香穴及頸交感各1分鐘;然後用雙手拇指指腹端從印堂分抹至太陽穴,反覆進行5遍。

(2)取坐位,家人用雙手拇指指腹端自鼻根沿鼻樑兩側揉推至迎香穴,反覆進行5遍;然後用拇指、示(食)指捏拿風池、肩井各2分鐘;最後用拇指指腹端按揉兩上肢曲池、合谷穴各1分鐘,以局部有酸脹感為度。

(3)取坐位,本人用中指指腹按擦鼻兩側5分鐘,按揉迎香1分鐘,再按揉兩下肢足三里穴各2分鐘。

慢性鼻炎的推拿療法

慢性鼻炎是一種常見的鼻腔黏膜和黏膜下層的慢性炎症,通常包括慢性單純性和慢性肥厚性鼻炎。

【概述】

後者多由前者發展、轉化而來。急性鼻炎反覆發作或治療不徹底,有害氣體的長期刺激,全身慢性疾病等可引起本病的發生。

本病臨床以鼻塞流涕為主症,單純性鼻炎者鼻塞呈間歇性和交替性,即白天、天熱、勞動或工作時鼻塞減輕,而夜間靜坐寒冷時加重;多涕,常為黏液性,有時呈膿性。肥厚性鼻炎者鼻塞較重,多為持續性,並伴有嗅覺減退,鼻涕不多,但較黏不易擤出。

慢性鼻炎常伴有頭痛、頭昏、失眠、精神萎靡等癥狀。由於長期的分泌物刺激,因而極易產生咽喉炎。

按摩治療慢性鼻炎具有疏風清熱、通竅化濁的作用。

【按摩療法】

(1)取坐位,家人立其側面,以示(食)指、中指、環指(無名指)分別置於囟門穴、上星穴和神庭穴,著力揉按50次,接著用中指指端點迎香穴50次,以鼻有輕鬆、通氣感為度。

(2)取坐位,用拇指指腹端揉頸後兩側風池穴各1分鐘。

(3)取坐位,用中指指腹端按揉鼻根2~3分鐘。

(4)取坐位,依次捏印堂穴10次,自鼻尖上直推到印堂穴10次,擦鼻旁3分鐘,捏鼻柱10次,按迎香穴100次,摩面1分鐘;最後用搓法自肩部至腕部,往返操作2或3次。

咽炎的推拿療法

咽炎是指咽部黏膜、黏膜下及淋巴組織的慢性炎症。多發生於成年人,一年四季均可發病,但多見於秋冬氣候乾燥之時。

【概述】

本病的致病原因較複雜,腺病毒、鼻病毒及流感病毒和鏈球菌、葡萄球菌、肺炎雙球菌等為主要致病源,急性期咽部充血明顯,臨床表現為發熱,咽痛,吞咽困難。屢次發作可轉為慢性咽炎,並有免疫反應介入。臨床表現為咽部乾燥、隱痛、乾咳、異物感覺。常因受涼、勞累及嗜食辛辣、煙酒後複發。

本病中醫稱之為虛火喉痹,病程較長,容易複發,按摩治療常用於慢性咽炎,具有養陰利咽的作用。

【按摩療法】

(1)取坐位,用拇指、示(食)指按揉頸部廉泉、天突穴2分鐘。

(2)取坐位,用拇指指端點按雙手合谷穴各30下,以局部有酸脹感為度。

(3)取坐位,立其身後,用掌擦背部肺俞穴,以背部有灼熱感為度。

(4)取坐位,將手掌橫放在後頸部向前輕推下齶骨下方到喉結為止,左右各20次;急性期輔以拿曲池、肩井、合谷穴各1~2分鐘;慢性期輔以直擦湧泉穴,以透熱為度,並按揉太溪、照海穴各1~2分鐘。

扁桃體炎的推拿療法

扁桃體炎俗稱「乳蛾」,主要由鏈球菌或葡萄球菌感染所引起。多發生在受涼或過度疲勞後,常見於青少年。

【概述】

急性期表現為扁桃體紅腫,有黃白色滲出物,並有發熱、咽痛等癥狀,多次反覆發作易轉為慢性,可及時行手術摘除,以避免並發風濕熱和急性腎炎等病。

按摩主要用於慢性扁桃體炎,通過手法達到清熱解毒,消腫散結,治療本病的目的。

【按摩療法】

(1)取坐位,先用一指禪推風池、風府穴各1分鐘;再用中指指腹端按揉廉泉、水突(人迎穴與氣舍穴連線之中點,氣舍穴位於人迎穴下,胸骨頭與鎖骨之間凹陷處,圖18-1)、璇璣穴各1分鐘;最後用拇指、食指拿風池、肩井、曲池、合谷穴各1分鐘。

(2)取坐位,家人立於患側一邊,將患者一側上肢外展90度,用與患側同側的手的拇指指面與患側的拇指指面對合,並壓緊,示(食)指、中指、無名指指端緊緊捏住患者合谷穴,另一手拇指按於患側外展上肢的肩髃穴,示(食)指、中指、環指(無名指)緊緊捏住腋窩,此時將患者上肢用力向後伸展,若令患者緩緩咽服湯藥,則見效更快。

(3)取坐位,用拇指、示(食)指拿揉雙側扁桃體穴(頰車下0.5寸,圖18-1)、合谷穴各1分鐘;再用拇指指腹端按揉兩下肢照海、太溪穴各1分鐘;最後用手掌尺側緣來回直擦兩足底湧泉穴2分鐘,以透熱為度。

(4)取坐位,用中指指腹端輕輕揉扶突(頸外側部喉結旁,胸鎖乳突肌的前、後緣之間,圖18-1)、天突、翳風穴各1分鐘;再用手拇指、示(食)指、中指揪咽喉皮膚30下。

失音的推拿療法

失音即聲音嘶啞,是指發音時失去正常的圓潤、清亮音質的一種癥狀。常以「毛」、「沙」、「啞」來表示聲音嘶啞的程度差別。

【概述】

「毛」指發聲時音調嘶啞,出聲不亮;「沙」指發音輕微;「啞」指音調低沉而濁。本症又稱喉喑,有急慢性之分。急性者稱急喉音或暴喑,慢性者稱慢喉喑或久喑。臨床上暴喑聲音嘶啞,輕者可見喉部發癢、乾澀、有異物感或灼熱感、輕微疼痛、咳嗆;重者完全失音,甚至呼吸困難。久喑者聲音嘶啞,病程較長,或反覆發作,喉部有分泌物感或不適感,常在說話、唱歌疲勞後癥狀加劇。

按摩能疏風清熱、解毒利咽、養陰潤肺,以治療本病。

【按摩療法】

1.暴喑

(1)取坐位,家人立其左側,用左手扶住其前額,右手拇指指腹端從風池穴推至大抒穴,重複進行5遍;再用左手扶住其枕部,右手拇指、示(食)指指腹端輕輕揉動喉結旁開1分處、8分處及1.5寸處三線直下各30下,並配合拿揉人迎、水突穴各1分鐘。

(2)取仰卧位,家人立其左側,將五指分開從胸骨向左右腋中 線分梳2分鐘;再用拇指指腹端按揉中府、雲門、曲 池、合谷穴各1分鐘。

2.久暗

(1)取坐位,家人一足踏凳上把膝蓋抵住患者背上,兩手拇指在後按肩胛骨下相當於秉風、曲垣、天宗三穴之間,四指在前,相當於氣舍,雲門穴上,用力向上、向下、向後抓拿;再用拇指、示(食)指拿風池、合谷、肩井穴各1分鐘,以局部酸脹為度。

(2)取仰卧位,家人用拇指指腹端按揉足三里、太溪、照海、三陰交穴各1分鐘,以局部酸脹為度。

中耳炎的推拿療法

中耳炎有急慢性之分。急性中耳炎常由上呼吸道炎所引起,並可並發於麻疹、猩紅熱等急性傳染病。

【概述】

臨床常見發熱、耳痛、聽力減退,常有鼓膜穿孔和流膿,如不及時治療,可發展成急性乳突炎或轉化為慢性中耳炎。慢性中耳炎分為單純型和膽脂瘤型兩類,後者常發生面癱、耳後膿腫或顱內感染等嚴重併發症,應手術治療。

按摩配合藥物治療對慢性單純型中耳炎有一定療效,而對急性期不宜作按摩手法治療。

【按摩療法】

(1)取坐位,家人立其身後,用兩手中指指腹端按揉聽宮、聽會、下關穴各2分鐘。

(2)取坐位,本人用中指指腹端輕揉耳門、聽宮、翳風、外關、中渚穴各2分鐘,並配合梳理頭皮、拿頸項、擦大椎治療。

流淚症的推拿療法

流淚症以淚液經常不自主流出為主症,又稱「淚溢症」。多見於老年人,分為冷淚和熱淚兩類。

【概述】

冷淚多由氣血不足、肝腎兩虧,招引外邪所致,氣血不足者兼見頭暈、乏力、面色蒼白,肝腎兩虧者則兼眩暈、耳鳴、腰膝酸軟。熱淚多因風熱侵襲,肝火亢盛,火熱上攻所致。

按摩療法主要用於冷淚症,具有益氣養血,補肝祛風,固攝的作用。

【按摩療法】

1.氣血不足

(1)取仰卧位,輕閉雙眼,家人坐其頭側,用示(食)指或中指指端點按睛明、攢竹、承泣、頭臨泣穴各30下;再用拇指指腹端輕柔按摩迎香穴2分鐘。

(2)取仰卧位,家人坐其右側,以右掌摩關元、中脘、氣海穴,至局部有熱灼感為度。

2.肝腎兩虧

取俯卧位,家人以掌擦肝俞、腎俞穴各3分鐘,並用拇指、示(食)指捏拿風池、肩井穴各1分鐘,以酸脹感為度。

眼花的推拿療法

眼花又稱目眩,即眼前發黑,視物模糊,常與頭暈同時並見。輕者閉目即止,重者如乘車船,旋轉不定,不能站立或伴噁心、嘔吐、出汗,甚至昏倒。

【概述】

眼花多由氣血虧虛、肝陽上亢、腎精不足、痰濁中阻等原因引起。氣血虧虛多兼頭暈乏力、面色無華;肝陽上亢則兼頭暈、耳鳴、焮熱、煩躁;腎精不足多兼耳鳴、健忘、腰膝酸軟;痰濁中阻則兼頭暈、頭重、胸悶泛惡。

按摩治療眼花多根據不同病因,選擇不同的穴位,施以不同的手法而進行。

【按摩療法】

1.氣血虛虧

取俯卧位,家人用拇指指腹端揉按脾俞、胃俞、足三里穴各3分鐘。

2.肝陽上亢

取坐位,用拇指指端點按風池、風府、內關、大陵穴各30下。

3.腎精不足

(1)取坐位,用拇指、示(食)指拿捏兩側肩井穴各1分鐘。

(2)取仰卧位,用拇指指腹端按揉關元、氣海、太溪、三陰交穴各1分鐘。

(3)取俯卧位,用禪推法推背部兩側肝俞、腎俞穴各1分鐘。

4.痰濁中阻

(1)取仰卧位,用拇指甲掐尺澤、支溝、內關、豐隆、崑崙、列缺穴各1分鐘。

(2)取俯卧位,用拇指指端持續按壓肺俞、厥陰俞、心俞、脾俞、大腸俞穴各1分鐘。

眼睛疲勞的推拿療法

【概述】

眼睛疲勞是腦力、文字伏案工作者所常見的現象,主要表現為眼部不適、乾澀,有時伴有眩暈。按摩能迅速解除眼睛疲勞。

【按摩療法】

(1)取坐位,用中指指腹端輕壓眼球3次,每次20秒,以酸脹感為度。

(2)取坐位,用拇指指腹端分推上下眼瞼30次,分推眼眶30次;再用中指指端點按四白、瞳子髎、睛明、天柱穴各30下。

結膜炎的推拿療法

結膜炎即眼結膜的炎症,有急、慢性兩型。

【概述】

急性型俗稱「紅 眼」,多為細菌或病毒感染所致,也可由物理、化學等因素引起,患 眼紅腫,分泌物多,易於傳染;慢性型可能由未經徹底治療的急性 型演變而成,也可與灰塵刺激、眼睛疲勞等有關。

按摩療法主要用於慢性型結膜炎,具有疏風清熱。清肝瀉火的作用。

【按摩療法】

(1)取坐位,家人立其後,兩手掌略伸開,拇指指面置於兩側風池穴,其餘四指輕輕地扶在旁邊,然後用拇指按揉風池穴,再沿頸部兩側施以抹法。

(2)取俯卧位,在肝俞穴用一指禪推法推3分鐘。

近視的推拿療法

近視眼是指遠視力不好,近視力正常的一種眼科病症。

【概述】

近視的發生,除部分因遺傳因素外,大部分與學齡前或學齡期兒童由於閱讀、寫字的不良姿勢和習慣等原因有關,或距離目標太近,或坐位姿勢不好,或光線過強過弱,或過度使用目力,導致眼球的前後軸拉長而屈光不正,平行光線集合點落在視網膜前面。由於睫狀肌和眼外肌過度調節而長期處於痙攣狀態所引起的近視,稱為假性近視。

中醫稱近視為「能近怯遠」,認為本病因先天稟賦不足,肝腎不足,精血不能貫注於目,光華不能發越於遠所致。

按摩治療本病的原則是補益肝腎,舒通眼絡,通過手法達到調和氣血,解除眼肌疲勞,增加視力的作用。臨床觀察,按摩治療假性近視有明顯效果,對軸性近視亦有改善視力作用。

斜視的推拿療法

斜視俗稱「鬥雞眼」、「斜白眼」,是指雙眼在注視目標時,一眼的視線偏離目標,斜視有內斜、外斜、上斜、下斜等多種,分共轉性斜視和麻痹性斜視兩類,以共轉性內斜視最常見。

【概述】

斜視俗稱「鬥雞眼」、「斜白眼」,是指雙眼在注視目標時,一眼的視線偏離目標,斜視有內斜、外斜、上斜、下斜等多種,分共轉性斜視和麻痹性斜視兩類,以共轉性內斜視最常見。

共轉性內斜視多見於學齡前兒童,主要由於某一對拮抗肌的力量不平衡引起,逐漸發生,眼球運動無影響。但兩眼視力往往差別較大,經常斜視的一眼,其視力常顯著減退,時間長久後出現弱視。

麻痹性斜視大多與中樞神經系統的病變有關,常驟然發生,復視和高度頭昏是其主要的自覺癥狀。

按摩主要治療共轉性斜視,通過手法以解痙松肌,調節筋脈,明目祛風。對麻痹性斜視,按摩僅作輔助治療。

【按摩療法】

(1)取坐位,用拇指抹眼眶周圍5分鐘,再用中指指腹端按揉攢竹、睛明、承泣、瞳子髎、魚腰、球後(眶下緣外1/4與內3/4交界處)、絲竹空穴各1分鐘。

(2)取坐位,按上法內斜延長按揉睛明穴達2分鐘;外斜延長按揉瞳子髎穴達2分鐘;上斜延長球後穴按揉時間達2分鐘;下斜延長魚腰穴按揉時間達2分鐘。

(3)取坐位,家人用拇指、示(食)指、中指拿風池、合谷穴各1分鐘。

【按摩療法】

(1)取坐位,用中指指腹端按揉攢竹、睛明、承泣、四白、瞳子髎、絲竹孔、天應、太陽、翳風穴各1分鐘;再用拇指指腹抹眼眶20次,用禪推法推風池穴1分鐘,用示(食)指、中指指腹面推天柱骨,以皮下有輕度淤血為度;最後用拇指指腹端按揉合谷穴2分鐘,用拇指橈側端補肝經、補腎經各100次。

(2)取仰卧位,用掌按法持續按壓關元穴2分鐘,使其腹部及腰部有發熱感;再用拇指指腹端按揉下肢血海、三陰交各2分鐘,以局部有酸脹感為度。

(3)取俯卧位,用禪推法推背部兩側肝俞、腎俞穴各1分鐘;再用掌擦法橫擦腎俞穴,直擦督脈,反覆進行5分鐘,以皮膚微紅、微熱為度。

哮喘的推拿療法

哮喘是小兒時期常見的一種呼吸道疾病,以陣發性的哮鳴氣促,呼氣延長為特徵。一般哮是指呼吸時喉中哮吼聲。喘是指呼吸急促。

【概述】

由於哮必兼喘,故通稱哮喘,包括現代醫學所稱的支氣管哮喘和哮喘性支氣管炎。本病在春秋兩季發病率較高,常反覆發作,氣候驟變多為發作誘因。

哮喘的主要原因是肺部一向有痰濕停聚,當體質虛弱,感受邪氣,引起氣動痰升,阻塞肺絡,而致肺失肅降出現痰鳴、喘逆、呼吸困難;也有因肺虛衛外不固,感受風寒之邪,痰濁阻於氣道而致;其他如過敏、疲勞、情緒衝動等也常為本病的誘發因素。

根據發病特點及臨床癥狀,本病可分為急性發作期及緩解期。發作期又可分寒性哮喘和熱性哮喘兩類。寒性哮喘者見咳喘氣促,喉中哮鳴音,痰多白沫,形寒無汗,面色白,四肢不溫等;熱性哮喘者見咳喘哮鳴,痰稠色黃,發熱面赤,胸膈滿悶,渴喜冷飲,尿赤便秘等。緩解期分為肺氣虛弱、脾氣不足、腎虛不納。肺氣虛弱者見喘咳無力,語聲低微,自汗怕冷;脾氣不足者見咳喘痰多,肌肉萎縮,納呆食少,大便溏薄等;腎虛不納者見咳喘無力,呼多吸少,氣短不足以息,腳軟無力,動則心悸等。

本病治療原則為急性期攻邪以治其標,緩解期扶正以固其本。按摩手法既能溫肺化痰或清肺化痰以定急性期寒喘、熱喘、又能補肺固表、健脾化痰、補腎固本以防哮喘複發。

【按摩療法】

1.寒喘

(1)取坐位,先依次用拇指指腹端揉小天心、外勞宮、一窩風各50次,推三關100次;再用示(食)指、中指作黃蜂入洞50次;最後用拇指指腹端按揉太陽、風池穴各1分鐘。

(2)取仰卧位,用拇指指腹端依次揉天突1分鐘,揉膻中2分鐘,揉乳旁、乳根各1分鐘。

(3)取俯卧位,用手掌擦其背部2分鐘,以皮膚微紅、微熱為度;再用拇指指腹端按揉兩側肺俞穴各1分鐘。

2.熱喘

(1)取坐位,依次用拇指橈側端清肺經、清大腸經各100次,用示(食)指、中指指腹面清天河水100次,用拇指指腹端揉掌小橫紋100次,退六腑100次。

(2)取仰卧位,用拇指指腹端揉天突1分鐘,分推膻中2分鐘,揉豐隆1分鐘。

(3)取俯卧位,用兩拇指分別自肩胛骨內緣從上而下推100次;再用拇指指腹端按揉兩側肺俞穴各1分鐘。

3.肺氣虛弱

取坐位,用拇指橈側端補脾經、補肺經、補腎經各100次,推四橫紋100次;再用拇指指腹端按揉兩側肺俞穴各1分鐘。

4.肺氣虛弱

(1)取坐位,用拇指橈側端補脾經、補肺經、補腎經各100次,推四橫紋100次;再用拇指指腹端揉外勞宮、小天心、上馬各50次。

(2)取仰卧位,用指擦法擦膻中穴1分鐘,以有熱感為度。

(3)取俯卧位,用拇指指腹端按揉其背部兩側肺俞穴各1分鐘。

5.脾氣不足

(1)取坐位,依肺氣虛弱按摩療法操作,補脾經、補肺經、補腎經,推四橫紋,揉外勞宮、上馬;再用拇指指腹端按揉合谷穴1分鐘。

(2)取仰卧位,用雙手拇指、示(食)指指腹端捏擠神闕穴1分鐘;再用雙手拇指指腹端同時按揉兩下肢足三里穴各1分鐘。

(3)取俯卧位,家人用雙手拇指、示(食)指指腹端自下而上捏脊,重複操作5遍。

6.腎虛不納

(1)取坐位,按脾氣不足按摩療法操作,依次補脾經、補肺經、補腎經,揉外勞宮、小天心;再用拇指橈側面自

咳嗽的推拿療法

咳嗽是小兒肺系疾患者中一種常見的證候,無論外感、內傷所致之肺失清肅而壅遏不宣者,皆可發生咳嗽,尤其多見於3歲以下的嬰幼兒,這裡述及的僅是指以咳嗽為主症的急、慢性支氣管炎而言。

【概述】

由於小兒形氣未充,肌膚柔弱,衛外功能較弱,在春秋氣候多變之時,更因小兒寒暖不知自調,忽於增減衣服,不能適應外界氣候的變化,故易為風、寒、熱等外邪從口鼻或皮毛而入,侵襲人體,內犯肺臟,使肺失宣降,氣鬱不宣,上逆而發為咳嗽。若小兒體質素虛或外感咳嗽日久不愈,耗傷正氣,亦可出現肺陰不足或肺氣虛弱的癥候,而發展成為內傷咳嗽。外感咳嗽與內傷咳嗽其主要癥狀均為咳嗽,然前者有發熱、惡寒、噴嚏、流涕等外感症,後者則有咽喉乾燥、胸滿納呆、手足心熱、短氣懶言等氣陰兩虛症。

針對咳嗽的病因病機各不相同,按摩施以各種不同的手法,既可疏風解表、宣肺止咳以治外感咳嗽,又可健脾養肺、止咳化痰以治內傷咳嗽。

【按摩療法】

1.外感咳嗽

(1)取坐位,用示(食)指、中指作黃蜂入洞50次;再用兩拇指指腹分推坎宮50次;最後用拇指橈側端推三關、退六腑各100次。

(2)取仰卧位,用拇指指腹端依次按揉天突1分鐘,分推膻中2分鐘,揉乳根、乳旁各1分鐘,揉兩下肢豐隆穴各1分鐘。

(3)取俯卧位,用雙手拇指分推肩胛骨100次,揉兩側肺俞穴各1分鐘。若有發熱者,可加推脊2分鐘。

2.內傷咳嗽

(1)取坐位,依次用拇指橈側端補脾經、補肺經、補腎經各100次。

(2)取仰卧位,用拇指指腹端按揉天突、乳旁、乳根各1分鐘;再用掌根揉按中脘穴2分鐘;最後用拇指指腹端按揉兩下肢足三里各1分鐘。

(3)取俯卧位,用中指指腹端按揉背部兩側肺俞、脾俞、腎俞穴各1分鐘。

腹瀉的推拿療法

腹瀉亦名「消化不良」,以大便次數增多,便下稀薄,或如水樣為特徵,是2歲以下嬰幼兒常見的一種消化道疾病。

【概述】

本病四季皆可發生,而尤以冬秋兩季為多,如不及時治療,遷延日久可影響小兒的營養吸收、生長和發育。重症患兒還可產生脫水、酸中毒等一系列嚴重癥狀。

小兒脾胃虛弱,無論內傷乳食,感受外邪或脾腎虛寒等,均可引起腹瀉。臨床有寒濕瀉、濕熱瀉、傷食瀉和睥虛瀉之分。寒濕瀉便稀多沫,色淡不臭,口淡不渴;濕熱瀉腹痛即瀉,急迫暴注,色黃而臭,身熱口渴;傷食瀉瀉前哭鬧,瀉後痛減,便多酸臭,口臭納呆;脾虛瀉久瀉不愈,反覆發作,食後即瀉,甚則完谷不化,四肢逆冷,脈微欲絕。

腹瀉的治療原則為止瀉,按摩施以不同手法,或溫中散寒,或清熱利濕,或消食導滯,或健脾溫陽,達到恢復臟腑生理功能,治癒各種腹瀉的目的。

【按摩療法】

1.寒濕瀉

(1)取坐位,用兩拇指指腹端自眉心向眉梢分推50次,自下而上推天門50次;再用拇指橈側緣補脾經、補大腸經、推三關各100次,用拇指指腹端揉外勞宮50次。

(2)取仰卧位,用掌或四指摩腹部3分鐘;再用中指指腹端按揉臍部2分鐘;最後用拇指指腹端按揉兩下肢足三里穴各1分鐘。

(3)取俯卧位,用拇指指腹端推上七節50次;再用指擦法橫擦背部脾俞、大腸俞、小腸俞穴各1分鐘;最後用中指指腹端揉龜尾3分鐘。

2.濕熱瀉

(1)取坐位,用拇指橈側端自前向後直推太陽穴50次,清大 腸、清小腸各100次,清脾土150次;再用示(食)指、中指指腹面清 天河水100次,退六腑100次;最後用中指指腹端揉小天心、一窩 風各50次。

(2)取仰卧位,用拇指、示(食)指捏天樞、神闕穴各1分鐘,以 周圍皮膚透紅為度;再用掌心揉中脘穴1分鐘。

(3)取俯卧位,用中指指腹端揉龜尾3分鐘。

3.傷食瀉

(1)取坐位,用拇指橈側端清大腸100次,推四橫紋100次;再 用示(食)指、中指兩指指腹面清天河水100次。

(2)取仰卧位,用指摩法摩腹2分鐘;再用拇指指腹端按揉中 脘、天樞、合谷穴各2分鐘。

(3)取仰卧位,用雙手拇指沿肋弓角邊緣或中脘至臍向兩旁分 推100次;再用拇指、示(食)指、中指拿肚角100次;最後用掌根揉 臍100次。

4.脾虛瀉

(1)取坐位,用拇指橈側端補脾經100次,補大腸100次,推三 關100次;再用中指指腹端揉板門100次。

(2)取仰卧位,用拇指、示(食)指捏天樞、神闕穴各1分鐘,以 周圍皮膚透紅為度;再用拇指指腹端按揉兩下肢足三里穴各2分鐘。

(3)取俯卧位,用拇指指腹端推上七節50次,再揉脾俞、胃俞、龜尾穴各2分鐘;最後用拇指、示(食)指捏脊5遍。

食管賁門失弛緩症的推拿療法

食管賁門失弛緩症又稱賁門痙攣、巨食管。是由食管神經肌肉功能障礙所引起的疾病,臨床主要表現為咽下困難,食物反流和下端胸骨後不適或疼痛。

【概述】

本病好發於中青年,病程長而全身狀態良好,癥狀時輕時重,與精神緊張有一定關係。中醫認為本病因情志不遂,氣結痰凝,或飲食不節,損傷脾胃,升降失常所致。臨床上早期多屬氣結痰凝,食物咽下梗噎不順,胃脘及胸中阻隔並感疼痛。重則水谷不入,反流食物,噯氣不舒,每因情志因素誘發或加重;後期多屬脾胃虛弱,見脘腹脹滿,腹部隱痛,納食減少,或食人即吐,大便溏薄,神疲乏力等症。

按摩療法對病程短,無合併症,屬痰氣交阻型取效快,療效好;對病程長,伴有慢性脾胃疾病者,需長期堅持,才能見效。使用按摩手法時,動作宜沉穩有力,點按胸部時應隨患者呼吸,呼氣時著力。

【按摩療法】

1.氣結痰凝

(1)取坐位,家人用雙手拇指、示(食)指、中指三指,對捏提拿兩側肩井穴2分鐘,以局部有酸脹感為度;再用掌揉法輕揉此穴1分鐘。

(2)取仰卧位,家人用掌擦法擦兩側脅肋部3分鐘;再用拇指指端點按璇璣、華蓋、紫宮、玉堂、中庭各30下;最後用拇指指腹端按揉下肢豐隆穴1分鐘。

(3)取俯卧位,家人用禪推法從背部兩側大杼穴向下經肺俞、心俞推至膈俞穴,反覆進行5遍。

2.脾胃虛弱

(1)取仰卧位,家人用指擦法從一側章門、腹哀(上腹部臍中上3寸,距前正中線4寸,見圖13-2)橫擦至對側章門、腹哀穴,反覆進行5分鐘;再用拇指指端點按璇璣、華蓋、紫宮、玉堂、中庭穴各30下;最後用掌自鳩尾穴向下直推至水分穴,反覆進行3分鐘。

(2)取仰卧位,家人用示(食)指、中指指腹從陽陵泉沿小腿外側向下直推至踝部,反覆進行3分鐘;再用拇指指腹端按揉足三里穴2分鐘。

(3)取俯卧位,家人用四指並置於肩中俞(背部大椎穴旁開2寸,見圖13-3)、肩外俞(背部第1胸椎棘突下,旁開3寸,見圖13-3)及曲垣穴處,自外上向內下方斜摩至對側肝俞及魂門穴處,反覆進行2分鐘;再用禪推法推背部兩側脾俞、胃俞穴各1分鐘。

胃下垂的推拿療法

胃下垂是一種慢性疾病,是比較常見的內臟下垂之一。胃的位置變化較大,但一般以鋇餐檢查時,胃小彎弧線最低點下降至髂嵴聯線以下,或十二指腸球部向左偏移時,稱為胃下垂。

【概述】

祖國醫學認為本病常因暴飲暴食或飯後劇烈運動,脾胃損傷,或因情志所傷,肝氣鬱結,橫逆犯胃,損傷脾胃而致氣血生化之源不足,日久元氣虧損,中氣下陷,升舉無力,而形成本病。臨床所見患者多為瘦長體形,有胃腸蠕動及分泌功能低下的癥狀,如上腹部不適,食後即胃脘脹,厭食,暖氣,交替性便秘或腹瀉,可伴有眩暈、乏力、心悸、失眠及直立性低血糖等症。

按摩能健脾溫陽、補中益氣,明顯緩解癥狀,使下垂幅度有所改善,達到治療本病的目的。

【按摩療法】

(1)取坐位,家人以示(食)、中、無名指三指掌背貼沿病人肩胛骨內下角,向肩胛骨外上插入,以能忍耐為度,兩手交替操作(圖13-1)。

(2)取仰卧位,家人以手掌大魚際揉中脘至小腹部往返10次;再將四指併攏,以手指指腹著力,隨呼吸徐徐向上托起臍部,慢慢放下,如此反覆10次。

(3)取俯卧位,家人用一指禪推背部兩側膀胱經約10分鐘;然後用拇指指腹端按兩側脾俞、胃俞、氣海俞、關元俞穴各1分鐘。

隨證加減。

1.胃脘脹滿

取仰卧位,家人用拇指指腹端按揉足三里、中脘、章門、期門穴各1分鐘,並用指擦法擦章門、期門2分鐘,以透熱為度。

2.胃脘痛

(1)取仰卧位,家人用拇指指端按揉內關、足三里穴各2分鐘,以局部酸脹感為度。

(2)取俯卧位,家人用禪推法推脾俞、胃俞穴各1分鐘,並用指擦法擦之,以透熱為度。

3.腹瀉

(1)取仰卧位,家人用掌按法逆時針按揉氣海、關元、天樞穴各2分鐘。

(2)取俯卧位,家人用指擦法擦腎俞、大腸俞、命門、八髂穴,以透熱為度


推薦閱讀:

孩子從小就得了過敏性鼻炎,沒想到這次主灸一個穴位癥狀就完全消失了!
推拿拔罐治療腰肌勞損
跟朋友學推拿針灸,然後自己開店有前途嗎?
36歲理科男想轉型學中醫,請問有什麼建議嗎?
頸椎不適引起手麻,做過一次理療和推拿,推拿師感覺快把我掰斷了,好轉了幾天,又不好了。?

TAG:中醫 | 推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