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山佛協副會長智宗法師寶陀講寺佛學講座 全山僧眾聽經

普陀山佛教協會寶陀講寺弘法講經法會現場(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攝影:普陀山佛教協會)

普陀山佛教協會副會長、慧濟禪寺監院智宗法師應邀作題為《普門品三問釋疑》佛學專題講座(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攝影:普陀山佛教協會)

禮清智宗法師(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攝影:普陀山佛教協會)

智宗法師拈香(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攝影:普陀山佛教協會)

智宗法師作題為《普門品三問釋疑》佛學專題講座(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攝影:普陀山佛教協會)

普陀山全山各寺院僧眾、中國佛學院普陀山學院學僧及隨喜護法居士共200餘人參加聽經(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攝影:普陀山佛教協會)

講座圓滿(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攝影:普陀山佛教協會)

鳳凰佛教通訊員寂戒法師訊 2017年4月1日下午,普陀山佛教協會副會長、慧濟禪寺監院智宗法師應邀於寶陀講寺普門講堂作題為《<普門品>三問釋疑》佛學專題講座。普陀山佛教協會副秘書長明禪法師、辦公室主任昌智法師等出席,普陀山全山各寺院僧眾、中國佛學院普陀山學院學僧及隨喜護法居士共200餘人參加聽經。

就當天是「愚人節」這一巧合,智宗法師開示大眾:學佛就是轉愚成智,不做愚人,做有智慧的人,所以對佛門弟子而言,學佛的每一天都是好日子。隨後言歸正傳的指出《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主要講了兩個內容,一是為觀世音菩薩因何因緣名觀世音,二是觀世音菩薩與芸芸眾生所結的殊勝因緣功德。

智宗法師說,平常生活與弘法過程中,常有人向他提出眾多的疑問,歸納起來有三方面,也即是題目的「三問」。第一問「學佛的人經常會發現經書與經書之間『打架』是怎麼回事?」第二問「按《普門品》經文『設復有人,若有罪,若無罪,杻械枷鎖,檢系其身,稱觀世音菩薩名者,皆悉斷壞,即得解脫』不是與國家法律相衝突嗎,有罪者理應得到懲治,怎麼還能解脫呢?」第三問是《普門品》中的觀世音菩薩三十二應身與歷史上的三十三觀音有什麼區別?

針對第一個問題,法師開示說,只要在佛教史,每部經典產生的時代背景、社會和政治等方面達到相貫通的理解與掌握,就能找出問題的解決辦法。

對於第二個問題,法師提醒學佛人或佛學研究者,讀經時,一定要讀史,對古代中國和古代印度的文化交相匯流、歷史背景認真加以研究,只有弄懂觀世音信仰從何而來,《普門品》的歷史淵源,包括媽祖信仰,找出源頭出處,自然豁然開朗,天機呈現。

第三個問題,則是佛教的中國化產生的,普門品版也是學院派觀世音菩薩三十二應身,是中國化的結果,現在佛教倡導正本清源,因此寺院殿堂嚴格按普門品版中國化的三十二應身塑造設像。法師通過介紹魚籃觀音、白衣觀音等信仰的產生指出,三十二應身是以中國百姓喜聞樂見的形象、形式融匯其他宗教元素形成的。

整個講座過程中,智宗法師通過講述中、印文化融合的歷史及當時的社會政治人文,加之對《普門品》、觀音信仰、觀音文化的產生以及佛教中國化過程的剖析,對大眾作了精彩生動的開示,知識豐富、語言風趣,並在最後提出,學習佛法、理解經典不能生搬硬套,要靈活,要把握「般若」的真諦,只有善於傾聽和順應社會發展的呼聲,與時俱進,才能做到真正的弘法,讓大乘佛教、佛法利益社會、人群。講座獲得圓滿成功。

推薦閱讀:

什麼條件可以成為佛教徒?
歡迎來到准提法網路佛學院 准提行者的戒律
人話佛哲008 | 精緻斷舍離,因你值得(上)
悲憤而後有學--歐陽竟無文集 第四編《論佛學書》覆梅擷芸書(七則)
師徒吹牛系列之心若平常 2009-03-03 06:41

TAG:佛學 | 法師 | 宗法 | 講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