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森兵痞:戰略意義深遠但戰術有爭議的重大戰略決策

新世紀最重大的事件是什麼?莫過於中美兩國的此消彼長。

何以如此,其中必有深層次原因。

兩國比較而言,區別就多了去了。

但最重要的區別是:各自的歷史。

中國人想解決問題,首先是試圖從歷史上找答案,然後才是其他,從浩如煙海的史跡中,盡可找到自己想要的東西,並從中領悟點什麼。

關於美國的歷史就不說了,你懂的。

基本上可以這麼說,中國人看問題,不說縱貫古今,須得具有一定的視野是很自然的事,否則怎麼拿得出手。當某個人做出決定的時候,其實那基本上就不是他一個人的思維了。

美國人看問題呢,不大好說,感性認識為主,理性為輔,總體跟著感覺走吧,也許不十分妥貼,但基本差不離了。

說到這裡,不能不提到那句極普通的話,「文化很重要」,記得小時候,這句話父母、老師說到耳朵都要「起繭」了,「背書」是我們最基本的功課,任誰攤到這麼久遠的歷史,都不得不用心讀一讀,小時候,就有同學能夠完整背誦《唐詩三百首》,相信這樣的人還有很多,雖然我做不到,但不能不佩服。

中國有句古訓,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這是再樸實不過的道理,沒文化,一個人的成就只能局限在自身體能之內,有文化,才能突破這個限制,干出大事來。

不能不提一個人,一個教書匠出身的,一個喜歡獨自窩在書房中,一個終生基本不摸槍,卻能在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力挽狂瀾,出奇制勝,氣吞山河。不說,都知道他是誰。他的磅礴之氣來自哪裡,基本還是來源於華夏文化,在於他縱貫古今的的深壑的視野。

歷史錘鍊出了文化,文化差異造成了中美之間許許多多的不同,而這恰恰是中美此消彼長的原因。

關於王朝的興衰更替,中國人如數家珍,小孩都有興趣數給你聽,中國學生閱讀《三國演義》等古典名著基本不會拖過小學階段。

就個人的認識水平,美國的謝幕,將不是以朝代更替的形式,而是以流星隕落的形式,星空中划過一道美麗的弧線,可你來不及細看它就煙消雲散,留下的只有遺憾,這是放在歷史的視野中才能看到的情況。美國的隕落應該還包括文化,若干年後,大概只能從史書上找到有關「美國」的記載。蘇聯雖然謝幕了,但提起蘇聯是要帶個「前」字的,是因為其後還有俄羅斯,是有傳承的,俄羅斯人民懷有強烈的「蘇聯」情節,幾乎是責無旁貸地繼承了前蘇聯的「未竟事業」。
推薦閱讀:

每顆星體在感情方面的意義
食神在年柱、月柱、日柱、時柱的意義
和某春 夜聊 產生的一段 關於神、存在、意義的 對話
星座、宮位、相位意義
命盤上各行星的意義

TAG:意義 | 戰略 | 戰術 | 爭議 | 決策 | 戰略決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