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西方最有影響力的著名性文學家

    大衛·赫伯特·勞倫斯(David Herbert Lawrence.1885—1930),英國作家、詩人,被譽為「文學天才」,是20世紀世界文壇最獨特和最有爭議的作家之一。勞倫斯出生在礦工家庭,沒有接受過大學教育。在那個還瀰漫著維多利亞虛偽的清教風氣的時代里勞倫斯顯得與眾不同。他的父親阿瑟·勞倫斯除了在礦井和酒吧之外,在家裡的形象是:坐在滾滾的炊火前,一邊烤早餐臘肉,用麵包接著臘肉上滴下來的油,一邊斷斷續續地讀著當天的報紙。母親莉迪亞則是一位受過良好教育的女子,她愛好詩歌,讀了很多書,喜歡和有教養的男人討論宗教以及哲學、政治等問題。在這樣的家庭中,他身體孱弱、敏感,觀察力和記憶力極佳,同時為無所不在的母愛所控制著。這些都寫進了自傳體小說《兒子與情人》(1913)中。

    勞倫斯最有影響的名篇是《查特萊夫人的情人》  (1928),三十年遭禁使這部作品不僅爭議大、轟動效應強,對讀者的吸引力更強。其次是姊妹篇《虹》  (1915)和《戀愛中的女人》(1921),這是他創作高峰階段的力作,體現了一種獨特的勞倫斯式的色彩。另外,在近二十年的創作生涯中,勞倫斯為世人留下了長篇小說《白孔雀》、《外遇》、《阿倫的拐杖》、《袋鼠》、《羽蛇》;還有近十本詩集、三本遊記、三本短篇小說集、散文集、書信集、戲劇集和畫集。勞倫斯執著於探索兩性關係和性愛的問題,以牧歌式的浪漫清調和超凡脫俗的真知灼見震驚20世紀初的西方文壇,並對後來的性文學發展產生了深刻而長遠的影響。

    

    亨利.米勒(Henry Miller,1891—1980),對20世紀的美國文學來說,從""迷惘一代」到「垮掉一代」的文學中他都是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同時也是最富有個性又極具爭議的文學家和業餘畫家。他閱歷豐富,曾從事過幾十種職業,並潛心研究過禪宗、猶太教苦修派、星相學、浮世繪等學問,被公推為美國文壇「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怪傑。

    前期代表作品是自傳性三部曲:《北回歸線》(1934)、《黑色的春天》(1936)、《南回歸線》(1939)。由於在他的作品中有許多露骨的性描寫,所以很多出版社都予以拒絕,稱為淫穢禁書。這三部作品在法國面世之後,以「地下方式」廣泛流傳。1930—1939年間米勒曾在法國居住生活過一段時間,因此對歐洲文化有更深的了解。他不僅立足於美國,而且還立足於歐洲。他是西方現代文明的批判者。他的作品洞察力十分有深度,實際的創作也非常卓越。得到過許多名家的稱讚。當然也存在非議。一生窮困潦倒,懷才不遇,自稱為「流氓無產者的吟遊詩人」。1940年回國,在加州的大瑟爾創作了「殉色三部曲」——《性愛之旅》(1949)、《情慾之網》(1953)和《春夢之結》(1960),但由於他小說中的人物生活頹廢放蕩、陋習惡行遍處、俚語髒話滿篇,被視作寫「下流作品」的作家,也因為這些原因他的主要作品不能在美國出版。1961年經歷長年訴訟後《北回歸線》才在美國出版,米勒最終成為一個家喻戶曉的名字。被60年代的反正統文學運動者稱作「自由與性解放的預言家」。

   

    瑪格麗特·杜拉斯(Marguerite Duras,1914—1996)是20世紀最有影響力的女作家之一,也是一位極具精神魅力的女人,對此,有人形容她「五十是美酒,六十像朝陽,七十似晚霞,八十如明月」。她在中國有很大的讀者市場,主要作品《抵擋太平洋的堤壩》(1950)、《琴聲如訴》  (1958)、《廣島之戀》(1960)、《副領事》(1965)、《情人》(1984)、《中國北方的情人》(1991)等廣為流傳,成為享譽世界的法語作家。1984年榮獲龔古爾文學獎。

    杜拉斯的父母受殖民主義宣傳的蠱惑,年輕時來到法屬殖民地的越南,在這裡以教書為生,生兒育女,慘淡經營。杜拉斯出生在人海口的湄公河邊,在那裡自由地長大成人。她18歲離開越南,奔赴巴黎讀書。攻讀法學、數學與政治學,但她卻迷戀上了文學,並且走上終生從事職業寫作的道路。杜拉斯70歲完成具有濃郁的自傳色彩的《情人》,是她情愛人生和支那情結的生命總結。杜拉斯富於激情、好走極端,讀者陣營分成了「崇拜杜拉斯派」和「敵視杜拉斯派」:前者讚歎杜拉斯勇於探索,標新立異;後者抨擊杜拉斯否定傳統,離經叛道。她在長達半個世紀的藝術創作中,為我們展現了多姿多彩的藝術世界。杜拉斯的主要作品大多被改編成電影,這也是她能夠產生世界性影響的一個重要原因,她還因此而投身影視界做起了製片人。她的小說、戲劇、電影創作,她的評論,她的隨筆,「熔小說風貌,戲劇情境,電影畫面與音樂色彩為一爐」,成為20世紀文學創作中一道獨特的景觀。

   

    米蘭·昆德拉(Milan Kundera,1929一),捷克小說家。父親為鋼琴家、音樂藝術學院的教授。童年時代,他便受過良好的音樂熏陶和教育。少年時代,開始廣泛閱讀世界文學名著。青年時代,寫過詩和劇本,畫過畫,搞過音樂並從事過電影教學。總之,用他自己的話說:「我曾在藝術領域裡四處摸索,試圖找到我的方向。」20世紀50年代初,他作為詩人登上文壇,出版過《人,一座廣闊的花園》  (1953)、《最後一個五月》  (1955)、《獨白》(1957)等詩集。但詩歌創作顯然不是他的長遠追求。最後,當他在三十歲左右寫出第一個短篇小說《可笑的愛》後,他確信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從此走上了小說創作之路。

    1967年,他的第一部長篇小說《玩笑》在捷克出版,獲得了巨大成功,作者在捷克當代文壇上的重要地位從此確定。1968年,蘇聯入侵捷克後,《玩笑》被列為禁書。昆德拉失去了在電影學院的教職。他的文學創作難以進行。在此情形下,他攜妻子於1975年離開捷克,移居法國,並很快便成為法國讀者最喜愛的外國作家之一。他的絕大多數作品,如《笑忘錄》  (1978)、《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1984)、《不朽》(1990)等都是首先在法國走紅,然後才引起世界文壇的矚目。他曾多次獲得國際文學獎,並多次被提名為諾貝爾文學獎的候選人。除小說外,昆德拉還出版過三本論述小說藝術的文集,其中《小說的藝術》以及《被背叛的遺囑》在世界各地流傳甚廣。昆德拉善於以反諷手法和幽默的語調通過性愛描繪人類的生存境況。他的作品表面輕鬆,實質沉重;表面隨意,實質精緻;表面通俗,實質深邃,機智中充滿了人生智慧。近年來,他放棄捷克語而開始嘗試用法語寫作,出版了《慢》(1995)、《身份》(1997)和《無知》三部曲。

    埃爾芙麗德-耶利內克(Elfriede Jelinek,1946一),戰後出生於奧地利的米爾茨楚施拉格,一個捷克移民的猶太裔家庭。自幼開始學習鋼琴、管風琴和長笛,後進入維也納音樂學校學習。1964年畢業後,又在維也納大學學習戲劇和藝術史。1971年獲維也納大學管風琴碩士學位。70年代初,她輾轉柏林、羅馬等地。1974年與戈特弗里德·許恩斯貝格結婚,居住在慕尼黑和維也納。

    耶利內克很早就開始寫詩,1967年出版詩集《麗莎的影子》和處女作——《莉薩·沙滕》。1970年發表諷刺小說《我們是誘鳥,寶貝》,隨即引起強烈反響。耶利內克迄今共創作了各類作品50部,獲得了21項文學獎,其中英語作品4部,法語作品9部,其餘均用德語創作。其作品在歐洲頗具影響,特別是女性讀者對她的作品情有獨鍾。而她在文體和風格上又不拘一格,散文、詩歌、小說、劇作、影視腳本等文體都曾在她筆下誕生。此外,耶利內克本人還有「激進女性」之稱,因為她的許多作品都以強烈批評男性的專制而著稱。在她發表的作品裡,她所寫的大多數是婦女如何被男權文化和性暴力毀掉的故事。她的代表作是帶有自傳成分的《鋼琴教師》,主要作品還有長篇小說《女情人們》(1975)、《情慾》(1989)、《死者的孩子們》(1995)、《貪婪》(2000);戲劇《克拉拉》(1981)、《城堡戲劇》(1985)、《在阿爾卑斯山上》(2002)、《死亡與少女》(2002)等。2004年榮膺諾貝爾文學獎。

 

 摘自《誘惑與困惑:倫理視野中的20世紀西方性文學》

 


推薦閱讀:

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法令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將遷使館,整個中東為之震驚,風雨欲來?
如何評價「外媒:西方的優越感將隨著中印崛起終結」?
張維為:反思西方民主(學習時報 第420期)
西方有凈土
話題 | 綿羊還是山羊?羊年令西方人困惑

TAG:文學 | 影響力 | 西方 | 影響 | 文學家 | 世紀 | 20世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