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五一三真相

[還原五一三真相第一章:
種族大屠殺,誰是真兇?]

我們一起share出去!!!

馬來西亞華人,請大家看後幫忙share出去!!!

這是重要信息!!!

這是你們必知道的事實!!!

請大家把這真相廣傳出去!!!

十傳百,百傳千!!!

馬來西亞建國已經54年,這54年來,走過無數風風雨雨

或者,說的聳動一點:經歷許多腥風血雨。

在這個時刻,我們又聽到當政者抬出五一三流血衝突慘劇來恫嚇人民,意思是說;如果不投票支持國陣,國陣垮台的話,類似五一三的慘劇隨時會再發生!

尤其巫統主席納吉,在最近剛剛結束的巫統代表大會上的措詞,恐嚇味道相當濃厚。他認為繼續炒作五一三課題,人民還會因為懼怕動亂而繼續把選票投給國陣,讓他們繼續淘空國家的錢,繼續實行不公不以的政策剝削全國人民,獨肥朋黨嗎?

答案應該是否定的。

今時今日網路資訊發達,國陣如果還停留在舊思維,認為只要全面控制印刷媒體,電子媒體,封殺反對的聲音,就可以繼續用花言巧語矇騙選民,繼續得到壓倒性的選票支持,那,我們只能說,國陣是在痴人說夢,還在白日夢裡不願蘇醒

言歸正傳。

對於50歲以上的馬來西亞人來說,五一三流血衝突慘劇,

絕對是大馬建國史上的一個夢魘。

許多人在這個慘劇中,妻離子散,家庭破裂。死亡的人固然已經躺在歷史的洪流中;倖存者經過42年歲月的洗禮,雖然已經漸漸走出惡夢,但是他們並沒有遺忘那段可怕的日子

這些可怕的記憶,只是被深埋在腦海深處,

誰也不想去觸碰,去挖掘,去回想。

但是,我們那些可惡的政棍,卻很喜歡重提五一三;久不久就喜歡去觸動馬來族群和華族的敏感神經,刻意炒作五一三課題來恫嚇善良守法的各族百姓,通過這種卑劣的手段來達到他們的政治目的。

發生在1969年五月十三日的《五一三事件》,事隔42年,真相出來了嗎?

可以說,事件的真相已經出來了,而且很明顯,和官方的說辭,完全南轅北撤!差別太大了!也就是說,官方所公布的《真相》其實是在欺騙人民,而且一騙就是42年!

第一節:《五一三慘劇的演進表 》:

五一三事件,是所有馬來西亞人民心頭的痛。許多人選擇不敢去觸碰它,講述它,老一輩的人,如果被孩子或年輕朋友問起五一三,大多數只能給你一個含糊的答案,不敢多做評論。

因為他們都會這樣擔心:講太多,萬一被人用內安法令捉去坐監牢怎麼辦?由此可見,當年窮凶極惡的人,和窮凶極惡的法,已經深深烙印在他們的腦海,恐懼感就想病毒一樣,已經進入他們的骨髓,每當聽到有人議論五一三,或者當政者重提五一三,那股莫名的恐懼陰影總會浮現,無止境地挑動著他們的敏感神經。

這樣一來,造成許多年輕一輩的朋友,大多數無法一窺五一三事件的原貌。

今天,我就來為大家細說從頭。希望大家給點耐心,仔細看看歷史真相,

讓大家通過這個《還原五一三真相》的故事,真正了解五一三的來龍去脈。

五一三事件爆發於1969年5月13日的馬來西亞,官方解釋此事件主要是馬來人與華人之間的種族衝突。

官方聲稱原因是各族間政治及經濟能力的差異。此次衝突使馬來西亞政府開始執行馬來西亞新經濟政策以消滅種族及經濟差異同時減低貧民率,主要內容為給馬來人特權。

這次血腥的種族衝突導致了多人死亡和負傷,

在華人占多數的地區,華人死傷人數遠高於馬來人。

http://1.bp.blogspot.com/-GvobW0KEoio/TgbqVENYSwI/AAAAAAAAACY/qOTS861Dawc/s1600/no.3+.jpg

衝突之後,大馬施行了馬來西亞新經濟政策,以加強馬來人在馬來西亞的經濟地位。1969年,馬來西亞舉行第三屆大選,反對勢力獲得50.9%的得票率,第一次超越聯盟政府(國民陣線之前身)。

反對黨在5月11日進入吉隆坡慶祝勝利並且遊行。

http://1.bp.blogspot.com/-e-mZwEwH8e8/ThSWbQvd4wI/AAAAAAAAPbA/ndGGp7ks7nI/s1600/13mei01.jpg

這時,一些巫統(UMNO)的激進黨員為之所觸怒,舉行反示威。

5月13日,兩派人馬在街頭短兵相接,最終演變成為流血大暴動。

5月15日,最高元首(Yang di-Pertuan Agong)

宣布國家進入「緊急狀態」。

1969年,馬來西亞擁有一千萬人口,其中巫族佔53% ,華族佔37% ,印族佔10% ;首都吉隆坡約有45萬人口,其中華族佔55% ,巫族佔25% ,印族佔19% ,其他種族佔1%。

馬來西亞獨立後,第三屆普選(包括國會及州議會之改選)於1969年5月10日舉行。參加競選的政黨包括:

聯盟(Alliance Party)由巫統,馬華和國大黨組成。

泛馬回教黨(Pan Malayan Islamic Party, PAS or PMIP)

民主行動黨(Democratic Action Party, DAP)

人民進步黨(People"s Progressive Party)

民政黨(Gerakan Rakyat Malaysia)

另外,華人士農工商聯合會及 United Demrocratic Party並沒有推派候選人參選國會席次,民政黨特別集中爭取檳城州議會席位,但也在雪蘭莪競選。受華人支持之左傾社會主義陣線(社陣,Socialist Front, SF)則抵制此次普選,鼓勵罷選或投廢票。

5月4日,勞工黨(Labour Party of Malaysia, LPM)在首都地區發動示威遊行,呼求人民抵制選舉,隊伍中出現支持共產主義口號及標語,並與警方發生衝突,一名勞工黨黨員遭警方擊斃。

5月9日,勞工黨為5月4日被擊斃的黨員舉行出殯葬禮,沿首都街道遊行,號召選民抵制普選。

http://2.bp.blogspot.com/_zG6snQhB1qo/S18YLa8X5RI/AAAAAAAABmE/HQgumuEOudM/s1600/21.jpg

5月10日為投票日。11日選舉結果揭曉,聯盟在103席國會議席中取得66席 (國會議席包含西馬與東馬地區共144席,聯盟在沙巴已不勞而獲得到另外10席。東馬地區訂5月25日為投票日。)

馬華公會僅佔13席,聯盟得票率約49% ,席次則較上次大選減少23席,其中馬華減少14席。聯盟候選人在馬來西亞半島當選率僅64% ,落選者包括林瑞安(馬華公會署理總會長、工商部長),吳錦波(社會福利部長),韓沙 Hamzah Abu Samah (新聞部長)及馬哈迪 Mahathir 。

在州議會改選方面,執政聯盟在檳城、霹靂、雪蘭莪及吉蘭丹四州失去優勢。反對黨在檳城的24席位中獲得20席,在霹靂州的40席中獲得21席,在雪蘭莪州的28席中獲得14席。

http://img.photobucket.com/albums/v492/vincent9047/news/Tragedy513_02.jpg

傍晚,民主行動黨和民政黨分別發動群眾,在吉隆坡展開「勝利遊行」,

參與之民眾情緒激烈高亢。

5月12日,首相東姑宣稱如果人民對他領導下的聯盟缺乏信心,

他將辭去首相一職。

他並宣布內閣名單,謂基於馬華公會在國會中僅獲13席,使聯盟席位驟減,決定邀請陳修信一人入閣,內定為內政部長,並再保留一部長席予馬華公會。

傍晚,反對黨再度遊行慶祝選舉結果,民眾情緒再次升高。

隨後,雪蘭莪州州務大臣拿督哈侖 Datuk Harun宣布巫統將於13日晚上7點半,展開慶祝巫統選舉勝利遊行。

http://www.klbar.org.my/images/uploaded/user/memory/1284008293_harun%20idris.jpg

5月13日,馬華公會發表聲明,表示大選結果已反映出華人拒絕馬華公會代表華人參與內閣,因此決定退出內閣。

副首相敦拉薩隨後稱:「我很欽佩馬華公會領袖們的勇氣及原則。

但是由於華人的未能支持,使內閣沒有華人參與。

政府將繼續執政,馬華公會將繼續在國會及州議會中與政府合作。」

http://thestar.com.my/archives/2011/3/2/nation/n_pg18razak.jpg

6:00pm,一群馬來青年由 Gombak 出發,前往拿督哈侖住處集合參加遊行,他們手持武器,一路高喊叫囂。

在文良港 Setapak地區與華、印族人發生衝突,有馬來人被毆打,也有華人受傷。

消息火速傳到已經聚結在拿督哈倫官邸前面,傳話的人誇張的告訴在場的馬來群眾,說馬來人受到攻擊了,已經死了很多人。

這些錯誤的消息傳到為數約5千人的馬來人耳朵里。

一些激進的馬來人立刻被激怒,人人手拿巴冷刀和各種攻擊武器,

準備要屠殺華人。

剛好有一輛Land Rover吉普車經過哈倫官邸,車尾插著勞工黨的牛頭旗幟,車上有兩名印籍人士高喊《馬來人回去甘榜》的口號,

立刻被群情洶湧的馬來人截停圍困。

車上兩人被拉下車砍殺,頭顱也被砍斷,吉普車被縱火燃燒

大批馬來暴民蜂擁到秋傑路和中南區,見到華人就毆打砍殺

http://1.bp.blogspot.com/_zG6snQhB1qo/S18YKaQCvUI/AAAAAAAABls/m07OXP84qOY/s400/18.jpg

他們還將中南區的聯邦戲院和京華戲院圍困,等待戲院散場(當時絕大多數的觀眾是華人);戲院門一開,不知就裡的華人步齣戲院,迎接他們的就是各種殺人武器!

許多華人無法走避,當場被砍殺,一些連頭顱也被砍斷,馬來暴民將頭顱高高舉起示眾;戲院內外,血流成河。

這時候,整條峇都律(現在成為東姑阿都拉曼路)一片混亂

華人紛紛避難,街道充滿馬來暴徒,猶如陷入無政府狀態。

http://a1.sphotos.ak.fbcdn.net/hphotos-ak-snc6/229031_1733034850329_1372283938_31512009_1567449_n.jpg

當時,聯邦戲院慘劇發生不久,華人糾集的茨廠街和蘇丹街很快收到消息,華裔商店紛紛關門,華裔私會黨各個幫派立刻結合組成保衛隊,一些也以同樣手法包圍蘇丹街的柏屏戲院,打開戲院門,將正在裡面看戲的一些馬來人推出來毆打

大批鎮暴隊和警方人員,還有軍隊被命令駐守峇都律,

到處捕捉騷亂的暴民,遇到抵抗就開槍射殺。

http://4.bp.blogspot.com/_LBe4cBdX7sI/RlcshNFeyLI/AAAAAAAAAbs/EYGxZkdzkX0/s400/m8.JPG

第二節《首都吉隆坡的局勢,已經全面失控!》

7:20pm,敦拉薩以內政部長身份宣布首都及雪蘭莪地區進入24小時戒嚴狀態。

在首都地區,Kampung Bharu 、Ipoh Road 、Batu Road 、Cambell Road、Chow Kit Road 等均發生騷亂事件。

http://i180.photobucket.com/albums/x64/sj_couple7679/May16pp62.jpg

8:00pm,正副首相,在警察總部與陸軍及警察首長會商後,敦拉薩調派2000名軍人及3600名警察進驅首都維持秩序。

隨後,霹靂、森美蘭及柔佛相繼戒嚴。

10:40pm ,首相東姑向全國作電視廣播,指稱此次事件為反對黨的過失,並呼籲人民與政府緊密合作,政府將負起責任以維持安寧。

如需要,他將咨請元首宣布全國進入緊急狀態。

接著,敦拉薩邀請馬華公會正副會長陳修信及許啟模,發動成立友好委員會,分赴各出事地區去安撫勸解。

此時官方公布,已有25人,絕大多數為華裔,已經確認死亡。

5月14日,股市停市。航空、火車、水上交通一切停頓。

只有在7:00pm至10:00pm,人民被允許步行或騎腳車上街購物囤糧,不準乘坐汽車。最高元首發布宣告,召集馬來西亞後備軍人服役。

警察局長下令動員警察志願儲備人員。各地區居民組成自衛團,保衛家園及自身安全。政府也呼籲人民前往醫院捐血,供傷者使用。

正在美國華盛頓訪問的新加坡總理李光耀表示,

希望馬來西亞的暴亂能迅速解決,並懷疑這次暴亂會擴散至新加坡。

同時,沙巴州政府下令將行動黨組織秘書林吉祥驅逐出境,原因是指他助長緊張氣氛。

林吉祥當時是在沙巴州為一位國會議員席次之獨立候選人演講助選,並表示將在沙巴州設立行動黨黨部。

(當年沙巴州選舉比西馬遲10天,5月20日才投票)

11:00pm ,最高元首應首相之請,頒下緊急法令,賦予首相東姑特別權力處理此次事件。此時官方公布的數字是,39死亡,114 人受傷,15人被捕。

5月15日,所有報紙被令停刊。吉打、玻璃市、馬六甲相繼被宣布為戒嚴區,各地解嚴時間均為上午三小時。

全國只有檳城,吉蘭丹,丁加奴,彭亨,沙撈越和沙巴沒有頒布戒嚴令。

反對黨順利從聯盟手中接過檳城的統治權,由林蒼佑出任首席部長,林蒼佑並和首相東姑達成協議,將不會與霹靂州的反對黨在任何議題上結盟。

官方公布,接近100 人死亡,約150 人被捕。

民間統計則為,200人死亡,270人受傷。

5月16日,馬華公會宣布,同意參加一個看守內閣。

英國政府在倫敦宣布,駐馬的3600名英軍不會介入馬來西亞之暴亂。英國政府對此次暴亂不願發表評論,但已有以軍隊干預馬來西亞暴亂的緊急計劃,但僅有在大馬首相東姑提出請求,且經過英內閣通過後,英軍才會介入。

最高元首在首相咨請之下,成立國家行動委員會National Operation Council (NOC),副首相敦拉薩為其負責人。

NOC之成立,意即馬來西亞暫時放棄了民主體制,而以NOC 為決策領導單位。敦拉薩稱NOC 約需半個月時間才能使秩序恢復正常。

NOC 宣布閣置國會及州議會,暫停尚未完成的東馬地區之普選,實施宵禁及暫停行使所有法律權利,這意味著NOC 可以進入任何住宅搜查,沒收私人財產,拘留驅逐任何人,實施秘密審判,對犯罪行為頒布包括死刑的刑罰,撤銷任何人的公民資格,修改法律及制定各項法律的臨 時條款。

http://1.bp.blogspot.com/_LBe4cBdX7sI/Rlc3ldFeyPI/AAAAAAAAAcM/_xwZBhpGmWQ/s400/210569+藩?陔恓.jpg

全國新聞檢查被宣布實施,發布至國外的新聞,必須將新聞副本送交政府檢查,但非強迫性。官方公布,89人死亡,272人受傷,305人被捕。

5月17日,敦拉薩公布NOC 組成名單:

主席:副首相敦拉薩

副主席:伊士邁 Tun Dr. Ismail(前內政部長)

委員: 陳修信

善班丹Tun U.T. Sambanthan (前工程及郵電部長)

韓沙 Datuk Hamzah (前新聞部長)

嘉沙里Tan Sri Ghazalie Shafie

阿都卡迪爾Tan Sri Abdul Kadir Shamsuddin

東姑奧斯曼General Tunku Osman Jiwa(軍事將領)

莫哈末沙列Tan Sri Modamad Salleh(警察署長)

伊不拉欣Leftenan General Dato Ibrahim (軍事將領)

另一方面,馬華公會宣布,馬華公會對參與政府一事重新考慮。NOC下令取消所有外國記者之宵禁通行證,要求記者們採用官方所提供的新聞稿及統計數字;僅有國營電視台及電台的記者被允許在各地通行。官方公布,98人死亡,300 人受傷,約500 人被捕。民間統計,250--300 人死亡,超過1000人被捕,其中包括 9名國會或州議會議員。

5月18日,報章在經過政府的嚴密檢查過,被准予發行。官方公布,136 人死亡,316 人受傷。

5月19日,火車、公車、銀行恢復正常運作。NOC決定在西馬11州內設置「地方行動委員會」,由各州首席部長領導,成員包括軍事及警察官員,以維持各地秩序。官方公布,147 人死亡,3022人被捕。

5月20日,首相東姑宣布新內閣名單。

馬來西亞政府考慮重新裝備 3個新的陸軍營隊,以擴充武力應付緊急狀況,請求澳洲、英國及印度協助擴充軍備,並獲印度政府同意,澳洲政府則尚未回應。官方公布,吉隆坡地區157人死亡,全國超過3000人被捕。

5月21日,公務員恢復上班。吉隆坡戒嚴放寬,每天7:30am至2:00pm可自由活動;首都以外地區每天戒嚴12小時。

敦拉薩任命善班丹、許啟模、馬薩及沙菲(外交部常任秘書),成立一特別委員會委員,研討改組及加強政府新聞機構。官方公布,吉隆坡地區163 人死亡。

5月22日,敦拉薩在記者會上保證,類似此次暴亂將不會再發生。沙巴及砂勞越報紙被停刊。政府公布報紙及其他出版物的管理規則。

官方公布,吉隆坡地區163人死亡,約400人失蹤。

民間統計約500人死亡。

5月23日,官方宣布,166人死亡,439人失蹤。

5月24日,沙巴報紙恢復出刊。包括「時代雜誌」(TIME),

「新聞周刊」(NEWSWEEK)及多種來自國外的報章或雜誌被禁入口,但在代理商撕去並燒毀刊載有關馬來西亞暴亂的數頁報導後則開禁。

官方宣布,167人死亡,330人受傷,3963人被捕

5月25日,警方及軍人仍在首都地區保持24小時巡邏。

5月26日,外國廣播(合眾國際社)報導兩起火災,但馬來西亞新聞管制中心並未報導。

官方公布,吉隆坡地區167死亡,4481人被捕,其中包括「秘密組織」

(私會黨)成員1567人。

5月27日,霹靂州州長將最近馬來西亞發生之暴亂事件歸咎於共產黨,並在友好委員會上勸告同胞們不要聽信謠言或別人的煽動,該委員會是在暴亂髮生後組成。馬來西亞向美國尋求武器援助,被拒絕。

美政府僅根據一項軍事買賣計劃加速遞交若干通訊裝備。

第三節《馬華自導自演罷官鬧劇》

5月29日,華人社會開始進行一項徵求支持的運動(主要是由曾經擔任聯盟總秘書的陳東海發起推動),籲請馬華公會主席陳修信為華人社會利益而參加聯合政府。政府已在泰馬邊界加強安全措施,以防潛隱在邊界的共產黨分子向南部移動,利用大馬之緊張局勢擴大活動。

5月30日,英國允諾供應馬來西亞所需之軍事配備。

官方公布,177人死亡,339人受傷,縱火事件在200次以上。

民間統計,840人死亡。

5月31日,因六十餘華人團體提出要求馬華重新參加內閣,馬華公會秘書長甘文華說馬華公會中央工作委員會將討論此事。

新加坡當局已封鎖所有自馬來西亞的入口通道,僅允許非馬來人入境。

6月1日,官方公布,177人死亡,340人受傷,約6000人被捕,119 輛汽車被破壞,產生難民3000人左右。

6月2日,新加坡有6名青年被警方以攜帶攻擊性武器及群毆向法庭起訴。新加坡地區,官方公布 2人死亡,受傷38人。

民間統計死亡人數40人。吉隆坡地區居民因相信新的衝突已再度發生,

而引起慌恐,警方隨後證實並無重大事件發生。

6月3日,吉隆坡宵禁時間縮短,從5:00pm至5:30am。

政府發給每名在暴亂中喪失工作或家園的難民每月20元至50元的生活津貼至他們找到工作或重建家園為止;已有1700名難民登記,政府估計實際難民數目約為1500。

http://3.bp.blogspot.com/_LBe4cBdX7sI/RlcjU9FeyHI/AAAAAAAAAbM/nIV7NOA7T7Q/s400/U1632172.JPG

澳洲已同意給予馬來西亞政府額外軍事援助,包括步槍、通訊設備、海面巡邏小艇等。英國及印度所援助的軍事裝備運抵大馬。新加坡公布,4人死亡,40人受傷。馬來西亞官方公布,吉隆坡地區,178人死亡,全國共6155人被捕。

6月4日,馬來西亞取消元首誕辰的假日,及取消一切慶祝活動,

緊張氣氛仍籠罩吉隆坡。

6月6日,馬華公會宣布馬華公會決定不參加聯邦政府或州的執行委員會。

反對黨領袖陳志勤博士籲請政府迅速恢複議會制度,以免更多的人民選擇投靠共產黨。

http://t3.gstatic.com/images?q=tbn%3AANd9GcSiYwGH0dehrHMmjBaFniC0IYSk_PTmaLkPjRRFgdqwUsy_Uk7dHg

6月7日,新加坡,被捕人數已達166 人。

6月8日,馬來西亞初級中學開始恢復上課。大馬軍隊在霹靂州北部大規模搜查及逮捕共黨分子。

6月9日,各中學恢復上課,小學依舊停課。吉隆坡地區解嚴時間也放寬。印度國大黨宣布將留在政府內閣中。

6月11日,新加坡政府下令49名大馬人離境。

6月14日,官方宣布,182人死亡,346人受傷,7100人被捕。吉隆坡地區解嚴時間放寬為5:30am至11:00pm 。

6月15日,自從6月5日被令停刊一個月後,由李孝式創辦的「中國報」在政府特別允許下,於今天開始重新發行。

官方公布,7500人被捕,其中6511人已被釋放。

6月21日,吉隆坡地區解嚴時間放寬為5:00pm至午夜12點。敦拉薩說緊急狀態命令是否取消,將受兩個因素影響,一為政府提出有關暴亂事件的報告所需的時間,二為政府提出保證種族衝突不再發生的安全方案所需的時間。

澳洲兩華團(維多利亞華裔公協會,New South Wales 華僑體育協會),致函敦拉薩要求儘快設法解決馬來西亞最近發生的騷動事件,敦拉薩正在澳洲首都堪培拉出席五國國防會議。

6月28日,吉隆坡地區衝突再起,警方設置路障,防止其他地區人民進入市區。官方公布,186人死亡。民間統計,已達1200人死亡。

6月30日,除了首都地區,其他地區解嚴時間均為 4小時。

默迪卡體育場被用作難民收容所。

7月1日,敦拉薩重申,政府決心不讓暴亂悲劇重演。

官方公布,195 人死亡。

7月5日,吉隆坡地區騷亂分子展開「街頭戰爭」,用「打了就跑」的策略,警方則封鎖任何騷亂事件發生的地區。

7月6日,吉隆坡地區第一次發生警員被殺害事件,造成一死一重傷,警方因此逮捕57名可疑份子。官方公布,約200人死亡。

7月8日,政府報導,自5月13日暴亂髮生以來,因火災而毀損840 萬馬幣,稅收損失2100萬馬幣。

7月11日,因為對於東姑的領導喪失信心,馬來亞大學500 名學生通過一項決議,要求東姑即刻辭職。

7月13日,由首相領導的聯盟召開最高執行委員會,吉隆坡地區採取了大規模警戒措施。

7月17日,馬哈迪致函東姑,要求東姑辭職,謂東姑犯下錯誤。馬來亞大學約1000名學生示威遊行,要求東姑下台,警方在馬大門口設置路障,檢查進出人士。

7月19日,敦拉薩呼籲人民支持首相東姑的領導。敦拉薩並接見中華總商會代表,感謝該會在戒嚴時期協助恢復正常各項商業活動。

7月20日,東姑指責馬哈迪領導暴力行為。因馬哈迪致函馬拉學院及莫斯里姻學院向學生指控東姑所犯的錯誤。馬哈迪因此被逐出巫統執行委員會。

7月30日,教育部長宣布,從1970年起,將以馬來西亞語為小學教學媒介語。

8月1日,首相東姑稱副首相助理慕沙希淡 Musa Hitam ,因未能與內閣合作而被罷黜,並被令赴英國進修。慕沙也是巫統執行秘書,與學生關係良好。

8月30日,四名學生領袖被捕,包括馬來學生聯盟主席哈木斯阿里。

8月31日,為免不法份子藉機引起騷動,所有慶祝國慶之遊行、表演及宴會等活動皆被取消。馬來西亞以最簡樸而沉重的方式慶祝獨立周年。

9月2日,馬來西亞政府下令禁止一切旨在迫使首相東姑辭職的公開集會,因此類集會妨害公共秩序。

9月23日,首相東姑出版其袖珍版新著作「 5月13日前後」,初版20萬冊被搶購一空。

10月8日,政府發表共97頁的白皮書(政策聲明書),標題「 5月13日的悲劇」,說明五月份暴亂的原因是左傾激烈分子在徵募新支持者,試圖奪取政府政權,並謂NOC 已完成恢復秩序及順利治理國家,關於恢復各種族間的和諧與互信,則是一個長期工作。

它承認政府召來鎮壓暴亂的陸軍擊幣41人。官方公布,196 人死亡(華族143 人,巫族24人,印族13人,另外15人無法辨認),受傷人數439 人(其中18人受槍傷)。

被捕人數共9143人(華族5126人,巫族2077人,印族1874人,其餘為外國人,包括巴基斯坦、歐洲、泰國、新加坡等 等),其中5561人被控上法庭,罪名包括攜帶武器、破壞宵禁等等。共221 輛車及753 棟房屋被損毀。

10月25日,敦拉薩稱馬來西亞的政治制度必須改革,以防止「反國家份子」煽動引起爭端,及建立更適合人民的經濟和社會形式。

11月1日,NOC發函邀請馬來西亞政治領袖共同出席NOC 第二次會議,討論此時國家面臨的重要事項,此邀請函被標注「極機密文件」,而該會議將為「秘密會議」。

1970年1月間,NOC成立國家顧問委員會 National Consulative Council(NCC),由66成員組成,包括各黨派人士(除了Parti Rakyat及DAP ),成立目的為促進各族的和諧。

2月5日,馬華公會宣布,願意再參加政府運作,以確保政府安定。會長陳修信說,當初馬華公會不能意料退出政府後局勢的發展,但現在了解唯有成立一個多元種族政府,才能確保國家和平。

4月20日,在怡保,一名警員在執行任務時被炸成重傷。

5月13日,暴動屆滿一周年。怡保地區,再度發生械鬥事件,肇事原因相信是與日前被炸重傷警員5月11日死亡有關。

8月間,在NCC 建議之下,NOC 通過法令禁止人民在公開場合談論敏感問題。包括蘇丹特權、巫族特權、公民權及語言制度等問題,這將被視為向憲法基本精神挑戰。

8月30日,獨立周年前夕。首相東姑宣布,他將於9月21日辭職下台,結束15年首相生涯。內定由敦拉薩繼任首相。

8月31日,在國慶慶祝儀式上,最高元首宣讀了國家原則 Rukun Negara 以團結全民。

Kepercayaan kepada Tuhan 信奉上蒼

Kesetiaan kepada Raja dan Negara 忠於君國

Keluruhan Perlembagaan 維護憲法

Kedaulatan Undang-undang 遵崇法治

Kesopanan dan Kesusilaan 培養德行

9月21日,東姑辭去首相職位。

9月下旬,首相敦拉薩促成執政黨與PAS結盟,PAS取得在吉蘭丹執政權,但在霹靂州及雪蘭莪州則與執政黨組成聯合政府。隨後,敦拉薩成立國家陣線(國陣)Barisan National(BN),PAS 為國陣一員。

1971年2月23日,在暴亂事件發生過了一年半後,馬來西亞再度恢復正常的議會政治。在國會上,敦拉薩繼任為馬來西亞第二任首相。在致詞演說中,首相敦拉薩宣布實施新經濟政策 New Economic Policy(NEP) ,實施期限為20年。國會也通過了憲法修改案。

1974年,馬來西亞舉行獨立後第四次普選,新成立的國陣獲得超過三分之二多數席次,成為執政黨。馬來西亞仍繼續其多元種族,巫統一黨獨大的政治路線。

五一三慘劇事件,擴大了各族間的猜忌,及損害了政府形像,至今無法完全修補。而由於五一三慘劇的發生,也完全影響了國家日後的發展形態。

五一三慘劇,導致作風較溫和的東姑,失去其權勢,影響力漸消退。真正的統治權落至敦拉薩手中。

五一三也間接促成或加速國陣的成立,使執政聯盟更強大和地位鞏固。

五一三更加速了新經濟政策的實施,逐漸改變了馬來西亞的經濟面貌。

國家顧問委員會NCC 的成立,及立法限制了言論自由。

種族問題成了往後每次普選,各黨運用的「籌碼」。

我們這一代,是個遺忘歷史的一代。看了這一篇報導,閉上眼睛,靜默一分鐘,不為任何人,不為任何事,就為記著那一段日子。
推薦閱讀:

如何無節操地看電影?
你最想知道的真相是什麼?
風水真相(內也教養風水徹底且無後患方法)
股驚現6年罕見黃金大底 揭秘暴跌背後真相
揭開2型糖尿病的可怕真相:要命的「血糖震蕩」!

TAG:真相 | 五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