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祿生:中國的法學研究真的位列世界第七? | 茶座

中國民商法律網

本文來源於數說司法,感謝授權轉載!本文作者系東南大學王祿生。

編輯:李麒玉

圖片:師文

1數據來源與說明

本推送數據來自湯森路透(ThomsonReuters)2014年發布的專題報告《法學學科全球研究成果概覽》。

數據以SCI和SCCI期刊資料庫為基礎,而SCI和SSCI又主要以英文期刊為主,因此本期關注的主要是中國法學研究在英文核心學術圈的位置。

2英文世界法學研究的規模

從2004年到2014年7月,全球SCI和SSCI收錄的法學學術文章共計53139篇。

也就是說,近十年年均發表的SCI和SSCI法學學術文章超過5000篇。

從整體趨勢來看,2004年大致為4300篇,2007年突破5000篇並持續增長,到2011年峰值接近6000篇,此後數量又有所下降。

3交叉學科是法學研究的重要趨勢

在SCI和SSCI法學期刊發表的文章中,有大量超出純粹法學的範疇而涉及交叉學科。

這再次驗證了蘇力大神的論斷,法學不是一門自給自足的學科。

全世界法學學術文章涉及交叉學科的前十位分別是:國際關係、犯罪學與刑罰學、經濟學、精神病學、醫事法、交叉心理學、倫理學、醫事倫理學、環境科學、社會學。

4中國法學產出位列世界第7

隨著國內法學研究的日益繁榮,中國法學學者的英文產出也大致呈現遞增趨勢。

下圖紅色部分為近十年全世界學者在核心學術期刊的法學論文產出情況。

綠色部分反映的則是中國學者近十年在SCI和SSCI的法學論文產出情況。什麼,您說看不到綠色在哪?請用放大鏡!

數據顯示,中國學者從2004年起在SCI和SSCI期刊上一共發表法學文章699篇,佔全世界法學產出的1.3%。

您可千萬不要嫌棄這1.3%!

因為按照國別來劃分,中國學者SCI和SSCI的法學產出佔到全世界第7位。

下表顯示,排名前四的美國、英國、澳大利亞和加拿大可都是根正苗紅的英語國家。

德國是排名第1的非英語國家。中國在非英語國家中則可以進入三甲。

儘管如此,我們還必須承認中國法學研究與美國的差距。

美帝當仁不讓佔據了世界法學研究的頭把交椅。

在過去十年間累積在SCI和SSCI上發表法學類文章25709篇,佔到總數的48.4%。

也就是說,過去十年,全世界SCI和SSCI法學文章中有接近一半是美國學者產出的。

美國學術界流傳的Publishor Perish(不發表就完蛋)的格言可不是鬧著玩的。

5中國法學產出有近一半來自香港和澳門

儘管世界第7是一個令人振奮的成績,但若我們仔細分析就會發現,中國在SCI和SSCI期刊的法學產出中有相當比例來自香港和澳門地區。

換言之,大陸地區在SCI和SSCI的法學產出仍然相當不足!

從數據來看,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和香港城市大學佔據了中國區發表SCI和SSCI法學論文的前三位。

武漢大學、中國政法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和復旦大學分列位列第四至第第七位。

大陸地區位列第一的武漢大學SCI和SSCI法學論文的產出不到香港大學的四分之一。

6中國法學產出影響因子相對較低

從影響因子來看,中國學者發表的SCI和SSCI法學論文的影響力明顯不足。

根據期刊影響力的大小,我們可以將國際SCI和SSCI的期刊劃分為不同的影響區,影響力由大到小分別為Q1、Q2、Q3和Q4。

諸如《哈佛大學法律評論》(HarvardLaw Review)等頂級法學期刊都處於Q1區域。

中國法學學者近十年發表的699篇文章基本處於Q3、Q4區域,只有很少部分能夠進入Q2。

具體來看,近十年間發表中國學者法學文章最多的三本雜誌及其對應的區域分別是:Hong Kong Law Journal(Q4) 、Chines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Q3)、Journal of East Asia andInternational Law(Q4)。

7如何評價中國法學在世界的位置

目前,受制於書寫語言,英美法學學者仍然是國際主流法學期刊的主力軍。

不過,兩大因素決定了中國學者將會日益佔據重要份額:其一,國內高校對於SCI和SSCI指標的日益重視;其二,擁有歐美留學背景,熟練掌握英文寫作能力學者日益增多。

學術研究本質是一種意見表達,也期待中國法學學者未來更多地在國際上發出自己的學術聲音~


推薦閱讀:

道家內功法術研究(青龍山人)
風水學研究與應用第11章 風水學派知多少
太極拳防治高血壓的機理研究
八字研究斷例留存(十八)論壇或qq
月令為忌的八字研究

TAG:中國 | 法學 | 世界 | 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