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哈爾濱的索菲亞教堂 | 大話哈爾濱

  • 關於作者
  • 作者最新文章

絕源體

哈爾濱有座磚木結構式教堂,那就是聖·索非亞教堂,它始建於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現已有107年的歷史了,為沙俄東西伯利亞第四步兵師修建中東鐵路時修建的一座隨軍教堂。它是沙俄入侵東北的歷史見證和研究哈爾濱市近代歷史的重要珍跡。同時,也構成了哈爾濱獨具異國情調的人文景觀和城市風情。

聖·索菲亞教堂以富麗堂皇,典雅超俗, 是拜占庭式建築的典型代表。教堂建築平面呈希臘十字方式布置,主穹頂、鐘樓又有俄羅斯傳統的「帳篷頂」、「洋蔥頭」造型。教堂宏偉壯觀,通高50多米,建築面積800平方米,可容納2000人做禮拜。教堂正門蓬頂為鐘樓,懸掛著一大六小七座樂鍾,當年頗費周折找到的原俄國人鑄造的最大鐵鐘,多達1噸多重, 7座銅鑄制的樂鍾恰好是7個音符,由訓練有素的敲鐘人手腳並用敲打出抑揚頓挫的鐘聲。每逢重要宗教節日,敲鐘人把七座鐘槌用繩子繫於身體不同部位,手足並用,有節奏地拉動鍾繩,激越鏗鏘的鐘聲響徹雲霄,方圓幾里地的人們都會聽到這鐘聲樂曲,堪稱哈爾濱的一大奇觀。

記得1997年,時任哈爾濱市市長汪光燾提議全市人們,每家每戶集資3元錢修繕的這座教堂,目的不是每人拿多少錢,而是激起人們對家鄉的熱愛,表達一下大家支持公共事業的心情,好像共籌集捐款1000多萬元。不到兩個月的晝夜奮戰,將在居民樓群中遮蔽了30年,飽經滄桑的索菲亞教堂終於恢復了歷史原貌。市政府為回饋市民,普及城市文化和城市建築歷史知識,開館那天,本市居民憑身份證免費參觀。我們一家三口也隨大家自覺地排起了長隊,進入教堂,那情景是人山人海,驚喜讚歎,市民熱議:要不是學建築的汪光燾市長英明決策,恐怕就沒有如今聖·索菲亞教堂展現在中外遊客面前。 現在回想當初索菲亞教堂的恢復是冰城人的幸運,它給大家帶來了那麼多浪漫的故事。

修復後的聖·索菲亞教堂,高聳入雲的金色十字架與紅磚綠頂相輝映,最漂亮的是教堂的穹頂,異域風情都鑲嵌在洋蔥頭裡了,無不顯示出教堂主體巍峨壯美的氣勢。進入教堂的內部,有種敬仰肅穆之感,人人都凝神屏息,變得虔誠了。環顧四周,感受它的每一寸光陰的沉澱,抬頭望見高高的屋頂上,儘管有些牆面脫落,還能看出表現君士坦丁堡的索菲亞教堂的穹頂的風格畫作,還有「一主兩輔」三處唱詩台,久違的場景,十分引人入勝,至今使人懷念。人們對聖索菲亞教堂的氣勢恢弘,渾厚雄美讚不絕口。

教堂飼養了上百隻美麗的鴿子,每當成群的鴿子圍著聖·索菲亞教堂的樓頂尖盤旋起來時,孩子及其家長們都昂著頭去追視,寓意和平、友誼、團結、聖潔的鴿子守護著大家。聖·索菲亞教堂被哈爾濱市政府列為市級一類保護建築,1996年11月又被國務院列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為宣傳哈爾濱獨特的建築文化,它成為了城市的一個著名旅遊景點並與中央大街齊名,是哈爾濱地標性建築,現闢為哈爾濱市建築藝術館。

索菲亞教堂廣場內彙集了藝術磚廊、鋼構塔廊等眾多歐式景觀建築,隨處可供人們休息的鐵藝休閑椅更增加了年代感,同時襯托出了教堂廣場的靜謐安祥。我家離這不遠,當年我和妻經常帶著女兒來散步,最難忘廣場上女兒亭亭玉立的身影和銀鈴般的笑聲。如今帶著外孫子來玩耍,在音樂噴泉翩翩起舞的夏日,一家人坐在椅子上,看著外孫子在廣場上滑旱冰與噴泉嬉戲,追著鴿子餵食,最難忘教堂前外孫子奔跑的喊聲。一家人是那麼的甜蜜溫馨,為炎炎夏日增添了幾分情趣和清涼,直到夕陽落在教堂鐘樓上,還久久不願離去。最難忘冬日裡教堂廣場銀裝素裹、白雪皚皚,感受腳踩著白雪吱吱的聲音,傾聽教堂渾厚的鐘聲。欣賞教堂四季晨夕景色,喜歡教堂的滄桑、雍容華麗、莊嚴神聖,我們在這裡留下了很多幸福美好的記憶。

今天的聖·索菲亞教堂及建築藝術廣場,在陽光的輝映下典雅脫俗,夜晚在燈光的映襯下更加金碧輝煌,更加富有韻味,聖·索菲亞教堂厚重的歷史在延續,愈久彌新,它是哈爾濱的驕傲,它的鐘聲響徹在冰城上空,祝福著冰城人們風調雨順,吉祥安康。

外孫子在索菲亞教堂廣場留影


推薦閱讀:

2012哈爾濱國際時裝周 內衣秀2
段建業哈爾濱講義
哈爾濱有什麼地域特色?
一個人的哈爾濱
哈爾濱部分地名的冷知識

TAG:哈爾濱 | 教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