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有的人幹活態度認真、精進,為何反而沒受重視?

2016年大學生佛學體驗營學子提問

 

學生:我的問題是:在國外中國人幹活態度最認真、最精進,但是為什麼往往美國人和印度人更受到重視一些?請上師開示。

 

上師開示:這個可能會有很多的情況,這是不能一概而論的。但是做事情時我們始終在強調智慧,你要有智慧才能把事情做得完美,才會有完美的一個結果;若是缺乏智慧,表面上看很努力、很認真在做,但也不一定有好的結果,所以智慧是很重要的。

 

在什麼樣的場合下,做什麼樣的事情,在什麼樣的人的面前,應該表現出什麼樣,這都是不一樣的。可能不同的環境下,人與人、國家與國家都不同。所以自己要有隨機應變的能力和智慧。其實佛法里始終強調的是智慧,我們做事情、接人待物等必須要有智慧,不能缺乏智慧,這可能就是人家有智慧。還有一種情況是人與人之間的緣分不同。有的喜歡這樣的人,有的喜歡那樣的人。還有每個人的福報也不一樣,有些是不勞而獲,而有些人雖然沒有什麼知識,但是他很有前途;有的人知識很淵博,但是他沒有前途。我曾經也遇到過這樣一個人,天津有一個從英國留學歸來的人,雖然他學歷很高,但是他回來後還是給別人打工,也沒有太大的出息;我到溫州的時候,有一個老闆連字都不識,普通話都不怎麼會說,但是他福報非常大,公司辦的特別大,全國乃至全世界都有連鎖店,這種人不知是他的緣分好,還是福報大,都不好說。所以我們只能接受這樣的因緣和結果。

 

學生:感恩上師,因為這樣的話,也會讓自己產生煩惱,該如何協調自己在精進認真的過程中做出來的結果,可能不是令自己滿意,那麼如何協調這種心態的不平衡呢?

上師開示:這個就是剛才說的,自己要有智慧。你要懂得佛理,懂得因果輪迴,懂得無我空性的這些真理,之後你就不煩惱了,你自然就知道是怎麼回事了。智慧是怎麼產生的?我們先要了解和明白這些道理,比如佛講因果輪迴,是在相上講的。佛把萬物分成體和相,相和體是一體,但也是多體,在相上講就是講因果和輪迴,體上講就是無我和空性這些真理,把這些真理弄明白了之後,心裡就產生了智慧。這樣你心態自然就放下了,自然就平靜了。我們現在是放不下、平靜不下來。因為諸法的究竟實相和真理你一無所知,相續當中沒有產生真正的智慧。這樣心態能放下嗎?放下是一種心態,不是一種行為。

我現在越來越感覺到明理很重要,這樣才會有智慧。不明理智慧怎麼產生啊?有些人說:不用明理,這麼一坐就OK了。我真的有點不懂,這麼一坐怎麼就能產生智慧呢?你不去了解、分析、觀察,怎麼能明白這些道理呢?怎麼能證悟這些真理呢?歸根結底,還是這個智慧很重要,缺乏智慧總是會有問題和煩惱的。無論你條件好或不好,有學歷或沒有學歷,怎麼樣都會有煩惱和痛苦的。若是你具有智慧的話,就是不會有煩惱。條件好、有錢的人有煩惱,條件不好、沒錢的人也有煩惱;有權力的人有煩惱,沒有權力的人也有煩惱;有家的人有煩惱,沒有家的人也有煩惱。有家的人覺得不自由,有很多煩惱;沒有家自己一個人孤獨,也有一堆煩惱,都是這樣的。有知識和沒有知識也一樣,有知識的人有他的煩惱,沒有知識的人也有他的煩惱,都一樣。比如說明星都是比較有福報的人,但是他們也有自己的煩惱,其實他們很苦,沒有人身自由,他們內心的煩惱是我們沒法衡量的。做明星還不如做一個普通人,但是人都有明星夢,這裡可能很多孩子也有想當明星的夢,殊不知明星的生活真的很苦。歸根結底主要是自己要具有智慧,增長智慧,這樣就是個快樂的人。

 

學生:感恩上師。我覺得我在百日共修期間學修還是比較精進的,我覺得來這邊變得有點散漫了,跟上師懺悔一下。

 

上師開示:沒事,百日共修期間人也不多,事也不多,都可以按部就班,這樣心可能容易靜下來,容易精進一些。而法會期間事多、人也多,這樣一看,多少有那麼一點點的散漫,但沒有事。開法會也有開法會的功德和意義,所以不必煩惱。

 

 
推薦閱讀:

「性」態度最開放的星座男女
凈空老法師對誹謗他的人的態度
認真的女孩都想做一件事
婆婆對你的態度,是老公允許的
在知乎回答問題的態度

TAG:態度 | 認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