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梅花螳螂拳連環八路短打

梅花螳螂拳連環八路短打
 

連環八路短打是梅花螳螂拳中的一個短打套路,共分八路,每路五個攻防手法。練習中要求步法紮實,手法剛柔相濟,發力得當,動作連貫敏捷,一氣呵成。?

第一路 螳螂出洞

預備式:小登山抱門式兩臂在體前自然彎曲,右拳在前,左拳在後,拳眼均向上。前腿微屈扣襠,後腳跟抬起,重心在兩腿間。上體稍向左傾,抬頭挺腰,沉肩重肘,閉口聚氣,兩目平視(圖1)。?

一、螳螂雙封下身體右轉,兩拳變鉤手,隨轉體向前、向右刁采於胸前,左鉤在前,右鉤在後。同時右腿後撤一步,重心落於右腿成虛步;兩肘彎屈,目視前方(圖2)。?

二、左封右匿肘

上體左轉,左腳前上半步,右腳跟隨成小登山式。同時,左鉤手向前,向左刁采,然後屈肘回收,使鉤手回置於左面前。隨之,右鉤手向前下方直臂頂腕(圖3)。?

三、鳳凰三點頭

1.右鉤變掌(掌心向下)向前、向上、向右采抓,然後變掌收於腰間。隨之左鉤手變拳向前直擊,與頭同高,拳心向下。同時右腳前上一步,上身稍右轉成大登山式(右弓步),目視前方(圖4-1)。?

2.重心後移落於左腿,上體左轉成右歇步。同時,屈左肘,左拳向左後擺撥,停於頭部左側。同時,右臂外旋,使右掌向前下方旋插擊出,拳眼向下;目視前下方(圖4-2)。?

(3)重心前移,上體右轉,右腳上前一大步,隨之,拖攏左腳成小登山步。同時,左拳向前經右臂向下,隨即,右臂內旋屈肘,使右拳由下從左臂內向前上方撞擊。右拳面向上,左掌置於右肘下,掌心向內(圖4-3)。?

四、臨行鴛鴦腳

重心後移落於左腳,右腳面綳直向右前方踢擊,高與襠平。同時,上體左轉,右小臂隨轉體向左方擊出,拳心向上,高與胸平;左拳背貼於右腕上(圖5)。?

五、急出雙幫肘

右腳前落,隨即拖攏左腳成小登山式。同時,左拳扶右腕,隨右臂外旋向前滾推;右臂微屈,拳心向下(圖6)。

第二路:螳螂尋路

預備式:接圖6或參照圖1動作。?

一、上步反仰拳

右腳前上半步,左腳緊跟成小登山式,同時,左掌經右肘下按,掌心向下。與此同時,右臂內旋,用掌背向前上方反擊,掌指向上(圖7)。?

二、急插底漏捶

兩腳前移成小登山式。同時,左掌從右肘下順右臂外側上托,掌心向下。隨即,右臂外旋屈肘,右掌變拳,使右拳從左臂內經胸前向下,再向前直臂衝出,拳心向下,高與腹平;隨右拳衝擊,左掌扶於右肘臂內側(圖8)。?

三、崩點玉環步

1.左掌向前下按,同時右臂屈肘內旋,使右掌經胸前繞過左臂後,向前方反掌打出,右掌指向上,左掌護於右肘下(圖9-1)。?

2.左腳向前上一步,隨即拖攏右腳成小登山式。同時,左掌順右臂外側向前、向左做抓采後變拳,屈肘收於左額前,拳心向前,肘尖下垂。同時,右臂屈肘後收,上體稍右轉,再向左轉,右掌隨轉體向左推出,掌心向外(圖9-2)。?

四、急進十字腳

左腿蹬直,右腿向前蹬出。同時,右掌隨即向前五掌推出,掌心向前(圖10)。?

五、劈中壓頂

右腳前落,拖攏左腳成小登山式。同時,左臂外旋做抓采後變拳,右臂內旋,向前下方劈打,拳眼向上,高與面平,左拳隨即變掌,扶於右肘臂內側(圖11-1)。?

第三路 螳螂撲食

預備式:小登山抱門式(參見圖1)。

左腳向右後插一步,身體左轉180°,兩臂姿勢不變,成圖11-2姿勢。?

一、左封反仰掌

兩腳前移成小登山式,同時左掌從下鉤右臂上,再向前下按。隨即右臂屈肘,從左臂內側環繞向前止方,反掌打出,掌指向上,高與額平(圖12)。?

二、右采左戳捶

兩腳上步成小登山式,同時上體右轉,隨轉體右掌向左、向前、再向右劃弧做采摟動作後變拳,隨之,左掌變拳,從右肘下向左、向前衝擊,拳心向下(圖13)。?

三、偷展底漏圈

左腳墊半步,隨之上右腳成虛步。同時,左拳變掌向左撥采後變拳,隨即上體左轉,隨轉體右拳從右向前上方弧形圈擊,拳眼向上,高與額平;左拳扶於右腕間(圖14)。?

四、螳螂雙撲蟬

上體右轉前傾,兩腳前移成小登山式。同時雙手變掌,掌心相對,由上向前下方作抓采動作後,握拳於右膝前,拳心相對;目視前下方(圖15)。?

五、起身右崩捶

挺身,兩腳前移成小登山式。同時,左拳變掌向上、向前、再向上劃弧線後下按。隨之,右拳經左臂向前、向上撞擊,拳心向上,與額同高(圖16)。?

第四路:螳螂登枝

一、登山迎面圈

拉上式,上體稍右轉,左腳上一大步成大登山式(左弓步)。同時右掌向前、向右做封采動作後,屈肘回收於右腰間。同時,左臂屈肘內旋,使左拳隨上步向左、向前做弧形圈擺,拳眼向下,高與眼平(圖17)。?

二、登山右插捶

上體左轉,右腳向前一大步成右弓步。同時左拳變掌下按,右拳隨上步向前衝擊,拳心向下;左掌在出右拳的時候扶於右肘內側(圖18)。?

三、糊眼蹬堂腿

左腳前上半步,使重心落於左腿,右腿前蹬,高與胸平。同時,右拳變掌向右采捋,然後變拳回收腰間。隨即左掌前推,掌心向前,高與眼平(圖19)。?

四、左封右攀肘

身體左轉,右腳向前落地,成左弓步。同時,左掌向左封采,右臂屈肘向左前方橫擊,右拳眼貼胸,左掌隨擊肘後扶於右前臂內側;目視右肘(圖20)。?

五、下扣上幫肘

以兩腳掌為軸,身體向右轉,同時右腳尖蹺起成虛步。同時,左拳挾右小臂隨轉體向右前方橫帶,右拳心向下,高與肩平(圖21)。?

第五路:螳螂攔打

一、側身蹬肋腳

接上式,上體後仰,以左腳掌為軸,使胯部向左旋轉,右腳在旋胯的同時,以腳側向前蹬擊,腳尖向左,高與肋平。同時,右掌在前,左掌在後,由左往右擋撥,然後變勾手,置於胸前。目視前方(圖22)。?

二、轉身銷口捶

以左腳掌為軸,身體向左旋轉180度。同時,右腳隨轉體向左後側落地,左腳隨之向前拖攏成小登山式。同時,左掌隨轉體向前下按,右手握拳向前直臂衝擊,高與喉平。在沖右拳的時候,左掌變拳置於右肘下,兩拳心均向下(圖23)。?

三、勾打割肘隨

1.重心後移落於左腿,上體稍右轉,右腳尖點地成虛步。同時,右掌向前刁捋,再變勾手置於右耳側;隨即左勾手向前直臂頂腕(圖24-1)。?

2.右腳前移,左腳跟上成小登山式。同時,左勾變掌向左抓采。上體稍向左轉,隨轉體,右勾變拳,臂內旋向左前上方劈打,拳心向後(圖24-2)。?

四、急進閉門腳

上體稍左轉,右腿迅速抬起蹬出,腳尖向上,高與胸平,兩手不動;目視前方(圖25)。?

五、登山壓頂捶

右腳前落成大登山式(右弓步),同時左拳貼右小臂隨右拳往前方壓打,高與額平,拳心向上(圖26)。?

第六路:螳螂穿林

一、打上而捎下

1.接上式,左腳向前上一步,右腿屈膝前提;左拳變掌向前向左抓采,隨即右拳隨左掌向右劃弧,再向左前方圈擊,右臂微彎,拳心向下,高與頭平。左掌在出右拳的時候扶於右腕內側(27-1)。?

2.右腳向前落地,兩腿屈膝下蹲成小登山式。同時,右臂屈肘向下,回收於腰間,再向前推出,高與膝平。目視前下方(圖27-2)。?

二、糊眼下掃襠

1.左腳稍前移,蹬腿起立,右腿屈膝提於身前。同時,右拳經右方、左臂外旋經左方向前上劃弧圈擊,兩拳與頭同高; 左拳變掌扶於右腕間,右拳心向前(圖28-1)。?

2.右腳向前落地,拖攏左腳成右虛步。同時,右拳向上、向右後,再向下、向前方、左掌向上、向左後、向下,再向前方,均劃弧向上挑擊。右拳高與膝平,左掌扶於右小臂內側(圖28-2)。?

三、偷展打中堂(崩點玉環步)

動作要領參照第二路第三動作。(圖29-1,圖29-2)。?

四、蹺腿挑抱肘

上體稍右轉,右腳向前上一步成小登山式(蹺腳步);同時右掌變拳,由下向前、向上挑擊,拳眼向右;左手置於右小臂下(圖30)。

五、天分右幫肘

兩拳在胸前交叉向頭上方托送,右腳稍提,兩拳左右分開,然後劃弧收於胸前。同時,右腳落地成小登山式,隨之,左拳護右小臂向前推出(圖31)。?

第七路:螳螂探爪

一、轉身左探捶

接上式,身體向左旋轉180度,上體稍前傾,上左步右腳緊跟成小登山式。同時,隨轉體右拳扶於左小臂向上、向前下崩壓,左拳心向上(圖32)。?

二、左封揭額捶

上身稍後仰,右腳後退半步,同時左拳向右下方拍按,右拳向前上方撞擊,拳眼向後,拳與額平(圖33)。?

三、雙封右疊肘

1.右臂外旋,右拳變掌向下抓采,然後握拳收於胸前。同時,左掌向上繞過右拳,向前按下後變拳(圖34-1)。

2.上體左轉,右腿屈膝上提,同時,右臂屈肘,由後向前上方,再向下橫壓。左拳隨之變掌扶於右小臂外側(圖34-2)。?

四、登山迎面捶

上體右轉,右腳向前落地成右弓步。同時右拳變掌向前往右抓采,然後握拳收於右腰間。隨即,左臂外旋,左拳直臂向前上方衝擊,拳心向左(圖34)。?

五、急進窩肚捶

兩腳前移成小登山式。右拳向前,直臂衝擊,拳心向左。與此同時,左拳變掌向右後拖按,置於右臂內側、目視前下方(圖36)。?

第八路:螳螂摘果

一、提登摘顏捶

接上式,右腳前上半步,左腿屈膝提起。同時,右拳變掌向前、向右上方抓采,再變拳置於頭上方,拳心向右。隨即,左肘微屈,左拳由下向前上方撞擊,拳心向後(圖37)。?

二、秘肘天分手

左腳向前落地,上體前傾成左弓步。左掌向左抓采,右拳變勾手向前、往左、外旋臂頂腕,手心向外;左勾手隨右頂手扶於右肘臂內側(圖38-1,圖38-2)。?

三、左采右割肘

上體左轉,右腳上前半步,並與左腳旁,成丁步式。同時,左勾手向前、向左方采拖變拳,右勾手變拳向上、向前下方劈,然後雙拳緊貼,向左下橫割,置於左腹前,左拳心向下,右拳心向上;目視前下方(圖39)。?

四、加力雙幫掌

上右步拖攏左腳成小登山式。同時,右拳變掌、臂外旋,左拳扶右腕向前直臂推出,掌心向前;目視前方(圖40)。?

五、搖身進腰斬

上體右轉,左腳上前一步成虛步。同時,左掌向前、向左抓采,再屈肘回收於左面前。隨即,右掌直臂向前下方推出,高與腹平(圖41)。?

收式:閉手停身

1.上體左轉,左腳撤回提於右腿後。同時,兩勾手隨轉體繞向左上方,置於胸前(圖42-1)。?

2.上動不停,左腳向後落地,重心後移落於左腿上。同時,兩勾手變掌向前方推按,右掌在前,左掌在後(圖42-2)。?

3.右腳向左腳併攏,上體左轉成立正姿勢。兩掌自然下垂,收於腰兩側。抬頭挺胸,兩目向左平視(圖42-3)。

推薦閱讀:

水晶詩刊 第0036期◆置酒梅花下 詞小輯
足不出滬,上海賞梅勝地,世紀公園內感受魅力花海
小梅花拳套路圖解 
梅花象徵著什麼意義?
以梅花入印,暗香盈袖來

TAG:螳螂 | 梅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