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將對抗生素實行分級與分類管理

我國將對抗生素實行分級與分類管理
      

    針對抗生素頻頻被曝濫用的問題,衛生部醫政司副司長趙明鋼日前在衛生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透露,我國將對抗生素實行分級管理,部分抗生素只能在三級醫院使用,且在三級醫院門診中的使用率也將控制在20%以內。同時,衛生部正在制定《醫療機構抗菌藥物管理辦法》,並將於近期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全世界都存在抗菌藥物不合理應用的問題,我國總體情況是好的,甚至好於最發達的國家。」趙明鋼表示,從2003年至目前,衛生部已經下發了12個關於合理使用抗菌藥物的文件或相關文件,這還未包括相關的臨床路徑和疾病的診療指南,從而反映出中國對這一問題的高度關注。

 

  多措並舉促合理用藥

 

  「抗菌素濫用不是一個新問題,但正變得越來越危險。」趙明鋼表示,衛生部高度重視對於抗菌藥物及其他藥物的合理使用,下一步將多措並舉,以抗菌藥物不合理應用問題為突破口進行相應的專項治理整頓。

 

  據悉,對抗菌藥物實行分級分類管理已經是世界通行做法,世界衛生組織也有相似分類表,對社區,世界衛生組織原則上推薦的種類是150種左右,對區域性醫院則是400~500種。

 

  據悉,衛生部將制定《醫療機構抗菌藥物管理辦法》,進一步明確醫療機構負責人是本機構抗菌藥物合理使用管理的第一責任人,明確對抗菌藥物實施分級管理,強化處方點評制度,對醫務人員抗菌藥物處方資格進行限定,加大監督管理力度。抗菌素將被分成限制類、非限制類和特殊管理類三大類,同時明確各級各類醫療機構所能夠使用抗菌藥物種類,並進一步規範。

 

  此外,對於門診、住院患者抗菌藥物的使用率和重要患者抗生素的使用率,還將提出明確的指標要求。對於特殊病例,確實需要使用醫院所確定的品種和劑型以外的抗菌藥物的,經過相應的審批程序,可以臨時性、一次性購入藥品。據悉,三級醫院門診患者抗菌藥物的使用率將被要求控制在20%以內,這一數據低於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30%的標準。 

 

  趙明鋼透露,衛生部還將進一步完善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技術規範,修訂完善《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制定《國家抗微生物指南》、《中國國家處方集(兒童葯卷)》、臨床路徑,加大對上述管理性文件和技術性文件的宣傳和貫徹力度,加大文件的執行和檢查力度。同時,加強合理用藥監測系統、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監測網和細菌耐葯監測網的建設和監測力度,進一步完善監測技術方案,擴大監測範圍,細化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和細菌耐葯數據的統計分析,更好地指導臨床合理使用抗菌藥物。

 

  加大監督檢查力度

 

  在今年的全國衛生工作會議上,衛生部布置了幾項重點工作,涉及到對醫院的監督檢查管理的,包括醫療質量萬里行、「三好一滿意」、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專項整治活動。趙明鋼透露,衛生部將結合這些活動加大對醫院的隨機抽查和定期檢查。

 

  據了解,衛生部已經對全國2萬餘名基層醫療機構醫務人員進行了抗菌藥物臨床合理應用和微生物檢測技術培訓。各地也通過健全規章制度、加強宣傳教育等多種措施促進抗菌藥物合理應用,並會同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農業部和工信部共同開展全國抗菌藥物聯合整治工作。

 

  「通過監測網和加強日常監督檢查,近5年來,我國住院患者抗菌藥物的使用率和抗菌藥物聯合使用率日趨合理,個別醫療機構抗菌藥物臨床應用不合理的現象得到了有效遏制。」趙明鋼表示,近年來衛生部採取了一系列措施推進抗菌藥物的臨床合理應用,先後下發了《醫療機構葯事管理暫行規定》、《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處方管理辦法》等一系列規章和規範性文件,對醫療機構葯事管理和臨床合理用藥做出了明確規定;針對抗生素臨床使用組建「全國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監測網」、「全國細菌耐葯監測網」和「全國合理用藥監測系統」,加強藥物臨床應用的監測和評估。在2005年以來的「醫院管理年」活動以及2009年以來的「醫療質量萬里行」活動中,亦不斷加大對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的監督檢查力度,促進合理用藥各項政策的落實。 

 

 
 

推薦閱讀:

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鈉注射液外用治痘痘,有效果,但使用合理嗎?
那些抗生素不適合兒童使用
抗生素在養豬過程中「不可替代」
抗生素使用100問(上)
不同部位感染的抗生素應用

TAG:抗生素 | 管理 | 分類 | 分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