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到此一游」誰之憂

「到此一游」誰之憂公民素養細處「養」

資料圖片本報記者 楊詠梅5月28日,國家旅遊局發布中國公民出國(境)旅遊文明行為指南,內有「請勿喧嘩、不損物品」等內容。指南的發布與近日頻發的中國遊客不文明行為,再次引發公眾對不文明陋習的熱議。頑劣陋習 久治不愈十天前,一條埃及盧克索神廟浮雕被塗鴉的微博,使「到此一游」這一舊疾又成了新的熱詞,文物古迹和公共環境中隨處可見的「到此一游」又歷歷翻騰在公眾的視野中。「北京中山公園的竹林,靠近小路的一邊,幾乎每棵竹子上都被刻了字。北京大學和華東師大校園內的亭子也被刻得體無完膚,幾乎每年都要花錢重新粉刷。」華北電力大學的邱旻教授無奈又痛心地說。故宮工作人員顏先生在微博中稱,太和門附近的一口大銅缸被刻上了「梁齊齊到此一游」,顏先生的氣話「逮到你都得剁你的手」,引發眾多網友「讚賞」。另一個被網友責罵的肇事者,是曾在甘肅敦煌壁畫上留言的文匯報高級記者宋寅。這位據說已被除名的「文化人」,留在壁畫上的黑色筆跡格外刺眼,「二〇〇〇年立夏,香港文匯報高級記者宋寅到此參觀考察」,網友紛紛譴責其「太缺德」。廣州市人大代表曾德雄有一次去美國,在自由女神像腳下竟然看到『到此一游』等幾個中國文字,這讓他感覺「很難堪」。「古代文人遊覽名山大川之後題壁勒石以資留念,總還有些供人賞玩的內涵和意味,也算一種風雅之舉。」邱旻說,「到現在卻演變成一種破壞文物古迹、給風景抹黑的陋習,充其量符合一些動物以尿為記標示地盤的習性。這樣的陋習,怎麼就治不了呢?」藐視規則 缺乏自製「其實,被國人引以為恥的標誌性特徵,遠不止『到此一游』,中國式過馬路、大聲喧嘩、隨地吐痰,走到哪裡都讓外國人側目、讓中國人臉紅。」讓北京人民廣播電台記者郝衛群最受刺激的,是在一次出國旅遊的飛機上,「起飛不久,中國遊客們就紛紛拿出自帶的東北大酸菜、武漢辣鴨脖和北京醬豬蹄,你遞我讓、大吃大嚼,塑料包裝滋滋作響,混合氣味撲鼻而來,完全不顧別人的感受,就像在自己家客廳一樣無所顧忌、毫不自製。」正在埃及任教的蘇伊士運河大學孔子學院教師何秋敏認為,「到此一游」陋習的根源在於國人藐視規則、缺乏自製。「中國人認為公共的就是自己可以染指的,所以路邊的柳芽、槐花有人摘回家做吃的;有的人1978年在長城城磚上刻字,20年後找到這塊磚再刻上新的年份……而在埃及,自己的就是自己的,誰也不許動;公共的不是自己的,更是不會動。路邊的桑葚、金橘非常誘人,比市場上的好多了,但就是沒有人摘」。「中國人還沒有建立起公德意識,是用私德代替公德,在熟人環境里遵紀守法有禮貌,到了『誰都不認識我』的環境就亂來。」本報資深記者陳中原認為,「公德需要自我剋制、需要遵守規則,西方人也有各種不文明行為,科隆大教堂鐘樓的牆上也有英文的『到此一游』,巴黎地鐵里也有臭不可聞的尿味。但公共場所隨處可見監控攝像頭,形成了很強的法律約束。可以說西方人的公德心是罰出來的,遵守規則的代價最小、對大家都有好處已經成為共識,而中國人形成這個共識時日尚遠。」反思教育 寧細勿空嚴密法網有用嗎?何秋敏認為,我國曾專門出台了保護單體文物的《長城保護條例》,但傷痕纍纍的城磚慘不忍睹,卻沒聽說哪個在長城上刻字的人受到了懲戒。何秋敏對網上看到的一個故事印象深刻:一對小情侶趴在長城地上刻字,旁邊一個孩子問奶奶為什麼要刻字?奶奶長嘆一聲:「唉,那些罪孽深重的人,刻在這兒經過萬人踐踏,是在贖罪啊!」孩子同情地看了情侶一眼,情侶頓時「石化」……「嚴刑峻法不靈,操作起來也不容易,道德和輿論的壓力更有用」。對這一頑疾,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教授周孝正給出的藥方是「教育為主,讓他出名」。周孝正說:「這次網友的搜索和聲討,形成了強大輿論壓力,刻字中學生的父母出來道歉,國人開始反思,實際上就是一次公民意識、文明素養的自我教育。」關於文明素養的教育,旅居加拿大的退休教師曾宏燕提到,在加拿大一所小學看到的小學生守則中,有一條就是「小聲說話」,而國家旅遊局發布的中國公民出國(境)旅遊行為指南里,請勿喧嘩、排隊有序、安靜用餐、請勿浪費等內容,都是「小孩子應該懂得的基本禮儀」。曾宏燕說,對比一下各國的小學生守則,中國的大多是孩子理解起來很難的空話,而美國、英國、日本的守則內容具體、注重細節,都是小孩子聽得懂、做得到、知道怎麼做的大實話。「『到此一游』是一件讓中國人丟臉的壞事,也是一件促使中國人尤其是教育工作者反思的好事。」北京47中心理教師初晴認為,從小學生的思想品德課到大學生的思政課,中國學生花在道德品格培養上的時間堪稱世界第一,但效果卻難以令人滿意。「現在的社會文化強調張揚個性,這在某種程度上鼓勵了挑戰秩序、自我膨脹、藐視規則、唯我獨尊等情緒。如何在釋放個性需求的同時建立起共同遵守的文明秩序,是中國人從物質現代化走向精神現代化的難題,也是教育的難題」。美英日小學生守則美國:總是稱呼老師職位或尊姓。按時或稍提前到課堂。所有作業必須是你自己完成的。考試不許作弊……英國:小秘密要告訴媽媽;不喝陌生人的飲料,不吃陌生人的糖果;不與陌生人說話;遇到危險可以自己先跑;壞人可以騙……日本:進教室開門窗要輕;在走廊和樓梯上保持安靜,靠右行;上課鈴一響即坐好;上學放學時走規定的路線,靠右行,不要繞道和買零食……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中南大學學生跳樓事件?
你不一定會「看電影」
丈夫為什麼會失敗 - 創今日網  勵志,成功,奮鬥,教育,思想,心靈,戀愛,婚姻,人生加油...
大宅門裡面季宗布是如何教育好白景琦的?
關於傳承

TAG:教育 | 中國 | 中國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