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教子:父親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及缺失現狀分析

父親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及缺失現狀分析

    來源:中華家庭教育網


出處:家庭教育指導中心,語文組  發布日期:2009-1-13  發布人:劉小平  審核人:劉小平
 

    摘要:家庭教育是我們整個教育體制中不容忽視的一個重要環節。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是每個家長最關心的大問題。由於角色的不同,父親和母親在教育孩子時也承擔了各自不同的重要作用,父親的教養態度以及教養方式對孩子個性、學習成績、性別角色的形成等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若是父親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缺席,就極易導致孩子性格、情感方面的缺陷。父親在家庭教育中比母親更有計劃性、目的性,知識面更廣。父親的這些個性品質與特點,是母親所無法模仿的,父親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也是母親所無法替代的。家庭教育呼喚父親的參與,父親要承諾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不缺席,學會正確地表達父愛,讓孩子在父愛和母愛的共同沐浴下,健康茁壯地成長!

 

關鍵詞: 家庭教育    呼喚   父親  參與

 

隨著社會的發展,現代家庭分工的細化導致家庭教育出現了新的問題——父愛缺失。有調查表明:有60%的母親在家庭教育中獨當一面,父親真正起到主導作用的不超過15%,由父母共同承擔教育責任的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父親在家庭教育中的缺失現象嚴重。

下面兩個父愛缺失的的案例足以引人深思:

在一棟正裝修的房子里,發生了這樣一件事:「叔叔,抱抱我好嗎?」房主6歲的女兒妞妞竟然向家裡的裝修師傅提出如此要求,媽媽感到萬分驚詫:「妞妞平時一向不和陌生人說話的。」媽媽問妞妞為什麼如此親近那位裝修師傅,妞妞可憐巴巴地說:「我覺得他長得像爸爸。」原來,妞妞的爸爸兩年前出國工作,其間只在過年時回過家,孩子特別想念爸爸。

2003年3月湖南省的一個6歲男孩兒通過一則《征父啟事》表達了他渴望爸爸的呼聲。他說:「我想有個爸爸!我要和其他的小朋友一樣,星期天有爸爸媽媽一起帶著去公園」;「爸爸能像別人家的爸爸一樣,幫媽媽的忙,對媽媽好,對我好!」這件事情引起了社會廣泛的討論。隨著社會的發展,現代家庭分工的細化導致家庭教育出現了新的問題———父愛缺失。

那麼,在家庭教育中父親的參與狀況到底如何?父親在家庭教育中具有什麼樣的作用?父親角色的缺失會導致哪些不良後果?父親如何積极參与家庭教育?筆者試著對這些問題進行探究。

1.父親在家庭教育中參與的現狀

1.1聽聽孩子和母親談眼中的父親形象

幾個孩子接受家庭教育問題調查中的諮詢,向調查人員講述了自己的父親:

「印象中我的父親只是個賺錢的機器,對我們的感情很淡薄。」

「我從小對父親是較少表露情感的。事實上,父親很疼我,只是他不知道要如何表達情感。這是我始終感到遺憾的地方。」

「媽媽負責我的生活、學習問題。爸爸只會管理一些比較嚴重的事情。如果我犯了很大的錯誤,爸爸就會嚴厲地處罰我。平時,爸爸對我的事情多半是不理不睬。」

父親的行為也引起了母親的極大抱怨:「他什麼事都不管,回到家還會指責我沒把孩子帶好,我覺得他對家庭一點都不負責任!」

1.2爸爸在家庭教育中參與程度低

來看一項家長問卷調查結果:

您家裡負責孩子教育問題的人是

 父親

 母親

 父母共同承擔

 

15%

 60%

 25%

 

調查表明,持有"教育孩子是女人的事"的傳統觀念的父親還大有人在。接受調查的家庭中,有60%的母親在家庭教育中獨當一面,父親真正起到主導作用的不超過15%,由父母共同承擔教育責任的只有不到三分之一。大多數父親對孩子或不聞不問、或態度粗暴缺少耐心,成了家庭教育中的『甩手掌柜』。這與『男主外女主內』的傳統觀念有關,『女主內』就是『相夫教子』。男人則在外打拚幹事業,認為教育孩子是婆婆媽媽的事情,並非大男人所為。因此,父親以忙、事情多為借口,將教育孩子的陣地拱手相讓,由母親全盤接收。

值得注意的是,在所調查的家庭中,孩子父親的學歷總體高於孩子母親,他們在培養兒童興趣、開發兒童智力方面比孩子的母親更有優勢。

古話說「子不教,父之過」。其實即便在過去,父親在家庭教育中也是缺失的。歷史上只留下「孟母三遷」或「岳母刺字」這樣的故事,並未留下父親教育的經典。現在也是如此,在學校里,家長會往往成為「媽媽聚會」( 參加家長會的85%是母親)。

在中小學生中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孩子每天和父親相處的平均時間不到15分鐘,而且絕大部分時間屬於單向詢問式,即警告或斥責孩子的過錯。一項調查顯示:父親在家的業餘時間安排中,教育孩子放在第四位,前三位分別是看報、看電視和做家務。

種種跡象都說明這樣一個現象:父親正在從家庭教育中消失。

父親一旦放棄了家庭教育的陣地,母親就會用高度的熱情去填補。這是一種家庭教育的嚴重錯位與顛倒!甚至出現「嚴母慈父」的格局,這同樣是不恰當的,會使孩子的性格與人格的發展偏離正常的軌道,造成心靈的扭曲與心理的異變,影響他們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的確立等等。

1.3.父親在家庭教育中的失誤表現

1.3.1 耐性不足,忽冷忽熱

大部分男性做父親後,在養育孩子方面明顯不如做母親的有耐性。高興時哄得孩子歡天喜地,心煩時罵得孩子摸不著頭腦,生氣後打得孩子哭哭啼啼。一旦孩子有了錯,父親可能毫無顧忌,劈頭蓋臉的批評一通,對孩子抱有過高而不切實際的期望,並且對孩子的問題表現得極不耐煩,往往是用「一邊玩去」、「你知道什麼」等話語把孩子支開等等。

1.3.2 借口多多,推卸責任。

有很多做父親的對家庭教育這樣認為:男同志整天在外面跑東跑西,哪有時間照顧孩子,教育孩子主要是母親的事情。這些借口推卸了教育責任,因而父親與孩子在一塊的時間遠遠少於母親,漸漸就不了解孩子。

1.3.3 剛多柔少,寬嚴失度。

很多的父親認為——男人嘛,就該像個說一不二的「男人」,把對孩子的柔情等同於「女子氣」,動不動就對孩子吆三喝四,造成孩子對父親「敬而遠之」。然而,這種遠離只代表溝通的失敗,沒有任何教養的魅力!其實,一個能展現母性力量的父親,不但不會使他的雄性力量遜色,反而會因為其剛柔並濟而使他的雄性力量更具有深度和智能。

父母對子女影響力的大小,並不取決於父母的職業和受教育的水平,也不是取決於教育方法,而是取決於父母與孩子的關係是否融洽,溝通是否順暢。據統計,無論是嚴格的家教,還是寬鬆的家教,都能找到成功的案例。

1.3.4 目標不一,教育失衡。

夫妻倆人的教育觀點和方法往往不一致,對孩子的要求常常是各執一詞。比如,一個要求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另一個說孩子還小呢,我來幫他穿省事些;孩子犯了錯誤,一個不以為然,一個卻非要孩子立馬改正不可。倆人經常為這些生活或者學習的事情發生衝突,搞的孩子不知所措,無所適從,還老鑽大人的空子。這樣就很難樹立家長的威信。

古話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首先父母自己要做得好。如:要糾正孩子亂扔垃圾的壞習慣,你光靠一遍遍地說還不行,還要做給孩子看。孩子看到父母的行為自然會模仿,同時也就較容易接受父母的要求了。父母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卻要求孩子去做,孩子怎麼會來聽你的?一種角色或一種榜樣對孩子的影響力可能會更大一些。

綜上種種,我們是不是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父親似乎正在從家庭教育中逐漸消失」。

2.父親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

在家庭中,父親象徵著一種雄性力量,具有雄壯、威武、勇敢、進取、獨立、果斷的個性品質,父親在家庭教育中比母親更有計劃性、目的性,知識面更廣。父親的這些個性品質與特點,是母親所無法模仿的,父親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也是母親所無法替代的。

從男性與女性的心理進行分析:「父親和母親對子女的影響是不同的。男性總體上比女性粗心,他們更多地提供孩子成長的『主幹』,母親的細心則提供了枝葉與養分。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是相輔相成的。教育是父母雙方的責任。只有粗細結合,孩子這棵『樹苗』才會長得主幹挺拔,同時又枝繁葉茂。」

家庭教育中父親的作用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2.1父親是孩子最重要的遊戲玩伴

父親可以和孩子玩一些相對更興奮、刺激、變化多樣的遊戲。父親的幽默、粗獷和力量會給孩子的遊戲生活帶來無限樂趣。另外,男性活動範圍大、內容多,可以讓孩子接觸到更多的外部環境,開闊孩子的眼界,豐富孩子的社會生活,進而促進孩子社會性的發展。

2.2父愛有助於兒童良好個性品質的形成

一般來說,父親通常具有獨立、自信、熱情、幽默、勇敢等個性特徵,會潛移默化影響孩子。父親這個詞意味著秩序,在父親與孩子的接觸中父親將會於無形和有形中向孩子傳授或滲透社會秩序、規範、準則,從而在潛移默化中對孩子實施人生觀教育。

以我個人為例:在我遭遇挫折時,我能很快尋找到積極力量振作起來,我發現父親的人生觀在早期教育中影響著我和塑造了我的人生觀。我能走出脆弱,充滿勇氣地面對生活,因為有一個支撐點:父母無條件的愛,其中來自於父親的力量是我這一輩子都受益無窮的。

2.3父愛有助於孩子扮演好自己的性別角色

父親參與教育,對孩子的性別角色行為帶來不可磨滅的影響。對男孩來說,父親是男性的典範。對女孩來說,父親是可以教給她們男性的生活方式以及男性與女性有什麼不同等知識的人,這些影響主要反映在青春期如何與異性交往的問題上。「有位女大學生快畢業了,但她不知道自己今後該與男人還是女人一起生活。她並非雙性戀,為什麼會這樣?因為她生活在單親家庭里,由媽媽撫養長大,她的性別認同感沒有建立。」顯然,父親教育的缺失會讓孩子的性別認同、繼而是身份認同出現問題,也就難以適應社會。

2.4父愛有利於孩子的智力發展

觀察和研究證明,母愛與父愛對兒童智力的影響也是有差異的,父親能給予孩子更豐富的知識,孩子經常從母親那裡學到語言、生活知識或物品用途等方面的知識,而父親經常通過運動操作,諸如修理車輛、機械、使用工具、修整園林等活動,使孩子對動手操作更感興趣,這就激起兒童的探索精神、想像力、創造性以及求知慾望,從而有利於智力發展。

舉個簡單的例子:如果孩子向父親請教問題,很少有父親象母親那樣詳細地把結果告訴給孩子。可能稍微講幾句就有些不耐煩,把問題扔給孩子,看起來父親是很粗糙的,但是這樣做卻推動孩子動腦筋,這樣的知識傳授能發展孩子的智力。一項追蹤研究表明,凡與父親在一起交往機會多的兒童,智力水平更高,尤其男孩更是如此。

2.5父親在家庭教育中能起到平衡作用

母親帶孩子比較多,母子、母女之間有許多的矛盾,爸爸就是一個平衡器。在母親過分關注孩子的成績,以致得了「兒童成才焦慮症」的家庭里,父親的平衡作用非常關鍵。孩子因為一次考試不理想而受到母親暴風雨般的指責後,父親的一個微笑、一次拍撫或一句寬慰的話,都能迅速使孩子從與母親的對立情緒中解脫出來,通過緩緩引導,使孩子受挫的羞愧轉化為奮起的決心。

再就是一個出氣閥的作用。媽媽氣量大的也有,但多數好象是爸爸氣量比較大,能起到宣洩作用。父親參與孩子的生活和教育,必然會緩解母親的壓力和減輕母親的負擔,能夠增進夫妻感情,具有調適或平衡家庭關係、增進家庭感情的作用。

2.6父愛在家庭教育中的心理作用

實際上,孩子生長在有父愛的家庭中,不僅智力水平會正常發展,而且心理調適能力也會健康發展。父愛是家庭教育中的心理支柱,是家庭的心理調適劑。

我教過一個學生,是個男孩子,他給人的印象:有強烈的不安全感,自卑,說話唯唯諾諾,膽小怕事,被欺負了也不敢說,這個孩子5歲時父親死於一場意外事故。專家認為「缺少父親關心和教育的中小學生,往往出現情緒不穩定、容易恐懼、緊張、焦慮,自卑心理嚴重,缺乏安全感等,並且將影響將來的社會交往能力,尤其是進入工作環境後與上級領導的溝通障礙。」如果父親角色缺失,就極易導致孩子性格、情感方面的缺陷。

當然我們沒有辦法得出一個結論,說父親在家庭教育中比母親強。但是可以說,父親在家庭教育中有很多優勢,很多特點,比如說勇氣、發展、風險,甚至於馬虎。

父親有很多教育社會化的功能,他往往能給予孩子一種超越家庭範圍更為寬廣的競爭性的社會意識,在與外部的人們交往當中,父親的作用可能要更好一些;在幫助孩子解決權威、道德品質發展、自我控制和成就感等方面的問題時,父親是一個特殊的、重要的榜樣。可見,父親在孩子成長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3.家庭教育中父親缺失後果嚴重

我先以兩個案例列舉家庭教育中父親缺失的嚴重後果:

第一個案例:

一個媽媽無奈地向老師訴說:「我家斌斌太嬌氣了,今年都要讀小學了,但是稍微有點不順心就哭,不讓他喝汽水哭,被才1歲的表妹打了一下也哭,女孩子都沒他愛哭。為什麼我家的孩子那麼愛哭?」老師在對徐女士的家庭教育情況進行了了解後,得出一個結論,斌斌的愛哭與爸爸在斌斌的家庭教育中缺失有很大關係。在斌斌的家裡,媽媽暫時沒有一份固定的工作,主要的時間都用在照顧斌斌上,因此職業是司機的爸爸成為了家庭的經濟支柱,為了讓家裡生活無憂,斌斌爸爸將絕大部分的精力都用於工作,下班後回家只顧自己看電視,或找人下棋、聊天,很少與孩子交往,似乎孩子並不存在。為此,夫妻倆常吵架,慪氣。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中,形成懦弱、膽小,沒有創造性,愛哭的個性,爸爸在斌斌的教育中,可以說是缺席的。

在前面我們說過,父親是孩子個性品質形成的重要源泉。一般來說,父親通常具有獨立、自信、果斷、堅強、敢於冒險、敢於克服困難、積極進取、開朗、寬容等個性品質。如果父親經常跟孩子在一起,孩子就會在日常生活中學習父親的這些行為方式與性格特點。心理學家麥克·文尼曾做過試驗,一天與父親接觸不少於2個小時的孩子,和那些一個星期與父親接觸不到6個小時的孩子比,他們的人際關係更融洽,能從事的活動風格更開放,並具有進取精神或者冒險性,更具有男子漢的氣概。而斌斌每天和爸爸相處的時間還不到30分鐘,因此斌斌的性格更多地受媽媽影響,顯得嬌氣和軟弱。

第二個案例:網路成癮者小東, 16歲,3年前開始沉迷網路,經常不回家。初二輟學,已經一年多沒有讀書了。終日留戀網吧,有小偷小摸行為,多次被治安隊教育,性格叛逆。那麼他的家庭關係是什麼樣的呢?小東的父親長期在外工作,與其他家庭成員關係疏遠,很少和兒子交流,加上年齡上的差距,父子之間的代溝十分嚴重。自小東出世以來,母親基本包辦了對兒子的家庭教育,父親在整個教育環節里很少插手。

在孩子性格成型的過程中,來自父親的教育對於健康性格的形成是十分重要的,特別是男孩子。父親相對偉岸與粗曠的形象會令他們聯想到男子氣概,同時父親往往是勇敢,堅強等性格的主要塑造者。男孩子可以在父親身上學到對社會的適應性,樹立自豪感、權威感和責任感。但由於母親的教導往往注重生活細節和謹慎性格的培養,顯然不能代替父親教育的作用。小東在缺少父親影響而單憑母親教育的環境下成長,這就造成了他缺乏家庭責任感和歸屬感,社會適應能力低,辨別能力低,情商低的結果。在小學階段母親還可以無微不至地照顧孩子,但一旦到了初中階段,由於交際圈的擴大,母親對於孩子的管教越來越力不從心。小東受迷上了網路遊戲,加上自小對家庭沒有責任感和歸屬感,所以走上了沉迷網路離家出走之路。這兩個案例都是父親教育的缺失使孩子性格產生缺陷的不良後果。

許多調查和研究也已證實,大多數兒童的心理、情感或行為問題都與父性教育的缺失有關。比如,較少接觸爸爸的嬰兒,許多技能發展都比較遲緩,長大後情緒變化激烈、易衝動,自我控制較差,缺乏自尊心,人際關係緊張,反社會行為較多等等。人們把這些表現稱為「父愛缺乏綜合症」的典型癥狀。不論是大學生自殺還是暴力行為,甚至硫酸潑熊事件,都反映了父性教育的缺失會造成不良的後果。

缺乏父愛給孩子帶來的危害:

長期缺乏父愛,孩子就可能患上「缺乏父愛綜合征」,給孩子現在和將來的生活帶來諸多的困擾,甚至影響孩子一生的正常發展。美、英、德等國的一些研究發現,缺乏父愛的孩子年齡愈小,罹患綜合征的危險愈大,並且對男孩的影響更為嚴重。有統計數據表明,生長在缺乏父愛的家庭,男孩罹患綜合征的危險是女孩的 1一3倍。尤其令人深省的是,那些雙親均在但父愛缺乏的家庭中長大的孩子患「缺乏父愛綜合征」的可能性更大。美國婚姻問題專家道格拉斯所作的統計還顯示:小時候患「缺乏父愛綜合征」的孩子與那些享受到充分父愛的孩子比較,他們中學輟學率及成年後犯罪率均高出2倍;如果是女孩,長大後成為單身母親的幾率則高出3倍……

4. 家庭教育呼喚父親的參與

4.1承諾要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不缺席。父親要和母親共同分擔教育職責,要親歷親為。要親職!並不是說要以時間來計算判斷父親在家庭教育中的參與程度,應該看他腦子裡有沒有這個意識,有沒有對培養孩子的責任。

4.2確定孩子與自己的親子關係。

「我是如何看待孩子與我的關係的?」這會影響你教養孩子的態度。很多人認為孩子是父母的私有物,「愛怎麼教就怎麼教」。這種觀念並不理性。他們可能隨意支配孩子的生命前程,可能放任自己的情緒。

對於親子關係,哲學家紀伯倫說得好:「你的孩子並非你的孩子。他們經由你而來,卻不是你創造的。跟隨你卻不屬於你。你是弓的話,你的孩子就是弦上射出的飛箭。」這正證實一句話:好的親子關係勝過好的教育。

好爸爸要做家庭領導者和負責人。在一個家庭中,父親就是母親與孩子的精神支柱。你對於家中每一個成員的了解程度如何?你是否了解孩子的母親現在到底有哪些擔心與不安?孩子到底有哪些需求或不滿?母子的關係如何?等等,必須要正確地掌握這些狀況。

父親可能因為忙碌而無法與母子進行密切的接觸,但可利用電話與妻子交談,或利用文字和孩子溝通。當孩子與妻子向你訴說心裡話時,他們無疑在認為你是他們的指引者和領路人。

音樂家貝多芬說過這樣一句話:「我不知道有什麼比教養一個孩子更神聖的職責。」父親必須意識到他對孩子的重要性,並要慎重對待。

4.3學會正確地表達父愛

父親的力量如此強大,為人父者應充分認識盡父親之責的重大意義。那麼,父親應如何表達這種父愛呢?

4.3.1付出時間相處

父親每天應該至少拿出二三十分鐘的時間來關注和參與孩子的活動,哪怕是給孩子講個故事,陪孩子搭一會兒積木,或者幫孩子洗個澡,甚至因故不能按時回家時,打個電話給家裡,和孩子說上幾句話。不要小看這幾分鐘的相處時間,這會讓孩子感受到父愛的存在。此外,父親還應參與孩子的遊戲活動,成為孩子重要的遊戲夥伴。

孩子的記憶深處貯存著父親與他在一起的時光,他們不僅從父親那裡感受到愛,而且能從父親的氣質、情感、智力等方面潛移默化的影響中,為自身的心理與智力發育補充養分。

4.3.2愛要讓孩子知道

要知道,在外面掙的錢再多也比不上在家帶孩子辛苦,再多的鈔票也換不來與孩子在一起共享的天倫之樂。事實上,現代社會中生養子女,只要經濟來源穩定,一般都不會有太大困難。但在充足的物質生活條件給予之外,如何才能讓孩子得到最適當的教養,在良好的家庭環境中快樂長大,才是每一位父母應該耗費心思和精力去關心的問題。父親要平常應多親吻、擁抱、撫摸孩子,讓孩子時時體驗到父愛的溫暖。

4.3.3尊重孩子的個體差異

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特的個體,作為父親應該尊重孩子的個性,客觀地認識和對待孩子的長處和弱點,幫助孩子取長補短,樹立自信和勇氣。更不要擺出父親權威,命令和束縛孩子,迫使孩子完全按大人設計好的標準去發展。

4.3.4了解、分享孩子的感受

儘管小寶寶還不能用語言表達自己,但他們還是能用姿態和聲音表示自己的感受和要求。孩子和成人一樣,他們也會壓抑不良的感受,當他們持續地處於不良情景刺激時,不良情緒也會滲透到幼小的心靈中,並還可能表現為生理上的不適以至疾病。因而父親要同母親一起了解、分享孩子的需要和感受,避免孩子體驗孤獨無助的感覺。

孩子的路還很長很長,父親要做的還很多很多。要讓孩子形成一個完整健康的人格,父親的作用是絕對不可忽視,也是絕對不可估量的。事實證明,從三四歲開始,孩子已經逐步認識到"媽媽好,爸爸也好"的真正內涵。既然如此,別讓你的父愛停滯在心底,適時付諸行動吧,讓自己的孩子在父愛和母愛的共同沐浴下,健康茁壯地成長!

推薦閱讀:

跨專業考應用心理學,中南大學和西南大學哪個好一些?
沒出息的孩子什麼樣?
杭外新校區的好處與壞處有哪些?
讓孩子住校,我做錯了嗎?
室友說我半夜翻書聲音太大把她吵醒了並且威脅我說還有下次讓我再也不能在寢室好好睡覺,我應該怎麼辦?

TAG:教育 | 家庭教育 | 家庭 | 父親 | 名人 | 作用 | 現狀 | 在家 | 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