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西泠秋拍」中國首屆青銅禮器專場震撼亮相

「西泠秋拍」中國首屆青銅禮器專場震撼亮相

西泠十周年慶典秋拍重磅推出「中國首屆青銅禮器專場」,作為西泠拍賣十年間第十二個具有中國首創意義的創新專場,本專場精選青銅禮器十六件,皆傳承有序,來源可靠,從規模到質量,均堪稱頂級。

禮器是王室貴族在舉行祭祀、宴饗、征伐等禮儀活動中使用的器物,用以表明所有者的身份、等級與權力。其中青銅禮器種類眾多,工藝精美,涵蓋了食器、酒器、水器、樂器和雜器。商周兩代,禮器成為「禮治」的象徵,用以調節王權內部的秩序,從而維護社會穩定。古以祭祀為吉禮,故將與祭祀相關的青銅禮器稱為「吉金」。青銅禮器相較一般的青銅器,更代表了等級森嚴的禮制,是奴隸主統治權威的象徵,這就是所謂的「藏器於禮」。因此,青銅禮器可謂收藏者心目中等級最高之物。歷史上北宋、明末、清代乾隆時期和晚清民國四次收藏熱,也是金石學最為發達的四個時期。時人對商周青銅禮器收集研究,描摹臨拓,為今人留下諸多參考資料和流傳線索。

商晚期·青銅獸面紋斝

高:33cm

來源:盧芹齋舊藏,菲利普斯遞藏。

著錄:

1.梅原末治《歐美搜儲支那古銅精華》第一·七十,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

2.艾力瑟爾《中國青銅器紋樣》第7卷,第66圖,巴黎,1934年。

3.克里斯蒂安·戴迪亞《中國青銅器》第37頁,第18圖,1980年。

4.林巳奈夫《殷周時代青銅器の研究:殷周青銅器綜覽(一) 圖版》第二卷,第200頁,第92圖,東京吉川弘文館,1984年。

阿瑟?姆?賽克勒博士

提及海外青銅器收藏家,賽克勒博士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阿瑟?姆?賽克勒(1913~1987),是一位受人尊敬的科學家、慈善家、收藏家。一生鍾愛中國的傳統文化,對中國文物的保護和發展做出了傑出貢獻。其所藏西周晚期重器妊小簋是賽克勒舊藏中的精品。此件簋斂口有蓋,頂部設圓形抓手。腹部垂鼓,圈足下有三短獸足。腹部兩側有獸首耳垂珥。器蓋邊緣及器身上方有獸體變形紋帶,其餘部分則裝飾橫條溝紋。簋腹內有銘文三十字,內容記載了妊小陪同諸官一同前往齊地,故賞賜其寶簋,望其後世子孫永傳。器蓋則有銘文十字,內容意思為辰作寶簋子孫永寶。為藏家誤將辰簋的器蓋與此件合二為一,辰簋亦見著錄。

盧芹齋

妊小簋早期曾是民國古董商盧芹齋舊藏。盧芹齋(C .T. Loo, 1880~1957),浙江湖州人,先後旅居法國、美國等,二十世紀初國際著名的大古董商。他精於鑒賞,經手文物不計其數。除此之外,盧芹齋亦邀請知名學者對文物進行研究,增加了文物的價值和知名度。並多次舉辦展覽和出版藏品目錄等,對經營的文物進行推銷,擴大中國藝術品的影響力,本人也成為許多大收藏家和博物館的供應商和顧問。除妊小簋外,本專場的另一件商代重器商晚期?青銅獸面紋斝亦為盧芹齋舊藏。此器鑄造極為精良,為商代禮器中不可多得之物。其流傳有序,並多次著錄出版。

西周晚期·妊小簋

高:22.8cm 長:32cm

來源:盧芹齋舊藏,賽克勒遞藏。

著錄:1.盧芹齋《中國古銅禮器展》底特律展覽圖錄第39號,圖版22號,紐約,1940年。

2.盧芹齋《中國藝術展覽會》第9號,紐約,1941年。

3.陳夢家《西周銅器斷代》第二一八,考古學報,1956年。

4.《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學報》第32卷,第2冊,第26號,1973至1974年。

5.陳夢家《美帝國主義劫掠的我國殷周銅器圖錄》第A238,A239,R397a,R398b,1977年。

6.巴納、張光裕《中日歐美澳紐所見所拓所摹金文彙編》第四·二零一,藝文印書館,1978年。

7.嚴一萍《金文總集》第二六六九,二六七二·一,藝文印書館,1983年。

8.林巳奈夫《殷周時代青銅器の研究》第二卷,圖版第130號,簋第385號,東京吉川弘文館,1984年。

9.傑西卡·羅森《賽克勒所藏西周青銅禮器》第二卷B冊,第56號,第438,439頁,1990年。

10.《殷周金文集成(增補版)》第四一二三,中華書局,2007年。

西周厲王時代的王侯重器——陳介祺、敬修堂遞藏的噩侯馭方鼎也將亮相拍場。此外,另有早年自美國購回的商末周初龍紋盂、周慶基舊藏獸面紋卣等,值得青銅器藏家關注。

西周厲王·噩侯馭方鼎

高:35.5cm 直徑:31cm

來源:陳介祺舊藏,敬修堂遞藏。

著錄:1.劉心源《奇觚室吉金文述》第二·七,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

2.鄒安《周金文存》第二·二四·一,民國五年(1916年)。

3.吳大澂《愙齋集古錄》第五·八,民國六年(1917年)。

4.鄧實《簠齋吉金錄》第一鼎二,民國七年(1918年)。

5.劉體智《小校經閣金文拓本》第三·二三·二,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

6.羅振玉《三代吉金文存》第四·三二·一,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

7.陳夢家《西周銅器斷代》第一五四,考古學報,1956年。

8.郭沫若《兩周金文辭大系圖錄考釋》第九零,科學出版社,1958年。

9.嚴一萍《金文總集》第一二九九,藝文印書館,1983年。

10.《殷周金文集成(增補版)》第二八一零,中華書局,2007年。

來源:西泠拍賣

推薦閱讀:

中國最古老的貨幣
有哪些中國人入選《時代》周刊年度全球最具影響力人物榜?
胡鞍鋼:從總目標看「法治中國」的鮮明特色
中國進入法治新時代
【資料】中國海軍艦艇分省份命名列表

TAG:中國 | 禮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