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比爾蓋茲父親:永遠不要貶低孩子

比爾蓋茲父親:永遠不要貶低孩子

13歲的蓋茨(後)

蓋茨夫婦(左)、老蓋茨和後母米里亞姆

頗為相像的蓋茨父子

比爾·蓋茨,微軟公司創始人之一,曾多次獲得世界首富的寶座。

  美國《財富》雜誌22日刊登了對蓋茨和他的父親威廉·蓋茨(下稱「老蓋茨」)的專訪,揭秘老蓋茨是如何養育兒子的,他在兒子成長過程中提出了哪些建議。父子倆就家庭關係、成長曆程等暢所欲言。蓋茨眼中的父親很偉大,老蓋茨眼中的兒子很優秀。

  背景

  比爾·蓋茨

  現年53歲的蓋茨是微軟公司的創始人之一,他從哈佛大學退學創業的事情一直被人津津樂道。

  1995年到2007年的《福布斯》全球億萬富翁排行榜中,蓋茨連續13年蟬聯世界首富;2008年排名世界第三;2009年又一次成為世界首富。

  2008年6月,蓋茨宣布退出微軟日常事務管理,並把580億美元個人財產全部捐贈到他跟妻子梅琳達共同創辦的慈善組織「比爾和梅琳達·蓋茨基金會」。

  威廉·蓋茨

  現年83歲的威廉·蓋茨是蓋茨的父親,原是美國西雅圖著名的律師,曾為解決微軟各類官司等困境立下汗馬功勞。

  他現在是「比爾和梅琳達·蓋茨基金會」的聯合主席。

  少年蓋茨  想跟父母「戰爭」

  由於父親工作繁忙,蓋茨小時候主要由母親瑪麗負責養育。小蓋茨在多數情況下都謹遵母命。

  老蓋茨曾說,蓋茨成為「愛爭論的小男孩」大約是從11歲開始的,而且越來越讓家裡人頭痛。

  那時起,蓋茨不斷衝撞母親。瑪麗對兒子的一切期待──保持房間乾淨、按時吃飯、不要咬鉛筆──忽然成為雙方摩擦的起源。

  蓋茨12歲那年,他跟母親的大戰達到頂峰。有一次,在餐桌上,蓋茨沖著母親大吵大嚷,蓋茨現在將那次事件描述為「極其不敬,帶有狂妄自大的孩子般的粗魯」。

  一向好脾氣的老蓋茨,這次再也按捺不住心中怒火,將一杯水潑到兒子臉上。

  他和妻子帶蓋茨去看了心理醫生。蓋茨回憶說,他當時跟心理醫生說「正想與控制他的父母爆發戰爭」。心理醫生當時告訴老蓋茨夫婦,他們的兒子最終將贏得「獨立戰爭」的勝利,他們最好減少對他生活的干涉。

  老蓋茨和瑪麗最終掀開了撫養孩子的重要一頁:選擇放手。他們把兒子送到認為會給予孩子更大自由的學校——私立湖濱中學,這所學校現在因是「蓋茨首次接觸到計算器的地方」而聞名。

  蓋茨說,他從那時開始意識到,他沒有必要證明自己在父母面前的地位,而是要向世界證明自己。

  專訪

  父親最好的建議  鼓勵蓋茨去做不擅長的事

  記者:蓋茨先生,能說說你從你父親那裡得到的最好建議是什麼嗎?

  蓋茨:小時候,父母很善於鼓勵我去做我不擅長的事情:外出參加很多體育活動,比如游泳、橄欖球和足球,我當時不明白為什麼。

  那時我以為這些是毫無意義的事情,但後來它的確給了我許多展現領導才能的機會,並且讓我懂得很多事情我並不擅長,而不是讓我擅長什麼就只做什麼。它(父母的鼓勵)真是太棒了。父母當時必須這樣敦促我,因為我經常退縮。

  記者:老蓋茨先生,你記得當時是刻意給孩子提出建議,還是出於父母的本能?

  老蓋茨:我想在某種程度上,瑪麗(註:瑪麗是蓋茨的生母,1994年已去世)和我是特意強調這一點,但多數時候是本能施教。我們的確認為他應該出去,加入社區的壘球隊之類。我們覺得這樣對他有好處而且他會喜歡,事實證明這個建議是正確的。

  蓋茨插嘴:雖然我不是非常擅長(這些球類活動)……

  老蓋茨:你很不錯的。

  跟兒子分享成人觀點  父母不是孩子的敵人

  記者:老蓋茨先生,你在你的書中提到聖誕節期間或禮拜天的家庭晚餐上,家人都穿同一款睡衣,這些辦法(在養育孩子時)有用嗎?

  老蓋茨:這跟家庭經歷有關,我的回答是「管用」!

  蓋茨:我覺得家庭傳統的確幫助很大,比如一起出遊,共進晚餐和分享觀點。從父母那兒我們了解到他們從事的東西,無論是UnitedWay(註:一家慈善基金會,蓋茨生母曾是該基金會主席)還是志願活動,或者是商業。我18歲開始創業時,與成年人聊天非常自如,因為父母早就跟我分享過成年人對世界的想法。

  記者:你們倆的關係並非一直這麼好。像其他父子一樣,你們也有過摩擦,對嗎?

  蓋茨:沒錯,部分原因可能是我比較固執,不太容易被別人說服。當我12歲還是13歲時,獲得了一個工作機會,這也意味著要退學。當時讓我驚訝的是,父親跟校長見過面、了解完所有情況後說:「不錯,你可以接受這份工作。」

  在這件事情之前,我跟父母的關係一直比較僵,我很想通過對抗父母來證明自己。父母讓我拜訪了一位專家,專家告訴我「與父母對抗毫無益處,現實世界中凈是紛爭與戰鬥,父母則是真正站在我這邊的」。這話說得太好了,它改變了我的心態。我覺得從那時起,我跟父母的關係就好起來了。

  記者:很多12歲、13歲的孩子被告知他們的父母不是他們的敵人,但很多時候這種忠告都是左耳進右耳出。蓋茨先生,你跟父母的關係從那以後更緊密了?

  蓋茨:你說的對。當我創辦微軟時,每個星期天都是留給父母的,我要跟他們分享我遭遇的挑戰,傾聽他們的看法。我記得微軟上市時,我曾跟父母說了可能存在的一些障礙,然後討論如何避免。雖然他們並不懂得微軟的具體業務和相關上市流程,但都鼓勵我看準了目標向前「沖」。

  不要貶低孩子  這一點至關重要

  記者:你們在工作上合作默契,家庭關係也十分親密,秘訣是什麼?

  老蓋茨: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陪伴、鼓勵你的孩子做正確的事情。他的媽媽和我早年曾在教堂里接受父母培訓課程,在那裡,人們教導我們並強調的至關重要的一點就是:永遠不要貶低孩子。一旦你意識到這點的重要性,你與孩子的關係便有了良好的開端。我是兒子的忠實粉絲,我認為他是一個了不起的公民和商人,有機會共事時我就會把這個想法表露出來。

  蓋茨:我想可能是因為我們的角色分工很明確。我是喜歡問「為什麼我們還沒做完」的那種人,老爸則代表著理性和智慧。比如我們開會討論日程問題或是開支問題等等,他的發言會讓所有人停下來思考。你知道,我們缺乏這種看問題的角度。

  記者:老蓋茨先生,你的兒子可能不會總接受你的忠告。我說的是,當他告訴你他要從哈佛大學退學時,你是怎麼跟他說的?

  老蓋茨:第一次,他跟我說他只是休學一學期,然後強調他會回去繼續讀書的;第二次,他真的回學校了,但他發現他必須去在阿爾布開克(美國新墨西哥州的城市)的公司,而不是留在學校。

  第二次,我和他媽媽就對此事關心多了。公司變得業務繁忙,保羅·艾倫(微軟公司另一創始人)一個人在阿爾布開克,比爾必須去幫他。

  另一人生導師巴菲特  教蓋茨複雜問題簡單化

  記者:蓋茨先生,我想了解下你另一個人生導師沃倫·巴菲特(美國著名投資者,被譽為「股神」),你從他那獲得的最好建議是什麼?

  蓋茨:巴菲特給了我很多寶貴建議,如果說最讓我受益的一條建議,應該是他告訴我如何把複雜事情簡單化的秘訣,他非常清楚事情的輕重緩急。

  記者:如果你的日程表有一大堆複雜的事務,你真的會停下來思考「如果是巴菲特,他會怎麼做」嗎?

  蓋茨:當然。我會想:巴菲特對所有人都很好,他拒絕別人時會怎麼說?他是怎麼排定事務優先次序並保持頭腦清晰?

  巴菲特創建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年度大會上曾發生過一件事,有人問他是否應該出售價格上漲的股票而保留沒上漲的,他回答說:「不,你應該看它的商業價值。」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副董事長查理在一旁補充說:「他是在告訴你,你的基本概念大錯特錯。」其實巴菲特的答覆正是此意,只不過他不會說:「喂,傻瓜……」(都市快報報綜合報道)


推薦閱讀:

帶孩子是兩個人的事,而且只是兩個人的事
詳圖細解:如何追女孩子 追女孩子的方法有哪些
一場大火 | 克拉瑪依
三個時間段堅持陪孩子, 你的孩子將終生受益, 別不信
為什麼大部分小孩子都不喜歡剪頭髮?

TAG:孩子 | 父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