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焦慮和諧「相處」

  日前,由媒體發起的「2013中國股民壓力指數調查」結果出爐,顯示為普遍焦慮。而最新的焦慮症名稱是——Wifi焦慮症。焦慮,在現代人生活中幾乎是無所不在的現象。百度一下,各種各樣的焦慮症名稱可以刷滿好幾屏。引起人心焦慮的原因多種多樣,對人身心健康的影響卻只有必然。了解一下焦慮產生的心理原因以及對治之道,給焦渴的心靈來一次清涼的洗禮吧。  我解決焦慮的方法——與焦慮相處  ◎汪冰  當我有機會見到哈佛最受歡迎的幸福課主講人泰勒·本-沙哈爾先生時,我禁不住「焦慮」地向他討教「不焦慮」的秘訣  除了死去的人和那些世外高人,我還沒發現誰敢聲稱自己可以免受焦慮的侵擾。作為心理工作者也一樣,焦慮曾經是我最大的敵人。  我的工作內容之一是舉辦各種類型的講座,多的時候聽眾可能有近千人,少的時候通常也有上百人。當眾講話本身已經是一件讓人焦慮的事情,而且心理學的講座還要達到一定的現場效果並非僅僅傳達知識。換句話說,我不僅要講還要講得生動,讓聽眾輕鬆愉快、不走神、能入戲還最好有所感悟……每當我站在講台上,就能夠深深地理解那些脫口秀主持人的不容易,不管好賴你說的每一句話都會得到聽眾表情、眼神甚至竊竊私語給你的即時反饋。  起初,焦慮經常讓我汗濕幾層衣服,甚至想到要放棄這樣的工作方式。所以當我有機會見到哈佛最受歡迎的幸福課主講人泰勒·本-沙哈爾先生時,我禁不住「焦慮」地向他討教「不焦慮」的秘訣,畢竟在哈佛每次面對上千人講課絕對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而他總顯得從容不迫。  泰勒先生說,「給那麼多人講課我也會很焦慮啊,所以一開始我很開心只有幾個人來上我的課,只是後來我接受焦慮就是這工作的一部分。」我真想有機會告訴他這個答案雖然讓我有點兒失望,但是頗具療愈性——當你發現原來焦慮的不只你一個,你就會更容易接受它。而恰恰是與焦慮對抗會讓我們更焦慮。在史蒂夫·C·海耶斯、斯賓塞·史密斯著的《學會接受你自己》一書中,有個例子形象地說明了這一點:假設你正坐在一個滿是鯊魚的池子邊上,身上綁著全世界最先進的感測器,這時給你一個任務——控制自己不要焦慮。如果你焦慮的話,座位會感覺到並且立刻翻轉使你掉入水池。能做到嗎?實際上,努力讓自己不焦慮讓我們更焦慮。所以現在每次講座開始前我都會跟自己說:「別怕,好好焦慮一下吧,想怎麼焦慮就怎麼焦慮,最好多出點兒汗,爭取得個焦慮冠軍獎!」  知道泰勒也會焦慮固然讓我更容易接受自己的汗流浹背,但是我還是想知道他與焦慮相處有何秘訣。泰勒先生接下來的一席話對我影響深遠,他說:「你緊張是因為希望證明自己是最好的,希望得到最熱烈的反饋,但是我們永遠無法控制別人的反應,你能做的是讓自己進入最好的狀態,所以當你站在講台上,你的目標不應該『贏得』,而是全情投入地和你的聽眾『分享』那些有價值、感動你的信息。」  的確,一件事情之所以讓我們焦慮是因為我們往往過於想要去控制,卻發現自己根本無力。正如泰勒先生所說,生活的真相是無論何時我們能控制的只有自己。與焦慮相處的最好辦法就是把焦點從外在轉移到內在,從失控的部分轉移到可控的部分。  前一陣子和一位資深的金融人士聊天。我問他在全球經濟形勢不明朗的情況下很多人都焦慮自己的「錢景」,這個時候該如何投資理財呢?他的回答同樣意味深長:「越是充滿變動的時候越要專註於投資兩件事情:你的能力和你的身體,因為只有它們才能幫助你應對變化。」
推薦閱讀:

婆媳之間如何相處,如何化解婆媳矛盾
異性相處,女人一旦和你做了「這事」,關係會變「不幹凈」!
如何掌握夫妻相處的秘籍?
和強勢婆婆的相處之道
與婆婆同住一個屋檐下的相處智慧

TAG:焦慮 | 相處 | 和諧 |